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篇一

《去年的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第七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話故事。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們分別後的第二年春天,小鳥回來只找到了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於是,它心裏充滿了憂傷和惆悵,帶着些許傷感色彩,讚美了高尚的,令人蕩氣迴腸的友情。這篇童話資料雖然較其他童話簡短,作者也沒有用過多華麗的詞藻來修飾它,但是它所蘊含的道理卻是深刻的。

基於這樣的解讀,根據本文特點,爲了簡化教學,所以作如上設計:

1、在本文的設計和教學中,遵循作者的思路,以“小鳥與樹的友情”爲出發點,也以它爲課眼,葉老以前說道:“作者思有路,道路識斯真。”“看整篇文章要看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的思路,就打開了窺視作品奧妙的門戶。這堂課都以“小鳥與樹的友情”爲線索,在上課的過程中牢牢抓住小鳥與樹的珍貴友情表此刻哪些地方,在不斷地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又一步步地感受鳥兒和樹的珍貴友情,這樣情感的昇華就水到渠成了,而不是單單給學生一個蕩氣迴腸的友情。這樣就極大地尊重了學生的主體,真實地做到了讓學生自主探究。

2、抓住情感交流的方式——對話。這篇童話主要透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文章一共有四處對話,分別是鳥和樹的對話,鳥和樹根的對話,鳥和門先生的對話和鳥和小姑娘的對話,這四次對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課文所要說明的道理也是從這四次對話中逐步地顯現出來。所以學生每談到一處對話,我都牢牢地把它抓住,進行指導,力求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學生的朗讀也一次次地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扮演多個主角,感受不一樣主角的不一樣心理。比如在剛開始鳥與樹的對話中,請學生找自我的好朋友讀一讀,演一演,充分展示出一對好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應對自我的好朋友,學生的情感也較容易出來,這樣也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間。打破了以往都是教師點名朗讀的慣例。下方其他的主角也是如此,文章略去了鳥兒在尋找朋友過程中以及應對燈火時的心理描述,從而給師生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只有讓學生充分地去朗讀,去感受,去體驗,才能真正走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3、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讀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方法,這節課我也是十分重視讀的,除此之外,我還運用了多種方法。在文章結尾處安排小練筆,讓學生寫下要對小鳥說的話,一開始我還擔心學生會無話可寫,沒想到學生滔滔不絕,寫了很多,有安慰小鳥的,有讚美小鳥的……學生各有各的想法,效果挺不錯。

整堂課下來,失敗的地方也有很多,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一部分與一部分之間的連接不夠緊密,資料之間的轉換有時感覺有些突兀,也許是我上課時過多地思考了自我,而較少地去思考學生,從而使課堂上師與生的交流、互動不夠完善。三尺講臺,我涉足的時間還不長,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教學各方面的水平都會得到提高。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篇二

《去年的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第七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話故事。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們分別後的第二年春天,小鳥回來只找到了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於是,它心裏充滿了憂傷和惆悵,帶着些許傷感色彩,讚美了高尚的,令人蕩氣迴腸的友情。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來展開故事情節,內容簡短,全文沒有華麗的詞句,但是它所蘊含的道理卻是深刻的。基於這樣的解讀,根據本文特點,爲了簡化教學,所以作如上設計:

1、在本文的設計和教學中,遵循作者的思路,以“小鳥與樹的友情”爲出發點,也以它爲課眼,抓住了文章的思路。這堂課都以“小鳥與樹的友情”爲線索,在上課的過程中牢牢抓住小鳥與樹的珍貴友情表現在哪些地方,在不斷地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又一步步地感受鳥兒和樹的珍貴友情,這樣情感的昇華就水到渠成了,而不是單單給學生一個蕩氣迴腸的友情。這樣就極大地尊重了學生的主體,真實地做到了讓學生自主探究。

2、這篇文章中的對話較多,比較適宜學生分角色朗讀,爲了更好地讓學生體會每一個角色的情感,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是非常必要的。這篇課文抓住情感交流的方式——對話,通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文章一共有四處對話,分別是鳥和樹的對話,鳥和樹根的對話,鳥和門先生的對話和鳥和小姑娘的對話,這四次對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樣的課文比較適合學生分角色朗讀,我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學生真正帶入文本的情境中。如我逐步引導學生揣摩課文中小鳥的三次問話的語氣,用多次換角色的方法來朗讀,讓學生們體會鳥兒和大樹分別時的難分難捨,小鳥尋找時的焦急與艱辛。漸漸地,學生們走進了這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讀的感情基調,讓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一步一步地深化情感。看着學生的表情變得着急、擔心、難過時,我知道故事已進入他們的內心深處。

