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縣供銷社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目錄

縣供銷社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第一篇:縣供銷社經驗交流材料第二篇:供銷社工作經驗交流第三篇:章貢區供銷社交流材料第四篇:教學經驗經驗交流材料第五篇:教學經驗交流材料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縣供銷社經驗交流材料

對網絡資源的改造和整合是供銷社發展自身經濟的重要途徑,也是供銷社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着力點。近兩年來,我們堅持走聯合發展之路,重點圍繞日用工業品、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煙花爆竹、再生資源等傳統優勢產業,積極引進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新型業態,着力構建骨幹網、整合區域網、完善終端網,取得了較好成效。目前,我縣已建成農資連鎖經營網絡、日用工業品連鎖經營網絡、農副產品購銷網絡和特種行業經營管理網絡,網絡的建成極大地促進了供銷社經濟的發展。xx年,全系統實現商品銷售1.02億元;上繳國家稅金241萬元(含出口創匯103萬元),綜合效益突破20萬元,創近十年來新高。回顧近兩年的工作,我們的主要體會:

一、發展思路上要勇於創新。網絡建設是供銷社“四項改造”的關鍵,要實現整合、改造和發展網絡僅僅依靠我們自身的力量,將難有作爲。爲此,我們改變了以往的統包統攬的做法,在發展思路上,採取了市場引導、政府推動、聯合發展的模式。一是統一思想認識,通過組織外出學習、考察、培訓,召集全系統企業負責人研討、座談等形式,進一步理清思路,拓寬視野,增強求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從而營造出求發展、謀發展的氛圍;二是根據縣情、社情,抽調精幹力量,組成農資、工業品、農副產品和特種經營行業工作組,對四大網絡建設進行指導、協調,確保了工作措施落實到位;三是主動對接,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按照國家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的要求,緊緊抓住新農村建設給供銷社發展帶來的良好機遇,我社提出《吉水縣“百村十鎮”農村連鎖經營網絡建設實施方案》得到縣領導的肯定,並由縣政府批轉印發各鄉(鎮)、各部門,文件明確了供銷社在農村連鎖經營網絡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出臺了相關政策和配套優惠措施:供銷社興辦的連鎖總店辦理營業執照後,各鄉村連鎖店即可執總店營業執照複印件到當地工商部門免費辦理營業登記手續;與總店統一覈算的鄉村連鎖店由總店統一向縣稅務部門申報納稅;獨立覈算的鄉村連鎖店免徵企業所得稅一年;在鄉鎮創建配送中心,免徵土地使用稅等;四是堅持聯合合作方略,實行開放辦社。充分利用供銷社現有網絡資源,吸納社會能人、資金、技術和管理理念加盟供銷社,以實現資源的互補和優化整合配置,使我社農村網絡建設更具生機和活力。

二、經營理念上要敢於創新。資金缺乏是制約農村連鎖經營網絡建設進程的瓶頸。爲此,我們採取“借雞生蛋”、“滾雪球”的方法以加快網絡建設步伐。xx年8月,我們與從事日用工業品經營多年且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經營規模的供銷社下崗職工達成協議,確定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建設吉水縣日用工業品連鎖經營網絡。日用工業品連鎖經營網絡建設吸引了衆多商家,他們非常看好該市場工程,爭相向我社表達合作意向,我們從中選擇了一些市場競爭力強、信譽度好的商家作爲合作伙伴,並與他們簽訂供銷合同,爲日後我社日用工業品連鎖經營能快速步入正軌奠定了基礎。同時,爲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網絡建設,我們先後動員社屬企業和系統內幹部職工入股,共籌措資金100萬元。僅一個月的時間,吉水縣日用工業品連鎖總店即吉水縣供銷社客家人連鎖超市有限公司順利註冊成立。與此同時,我們又投資70餘萬元對社屬企業五金交電大樓進行全面改造、裝修,建成營業面積達900平方米的總店賣場。並在今年元月正式投入營運,爲了擴充經營規模,我社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利用供銷社百貨大樓後院空地,投資興建面積達432平方米的倉儲配送中心。爲迅速推進全縣日用工業品連鎖經營網絡建設的進程,我們選擇人口較密集、經濟相對發達的楓江、阜田、白水、水南四個鄉鎮作爲首批農村日用工業品連鎖超市重點建設鎮,對四個鄉鎮供銷社的傳統經營店面實施“店”改“超”。爲解決建設和經營資金的不足,我們採取連鎖總店投一點,基層供銷社及其內部員工集一點的辦法籌措。xx年9月,楓江供銷社客家人連鎖超市建成運行,隨後,阜田、白水連鎖超市相繼開張營業。得到了社會各界和農民朋友的認可和好評。日用工業品連鎖經營以來,鄉鎮超市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連鎖總店由於地處競爭激烈的縣城,經營效果不盡人意,今年5月竟出現虧損,但這並沒能動搖我們網絡建設的決心,我們在積極推進網絡建設進程的同時,着力強化內部管理,提高服務質量,並加強市場調查,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商品結構,同時積極邀請廠家開展各種促銷活動,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總店終於扭轉虧損局面。連鎖經營至今,全系統實現日用工業品銷售610萬。在農副產品購銷網絡建設上,一方面,我們利用已建成的日用工業品連鎖經營網絡作爲農副產品的購銷通道,以推動工業品下鄉,農副產品進城的雙向開拓;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或“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拉動農副產品規模化生產,組織化銷售,富貴米業公司是一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該公司與基層供銷社一道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將農民組織起來進行優質稻生產,由公司負責爲農民提供良種信息及糧食銷售,基層社負責爲農民提供物、技服務,農民則負責生產,三方共同簽訂產銷和物、技服務合同。僅xx年,富貴米業公司與基層社共發展優質稻生產基地15個,種植面積7530畝,帶動農戶近3000戶。據統計,xx年,全系統通過農副產品購銷網絡爲農戶推銷農產品10655噸。xx年,我社又投資400萬元,新建了一個面積達2500平方米的糧食加工企業,並配置了較爲先進的生產檢測設備,今年5月,新廠正式投產,日加工能力達100噸,躋身縣內同行前列。

