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體育課說課稿多篇

體育課說課稿多篇

體育課說課稿 篇一

《體育課》選自意大利小說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講述的是在一堂體育課上發生的事情。因爲涅利太瘦弱了,媽媽認爲他做不了那樣的活動,所以前來請求校長免去涅利的體育課。但涅利硬是不同意。他堅信自己能跟其他同學做的一樣好。在體育課上,涅利用他那瘦削的手抱住橫木往上爬,在同學們的鼓勵下涅利終於爬到了橫木頂,站到了平臺上。表現了涅利自信、自強以及堅持不懈的精神。學習這篇課文意在領悟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主人翁的精神,從中受到啓迪。

1.深入學習課文,探究涅利是怎樣在同學、老師、媽媽的關心和鼓勵下,爬上橫木頂上的,體會涅利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品質。

2.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表現人物特點,並懂得在習作中靈活運用。

3.總結全文,給予學生啓迪。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欣賞和鼓勵。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法:通過問題設計讓學生進行思考探究、交流感受,想象人物心理,多角度地引導學生感悟涅利自強、自信、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讓學生在朗讀中感知,在感知中領悟,在領悟中獲得啓發。

學法:課堂上,以疑促讀,以讀爲主,細節感悟品讀,角色想象朗讀,邊讀邊議,讓學生抓住關鍵句段進行品詞析句。帶着問題通過自主探究、集體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深入文本,品讀人物語言、行動描寫的重點語句,感悟文章內容,體會人物精神品質。

圍繞着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三大教學環節:

(一)、出示本單元導語,把握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明確學習這一內容的方法。此環節首先借單元導語導入,板書課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二)、直奔中心,學習涅利爬上橫木頂的經過,感受涅利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一環節首先聚焦細節,引導學生找出描寫涅利爬橫木的具體句、段,品細節、談感受。然後品讀老師、同學、媽媽關心、鼓勵涅利的話,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成功既需要來自他人的鼓勵與欣賞,更重要的是自己自信、堅強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三)、看圖想象、說話,獲得人生啓示。

板書一目瞭然,緊抓課文重點,更好的體現了涅利成功的這一過程,對於情感目標的體現很清楚。

體育課說課稿 篇二

我今天要說的是《體育與健康》籃球課的第二課時,本次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胸前傳接球的基本技術。下面我把本次課的'設計思路、教材特點、學生分析、教法選擇等方面做一下簡要介紹:

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理念,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以學生髮展爲中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啓發學生自創、自學、自練、合作練習,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本課除了要加強學生運球的鞏固複習之外,還要重點解決學生初步掌握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學習的問題,爲以後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我所任教的是高一年級,班級人數較多且多數學生來自農村,在學習時對籃球教學接觸不多,因此對籃球的知識與技術認識也很少,但他們又對球類學習有很強的新鮮感。在前1節課的籃球學習中他們表現對籃球學習的好奇,但對基本技術的學習感到很枯燥,開始學習時注意力都集中在籃球上,有的學生在爭搶籃球,有的學生抱着球各處跑,有的學生急急忙忙去投籃……另外由於學校的設施器械少,不能做到人手一個籃球,教學也只能在一個籃球場上展開。這些問題給我的提示是:在籃球教學的前幾單元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重視課堂的組織性。

認知目標:學習與瞭解胸前雙手傳接球的動作方法及進一步建立運球的動作概念。

技能目標:讓學生學好傳接球技術動作,鞏固和提高運球技術。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密切配合,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重點:雙手胸前傳接球—準確的手型及接球的緩衝和傳球的翻腕動作。

難點:雙手胸前傳接球—上下肢協調用力和手對球的控制能力。

常規部分和熱身部分:教師主要採用示範法。學生主要採用觀察法、模仿練習法。

學習和活動部分:教師主要採用講解示範法、分解練習法、遊戲與比賽法、預防和糾正錯誤法、積極性評價法。學生主要採用觀察法、模仿練習法、自我評價法、團體評價法。

放鬆和結束部分:教師主要採用講解示範法、積極性評價法,學生主要採用觀察法、模仿練習法。

1、籃球場一片;2、籃球40只。

預計平均心率爲: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爲145次/分,出現在四十分鐘。

運動密度約爲40%,運動負荷爲中等。

本課結構安排分四個部分:常規部分、熱身部分、教學遊戲、學習、組織練習部分、放鬆與結束部分

常規部分

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上課人數;師生問好;考勤;宣佈本課內容、任務,提出要求及處理見習生。這部分約3分鐘。

熱身部分

這部分每一位學生手拿一球,繞2片籃球場地做運球、拋接球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爲學習和活動部分做好準備,並能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這部分共用5分鐘。

