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案例分析(多篇)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案例分析(多篇)

國中數學案例分析 篇一

——《八年級上冊7.5.2一次函數的簡單應用》主題式團隊賽課有感

【案例背景】

1、英國學者賀斯曾說:“對學科本質的認識一切教學法的基礎”。所以數學教學的首要問題,不在於教學的更好方式是什麼,而在於所教內容的數學本質是什麼 !

而數學本質是什麼呢?衆說紛紜,比較被大家認可的是華東師範大學的張奠宙教授的提法:本質一、對數學基本概念的理解 ;本質二、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把握;本質三、對數學特有的思維方式的感悟;本質四、對數學美的鑑賞;本質

五、對數學精神(理性精神和探究精神)的追求。基於此,我們就開始反思新課改後的課堂教學行爲:過於注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熱鬧,淡化了課堂教學的本質,待揭示的數學本質沒有得到凸顯,過程沒有得到合理的證明,結論缺乏強有力的說服力。現在,在追“新”的過程中我們更多地關注和深入地思考課堂中暴露的一些問題,逐步走向成熟,使數學課堂得到了理性地迴歸,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教學內容的泛化迴歸實效、教學活動的外化迴歸內化、教學層次的低下回歸高效,充分展現了數學課堂的魅力,學生學得紮實,獲得真正的發展。以上就是我們實驗中學教育共同體在本次賽課研討時所達成的共識。

2、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凸顯數學本質呢?我們殫精竭慮,反覆思考、爭吵,最後在新課程標準裏找到了答案。

(1)針對具體的數學知識,知道知識本源和蘊含在知識背後的數學思想方法。深入挖掘教材,教材的編排蘊含了知識的本源和思想方法。

(2)在實踐中怎樣以數學知識本源與數學思想方法爲主線展開教學設計。 總之,知識是基礎,方法是中介,思想纔是本源。有了思想,知識與方法才能上升爲智慧。數學是能夠增長學生智慧的學科,我們只要抓住數學本質,與新課程理念有效結合,才能發揮數學教育的最大價值,凸顯數學本色!這樣做本身就是使數學課迴歸數學味,找回數學教學的靈魂!

3、《7.5.2一次函數的簡單應用》是教學中的疑難課時,教材處理的好壞與否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們在研究教材的時候,集思廣益,發揚團隊精神、抽絲剝繭,一點一點的理出本節課應該突出體現“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爲了體現這一點就應該要讓學生切身感受“數形結合”的優越性和簡潔性。

【案例描述】

在此次賽課過程中,我們在進行《7.5.2一次函數的簡單應用》這一教學內容設計時,我們嘗試了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

教法一:依託教材,遵循教材順序開展教學

以小聰、小慧去旅遊的例子爲線索,讓學生體會一次函數的圖象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之間的關係,然後利用圖象的交點讓學生明白利用圖象的簡潔性,同時附帶介紹近似解等概念,但在教學中我們發現:當我們需要將問題中的兩個函數的圖象畫在同一個直角座標系中時遇到了困難。爲什麼是s136t和s226t10這兩個函數?下面是這教學片斷的師生對話:

師:這個問題我們能否用新的方法(數形結合)來解決。

生:可以利用函數的圖象。(部分學生回答)

師:很好,若要利用函數的圖象,我們首先需要知道什麼?

生:函數的解析式。

師:那函數的解析式是怎樣的?

生1:s136t和y226t。

師:還有不同答案嗎?

生2:s136t和s226t10

師:爲什麼有兩種不同的答案?我們需要的是哪一種?

生:第二種。

師:爲什麼?

(全班學生遲疑了片刻,有幾個好生舉手發言了)

生1:因爲此兩個函數要畫在同一個直角座標系中,它們的函數值y要相同; 生2:它們兩個人出發的時間相同;

生3:

這個問題本身使部分學生感到比較難理解,而我們又想利用此兩個函數的圖象的交點讓學生體會直角座標系中兩條直線(不平行於座標軸)的交點座標與由兩條直線的函數解析式所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之間的關係,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後來我們沒有采用這種教學設計。

教法二:以“數形結合”爲引領,大膽改編教材的呈現模式,切合學生實際教學思路。

我們先讓學生了解一次函數和二元一次方程的關係,然後再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讓學生體會直角座標系中兩條直線(不平行於座標軸)的交點座標與由兩條直線的函數解析式所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之間的關係,讓學生明白利用圖象的簡潔性。這樣處理的好處是:既分解了本節課的難點,又爲利用圖象法解決例題埋下了伏筆。

