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活動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案例,(3)(精品多篇)

綜合實踐活動案例,(3)(精品多篇)

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實施案例 篇一

《騷子遺韻有傳人》主題活動案例

一、主題活動背景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指出,選擇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料時應注重本土性,儘量就地取材,根據社區實際,體現活動的地方特色。騷子是我們海鹽的地方傳統文化,是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戲劇的鼻祖,是十分珍貴的文化瑰寶。但騷子歌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傳統的騷子活動已基本停止,正面臨着失傳的可能。作爲學生,我們該如何來認識並傳承海鹽的地方文化?

我校是“海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學校”。在省級課題——《海鹽騷子歌的“兒童化”研究》的引領下,從05年到此刻,在傳承“騷子歌”原有特點的基礎上,採用童趣的音樂形象和童趣的音樂語言,讓“騷子歌”兒童化,更接近學生。兒童化騷子歌的教學成了我校音樂學科的特色。學生會唱兒童騷子歌,他們感覺很好奇,但對騷子歌並沒有深入地研究過,沒有真正瞭解騷子歌。帶着濃厚的興趣,我們想到了開展《騷子遺韻有傳人》這項綜合實踐活動。以“騷子歌”爲載體,經過合作調查、自主創編、宣傳推廣等活動,豐富學生對“騷子歌”這種地方傳統文化的認識,激發學生傳承地方文化的熱情,並經過活動提高教師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水平,促進學校的特色化發展。

二、主題活動的目標

(一)設計思路

本次主題活動的設計思路是以小課題研究爲基本形式,學生在教師的幫忙指導下,經過網絡查詢、合作調查、採訪等方法,多渠道地瞭解騷子歌歷史、現狀,從自我感興趣的問題入手,組成騷子歌研究小組,經過信息收集與處理、宣傳與交流、展示與評價、實踐成果的宣傳推廣等活動,鍛鍊學生的綜合本事,培養學生熱愛、傳承地方文化的思想感情,喚起學生保護地方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

(二)活動總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瞭解、欣賞騷子歌,認識騷子歌的意義,探索其特有的文化價值。

(2)經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嘗試對騷子歌做生活化的創編。

2.過程與方法:

(1)經過網絡查詢、問卷調查、採訪等方法,多渠道地瞭解騷子歌歷史、現狀,培養學生準確快速地收集與處理信息的本事。

(2)經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協作探究精神、學習交流本事以及人際交往本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熱愛、傳承地方文化的思想感情,喚起學生保護地方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

(2)經過多樣化的探究過程使學生獲得多種情感體驗,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

三、活動適用年級:適合在高年級學生中開展此活動。

四、活動時長:活動總長大約50天,其中課內8-9課時。

五、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爲學生外出走訪的安全供給保障。與文化館有關人員提前進行聯繫,取得他們的配合。查閱有關資料(文字與影像);制訂各個階段的指導方案與要點;設計有關研究表格(如:採訪記錄表、評價表等)

2.學生準備:分組、小組初步分工;準備實踐活動所需要的材料(如相機、活動記錄表);對騷子歌作初步的瞭解……

六、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前期籌備,制定計劃

活動時間:課內1-2課時,課外半周。

階段目標:能圍繞主題生成研究子課題,建立課題小組,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課堂呈現形式:開題指導課

活動過程:

