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淺談蒙氏教育對幼兒的影響精品多篇

淺談蒙氏教育對幼兒的影響精品多篇

淺談蒙氏教育對幼兒的影響 篇一

摘要

蒙臺梭利看來,幼兒教育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它的目的是兩重性的、生理的和社會的。從生理方面看來,是幫助個人的自然發展;從社會方面看來,是使個人爲適應環境作好準備。

關鍵詞:蒙臺梭利、幼兒教育、幼兒園、家庭

正文

一、蒙臺梭利教育理念

蒙臺梭利(Montessori)教學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傾其畢生經歷所創造的。其教學法的精髓在於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在蒙氏教室裏,有豐富多彩的教具,它們都是根據兒童成長髮展敏感期所創立的適宜兒童成長的“玩具”。蒙臺梭利教學內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科學文化教育等內容。孩子通過自我重複操作蒙氏教具創新建構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訓練。

二、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的特點

以兒童爲主,爲孩子打造一個以他們爲中心,讓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三、蒙臺梭利教育

蒙臺梭利教育法的獨特魅力源於對兒童的充分研究與瞭解,遵守兒童的敏感期,激發兒童潛能,在寬鬆、愉快的環境中發展孩子獨立、自信、專注、創造等能力,爲將來孩子的成長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蒙氏教育法遍及歐洲大陸,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廣百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理論不斷完善和發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認同。蒙臺梭利教學法是一種全面提升兒童素質,發展兒童潛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兒童自身的成長要求,在不損害兒童自由與快樂的前提下實現教育的目的。

四、蒙臺梭利教育的基礎——日常生活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的目的,最主要是在於訓練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動兩者之間的協調。因爲對幼兒來說,動作的平衡會促進智能上的發育,而且手眼的協調也爲他們將來的寫字畫圖能力,作了“預備”的工作。比如說想要寫,就需要手部小肌肉發育起來,而在蒙氏的日常生活教育上,就包括了小肌肉的練習;時日一久,自然水到渠成,正可以發達到有握筆描畫的力量和越來越準確的“有模有樣”的程度。此外,日常生活訓練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在人格形成上,培養出孩子的獨立、專心、協調、秩序等習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日常生活教育對家庭及幼兒園教育的影響

(一)日常生活對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他將家庭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1、改掉孩子身上的壞毛病,先要改掉自己身上的壞毛病,家長往往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我班有個小男孩叫吳尚澤,平時在和夥伴一起玩鬧時稍不滿意就會打同伴,弄得很多家長不願意和他坐在一起,經我們瞭解他的爸爸在家只要吳尚澤不聽話就會打他,所以孩子也養成了打人的壞毛病。這不影響了孩子的行爲習慣的養成嗎?

2、蒙臺梭利在觀察中指出“成人不理解兒童在活動中需要運用他的手,不把手的運動看成是兒童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現,就可能成爲兒童工作的障礙”,蒙臺梭利將兒童要求獨立工作的願望遭到成人阻撓的現象,曾幽默地比喻爲“兒童生活中遇到的第一個敵人”。幼兒對事物幾乎沒有任何的理性認識,他們的興趣可以在一瞬間萌芽,也可以在一瞬間消失;若家長善於發現,在幼兒對某一事物感興趣的那一刻給予引導與讚美,往往能促使幼兒的興趣持久下去;若父母習慣性地爲幼兒操持一切,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都看成潛在的危險。由於沒有獨立的實踐機會,幼兒會越來越依賴父母,最終的結果是習得生活能力的機會被剝奪了,缺乏自信心,獨立生存能力差、經受不了挫折和失敗。

3、在家庭教育中幼兒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或是問題,家長要採取適當的責備方式,責備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進行,只要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便應適可而止,重點是引導孩子如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4、與孩子交流,多聽聽孩子的心聲,瞭解孩子的感受,不但可以增進親子溝通的感情,也可以讓孩子明白,當遇到有任何煩惱時告訴父母,得到體諒可支持,這會增加安全感,而安全感便可使孩子的創造力和理解力得以全面的發揮。父母多聽少說,是親子溝通的重要一環。

