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數學說課稿格式【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說課稿格式【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說課稿格式 篇一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基礎知識和初步推論證明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擔負着訓練學生學會分析證明思路的。任務,在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的性質是今後論證兩角相等的的依據之一,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三條主要線段重合的性質是今後論證兩條線段相等、兩個角相等及兩條直線垂直的重要依據,因此在教材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探索並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能運用它們進行有關的論證和計算。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性質定理之間的聯繫。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命題的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滲透幾何證題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

情感與態度:

引導學生進行規律的再發現,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大膽探索的精神。加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難點: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性質的運用

四、說教法與學法

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精神,因此本堂課我採取了“開放型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從問題提出到問題解決都竭力把參與認知過程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全面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真正確立其主體地位。而教師只是作爲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及時地給以引導、點撥、糾正。

五、說教學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其原有認知基礎上的主動建構,因此我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將教學過程分爲以下五個環節:

六、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思考電腦展示人字型屋頂的圖像,提問:

1、屋頂設計成了何種幾何圖形?

2、我們都知道它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那麼它特殊在哪裏呢?(兩腰相等,是軸對稱圖形)

3、它的對稱軸是哪一條呢?由日常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引出課題,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的能力。同時創造豐富的舊知環境,有利於幫助學生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特別是問題3,其實就是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性質的伏筆。除了這些特殊點,等腰三角形還有其它特殊性質嗎?這節課我們就要一起來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由此引出課題)現代教學論認爲,在正式進行發現過程前要讓學生對探索的目標、意義認識得十分明確,做好探索的物質準備和精神準備。

二、觀察與表達

1、觀察猜想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等腰三角形,與教師一起按照要求,把兩腰疊在一起,觀察一下你有什麼發現。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等腰三角形ABC疊合情況,請學生思考你能得出哪些結論。

2、得出定理學生回答發現後,教師給予指導,用規範的數學語言進行逐條歸納,得出兩個性質定理:

定理1: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高線互相重合。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猜想,體驗知識的發生、發現過程,變灌注知識爲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學習內容不再以定論的形式呈現,而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學習的心理機制不再是僅僅是同化,而是順應。

三、瞭解與探究

3、探索定理

一、(A組口答,B組獨立解答)A組: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各等於幾度?

2、若等腰三角形頂角爲40度,則它的頂角爲幾度?

3、若等腰三角形底角爲40度,則它的底角爲幾度?

B組:

1、若等腰三角形一個內角爲40度,則它的其餘各角爲幾度?

2、若等腰三角形一個內角爲120度,則它的其餘各角爲幾度?

3、一個內角爲60度,則它的其餘各角爲幾度?

(A組口答,B組獨立解答)由此引出推論:等邊三角形各個角都相等,且各個角都等於60°。

二、根據性質2填空:

(1)∵AB=AC,AD⊥BC,∴,。

(2)∵AB=AC,BD=CD,∴,。 A

B D C (3)∵AB=AC,∠1=∠2,∴,。

爲了對定理進行進一步探索,設計了以下練習:練習一的整體設計遵循低起點、小分階、大容量、高密度的原則,其目的是要學生掌握應用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1與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數的規律,但教師不是直接將規律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自己發現規律,使學生獲得從問題中探索共同屬性的思維能力。從認知結構看,利用三線合一性質來證明角相等、線段相等或垂直與學生原有認知結構聯繫較少,需要建構新的認知結構,是一種“順應”過程,對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因此設計了下面一組填空題,幫助學生進行建構活動。同時,提醒學生注意性質應用應以等腰三角形爲前提,爲例2的教學作了輔墊,起到分散難點的作用。

四、應用與提高應用舉例:如圖,某房屋的頂角

∠BAC=120°,過屋頂A的立柱AD⊥BC,屋椽AB=AC,求頂架上的∠B, ∠C, ∠CAD的度數。

例1:求證等腰三角形兩底角平分線相等A

E D B C由於這是個用文字語言敘述的的幾何命題,師生共同商討,將解題過程分爲以下幾個步驟:①根據命題畫出相應的圖形,並標出字母②通過分析題設結論,將命題翻譯爲幾何符號語言,寫出已知與求證。

③探索證法在尋求證法時啓發學生從“已知”、“求證”兩方面出發進行思考。從已知出發:

a:由AB=AC聯想到什麼

b:BD、CE是△ABC的角平分線聯想到什麼c:由a、b聯想到什麼d:由a、b、c聯想到什麼e:由d聯想到什麼

從求證出發:證明兩條線段相等通常用什麼方法?(全等三角形)。這兩條線段分別在哪兩個三角形中?這兩個三角形全等嗎?如何證明?