3、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讀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方法,這節課我也是非常重視讀的,除此之外,我還運用了多種方法。在文章結尾處安排小練筆,讓學生寫下要對小鳥說的話,一開始我還擔心學生會無話可寫,沒想到學生滔滔不絕,寫了很多,有安慰小鳥的,有讚美小鳥的……學生各有各的想法,效果挺不錯。

整堂課下來,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最突出就是沒有深入挖掘文本,沒能真正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真摯友情,沒有讓學生體會到小鳥在找大樹時那種急切、焦慮的心情,學生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一味地讓他們讀出小鳥三次詢問的對話那種的焦急的語氣,而且是一次比一次焦急,學生不能有感情地讀出那種焦急的語氣,導致時間浪費。

整堂課還有一個不足的地方是沒有體現語文的工具性,感覺一堂課就是在讀,讓學生動筆的時間太少了,在小鳥尋找大樹的過程中,讓學生動筆去劃出小鳥是怎樣去尋找的一些句子,讓學生能感受到小鳥是一次次地尋找,一次次地失望,一次次地擔心,一次次地急切,而不是一下子就找到了,書中空白的心理描寫需要引導學生自己去體會,而不是老師給學生灌輸,只有讓學生體會到小鳥尋找大樹的過程中那一次比一次的焦急,才能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出小鳥詢問的對話,深化課文的主題。我涉足的時間還不長,準備的時間也不夠充分,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教學各方面會有所提高。

總之,教無定法,但教學又是有規律的。通過此次活動,我從《去年的樹》這一課的設計和教學中悟出了一些新課程閱讀教學的方法,對改進自己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以後要更加重視讓學生挖掘文本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還要重視語文的工具性,讓學生學到真正的閱讀能力。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篇三

《去年的樹》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鳥兒和樹之間的真摯情誼。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中,我確立了兩個重要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小鳥和大樹之間深厚的友誼,初步體會到誠信的可貴。

在教學中,把學生帶入文本,帶入作者的心靈,爲了更好地體會每一個主角的情感,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首先讓學生走進課文中的種種主角,體會每一個主角的思想感情.讓學生重點抓住課文中小鳥的三次問話的語氣,讓學生們體會鳥兒和大樹分別時的難分難捨,小鳥尋找時的焦急與艱辛,越來越明朗.這樣,漸漸地,孩子們走近了這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讀的感情基調。再透過不一樣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語言的感學生從讀中能有所感悟,懂得友情的珍貴。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篇四

《去年的樹》這篇童話的內容很簡單,但是其中蘊含着豐富的內涵,因此必須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其中的道理。基於這樣的思考,我在第二課時確立了三個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2、懂得鳥兒與樹之間的深厚感情,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3、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第一、二點教學目標完成了,學生能很快的理解、分析課文中的詞句,感受到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種種感情。很不足的就是第三點目標上,我設計的不是很到位。我總結了一下,認爲今後應在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

一、備教材需深入、全面

一開始我以爲這只是一篇較爲簡單的童話故事,學生只需從中體會到鳥兒與大樹的深厚感情即可。其實這篇童話看似簡單實則意蘊深刻,語言平淡,但是感情卻極其豐富。我需要在設計的時候把故事中所沒有凸顯的感情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進行理解和體會。

其次,一堂優秀的課必須要處理好每一個細節,我的問題是喜歡一手抓,什麼問題都兼顧,結果導致了什麼都沒有抓住,我以後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需知一節課只有40分鐘,那麼這40分鐘所體現的問題一定是課文中最重要的知識點。在以後的教學過程我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二、備學生需明確其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能夠,我常常會以自己的思維來考慮學生的問題,以自己的思考方式、能力來要求學生。在教學中喜歡牽着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走,而忽略了學生的能力與需求。我需要明確學生纔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只是學習的引導者。每一個學的思維形式、所想到的問題也是各有特點的,我不能以所謂的參考答案來約束學生。

如在分析兩次看的內涵和心情的時候,有些學生的回答其實已經很優秀了,但是我卻還引導他們往我預設的答案上走,導致學生的思維受限。因此,我想只知道新課標的理念是不行的,重要的是理解其內涵,並在教學過程中正確的運用,一定要妥善處理“放”與“抓”這兩者的關係。

三、教學語言需簡潔有感情

在教學生中,我經常會擔心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不斷的解說,結果卻導致教學語言過於複雜,學生有些時候反而更難理解。因此在教學語言的使用上,我需要在對教材鑽研的基礎上進一步簡潔化。須知教師要做的是簡潔有力有感情的引導。