【案例分析與反思】

教法一隻是按照教材規定的內容進行教學,教學方法也比較傳統,教學過程側重於知識的落實,學生雖然參與了學習,但學習熱情較爲低落。可以說,教師基本上是在“教教材”,缺乏數學本質的體現。而教法二中,以數學思想爲主線,設置問題串,讓學生在不斷的演練中體會到“數形結合”的優越性下面我就來談談我們是如何“挖掘教材內涵 凸顯數學本質”。

一、分解教材內容,確定學習目標

在磨課過程中,我們對教材的問題逐題加以分解,對照數學本質,確定學習目標爲:會綜合運用一次函數的解析式和圖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瞭解直角座標系中兩條直線(不平行於座標軸)的交點座標與由兩條直線的函數解析式所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之間的關係;會用一次函數的圖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包括近似解)。

二、結合數形結合的要求,選擇教學素材

1、一是創造性地處理教材

教材中只用一個例題來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我們覺得難度較大。所以我們先這樣的一個等式y=x+1讓學生了解一次函數和二元一次方程的關係,再讓學生了解直角座標系中兩條直線(不平行於座標軸)的交點座標與由兩條直線的函數解析式所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之間的關係。

2、創造開發生成性的教學素材

在教學設計中,講解例題時,當做出函數的圖象時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

從圖象中你還能瞭解到哪些信息?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運用數學思想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1、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從而更好地解釋數學知識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技能,發展應用數學知識的意義與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願望和信心。新教材爲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數學活動線索和豐富的數學活動機會,爲學生的數學學習構築起點。通過我們的再次討論,發現我們這節課在這方面還體現的不夠,沒有回到函數的真正本質:一般地,在一個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x與y,如果對於x的每一個值,y都有唯一的值與它對應,那麼就說y是x的函數, x叫做自變量。

2、構建“以問題爲中心”的討論式數學模式。

通過教師創設情景,啓發引導,經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問題爲中心”的討論式教學模式具體地說是由“問題情境、合作討論、理性概況、應用創新、反思提高”五個環節組成的一種討論式學習的教學模式。

3、注重數學思想的運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我們設計了這樣一道開放題:

根據此函數的圖像,你能設計出它的實際背景嗎?

教學中,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思想,感受數學的規律性、可循性,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中數學案例分析 篇二

一、背景

新課標要求,應讓學生在實際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注重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建立數學模型、估計、求解、驗證解的正確性與合理性的過程。在實際工作中讓學生學會從具體問題情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使用各種數學語言表達問題、建立數學關係式、獲得合理的解答、理解並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這些多數教師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還有一定難度。

二、教學片段

在剛過去的這個學期,我上了一節“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

出示例題:小寶和爸爸、媽媽三人在操場上玩蹺蹺板,爸爸體重爲72千克,坐在蹺蹺板的一端,體重只有媽媽一半的小寶和媽媽一同坐在另一端。這時,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後來小寶借來一副質量爲6千克的啞鈴,加在他和媽媽坐的一端,結果,爸爸被高高地蹺起。猜猜看,小寶的體重約多少千克?

我問學生:“你們玩過蹺蹺板嗎?先看看題,一會請同學複述一下。”學生複述後,基本已經熟悉了題目。我接着讓學生思考:他們三人坐了幾次蹺蹺板?第一次坐時情況怎樣?第二次呢?學生議論了一會兒,自主發言,很快發現本題中存在的兩種文字形式的不等關係:

爸爸體重>小寶體重+媽媽體重

爸爸體重<小寶體重+媽媽體重+一副啞鈴重量

我引導:你還能怎麼判斷小寶體重?學生安靜了幾分鐘後,開始議論。一學生舉手了:“可以列不等式組。”我給出提示:“小寶的體重應該同時滿足上述的兩個條件。怎麼把這個意思表達成數學式子呢?”這時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都搶着回答,我注意到一位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緊鎖眉頭,便讓他發言:“可以設小寶的體重爲x千克,能列出兩個不等式。可是接下來我就不知道了。”我聽了心中一動,意識到這應是思想滲透的好機會,便解釋說:“我們在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都可以用類似的方法來研究解決,比方說前面列方程組„„”不等我說完,學生都齊聲答:“列不等式組。”全班12小組積極投入到解題活動中了。5分鐘後,我請學生板演,自己下去巡查、指導,發現學生的解題思路都很清楚,只是部分學生對答案的表達不夠準確。於是提議學生說說列不等式組解應用題分幾步,應注意什麼。此時學生也基本上形成了對不等式方法的完整認識。我便出示拓展應用課件:

一次考試共25道選擇題,做對一道得4分,做錯一道減2分,不做得0分。若小明想確保考試成績在60分以上,那麼他至少要做對多少題?