5、幼兒的年齡越小,就越需要外界的鼓勵。孩子在家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擺放碗筷等,家長應給予適當的鼓勵,從而能激發他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提高了他們的進取心和創造力。

(二)日常生活對幼兒園教育的影響

蒙臺梭利的兒童觀——幼兒的內在衝動是通過自由活動表現出來的,他能根據自己的特殊愛好選擇物體進行活動。幼兒有充分活動的自由並不意味着他可以爲所欲爲。蒙臺梭利認爲,幼兒必須在自由的基礎上培養紀律性。自由和紀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自由活動是形成真正的紀律的重要方式,而真正的紀律也必須建立在自由活動的基礎上。

1、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教育內容很多,它滲透在幼兒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中,由於日常生活教育內容缺乏系統性,這就要求我們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遷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日常生活的教育。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爲了讓孩子們能在遊戲中學到蒙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我們將內容融入到區角遊戲中,如、在美工區域中,我們將材料放入其中,孩子們練習了剪、撕、折、粘貼等,在娃娃家區域中,孩子們練習了喂、舀、給娃娃穿衣服等等,經過區角遊戲的練習,培養了幼兒手指動作的協調性與靈巧性。

2、蒙氏教具的吸引性和實物的可操作性。在蒙氏日常生活特色教育中,形象逼真,生動,色彩鮮豔的蒙氏教具激發了孩子們學習、探索的興趣。我們在日常生活教學中結合蒙氏教具並讓幼兒使用真實東西進行操作,通過操作真實的物品使幼兒更趨向社會性,並縮短與外界社會的距離,使他們感受到事物的存在並學會懂得珍惜、關愛。

3、通過區角遊戲和教具的操作,幼兒在此基礎上學會了有序的擺放遊戲材料和物品並給遊戲材料進行歸類使孩子養成了整理物品的習慣。由於他們習慣的養成在平時班級的桌面遊戲及系列活動中都得以了體現。

4、在日常生活的蒙氏教育中應給幼兒具體的時間感覺,“等待”對幼兒是一種考驗。如、我們班的甜心在工作時要求我陪伴他一起工作,而我正在忙於他事時,我便告訴他等長針走到3的時候我便來陪你玩。這樣甜心便知道他到底等多久,非常高興的在工作毯上等待,時間到了,我們就應信守承諾。再如、每次的入廁、洗手、喝水等,孩子們都能耐心的等待,使班級充滿了關愛。

5、教師在一日活動中要進行隨機教育。孩子在幼兒園的每一環節教師都要給予關注,對他們所表現的行爲和習慣,教師要適時、適當的給予指導,對他們所進行的工作給予及時的鼓勵,給他們微笑或擁抱,使他們有成就感。如、在每日戶外活動或午睡前後的穿、脫衣服等,我們對孩子的工作給予了表揚,孩子們更有了自信心。記得在小班上學期幼兒集體測量身高、體重時,我班幼兒就表現得非常出色,他們知道要有秩序的等待,知道穿、脫鞋並能整理好自己的衣物,他們的自理能力及紀律性受到了兒保所王所長的讚揚,看到孩子們各個小臉上的笑容,我們教師由衷的爲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總之,通過日常生活練習,使幼兒學會了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保護,自然地建構獨立自主的內心,需要、自信心和相應的技能,爲今後可持續發展以及學會生存打下基礎。通過各種運動,生活技能的練習、文明禮貌等行爲習慣的養成,以及對周圍人、事、自然的照顧與服務中養成愛心與責任意識,爲建構幼兒完整而優良的人格奠定基礎。

