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數學課堂科學高效學習方式

數學課堂是實現科學高效的學習方式的主陣地,只有課堂的各個環節都實現科學高效,才能產生1+1>2的效應。以下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從課堂的導入、新授、練習、結課各環節嘗試,總結了一套紮實、細緻且行之有效的做法,以饗同行。

數學課堂科學高效學習方式

一、課始(導入環節)儘量突出數學情境。

情景創設是新教材的一大亮點,新教材在每課新知識的學習前都有一個導入性的情景,這些情境大多貼近兒童實際,便於學生理解。但是,如果教師不考慮學生實際,生搬硬套教材中情境,會怎樣呢?記得聽過一節這樣的課,一年級的《青蛙吃害蟲》,剛出示情境圖,孩子們就議論開了:“老師,吃什麼害蟲呀”“青蛙也吃蜻蜓,蜻蜓是害蟲嗎?”等等,老師用了很長時間,才從教材設定的情景中走出來,而這時,課已大半,情景創設適得其反。究其原因,學生對非數學的情境(如畫面、色彩、情節)關注過度,反而使導課冗繁低效。我認爲導課環節的情境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因課而異,因生而異,對教材中的主題情境合理的增、刪、添、改,儘量突出數學情境,適當保留非數學情境,讓情境真正爲課堂教學服務,否則有喧兵奪主之嫌。比如,有的情境南方孩子熟悉,北方孩子陌生,有的情境農村孩子熟悉而城裏孩子陌生,這時就需要對情境進行改動。再比如講《比一比》一課時,情境圖提供給學生的是表示山的高度的數量,比較抽象,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我直接棄用這一情境,而採用兩位數大於一位數這一純粹的數學舊知作爲情境導入,讓學生經歷猜想、討論、驗證三位數與兩位數、四位數與三位數之間的關係來自己學習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讓學生思維馬上進入數學領域,其猜想熱烈,新知識的學習水到渠成。只有這樣根據學生實際靈活運用教材情境,纔可使新舊知識過渡自然,連接緊密,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課中(新授環節)做到精講、精練,讓學生在經歷有效探究的過程中抓住重難點。

國小生的注意力具有易轉移、易分散、保持時間短的特點,所以教師在新授環節必須抓住這一特點去精講知識。如何精講,我認爲首先在課前問自己:我要教什麼?學生要學生什麼?我打算怎麼教?學生準備怎麼學?來抓住本節內容的重難點。其次在備課上下足功夫,多查資料,虛心學習,借鑑名師課堂和有經驗的教師的做法,“採擷百家之長,爲我所用”。最後要找最不易被學生理解的地方,找最易出錯的地方,找最易被教師忽視的地方,採用發掘學生潛能、創設爭辯、教師故意出錯、協商討論、多媒體輔助等途徑“解難”。例如在講《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我採用讓學生自己當老師講一講,在分數的基本性質的表述中,那些該給你的學生指出來?結果發現,學生講的特別完整,真正抓住了重點部分。有學生說:“我認爲重點是同時這一詞語,不能只給分子乘,不給分母乘”,有學生說:“我覺得還有相同的數,不能給分子乘4,而給分母乘5”,還有的學生說“還必須把0除外”、“分數的基本性質只能給分子和分母同乘或同除,不能同加或同減”等等,這樣利用學生自身的潛能完成了對重難點的理解和突破,效果比我在另一班的直接講授更易於學生的理解。關於精練,主要在練習上把握以下原則,分層遞進,由易到難,趣味性與應用性相結合。我在課前練基礎、課中練難點、課後練鞏固,在習題上講求舉一反三,把一道題挖深挖透。在精講、精練的同時也要讓學生經歷有效探究的過程。關於有效探究,我經過這些年來的一線教學實踐,認爲有以下三方面值得注意,第一,必須給學生真實的探索環境,經歷一波三折的過程,才能將結論深深紮根在學生心裏。第二,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必急於給出方法,留足探究的時間。第三,太順暢的探究過程背後的隱憂。一帆風順的課堂會掩飾許多的問題,可能有一部分學生根本就沒有參與探究,對於這樣的課堂,即使學生沒有出現差錯,教師也要善於“興風作浪”,尋機質疑,不要追求一問一答式的順暢。

三、課後(練習環節)習題要有易有難,循序漸進,挖掘深層次的習題內涵,抵制膚淺低效的重複訓練。

課堂上多給學生提供變式,讓學生在糾錯、“陷阱”中,得以對知識本質的瞭解,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思辨力。這要求我們在備課時,大量蒐集與本節知識相關的易錯題、變式題,在“示錯”、“糾錯”中讓學生認清各種錯誤,以提前敲響警鐘。

每節數學課安排一個難題,讓學生接受一個挑戰。比如,在《確定位置》的練習環節,一教師安排了這樣一道題下圖中,如果小明的位置是(0,0),小亮的位置是(8,0),小紅的位置是(8,8),小華的位置是(0,8),那麼小樂的位置是(         ):

不可否認,國小四年級學生還沒有學習正方形對角線的相關知識,但大部分學生還是說出了這道題的正確答案,學生們根據什麼得出正確答案的?就是數感。新課標不正提倡培養學生數感嗎?所以我們在探討這節課時,認爲,像這類題目,以後的課堂還應多多益善。

四、課尾(結課環節)注重拓展、總結評價和拔高設疑的作用。

介紹與本節課相關的數學歷史故事、數學家趣聞、或相關知識以拓展學生的興趣,瞭解數學的淵源。例如,在學了《搭配》後,給學生介紹著名的“七橋問題”,在學了“質數、合數”之後,介紹“哥德巴赫猜想和陳景潤”。

總結評價主要是通過自評、互評和總結本課的知識點讓學生談自己的收穫、優點和不足,談感受,形成良好的趕、超、比、幫的學習氛圍。

設疑思考,引出問題。比如:在《確定位置》一課的課尾設置了“一片經緯海域如此之大,假設有一艘船漏水,馬上要沉船,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確定出船的位置,還需要了解方向與位置中的哪些知識”引起學生對下節內容(角度和方向)的思考,突出數學的實用性。在《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的課尾,一教師這樣設計問題:“我們班有68人,有34人今天的作業全對,老師一般說是六十八分之三十四,還是二分之一呢?”讓學生在思考中離開課堂,促進學生對分數化簡的興趣。

另外,我認爲在追求和運用現代學習方式的同時,不能摒棄傳統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的自身的講解示範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在選擇學習方式時要考慮的應該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最大限度地減輕師生的負擔,要以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 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爲最終目標。

追求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永恆的主題,我們將繼續立足於學校實際,立足於課堂教學,不斷探索,力爭使國小數學科學高效課堂模式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