本課從居民建築人字樑結構中抽象出幾何問題,通過探索實踐活動得出結論,在這裏,再將得到的結論應用到實踐中,從而解決了人字樑結構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既有前後呼應,又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的思想,有利於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證明”的教學所關注的是,對證明基本方法和證明過程的體驗,而不是追求所證命題的數量、證明的技巧。因此在例1教學中,有意讓學生來確定學習任務與步驟,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分析法和綜合法是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因此在這裏要求學生從兩方面都能夠思考問題。但這對於剛接觸論證幾何不久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由教師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聯想。

本題是通過三角形全等來證明兩條角平分線相等,而這對全等三角形可是△ABD和△ACE也可是△BCE和△CBD分別用到了公共邊和公共角這兩對元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將充分利用這一點,組織學生探索證明的不同思路,並進行適當的比較和討論,有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

四、應用與提高

例2:已知:如圖,△ AOB D C O’

ABC中,AB=AC,O是△ABC內一點,且OB=OC,AO的延長線交BC與D.求證:BD=CD,AD⊥BC

思考:

(1)本題的結論有何特殊之處?,證明兩個結論

(2)你準備如何得出這兩個結論?,分別認證或同時證明

(3)哪一種簡捷?利用什麼性質?

在此基礎上請學生按照例1的思考方法自己尋找解題思路,可以在小組間進行討論。

變式拓展:

(1)如圖,在例2中若點O是△ABC外一點,AO連線交BC於D,如何求證?

(2)若點O在BC上呢?經過例1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推理基礎,因此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證題思路,從而學到新的研究數學學習的方法,並逐漸內化爲自己的經驗。同時也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在這裏有意通過變式讓學生經歷圖形變換過程,並使他們感受到在一定條件下,圖形變換不會改變圖形的實質,最後將點O移到BC上,使學生體驗了從一般到特殊的過程。

想一想:記一塊等腰直角三角尺的底邊中點爲,再從頂點懸掛一個鉛錘,把這塊三角尺放在房樑上,如果懸線通過點M就能確定房樑是水平的,爲什麼?通過想一想進一步突出重點與難點,也有利於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五、心得與體會

通過今天這堂課的研究,我明確了,我的收穫與感受有,我還有疑惑之處是。請學生按這一模式進行小結,培養學生學習,總結,學習,反思的良好習慣,同時通過自我的評價來獲得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六、作業

(1)作業本上相應的作業。(2)已知:D、E在△ABC的邊BC上,AB=AC,AD=AE,求證:BD=CE(1)進一步鞏固和提高所學知識(2)及時反饋、查漏補缺(3)體現層次性與開放性

七、說評價

現代數學教學觀念要求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本課從定理的發現到定理的應用都有意識地營造一個較爲自由的空間,讓學生能主動地去觀察、猜測、發現、驗證,積極地動手、動口、動腦,使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形成方法。整個教學過程突出了三個注重:

1、注重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樂趣。

2、注重師生間、同學間的互動協作、共同提高。

3、注重知能統一,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方法,靈活應用。

國小數學說課稿模板 篇二

今天我將要爲大家講的課題是“百分數的認識”。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第十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分數,特別是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分之幾”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這一內容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和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是國小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百分數在學生生活社會生產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大部分學生都直接或間接的接觸過一些簡單的百分數,對百分數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從學生實際入手,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並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二、教學目標

新課標的要求是“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結合本節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知識現狀和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百分數,解釋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2、過程性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真正體會數學的生活化,會主動的將生活中的數據加以收集理解。

3、情感態度目標:結合相關信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與勤儉節約的思想品德教育。

4、個性品質目標:在學習中充分的讓學生髮揮個性特長,體現課堂中的生命化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與區別。

四、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通過認真分析教材,貫徹新課標的精神,並結合國小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生活化、活動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我通過亞運會精彩瞬間與獎牌引入,爲學生創設情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

