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古人談讀書原文及翻譯,古人談讀書賞析

古人談讀書原文及翻譯,古人談讀書賞析

古人談讀書原文

作者:朱熹 〔宋代〕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爲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古人談讀書譯文及註釋

譯文

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爲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曾經說:讀書講究“三到”,即讀書時要專心,要認真看,要誦讀。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沒有專注統一,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那麼一定不會記住,就算記住了,也記不長久。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還會不集中嗎?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恆心。有志氣則絕對不會甘心居於下等;有見識則知道學無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滿足,像河伯觀海,井底之蛙觀天,這都是沒有見識的;有恆心則必然沒有幹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識、有恆,三者缺一不可。

註釋

敏:聰明。

好:喜好。

恥:以……爲恥。

知:通“智”,聰明,智慧。

厭:滿足。

誨:教導。

謂:說。

漫浪:隨隨便便。

急:要緊,重要。

蓋:在句首,發語詞。

士人:泛指知識階層。

恆:恆心。

下流:下等,劣等。

斷:副詞,表示絕對、一定。

古人談讀書問題歸納

1、朱熹的讀書方法“三到”具體指的是什麼?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讀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覆品味,才能理解書中精義;眼要仔細看,才能全面準確地記住知識;嘴要讀出聲來,以便調動聽覺、視覺的綜合作用,增強記憶,幫助理解。這三個“到”,概括準確,要言不煩,發人深省,因而成爲後世讀書人的準則。

2、曾國藩提出的讀書的“三有”你是怎麼理解的?

曾國藩提出的讀書“三有”: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恆心。有了志向就不會甘心做一個地位微賤的人,有了見識就能明白學無止境的道理,有了恆心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3、文中的讀書方法對你有什麼啓示?

從《論語》中,我明白讀書除了勤奮努力、專心致志外,還要“不恥下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不斷向別人學習,オ會真正地成長;從朱熹的話中,我知道專心致志在讀書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讀書纔會事半功倍;從曾國藩的話中,我懂得了志向、見識、恆心的重要性,這啓發我讀書要有志向,有見識,要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