三、管理模式上要善於出新。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績。爲規範日用工業品連鎖經營管理,提高其市場競爭力,我們主動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營模式,制定了“六統一”的經營管理規程,即統一超市名稱、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統一賣場管理、統一價格、統一服務標準。同時,爲確保商品質量,我們還實行嚴格的質量檢查制度,即所有連鎖超市經營的商品上櫃前都必須經過質量檢查,做到無生產標識、無質量標準、無生產日期、無衛生許可證的商品不上櫃、不銷售。同時,我們對連鎖網絡中的龍頭企業加強了監管力度,要求各骨幹企業實行每日臺賬制。富貴米業公司對每日經營和貨款回籠情況都要一一登記在冊。縣供銷社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財會審計人員對社屬骨幹企業進行檢查,從而確保了企業資金的合理及安全運行。

四、通過網絡建設來帶動社有資產的提升。網絡建設不僅是供銷系統提高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佔有率的重要途徑,同時,它還是提升社有資產,壯大自身經濟實力的突破口。幾年來,我們通過網絡建設,社有資產效益提升了35%,經營場地面積擴大了近6000平方米。首先,我們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利用外資改造自身網絡。億佰超市原是我社地處商業繁華地段,總面積約160平方米的四間店面,爲合理開發利用並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價值,xx年,我們引進外資300萬元,對其進行全面改造,同時利用店後空地,建成營業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大型購物超市,目前,該超市年租金雖僅爲10萬元,但十年後,該超市將成爲我們的社有資產。其次,充分利用政策,整合、改造網絡。我們以“百村十鎮”農村連鎖經營市場工程建設爲契機,積極爭取縣政府的支持,公開處置社屬企業供銷社百貨大樓後院閒置空地432平方米,土地出讓收益172.8萬元。除33.6萬元用於興建面積達432平方米的日用工業品連鎖配送倉儲中心外,其餘資金全部用於日用工業品連鎖總店、鄉鎮連鎖店的改、擴建及村級農家店配套設施的建設,爲日用工業品連鎖網絡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在日用工業品連鎖經營網點的建設中,我們選擇較具地理優勢的供銷系統傳統店面,按照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要求,對這些店面進行改造、裝修,建成統一、規範的城區連鎖總店及鄉鎮連鎖超市。到目前爲止,我們共完成近2800平方米的傳統店面的改造。

在網絡建設上,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上級領導的要求,兄弟縣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資金不足。銀行部門已基本停止對供銷系統放貸,目前供銷系統網絡建設資金只能依靠自身的財力和社會融資來實現。二是農副產品購銷品種單一,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尚未形成規模,因此,構架集糧食、特色農產品於一體的農副產品購銷網絡仍是我們今後一個時期的主攻點。

網絡的改造和整合既是供銷合作社發展農村流通,開拓農村市場的突破口,又是優化農村消費環境,引導農民走產業化道路助農增收的重要手段,爲加快網絡建設的步伐,使供銷社在服務“三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新農村建設中有所爲,我們將繼續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㈠着力推進日用工業品連鎖經營網絡建設進程。力爭在xx內,新增八都、醪橋、白沙、水南等7個鄉鎮超市,同時,選擇人口較多的村,按要求和標準建立30家左右的“農家店”,以延伸農村網絡服務終端。

