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育故事案例多篇精品多篇

教育故事案例多篇精品多篇

教育故事案例 篇一

我堅信這樣一句話:給孩子一個微笑,他會給你一個明媚的春天。他時刻提醒我,要愛學生,因爲只有在愛的雨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纔是健康的。

記得上學期,我擔任了九年級一的語文老師並任班主任,林明浩在我們班中是最突出的一位,第一次接觸,他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聰明,活潑,反應快。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發現,他雖然上課發言積極,思維敏捷,但他的行爲習慣卻常令我擔憂:爭強好勝,對自己過分自信,常惹事生非。與夥伴發生口角時,他總是據理力爭,從不肯吃虧,寬容在他的眼中是懦弱的表現;有時,他違反了行規,我找他談話,他總是滿臉不服氣,所謂“歪理十八條”,他是條條有理,總覺得他有點“不聽話”。因此,當林明浩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我總是靜靜地觀察他的一言一行,看到他那天真無邪充滿稚氣的臉,我想起了李老師的一句話“熱愛學生是老師的天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我暗暗下決心,用自己的愛,去感染他,使他健康地成長。

終於有一天下午,教室裏只剩下我和林明浩。我親切地詢問:“爲什麼總是不接受老師對你的批評,總愛跟我對着幹呢?”“你爲什麼總是指責我呢?”林明浩還是以他一貫的強硬作風回答我。聽了他的話,我回憶起以前對他的態度,一下子感到,我平時對他的指責太多,或許已傷了他的自尊心。教育家愛默遜曾說過:“教育成功的祕密在於尊重學生。”的確,我以往對他的教育方法也欠妥。我沉默了一下,對他說:“老師以前對你的態度有時是不好,只看到你的不足,常當着大家的面批評你,老師向你道歉。”聽了我的話,他臉漲得通紅,有點激動地說:“至少我不是個壞孩子。”“那好,我們就來個君子協定,我們互相尊重,你有事我不在同學面前說,咱們私下解決,可你也要做到在同學面前不頂撞我。”林明浩一聲不吭,但我依然可以從他的眼中看到“不信任”三個字。真是個個性極強的孩子。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師生關係是親密的。老師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還是情韻氣度,都應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和信賴。只有做到態度和藹,語言親切,神態熱情,才能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而學其理。我瞭解到他十分愛看書。我就讓他當了我們班的圖書管理員。他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把圖書整理得井井有條,並且能很好、及時地處理一些同學們借書、還書時發生的衝突;他上課發言熱烈,有一定口語表達能力,於是每堂課我都不忘讓他發言,並及時給予鼓勵,當他得到了他渴望的小紅旗時,我看到他滿臉笑容,十分自豪的樣子,我也感到欣慰了。平時,我愛幫他整整衣服,理理書包,問寒問暖,談談家常,交流想法。一個月過去了,我發現他做事更認真了。想跟我說說話,看到他的點滴進步,我由衷地感到高興……

一天中午,孩子們忙着在草場上追逐打鬧,辦公室裏靜靜的。“有人打起來了!”班幹部們着急的話語打破了這一陣平靜。我急忙從2班走到1班。兩個孩子雖然眼中還有淚,可怒氣明顯已退了很多,都安靜地坐在位置上。最讓我吃驚的是,林明浩氣喘吁吁地坐在他倆中間,看到這一幕真的讓自己很失望,難道又是他在挑唆他倆,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倆已經沒事了,老師,一點小事。”這話居然是從林明浩口中說出來的,我呆住了。“老師,你可別表揚我,這是我該做的。”我清晰地看到他眼中的眼神已經改變。原來,他看到兩名同學在爲一點小事吵架,他好不猶豫地上去進行一番勸說,並幫他倆想了個好辦法……不知怎的,我注視了他很久很久,一種嶄新的情感在我們之間滋長。

聖誕節的那天早上,當我來到教室門口,發現林明浩正等在門口,他高興地向我問好,然後,悄悄地遞給我一張卡片,壓低了嗓門說:“這是我親手做的,送給您,老師。”我看了看他的神態,那目光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我端詳着這張凝聚着愛心的賀卡,心中盪漾起一股暖流。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當我滿懷愛心去對待學生時,我已在愛中獲得了愛,那愛甜甜的,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教育故事案例 篇二