設置這道題,既有調查本節課效果的意圖,也想鞏固拓展一下學生的思維。沒料到相當多學生對“至少”一詞理解不準確,導致失誤。這正好讓我們的“本課小結”填補了一個空白——弄清題目中描述數量關係的關鍵詞纔是解題的關鍵。

三、反思

本節課講完後,我感到一絲欣慰,看到孩子們躍躍欲試的學習勁頭,突然領悟到:教師的教學行爲至關重要,成功的教學,能開啓學生心靈的窗戶,能幫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本節課我有幾個深刻的感受:

1、在課前準備的時候,我就覺得不等式組的應用是個難點。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了幾個臺階,這也正好符合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2、例題貼近學生實際,我在教學中有采用了更親近的教學語言,有利於激發學生

的探究慾望。

國中數學案例分析 篇三

——多邊形內角和

陝西省鳳翔縣糜杆橋中學 寧曉華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多邊形內角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多邊形內角和公式。

2、數學思考:通過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體會轉化思想在幾何中的運用,同時讓學生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問題的方法。

3、解決問題:通過探索多邊形內角和公式,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4、情感態度目標:通過猜想、推理活動感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多邊形內角和。

難點:探索多邊形內角和時,如何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

四、教學方法:引導發現法、討論法

五、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學媒體:大屏幕、實物投影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思

師: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o ,那麼四邊形的內角和,你知道嗎?

活動一:探究四邊形內角和。

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學生分組交流與研討,並彙總解決問題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個角的度數,然後把四個角加起來,發現內角和是360o。

方法二:把兩個三角形紙板拼在一起構成四邊形,發現兩個三角形內角和相加是360o。

接下來,教師在方法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作輔助線的方法,連結四邊形的對角線,把一個四邊形轉化成兩個三角形。

師:你知道五邊形的內角和嗎?六邊形呢?十邊形呢?你是怎樣得到的? 活動二:探究五邊形、六邊形、十邊形的內角和。

學生先獨立思考每個問題再分組討論。

關注:(1)學生能否類比四邊形的方式解決問題得出正確的結論。

(2)學生能否採用不同的方法。

學生分組討論後進行交流(五邊形的內角和)

方法1:把五邊形分成三個三角形,3個180o的和是540o。

方法2:從五邊形內部一點出發,把五邊形分成五個三角形,然後用5個180o的和減去一個周角360o。結果得540o。

方法3:從五邊形一邊上任意一點出發把五邊形分成四個三角形,然後用4個180o的和減去一個平角180o,結果得540o。

方法4:把五邊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然後用180o加上360o,結果得540o。

師:你真聰明!做到了學以致用。

交流後,學生運用幾何畫板演示並驗證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邊形的內角和之後,同學們又認真地討論起六邊形、十邊形的內角和。類比四邊形、五邊形的討論方法最終得出,六邊形內角和是720o,十邊形內角和是1440o。

(二)引申思考,培養創新

師:通過前面的討論,你能知道多邊形內角和嗎?

活動三:探究任意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

思考:(1)多邊形內角和與三角形內角和的關係?

(2)多邊形的邊數與內角和的關係?

(3)從多邊形一個頂點引的對角線分三角形的個數與多邊形邊數的關係?

學生結合思考題進行討論,並把討論後的結果進行交流。

發現1:四邊形內角和是2個180o的和,五邊形內角和是3個180o的和,六邊形內角和是4個180o的和,十邊形內角和是8個180o的和。

發現2:多邊形的邊數增加1,內角和增加180o。

發現3:一個n邊形從一個頂點引出的對角線分三角形的個數與邊數n存在(n-2)的關係。

得出結論:多邊形內角和公式:(n-2)〃180。

(三)實際應用,優勢互補

1、口答:(1)七邊形內角和( )

(2)九邊形內角和( )

(3)十邊形內角和( )

2、搶答:(1)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等於1260o,它是幾邊形?

