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祝福魯迅賞析精品多篇

祝福魯迅賞析精品多篇

祝福魯迅賞析 篇一

魯迅的《祝福》描寫了中國貧苦農村婦女祥林嫂的人生悲劇,祥林嫂是一個勤勞、正直、善良、安分的勞動婦女。卻遭到夫權、族權和神權的迫害喪了命。祥林嫂本不該死,但如果“吃人”的思想還存在,還會有千千萬萬的祥林嫂會被害死。

祥林嫂被迫與比自己小十歲的男人結婚,丈夫死後又被迫再嫁,可是卻又再度喪夫,他的兒子還做了野獸的食物。祥林嫂是一個人生充滿着坎坷的人物。可就是這樣一位堅強的女性,讓人爲她的遭遇感到同情的女性。卻被這些人當做物品賣來賣去,先是被她的父母賣,這樣還不夠,接着又被她的婆婆賣,捆着把她送進了花轎,沒經過她的同意便稀裏糊塗的嫁給了另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但我們在文章中可以看到,祥林嫂是做出反抗的,她額頭上的。疤痕便是她反抗留下的證據,可是她的反抗不是爲自己爭取自由和平等的反抗。她的反抗只限於害怕人們世俗的眼光會害死她,怕誓死不侍二夫的封建禮教會殺死她,她想以其被別人的目光殺死,還不如自己自殺死,這樣還得個烈女的名聲。但讓祥林嫂沒想到的事,他重新嫁的這個男人很勤勞,對她也很好,這些都給她重新生活的希望,可再度喪夫的悲劇,讓她完全丟了魂,她知道這次喪夫意味着什麼。別人不僅會說她不堅守貞操,還會說她是不好的相、掃把星。她已經不被這個吃人的社會所容納了。我們從文章中可以看出,祥林嫂完全被封建禮教所禁錮着,因爲她不用封建禮教禁錮着自己她會死的更快,因爲這個社會就是用封建思想殺人的社會,到處是殘忍和血腥,道貌岸然只是它的假面具罷了。

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魯四老爺家當傭人,她只希望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換取起碼的生存食糧,可在吃人的社會裏她連這點低微的要求也得不到滿足,封建禮教認爲寡婦再嫁敗壞風俗,何況她死了兩個丈夫,更被看成了一個不祥之物。魯四老爺不准她拿祭祀的東西,魯鎮的人對她的經歷是嘲笑、歧視。毫無同情憐憫可言,這羣人完全就是一羣沒有心肝,沒有思想的動物。

祥林嫂沒有抵抗的力量,最終悲涼的死去,祥林嫂的命運被這些“吃人”的人操控着,她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她沒有做錯什麼!因爲她的改嫁完全是被這些人所逼迫的,可這些人還無情的把她殺死,他們不能稱其爲人,只是一羣社會的怪胎罷了。

擴展: 篇二

《祝福》情節內容:

對《祝福》情節高潮的認定,一直存在着分歧。有的認爲是在捐門檻這一事件上;有的認爲是從祥林嫂第二次到魯家聽了柳媽的話之後。這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兩種看法,但都不夠準確。《祝福》情節的高潮實際上應該在祥林嫂捐了門檻以後,四嬸仍不准她在祭祖時動祭品這一場面的描寫上。書中這段描寫,對祥林嫂的命運來說,是封建制度、封建禮教將她推入絕境的深刻反映。

在封建制度的殘酷壓榨下,祥林嫂飽嘗了封建夫權、族權對她的摧殘和蹂躪。各種物質生活的種種痛苦,她完全能頂得住;牛馬的勞作和奴隸的地位也壓不倒她。但是她無法抵擋萬惡的封建禮教對她精神生命的扼殺。本來她的兩次婚姻遭遇都是封建制度的罪惡表現,然而卻成爲她不能活在世上的理由。柳媽向她說的“兩個死鬼的男人還要爭”、“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等話,對她是致命的打擊。祥林嫂聽後“臉上就顯出恐怖的神色來”,“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兩眼上便都圈着大黑圈”。這是封建“神權”借柳媽之口,徹底毀壞了她的希望。儘管如此,她絕處求生之念尚存,依照柳媽所指出的封建禮教的信條,將一年辛苦勞動所得,捐了門檻。這一行動是她剛強性格在最困難情況下的發展,也是她在封建政權、夫權、族權、神權四大繩索勒緊她頸項時最後抗爭。可是在祭祖時,她的幻想完全破滅了。在她“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時,四嬸慌忙大聲說:“你放着罷,祥林嫂!”這一聲喊叫,宣佈了祥林嫂精神生命的死刑。祥林嫂“象是受了炮烙似的縮了手,臉色同時變作灰黑”,“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直是一個木偶人”。可見祥林嫂的命運,經過這一打擊,已經步入絕境了。祥林嫂的死完全是被封建“四權”的繩索勒死的。

這段描寫,是對封建制度、封建禮教的本質揭露,是魯迅先生精密構思的結晶。馮雪峯同志在分析祥林嫂的形象時提到,魯迅先生是以“愛和科學的分析交織在一起”的感情來寫的,是以“最尊敬的態度對待一個被踐踏、被損害的女人的”。《祝福》第一部分設下的懸念正是魯迅先生這種感情和態度的集中體現。小說通過對祥林嫂、魯四老爺和“我”的交錯描寫,深刻地表現了作品的主題思想。而高潮部分“最尖銳”、“最明朗”地回答了小說的懸念。