“興趣和好奇心”是培養學生創新潛力的動力

案例1:世界“汽車之父”福特的傳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出生於一個小農場主家庭的福特從小對擺弄機械有一種超常的興趣,對拆裝家裏的鐘錶到了如癡如醉瘋狂着迷的地步。他的姐姐說,我們福特家的鐘表“一看到亨利(福特)走過來就渾身發抖。”福特從小就好奇心極強,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看到柴爐上煮開水的茶壺在“哧哧哧”冒着熱氣,他便塞住壺口,結果水壺炸開,險些釀成傷害事故。他在學校裏製作了一個蒸汽渦輪,結果把學校的牆壁都撞了一個很大的洞。然而,正是良好的家庭和學校氛圍—一種真正學習化的氛圍,成就了這個世界天才。

案例2:《文匯報》有這樣一則報道:上海一重點中學高材生,他能解數學難題,思路和程序都正確,但因不喜歡繁瑣的演算,總是小錯不斷,大學聯考以幾分之差被拒之門外。家裏將其送到西方一所著名大學學習,老師總是被這個學生無窮無盡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還常常讓全班同學爲他鼓掌。第二年這個學生成了這所著名大學的校長助理。

回顧我們以往的教育,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惟師”、“惟書”的現象比較嚴重。個性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宰一切,包攬一切,不允許學生越雷池一步,學生若有獨闢蹊徑或有了奇思妙想,似乎就是大逆不道。這樣嚴重地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和壓抑了個性的發展。

美國前任總統尼克松在《領導者》一書中以前這樣評價中國的教育:“中國的教育制度能夠爲羣衆帶給很好的教育,但卻失去了中國的達爾文和愛因斯坦。因爲中國的教育過分地強調了每個人樣樣都好,樣樣都統一,從小就把他們訓練得十分馴服,從小就灌輸讓他們聽大人話的思想,不允許有獨立見解,更不允許有愛因斯坦那樣‘離經叛道’的現象出現,這樣就只能培養出守業型的人才。”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教育的積弊和悲哀。

上述第一個案例中的福特如果出生在只明白死讀教材、死摳題目和答案的當代中國的家庭和學校,早被稱爲“調皮大王”,甚至會遭到“羣起而攻之”的厄運。那麼,這位天才也就會被扼殺在搖籃裏了;從第二個案例能夠看出,西方的教育注重激發學生產生問題,培養創新精神。我們卻將多樣化的思維統一到人云亦云的標準上來,把學生培養成不出錯、不越雷池的平庸人。這難道不是我們教育的差距嗎?

無數事實證明,分數並不完全代表一個人的素質。江蘇省教科院的魏所康先生進行過一次很好的調查,在100名諾貝爾獎得主中,中國小成績中等的佔45%,有6人竟在中國小時學業很差,如愛因斯坦。該調查顯示,創新潛力與家庭出身、經濟條件、中國小成績都有關係,但都不是主要的,決定性的因素是“興趣和好奇心”。愛因斯坦也有過一段發人深思的話:“僅用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透過專業教育,學生能夠成爲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爲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形式對價值(社會倫理準則)有所理解併產生熱情那是最基本的。”

教育故事案例 篇三

尊重學生的人格

有位老師在學生時代以前犯過一次“不可饒恕”的錯誤。參加工作後寫了一篇名爲《老師,我銘記您的寬容》的感人肺腑的文章:

念國小六年級的時候,我是一個很不顯眼的小女孩,老師和同學們很少有人注意我。那時,成績平平的我好想有個機會能一鳴驚人。期末考試到了。下午,我無意問發現班主任把已印製好的期末語文試卷帶進教室後面的辦公室。“如果能實現得到一張考試的試卷,我將能讓老師和同學們對我刮目相看!”這想法不僅僅使我耳熱心跳。