【拓展內容】

蒙氏教育對幼兒的好處

蒙氏教育,作爲國際先進的教學模式,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士的追捧和青睞。有的家長甚至以自己的孩子在接受蒙氏教育爲榮,很多幼兒園也在做蒙氏教育,那麼蒙氏教育對孩子到底有什麼作用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1、蒙班畢業的孩子責任心強

因爲是混齡班,而且孩子是班級的主人,孩子要學會照顧環境、照顧比自己小的孩子,所以責任心比較強,社會性發展比較好。

2、秩序感發展更好

蒙氏教育強調做事情有秩序,包括環境的設計、材料的擺放也都是比較有序的,以此來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邏輯性。

3、思維敏捷,觀察力強,專注力發展好,有耐心

蒙氏教育中,其中有一部分內容叫感官教育,爲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及探索的興趣,提供了系統的教具。蒙特梭利班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安靜、和諧的環境,並充分和尊重孩子,允許孩子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孩子對於感興趣的事情,做起來就非常專注,安靜和諧的環境也有利於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4、動手操作能力強

蒙氏班都會有一套系統完善的教具,孩子的學習主要是通過教具操作來完成的,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或技能,開發智力。這些豐富的教學材料使孩子的動手能力強,並且喜歡探索。

5、數學能力強

蒙特梭利教學材料中有一套完善的、系統的數學教具,孩子用來掌握數學技能。在蒙班生活兩三年的孩子畢業時已經能夠獨立的進行四則運算了。而且孩子能達到這個程度完全是出於自發性的學習興趣,而非成人所強迫,孩子在操作教具的過程中完成了輕鬆愉快的學習。

6、蒙班畢業的孩子獨立性強

每天孩子自己做事情的時間要將要將近一個小時,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所有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老師都會放手。並且,蒙特梭利課程中有日常生活訓練,專門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從外在的獨立影響孩子心智的獨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很好的適應環境的一個前提條件。

蒙氏教育的好處

1、感官教育

感覺教育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五覺地訓練。還有對物體形狀的認知、配對、排列、分類和組合。培養敏銳的感官,進而培養觀察、比較、判斷的習慣與能力。

2、日常生活教育

包括基本的動作、社會行爲、對環境的關心和對自己的照顧。如:對日常生活用品、用具的拿、抓、倒、夾、舀、擺等動作的練習;禮貌行爲、語言、活動、飲居等好習慣的訓練;掃地、擦桌椅器具、澆水、開關門窗等動作的訓練;洗、穿、疊的訓練等等。目的是通過對生活中熟悉事物及動作的操作練習,培養其獨立生活意識、自理能力、自信、有耐性,促進意志力、理解力、專注力和秩序感的發展。

3、數學教育

包括認數、進位法、連續數、計算與記憶、四則運算與分數、平方與立方等。讓幼兒在物化的教具面前把抽象的符號、數與量、概念與計算轉化爲對實物的操作。使用直觀教具玩數學。讓孩子在學具操作中懂得數與量的關係,感受四則運算的快樂。

4、語文教育

包括聽、說、看、運筆、識字和閱讀。目的是通過講故事、唱兒歌、對話、複述、提物品認知等方式刺激幼兒聽、說、讀的意識,誘發其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書寫能力。讓孩子通過對實物的描述,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同時滲透文字活動,培養閱讀能力,爲書寫做準備。

5、文化藝術教育

包括音樂、美術、歷史、地理、動物學、植物學、地球天文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淺談蒙氏教育對幼兒的影響 篇二

[摘要]蒙氏教育是世界上有着深遠影響力的一種教育法。她強調孩子由出生到成長是一個由人成人的過程。而人最重要的教育時段就是早期教育。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間,需要自由,當然也需要成人的理解。給孩子自主的學習氛圍。利用正確的手段激發孩子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給與孩子一個孩子們自己的學習空間。讓孩子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關鍵詞]幼兒、自我、自主、自由

