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數學課堂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國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在國中階段,數學課堂教學總體上都要圍繞“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或應用”這一基本的數學活動過程來設計。根據我區國中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數學學科課堂教學基本流程應該大致遵循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問題情境

由於數學學習是學習者主動的建構活動,而並非對於知識被動接受,因此,教師首先應當從努力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出發,在深入瞭解學生真實思維活動的前提下,創設有助於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一個好的問題情境應該對學生理解新的數學概念、形成新的數學原理、產生新的數學公式,或蘊含新的數學思想會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或數學背景,更能激發起由情境引起的數學意義的思考,從而讓學生有機會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或應用”這一重要的數學活動過程。這裏的問題情境,最好是用一段文字編寫或描述一個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故事或事件,要解決的問題就包含在這個故事或事件中;也可以是與學生原有知識背景相聯繫,同時又會產生新的認知衝突的數學問題等。但是不管什麼樣的情境都必須與當前將要進行的教學活動有必然的聯繫,切忌爲了提高興趣而譁衆取寵。

在這個環節中,設計一個好的問題情境還要特別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要深入瞭解學生真實的思維活動;(2)要努力幫助學生獲得必要的經驗和預備知識;(3)要善於引起學生認知觀念上的不平衡(4)要充分注意學生在認知方面的差異性。

(二)學生自主學習

教材給教師和學生以很大的自主發展空間,作爲教師來說要做的就是如何讓教材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如何創造性地指導學生使用教材,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爲做好這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明確課程標準中三維課程目標要求的前提下,必須制定符合學生實際、以及教材要求的學生學習目標,然後圍繞目標和教材設計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自學提綱。自學提綱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要深入研究要解決問題(情境)的數學因素,把握提綱設計的方向;(2)自學提綱要設計成層層遞進的問題串形式,這些問題要力求使前面的信息會作爲後面問題解答的依據;(3)自學提綱中的問題要有思考性,可行性,要用促進較高層次的思維詞語來提問(如解釋、說明、聯繫、區別、對比、分析、推斷、討論、交流、解決、發現、概括等);(4)在自學提綱的後面最好設計補充跟蹤問題,如“爲什麼”,“怎麼樣”之類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切實讓學生實現自主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索。(1)問題提出後,要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足夠的思維時間和空間;(2)要引導學生進行適量、適度的動手實踐活動;(3)要促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4)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對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要適時、有效地幫助和引導。

(三)師生互動展示

這個過程主要是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合作對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成果和問題進行展示,也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時期,能否把握準學生對學習目標和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掌握等情況,將對當前和今後的教學策略的實施起導向作用。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如下幾個問題:(1)要改變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比如可以在合理分組的前提下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2)每次合作學習,都要提出明確的合作目標和合作要求,使合作學習能深入有序地進行;(3)要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合作學習,促進共同進步;(4)要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方面的多樣化,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進行個性化學習;(5)要適時地進行引導與調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對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共性或典型錯誤,要引導學生自我查找錯因,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償練習。以培養學生的自檢、自查能力;(6)要關注學生實際學習過程中生成的問題,並以此爲載體,構建一個以問題爲主線,以思維推進螺旋上升爲標誌的生成性過程。

(四)應用拓展反思

針對教材內容的要求和前面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典型問題,設計適當的問題(情境)來檢測學生對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是十分必要的。這裏的問題的設計要遵循如下原則:(1)要着眼於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檢測;(2)要針對學生前面數學學習中的不足設計跟蹤性問題;(3)要設計有助於學生拓展知識和視野(比如與其它學科的聯繫與綜合),對後序教學有影響的問題;(4)對一些有技巧或難度的問題,要採用問題串的形式,使學生能獨立完成;(5)要設計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反思的問題(情境),並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最後,應該引起注意的是:這個基本流程中的各個環節並不是固定的模式,老師們可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有創造性地改進、充實和完善。對於比較複雜或內容較多的數學問題,要分模塊逐一按照“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或應用”這一基本的數學活動過程循環遞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