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中班數學找規律教案(精品多篇)

中班數學找規律教案(精品多篇)

《找規律》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通過對圖與圖之間關係的分析,學習概括規律並接着排序。

2、引導幼兒在操作學習材料的過程中,發現規律並運用規律。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激發幼兒探索問題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 圖片三張、圖形卡若干

學具 操作卡人手一張、兩種不同顏色的套環、同一顏色不同形狀的圖形、插板,兩種不同顏色同一形狀的插塑積木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師:今天老師來跟你們玩一個闖關遊戲,每一關都有一個問題,你們想試試嗎?

好,我們一起來第一關的問題。

(1)出示圖片:

一隻

小雞兩隻

小雞一隻

小雞兩隻

小雞

瞧,老師帶來好多的小雞,並給它們排好了對,你們看看它們是怎樣排隊的?

那接下去應該排什麼呢?它們是按照什麼規律排的?

師總結:原來小雞是按照1個2個1個2個這樣的規律來排隊的。

小朋友真能幹,順利通過了第一關。

(2)那我們來接受第二關的挑戰吧!

出示圖片:

2個蘋果

2個梨2個蘋果2個梨

a、看看蘋果和梨又是怎樣排隊的?

b、想想接下來應該怎樣排隊?

現在我們一起來說說蘋果和梨是按什麼規律來排隊的?

師小結:原來蘋果和梨是按2個2個這樣規律來排隊的。

你們真棒,又闖過了第二關。

(3)第三關,老師要請小朋友來進行單獨闖關,你們有信心嗎?

看,這是第三關的問題

1個氣球2個氣球2個氣球1個氣球2個氣球2個氣球

我們一起來看看氣球是怎樣排隊的?(1個2個2個1個2個2個)那請你給這些氣球按規律接着排隊,一邊排一邊說你是怎樣給它們排隊的?

幼兒操作。

展示幼兒作業,並總結規律。

你是怎樣給氣球排隊的?

師小結:原來氣球是按1個2個2個1個2個2個的規律排隊的。

你們闖過關了嗎?(沒有)我們一起來幫幫他,應該接下來排什麼?

2、小組活動

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排列規律的知識,自己設計規律。

交代操作要求:

師:通過努力我們終於闖過了第三關,接下來是最後一關。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兩種不同顏色的套環、同一顏色不同形狀的圖形、插板、兩種不同顏色同一形狀的插塑積木。請你選擇其中的一種,想一想你要用兩種不同顏色的套環、兩種不同形狀的圖形或兩種不同顏色的插塑積木設計一種怎樣的排隊規律?並說說是按什麼規律給它們排隊的?

幼兒操作。

3、活動評價。

你剛纔用哪種材料?你是怎樣玩的?

今天通過遊戲我們學會了給物體按規律排隊的本領,小朋友表現都很好,現在我們休息一下吧!

中班數學找規律教案 篇二

一、活動背景分析:

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裏,蔬菜隨處可見,它們種類繁多,對於“蔬菜”一詞我班的幼兒其實都耳熟能詳了,知道蔬菜有營養,要多吃蔬菜,而他們最熟悉的蔬菜則是青菜,其他種類的蔬菜則一知半解,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發現幼兒不愛吃蔬菜的現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蔬菜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蔬菜的特徵的理解,激發幼兒對蔬菜的興趣。我認爲,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季節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同時我班幼兒在數數的技能上還停留在火車式排序數數法,數一圈物體的方法瞭解不多。因此在選材上我又將數學與科學兩大領域相整合,整個活動的展開以不斷地設疑、質疑和最後的留疑爲主導,讓幼兒在重複犯錯、重複性的尋找答案,注重啓發幼兒的方法,給予幼兒思考的餘地,讓幼兒自己探索想出辦法解決。

二、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索。

2、觀察發現圖片上的線索,初步瞭解蔬菜的不同特徵。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三、活動過程:

一:數客人師:今天南瓜爺爺的家裏來了好多的客人(將實物圖片的背面圍繞南瓜爺爺排成一個圈),請你數一數一共有幾位?