㈡敞開社門,積極吸引縣內外各名連鎖企業及社會能人共同合作入股參與我社的網絡建設,以促進服務網絡的快速擴充,共同打造農村市場服務網絡。

㈢根據農民需求不斷拓寬服務範圍,將網絡建成不但能爲農民提供生產、生活服務,同時能爲農民朋友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多功能惠農網絡。

第二篇:供銷社工作經驗交流

突出優勢 融入大局

**區爲市管縣級區,轄廊坊市城區大部,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區共轄四個鄉鎮、五個街道辦事處和一個鄉鎮辦事處,**個村街,總面積390平方公里,人口38萬,耕地26萬畝,是典型的“大城市、小農村”格局。**區供銷社全系統現有幹部職工507人,其中在職139人,內設科室7個,所屬公

司6家,基層供銷社5個。截至**年,社有資產總規模1.1億元。

近幾年來,我們緊緊圍繞“兩個體系、一箇中心”這條主線,牢牢把握紮根農村、服務農民,突出優勢、融入大局,創新機制、開放搞活的工作定位,始終堅持以項目建設爲工作的切入點和着力點,全面提高服務帶動能力和經濟效益,整體實力、活力、競爭力正步入壯大提升的良性軌道。

一、主要做法

(一)整合利用,形成合力,讓“新網工程”切實發揮最大效用

“新網工程”是我們始終堅持的中心工作,是贏得發展先機、獲得市場空間、取得各方重視的關鍵所在。**的流通網絡建設始於省社提出的“5553”工程,後融入“新網工程”建設,在這方面我們主要乾了以下幾件事:一是建好龍頭。發展農村流通網絡,沒有龍頭企業帶動不行,這是第一步,也是必須的一步。**沒有日用品流通企業,農資公司在改制後業務實際上也處於停滯狀態。在缺錢少人的情況下,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實行企業多元化結構改造,我們想方設法將農資公司的業務重新扶植起來,使其重新發揮作用。同時,聯合社會資本組建起鑫海達商貿公司,打破**無農村日用商品流通企業的局面。此外,煙花爆竹流通上,我們也針對原土產公司主業不突出的情況,將煙花爆竹業務剝離出來單獨組建起新公司,並建起總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鞭炮儲備庫兩座。實踐證明,通過多種形式的企業結構改造,供銷社的業務重新建立起來,發展活力也得到了激發。二是用好網絡。龍頭企業建立後,面臨實力較小,龍頭作用偏弱的現實,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我們的方法之一是充分整合利用網絡資源優勢。我們的農資網點(大部分爲加盟)有75家,但長期以來僅僅是發揮服務功能,在貢獻效益方面幾乎爲零。生產資料公司決心打破“抱着金飯碗要飯”的局面,在建立起3家區域配送中心的基礎上,通過區社協調,與各基層社和農資網點簽訂農資聯營協議,建立起利益聯盟關係,使公司、基社、網點各得其所,皆大歡喜,也使網絡運營效率有效提升,農民在生產成本、商品質量上也得到了實惠,與廠家的合作也更加緊密鞏固,從而有力促進了農資公司的壯大和農資網絡的發展。如今,農資公司代理的農資品牌達200餘個,網絡覆蓋率和經營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70%和60%。此外,近兩年來我們還着力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建設作爲工作重點之一加以推進。物資回收公司充分利用行業協會這個載體強化服務引導,搭建合作平臺,有力推進了系統內外回收網點以及加工企業的聯合和合作,累計發展回收網點27家。同時,爲進一步提升網絡的規模化、集約化、科學化管理水平,我們正積極運作佔地達150畝的綠色回收市場,爲整合壯大回收網絡體系打下堅實基礎。三是搞好服務。供銷社與農民有着天然的聯繫,維繫這一聯繫關鍵靠貼心服務。我們推動網絡發展的另一方法就是服務增值,靠貼心的服務樹立品牌、贏取市場。農資公司推出果蔬管理培訓、農機具無償使用、免費測土施肥、預約配送農資、建立個性化服務檔案、推行信譽卡制度以及重點村街和種植大戶直營專供等20餘項服務措施,並真正落實到位。鑫海達商貿公司通過20家直營店和設立精品專櫃,將可口可樂、霞光紙業等一批知名品牌和名特優新商品引入農村。這些有針對性的服務措施貼近了農民需求,做到了農民心坎上,取得了贏民心、贏市場、贏讚譽的良好效果。四是用好政策。針對農村流通網絡建設,各級黨委、政府出臺一系列優惠鼓勵政策,如何加以利用?我們的經驗是用項目的理念對網絡進行包裝,爭取政策支持,增強發展動力。我們在建設綜合服務中心過程中,同時謀劃建設了2160平方米的倉儲物流倉庫,並依託倉庫建起農資和日用品區域配送中心。在此基礎上,我們對照相關政策,對配送中心和流通網絡進行包裝運作,將其作爲項目進行申報,爭取網絡發展壯大的後續資金,由於思路正確,其效果立竿見影。幾年來,我們先後爭取到“民心工程”、“新網工程”、“農村物流服務體系發展”等方面資金200多萬元,有力推動了網絡發展。通過以上措施,**農村流通網絡實現了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積極轉變。**年,全系統累計向農民供應化肥9800噸、農藥70噸、農膜90噸、籽種10噸以及農機具200餘套,總價值達3000萬元。