瑪麗亞·蒙臺梭利(1870—l952),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她的教育法建立蒙臺梭利的教育觀。她強調教育者必須信任兒童內在的、潛在的力量,爲兒童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讓兒童自由活動。她的教育理念讓我們瞭解實施一種真正的教育,將會有效地改變一個人、一個民族以及一個國家;同時也將會有效地改善我們目前的道德水平、社會風氣以及人文素質。

一、改變人的發展觀

蒙臺梭利認爲教育是“爲兒童提供幫助……協助心理髮展”的工具。蒙臺梭利認爲,個體不是沿着一個連續的斜坡發展的。因爲連續斜坡發展模式意味着,兒童僅僅是一個小大人,發展是從出生到成熟的一個線性的、持續的過程。蒙臺梭利認爲、生命初期最具有發展潛力,是一個最重要的時期。

近年來,育嬰師這一職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據調查、有90%以上的0—3歲的嬰幼兒在家中由父母,祖父母和保姆照料,在科學餵養育兒觀念的知識和方法方面,都需要科學的指導。父母們迫切需要全方位、系統的科學餵養知識。育嬰師這一職業主要針對0—3歲而進行生活護理及教育,其工作職能是指導嬰幼兒的家長及保姆科學餵養孩子,並根據嬰幼兒發展水平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鍛鍊孩子的運動、認知、語言、社會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完成孩子的動作技能訓練、智力開發、社會行爲及人格培養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務。

人類教育的基礎主要是在六歲前奠定的,其中0—3歲的寶寶已完成她一生中70%以上的學習能力。錯過了這一黃金時期,寶寶的智力潛能開發將需要付出千倍萬倍的艱辛努力。因此,由專業的育嬰師在嬰幼兒生理和心理高速發展的階段,進行科學、系統的干預和開發是非常必要的。

二、給孩子自主的活動空間

對於蒙臺梭利教育一詞的使用沒有任何規定,它不是什麼貴族學校教育,也不是什麼專業學校教育。它只是區別於傳統教育的另外一種教育模式。看如今我們的幼兒園教室裏,放着許多高低不同的開放式架子,上面精心擺放着各種活動材料,孩子們可以從架子上選擇活動材料、桌子的擺放有助於個人或者小組活動。沒有固定的要求。開放式的地面爲地面工作提供了空間。此外,擺放學習材料的架子各種各樣。一般,教室所有的牆都設有架子,而且這些架子擴展到教室的很多個地方,形成彎道或者中心區域,學習材料是爲孩子個人,或者小組活動設計的,而不是教師教學的工具。例如、材料中的球都是小球,便於兒童拿握、探索,而不是供教師在教室前面做教師中心教學的大球。

孩子們的活動,是判斷一個課程是否合格的標準,也是一個最重要的標準,在幼兒園裏,一天主要的時間——3、4小時,孩子們必須從事自己選擇的個人或者小組工作,當然,老師是引導者的身份,指導孩子如何選擇,孩子們用這些老師自制的教具自由選擇進行活動。如、數學活動認識幾何領域中,孩子操作把各種幾何圖形進行拼搭,進行想象。從而瞭解各種不同幾何圖形的特徵。

另一個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孩子們在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是合作帶來的快樂,而非競爭。例如、數學、科學等問題的答案是非常嚴謹的,孩子們獨立完成自己的活動,然後可以藉助“控制性”材料檢查結果是否正確。此外,孩子們通常向其他同伴尋求幫助,在他們看來,教師並不是教室裏面唯一的信息來源。最後,教育呈現出來的是對孩子們個體責任感的培養,例如、用完材料後,孩子們必須把材料放回架子上,打掃乾淨活動區域。當然,還有一小部分“管理者”會進行督促和幫助。此外,活動規則的制定是每一個孩子都要參與的。

