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高一歷史的逆向思維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的逆向思維學習方法

沒有好的高一,必然沒有好的大學聯考;沒有高一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就沒有高三的從容自信!所以,高一的時候就要開始認真的學習了,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一歷史的逆向思維學習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一歷史的逆向思維學習方法

一、換位思考

所謂換位思考,就是將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正反兩方面的特徵全部或部分換位後進行思考。我們以學習美國內戰爲例。美國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美國獨立後南北雙方兩種不同經濟制度的矛盾。我們將南北雙方換位,進行逆向設問:假如南方是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北方是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那麼南方能否允許北方奴隸的存在?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爲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需要市場、原料和自由勞動力,此其一。其二,北方取勝的主要原因是實力強大和人民支持。我們仍將南北雙方換位後進行逆向設問:假如北方弱小、南方強大,那麼北方還會取勝嗎?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只是情況要更復雜,更因難些。因爲資本主義經濟順應了歷史發展的必然,北方取勝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進而,我們還可以得出更深一層次的結論:任何逆歷史潮流而動者,任何背離民心者,都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由上可知,凡是涉及歷史事件雙方的結論,以及對歷史現象的必然性或偶然性的解析,我們都可以進行換位思考。同學們不妨多嘗試一下,一定會有不少意外的收穫。

二、換角度思考

換角度思考是指我們對歷史事物在從常規的、角度思考之後,另闢蹊徑從其他角度去思考。這既有利於探索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發生的多種因素,又符合歷史創新思維的多維性特徵。我們以學習隋朝的大運河爲例。對大運河的開鑿,常規思維一般從兩個角度思考:一是它加強了南北交通,鞏固了隋朝對全國的統治,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以及運河沿岸城市的繁榮;二是它勞民傷財,地方官吏乘機勒索百姓,造成民怨沸騰,加上隋煬帝本人極盡奢華,政治腐敗,最終導致隋朝滅亡。我們換角度設問:工程如此巨大,無疑要耗費鉅額的財力和物力,假如隨朝經濟凋敝,國力貧弱,那麼能鑿成這條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嗎?當然是不可能的。這就從反而證實了教材上的結論:隋朝經濟繁榮。還有,在長達四五千裏的複雜地理和水文環境下,巧妙借用天然河道和古運河通道,這不正好反映了那時的水利勘測和工程設計的高超水平,從而證明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巨大創造力嗎?這一點也是教材上所沒有的,但又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三、發散性逆向思考

所謂發散性思維,就是由一點到多點,由點及面,由此及彼,進行多向思維。而發散性逆向思考就是常規思維的發散性思考。它可以強化我們對某些知識點的認識、理解和記憶。我們再以學習淝水之戰爲例。淝水之戰是經歷了長期的分裂後,由前秦發動的統一戰爭。按照常規思維,大凡統一戰爭都是順應了民心的,因爲人民都厭惡戰爭,都渴望統一、安定、和平的生活環境,所以它應該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可是前秦發動的統一戰爭爲什麼卻遭到了人民的反對、不得民心呢?(這是前秦失敗的根本原因)我們進行發散性逆向設問:人民爲什麼會反對統一戰爭呢?從前秦軍隊中士兵的構成來看,士兵大多是各族人民中強徵而來的,他們受盡了民族壓迫之苦,強烈地渴望擺脫前秦的統治。因而可以判斷:人民決不是反對國家統一,而是反對由前秦來號令統一。民族矛盾的尖銳,使前秦並不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當然也還有其他的原因,如秦軍的指揮者在戰術上失當,作爲統帥,苻堅驕傲輕敵;秦軍缺乏訓練,戰鬥力不強等。我們繼續作發散性逆向思考;根據當時的形勢,從前秦的對手東晉入手,又可得出前秦失敗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江南經濟迅速發展,社會秩序相對穩定,有抵禦外敵入侵的能力。這樣,前秦失敗的原因就可總結出這五條來。同學們可聯繫所學史實來思考。

高中歷史複習方法

一、高中歷史知識模塊化、體系化,縱橫相連,收放自如不妨嘗試通過列表的形式,將高中歷史三本必修和三本選修的全部知識(以目錄爲單位)羅列在一張以中國、外國爲橫軸,古代、近代、現代爲縱軸,以政治、經濟、文化爲副軸的平面三維複式表(詳見筆記篇歷史部分的相關內容)。

二、多練選擇,揣摩出題意圖,靠近試題思路上面已經說到,近兩年大學聯考歷史的考察方式是“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的抽血式巡查。

三、規範答題,少說廢話高中歷史的二卷解答題與地理、政治還略有不同,大多是材料解析題。材料解析題主要考察考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要求我們能夠全面、準確、精煉地提取信息,並儘量簡練、規範地表述。

高中歷史知識點整理

第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這便是高中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規律。生產力就是人們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解決社會和自然之間矛盾的實際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響自然並使之適應社會需要的客觀物質力量。

第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要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這是高中歷史唯物主義的又一基本規律。社會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了社會經濟基礎。社會上層建築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思想、觀點,以及相應的制度、設施和組織的複雜體系。社會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適應於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對社會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落後的或超前的社會上層建築對社會發展起着阻礙作用。

第三、人民羣衆是創造歷史的主人。歷史唯物主義認爲,人民羣衆是歷史的主人。個人在社會中是比較渺小的,只有當個人結合成羣體,才能真正地發揮出社會主體的重大作用。即使是傑出人物,他們的作用再偉大,也只反映羣衆要求,依靠羣衆力量的基礎上,才能對社會歷史發揮一定的影響。

第四、歷史是不斷進步的。任何歷史人物、政黨、團體、歷史活動、制度、措施等都必須適應歷史發展的潮流,違背歷史發展潮流的必將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