師:你數完啦,幾位呢(10個)你呢?(11)你呢(12)一圈客人數下來,有好幾種答案。平時我們數東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車,一個一個數,今天這麼多的客人排成了一個圓,有什麼辦法把一圈的東西數清楚呢?

師:你是怎麼數的告訴大家,你從哪開始數的?

幼:從那個正方形的東西開始數的'。

師:數一圈的東西是從容易記的圖形開始數。

師:我們從正方形開始數:1 2 3 4 5……9 10 11……有沒有人發現問題,再數下去數字越來越大啦,有沒有人發現問題,你發現問題啦?什麼問題?

幼:數多了。

師:那數到哪裏應該停下來呢,幼:方形前面那個。

師:哦。數過的東西不能再數啦。我們再數一遍看到底是多少,先找個一個東西把它記牢了,就選像鴨子的東西吧,記住數過的不能再數了。1、2、3、4、5、6、7,現在知道了南瓜爺爺家裏一共來了7位客人。

師:南瓜爺爺家來了七位客人,我們給他們編上號。(教師逐一在每個東西旁邊都編上1-7的數字)二:找鄰居1、瞭解“鄰居”的概念師:剛纔楊老師告訴你們要學會看圖上面的提示。看!門上貼着一張紙也。把這張紙放大了給你們看!

師:(出示部分字卡找鄰居)什麼是鄰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邊的朋友)我們班鄰居是誰?南瓜爺爺找誰做鄰居呢?

師:(出示完整字卡找蔬菜鄰居)南瓜爺爺找誰啊?什麼是蔬菜啊?剛纔看到的7樣菜裏邊有蔬菜嗎?一會請你拿出椅子底下的板,依次念一念,找一支黑色的筆,把你覺得是蔬菜的東西勾出來,勾在上面一行。(幼兒拿出操作板,在上面一行用黑筆勾了起來。教師只是依次看過來,並不提出自己的意見。)師:(等孩子們操作完以後)好,把筆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對啦,有的人還差一點點,到底什麼是蔬菜啊?

2、什麼是蔬菜?

師:楊老師看了厚厚的一本書,書上說,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師:找一隻紅色的筆,在第二行再想一想到底哪些是蔬菜,在第二行勾出來。(師:好啦。把紅筆送回去,看黑板,我這裏的蔬菜和你們的一摸一樣,師:我們數一數一共有幾個?你找對了嗎?

師:4樣蔬菜用數字幾表示啊?(出示數字圖片4)片段(三)、給鄰居分配房子師:(在南瓜爺爺旁邊出示三間房子)南瓜爺爺家附近有幾間房子?那要找幾個鄰居啊?

師:3間房子4樣蔬菜該怎麼住啊?

幼:挨在一起住,擠一擠!

師:那誰和誰擠一起比較好呢?

幼:紅蘿蔔和青菜,(爲什麼他倆擠一起)它們一樣長。(好主意!)幼:南瓜爺爺和黃瓜,因爲它很孤單!

師:老師放一個,土豆和黃瓜,你覺得我是怎麼想的?

我這樣放是有原因的。蔬菜的分發有很多,除顏色、形狀、高矮,還有很多,我們回去好好想一想。

活動反思:

這個教材是結合班級主題“秋天的蔬菜”而選擇開展的,內容及創意是來之名師的教學課例,在此基礎上,課題組老師也給了很多建議和意見。

活動開始我讓幼兒猜猜從影子裏看出它會是誰,通過這個環節來了解幼兒對的以往經驗瞭解有多少。從而使幼兒對教師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個深入的思考。由於本班幼兒經常在區角玩找影子的遊戲,所以幼兒很快就從影子中找出各種實物。在數南瓜爺爺家來了幾個客人這個環節中,我特意設計了一個圍合的數數方法。讓幼兒學會了圍成圈的東西也可以數的。並從中得出個結論:數圓圈時,要先找一個有特徵的開始數,數過的就不能再數了!無形中又讓孩子學會了一個新知識。在南瓜爺爺想找蔬菜鄰居這個環節,幼兒對教師提供的物體來選擇蔬菜時,在瞭解了物體的形狀、大小後,幼兒對於豆腐乾是不是蔬菜的討論成了一個難點。最後老師通過提供一些蔬菜生長環境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最後得出一個概念:蔬菜是種在地裏的可以用來做成菜的植物,所以幼兒按照教師提供的線索得出了結論豆腐乾不是蔬菜。在多次的選擇中,大部分幼兒能真正理解了蔬菜的概念。但還有一部分幼兒由於對蔬菜認識不夠透徹,還沒有清晰的辨認豆乾和雞蛋不是蔬菜。