三、激發幼兒自發性的智能

人之所以有學習的慾望,就是受到與生俱來的智能所驅使,也就是孩子內在有一種執著追求知識和求發展的衝動。那是內部發生的原動力,透過人格的選擇及行動而表現出來。如孩子熱衷做某一件事時,大多會不知不覺地進行“分析、比一比、合起來、集在一起”的工作。如果這種內在衝動不通過教育去啓動他,將會使幼兒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遲滯、消磨。

蒙臺梭利說過、“生命是活動的,只有通過活動才能發展。“這種活動,就是遵循幼兒自身生命發展的活動。她認爲,教育應該幫助生命的自我活動。凡事幹涉生命的自我活動的教育就是應該予以廢除的消極教育。蒙臺梭利發現了兒童的教育敏感期,她把幼兒期看做是個人發展的一個關鍵期,這個時期能夠爲以後的一切發展奠定基礎。她的教育體系中的主要概念之一就是”獨立活動”。她甚至提出了”自我創造”的思想。在蒙臺梭利提出的多數例證中。都提到了兒童在獨立地達到自我實現時表現出來的高度滿足而得出結論、“這種不斷增長的自我促進成熟,使兒童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他就會感到自由,並且再也不會把學業看成負擔。”爲此,她創造了一整套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教具,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活動,達到自我實現。

我們的綱要中也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尊重孩子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於成功。”“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以人爲本的思想成爲綱要的一個突出特徵。它將《規程》中“讓每個幼兒在其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展”的思想進一步擴展和深化。可以說《綱要》字裏行間都旗幟鮮明地高揚尊重幼兒,保障幼兒權利,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兒童觀。在這種思想前提下,教師準備適當的環境,組織適當的活動,使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發展水平,找到合適的發展方向。

四、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人類在未成熟的狀態出生,其後要靠以後的努力去創造自己的工作,因此人類不只是有創造性,還在不斷髮揮創造性。其實,這可以說是人類的一種自然性,對人類而言,創造是自然而生的。蒙臺梭利認爲手的活動及語言在不斷地保持調和,最後才能培養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長過程中發揮各種創造能力。

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二十一世紀人才最寶貴的素質。正如前蘇聯教育家卡魯夫斯基所說、“幼兒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勤奮的腦力勞動者,每個幼兒天生就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創造性實驗室,他們具有不受任何限制的想象力,具有無窮的不可限制的發展趨勢。”的確,從兒童心理髮展角度來看,學前期是創造能力的萌芽階段,但還只是一種潛能,只有在正確的教育方法引導下,這種潛能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挖掘。

《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與創造。”這些要求旗幟鮮明地闡明瞭現代幼兒教育所倡導的先進兒童觀,表現出對傳統兒童觀的突破。凡是創造性比較強的幼兒大多具有頑皮、淘氣的特點,他們的所作所爲經常讓老師覺得不知所措,因此也就是很難容忍。在這種情況下,教育者面臨着改變觀念的問題要求教師以身作則、研究兒童、引導兒童,這對於提高教師素質也有積極意義。蒙臺梭利所說的、“教師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這是一種平等、友好、相互學習、相互作用、共生共長的互動關係。她引導我們教師應該放下“師道尊嚴”摒棄“權威者”等傳統的教師角色觀,形成具有“開放性、創造性”的新型的教師角色觀,從而發揮教師的作用,事實告訴我們,教師自身探索和發現的性質會極大地刺激和影響幼兒,激發他們強烈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五、協助孩子自我發展