四、時間安排需到位

備課的時候,要對每一個教學環節的時間進行估計,做到心中有數。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會有意識地、有序地進行教學,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不能出現內容沒有講完或是過早結束的情況。

人教版《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篇五

《去年的樹》是人教版第七冊第三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哀婉動人的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鳥兒天天唱歌給樹聽,冬天即將來臨,鳥兒將要飛回南方時,鄭重承諾明年還要回來唱歌給樹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時,它的朋友樹卻不見了。鳥兒在樹根、大門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處尋訪,歷盡千辛萬苦,最後找到的卻是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於是,它心裏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着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推動故事發展。童話略去了鳥兒在尋找朋友過程中以及面對燈火時的心理描寫,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讀過之後,我們會爲小鳥與大樹之間的純真友誼而感動,會讚賞鳥兒信守諾言的品質。

教學中,我抓住以下四次對話,調動了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

“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麼地方去了呀?” 鳥兒( )問樹根。

樹根( )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裏去了。”

鳥兒( )問大門:“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鳥兒( )問女孩:“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小女孩( )回答說:“火柴已經用光了。可是,火柴點燃的火,還在這盞燈裏亮着。”

1、讓學生在括號裏填上適當的詞語,再把這種情感讀出來。學生的情感跟隨小鳥的擔心、焦急到心急如焚、急如風火得到了昇華。

2、說說心裏話:《大樹的友情卡》《大樹的日記》。小鳥對大樹的情,把大樹也給深深打動了。大樹想在自己還沒有被燃盡時前,爲小鳥寄去一張友情卡。同學們你們願意爲大樹寫這張友情卡嗎?

我始終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以讀爲本,肯定學生,賞識學生。學生在讀書實踐中感知、感悟,在想象朗讀中提高語言感受能力,在評讀中獲得了方法,提高朗讀能力。在引導想象說話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學習、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使學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明白了只有建立在誠信基礎上的友情纔會更珍貴更長久。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篇六

讀完這篇童話,第一感覺是憂傷和感動,覺得學生一定能體會出這份生死相依的友情。但是初讀課文,學生並沒有體會到鳥兒和大樹的友誼,而僅僅停留在鳥兒的誠實守信上。

語文的學習是多元的,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只要不脫離文本的本意就可以了。所以我確定了一條一元帶多元的情感主線,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其它主題作爲副線而存在。

這節課的初衷是讀課文時的一種感動,爲小鳥和大樹之間那份帶着淡淡傷感的友情,更爲作者爲我們設下的那麼多的情感空白。小鳥的那份執着和忠貞,友情和誠信,正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失的東西。我一遍遍地與文本交流對話,一遍遍地在交流中感動着自己。因爲我明白,只有先感動了自己,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但是,這使我犯了一個隱形的錯誤,自己課堂上說的話太多了,教師引導這個度沒把握好,導的太多,使學生的思維跟着我走了。

課堂教學的高潮我設計在小鳥面對着燈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這裏三個自然段文字很簡單,卻給了讀者極大的想象空間。這裏既是情感的暴發點,更是情動辭髮指導學生練筆的訓練點。我讓學生讀,讓學生變成小鳥讀,學生提問“鳥兒看到燈火爲什麼還要唱去年唱過的歌?鳥兒爲什麼兩次都盯着燈火看了一會?這兩次有什麼不同”學生提問,學生解答,教師適當引導。這裏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最後我還在這裏安排了一個練筆的環節,語文課堂應是聽說讀寫相結合的。學生交流後,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篇七

中外童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故事語言生動,情節奇異。它按人物形象,通常見的有:常人體童話、擬人體童話和超人體童話。常人體童話人物都是人,但這些人的性格、行爲等個性離奇誇張,比如《皇帝的新裝》。擬人體童話,是透過擬人的手法使非人類的事物具有思想感情和人的性格行爲,如《木偶奇遇記》。超人體童話主要描述自然的人物和他們的活動。藉助超常人和自然的妖或寶來展開情節,如《神筆馬良》。

《去年的樹》這篇童話資料很簡單,但其中蘊涵着豐富的內涵,因此務必讓學生充分地理解課文資料,明白其中的道理。處於這樣的思考,第一課時,我確立了兩個教學目標:一是瞭解課文資料。二是初步感受小鳥和大樹之間深厚的友誼,並有感情地朗讀。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第二點教學目標比較切實地完成了。學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課文中的詞句,並感受到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種種情感。很不足的就是對了解課文資料這一塊的設計不到位。剛開始,我認爲要概括這篇課文的資料十分簡單,一上課,才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課後,我仔細想了想,認爲今後就應個性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瞭解學生的知識結構