(二)求實求變,多措並舉,讓“農合聯”體現真正供銷社價值

“農合聯”是供銷社由目前體制格局向真正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轉換的求變探索之路,是供銷社體現價值和存在必要性的

根本所在。在農合聯建設上,我們主要做了明確職能、典型帶動和項目對接三項工作。**區農合聯成立於2014年,成立之初,區“農合聯”雖已掛牌,但如何開展工作、發揮作用思路還不十分明確。隨着《農民合作社法》的頒佈施行,**區成立了以區委主要領導爲組長的專業合作社建設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全區專業合作社發展。我們按照“農合聯”實體化、職能化的

要求,將本設在農業局的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爭取供銷社來,從而使區“農合聯”初步實現了實體化,使工作有了抓手,邁出了區“農合聯”的第一步。“農合聯”的首要工作是抓好專業合作社發展,**區農業生產規模相對較小,產業相對分散,專業合作社發展也相對滯後,我們確定工作重點是典型帶動。首先是用足用好**區鼓勵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優惠政策,將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工作專項資金納入區財政預算,對示範作用大、帶動能力強、服務水平高的重點專業合作社進行扶持和獎勵,促使其做大做強,養殖總規模達3000頭的德隆和天利和成奶牛養殖專業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4年,經農合聯申報爭取,德隆奶牛專業社獲得省級財政支持10萬元。其次,通過培育和建成一批讓農民可看、可學的專業合作社典型,我們積極擴大典型示範社的宣傳和影響,組織奶農到德隆、天利和成等奶牛養殖專業社和南甸京東蜜瓜等種植專業社參觀學習,同時,針對種養大戶、農民經紀人、重點村街幹部進行專題培訓,達到深入瞭解、有所觸動、培養興趣、引導加入的目的。專業社領導小組建立兩年來,全區專業合作社數量增至30家,股金增加到6075萬元。專業合作社不可能孤立地生存,農民自身的侷限和**產業的侷限,決定了強化上下游關聯產業承載對接是推動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可選途徑之一。因此,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着力強化專業社與科技示範基地、農產品交易市場和龍頭企業對接,以有效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我們與中國農科院廊坊中試基地合作建立科農服務中心,並發展了100畝的農業示範基地,加強先進管理技術和優良品種推廣應用;在市、區政府的認可支持下,我們積極參與運作九州鎮西馮務佔地500畝的農產品交易市場項目,以有效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我們與廊坊市龍都水產公司合作鮮食玉米項目,以擴大專業合作社領域和範圍。這些項目或正在運作,或初步發揮作用,效果還有待驗證,但方向和前景是毋庸質疑的。

(三)因時因事,創新工作,讓綜合服務中心實現服務與效益共贏

近兩年來,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一直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它是兩個體系的終端組織,在提供綜合服務、帶動消費升級方面作用明顯。在建設綜合服務中心上,我們始終堅持形象與品牌同樹,服務與效益共贏的原則。我們已建的白家務綜合服務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的共同點就是單體規模大(白家務服務中心佔地10畝,建築面積近5000平方米;**服務中心一期建築面積達12014平方米,經營輻射範圍包括我市**區**、九州兩鎮及北京市大興區等100餘個村街數十萬人口),基本是當地標誌性建築,形象樹造作用明顯,**年,全市基層黨建交流會就由白家務服務中心承辦,供銷社的形象重新被羣衆認可,同時也增強我們工作的信心。服務中心建設過程中,我們始終面臨着來自土地確權、規劃審批、資金來源等方面的困擾。實際運作中,我們讓供銷社的行爲上升爲政府的行爲,讓供銷社一方的難題變成各方共同關注的主題,採取了貼近政策謀劃,貼近政府運作,貼近村街建設的方式積極營造項目環境,立項難、審批難、具體辦事難等難題得以順利解決,實現多方支持、多方參與、多方受益的建設目標。同時,我們通過政府爭一點、職工集一點、銀行貸一點、施工單位墊一點等手段基本解決了建設資金問題。此外,服務中心在服務內容上除了做好傳統的農資、日用品經營外,還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變化,把生存放在首要位置,改變只要服務不要效益的思維,只要是政府認可的、農民需要的,我們都進行嘗試。白家務服務中心就根據當地缺少大型婚宴場所的情況,適時擴大了餐飲經營面積。同時,積極組建婚慶公司,爲當地日益增多的婚慶活動提供免費服務和增值服務,贏得了羣衆的認可,經營效益也得到提升,在服務與效益中間找到了平衡點。此外,通過對閒置場地有效規劃利用,服務中心也發揮着商品週轉中心的功能。通過項目包裝和申報,其項目承載功能也日益發揮出來,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服務中心和流通網絡的發展。**的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還處在起步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工作需要我們下真功夫研究、下大力氣推動,這是我們今後要努力做好的事情。