2、知識遷移,以舊帶新

對教學影響最大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水平,巧妙的推進新課的教學。因此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複習舊知,在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帶領下逐步完成“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學習。使教學過程自然,順暢,讓學習新課變成是對已有知識的鞏固,讓學生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就學會新知識。

3、循循善誘,適時啓發

教師要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最終的結果。在教學中多采用啓發式的提問,給學生指明方向,讓他們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五、學法

古人云:“授之以魚,受用一時,授人以漁,終身受用”。現代教育要交給學生方法,交給他們終身受用的知識。因此在以學生爲主體,老師爲主導的新課標理念下,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注重數學學習的情感化

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並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已內心的想法,營造了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樂於交流合作。在學習活動中嚐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心。

2、注重數學學習的活動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動,課堂教學的本質應該是活動的,要讓學生“活”起來,必需先讓學生“動”起來。小組活動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形式之一。把數學教學與活動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激發學習動機。

3、注重數學學習的自主化

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方式,主動進行學習,學生學得積極,教師教得輕鬆活潑。這樣實實在在地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使其參與新知的認知過程。

六、板書設計

百 分 數 的 認 識

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寫法: 2。5% 讀法:百分之十點五

300% 百分之三百

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 分 數 百 分 數

既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 只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

也可以表示某個具體數量。 倍數關係。

(這樣的板書設計力求簡明扼要、條理分明、佈局合理,體現形式美和簡潔美。把知識的重點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睛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加深學生的印象)

國小數學說課稿格式 篇三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我說課的教學內容是( )

2、教學地位:本課是在學習了( )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又是後面學習( )的基礎。

3、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並發現(或理解並掌握)( ),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探索( )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4、教學重點、難點:爲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是( ),教學難點是( )。

二、說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讓課堂"活"起來!

(2)自主探究,讓學生"動"起來!

(3)體驗成功,讓學生"樂"起來!讓學生說說本節課的收穫,及時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回顧與整理,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概括與表達能力。

-----------------

1、教材分析

(1)該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什麼,屬於何種課型,包含了哪些知識點,教材在編寫上有什麼意圖和特點,特別要注意挖掘教材中隱含的滲透的數學思想;

(2)該教學內容在教材、單元乃至整個國小數學學習階段中所處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以及前後知識之間的聯繫。

2、目標定位

(1)教學目標

現在已打破原有的知識技能、思想教育分塊目標陳述的方式,新課標倡導我們將知識、技能、情感三大領域目標予以整合,有機結合來定位;

(2)教學重點;

(3)教學難點;

(4)教學準備(如教具、學具的準備等都可簡要予以闡述)

3、教學流程

(1)整體設計

應該說一說課堂設計的整體思路,是在什麼樣的思想指導下設計教學的簡要介紹該節課的課堂教學結構。如應用題課大體可沿用數學建模的思想,安排"創設情景——建立模型——實踐運用"三部曲進行,體現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又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的做數學的教學理念。

(2)環節設計

圍繞你的整體思路,介紹說明主要教學環節,或者說是教學框架,着重闡述重難點的處理,說說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具體有效的教學措施,另外介紹自己有特色的地方。

●"說課"怎樣說

根據本人對說課的理解與體會覺得,真正"說課"的操作和說課稿還是有一定差異的,即使有了一份精美的說課稿照本宣讀也未必有好效果。因爲說課稿是靜態的,而說課整個也是動態生成的過程,是有聽衆的,你能否調動他們的情緒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說課的成敗。

在說課中,我認爲要給自己說課賦予一些基本思想,如:

教學設計的基本教學理念,在你的設計中體現了哪些新課標精神

你的教學整體思路是在什麼教育理論支撐下展開的,也就是教學理論依據;

你這樣設計的意圖是什麼力求達到什麼目的在實施中可能會產生哪些問題,各種問題你又如何引導、解決

你覺得這節課教材對學習主體來說,是否要進行處理,闡述你處理的理由,通過你的處理學生可能在學習中避免了哪些學習障礙,有什麼優點等。

同時,在說課中要注意幾個問題:

(1)說課整體要流暢,不要作報告式,如"許多123",幾個環節過渡要自然,比如,教材分析後,要確定目標時,可以這樣說"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將該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爲……""下面我側重談談對這節課重難點的處理"