(2)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是1440o ,且每個內角都相等,則每個內角的度數是( )。

3、討論回答: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比四邊形的內角和多540o,並且這個多邊形的各個內角都相等,這個多邊形每個內角等於多少度?

(四)概括存儲

學生自己歸納總結:

1、多邊形內角和公式

2、運用轉化思想解決數學問題

3、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解決問題

(五)作業:練習冊第93頁1、2、3

八、教學反思:

1、教的轉變

本節課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在引導學生畫圖、測量發現結論後,利用幾何畫 板直觀地展示,激發學生自覺探究數學問題,體驗發現的樂趣。

2、學的轉變

學生的角色從學會轉變爲會學。本節課學生不是停留在學會課本知識層 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課堂氛圍的轉變

整節課以?流暢、開放、合作、‘隱’導?爲基本特徵,教師對學生的

思維減少干預,教學過程呈現一種比較流暢的特徵。整節課學生與學生, 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對話?、?討論?爲出發點,以互助合作爲手段,以解 決問題爲目的,讓學生在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中自主選擇獲得成功的方向, 判斷髮現的價值。

如何構建國中數學高效課堂 篇四

我理解的高效課堂,就是要改變“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一講到底”的舊貌,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配合老師的點撥指導,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展。教學高效益就其內涵而言,是指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精心預習、課堂教學中實踐展示和課後反饋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前提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就是課堂教學。學生的激情是無限的,只是隱藏在內心深處。這就要求要我們用熱情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老師講的輕鬆自如,學生學得輕輕鬆鬆,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完成課題內容,這樣學生纔不會有厭學情緒,學習興趣就會更加濃厚。

從我們教師的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做好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編制科學合理的導學案。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調動和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教學中適時指導、監控、反饋、激勵,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打造高效課堂,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備課方面要準備更加充分,每節課上課前,要自己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打算讓學生獲得什麼?我打算讓學生用多長時間獲得,我打算讓學生怎樣獲得?我怎樣知道學生達到了要求?這課前四問能夠讓老師對於課堂有了大概地瞭解,準備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無準備之課。在上課時,應該合理分配課堂時間,什麼時間學生自己學,什麼時間老師開始講,什麼時間開始練,這些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更應該準確把握課堂節奏,重難點精講細講。

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更是現今我們課改的主陣地,必須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預習準備、不斷改進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們去不斷思考與實踐。

學習過後,感慨良多,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思考自己的語言,如何讓他妙趣橫生;思考自己的眼睛,如何讓他傳神豐富;思考自己的行爲,讓他規範專業;思考自己的學識,讓他猶如涌泉;思考自己的脾氣,讓他逗人喜愛;思考自己的心靈,讓他平和美麗;思考自己的靈魂,讓他崇高聖潔。總之,留下的思考太多太多。

淺談國中數學高效課堂 篇五

淺談國中數學高效課堂

河北省霸州市實驗中學 郭志新

國中生正處於青春期,思想和行爲較爲叛逆,情緒敏感多變,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比較極端,容易對教師產生敵對情緒。教師應順應他們的年齡特徵,採取適當的管理方式,如果管理方式不當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這時就更難構建高效率的課堂。我是這樣做的:

一、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圍繞問題創設教學情境

國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較強,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年齡特徵,用學生未知的數學規律、法則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體驗數學的魅力,教師可以圍繞數學問題,創設出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這樣可以弱化數學知識的枯燥感。

2.通過實際操作創設情境

科學證明,學生對於親自動手操作過的知識記憶最爲牢固,實際操作是學習數學知識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知識時,會涉及三角形的穩定性,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木棒做出四邊形、圓形等形狀,然後讓他們對這幾種形狀施加壓力,對比這幾種形狀的變形程度,最後得出結論,三角形在這幾種形狀中是最穩定的。然後讓他們蒐集生活中三角形的應用,這樣是爲了讓他們看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不僅讓他們所獲得的知識基礎更加牢固,還能將專業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3.安排合理、有效的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是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徑,合理地安排一個強效、短時的課堂練習,可以讓學生鞏固一下所學的知識,查漏補缺,還能將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學方式的效果反饋給教師,可以讓教師較早地發現教學方式中存在的缺陷,並及時改正,以免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多的不便。