第三篇:章貢區供銷社交流材料

加快流通網絡建設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章貢區供銷合作社

隨着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的需求呈現多元化的趨勢。供銷社作爲爲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如何通過一站式服務,滿足農民多方面的需求,使農民能像城市居民那樣,享受到方便快捷的系列化服務,這是章貢區供銷社一直以來認真思考和着力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在市供銷社的關心指導下,我們抓住農村市場不斷擴大的有利時機,結合“新網工程”,着力推進日用消費品網絡建設,較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收到了政府滿意、農民受益、供銷社增收的良好效果,充分發揮了供銷社在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中引領功能和主力軍作用。我們主要作法是:

一、整合資源,打造平臺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完善,過去供銷社傳統的農副產品和日用消費品經營主導優勢已不復存在。特別是章貢區位於我市中心城區,周邊鄉鎮都爲近郊,農民進城方便,農村的消費結構、消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小規模、零散經營已無法再滿足我區農村市場的需求,“超市進農村”和“物流配送”是現代流通網絡建設的主要形式,而連鎖經營網絡的建設是這一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面對新的形勢,章貢區供銷社經過市場調研和論證,根據章貢區區域農村市場實際,着力於農村日用消費品網絡建設,構建農

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2014年,章貢區供銷社根據省、市供銷社採取“靠大聯強、引進社會資金、人才和管理,實行開放辦社”的原則,充分利用好閒置資產,盤活社有資產,實行資產增效、企業增收,將佔地面積3249.8平方米的原沙石供銷社化肥庫和加工廠危房進行危房改造,改造引進民營資本,採取聯辦的方式,與社會資本共同成立了章貢區新供銷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300萬元,供銷社控股51%,建立了以“章貢區新供銷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爲龍頭的連鎖經營體系。

新體系的建立,帶來了發展的大轉變,資源得到了合理配置、人才得以聚集、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各項優勢涌現,切實提升了供銷社爲農服務的功能和水平。逐步形成了公司—超市—村級農家店的經營體系,農村日用消費品經營業態煥然一新,爲農服務空間得以拓展,農村網點建設得以強化,爲新時期供銷社的發展經營奠定了良好開端。

二、典型帶動,示範先行

我們選取基礎條件好、人口密度較大的鄉鎮,集中投資,優先在沙石鎮建設了新供銷物流配送中心和新供銷超市,經營用地4520.5平方米,自有倉庫908平方米,服務範圍覆蓋周邊18個行政村,是我區範圍內現代流通網絡建設的典型代表。在流通網絡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跟蹤指導,及時調查研究,解決問題,總結經驗,確保將沙石新供銷物流配

送中心和超市辦好、辦強,將來發揮以點帶面、典型先行的示範帶動作用。

三、聯網對接,雙向流通

新供銷物流配送公司成立後,一手抓配送、一手抓網絡,推進連鎖網點標準化建設和現代化經營,打造新供銷品牌。一方面公司按照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的要求,定時將各類商品配送到超市、直營店、加盟店,主動增強農副、日用產品的配送能力,增加銷售種類,擴大經營面積,努力提升聯網對接的水平;一方面公司不斷將市場上新的資訊和商品信息向下延伸,基層直營店、加盟店又將農村新的消費趨勢和商品需求信息向上反饋,實現了市場信息的雙向流通,確保了從上到下的商品經營結構一直在動態優化,從而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以立於不敗之地。

四、科學規劃,確保質量

我們在學習、借鑑省內外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積極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建設模式,確保網絡能建好,作用能發揮。一是高標準嚴要求。我們制定了配送中心建設示範標準,要求在設立以連鎖經營爲主要經營方式的日用消費品超市、農資超市作爲基本項目的基礎上,根據農民需求和消費習慣,積極開展其它經營性、公益性服務項目。同時,爲加強領導,章貢區供銷社專門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爲組長、分管領導爲副組長、有關科室和單

位主要負責同志爲成員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具體的組織、協調工作;二是堅持因地制宜,在建設過程中,不搞花架子,注重先建設、後規範,重點在拓寬服務領域、增強服務功能上做文章、下功夫,讓農民羣衆真正享受到配送中心帶來的方便和實惠;三是堅持市場導向。在具體服務項目上,強調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以保證配送中心持久的生命力。