在這個活動中,我爲什麼要這麼設計兩次操作?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分別在概念出現的前後,瞭解幼兒對蔬菜的瞭解程度,尊重幼兒已有的經驗。第一次操作表現出來的是幼兒的經驗,第二次操作表現出來的就是知識了,由經驗上升爲知識。

在活動的延伸部分我先讓幼兒猜想:南瓜爺爺家旁邊只有三間房子,可是蔬菜有四種,它們要怎麼住?幼兒在認真觀察和思維的基礎上,將蔬菜按顏色、形狀、大小、種類進行了分家。最後我把馬鈴薯和青瓜放在一起請幼兒說說爲什麼把土豆和黃瓜放一起住?(因爲它們都要削皮)這種思維訓練方式打破了原先的經驗性的分類方法。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分類,從而得到經驗的啓發。這種分類方法打破了原先我們所認爲的按形狀、顏色、大小進行分類的方式。

《找規律》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1、根據排列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麼物體或圖形。

2、根據排列規律,計算排列中的某類物體或圖形共有多少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發現一些簡單週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麼物體或圖形,能正確計算按週期規律排列的某類物體或圖形共有多少個。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探索和發現規律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難點:優化解決問題的策略,確定用除法解決這一問題的優越性。

課時安排:2課時

(1) 找規律(一)

教學內容:第59頁-6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發現簡單週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麼物體或圖形。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

新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幾幅圖片。

夜幕中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在彩燈的映襯下更加迷人。

這是一次展銷活動,主辦方經常會用飄揚的彩旗來營造熱鬧的氛圍。

商場常見的促銷宣傳,打折的宣傳卡一串串掛滿了整個商場。

觀察這三幅圖,說一說你都發現了什麼?

(彩燈、彩旗、宣傳卡的排列都是有規律的。)

說一說排列的規律。

象這樣周而復始、循環出現的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排列規律。

二、觀察場景,感知物體的有序排列

(出示教材例1的場景圖)讓學生自由說一說從圖中知道了什麼。

引導:這些物體都是按一定的規律擺放的。盆花是按什麼規律擺放的?彩燈和彩旗呢?在小組裏說一說。

全班交流三種物體排列的規律時,讓學生一邊指圖一邊說。

自主探究,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

1、提出問題:在圖中,我們看到8盆花。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麼顏色的?自己試一試。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待大多數學生形成初步的認識之後,再組織學生在小組裏交流。教師注意每一個小組交流的情況,發現學生採取的不同的策略,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全班交流。

引導:同學們已經在小組裏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誰願意把你們小組的意見介紹給全班同學?

學生小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畫圖的策略:○●○●○●○●○●○●○●○ (○表示藍花,●表示紅花)第15盆是藍花。

教師提問:你一共畫了多少個“圓”?

(2)例舉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藍花,第2、4、6……盆都是紅花。第15盆是藍花。

教師提問:其他同學明白這種想法的意思嗎?(引導說出位置是單數的都是藍花,雙數的都是紅花)

(3)計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組,15÷2=7(組)……1(盆),第15盆是藍花。

教師提問:爲什麼把2盆花看作一組?算式中的每個數各是什麼意思?根據餘數是1爲什麼可以確定第15盆是藍花呢?

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結合前面學生畫的圖解釋:

強調:第15盆花的顏色和每組中的第幾盆花相同?

3、比較反思:對於這幾種方法,你有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初步淘汰畫圖,學生可能比較傾向於列舉的方法,可以適當進行一些口答練習。)

三、獨立嘗試,逐步優化解題方法

出示“試一試”第1題,讓學生自己嘗試解答。

“第15個彩燈是什麼顏色的?”