教學遊戲

名稱:運球搶球(男女分組)遊戲方法:一人持球運球,要保護住球另一人在吧犯規的前提下進行搶奪球,在籃球場內。這部分約8分鐘。

學習介紹籃球傳接球的方法

本部分是課的核心,爲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提高這兩項技術,教師根據由易到難,由分解到組合的教學原則。教師先做1-2次的完整示範,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動作概念,然後教師分解講解動作要領,學生跟隨着做。教師講評學生做的動作。這部分約4分鐘

組織練習

兩人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8分鐘)

三人傳球練習。(8分鐘)

砸籃板練習。(6分鐘)

教師在學生練習時要巡迴指導,發現錯誤時糾正,個別錯誤個別糾正,普遍錯誤集體糾正

放鬆與結束部分

引導學生進行放鬆活動,之後做課堂小結,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達到鼓勵學生和繼續提高的目的。最後師生再見,歸還器材。這部分約3分鐘。

本次課我之所以選擇這樣教材內容、教法及設計程序,主要的思考在於在前面的幾節課教學中的體會。有不少學生對籃球的興趣濃厚,但是他們往往不願在球性及基本功上下功夫,最好一到球場馬上比賽或投籃練習。忽視籃球基本功的學習,學生就學得不紮實,技術提高慢、不規範。

另外也想嘗試在教學營造一個相對更自由寬鬆的環境;希望能通過讓學生看展板、自主練習及分組競賽遊戲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相關運動技能。

體育課說課稿 篇三

貫徹"健康第一,學生爲主,教師主導"的指導思想,力爭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培養學生自主鍛鍊意識和創新意識。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對實際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學習。根據學生的生活閱歷,將教學內容與教材有機結合起來,使技能學習貫徹整個教學,既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又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競爭意識,讓他們在"樂中練,練中學",注重師生雙向交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思維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在練習中表現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較高的學練熱情,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使每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發展他們自尊自愛的個性品質,通過探究性的學習、合作性學習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有着廣大的羣衆的基礎、完善的乒乓球設施,並且隨着我國乒乓健兒一次又一次的奧運會、世界錦標賽等各種國際大賽上奪得冠軍,人們對乒乓球這項運動的期望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因而,我選擇了乒乓球正手攻球技術爲本課主教材。正手攻球是乒乓球運動進攻的一種主要技術,具有速度快、力量大、攻擊性強、應用範圍廣泛等特點,深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愛。根據新課程相關標準,本課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並組織完成"乒乓球打靶"這一遊戲環節。重點:將乒乓球正手攻球與遊戲有機結合,難點:學生自我能力的發揮。

1. 教學對象:七年級年級,預設學生數爲四十人,男生。

2. 身心特點:活潑好動,有一定自主意識,善表現。就乒乓球而言,具備學習乒乓球基本技能的身體能力。

3. 學習基礎:經過前兩次課正手攻球的初步練習,60%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正手攻球動作要領。

根據指導思想和學生特點等,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爲以下四個領域:

1. 認知領域:通過正手攻球的練習與遊戲,瞭解正手攻球的作用和練習要求。

2. 技能領域:領悟正手攻球的動作要領,大多數學生掌握並能使用該動作。

3. 情感領域:積極參加課堂活動,對課堂內容表現出濃厚興趣。

4. 發展領域:通過分組練習和遊戲設計,使大家互幫互助,積極開動腦筋,踊躍發言提出自己意見。

本課採用講解法、示範法、練習法、討論法、遊戲法等教法。首先將動作要領講解給學生聽,然後做簡單的示範,要求學生在練習中領悟動作要領。在遊戲這一環節,要求學生積極討論遊戲中相關注意點,並完成遊戲。相對應的學習法有練習法、互助法、討論法、遊戲比賽法、評價法等。

第一部分我設計爲"活躍情緒,激發興趣",首先集體集合宣佈本課內容:大家做簡單的練習後進行比賽遊戲。然後調動學生積極性:

1組織學生練習手持拍託球和顛球。

2徒手做正手攻球動作,體會動作要領。

3將學生分成十組,每組四人,每組分成兩小組,輪流進行有球練習。要求學生互相提醒動作要領,並自我提醒。設計時間15分鐘。

第二部分我設計爲"保持活動情緒並發展",集合學生,宣佈本堂課遊戲名稱"乒乓球打靶",並告訴學生:將乒乓球擊打到對方球桌以練習大家正手攻球準確性,並提出幾點要求:

1遊戲方法、規則、勝負裁決法由大家共同討論

2由體育科代表總結並最終確定公佈於黑板

3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討論並出結果,比賽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然後由學生組織遊戲比賽。設計進行時間25分鐘。

第三部分就設計爲"穩定情緒,恢復身心",這一環節主要對對大家的遊戲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並引導學生課餘時間進行自我學習。最後宣佈下課歸還器材。

