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新版多篇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新版多篇

語文評課稿 篇一

我們的學生生活在一個開放的年代裏,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比較豐富,這些豐富的個性材料均是語文課堂學習的資源,教師只要能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語文,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會更精彩,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有語文味。那麼,應該如何引導呢?高老師就做出了很好的示範。

一、學會用教材教。

高老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出自己感觸較深的句子,聯繫上下文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自己的感受,並發現和借鑑作者的寫法,十分及時。

二、注重個性化閱讀。

高老師特別注重個性化閱讀,並且從“悟”字出發,着眼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學生對父母的愛的理解完全融入了自己平時對愛的感悟和理解,說得有情有理,而且個性飛揚。

三、立足課內,聯繫生活。

高老師讓學生談:“你喜歡“精彩極了”,還是“糟糕透了”?”學生自然而然就聯繫起自己平常生活中的類似經歷,通過談生活體驗,使學生在教師營造的這種特定教學情境中儘快地進入“角色”。同時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對學生滲透了嚴厲的父愛與慈祥的母愛出發點是一致的,讓學生懷着感恩的心把握生活的小船,實現了語文課多元的教育價值。

四、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增強讀的效果。

高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朗讀總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解分析的基礎上,使學生將讀落實到了實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人物的內心世界,揣摩出母親的“精彩”與父親的“糟糕”的內涵。同時,教學中做到讀與思,讀與說的相互配合與相互促進,培養了學生自主讀書,合作探究的能力。

總之,語文不是學出來的,語文在很大程度上是薰陶出來的。唯有薰染,語文才能進入學生的記憶深處,進入學生的靈魂深處。所以我看到的學生的精彩表現,可以說是源自於高老師“潤物細無聲”的滋養和教育。

建議:最好能在品析借鑑那個重點語句後,舉出學生習作上類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鍼對性的修改。

語文公開課評課稿 篇二

今天由我來評吳老師的課,我感覺我只是像只蜜蜂,而吳老師的課堂就像是個花園,我不是來評課,而是來採蜜的。吳老師是位鑽勁很足、力求完美的老師,和她在一起研究課,總能聽到她充滿智慧的語言和巧妙的構思。聽完這節課,我想大家都能感受到吳老師豐厚的教學底蘊。現在我們不少語文老師都說語文課越來越難上了,好多有識之士也大聲疾呼要“簡簡單單上語文,可是就連他們似乎也沒有把語文課上簡單。那我們爲什麼會把簡單的事情反而搞複雜了呢?原因有一條,就是怕別人說沒有新意,沒有亮點。今天吳老師這節課,表面上看上去,也很平淡,也沒玩什麼花樣,但是簡單中求真,簡潔中求實,上得紮紮實實,亮點就藏在那一個個精心處理的環節中。下面我就把從吳老師課堂上採集到的花絮和大家一起共享:

第一:我認爲吳老師突破文本的切入點抓得好

晚上的“太陽”這篇課文,篇幅比較長,處理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吳老師在處理這篇教材時,就抓住愛迪生說的兩句話作爲切入點,引領全文的教學,使煩瑣的內容一下子就變得簡潔清晰,從這個切入點進去,我們可以看見整個課堂的教學流程很順暢,重點難點的突破也很到位,讓教者、學者、聽者都能感受到兩個字“輕鬆”。可見吳老師對教材吃得很透,鑽研得很深。從吳老師的這堂課中,我深深感到,只有認真鑽研教材,在深入上下功夫,淺出上做文章,準確地把握教材,藝術地處理教材,善於運用教材中最有價值的地方,合理裁剪,才能體現語文教學的一種簡約。

第二、我認爲吳老師在這堂課中情感體驗的激發點抓得準

吳老師抓住“急“和“愛”兩個字做全文的情感點,在讀中感悟,在說中體會,我感覺做得非常好。讓學生感受到急,吳老師在課堂上和學生有這樣一段精彩的對話:吳老師問:這段話中,哪句話最牽動你的心?一個學生讀了第二句。吳老師就問他:你心裏感受到什麼?可那個學生一下子沒有答出來,冷場在那裏,這時吳老師沒有請他坐下,而是鼓勵他說:你可以再讀一遍,相信你能感受出來。那個學生又讀了一遍,這一次這個學生答出來了,吳老師又說:我覺得你讀得還不夠急,你再讀一遍,那個學生又讀了一遍,讀得比剛纔進步多了。就是這個細節的。處理,讓學生在讀中真正感受到了急,而不是老師強加給他的那種感受。語文教學所謂的亮點,其實首先就是讀,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學生把課文讀得有感情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就體會出來了。吳老師這節課中,就很注重圍繞一個急字、一個愛字,引導學生去讀,在讀中和課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的共鳴。