(1)展示學生不同的想法。

(比較例舉和計算的方法,得出例舉的方法有侷限性。)

(2)引導學生針對計算的方法思考:每幾個彩燈可以看作一組?

15÷3=5(組),

沒有餘數說明什麼?(正好分了五組,最後一個是第五組的最後)

第17個彩燈是什麼顏色的?

17÷3=5(組)……2(個)

餘下的兩個是什麼顏色的?和每組的第幾個顏色相同?

(這兩個和每組的第1、2個相同。)

(3)比較這幾種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

如果有學生不同意計算的方法簡便,可以提出第50個、第100個彩燈是什麼顏色的問題,引導體會計算確實是簡便的方法。

2、出示“試一試”第2題,讓學生用計算的方法進行解答。

強調餘數與紅旗黃旗的對應關係。問:餘數是幾時是紅旗?黃旗呢?

餘數是1、2是紅旗。

餘數是3及沒有餘數是黃旗。

四、練習紙

練一練第1、2題

小組自由練習

先圈一圈,再算一算:

(1)▲○○▲▲○○▲▲○○▲▲○……

排列在第19個的是( ),第200個是( )。

(2)我們愛數學我們愛數學我們愛數學…第99個字是( )

4、課本62頁第2、3題。

五、數學活動,深化認識

拿出每組兩種形狀或兩種不同顏色的紙片各10個。

根據自己設計的規律擺一擺。

展示並提問,照這樣擺下去,某一個是什麼顏色的?學生回答,自己判斷。

六、小組討論思考

元旦要到了,同學們準備用26個燈籠來佈置教室。如果按2紅1黃的規律排列,應該準備幾個紅燈籠,幾個黃燈籠?

課外拓展練習

用計算器計算1÷11,計算器會顯示0.09090909…,你能知道小數點後面第100個數字是幾?( )

用計算器計算1÷7,計算器會顯示0.142857142857…,你能知道小數點後面第21個數字是幾?( )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現象是有周期規律的?

(紅綠燈、霓虹燈、花布地磚、數學分形等)

板書設計:

找規律

畫 想 算

(2)找規律

教學內容: P61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能正確計算按週期規律排列的某類物體或圖形共有多少個。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計算方法解決問題的最優策略。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採用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觀察場景圖,解決例2。

說說:兔子是怎樣排列的?

學生自主交流觀察所得。

“每3只兔爲一組”,“每組中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想想:18只兔子排成這樣的幾組?

學生交流結果。

18只兔剛好排成“這樣的6組”。

算算:18只兔中有幾隻灰兔,幾隻白兔?

學生討論,交流結果。

共有6組,每組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所以灰兔一共有6個1只,1×6=6(只)

白兔一共有6個2只,2×6=12(只)。

二、試一試

問題:如果有20只兔參加跳高,照這樣排列,應該有幾隻白兔和幾隻黑兔?

小組內討論你是怎樣想的。

一共有幾組?餘下幾隻?

20÷3=6(組)……2(只)

餘下的2只是怎樣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順序排列的,所以餘下的2只爲1只灰兔,1只白兔。

方法:20÷3=6(組)……2(只) 餘下的2只爲1只灰兔,1只白兔。

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

所以20只兔裏有13只白兔,7只灰兔。

三、練一練

第1題:棋子是按照什麼規律擺放的?

(每4枚棋子一組,每組有3枚黑子,1枚白子。)

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結果。

26÷4=6(組)……2(枚) 餘下的2枚爲2枚黑子。

黑子:3×6+2=20(枚)

白子:1×6=6(枚)

第2題:瓷磚是按照什麼規律貼的?

(每2塊一組,每組有1塊正方形瓷磚和1塊長方形瓷磚。)

35塊瓷磚裏有多少正方形瓷磚和多少長方形瓷磚?