(2)說課要有層次感,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將說課說得很細,我們要說的都是一些教學預案,所以要多談談學生學習中可能碰到的困難和教師的教學策略。這裏的層次針對某一教學環節來說也是如此。比如,在重難點處理上,你設計哪些問題,如果第一套方案不行,第二套方案有怎樣安排等;在練習中你安排了哪些練習,有沒有體現出層次性等。

(3)說課要自信,要富有激情和個性。既然是說課,說的成分很重要。最好能說的神采飛揚,激情澎湃感染聽衆。我們這次評分中,各部分比例爲:教材分析20分,教學流程50分,教師語言20分,教師儀態10分。同時要針對自身揚長避短,體現個性。比如擅長書法的教師可將你的整體框架進行板書,既使聽衆思路清晰,又能增加你的印象分,和樂而不爲呢

●說課小技巧

在20分鐘去準備一篇完美的說課稿是不可能的,有些教師總是說我剛寫完教學目標,時間已經到了。這裏我們要注意一些技巧性的東西,我談一些準備中的體會。

(1)要在說課前準備好各種課型的框架。這裏的框架包含

目標框架、理論框架。比如計算課,就要將"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養估算意識、通過算法多樣化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培養探究能力""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等等。

(2)要合理安排好20分鐘。目標一般2~3分鐘要確定下來,

重點去考慮教學設計的框架,以綱要的形式寫下來,特別要記下學生的幾種情況和你的對策。不要一字一句去寫。

(3)如果遇到不熟悉的教材怎麼辦這時你首先要吃準教

材,目標不要定錯。可以將提供給你的材料(題目)很快的做一遍,你就會心中有一定的底了,然後回想同種課型的課你通常是怎樣處理的,可進行套用,當然這是無奈之舉。

(4)因爲這裏的說課是課前的預案,不是課後的反思性說

課,想象的空間較大,所以你可以將課堂設計的精美一些。

附:《一位數除多位數商末尾有0的除法》說課稿

《國小數學教學論壇框架》綱要

●論壇結構

1、概念界定

闡述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國內外有關該研究的學術動態

2、提出論點

提出自己鮮明的觀點和看法,立場要堅定,不要模糊不定。

3、論證依據

闡述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可以是理論依據,也要進行舉實例進行論證。

4、操作策略

圍繞自己的觀點提出在實際操作中可行的策略與教學建議。

●評分標準

1、結構20分2、內容30分3、語言30分4、儀態20分

參考說課稿(宋煜陽設計整理)

一位數除多位數商末尾有0的除法

(例1720÷6例25024÷7)

一位數除多位數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學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位數除整百、整十數除法口算方法和一般的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法則,學會了有餘數除法驗算方法,也學會了一位數除多位數商中間有0的除法,懂得了在求商過程中,如果哪一位不夠商1要用0佔位的處理方法和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道理。這些都爲本課的學習作了知識上的鋪墊。本節課內容又是學習兩位數除多位數、三位數除多位數商末尾有0的除法基礎。

教材爲了便於學生掌握,有層次地呈現"商末尾有0的除法"知識結構,爲學生的學習新知作了精心的設計。首先安排三道口算除法,引導學生複習商末尾有0的除法,然後安排兩個例題:例1是教學沒有餘數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試一試第一道是一位數除四位數商末尾有一個0的,試一試第二道是商末尾有兩個0的;例2是教學有餘數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試一試1安排商中間、末尾都有0,試一試2是商中間、末尾有0且有餘數,既鞏固新知又複習舊知。練一練除了安排單一的練習外,還特別注意安排商中間有0、末尾有0、中間末尾都有0等不同情況的綜合練習。

根據以上分析以及課標要求,我擬訂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爲:

1、使學生理解與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估算意識和養成認真驗算的習慣;

3、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比較辨別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商末尾是0的處理方法。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努力營造學生

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爲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秉着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理念,將教學思路擬訂爲"探底鋪墊——自主探究——鞏固內化——拓展延伸",努力構建探索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探底鋪墊這一環節主要分複習舊知、回憶方法、引入新課三步進行。通過準備題讓學生口述80除以4的思考過程,觀察三道口算除法商的共同特點:商末尾都有0引入新課。從學生知識角度和思維趨勢進行探底,瞭解學生的起點,把握教學起點,找準新舊知識遷移點與生長點,便於學生知識遷移。

二、自主探究商末尾有0除法,在計算方法上沒有新內容,只是末尾0的處理,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中心環節,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我安排獨立探究、交流驗證、歸納概括三個層次進行:

教學例1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探究。在試算中學生有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針對重難點進行師生探究驗證,引導學生從算前估算、算理辨析、結果驗算進行驗證。計算前估計商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麼數位,得出第一種做法是錯誤的;再從算理上去理解:引導學生從口算除法思考(720÷6=72個十÷6=12個十=120),計算結果是否正確,有待進一步的驗算:120×6=720,從而得出商是120,得到正確商後,針對難點展開討論:(1)哪一步可以省略(2)個

位上的0可以不寫嗎使學生明確個位上的0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得0,添0起到補位的作用。試一試讓學生試算後討論"除到百位上的數正好除盡後面0怎麼辦"引導學生將例1與試一試比較討論概括得出:一個數除多位數,當被除數前面的數除盡,末尾有0時,有幾個0商末尾就補上幾個0。

國小數學說課稿模板 篇四

我說課的內容,《找規律》是蘇教版國標本國小數學教材第九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

一、說教材。

首先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

學習本課內容之前,學生在四年級兩冊教材中分別學習了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關係的規律,以及對幾種物體進行搭配或排列的規律。在低年級的學習中,學生也多次經歷尋找數或圖形簡單排列規律的過程。所以,學生積累了一些探索規律的經驗,初步具備了探索簡單數學規律的能力。

本課內容是讓學生探索簡單週期現象中的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麼物體或圖形。通過發現具體現象中的週期規律,對現象的後繼發展現象作出判斷、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教學活動,激發探索興趣,培養探索精神。

綜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對教材的分析,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並發現簡單週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麼物體或圖形。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的重點是:確定週期問題中,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麼物體或圖形,這一探索過程。

教學的難點是:用計算的方法確定週期問題中,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麼物體或圖形的算理的理解。

二、教學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教材特點,採取以下方法:

(一)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便於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鼓勵他們互相合作。分享思維成果,優化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緊密聯繫生活,讓學生在探索生活問題中,在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中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

(四)用多媒體體課件輔助教學,創設逼真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樣的學習素材,化解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有:多媒體課件,學生同桌一組準備黑白棋子若干。

三、我分如下七個主要環節完成本課教學:

(一)創設情境,感知規律。(二)自主探索,交流策略。(三)初步運用,優化策略(四)提高練習,加深理解。(五)生活萬像,再現規律。(六)生活問題,挑戰智慧。(七)引導反思,全課總結。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感知規律。

課一開始,我用課件出示教材例1的場景圖。說:“國慶節公園、街道到處張燈結綵,彩旗招展。更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這是其中的一個美麗場景,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接着問:“盆花是按什麼規律擺放的?彩燈和彩旗呢?”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提煉,如:盆花2盆爲一組,每組都是一藍一紅,情況完全相同。使學生對週期問題有本質上的把握。

(這一環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觀察,教師適當指導,深化學生認識,爲下一環節的探索作好準備。)

第二部分:自主探索,交流策略。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

我提問:在圖中,我們看到8盆花,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麼顏色的花?自己試一試。讓學生獨立思考,給他們充足的時間。

等大多數學生解決出問題後,組織學生在小組裏交流。這時,我注意每個小組的情況,發現學生不同的策略,並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小組交流後,組織全班交流。學生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1、畫圖策略,用不同的符號表示藍花和紅花,一直畫到第15盆花,是藍花。

2、列舉的策略,左起,第1、3、5……(也就是序號是奇數的)盆花都是藍花,第2、4、6……(也就是序號是偶數的)盆花都是紅花。所以第15盆是藍花。

3、計算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組,列式:15÷2=7(組)……1(盆)。第15盆是藍花。

這裏,方法3較抽象,不易理解,又是有廣泛適用性的方法所以要重點分析。我讓學生說說算式裏每一個數的意思,通過不斷追問,使學生明白:因爲每兩盆花爲一組,每組花情況完全相同,15盆花可以分爲這樣的7組,還餘下1盆,是第8組的第一盆,和每組的第一盆一樣,是藍色的。配以課件,顯示15盆花的分組情況,便於學生理解算理。

最後,讓學生來比較這三種方法。“比較這三種方法,你想說什麼?”如果學生沒有意識到方法3有更廣泛的適用性,不要急於灌輸給學生。

(以上環節,學生探索解決生活情境中的問題。相信學生的潛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有利於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互相交流、學習,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化,感受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化解難點。)