總結兩年的發展建設,我區日用消費品網絡建設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一是現代日用消費品經營網絡初步建成,形成了公司、超市、村級農家店合作三贏的局面。在網絡建設中,我們減少了流通成本,加快了商品流通,提高了經濟效益,至2014年止公司共建直營店2家、連鎖店18家。連鎖店通過加盟,銷售額和利潤成倍增長。2014年銷售額1200萬元,2014年增至4000萬元。

二是超市進農村,徹底改變了過去農村經營門店陳舊面貌,改變了傳統落後的經營方式,改善了農村的購物環境,有效控制了假冒僞劣商品。連鎖店由於提高了統一採購和配送,農村市場放心、實惠商品比重明顯提高,農民消費安全得到保障,食品安全得到一定保證。城鄉基本實現了同網同質同價,廣大農民購買放心,消費滿意,對促進農村消費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是全方位、多領域服務,方便羣衆。隨着章貢區農村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流通網絡的完善,直營店配送率山已達70%,加盟店配送率已達40%,在“統一標識、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統一服務”的經營理念下,全方位的爲農民生產、生活服務。公司在多領域擴展服務內容的同時,結合各網點自身,做好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的宣傳,農產品供求信息的發佈等延伸服務,廣受農民好評。

四是隨着網點分佈,供銷社的標識、形象已在網絡覆蓋的區域深入人心,成爲農村消費市場的放心標識。

五是雙向(更多內容請訪問好範 文網:)物流滿足了農民的消費需求和增收願望。農村連鎖超市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商品流通水平的提高,對城鄉流通協調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實踐證明,建立現代服務流通網絡,是推動農村消費市場轉型,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實踐,我們在這條路上還將繼續探索、實踐,在創新發展中壯大自己,使供銷社在新時期重煥活力,真正成爲服務“三農”的中堅力量和排頭兵。

二0一四年一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教學經驗經驗交流材料

履行職責樂於奉獻

-----梁子湖區塗家堖鎮金海希望國小教育教學全面開科淺談

當今的教育局面,城鄉教育的差距存在較大,不論是硬件設施,還是教師素質,兩者都不能相提並論,尤其是貧困落後鄉鎮這種現象顯得更加突出。但是,城鄉教育方針是一致的,教育目標是相同的.因此,要想讓一所實力並不強的農村國小在全市強強林立的學校中略有所聞,除了遵循教育方針,尊重教育規律外,還必須按照自己的思路,從自身實際出發,走出自己的路子,創辦自己的特色。梁子湖區塗鎮金海希望國小在這次全市國小常規教學檢查中之所以能得到市教研室的肯定,正是因爲我們全校教師對自身的教育工作有積極的認識,對教育事業有樂於奉獻的精神,始終有安心教育工作的平穩的心態。下面就我校如何貫徹教育方針全面開科這個話題淺談我們的做法。

一、以人爲本抓思想

思想是行動的保證。爲了保證我校各項工作能高效運行,我校樹立了以人爲本的治校理念,從不同層面加強學校的思想建設。1、領導班子建設。我校領導班子成員都肩負着教學任務,既是管理者,又是一名一線教師,因此對學校的教學情況瞭如指掌,制訂各項教學計劃和管理措施也都切合實際。客觀上領導帶課給了教師“身正爲範”的影響,貼近了幹羣關係,調動了教師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日常教學管理中,我校領導班子堅持“圍繞教學定思路,明確分工抓落實,相互通氣求共識,互相監督促提高”的管理理念,規範日常學校管理流程,絕不出現教學管理的“真空”。2、教師隊伍建設。我們除了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學習外,還根據教師個體的特點細化管理制度。有的教師因爲家在城裏,平時難得回家,只能週末回去,因此教務處儘量協調好該教師週五的課,讓其能安心回家度週末。有的教師身在農村,家庭負擔比較重,農忙時節難免耽擱時間,學校就儘量給這樣的教師少安排一些課。教師平時外出辦事遇到什麼困難,學校主動出面幫忙辦理。長期的情感積累,使我校教師對學校產生了家的感覺,他們都愛校、樂教。3、學生隊伍建設。除了加強少先隊和班委會組織引導和指導外,我校還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重點開展不同的思想教育。一、二年級學生,着重培養養成教育,讓他們養成講究衛生、愛護公物習慣;三、四年級學生着重培養集體主義教育;