1、經過多種途徑對騷子歌做簡單的瞭解

2、“騷子歌知多少”的交流

3、開題指導課:產生主題,圍繞主題,展開討論,確立四個子課題:源頭探尋組、唱腔研究組、歌詞研究組、現狀調查組

4、制定活動實施方案,並組織交流完善活動方案

(1)以小組爲單位,初步討論、設計子課題的活動方案。

(2)討論研究方向,細化研究資料,制定計劃。

(3)小組彙報交流活動方案,進行方案論證,其他小隊成員評價並提提議。(4)教師指導評價。小組修改、完善,最終確定課題研究方案。

5、教師強調實踐活動要注意的問題及事項。

(1)可邀請校外輔導員或專業人士輔導幫忙。

(2)注意和其他組的交流協調。

(3)注意多途徑蒐集資料,如電視傳媒、上網、閱覽書籍等。

(4)採訪人員要注意預約時間,禮貌禮貌,設計好訪問提綱。

(5)注意活動的安全和有效。

優秀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篇二

主題:飲食與健康

實施學校:吉林省吉林市實驗區龍潭雙語實驗國小

學生年級:四年級

指導教師:季星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

兒童的飲食問題一向是所有家長倍受困擾和關注的問題。有的兒童偏食、厭食、身體瘦弱;有的兒童暴飲暴食、挑食、身體過胖……這些都引起家長們的憂慮。於是家長用各種手段去控制兒童飲食,卻從不曾想怎樣才能引起兒童從對自身的關注,幫忙他們構成自我保健意識。同時,飲食又是兒童每一天生活不可缺少的資料,離他們自身很近,但卻不能引起他們的關注,這就說明了在我國,飲食保健的意識還很淡漠。綜上所述,我想,如果引導學生自我去調查研究飲食與健康的問題,不僅僅能夠激發他們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本事,同時又能讓學生帶動家長,構成飲食保健的初步理念,使活動課程真正起到實際的作用。所以,我在初步設計了本課的活動體系後,又找來一些學生商談,以徵求他們的意見,學生對此興致很濃。於是,師生共同確定了“飲食與健康”的主題研究活動。

二、活動具體目標的確定

(一)學生經過調研活動,瞭解日常生活中常見飲食的營養結構,明白膳食平衡有利於身體健康,構成初步的保健意識,養成均衡而又科學的進食習慣。

(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多種現代多媒體手段收集、處理信息的本事,同時增強與他人交往合作的本事,並以資料爲依據構成具有初步理論價值的小論文。

(三)學習配置一些合理有營養的食譜,並能依據食譜製作美味的菜餚,培養勞動技能技巧。

三、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方式

(一)啓發引導、提出主題

以某天的課程作爲與學生攀談的開始:教師發現我們班有許多同學越來越胖,還有一部分同學越來越瘦,想過其中的原因嗎?(教師要注意語言的藝術,不要傷害到學生的自尊)

學生紛紛舉手發表自我的見解:

董佳楠:有的同學總是喜歡吃小食品、吃零食,對身體有害。

李正陽:此刻,人們的生活好了,天天大魚大肉,吃得太好了,所以胖子就越來越多了。

許策:我不完全同意李正陽的意見,我就很喜歡吃肉,可是你們看我多瘦啊!

李正陽:那你的消化系統必須是出毛病了,也許是吸收不好呢?……

呂金燁:還有一些人發胖是因爲吃得太多了,一看見好吃的就吃起來沒夠,就是吃不喜歡的東西也比別人吃得多。

郭海洋:人一發胖就會變得越來越懶了,愛睡懶覺不愛活動,越不愛活動就越胖。

馬暢:聽我媽媽說,此刻的食物裏邊兒的激素異常多,人們爲了讓豬、雞、牛等家畜長得更快,就喂他們一些包含激素的飼料,爲了讓蔬菜長得又大又好,就施了許多化肥,人吃了這樣的食物就會發胖。

黃燦:我明白我們班常鈞異常瘦,是因爲他很挑食,從來不吃綠色的菜,只吃白的,我問過他媽媽!

董佳琪:對!許策瘦也是因爲挑食,他光吃肉,剩下什麼都不愛吃。

馬暢:我媽媽是醫生,她說此刻有很多種疾病都跟營養有關,可是有什麼病我也不明白。

教師適時接過話題:同學們的爭論十分精彩,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們周圍的偏胖人羣和偏瘦人羣逐漸增多,有很多人出現了營養失衡的現象,各種疾病也乘機侵入我們的身體。既然大家都說飲食與健康有着直接的關係,那我們不妨開展一次“飲食與健康”的調查研究活動,同學們是否感興趣呢?

學生討論後,教師歸納整理爲以下幾個子課題:

1調查偏胖和偏瘦同學的飲食情景。

2調查各種常見食物的營養成分。

3調查缺乏營養給人帶來的不健康現象。

4調查各種常見食品使用化學產品的情景。

5調查小食品和飲料的成分。

教師善於創設學生髮現問題的情境和捕捉學生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的瞬間來指導學生髮展問題:從而有利於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選擇適合自我的探究課題,使活動深入開展下去。

(二)制訂方案,展開調查

學生按照自我感興趣的問題構成小組,並給本組命名。然後,制訂出本組的研究方案,、並及時與教師溝通,取得教師的幫忙與支持。

(由於學生的年齡及社會交往本事的限制,他們只能利用學校內的資源,如:去微機室上網,去圖書室找資料,詢問教師等。這時學生紛紛求助於我,在弄清學生們的意圖之後,我與社區醫院,社區超市取得了聯繫,他們對學生的行動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並供給了便利的條件,使學生們的調研活動順利地開展下去。

在給化肥小組聯繫農業專家時,我發動全校的教師,尋找是否有在農墾特產研究所工作的家屬,最終,找到了劉教師的愛人――王教授。王教授給化肥小組的同學供給了很大的幫忙,這使學生們的實驗更具有說服力。)