第三、我認爲吳老師在這堂課中語言表達的訓練點抓得實

吳老師的課堂上很注重學生語言表達的訓練,這節課上,吳老師的兩個故意和兩個對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故意是把課題上的雙引號故意漏掉,讓學生去發現,創設一個良好的說話機會,還有一個故意是把句中的幾個關鍵詞漏掉,讓學生體會到這幾個詞語的重要性,即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又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創設了說話機會。兩個對比,一個對比是手術前後人物表現的對比,吳老師出示插圖,創設一個說話的情境:手術前醫生怎麼樣,媽媽怎麼樣,爸爸怎麼樣,愛迪生怎麼樣?現在手術成功了,醫生會怎麼樣,媽媽會怎麼樣,爸爸會怎麼樣,並出示一個簡單的提示句式,在這個對比中,學生前後聯繫,情感被很好地激發了出來。還有一個對比是開頭和結尾的一個照應對比,開始教學的時候問,這是一個怎樣的晚上,全文結束了。老師又問:剛剛上課時,同學們說了這是一個風雪交加油燈很暗的晚上,是一個媽媽突然生病,急需手術的晚上,是學完了課文,再想想,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晚上?學生的情感再一次地被調動,也再一次的被故事所感動。聽完吳老師的課,我想起一個特級老師說的話:生活有真愛,細節有真情,語言有溫度,字詞知溫暖。吳老師的課,在很多細節的處理中,都能讓人感受到了語言的溫度,字詞的溫暖。

國小語文評課稿 篇三

在自主合作中探究

——評xx教師《動物的互惠互助》一課

一、自主——確定探究目標。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新課程要求我們徹徹底底打破傳統教育中教師牽着學生走的“滿堂灌”教學方式,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機會,使他們成爲真正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吳教師在教學《動物的互惠互助》一文,課始她把課題板書好,讓學生讀準音、讀連貫,再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疑問。學生們思維活躍,熱情高漲,大膽發表了自我的意見。經過團體梳理,歸納出兩個重點問題:“1、哪些動物互惠互助?2、它們是怎樣互惠互助的?”此時,吳教師由衷地表揚學生:你們能自我確立學習的目標,真了不起啊!教師的肯定與信任爲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了學生的進取性,爲深入學習課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合作——體驗探究過程。

心理學研究認爲:人的發展不是一個完全外塑的結果,而是一個在認識、實踐中主動建構的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憑藉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

1、選擇最感興趣的部分合作學習

《動物的互惠互助》一文爲了說明“動物的互惠互助”這一趣味現象,列舉了蜜獾和導蜜鳥、海葵蝦和紅海葵、鱷魚和千鳥這三對動物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趣事加以證明。學生對這三對動物互惠互助的現象十分感興趣。吳教師引導學生採用六人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並根據本小組的實際情景選擇最想探究的部分進行閱讀,能夠選一對,也能夠選多對。這樣做,爲的是照顧到每個小組、每個學生,使他們享受到閱讀的歡樂,體驗到被教師尊重的幸福。一旦選定學習資料,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能自覺地全身心投入課文中,或圈圈劃劃重點詞句,或在有疑問的地方做好記號,對這部分資料做到“心中有數”。崔巒同志曾指出:“要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因爲自主閱讀是合作學習的基礎。不然,勢必助長學生的依靠心理,又怎能進行有目的的討論與交流呢?也就不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終身學習的本事。在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的基礎上,學生能夠把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以團體的智慧攻克難關。也能夠把自我讀懂的資料和小組同學分享,其他同學如有同感,則互相補充,如有疑義也可反對、辯論。在此過程中,思維與思維的碰撞十分顯著,我們在激發學生大膽發表自我的看法和意見時,應當多注意教給

學生一些溝通的技巧,尤其在出現意見不合時,更要去除自我爲中心的思想,尊重事實,構成共識。例如,有學生對“蜂蠟”一詞不理解,小組的成員根據自我的生活經驗提出猜想,可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爭得面紅耳赤。此時,我們能夠供給參考意見:課後查查有關資料。

2、選擇最具特色的方式合作展示

課堂上,各小組在合作學習之後,根據已有的學習經驗商議如何展示小組學習成果,或有分有合地感情朗讀,或有主角分配的小表演,或用聲情並茂地介紹……只要是每個學生參與的,都應當得到掌聲與肯定。這樣的展示其實也是其他小組學習課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不是理解的容器,而是涌動着生命靈性的個體。他們儘管還沒有系統地深入地學習課文每一部分,可是由於有預習作基礎,因而對本小組以外的學習資料並非一無所知,反之,還會有新的問題產生,隨着新問題的產生,學習又向縱深邁進一大步,新的智慧便由此生成,課堂也就煥發出異常閃亮的色彩。例如,有學生在聽“蜜獾與導蜜鳥”研究小組的彙報後,立即發問:“導蜜鳥‘做出特殊的動作’究竟是怎樣的動作?”再如,某學生聽了“海葵蝦與紅海葵”研究小組的介紹後,提出了自我的困惑:“紅海葵能用有毒的觸手對付來犯者,海葵蝦夾着它就不危險嗎?”……當聽到這些發自內心的聲音,我們感到無比驚喜,這纔是學習啊!這時,吳教師及時保護他們的探究興趣,引導他們課後繼續探究。下課後,各小組經過查閱圖書、請教教師或上網蒐集資料等途徑蒐集到了其他動物互惠互助的資料,及時摘錄或下載下來,並進行交流與展示。展示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精彩的介紹,有剪貼、摘抄本,有圖文並茂的手抄報、趣味的網上錄象……在此過程中,學生多項本事得到鍛鍊與體現,尤其是在更新知識和應用知識的過程中,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本事得到體現,語文素養更得到進一步提高。

