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 找規律》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 找規律》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 篇一

大家知道,教材爲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本節課教材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小婧房間的圖案引出規律:呈循環排列。《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我在考慮的時候,根據目標之一,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規律,把主題圖作爲牆面和地面出現,請同學和老師共同來找規律。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找到了牆面圖案的規律,說得很全面。另外,我還引導學生把圖形改變方向進行觀察,以便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此規律。

課上,正如課前預設,我創設了一個個美麗生動、熟悉親切的生活情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但仍有一小部分“學困生”跟不上學習進程,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他們不能獨立做題,或是出現較多的錯誤,分析原因:在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活動中,雖然重視規律的表述,但沒有引導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不利於記憶,更影響運用的熟練度。

找規律教學反思 篇二

一年級數學下冊《找規律》教學反思

探索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的一部分,要求學生能夠“發現給定的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找規律”是根據新課標理念新增加的學習內容,主要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方法的教學。我今天執教的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第一課時,這是找規律的起始課,主要讓學生自主學會尋找簡單的圖形排列規律,爲後面課時的學習打好基礎。由於學生在學前階段就曾接受過“找規律”這部分知識的啓蒙教育,因此,對於學習“簡單的圖形排列規律”這部分內容較爲容易。但是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是: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精神容易分散,語言表達不完整。因此,加強直觀教學,提高數學學習趣味性,強化語言表達訓練,是本節課教學中我較爲注重的學習策略。

我的教學意圖有兩個:一是讓孩子通過找規律能夠說出下一個是什麼;二是讓孩子充分感受規律的美。圍繞着這兩個教學意圖,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分別是:1、情境導入2、發現規律3、體驗規律4、延伸規律5、自我評價

在第一個教學環節“情境導入”設計時,我首先通過“猜一猜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情境導入,充分調動小朋友的學習慾望,激發出孩子大腦中“規律”這部分知識的原有經驗,然後直接揭題:像這樣一個冰淇淋一個漢堡包,一個紅蘋果兩個綠蘋果,兩隻羊、一隻狼;又兩隻羊、又一隻狼;再兩隻羊、再一隻狼,不斷重複出現的現象就叫做“規律”,今天咱們的任務就是一塊兒來找——規律。第二個教學環節,我設計的是“發現規律”。這一環節,我重在強化訓練孩子用較清楚、完整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發現的規律,之後的鞏固練習我採用的是“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孩子獨立完成。接着,我在“體驗規律“這一環節設計了“擺一擺、塗一塗、畫一畫”的教學情境。其中,“塗一塗”重在讓學生會按照規律塗色,還要會說出規律。“擺一擺”創設了開放的教學情境,提供學具給學生,讓學生三人合作,自由設計“規律”,培養創新意識。並通過欣賞他人作品、比較辨析規律,學生進一步明瞭怎樣擺纔是有規律的排列、誰擺的規律更有創意。然後,在“延伸規律“環節我設計了“欣賞生活中的規律”和用有規律的動作來表示開心的心情,以及欣賞規律的美這三個情境,目的在於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最後,我安排的“自我評價”是爲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課堂上,我比較注重對孩子的及時評價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因爲一年級是孩子學習的啓蒙階段,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學好數學的信心都將在這一學段定位。作爲一名低年級數學老師,我知道: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好習慣是終身受用的。

本節課我的教學特點是:充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我下載了找規律主題圖和例題,再添加上一些時下孩子們比較興趣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元素,製成了課件,這樣教學內容就顯得生動、活潑,孩子們學起來興趣盎然。正所謂:學中樂,樂中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快樂時刻盪漾在課堂上,,我和孩子們融爲一體,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通過反思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我認爲是比較成功的,其成功之處在於充分體現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激發學習興趣,注重學生主動參與,讓孩子在數學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本節課,我通過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塗一塗、找一找、做一做等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動態的過程中感悟規律、經歷發現規律過程,並獲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特別是讓學生小組合作擺一擺、塗一塗這兩環節中,我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的思維時間和空間,開放了學生思維,學生設計出了與衆不同、有創意的規律,在張揚學生個性的同時,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但是,我覺得也有一些遺憾:受40分鐘時間和大班型的限制,很多孩子踊躍舉手了,面對着一雙雙揮動的小手和一聲聲急切的“老師,請我”,老師我卻無法一一滿足他們渴望被提問的小小願望。另外,在各環節的過度上有些快,有兩張課件中色彩的對比不太明顯,小組討論的習慣還不是太好。這些不足將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找規律》教學反思 篇三