具體實施方法是:在課堂的最後留下15分鐘的時間來做課堂練習,如果時間過短將不利於學生鞏固知識,如果過長就不利於學生知識的積累。課堂練習要循序漸進,實行分層練習,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由易到難。最底層爲基礎層,檢查學生對書本中基礎公式的運用;其次是提高層,檢查學生運用公式的靈敏度,做習題時是否能夠很迅速地對公式進行變形運用;最後是創新層,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用在一些與生活實踐有關的應用題中,考查他們對公式的創新綜合性運用。

4.運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

傳統的國中數學評價方式是採取考試的形式,但考試無法檢測出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新的評價方式要有所改革,除了考試成績外,平時的表現也應算在成績範圍之內,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國中生學習的主動性,創建高效課堂。教師要經常與學生交流心得體會,瞭解他們對數學的看法,掌把握他們心中的重難點,在他們學習難點的時候要多多給予鼓勵,在學習重點時要多多給予引導。營造出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可以減少學生心中來自於教師和知識的壓力,可以更加主動地參與課堂,提高課堂中的學習效率。

二、教師教的轉變和學生學的轉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轉變教學理念、教學行爲,尤其是在數學課堂中更應該轉變,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教會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研究教法學法、要做好學情學況分析、要因材施教。;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還要致力於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遇見新問題、或難題要勇者無畏,敢於正面對待,不繞道而行。要想方設法,抓關鍵,尋求突破口,並不斷培養自己攻堅克難的自信心。例如,在講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可以給學生提示用盡可能多的方法去思考每一個式子,並且。用自己思考的`方法解一下,最後結合全班人的方法總結出最簡單的方法,並且將其類型歸類。

2.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的好不如學的好;會教不如會學,因此轉變學法,至關重要,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習的重要方式,在課堂上要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髮展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想說、能說、會交流、會合作、會展示,讓學生在互動的氛圍中激活思維、發展能力、培養個性,真正讓學生樂學、想學,從而爲提高教學提供保障。高效課堂的顯性表現,一堂課應該是生動的,活潑的,主動的,動態的,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例如,你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也就是對導學案提前完成,在課堂上,讓學生儘可能地把自己提前完成的的答案展示在黑板上,對於數學課來說講究的是方法越多越好(數學課講究的是一題多解),這樣學生就會大膽的動腦,大膽的思維,大膽地去展示與交流,進而使數學課堂變成學生自己的課堂。

三、高效課堂需要充分的課前準備,既導學案的擬定

教學對象擬定。課前備課必須充分,特別是“備學生”要落實到位。這節課你雖然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必須符合你這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須修改,因爲這是關係到我們所講的這節課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一個關鍵之所在,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我在設計《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這節課時,正巧西安世園會已經開幕,學生們沒有時間去遊玩,可是我在導學案中就可以設計世園會的相關話題,並且到課的時候告訴學生,你只要學好了這節課,暑假你的父母帶你們去有遊世園會的時候,在你購買東西時可以先請教父母他們攜帶了多錢,那麼你能很快的計算出你們要買東西的數量,你們就可以很合理的買很多東西了,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厚,對這節課的研究會很認真,小組討論會非常激烈。

總之,在學習了高校課堂教學的相關知識和近一年的總結後,我深深的感到教師教學的方式要大大的改進,教師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導作用,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既要有明確的目標,因材施教,又要有靈活的方法,收效顯着的教學措施,同時還要注重學生互助、合作交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用心與學生溝通,用愛去和學生交流,贏得學生的信任和熱愛,只有真正關注了學生,關注了學生在什麼情況下學得更好,真正的心對心的走近學生的心靈,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國中數學 篇六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論文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淺析

文劉宇飛 金鳳仙

摘 要:國中數學高效課堂的設立,是推動國中數學教學成果轉化,提高國中生對數學基礎知識掌握能力的重要規劃。國中高效課堂的建立,必然要求在教學資源、教學方法、教學氛圍和環境、教學理念和模式等方面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對國中數學高效課堂進行分析,研究了建立高效課堂的幾個新嘗試,可以爲高效課堂的建立提供借鑑。

關鍵詞:高效課堂;新嘗試;原則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立,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都有積極作用。特別是在目前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風生水起的環境下,數學課堂向高效課堂發展已經是必然趨勢。對於如何建立高效課堂,目前很多學校都處於探索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和經驗。其實,在當前情況下,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形成高效課堂,最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單方面的教育教學轉變爲雙向的學習交流和互動。只有發揮教育行爲兩端的向心力,才能促進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一、國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立原則