本課需要使用學校乒乓球館十張球桌,乒乓球拍:41只,乒乓球:41只,小黑板一塊和粉筆及學生設計遊戲過程中所需要的器材若干。

結束語:

各位評委:

以上就是我對本堂課的設計。從技能學習的角度上看,這種設計方法不是最高效的,但我認爲,如果能夠有效利用乒乓球這一體育教材的教學組織,學生的創造能力、組織能力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真正得到發展,並且培養了學生自主鍛鍊意識,在技能學習上微小的犧牲是值得。這也是我本課的設計主旨所在。當然,這還是一個初步的探究和嘗試,不足之處還希望大家提出意見。

體育課說課稿 篇四

本課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同時,體現出體育課的樂趣及成功的喜悅。在教學過程中,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層層遞進,又相互貫穿。在教育學的關係上,既強調教師“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學生“學”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在器材上注意器材的合理使用。

踢毽子是我國民間流行很久的一項運動,現代踢毽球技術水平很高,但是它的鍛鍊價值很大,特別是踢毽球能增強踝、膝、髖關節以及腰、頸堆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因此踢毽子是鍛鍊身體的好方法,通過跳躍、舉腿和屈體等有趣多樣的動作,使身體各部位都能受到很好的鍛鍊。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毽球起球技術的腳內側起球。

起球技術是指利用腳、腿、胸、腹、頭(除兩手臂外)等身體有效部位把對方擊過網或突破攔網後的球擊起,並組織進攻的擊球動作。它可以分爲:1、腳內側起球2、腳外側起球3、腳背起球4、腿部起球5、胸部起球6、頭部起球。本課內容是第一課時,腳內側起球——指用腳的內側面擊球的起球動作。

1、教學對象爲高一學生,學生年齡層次低,興趣轉移快,注意力易分散。2、因毽球的民間廣泛流傳性,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基礎。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使同學們瞭解毽球起球的種類;瞭解腳內側起球的動作技術特點,思想彙報專題使90%以上的同學能夠較熟練掌握腳內側踢毽球的技術方法。②過程與方法:通過不同的練習方法踢毽球,增強踝、膝、髖關節以及腰、頸堆的靈活性和柔韌性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優良的品質和團隊的協作精神。根據以上目標和學生實際確定本次課的教學重點是身體放鬆,上下肢的協調用力。難點是擊球的力度控制和擊球部位的準確性和時機的把握。

因爲毽球的民間廣泛流傳性,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採用自主踢毽球進入課堂,再以學生個人、多人合作練習爲主,在練習過程中再注入競技毽球的基本技術教學。而課堂最主要的是爲學生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單一的起球技術練習變得生動有趣。

本節課採用了自主學習教學、合作學習、教學組織、情境——陶冶等教學策略。

重點是身體放鬆,上下肢的協調用力。

難點是擊球的力度控制和擊球部位的準確性和時機的把握。

分四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 (2分鐘)

1、教學常規 集合整隊快、靜、齊,動作規範、到位。

2、目標:明確目標,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和學習氣氛。

(二)熱身階段(10分鐘)

1、繞田徑場慢跑一圈,途中完成小步跑、後踢腿跑、交叉步跑、小腿外擺跑(觸手)、大掄臂、提肩。

2、自由空間(自由踢球)因毽子在民間流傳廣泛性,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踢毽子,而且形式多樣化。又因毽球活動並不會應爲技術動作不正確而受傷。所以在這個自由空間裏,學生可以採用任何自己所知道的形式踢毽球,是除肩至手部位之外的身體其它部位,規定時間是5分鐘。並找出最具特色、最具挑戰性、踢得最順暢的同學出來展示,解說。

3、目標:活動身體、預防運動損傷、激發興趣、快樂相隨。

(三)、基本階段(23分鐘)

1、導入。教師首先對學生的展示最出積極的評價,然後將話題轉至競技毽球和健身毽球運動的區別→競技毽球的基本技術→起球技術的分類,最後進入本課的主題腳內側起球(指用腳的內側面擊球的起球動作。)

2、腳內側起球技術動作方法:起球前,兩腳前後自然開立,踢球腳在後,兩膝微曲,兩手臂放鬆自然下垂於體側。起球時,身體重心轉移到支撐腳上,踢球腿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上方擺動。在擺動過程中逐漸形成髖關節外張,膝關節彎曲,踝關節內翻的基本姿勢。擊球的一剎那腳部擊球面端平,擊球部位應在腳內側面的中部,擊球點一般應在支撐腿膝關節高度的體前約40釐米處。起球的全過程應注意柔和協調,大腿小腿應完成向前上放送球的動作。

3、練習方法

a、原地個人單腳起球?起球過腰 左右腳都要練;