健美小組調查兩名同學的一週飲食情景,並做好詳盡的記錄。

營養小組在書中或電腦中查找關於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並作記錄。

健康小組到醫院去調查有關的醫生,瞭解有關的知識,儘量邀請醫生到班級座談。

化肥小組去拜訪農業專家,瞭解各種農作物的施肥情景及家禽家畜的飼料配比情景。

小食品組去超市或小賣店查找資料,收集有關資料。

教師可將此環節的課時佈置在雙休日進行,便於學生的運作。

附學生調查方案:

關於飲食情景的調查方案

研究資料:胖人與瘦人的飲食

研究方法:從身邊人手,與胖人和瘦人交流

研究步驟:

1對一名胖人和一名瘦人進行採訪:

2記錄他們的一週飲食情景:

3寫一篇論文;

4同學交流:

5人員分工:

記錄員:王北臣周新呂金葉

採訪員:邢晨郭海洋

進行採訪的人:楊雪常君

(三)整理信息交流彙報

學生經過個體調查或小組研究,整理好記錄,並根據收集的數據獲得必須的結論,然後在全班交流彙報。

參加此活動的學生是我從一年級帶上來的,比較熟悉活動課的形式。由於每一次活動都要求學生有創新,有競爭意識,並能把本組獲取的信息與其他組共享,所以各個小組都把彙報的形式作爲重點。

經過本組成員的共同商討,取得教師和家長的多方支持後,各組開始進行緊張的資料整理工作。小食品組的組員通力合作,製作了巨幅的數據調查表和有利的宣傳口號,使大家感受到了他們的一番苦心;營養小組運用微機課所學的知識製作了漂亮的課件,將各種水果蔬菜的圖片裝飾在數據旁邊,用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健康小組將醫生請到課堂,爲同學們解釋相關的問題,既新穎又有說服力;化肥小組利用尿素生出了兩種不一樣效果的豆芽,即同樣的時間裏,一碗剛剛長出芽,而另一碗卻長得很長,當這兩碗豆芽放到實物投影儀上時引起了同學們的一陣驚歎,實驗的結果讓同學們很是信服;而健美小組讓最胖的楊雪和最瘦的常鈞直接站到前面理解大家的採訪,在陣陣笑聲中大家也悟出了必須的道理。

作爲任課教師,我爲學生們的本事感到欣慰,同時也意識到了自我肩頭的職責更重了,活動課程讓我和孩子一齊成長!

各小組根據所得信息撰寫論文,同學之間交流後交給教師保留。

附:小論文、

1、關於食物營養的調查報告

最近,我們發現學校中的“小胖子”和“小瘦子”越來越多了,所以,決定研究研究其中的原因。經過調查採訪,我們明白了這些胖人多數都吃得多、吃得香、吃得好,可是運動卻很少。而瘦人多數是挑食,那麼他們吃的食物當中到底有哪些營養呢我們又做了進一步的研究,瞭解到許多新知識。

人們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熱能和營養素。不一樣的人對熱能和營養素的需要量是不一樣的,故人們對食物的“營養質量指數”,即食物中所含的營養量與人們需要的營養量(供給量)之比的要求不一樣。食物的“營養質量指數”能夠簡稱爲INQ,它是衡量該食物營養質量的標誌。而胖人所喜愛的都是高熱量、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如肉類、油炸類的食物,它們的INQ值很高。據營養學家分析,體重超重和肥胖,主要是體內熱量過剩,而不是營養過剩,肥胖並不是營養好,反而有很多肥胖者是某種營養缺乏。所以肥胖者要異常注意食品的選擇和膳食結構的調配及食量攝入問題。

期望同學們不要挑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擁有健康的身體!早日實現自我的夢想!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三

一、活動背景及主題的提出

重陽節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傳統節日,雖然每年都過,但隨着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鐵門、鐵窗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友情、親情也隨之而疏遠,像敬老、愛老等這樣一些傳統美德也隨之被淡忘。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根本體會不到父母、長輩的辛勞,尊老、愛老更是無從說起。因此瞭解重陽節,既是豐富學生對社會感知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需要,同時也是學習、傳承敬老、愛老傳統美德的一大契機。

二、活動目標的定位

1、通過了解重陽節的習俗,使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2、通過學做重陽糕,瞭解重陽糕的做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開展、參與敬老節的活動,激發學生關愛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培養愛老、敬老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4、通過蒐集資料、觀察討論、小組合作等多種活動方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運用信息、資料統計等能力。

三、活動的時間安排:

兩週

四、活動的準備

1、瞭解、調查同學們身邊的有關重陽節的信息。

(1)家鄉的重陽節風俗是怎樣的?