本學期的找規律單元是要學生用平移的方法探索並發現簡單圖形覆蓋現象中的規律,能根據把圖形平移的次數推算被該圖形覆蓋的總次數,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開始,我出示了一張由1-10組成的數表和一個紅色方框,指出用這個框每次可以框出兩個相鄰數,得到一個和後,我問學生:“這樣移動方框一共可以得到多少種不同的和?”然後讓學生可以拿着手中的數表想一想,也可以框一框,在很多學生有了答案後,我讓學生髮言說出自己的想法。我以爲學生會按照書上的本意,用一一列舉的方法來求出答案:1+2,2+3,3+4,……9+10。結果那位學生卻回答說:10-1=9。這是書上與我預設時都沒考慮到的,我當時有一點小小的意外,但我還是微笑着鼓勵他說說他的想法。可能這是他的一種直覺思維吧,他一時解釋不出這樣算的。原因。我知道他這樣做是完全可以解釋的:第一,可從找規律的角度來解釋。如果有2個數,每次框相鄰2個數,就得到1個和,如果有3個數,每次框相鄰兩個數,就得到2個不同的和,照此下去,有10個數,每次框2個相鄰數,就會得到9個不同的和,所以10-1=9;第二,可從排頭法的角度來解釋。一次框出2個數,1可以排頭,2可以排頭……9也可以排頭,10不能排頭,10個數中有1個數不能排頭,所以10-1=9(種)。當時我有幾秒的猶豫,是幫助他把這種思路更加明晰呢?還是繼續演繹預設的教案?爲了不讓課堂節外生枝,我選擇了後者。雖然很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自己總覺得缺少了點什麼。

接着,繼續用紅色方框分別框住2個、3個、4個、5個後,我出示了表格,並提出了書上的兩個問題:

(1)平移的次數與每次框出的個數有什麼關係?

(2)不同和的個數與平移的次數有什麼關係?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來找出規律。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紛紛發現了規律。在彙報第一個問題時,出現了這樣幾種答案:

(1)每次框出的個數與平移的次數相加和是10;

(2)每次框出的個數是相鄰的自然數,而四次平移的次數也是相鄰的自然數;

(3)每次框出的個數與平移的次數奇偶性相同,或者都是偶數,或者都是奇數;

(4)每次框出的個數與平移的次數的逐漸減少2。看來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尋找規律的角度也很新穎,從看兩者的和聯繫到了看兩者的差,從橫向尋找規律聯繫到縱向的比較,前兩條規律是我預設到的,而後兩條卻是沒考慮過的。當學生彙報後,我知道後兩個發現並沒有普遍性,但該如何向孩子們解釋後兩個發現只是特例呢?如果再換例說明顯然太費時,也並不一定能講清,而且還會沖淡主題,把本質的東西給拋棄了,得不償失。但如果肯定他們的發現是對的話,顯然又不行。當時我說:“你們很聰明,在這一道簡單的例題中,發現的可真多。”雖然話是這樣說了,但自己感覺心中特沒底氣。

課上完了,感覺自己對教材深層次的鑽研能力還需加強,對課堂中學生即時生成的資源,我沒能很好地利用與把握住。

《找規律》教學反思 篇四

一、遊戲導入,引出規律

一開始,從遊戲開始,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中來,接着舉例手中也藏着規律,讓學生體會數學源於生活,數學存在於我們的身邊。我認爲這部分上的比較滿意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情境,探索規律。

以國慶節這一情境,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裝飾環境也有規律,使學生充滿好奇心,增加學生探索的心裏,想弄明白的心情,使學生專注於學習中。

三、動手操作,驗證規律。

這一環節,讓學生進行動手擺一擺,來驗證規律,我認爲這一環節是比較成功的,雖然有幾位學生擺錯了,沒有和圖片裏的一樣,而是小長方形和小正方形的個數一樣了,但大部分同學擺對了,而且在最後交流時認識到,有的小長方形多一個是因爲小長方形擺在兩端,小正方形多一個是因爲小正方形擺在兩端,使學生認識到,擺在兩端就多一個。這部分使學生自己發現規律。