35÷2=17(組)……1(塊) 餘下的1塊爲正方形瓷磚。

正方形:1×17+1=18(塊)

長方形:1×17=17(塊)

四、綜合練習:

練習十第4—7題

第4題:學生獨立計算,彙報思路。

第5題:

明確:信號燈亮的順序依次是紅燈、綠燈、黃燈;從10時到10時15分,信號燈一共亮了42次。

每3個爲一組,每組中有一個紅燈,一個綠燈和一個黃燈。

42÷3=14(組)

所以紅燈、綠燈和黃燈各亮了14次。

第6題:

提示:通常把7天看作一組,11月份共有30天。

每7天爲一組,每組中爲2天休息、5天工作。

30÷7=4(組)……2(天) 餘下的2天爲休息日。

休息:2×4+2=10(天)

工作:5×4=20(天)

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彙報計算結果。

板書設計:

找規律

例2:每組有1只灰兔,2只白兔。 試一試:20÷3=6(組)……2(只)

灰兔:1×6=6(只) 餘下的2只爲1只灰兔,1只白兔。

白兔:2×6=12(只)。 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

《找規律》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並且能找到圖形的排列規律,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並且能找到圖形的排列規律,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

難點: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操作、推理等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並能設計一定的圖形規律。

三、教學準備:

幻燈片,作業卡、各種圖案的貼紙、正方形紙。

四、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1、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春、夏、秋、冬)。好,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四季的美景。

2、播放(四季美景)

3、遊戲(發放牌子)

師:你最喜歡什麼季節?(請你來代表。。。。還有誰喜歡不同的季節。誰想代表。。。。)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請舉牌的同學上前來以最快的速度依次排出四季的順序。(問:他們排對了嗎?)

師:(老師一邊說一邊做動作,節奏很慢)隨着時間的推移,春天過去了,夏天來了,夏天過去。。。。。。冬天過去了,春天又來了,對,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4、提示課題:

師:像這樣依次循環出現的現象,叫規律。今天,我們就一起去 尋找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規律:

1、出示第一幅圖(牆面裝飾圖),讓學生觀察。

師問:老師帶來了朋友家的牆面裝飾圖,上面都有些什麼圖形?

生:圓形、正方形 、三角形、五角星 。

師:是的,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圖形。這些圖形是怎麼排列的,有什麼規律?你們有信心去找嗎?(有)請聽要求:(1)請大家先仔細觀察這些圖形的排列規律,然後在小組內說一說;(2)說的時候,用自己的話把發現的規律說清楚;(3)比一比,看哪一組能找出不同的規律。開始!

2、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3、學生彙報:

(1):斜排 (師:是的,當我們斜着看時,每一排的圖形都是相同的,下面哪些同學也找出了這個規律,請用手示意。) (播放斜排演示)

(2)橫排:(師播放,老師重點講解、規範說法:我們先看第一行,以第一行爲基礎,圓片移到這一行的最後,其它三個圖形都依次向前移動一個位置,就變成了第二行。按照這樣的規律,第三行、第四行的規律也讓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演示。第五行的排列讓學生猜一猜。)

(3) 豎排:(師播放,讓學生欣賞)

(4)以最後一個圖形向前移動的規律。(播放、大家欣賞)

4、總結規律:

孩子們,像這樣幾個圖形按一定規律不斷改變自己的位置,這樣的排列規我們就叫它循環排列規律。(板書:循環排列規律)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過渡:現在就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進行智力大闖關吧!你們敢挑戰嗎?(敢)好,進入第一關。

1、第一關:考考你(規律訓練)

過渡:動物園來了一隊動物朋友,他們正在進行隊形訓練呢,同學們請仔細看,(1)師問:第二隊是怎麼變化出來的?(學生回答)師規範語言),按照這樣的規律,你能排出第三隊的隊形嗎?(第一個動物向隊列的最後移動規律)

(2)還是這一隊動物,(請仔細看)又是怎樣變化成第二隊的呢。(最後一個動物向隊列的最前面移動規律)你們的觀察能力真強。好,順利進入第二關。

2、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展示作業。

師:請拿出答題卡,開始解答。

4、猜規律:

過渡:向下一關進軍吧!你想猜幾號旗?好,進入我們的終極關——第四關。

4、設計手帕

過渡:現在就用我們靈巧的雙手來創造規律!在這塊手帕上,設計出漂亮的花邊或圖案!請仔細看要求:1、小組先商量怎樣設計纔有規律;2、比一比,哪一組完成得又快又漂亮。聽明白了嗎。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豐富的材料,請組長打開學具袋,和小組的成員一起完成。開始!

