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學生德育教育案例分析【精品多篇】

學生德育教育案例分析【精品多篇】

學生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篇一

老 師 的 微 笑

這學期我組織了幾個三年級的學生參加了朗誦比賽,其中一個比完賽一回來就找到我彙報情況:“張老師,我覺得我比得挺好的,因爲我比完後看見評委老師笑着看了看我——”說完後,她又強調了一遍:“那個評委老師是‘笑’着看我來着,所以我覺得比的還行。”

我震驚了,我沒想到,評委老師的一個微笑給孩子留下了這麼深刻的印象,給了她如此大的鼓勵!對孩子來說,老師的微笑是鼓勵﹑是讚許,是寬容。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老師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幫助他克服困難;當孩子獲得成功﹑做了好事時,老師的微笑使他覺得獲得認同,倍加高興;而當他們不小心犯錯時,

老師的微笑又能減輕他們的恐懼感和心理壓力。

老師的微笑,是一盞燈。它能照亮學生暗淡的心靈,驅散他們尚還羞怯的情緒,溫暖他們還不夠堅定的腳步。

老師的微笑,是一座橋。它引導學生踏上天上的彩虹,追求真理,一往無前。它給膽怯者以膽量,它給失敗者以溫暖和寬容。它是一張醒目的名片,看到了它,就看到了一顆純淨慈祥的心。 教師的微笑,是生命的綠洲,它親切自然、意味深長。它能打破沉悶拉近距離。它在學生失落時帶來自信;它在學生脆弱時給予堅強。

讓我們把微笑常掛臉上!

學生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篇二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是對語文課程性質的最新認識。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國中語文教學反思案例國中語文教學反思案例。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薰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語文課不受學生的歡迎。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一的。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遊離於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可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師認爲,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爲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後、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

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麼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國中語文教學反思案例教學反思。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麼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我們強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爲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紮紮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纔有可能實現。

二、強調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過短暫的困惑後馬上接受下來並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於是出現了一種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現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新國中語文教學反思案例國中語文教學反思案例。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終結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課上完成什麼任務,達到什麼目標

學生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篇三

甲駕駛裝滿液氯的槽罐車在高速公路上與乙駕駛的貨車相撞。液氯泄漏,造成除甲外的兩人死亡,甲不顧槽車嚴重損壞、液氯泄漏的危險情況,沒有報警和採取措施,逃離事故現場,形成大範圍污染,造成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療,近萬人疏散。

一、單項選擇題

1、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本站】是

A.槽車與貨車相撞而泄漏B.槽車設計不合理

C.駕駛員的教育培訓不夠D.村民對液氯的危害認識不夠

2、根據《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該事故屬於_。

A.特別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重傷事故D.一般事故

[[[

二、多項選擇題

3、根據《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該事故調查組職責包括_。

A.請軍隊參加調查B.加強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

C.調查事故原因D.提出對駕駛員甲的處理意見

4、根據《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化學標準》,導致事故的化學性危險、有害因素不包括_。

A.槽車液氯破裂B.標誌不清C.有毒物質D.作業環境不良

5、調查取證主要包括_。

A.蒐集事故發生有關事實B.成立救援指揮部

C.慰問搶險人員D.詢訪駕駛員甲

三、簡答題

6、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駕駛員甲是否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7、參照《_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計算標準》,槽車停運期間減少的經濟收人能否算做直接經濟損失的項目?

學生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篇四

上訴人楊陽與被上訴人株洲金馬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失業保險待遇糾紛一案,楊陽不服株洲市石峯區人民法院於20xx年8月4日作出的(20xx)株石法民一初字第29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楊陽、被上訴人株洲金馬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的委託代理人戴志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學生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篇五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學校進行常禮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和起碼的道德修養。爲人以誠,待人以信,要從生活中每件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

一、背景

邱佳紅,女,九年級學生。缺乏誠信,愛說大話、空話,對學習不感興趣,經常抄同學的作業,甚至編“合理”的理由應付老師的作業檢查。還不時對別的同學說三道四,在集體生活中與別人格格不入。更因爲她有這些壞習慣,同學們都不願與她交往,缺少真正的朋友,表面開朗,實則內心孤獨。