第三部分:初步運用,優化策略。

這一環節,我先出示“試一試”第一題。讓學生嘗試解答。評價時,展示學生的不同方法。重點理解計算方法。引導學生說說算式每一部分的含義。特別是18÷3=6,問:沒有餘數,說明什麼?第18盞燈是什麼顏色的?得出:每3盞燈爲一組,正好6組,第18盞等正好是第6組的最後一盞,所以應該與每組的第三盞燈顏色一樣是綠色的。

如果學生不贊成計算方法簡便,可以提問:第38盞燈是什麼顏色的?第100盞呢?讓學生體會,計算確實是簡便的方法。

然後,讓學生練習“試一試”的第二題。評講時,讓學生說說算式的含義和判斷的結果。

(這個環節,使學生逐步認識到計算方法的簡便,實現策略的優化。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是用事實說話,讓學生自己選擇,實現自主建構。通過幾次練習,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基本掌握這一方法。)

第四部分:提高練習,加深理解。

我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的3,練習後,讓學生說說這幾小題中圖形排列規律有什麼不同,是怎樣確定每組中第32個圖形的?

然後,我讓學生用自己帶的圍棋,同桌一組,有規律地擺一擺,說說第30粒是什麼顏色的。集體交流時,請幾組拿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說說是怎樣判斷的。我還可以對照實物,任報一個序號,讓學生口答。

(這個環節,隨着學生對算理的深入理解,技能逐漸熟練。可以讓學生把計算的過程記在心裏,直接根據餘數判斷,逐漸提高要求。本環節的第二題,是開放性問題,學生自己參與提出問題,邊活動邊思考,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五部分:生活萬像,再現規律。

“大自然中有許多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現象。”媒體播放日升日落、四季更替、月圓月缺等現象。“我們對規律的認識、發現也在悄悄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媒體播放霓虹燈、花布、地磚等圖片。再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有這樣規律的現象。

(使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規律在生活中大量存在,感受數學之美,規律之美,秩序之美。)

第六部分:生活問題,挑戰智慧。

從上一環節自然過度到對十二生肖現象的探討。媒體出示如書上練習十,第一題的十二生肖圖,簡單介紹相關知識,然後讓學生解答這道題,還可以補充一些問題,如:“小明是國小生,他和爸爸都屬牛的,他和爸爸可能各是幾歲呢?”等問題。

(提供給學生更富挑戰性、趣味性的問題,也更凸顯數學的應用價值。)

第七部分:引導反思,全課總結。

我與學生一起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有怎樣的收穫?你會用哪些方法解決今天的問題?你覺得自己表現怎樣?讓學生勤於反思,學會反思。

板書設計:找規律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國小數學說課稿格式 篇五

開始:各位專家領導,早上好!

今天我將要爲大家講的課題是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             》是國中數學新教材第    冊(   )第    章第     節。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                              ,這爲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                     部分,因此,在                                中,佔據        的地位。

數學思想方法分析:作爲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意識,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力圖向學生: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  基礎知識目標

2  能力訓練目標:

3  創新素質目標:

4  個性品質目標: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通過               突出重點

難點:                         通過               突破難點

關鍵:

下面,爲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

我們在以師生既爲主體,又爲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基於本節課的特點:                     ,應着重採用                      的教學方法。即:

五、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理論:

2、實踐

3、能力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程序及設想

1、由                                            引入:

把教學內容轉化爲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爲"猜想",繼而緊張地沉思,期待尋找理由和證明過程。

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於保持,而且易於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對於本題

2、由實例得出本課新的知識點是:

3、講解例題。

我們在講解例題時,不僅在於怎樣解,更在於爲什麼這樣解,而及時對解題方法和規律進行概括,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題中:

4、能力訓練。

課後練習

使學生能鞏固羨慕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與解題思想方法。

5、總結結論,強化認識。

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爲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

6、變式延伸,進行重構。

重視課本例題,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例題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7、板書。

8、佈置作業。

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進行分層訓練,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結束:說課是教師面對同行和其它聽衆口頭講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根據的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以上,我僅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

上說明了"教什麼"和"怎麼教",闡明瞭"爲什麼這樣教"。說課對我們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後我也將進一步說好課,並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堂說課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