1.學以至上的原則

學以至上,是指在國中數學教學和高效課堂建立的過程中,要始終把握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爲最終目標。這對傳統的教學理念提出了一個改革,那就是要徹底改變以考試成績爲目標,爲指標的教學方式。學以至上,更強調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效率、學習方法、學習環境、學習資源等方面的整合。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各方面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不再以考試成績爲唯一核心。

2.科學設計的原則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海量的做題是提高數學成績和水平的最主要方式。這種方式發揮的效率有限,而且容易引起學生的疲憊和反感。()在新的高效課堂目標的支持之下,通過傳統的教課方式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學校和教師要通過科學的調查和設計來重新做課程的規劃。要尊重教學規律和學生的學習規律,尊重學生的。心理認知和學習規律,尊重更爲合理有效的教學規劃設計。

二、國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立方法

1.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嘗試

目前的國中學生主要從“90後”向“00後”發展,其心理狀態和認知特點主要表現爲年輕化、自我爲中心,在行事風格方面喜歡以自己的喜好進行判斷。在新的高效課堂建立過程中,要注重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可以考慮從合作式教學、互動式教學、鼓勵式教學等方面進行嘗試。通過各種突破常規的教學方式爲學生帶來全新的教學體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授課中來。

2.寬鬆的教學氛圍和環境的建立

高效課堂的建立,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束縛,打破了教師單方面授課的格局。這種教學方式在學生們看來可能會不習慣、不適應。爲了幫助學生從舊有的學習方式中轉變過來,有必要專門針對當前的課堂環境和課堂規範、氛圍進行重新設定,爲學生們提供一個寬鬆新穎的教學環境。在良好的外部環境渲染下,學生接受新的教學方式的效率更高,這對於推動高效課堂的迅速建成有良好的作用。

3.教學資源的側重和整合

國中高效課堂的建立,作爲一種全新的嘗試,在意義上其實是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否則就會引起學生和教師的質疑,影響後續的一系列改革規劃。爲了確保高效課堂的成功,學校有必要在教學資源方面進行傾斜,提供儘可能多的教學資源和政策扶持,滿足高效課堂建立的各項條件,以保障高效課堂以最理想的方式落實。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立,其意義重大,其需要做出的突破也非常多。學校在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之下進行高效課堂的建設,務必要在教學資源等各方面給予足夠的嘗試探索空間,儘量保證高效課堂發揮出預期的效果。高效課堂作爲一種全新的探索和嘗試,可能會存在不足和缺陷,對此學校也要給予足夠的寬容,給予整合調整的空間,確保高效課堂的建立有所收穫,有所驗證。

參考文獻:

[1]孟小娟。淺談構建國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語數外學習,(8)。

[2]楊財港。構建國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初探[J]。陝西教育,(11)。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職教中心)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案例分析 篇七

在教學“實數”一節時,教師安排了一道思考題:兩個無理數的和是否一定是無理數教師給學生兩分鐘時間,要求他們先各自獨立思考再發言。大多數學生列舉了兩個互爲相反數的數來說明問題,如 與- 、π與-π等,也有學生列舉了諸如 -2與2- 此類的相反數來解釋。在教師將要爲這個問題畫上句號繼續教學時又見有學生舉手,在那一瞬間教師猶豫了,要讓這位學生再發言嗎?時間很寶貴啊!但最終還是讓這位學生髮言了:如果以a=1.414141414…b=1.323232323…,a與b都是無理數,但

a+b=2.737373737…卻是一個無限循環小數,是有理數,學生舉出了一個成功的反例,巧妙地從另一角度解釋了這一問題。

上述案例中,正是因爲教師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發言的機會,才使得學生有了種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一種比一種巧妙,最終使課堂教學得以有效生成。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諾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沒有探索就沒有數學的發展。”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最大限度地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感受、去經歷數學。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親身體驗到自己發現的成功喜悅,才能激起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提高參與數學活動的主動性。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案例分析 篇八