黃昏時,校園裏靜悄悄的。可我走在校園裏卻不像平時那麼自然,總覺得有很多眼睛在看着我。推門進去的一瞬間,我的心開始猛地撞擊我的胸膛。我笨手笨腳地打開辦公室的窗戶,跳進去時地板被踩得很響,我蹲在那憋住氣一動也不敢動。良久,發現無異常狀況,我纔開始找試卷。

“篤篤,篤篤……”這時有人敲門。這敲門聲無異於平地響起一陣炸雷。我無處可逃,又無法應對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一切。驚慌失措的我只好徒勞地用雙手抱住腦袋,鑽到桌子下面的角落裏,都誠一團。那持續的越來越急的敲門聲像把拋向我的利劍,折磨着我本來已不堪一擊的神經。

敲門聲最後停了,同時,我的恐懼也到達了極點,因爲那人一從窗戶爬了進來,並很快地拉亮了電燈。我絕望了,哆哆嗦嗦地站起來,依然用雙手緊緊地把臉藏起來頑強地守護着自己最後的一點可憐的自尊。那人一向持續沉默,並沒有像預先想象的那樣走過來拉下我的手,看清我的面目。不知過了多久,我漸漸平靜下來,那人才開始說話。

“小姑娘,你在這學校唸書?”我點點頭。從他的聲音,我聽出是教我們美術的男老師。他是一位上課生動幽默的極其年輕的教師。他就住在樓下,必須是聽到了那重重的一跳,才跑上來瞧的。

“你不要露出你的臉,也不要說話。你回答我的問題用點頭或搖頭就行。你來那裏是想找一件你想要的東西嗎?”我點點頭。“這東西屬於你嗎?”我搖搖頭。“不屬於我們的東西不管他價值如何,我們都不就應拿走,對不對?”我又點點頭。“記住我的話,你走吧,小姑娘,明天你上學的時候,依然是個天真可愛的孩子。”我緩緩地走出門去,感覺到背上溫暖的目光。我禁不住眼淚奪眶而出。是感激?是悔恨?還是兼而有之?

事過時遷,星移斗轉。多年前那個想一鳴驚人而去偷看試卷的女孩,此刻已回到母校“爲人師表,傳道授業”了,每當獨坐窗前,想起當年把我那一不留意摔碎在地上的自尊心輕輕捧起,又溫柔地交給我的那位上課生動幽默的美術老師時,我總是一如既往地被感動着,感動着。

蘇霍姆林斯基以前說:“教師的每一次尊重與寬容,都會使學生終身難忘,都會促使他去思考,在思考中做人,在思考中做事。”“真正的教育智慧在於教師從來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而是經常激發他要做一個好學生的願望。”也有人指出:“孩子的自尊心如同早晨樹葉上的露珠,輕輕一抖,他就會滑落。”孩子雖然是單純的,但是他們也是有思想、有個性和有自尊的人。因此,作爲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行爲中,務必注意自己的言語行爲,因爲有時一個不恰當的行爲,甚至一句不十分恰當的話語都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傷害,甚至影響他們的一生。上述案例中,應對一位不留意犯錯誤的國小生,這位美術教師即讓學生明辨了是非,又尊重了學生的人格,表現出了一位優秀教師的良好修養和高超的教育藝術。

教育故事案例 篇四

20美金的價值

一位父親下班回家已經很晚了,發現他的5歲的兒子靠在門旁等他。“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爸爸,你1小時可以賺多少錢?”“假如你一定想知道的話,我1小時賺20美金。”“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嗎?”父親非常生氣。約1小時後,他平靜了下來,開始想着自己可能對孩子太兇了……或許孩子真的很想買什麼,再說他平時很少要過錢。於是,父親走進兒子的房間,給了孩子10美金。“爸爸,謝謝你。”小孩歡笑着從枕頭底下拿出一些被弄皺的鈔票,慢慢地數着。“爲什麼你已經有了錢還要?”“因爲這之前還不夠,但我現在夠了。”孩子回答,“爸爸,我現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買1個小時的時間嗎?明天請早一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時間可以換取金錢,也可以換取家庭的親情和快樂。給家庭擠出些時間吧,因爲有些東西是拿金錢買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