平時,我們常常以自我的思維來思考學生的問題,以自我的思考方法、潛力來要求學生,所以常會深感受困惑,覺得學生連這樣 uawen.c n 的題目都不會做,很不可思議。其實不要說學生和我們的知識結構不一樣,就是學生自我也存在着差異性。這就要求我必須要關注全體學生,瞭解不一樣層次學生間的差異,不一樣層次學生的知識結構,根據他們的知識基礎提出不一樣的學習要求,並且儘量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出來。

二、重視板書的設計和應用

國小中段學生的抽象思維潛力沒有高段那麼好,還是以形象思維爲主,對客觀、形象的事物更容易理解、理解。而恰當的板書設計能把抽象的課文資料形象化、具體化,以幫忙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起到了柺杖的扶助作用。因此,對於比較難理解的課文,最好藉助一下板書的妙手。而且板書也能使學生更好地看清文章的結構,對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忙。像這次,如果我能把小鳥和樹的關係,以及大樹由樹到燈火的變化過程用圖示表現出來,這樣既降低了難度,使結構明朗化,也能夠刺激學生的視神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肯定會好一點。

三、把握放的度,妥善處理放與抓

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爲本,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其獨特的見解。針對新課標的這一要求,老師的主角也開始轉變,由起先的保姆型轉化爲此刻的引導。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放開手,把權利還給學生。這原本也是正確的,問題就出在,我太以學生爲本了,也就是放得過度了,學生跑得太遠了。像分段這一部分,如果那時我提醒學生根據不一樣時間所發生的事情把它分成兩部分,學生肯定能很快地劃分出來。這樣也沒有違背以學生爲本的理念吧。

四、重視整體把握和時間的安排

對要進行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先進行估計,想想這一個步驟可能會用去多長時間,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會有意識的,有序地進行教學,保證教學資料的順利完成。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篇八

《去年的樹》是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7冊的課文。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但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後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於是,它心裏充滿了憂傷和惆悵,應對着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這篇童話主要透過對話展開故事的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對話。課文所說明的道理也在這四次對話以及之後鳥兒的表現中逐步顯現出來。告訴我們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

在設計本課時,我充分體現了“以人爲本,自主發展”的教學思想,深化“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透過自讀感悟、主角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等過程,感悟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

新課標提出“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就我的理解,有的課文偏重於工具性,有的偏重於人文性。因此,我覺得語文老師要把握好側重點。而《去年的樹》則是側重於人文性的課文。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情感的體驗,抓住文中的幾次對話採取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讓學生從朗讀中感悟鳥兒和大樹分別時的難分難捨,鳥兒尋找大樹時的焦急與艱辛。“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在最後3個自然段的學習中,我提出問題:小鳥深情地注視着油燈的火苗,然後爲火苗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那是什麼歌,你能明白嗎?有的學生說:“樹啊,我的好朋友,我最後找到你了。”有的學生說:“大樹啊,大樹,我們是好朋友。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我們之間的友誼天長地久。”……同學們暢所欲言,紛紛表達,課堂氣氛到達了高潮。

上完課,我覺得學生感受很多,收穫很多。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篇九

《去年的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故事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鳥兒和樹之間的真摯情誼。

這篇文章中的對話較多,比較適宜學生分主角朗讀,爲了更好地讓學生體會每一個主角的情感,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是十分必要的。我明白,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一個對話過程。從某種好處上說,教學就是在教師、學生與教材之間的互動中展開的。因此我力求透過多種形式的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深入童話中的主角,體會主角的情感世界,把學生真正帶入文本的情境中,體會每一個主角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學初始,我就逐步引導學生注意課文中小鳥和大樹的對話,讓學生們體會鳥兒和大樹分別時的難分難捨,小鳥尋找大樹時的焦急與艱辛。用小鳥的三個問句把這些零散的語言朗讀串成一條情感的鏈,讓學生在反覆地朗讀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這樣,漸漸的,孩子們走近了這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讀的感情基調。

在小鳥應對着燈火,唱歌給樹聽這一部分。那裏有三個自然段,文字很簡單,卻給了讀者極大的想象空間。那裏既是情感的暴發點,更是指導學生練筆的訓練點。最後我還在那裏安排了一個想象說話的環節,語文課堂應是聽說讀寫相結合的。學生交流後,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本課的教學目標比較切實地完成了。學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課文中的詞句,並感受到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種種情感。