四、聯繫實際,尋找規律。

這部分是先全班尋找規律後學生獨立尋找,發現學生獨立尋找時都是在教室裏尋找,到生活中尋找的不多,說明學生缺乏實際生活經驗的缺乏。還有學生的語言敘述能力差一些,組織語言能力,表達能力欠缺。

五、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這部分教學,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學生回答的準確性也很好,,但教學後發現題目不新穎,還有重複的現象,可以去掉一些類型相同得,但可以增加一些學生的語言表達方面的要求,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得到鍛鍊,這樣也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規律。說明教學中應根據具體的情況加以調整,得到最佳教學效果

六、總結評價,延伸規律。

這部分學生基本能夠說出進行總結。但在小作業方面學生的設計不夠新穎,大部分都是上課時接觸的規律在應用。

《找規律》教學反思 篇五

本節課是找規律的第二課時,着重教學數字間的變化規律。這一課時教學的規律,不再是一組事物間重複出現的規律,而是相鄰兩項等差的規律。在教學時,我將找規律一節的全部內容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漸進的知識體系,便於學生理解、掌握,符合學生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知規律。我首先出示情景圖,在學生找規律鞏固舊知的同時,吸引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然後,轉入新知的探究過程,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引導學生找出以前規律的共同特點,然後將新規律與之進行比較找出其特點,抽象出數量間的變化規律。接着進一步抽象到數字間的變化規律,並引導學生掌握找規律的方法。最後,設計創造規律的活動,既讓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又與教師形成互動,不僅起到了鞏固新知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和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的能力,特別是最後師生互動的環節,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思維能力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拓展。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加深難度,出示思考性的題目,促使學生動腦,拓展思維。

《 找規律》教學反思 篇六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下面是關於《找規律》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借鑑!

《找規律》教學反思一

《找規律》這節課教材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所以在課堂我結合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開始給出了一幅學生舉行聯歡會的情景圖,裝飾的彩花和彩旗都是有規律地排列的,學生男女間隔成圓圈跳舞,讓學生觀察並發現排列的規律。

1、創設情境,讓學生樂於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爲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執教找規律一課時,讓學生猜一猜智慧星的顏色,一組是“紅黃紅黃紅黃……”有規律的出現,另一組是沒有規律的出現,通過對比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嘗試的機會,猜想的機會,成功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同時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

2、讓學生多角度觀察,找出規律

在教學例題時,引導學生規律可以從左往右看,還可以從右往左看;規律可以從圖形觀察,還可以從顏色,數量觀察。比如,學生說出燈籠有規律後,我不僅讓學生說說接下來應該是什麼顏色,還讓學生說說如果把燈籠往前擺,又是什麼顏色呢?還有,教材中對彩花的出示只是簡單的紅綠紅綠紅綠,將原課本中的規律改爲兩綠三紅的排列,讓學生明白數量也是有規律的,同時也爲以後數字規律教學做鋪墊。

3、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同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目的在於讓學生主動學習,互相發現自身的不足(本站☆);創造規律時,我也是讓學生先同桌商量一下,擺一條什麼樣的規律,哪組擺的又快又有創意,讓學生意識到只有同桌合作,才能完成任務,達到要求。

4、聯繫生活,感受生活中的規律美。

多媒體展示欣賞一張張圖片的出現,使學生感受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讓學生意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有用的,體現了“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的理念。本課的最後,希望同學們用自己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規律美,進一步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

5、注重培養學生概括表達能力

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正處於起步階段,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在本節課中,注重培養讓學生把話說規範的習慣,學生在認識顏色變化的規律時,先由老師“扶”着說出,是幾個圖形爲一組,每組是按什麼順序一組一組重複排列的,再到老師“放”開讓學生自己說,使學生的語言逐步達到用詞準確,表達完整,思維清晰。

但是,在我的實際操作與我的設想有一定的距離,存在很多的不足。同時,我也產生了很多的困惑,比如: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仍有不足,課堂中還應注意讓生,中等生,後進生的語言表達,要注重讓學生自己說。課堂紀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如何讓學生的課堂紀律與教學質量成正比。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一定會不斷完善自我,找出不足,及時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找規律》教學反思二