(2)過節的時候家裏做重陽糕嗎?誰做?怎麼做?

(3)如果你是這次活動的策劃者,你會圍繞主題組織同學們開展哪些方面的研究或活動?

2、彙總同學們調查的結果。

(1)有關重陽節的風俗:吃重陽糕、登高。

(2)有關家裏做不做重陽糕,情況多樣:有的是年年做,有的是有時間才做;更多的同學家則是到糕團店買現成的。

(3)有關活動的策劃,基本上可分爲兩類:一類是研究活動,如瞭解重陽節的來歷、爲什麼要做重陽糕等;另一類是實踐活動,如做重陽糕、去敬老院敬老。

3、調查情況分析。

4、激發學生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5、根據學生的調查情況和愛好進行活動分組。

(1)調查"重陽節的來歷"小組。

(2)瞭解"重陽節的風俗"小組。

(3)瞭解"重陽節的祝福"小組。

(4)瞭解"其他相關資料"小組。

6、確定活動小組成員、組長,明確各小組活動要求。

五、活動的過程

(一)調查、研究性活動階段

1、各小組分頭準備調查、瞭解。

2、各小組彙報。

3、進行分析評價。

4、相關材料補充,

(二)實踐活動策劃、準備階段

1、各小組策劃活動方案。

2、彙報各小組活動方案。

3、指導優化方案。

4、各小組分頭準備。

(三)活動延續、參與社會實踐階段

根據各活動小組的活動方案,教師、家長、社區的協同下各小組開展實踐活動。

1、進行賞菊活動。

2、學做重陽糕。

3、重陽節文學作品創作(對聯、詩歌等)。

4、重陽送祝福。

5、服務社區敬老院、慰問敬老院老人。

(1)送一些適合老人的禮物給老人們;

(2)爲爺爺奶奶們表演節目;

(3)爲老人勞動。

(4)與老人談心。

六、活動總結、評價

採用自我評價或指導老師評價以及小組成員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此次活動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案例分析 篇四

綜合實踐活動案例分析

每年秋季,所有的三年級學生都會利用兩星期時間參加一個與蘋果有關的學習小組。學生們組織並參加各種與這個主題有關的活動。爲了提高語言藝術修養,學生們閱讀作品《可愛的蘋果籽》,並觀看根據這個故事改編的幻燈片。他們每個人創造性地寫出關於蘋果的故事,並用蛋彩畫(用蛋清代替油調和的雞蛋水膠養料法)繪畫出來。在藝術方面,學生們從附近的酸蘋果樹上採摘樹葉,並用它們在鄰近三年級教室的走廊公告牌上拼貼出一幅巨大的樹葉畫。音樂教師教學生們唱關於蘋果的歌,在科學方面,他們運用感官仔細地感受並描述不同類型蘋果的特徵,在數學課上,教師演示如何調配足夠的蘋果醬以滿足所有三年級學生的需要。

這個小組各種活動的高潮是去當地蘋果園的實地考察,他們在那裏觀看蘋果酒的釀製過程,並乘坐鋪有乾草的大車遊覽整個蘋果園。最後的活動是三年級的蘋果節。在節日的慶典上,家長志願者們打扮得像蘋果一樣,孩子們圍繞着他們,進行各種不同的活動,如製作蘋果醬、參與和蘋果有關的“詞彙”搜索競賽、像釣魚一樣釣蘋果、繪製數學圖表,列舉關於蘋果的單詞問題等等。慶典活動還包括由選定的學生朗讀他們所寫的關於蘋果的故事。與此同時,全組成員還享用由自助餐廳製作的蘋果點心。

關於蘋果學習小組的活動展示了一個使人倍感熟悉的課程組織形式,即以活動爲中心的課程。在這種課程運作中,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動手活動。對於學生來說,這樣的課程單元組織往往充滿了魅力。正如本實例所顯示的那樣,這種以活動爲中心的課程組織可能圍繞一個主題,並將各個學科聯繫起來。但是,它卻表現出明顯的缺陷,卻沒有澄清如下問題:這裏的教學指向什麼目標?通過小組活動,培養了什麼重要的觀念和技能?學生明白他們的學習目標嗎?組織的一系列活動(如樹葉拼貼畫、創造性的故事編寫以及完成單詞搜索)在什麼程度上與有價值的課程內容相適應?什麼樣的理解能在這些活動中形成並持久保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