?起球過頭

b、原地兩人對練(一起一傳、兩起一傳);

c、移動中起球(左右開弓,自行調整);

d、挑戰數字:指定數字(一般以超出學生水平2——3個爲準),原地腳內側起球,師生齊聲大聲倒數,調節課堂氣氛。

(注:隨着個人熟練程度的提高,逐漸在起球的速度、弧度和落點上自行加大變化和難度。在練習過程中要注意對正確技術動作的體會。)

4、拔蘿蔔(紅白蘿蔔)遊戲:

(兔子見到蘿蔔,快樂的跳過去拔出蘿蔔,再跳着運回家。)

將毽球散落在離起點25米遠的某處,將全班同學分成四組,跟着歡快的音樂跳兔子舞前行20米(前進大步,後退小步或原地在規則範圍內,不作說明,由學生自行發現),全隊人員都過20米線後隨意跑向毽球,一人撿一隻毽子,然後再還原隊伍跳回原點,並將球集中放入紙箱中,以最先到達起點的爲勝方。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參與運動、愉悅身心,還可以將器材全部收集起來。

5、目標:瞭解競技毽球相關知識以及起球技術,尤其是腳內側起球;掌握腳內側起球技術動作,熟練技術;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團結精神,競爭意識。學會如何在運動中尋找快樂。

(四)、結束階段(5分鐘):

1、放鬆運動。首先做一些上肢運動,以彌補本節課上肢運動量不足。再做放鬆腿部肌肉的運動,防止運動疲勞。

2、小結。

對課堂評價以及知識總結;作業:腳內側起球在比賽中的運用?

3、身心放鬆,使脈搏次數儘快恢復正常;積極評價,培養自信心。

預計效果:平均心率130—140次∕分。密度45%—50%

教學器材:毽球(每人一個)、音箱一套

體育課說課稿 篇五

1.教學內容:體驗誠徵路(耐久跑)

2.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國小四年級田徑運動項目教學內容之一,是提高心肺耐力水平,增強意志品質最直接的運動項目,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就證明了這一點,但耐力跑是一項枯燥無味的項目,學生對耐久跑存在畏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在這裏通過情境教學——體驗長征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變了古老的枯燥的耐久跑練習方法,使學生在體驗中學,體驗中練,掌握耐久跑的動作要領及呼吸節奏,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戰勝自我,克服困難。

3.說教學目標:

①.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跑的動作方法,體會跑的呼吸節奏,提高跑的能力和掌握爬越障礙等動作方法,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②.通過遊戲的學習,發展學生移動、躲閃的能力。

③.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敢頑強,勇於創新,親身體驗以及和同伴交流合作等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動作輕鬆。

教學難點:呼吸和跑速有節奏。

國小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敢於大膽嘗試,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用遊戲《貓捉老鼠》進行本課開課,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思、在思中獲,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團結的集體精神,充分運用新課程標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給學生開闢發展的空間,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敢於嘗試,親身體驗、勇於創新,讓學生在親身體驗長征路的過程中身體得到鍛鍊。

本課學生學習主要採用:自主學習法,探究合作交流學習法,對比學習法,讓學生能在練習中發現自身動作問題,通過同學之間相互模仿對比,交流,評價等探討中領悟動作要領,通過展示解決發現問題,讓學生能更進一步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

根據國小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國小生的形象思維較強善於模仿特點,遵循直觀性和自覺性的原則,主要採用講解法,演示法,練習法和討論法,讓學生學得活,練得活,對課產生新鮮感,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爲主體,以師生共同學習爲主要目的,從而達到新課標所提倡的“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本節課我分爲情境導入、深化主題、愉悅身心三個部分進行教學。

(一).情境導入

興趣是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源動力,本課一開始就運用遊戲《貓捉老鼠》進行本課開課,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思、在思中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着又通過一首《閃閃的紅星》的音樂中進行韻律操活動,把學生導入到課中來。

(二)深化主題

“引導”和“自主”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自主”是核心而“引導”是關鍵。要讓學生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我在這裏通過歷史問學生“你們有沒有看過戰爭片,有沒有聽說過紅軍的故事?同學們有着不同的答案。那你們有沒有看過二萬五千里長徵的一些故事,在同學們的一片議論聲中,我就趁熱打鐵地說:那我們今天就來當一回紅軍,體驗他們當時的辛苦好不好?就這樣很自然地引出了課題《體驗長征路》。接着講我們在長征路上很辛苦要發生很多的困難,我們應該怎樣克服困難,取得勝利——在這裏我就設計了不同的動作及遊戲比賽,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完成本節課——耐久跑的任務。

(三)愉悅身心

體育有着特殊的育人功效。針對“你認爲今天的體驗長征路這一節課時中還有什麼不足之處?這一問題,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願望,如此設計,無疑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學生產生疲勞,運用學生熟悉的歌曲《軍港之夜》配以動作做爲整理活動,師生邊唱邊舞,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身心恢服。最後通過小結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賞識,並提出努力方向,使其在課外得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