在人教版二十四章第四節《圓錐的側面積和全面積》教學時,筆者提早一天叫學生自己做了一個圓錐模型,上課時說:“這節課我們學習《圓錐的側面積和全面積》,圓錐的側面積怎麼求呢?你能以你製作的圓錐模型爲工具,運用已學的知識探究出圓錐的側面積嗎?能用字母表示圓錐的側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經過約2分鐘的時間,筆者看到大部分學生都找到了方法------把圓錐的側面剪開展平成一個扇形,還有一部分學生不知所措。又問:“圓錐的側面是曲面,怎麼求曲面的面積?”“利用轉化思想把曲面轉化爲平面。”大多數學生齊答。一小部分學生欣然一笑,把圓錐的側面剪開。又過約1分鐘,有一學生高興地喊:“老師我知道了:其實圓錐的側面積就是剪開的扇形面積S圓錐側面積=S扇形面積= ”,“還有別的表示方法嗎?”“老師我的是S圓錐側面積=rl”,“我覺得是S圓錐側面積=πrl”,“我認爲是S圓錐側面積=πl”學生搶着答。大概過了五分鐘後,我叫各種答案的代表站起來解釋。“沿圓錐的一條母線剪開,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扇形,根據扇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就得到S圓錐側面積= ”“能解釋n、R各代表什麼嗎?”“n指扇形圓心角的度數,R是圓錐的底面半徑。”“我的方法和他的一樣,但得到S圓錐側面積=lr,其中l是扇形的弧長,r是扇形的半徑。” “我的方法也一樣,但得出的S圓錐側面積=πrl,其中r是圓錐的底面半徑,l是圓錐的母線。” “我得到得S圓錐側面積=πr ,其中r是圓錐的底面半徑,h是圓錐的高。”“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作爲公式該選哪個呢?爲什麼?”“第四種,求圓錐的側面積,就該已知圓錐的相關量,而第三種雖然也已知圓錐的相關量,但比第三種複雜,所以我覺得應該採用第三種作爲公式。”筆者笑着爲他鼓起掌。接着,教室裏掌聲一片。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作爲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水平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教師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達得預設的學習結果並學會學習,同時使教師自身素質得到積極發展。具體表現在:在認知上,促使學生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在能力上,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情感上,促使學生從不喜歡數學到喜歡數學,從不熱愛到熱愛。通過有效的課堂學習使學生學到有利於自己發展的知識、技能,獲得影響今後發展的價值觀念和學習方法。而對教師來說,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感受到教師自身的教學魅力與價值,同時享受課堂當中生成的許多精彩的瞬間,讓教師不斷追求永無止境的數學教學。

國中數學案例分析 篇九

薛靜森

(遼寧省本溪市第二十五中學)

摘 要:隨着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國中數學的教學也面臨着重大的挑戰,對於國中數學教學來說,必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下面就對打造國中高效數學課堂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關鍵詞:國中數學;高效課堂;營造氛圍

一、構建數學高效課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對於數學來說,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抽象難懂,計算複雜。要想讓學生們真正學好數學,首先就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探索欲,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對於教師來說,首先要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可以將教學的內容從抽象變爲具體,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有趣。讓學生們成爲課堂的主人,參與到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使學生們踏實的學習,步步爲營,不斷地爲學生們樹立學習的信心。

二、加強師生交流,構建新型師生關係

學好數學的前提是學生和教師之間要做好充分的交流,只有師生交流的好了,才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對於教師來說,不能擺架子,平時要做到對學生足夠的關心。對於任何一個學生來說,從內心會感覺和教師的距離較遠,難以親近。若教師再擺架子,學生只能對教師敬而遠之,課堂氣氛也會死氣沉沉。只有師生間的關係融洽了,才能爲學生營造輕鬆的課堂氣氛。對於這樣的教學氣氛來說,教師樂意“教”,學生也樂意“學”,這樣一來,教學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教師在放下架子的'同時,也要做學生的朋友,走進學生們的生活,做學生心靈的陪伴者。對於教師來說,要抓住學生們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強的特點,仔細觀察學生們的生活。教師也可以和學生的家長聯繫,促進學生們的健康發展。

三、理論聯繫實際,加強課堂的生活化

知識源於生活,理論聯繫實際。因此,對於教師來說,教學不能脫離生活的實際,要面向生活,面向實際。書本知識要用於生活,將知識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書本知識可以指導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的難題,將抽象難懂的知識具體化、生動化,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書本知識,可以讓學生將知識掌握的更牢固。

當前的數學教學雖然存在着較多的問題,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我相信,隨着新課標改革的推進,在教師們的共同努力下,國中數學課堂會變得更高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