5、作品展示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過渡: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規律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

1、欣賞規律美(播放)

2、總結

孩子們,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有規律的事物在裝飾着我們的生活,希望你們用智慧的眼睛去發現它,運用它,把我們的環境打扮的更美麗吧!

《找規律》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並運用事物排列規律

2、能仔細觀察物品排列規律,發展幼兒觀察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有規律的意識,發現規律

活動準備

1、佈置活動室,在室內掛有各種規律排列的物品(氣球、小旗、各種圖形)

2、三個大小不一的魔術盒、幼兒每人一套圖形

3、印章、珠子、蠟筆、粘貼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尋找活動:如何挑

1、孩子們聽音樂以有規律的踏點步進入活動室

2、師:“孩子們,你們看,今天我們的教師真美麗,你能發現有什麼?”

(幼兒找出①按顏色排列的規律:氣球是按紅黃順序排列的,小旗是按紅藍得順序排列的……②按圖形排列的規律:三角形、正方形、圓形。③找出其他按大小、高矮、長短等規律)

二、採用變魔術的形式,學習掌握事物的規律

1、師:“我這裏有三個魔術盒,看看他們有什麼規律。”(一個比一個小或一個比一個大)

師:“我們打開其中一個魔術盒,看看裏面會變成什麼?”從第一個魔術盒裏找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寫着送個孩子們一個動作:拍手拍腿各一下,拍手拍腿各兩下,拍手拍腿各一下……教師和幼兒一起練習動作,幼兒說一說其中的規律。

2、打開第二個魔術盒。裏面“變”出來的是兩張圖片

帶領幼兒觀察圖片一:四個盤子,盤子裏裝着糖果分別是2個、3個、4個、5個。請幼兒找出其中的規律:一個盤子裏的糖果比另一個盤子裏的糖果多一個。

帶領幼兒觀察圖片二:四個魚缸,魚缸裏遊的金魚分別是2條、4條、6條、8條。請幼兒找出其中的規律:一個魚缸裏遊得金魚比另一個魚缸裏遊得金魚多兩條。

3、打開第三個魔術盒

送給每個幼兒一盒幾何圖形。幼兒自由擺一擺,要求有一定的規律。排列好以後可以告訴老師和好朋友說一說自己是按什麼樣的規律排列的。

三、幼兒動手操作複習對規律的認識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印章、珠子、蠟筆、粘貼圖片等,要求操作中體現一定的規律特點。

四、活動延伸:在街上、家裏找一找那些東西是有一定規律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我以規律的廣泛性存在一切事物中的特點而設計的。通過有趣的遊戲形式展開活動,在活動中洋溢着歡樂的氣氛,寓教於樂。孩子們通過拍手拍腳的動作找出規律,通過觀察圖片找出遞增、遞減的規律,通過用擺圖形找出顏色、形狀的規律。最後幼兒在穿珠子、粘貼圖片等操作過程中去掌握規律的普遍存在,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2、在教法上我採用多層次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活動開始讓幼兒觀察活動室的物體,幼兒按顏色、形狀、大小、長短、高矮觀察其中的規律存在,逐漸過渡到永動作拍出的規律,用圖發現數的遞增、遞減規律,用圖形擺出規律等層層深入,爲幼兒認識規律加深了難度。

3、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慾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律,用動手操作去發現規律,用動作去體現規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規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小百科:規律是事物之間的內在的必然聯繫,決定着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向。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謂整齊而有規則。

《找規律》教案 篇六

一、通過故事《郊遊》,引起幼兒興趣,複習10的加法運算。

師:今天天氣真好,兔媽媽帶着小兔去郊外郊遊,小兔很開心拉着媽媽的手走在草地上。

1、出示課件,加法運算:8+1=?9—7=?10—2=?7+3=?5+5=?