朋友之間的交往必須遵守誠信的原則,隨心所欲、以自我爲中心,別人就會認爲你信不過,無法產生信任感、依賴感。失去了誠信,別人就不願或不敢再與你交往。而這種後果是不會馬上就能顯現出來的,很少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等發現自己與朋友疏遠了,無法融入集體之時,往往追悔莫及。於是就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進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邱佳紅的案例正是這種情形。

二、事件分析

(一)關心、理解孩子,與他交朋友

理解是誠信教育的前提。在對邱佳紅進行矯正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始終遵循熱愛學生、理解學生的原則。首先把她的座位換到前面一點,並告訴她,老師願意和她交朋友,相信她各方面都可以做好;其次在學習上給她以更多的幫助,儘量鼓勵她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用放大鏡尋找細小的閃光點,並給予積極的讚揚;最後是經常找其聊天,幫助其克服困難,瞭解內心感受,洞察她說謊的真實想法。 和她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爲糾正教育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二)教育學生樹立誠信觀

“交朋友要講誠信,無誠則無信,無信則無友”,這是朋友交得久的關鍵。我嘗試應用例子和故事說明不講誠信的壞處,使她明白講友誼是可以長久的,時間是衡量友誼的尺子。屢屢失信於人,就會如同《伊索寓言》中喊狼來了的孩子一樣,待到狼真的來了的時候,也不會有人真的去救那個孩子的。

通過心理換位,使學生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引導她用誠信維護友誼,

做一個一諾千金的孩子。要求她具體做到:作業不做是什麼原因就是什麼原因,不能抄襲作業,不懂可以向老師、同學請教;答應別人的事不能完成就要向別人道歉,或者接受懲罰,這樣才能取信於人。慢慢地,邱佳紅意識到撒謊給自己帶來的後果之嚴重,隨心所欲、以自我爲中心,別人就會覺得她信不過,無法對她產生信任感、依賴感。使別人今後不願或不敢再與他交往,時間長了,就會失去朋友。原因找到了,邱佳紅從內心深處有了改正的念頭,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三)家校溝通,使誠信無處不在

學校的誠信教育賴於家長的配合和社會的支持。在多次與家長聯繫後,我們向其家長提出了以下要求與建議:

1、不要打罵孩子,因爲李某是個自尊心、自卑感極強的孩子;

2、家長應該言而有信,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3、父親要糾正粗暴、單一的教育方式,母親則不能對孩子溺愛、嬌慣。家庭教育要努力做到嚴格要求與理解寬容的有機結合;

4、平時注意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主要是幫助孩子克服撒謊、任性的毛病。

5、多給孩子改錯的機會,使其不斷感受講誠信所帶來的快樂。

(四)發揮集體的作用

生活在一個大集體中,班風、學風,同學的一舉一動無不對李明慧產生着影響。在糾正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了集體的作用,從思想上感化他,從行爲上轉變她。我們在班裏成立了“互助組”,確立“手拉手”隊員,讓他們在學習、生活中向她伸出友愛之手,使她逐漸融入到這個集體中。同時利用班會開展“爲什麼要講誠信”、“說慌的危害”、“以誠交友朋友多”等主題隊會。使她逐步學會約束自己,改變自己的態度,行爲慢慢合乎規範,使她懂得誠信乃立人之本,使她做到以誠交心、以誠待人、以誠感人,讓她體驗誠信的重要性,獲得講誠信的快樂。

四、案例反思

誠信,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的基本品質,是人的內在修養,是一種令人敬仰的道德素質。誠信教育是當前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要讓學生真正成爲一個誠信的人,光憑說教是難以有成效的,因爲國小生缺乏社會生活經驗,難以理解一些抽象的道理。另外,誠信美德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

可能一蹴而就。面對這個形形色色、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回歸學生的日常生活,讓誠信教育的內容滲透於生活,形成一種具有輻射力的環境,讓學生浸潤在其中,通過真實的感受、領悟和提升,自覺成爲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誠信就像一棵樹,需要在生活的土壤中生長,燦爛的陽光、清新的雨露和充足的養分,一樣都不能少。誠信教育是一項社會工程,除了家長、教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協助及學生自身的積極配合。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既“持之以恆”,又“潛移默化”,才能培育出講誠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