但設計畢竟是預設的,一到課堂上就不是那麼回事了。課雖已塵埃落定,課堂上不能忽略的細節讓我更爲難忘,也促使我靜下心來好好地思考了一些問題。

一、對文本多元解讀時,正確把握教學的主導傾向。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就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育資料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老師和學生從這個童話中讀出了小鳥的信守諾言、珍惜友情,讀出了大樹的自我犧牲、無私奉獻,讀出了對伐木人亂砍樹木的憤慨,讀出了對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感悟……這些多元解讀,價值取向用心健康,就應說都是能夠的。但是我們又要看到,作者寫作總有他的主導傾向。一篇課文的教學時間有限,我們不可能對多方面的感受充分展開,所以,我們在對作品多元解讀時,還得思考教學的主導傾向。

細細品味《去年的樹》,一種哀婉動人的心緒會縈繞在我們心頭,久久揮之不去。究竟是什麼打動了我們的心?《去年的樹》是一個關於友誼的故事,但它的構思卻與衆不一樣:故事剛交待了鳥兒和樹的友誼,樹就從故事中退出了。作者的敘述主線完全落在了鳥兒身上,讓鳥兒信守諾言,去追尋樹的蹤跡。故事的結局讓我們心靈震顫——鳥兒找到的已經不是當年枝葉繁茂的大樹,而是朋友的軀體點燃的燈火,儘管這樣,鳥兒還是對燈火唱起了歌。這個故事打動我們的不只是鳥兒的信守諾言,而是一種生死不渝的友誼。當友誼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就成爲感人肺腑的永恆情懷,成爲巨大的精神力量。我覺得這是這個童話人文內涵的主導傾向,它有別於其他歌頌友誼的課文,具有獨到的教育價值。

當我第一遍讀文本時,我覺得這篇作品的主旨在“環保”上:要愛護樹木,保護樹木,不就應亂加砍伐。但再讀幾遍後,我認爲作爲文學作品,這篇童話更爲重要的,在於十分生動地敘寫並歌頌了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深厚的愛意、純真忠誠的友誼。小鳥對着燈火歌唱着,樹變成火柴,這是有形的,但是當變成火光,就是無形的,小鳥爲什麼還要歌唱?小鳥對着不可觸摸的,已經飄逝的火光唱歌,明明明白它已經不會回答了。這是盡心,這是牽掛,這是深厚的愛意,這是純真的友誼,這是對自我的愛負責。”雖然我對文本的解讀是到位的,但在教學中,對引導學生體會小鳥的信守諾言做得不到位,感覺太突兀了,學生還不明白。

二、重視整體把握和時間的安排

對要進行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先進行估計,想想這一個步驟可能會用去多長時間,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會有意識的,有序地進行教學,保證教學資料的順利完成。如:《去年的樹》一般教學兩課時。我的第一次設計是這樣安排的:第一課時除了初讀課文和學習字詞外,細讀課文的前面部分,着重體會樹和鳥兒在一齊的快樂,感受他們分別時的難捨難分,第二課時讀餘下的部分,感受鳥兒和大樹生死不渝的情誼。但是一試教,不得了,我上的第一課時資料太少,課顯得很單薄,不充實。於是,我又調整了我的安排,第一課時除了初讀課文和學習字詞,基本上把課文讀完,第二課時以複述故事和練筆爲主。然後又去試教,感覺這樣第一課時才充實了許多。

總之,教無定法,但教學又是有規律的。透過此次活動,我從《去年的樹》這一課的設計和教學中悟出了一些新課程閱讀教學的方法,對改善自我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忙。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篇十

《去年的樹》是一個優美動人的童話故事。第一次讀到這篇童話時,樹與鳥之間的蕩氣迴腸的友誼深深感動了我!特別是讀到“鳥在燈火前凝視了一會,又唱起了去年的歌”時,我竟然眼眶溼潤了……如何能把這種感情傳遞給孩子,他們小小年紀,能體會到這份真摯的友情嗎?

“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本文故事內容不難理解,難理解的是樹與鳥的這份情。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讀書。體會小鳥尋找好朋友樹的曲折和不易。自由朗讀時,找出小鳥尋找樹到過哪些地方,問過誰。學生找出了從很遠的地方——森林——山谷——村子,問過“樹根——大門——小女孩”,最後找到燈火。我隨即板書,從這些句子、詞語中抓住故事的情節,感受小鳥千里迢迢、歷盡艱辛找朋友的過程,體會到小鳥對友情無比珍惜的情感。

通過分角色朗讀的方法進一步昇華情感。學生真的是爲此動容了,當我問到“小鳥對着燈火看了一會兒”,會想什麼呢?學生答,會想他們以前在一起玩的事。“唱完歌,小鳥又對着燈火看了一會”這時他會說什麼呢?有的答,我終於找到你了,有的答,我很想你,這些真情流露正是他們純潔幼稚的童心對文本所蘊含的情感的獨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