《找規律》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較強,於是我本着“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爲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教學產生的興趣,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爲他們創造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體現數學的價值。”這一理念來設計、實施教學。回顧整節課,學生好像是在“節日”中度過,時時閃爍着創新思維的火花。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爲教學成功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內容的真實性是教學成功的前提。

先是一支《快樂的節日》輕快的歌聲引入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接着圍繞“裝 扮我們的教室,過快樂的六一”這一主題,將學生置身於一個真實的現實場景中,將數學與學生進行零距離接觸。在這美麗的“節日世界”裏,學生用獨具個性化的思維方式、審美方式,以積極的心態去創造、去享受,以激發他們愛數學、發現美的情感,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2、探究性、活動化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和保障。

《標準》指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自主創造出不同層次的規律,有圖形形狀的規律,顏色的規律,掌聲的規律,小朋友自己上臺排隊的規律。學生經歷了探索規律的過程,學生在動手、動眼、動口、動腦中學會創新,切身感受到數學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只要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活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便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時,一直在擔當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動地探索規律、創造規律,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

3、聯繫生活,感悟規律的美

從剛開始出現的幾幅彩旗圖,讓學生選擇哪條看着最舒服,最工整時,學生就對規律的美有所體驗了,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斷營造出規律的美的感受。最後,聯繫生活實際,感悟生活中也處處充滿這美麗的規律。並讓學生舉例子,感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一是在這節課上我發現自己平時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不夠,體現在讓學生獨立或合作設計幾組有規律的動作或圖案時,學生大多設計的規律沒什麼新意。二是合作學習是新課標積極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但對於一年級學生,教師應該注意合作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更和諧地進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但在本節課中我還是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合作還不夠。三是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髮現規律,而我在顏色的處理上,甚至擺圖形給學生的提示太多,沒有做到循序漸進,對學生的審題或思維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後我將以課程改革和校本教研爲契機,加強學習研討,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中反思,反思後再實踐,努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年級《找規律》教學反思 篇七

《找規律》這節課教材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所以在課堂我結合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開始給出了一幅學生舉行聯歡會的情景圖,裝飾的彩花和彩旗都是有規律地排列的,學生男女間隔成圓圈跳舞,讓學生觀察並發現排列的規律。

1、創設情境,讓學生樂於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爲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執教找規律一課時,讓學生猜一猜智慧星的顏色,一組是“紅黃紅黃紅黃……”有規律的出現,另一組是沒有規律的出現,通過對比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嘗試的機會,猜想的機會,成功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同時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

2、讓學生多角度觀察,找出規律

在教學例題時,引導學生規律可以從左往右看,還可以從右往左看;規律可以從圖形觀察,還可以從顏色,數量觀察。比如,學生說出燈籠有規律後,我不僅讓學生說說接下來應該是什麼顏色,還讓學生說說如果把燈籠往前擺,又是什麼顏色呢?還有,教材中對彩花的出示只是簡單的紅綠紅綠紅綠,將原課本中的規律改爲兩綠三紅的排列,讓學生明白數量也是有規律的,同時也爲以後數字規律教學做鋪墊。

3、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同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目的在於讓學生主動學習,互相發現自身的不足;創造規律時,我也是讓學生先同桌商量一下,擺一條什麼樣的規律,哪組擺的又快又有創意,讓學生意識到只有同桌合作,才能完成任務,達到要求。

4、聯繫生活,感受生活中的規律美。

多媒體展示欣賞一張張圖片的出現,使學生感受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讓學生意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有用的,體現了“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的理念。本課的最後,希望同學們用自己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規律美,進一步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

5、注重培養學生概括表達能力

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正處於起步階段,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在本節課中,注重培養讓學生把話說規範的習慣,學生在認識顏色變化的規律時,先由老師“扶”着說出,是幾個圖形爲一組,每組是按什麼順序一組一組重複排列的,再到老師“放”開讓學生自己說,使學生的語言逐步達到用詞準確,表達完整,思維清晰。

但是,在我的實際操作與我的設想有一定的距離,存在很多的不足。同時,我也產生了很多的困惑,比如: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仍有不足,課堂中還應注意讓生,中等生,後進生的語言表達,要注重讓學生自己說。課堂紀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如何讓學生的課堂紀律與教學質量成正比。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一定會不斷完善自我,找出不足,及時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