五、六年級着重培養主人翁責任意識。讓學生以朋友之心大手拉小手,在關愛互助的大家庭中共同進步。有了平等待人的思想從事管理,有

感恩的心從事教學,有友愛的心相處,這樣的學校就會風正帆揚。

二、正視現實抓培訓

教師自身的素質是搞好教學的重要條件。爲了貫徹教育方針,全面開科,針對素質教育的特點和農村教師師資空缺的實際情況,我們大力開展了教師素質提高工程。1、集約有限的資金,用於教師素質的提高培訓,鼓勵教師參加培訓。幾年來,我校先後派出教師赴省市區各級教育部門參加培訓,爲了能更好地引進學習先進的教學和課改理念,我們每次都是多爭取學習培訓指標,除了培訓費用和補助外,只要是教師認爲對培訓有益的學習用書資料學校都給予據實報銷。2、領導帶頭培訓。農村一般學校除了語文、數學教師具備外,其它的體、音、美、科學、品生(社)、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教師真如鳳毛麟角,因此要跟上時代步伐,全面開科只有大力提升教師素質。我校領導班子成員主動帶頭參加培訓,每人負責一個學科的教研,做學科帶頭人。3、積極開展校本培訓。通過專家引領、課後反思、同伴交流,我校大力開展樣本培訓,制訂了二年培訓,三年起步,五年見效的規劃。每個學年開始,我校都制訂了校本培訓計劃,把校本培訓任務放在教學任務同等的位置進行要求,每學期結束,教師都要寫教學心得和培訓論文。4、積極參加課改聽課評課。對於培訓的新課程,我們採取培訓、實踐、研討、提高的流程進行。每門課程,都是校領導先帶頭講,然後纔是老師們參加,最後全面開展。這次全市教學檢查,教研室的專家原本只聽我校一節課,但是我們堅決按課表聽所有的課,結果聽了六節課,其中有四節課就是我們校委會成員帶頭講的,得到了教研室專家的好評。能有這樣的作爲,沒有熱愛學校的精神是不行的,沒有樂於奉獻教育的精神也是不行的。

三、立足鄉土挖資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主編呂達說: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精神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要想使素質教育在農村全面開展,就必須走出自己的特色。

1、大力開發校本資源。農村沒有城裏燈紅酒綠的絢麗,卻有風花雪月的雅緻,鄉村的天更藍水更綠。沒有先進的教學實驗器材,我們就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學習,讓他們寫自然日記,觀察日落日出,陰晴風雨,採擷製作動植物標本。讓學生走進社會生活,感受社會主義老有所養,老有所樂。2、引進人才資源。爲了充實教學實力,我們從城裏引進了音樂教師和英語教師,他們一方面是學生的教師,另一方

面也是我們教師的老師,我們將抓住這個機遇讓這兩個學科迎頭趕上,與城區學校接軌。3、引進社會資源。美術課的教學必須要求教師有一定的基礎,爲了更好地開展這個學科教學,我們校外請來剪紙師傅和竹器製作師傅,到課堂給學生上課,激發學生審美的情操。4、引進家庭教育資源。積極加強家校聯繫,讓家長走進學生,走進教室,走入孩子心靈,讓家庭教育真正成爲學校教育的延伸,讓學生課堂的書本知識在家庭實踐中得到真正的運用。學校、家庭、社會融爲一體,城、鄉教育加強聯繫,這樣的教育就會有勃勃生機。

四、典型激勵促提高

教育事業不是一朝一夕能見成效的,必須要有多年的努力才能實現。爲了給老師們不竭動力的源泉,我們建立了典型激勵機制。1、教師典型。爲了做到公正合理,我們根據不同年齡教師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年老的教師看態度,中年的老師看實效,年青的教師看能力創新。不同的評比要求讓廣大教師都能充分發揮特長,盡己所能作出自己的貢獻。每個年齡層次的人都有自己的典型,都能實現自已的人生價值。2、家長典型。我校始終樹立大教育的觀念,不僅加強基礎教育,同時進行家長教育,真正做到教育服務學生,服務羣衆,服務社會。對那些與學校聯繫緊密,經常開展家庭教育的家長,也樹立典型,給予他們物質和精神的獎勵,贏得的良好的辦學聲譽。3、學生典型。對學生典型的樹立,我們改變了傳統單一的形勢,從學科成績、素質教育結果、綜合進步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樹立各方面的典型,讓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從而樂學好學。典型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是我們人生前行的座標和明燈。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深知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教育的未來任重而道遠,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我們將找準自己的位置,定好自己的目標,與時代共起舞,創新履行自己的職責,發揚樂於奉獻的精神,使我校早日成爲我市教園的一朵奇葩!