師:小兔看見了許多美麗的氣球,它很要氣球,可是氣球上面有幾道題目難倒了小兔,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兔。

二、在10以內加法運算的基礎上,知道加法互換的原理,學習另一種題型。

1、(出示課件)師:小朋友幫助小兔拿到了氣球,草原上飛來了許多蜻蜓。花叢裏有9只蜻蜓,又來了1只,現在花叢裏一共有多少隻蜻蜓?我們可以列一道什麼算式?幼兒列式計算:9+1=10。

2、教師引導孩子理解兩個部分量的交換關係。

師:其實我們還可以列出另外的一種算式:1+9=10。(教師簡單講解總量和部分量的關係)因爲10可以分成1和9,或9和1,因此它們兩個數字交換位置總數不變。

3、通過以上的學習,出示課件(小鴨)讓孩子進一步的理解兩個部分量的交換關係。師:小兔和媽媽走到河邊看到了許多小鴨。

4、利用課件,在理解部分量的交換關係基礎上,學習加法的另外一種題型。

師:兔媽媽看到小朋友學會了這麼多的本領,它想考考小朋友,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出示課件汽車和皮球,引導孩子學習題型:3+()=7,並運用減法算式或交換部分量的關係計算結果)三、複習10以內的減法運算,理解兩個部分量交換的關係。學習另一種題型。

1、師:猴子媽媽要小猴子去果園裏摘些水果,小猴子很高興地出門了。

(出示課件)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子?小猴子摘了多少個?現在樹上還剩下多少個桃子?我們可以列一道什麼算式?請幼兒口述並計算減法算式:10—3=7,算式中的10、3、7各表示什麼意思?還能怎麼列?10-7=3。

2、出示課件,學習另外一種題型。

師:回家路上,小猴在路邊摘了些花,原來路邊有幾朵花,小猴摘了幾朵?還剩下幾朵?我們可以列一道什麼算式,請幼兒根據圖意列出兩道9的減法算式:9-()=2,9-()=8。

四、通過遊戲掌握10的加減法運算的各種題型。

師:天黑了,兔媽媽、小兔、小猴子要回家啦,可是在回家的路上被大灰狼設下關卡。

1、遊戲《闖關》,出示地刺,讓幼兒快速計算出相應10的加減法運算題,就能通過。

2、遊戲《過河》,出示算術題,請幼兒看着計算題填上相應的得數,就會出現木樁過河。

活動目標

1、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2、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反思】

《找規律》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較強,於是我本着“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爲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教學產生的興趣,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爲他們創造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體現數學的價值。”這一理念來設計、實施教學。回顧整節課,學生好像是在“節日”中度過,時時閃爍着創新思維的火花。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爲教學成功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內容的真實性是教學成功的前提。

先是一支《快樂的節日》輕快的歌聲引入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接着圍繞“裝扮我們的教室,過快樂的六一”這一主題,將學生置身於一個真實的現實場景中,將數學與學生進行零距離接觸。在這美麗的“節日世界”裏,學生用獨具個性化的思維方式、審美方式,以積極的心態去創造、去享受,以激發他們愛數學、發現美的情感,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2、探究性、活動化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和保障。

《標準》指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自主創造出不同層次的規律,有圖形形狀的規律,顏色的規律,掌聲的規律,小朋友自己上臺排隊的規律。學生經歷了探索規律的過程,學生在動手、動眼、動口、動腦中學會創新,切身感受到數學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只要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活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便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時,一直在擔當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動地探索規律、創造規律,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

3、聯繫生活,感悟規律的美

從剛開始出現的幾幅彩旗圖,讓學生選擇哪條看着最舒服,最工整時,學生就對規律的美有所體驗了,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斷營造出規律的美的感受。最後,聯繫生活實際,感悟生活中也處處充滿這美麗的規律。並讓學生舉例子,感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一是在這節課上我發現自己平時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不夠,體現在讓學生獨立或合作設計幾組有規律的動作或圖案時,學生大多設計的規律沒什麼新意。二是合作學習是新課標積極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但對於一年級學生,教師應該注意合作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更和諧地進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但在本節課中我還是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合作還不夠。三是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髮現規律,而我在顏色的處理上,甚至擺圖形給學生的提示太多,沒有做到循序漸進,對學生的審題或思維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後我將以課程改革和校本教研爲契機,加強學習研討,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中反思,反思後再實踐,努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