成人給兒童的教育是協助兒童自我發展,是給他出一己之力。傳統的教育則是成人在那裏不斷地教導兒童怎樣怎樣去做,兒童就遵命式地去服從。那麼,蒙臺梭利教育就是讓兒童發揮他自身的生命潛能,通過自身的實際的這種活動來發展自己各個方面,包括人格的養成,這是教育的真諦。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對本該自己處理的事情毫無主見,事事依靠家長。在家庭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孩子是一個個體,他們需要獨立,需要有主見。嬰兒當然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裏,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作爲家長,作爲老師,我們應該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能力,擴大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給予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同時也要給他們一些條件,讓他們自己動手。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自己解決,從而培養孩子應對未來的能力和意志。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孩子優越的物質生活,不如教他起碼的做人之道,因爲任何物質都是有限的,而一種良好的習慣卻會讓他受益無窮。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的未來,未來是屬於孩子的,孩子未來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要靠他們自己去創造。獨立自主是時代的要求,我們的孩子必須要獨立學會應付各種挑戰,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這一切都不是做父母的所能代替得了的。。

六、創設有準備的環境

蒙臺梭利認爲環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對兒童的使命清楚瞭解所準備的,這個環境包含兒童成長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積極意義,同時也要將所有不利於兒童成長的事物加以排除。綱要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應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開放的環境是幼兒的第三位老師。教育由複雜的互動關係構成,也只有環境中各個要素的參與,才能實現多種互動。因而,幼兒園建構的結構,材料的豐富多樣性及配置,都通過精心挑選和擺設,以傳達溝通的意圖。在過去,環境佈置都是教師的工作,教師總是想方設法將牆面佈置得漂漂亮亮而無一點教育意義,對孩子而言,那只是一幅幅看不懂的畫。現在環境創設已成爲一項重要的教育手段,由教師和孩子共同參與彎沉。孩子在環境中通過自身的活動,獲得了應付環境變化的方式和能力,並對環境起到了影響甚至改造作用。

七、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要給孩子自由,促進他們自發性地表現自己,然後加以觀察。這裏所謂的給孩子自由,並不是放縱的意思,簡單地說自由的意義就是活動,讓孩子自由選擇對象、自由注意工作做到何種程度等。成人應觀察那些活動,辨別幼兒哪些行爲應該禁止,如任性、無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礙團體的活動等都要嚴格地禁止,逐漸加以根絕。

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當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兒童相遇時,他們放佛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和親和力,很快就會玩在一起。這是因爲他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標準,共同的感受和思維方式,一句話,他們擁有共同的文化,即兒童文化。兒童文化是兒童羣體共有的精神生活、興趣、需要、話語、活動、世界觀念、價值觀念的總和。

隨着教育的發展,兒童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兒童的世紀”。不少教師也正研究着如何用所謂的“新理念”教育兒童。根據綱要精神、“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表達。”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人格,權利,把幼兒視爲一個個有獨立人格的人。

有人說、“孩子是一本書,是一本豐富多彩的書,是成人永遠讀不完、讀不透的書。”這就需要我們花更多的時間觀察孩子,觀察孩子的興趣,觀察孩子的需要,猜一猜孩子在想什麼,聽一聽孩子在所什麼。看一看孩子表達了什麼。儘可能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靈感知世界。用孩子的語言表達世界。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進每一個孩子創造性地、富有個性地發展。我們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把自主還給孩子,把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孩子,使他們擁有自我選擇、自我決定的權利,使教育凸顯生命的靈動。一顆深埋地下的植物種子,也要破土自由生長,享受生命成長中必需的空氣、陽光和水分,更何況孩子。讓我們一起關注兒童文化,還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吧!

蒙特梭利教育原則 篇三

以兒童爲主——爲孩子打造一個以他們問中心,讓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充分的教具提供 —— 孩子是靠感官來學習的,我們提供給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發他的內在潛能。

不"教"的教育 —— 反傳統以教師爲中心的填鴨式教育,而主張籍由良好的學習環境,亮麗

豐富的教具,讓兒童主動去接觸、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學習—— 0-6歲的兒童,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出現對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種"敏感期"。

教師居於協助啓導的地位 —— 教師必須放棄傳統自以爲是的教育方式,而是從旁適時地給予兒童協助與引導,讓兒童成爲教育的主體,使他們動腦筋、有智慧。

父母纔是真正的關鍵 —— 孩子的教育,並不只限於學校一隅,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更是無所不在。在親子課堂中,家長不僅可以學到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還可以和寶寶一起上課,增進親子感情。