2014年5月20日

第五篇: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回顧自己多年來在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感覺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經驗”存在,有的只是自己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嚴格而又靈活的教學方法,其實教學工作包含的內容太廣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稱之爲經驗,算作上與老師們的探討和交流吧。

一、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

嚴明的紀律是戰勝一切的法寶,良好的班風是學生學習的保證,因此,我首先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動孩子們內心的話來喚起他們學習的激情。去年我剛接住六

(2)班以後,在師生很陌生的情況下,爲了消除一部分學生心中的恐懼,也就是害怕新老師知道自己的過去,我對全班同學說了這樣一番話:“同學們,我很高興今年能教你們的語文,早就聽說咱們班同學腦子聰明,上進心強,通過這幾天的接觸,我感覺到了,老師不愛打聽你們的過去,我只看重今天,不管以前你表現怎樣,那已經成爲過去,從今天開始,遵守紀律,努力學習,我相信我們班每一個學生都會有進步的。”我的這番看似尋常的話,沒想到卻起了很大的作用,喚起學生的學習激情,爲我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重視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

良好的習慣主要有正確的讀寫姿勢、積極發言、專心聽講的習慣、樂於誦讀、課外閱讀的習慣、主動識字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種渠道學習語文的習慣。這幾年我根據觀察所得,學生的習慣養成最主要,尤其要培養學生的自覺學習習慣,最主要得要讓學生一天之內都要有學習的自主意識,那就要每天安排我和班幹部佈置許多學習任務,這樣一來班內中等學生、優生就會很自然的利用空閒時間去充分學習,也就更好的帶動那些玩耍的學生,所以在外面玩耍的學生就越來越少,甚至沒有。這樣愛學習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多,總體成績就會明顯提高。比如每一次作文,我要認真指導學生修改草稿,逐漸放手讓學生自主修改。通過評議,使學生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爲了培養學生的修改能力,我讓學生互評,這樣增加了學生修改習作的興趣和機會。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我發現學生的作文水平明顯提高了。

三、重視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

豐富的語言來自於積累。爲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我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字詞、古詩、名言諺語、課外閱讀等方面的積累。我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分三步驟展開這方面的教學。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語文練習中的“日積月累”,通過記憶、背誦開火車、快速接龍等遊戲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積累的樂趣和收穫。第二步,我送給學生一句話——“日積月

累求真知”,讓學生銘記在心,懂得知識積累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知識積累”的意識;第三步,圍繞“日積月累求真知”這個主題,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建小詞庫,設計語文積累筆記,古詩筆記、開心小練筆等,激發學生積累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積累習慣。學生在活動中讀讀寫寫畫畫,收穫不小。學生們很喜歡這些活動方式,現在不少同學在家裏也自主創設一些積累筆記,興致勃勃地拿給我看。(展示積累成果)我平時也注重一些優美詞語、成語、古詩、言語、俗語、警言佳句等等,歸類進行整理成冊,同時一有時間我就讓學生進行整理、背誦。我想,只要我們教師都用心引導、幫助學生學會積累,那麼學生的語言就會越來越豐富起來。

四、講練結合,提高學習實效。

平時教師滔滔不絕的講解,學生不去練習,那對知識的理解只是過眼雲煙。我在引導學生閱讀的同時,適當安排一些習題,這樣學生閱讀有了目標,訓練有了方向,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教師要把閱讀和思考的時間交給學生,對重點、難點稍加點撥。如果教師總是怕學生摔倒,扶着他們走,學生永遠不會自己走路。根據練習的內容,可以安排在講前練、講中練或講後練。練習的內容要因課設練,具有針對性、趣味性和挑戰性。

課堂上,我十分注重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訓練。我認爲,不管教師採用怎樣的教學設計,都要通過學生以各種方式來呈現。注重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訓練,且訓練注重實效,能使師生間的交流合作更加默契,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較好地實現一堂課的教學目標。

五、重視自我提升,教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第一點就是平時一定要多看教學方面的書籍:比如(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國小語文教學、國小語文教學參考等等)補缺本人教學理念空白,學以致用,結合自己學生再錘鍊,再設計,變爲自己的東西。第二點就是書上一些好的做法,題型、考卷、習作範文整理成冊,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第三點就是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每天睡覺前必做的一件事(大約一個小時左右吧)這樣把第二天要講的課文熟記於心,正確把握重難點,做到三思:一思這樣講課文學生能接受嗎,能聽懂嗎?二思講這堂課時課文重難點講到了嗎?三思怎樣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這就要求每天作業的設計質量、密度。

六、重視學困生,激勵和懲罰並用

解決不好學困生的問題是永遠考不出好成績的,我採用的方法是平時鼓勵、複習階段是懲罰,平時發現他們點滴進步,我都會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們,使其輕鬆地在課堂上聽講,

然而在複習階段我的方法是懲罰他們,因爲複習階段是一個細膩的過程,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能有一點馬虎,該懲罰他們就懲罰他們,不會背誦的內容一直背會爲止,然後進行默寫。

以上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的一點小小的嘗試,說得不當之處還往各位校長、老師批評指正。

請繼續閱讀其他相關範文:

經驗交流材料格式

經驗交流材料打印格式

經驗交流單行材料

大學聯考經驗交流材料

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