語文評課稿 篇四

5月19日上午有幸聆聽了我校毋XX、嚴XX、張XX三位老師執教的《一件好事》這篇課文,他們的課堂“緊扣課標、內容豐富、重點突出、聲形並茂”,充分展現了低年級段語文教學的特點,聽後使我感觸頗深。

一、共同之處。

(一)重朗讀訓練。

三位老師都在導入新課以後都設計了自由朗讀課文,同桌互讀小檢測環節。讓學生在讀中學,在讀中悟,使我們聽到了朗朗的讀書聲,看到了美美的讀書景,感受到了濃濃的語文味。

(二)重字詞訓練。

三位老師均在“我會讀”環節中運用“學生自讀——同桌互讀互教互測——齊讀——解釋”的形式對本課所學的生詞進行重點訓練,在課文學完後“我會寫”環節中運用“教師範寫——學生書空——描紅——試寫”的形式進行字詞訓練。這樣由讀到寫是學生把本課要掌握的新字生詞落到實處,爲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重課外拓展。

三位老師在課堂上都引入了“貧困兒童的圖片”,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受到這些孩子的不幸,從而觸動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真正明白課文主人公這一做法的重要意義,明白“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個道理,從而深化了“快樂生活”這一單元主題。

二、不同之處。

毋XX老師的課堂,注重單元主題的提升。他從單元主題入手,最後迴歸單元主題。這一做法不僅是學生了解了課文內容,明確了課文的主旨,而且對“快樂生活”這一主題詞有了更深的理解。

嚴XX老師的課堂,容量大、節奏快。她的課堂集聽、說、讀、寫於一體,使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同時,適時引入本班學生的練筆,這一做法值得肯定。

張XX老師的課堂樸實之中散發着高雅之氣。最爲突出的亮點是在課堂結束之時引入一首兒歌,讓學生在讀兒歌的過程中加深讀文章主旨理解,充分體現了低年級的教學特點。

三、建議。

1、深入的研讀教材,準確本冊教材的訓練點,以免做一些學生所不能及的訓練。

2、加強說話寫話的訓練,爲學生的習作奠定基礎。

3、把握好課堂節奏力爭做到張弛有度,這樣才能使課堂重點得到突出,難點得以突破。

以上純屬個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到之處,請多多見諒。

語文評課稿 篇五

《四季》這篇課文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的詩歌,教師教學時爲學生閱讀創設了美妙的情境,採用了學生喜愛的活動方式,體現了“整合”思想,將朗讀感悟、表演、仿說、繪畫等有機結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真正體現了“愉快教學”的理念。

一、創設美妙情境,激發內在興趣,爲學習課文做了鋪墊課前課件展現的五彩繽紛的四季以及教師悅耳的旁白,立馬扣住了學生的心絃,令學生怦然心動,對四季之美髮出“哇!好美啊!”的嘖嘖稱讚,學生由此受到美的薰陶,情的感染,爲愉快的“課堂之旅”做了豐厚的鋪墊。

二、拋棄繁瑣的講解分析,實現以讀爲本,體現了母語教學的基本特徵教學時注重了把“讀”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呈現“讀”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比如自主讀、指名讀、範讀、選擇讀、配樂讀、表演讀、感情齊讀等,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體現了讀出情,激活思。

三、抓住文本中重點詞語,採用表演等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情境,感受語言和意境美如,教學“鞠着躬”時,讓學生表演低頭彎腰;雪人大肚子一挺,讓學生表演雪人挺大肚子。

四、草芽尖尖,他對小鳥說了什麼?生答:我是春天。教師引導學生用“是”說一句話。

五、教學即將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一年四季這麼美,我們用什麼辦法把它們留在身邊呢?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老師相機讓學生明白:自然美、生活美無處不在,要想留住美,只有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環保小衛士。然後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季節畫下來,學生的興趣極高。這樣把課內的知識延伸,既鞏固了課內知識,又打開了學生思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美的存在,從而在不知不覺中萌生環保意識。

總之,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整合”意識,採用了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想學、我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