祥林嫂向“我”提出的三個主宰她整個精神世界的問題:魂靈的有無、地獄的有無、死掉的一家人能否見面,在不準動祭品這一部分都作了回答。因此說,這段描寫是小說的高潮。否則,把高潮認定在捐門檻這一件事上,是與作者構思的原意不相符的。在行文上既是一筆帶過的敘述,同時也沒有緊扣小說的標題《祝福》,其深遠寓意不易爲人所忽略。把高潮認定在自聽柳媽的詭祕話到祥林嫂成木偶人的看法,把高潮的時間拉得過長,這就違背情節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因爲高潮是反映客觀事物矛盾衝突的最緊張的階段,是矛盾的“高峯”,是衝突的“頂點”。它佔有的篇幅是不允許過長的。

《祝福》的情節功能: 篇三

在小說《祝福》中,作者花費了大量的篇幅多次渲染阿毛被狼吃掉這一情節,而魯迅先生一向是惜墨如金的,因此,這一情節的背後必定寄寓着作者深刻的用意。那麼,這一情節的設置有哪些功能呢?它給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

首先,這一情節是祥林嫂命運的又一次悲慘轉折,並催化了祥林嫂徹底絕望感的產生。

阿毛被狼銜去,使得祥林嫂惟一的生命支柱轟然倒塌,僅有的一點希望也變成了絕望。而由於阿毛之死,祥林嫂也就不再是名正言順的賀家的人了,所以,大伯來收屋,也就是必然的了。失去了丈夫和兒子,又失去了惟一的居所,祥林嫂真的是走投無路了。

她對靈魂有無的疑問,除擔心真有靈魂而被兩個丈夫鋸成兩半外,更爲關注的是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見面的,如果真有靈魂,到了陰間,她又可以見到她的阿毛了,這當然是祥林嫂求之不得的。可見,對靈魂的有無這一問題的答案的期待,祥林嫂本身又充滿矛盾,而這一矛盾對祥林嫂來說又是致命性的。從這一意義上來說,阿毛被狼銜去這一情節催化了祥林嫂徹底絕望感的產生,也加速了祥林嫂命運悲劇的發生。

第二,各種不同敘述視角的重複敘述,展現了各種不同人物的心態,同時也暴露了國民性的弱點。

在對阿毛被狼銜去這一情節的處理上,作者使用了不同敘述視角的重複敘述。先是衛老婆子的敘述,接着是祥林嫂自己的敘述,最後是魯鎮上聽祥林嫂敘述故事的人打斷祥林嫂的話進行的搶白。

衛老婆子的敘述相對祥林嫂的敘述要簡略得多,這是因爲這一事件可以滿足自己及別人的好奇心,因此有着強烈的敘述慾望;但畢竟事不關己,不必也不可能動情,也就不必也不會詳細說來。

而祥林嫂則是咀嚼這巨大痛苦的當事人,她的講述是要釋放自己巨大的痛苦,併力求博得別人的同情,從別人的同情中尋求一點點慰藉,因此,她的講述就詳細多了,但又由於這巨大痛苦的壓抑,便欲說還休,因此,祥林嫂的敘述就成了概略敘述與詳細敘述的交替過程。至於魯鎮的那些聽衆,他們本來就是帶着極大的好奇心來賞鑑這一故事的,他們聽祥林嫂的敘述並不是或不主要是出於對祥林嫂的同情,而是爲了通過對別人的痛苦的玩味給自己的生活增加一點點樂趣,調劑一下單調的生活而已。因此,當他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當祥林嫂的這一敘述不能調劑他們單調生活的時候,他們也便不再有聽祥林嫂敘述的興趣了,所以他們對祥林嫂的調侃,也便非常可以理解了。

第三,側面反映了祥林嫂自身沉重的奴性意識,並揭示出性別壓迫的殘酷性。

一個人在悲苦的處境中是有着強烈的敘述慾望的,因爲在敘述的過程中至少可以緩解自己的痛苦。

祥林嫂一生的悲苦可謂多矣,除了阿毛被狼銜去這一事件之外,被婆婆賣到賀家 被迫改嫁,在魯四老爺家連做一個奴隸的資格都沒有,擔心到陰間被兩個丈夫鋸成兩半等等,都是祥林嫂難以承受的悲苦之事。但通讀《祝福》,我們卻發現,祥林嫂向別人傾訴的只有阿毛被狼銜去這一件事,因爲,在祥林嫂看來,只有阿毛被狼銜去一事不會被別人嗤笑,自己在這一件事上至多是失職,並沒有過錯,並沒有違犯封建倫理道德之處,而其他的事就不一樣了。一女不嫁二夫,向來是古之遺訓,一旦違犯這一遺訓,便會被人唾棄,哪怕並非自己之願,並曾作過極大反抗,但只要結果沒有改變,也仍然會被別人所鄙棄。

因此,在魯四老爺家失去了做一個合格奴隸的資格,到了陰間被兩個丈夫鋸成兩半,也便都罪有應得,於是,儘管自己的內心由於這些事件而極端悲苦,但並沒有了向別人傾訴的勇氣與慾望,因爲那樣不僅不會緩解自己的痛苦,反而會在別人的嘲笑與鄙視中增添自己的痛苦。從這裏,我們不難發現祥林嫂自身沉重的奴性意識。

但是,把這沉重的奴性意識歸咎於祥林嫂自身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恰當的,因爲祥林嫂本身就是一個封建倫理綱常與性別壓迫的受害者,她的奴性意識也是被長期浸染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