蒙臺梭利以直觀觀察的方法,通過對兒童的觀察分析,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論,強調兒童的內在潛力,主張讓兒童在自由與關愛的環境中,充分發揮它的潛能。概括起來說蒙特梭利教學法的基本理論,主要包括:

1、環境適應理論。

2、獨立成長理論。

3、生命自然發展理論。

4、吸收性心智理論。

5、工作人性理論。

6、獎懲無用論。

蒙特梭利教學原則 篇四

蒙特梭利教育以孩子爲中心,通過對他們的深入瞭解,尊重其人格尊嚴和成長過程。從促進兒童身心發育角度去設計教學,爲孩子一生奠定智慧與品格的良好基礎,培養自主、持續的學習工作習慣。

蒙特梭利教具 篇五

益智教具。有利於開發智力的教具稱爲益智教育,對兒童的教育,需要有教材,有自然界的教材,也需要社會生活中的教材,書本教材。蒙臺梭利利用她的教具作爲教材,她把生活中的教材,實際上教具化了,蒙氏認爲,既然訓練兒童五官的教具對有身心缺陷兒童的教育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那麼對正常兒童肯定有效的,經過不斷反覆設計,研究了訓練正常兒童的這樣一套教具。教具具有的特點是:

(1)具有孤立的特性。教具選用顏色比較樸實、乾淨的色調爲主,如粉紅塔、棕色梯。她認爲這樣的教具有利於對孩子採用單色調,表現出孤立的特性。能顯現出她主要的教育目的。如溫覺板,讓孩子體驗溫度。

(2)容易搬動。由於教具最重要的目的是適合兒童的需要,每種教具在重量和尺寸的大小都考慮兒童能力的範圍,考慮兒童能否搬動。如粉紅塔最大的一塊,孩子也能搬得動。

(3)教具美麗。每種教具都有它的特色,能吸引兒童,這個吸引兒童的因素或者說在顏色上,或是在重量上,或在她的特性,或在她的聲音方面都能吸引兒童,這些教具孩子們非常喜歡。

(4)每一種教具的單獨使用或聯合使用,都有其步驟和順序才能完成,這些教具孩子在工作時有其順序和步驟,如果沒有按照她設計的步驟走的話,就會出現錯誤,出現錯誤就有一個自我控制的方法,所以在設計上或使用方法上,都由簡單到複雜,培養孩子瞭解步驟,重視秩序,養成內在的紀律,她有規律的。

(5)在設計上具有控制和糾正錯誤的特性。可使兒童自行發現錯誤,自行改正錯誤。比如插座圓柱體,再如粉紅塔,每一塊相差1cm。

(6)具有數學的屬性。由步驟和秩序當中培養孩子邏輯習性和推理能力。每一種教具都有它等差的數學關係。如長棒,每一長棒之間都相差10公分,有等量的、等差的關係,有數學屬性。

(7)間接的預備性。每種教具都具有直接與間接的教育目的,幫助孩子準備,適應未來的生活,如在教具的形體變化上,象幾何圖形在操作上讓孩子掌握,而且拿着幾何圖形還可以變化。用紙畫各種形狀,爲將來學習做準備。有間接的預備性。

五個教育法則 篇六

第一個法則是秩序法則。

第二個是獨立法則。

第三個法則是自由法則。

第四個法則是專心的法則。

第五個法則是重複練習法則。

蒙特梭利教學的基本精神 篇七

蒙臺梭利主要是依照人類成長的自然法則,用科學的方法瞭解孩子各個階段的生理、心理成長變化的。情景及其需要,從而給予適當的幫助,以啓發或誘導兒童心智與體能的活動,讓兒童發展成未來最有用,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