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多篇】

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多篇】

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蜜蜂 篇一

教學目標:見教參116頁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麼瞭解呢?

2、學生彙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辨別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裏,它都能自己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現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我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麼?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果

2、學生彙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寫內容。

3、質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2)你從哪裏發現的呢?(要求學生讀出有關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果,你有什麼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裏你得到什麼啓發?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認真研究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給我們的啓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積極探索,爲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五、作業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板書設計

26、蜜蜂

驗證內容: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

驗證過程:①選40只蜜蜂,做上白色記號。其中20只受傷了。

②把蜜蜂帶到兩裏外放。

驗證結果:20只沒受傷的蜜蜂中有17只飛回來。

三年級上冊語文的課件 篇二

教學目標:

1、圍繞“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這個題目,開展口語交際活動。

2、能把綜合性學習中搜集到的資料或看到、聽到的內容,整理一下,寫成習作。

3、讀背十二生肖。

4、運用已經獲得的識字能力,藉助基本字,認識更多的形聲字。

教學重點:

1、讀背積累成語、詞語,體會反義詞用法及農曆年份編排。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筆謳歌中華傳統文化。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評價能力。

教法學法:

情境導入法、實物演示法、啓發談話法等

教學準備:

及手段十二生肖郵票掛圖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和展示臺

一、激情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着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文化?

2、生自由簡單彙報。

剪、扎、編、織、繡、雕、塑、繪、刻……

3、傳統文化流傳到今天,可謂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而且它們就在我們身邊,並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課件)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二、自學綜合性學習。

1、自己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2、彙報交流。

3、師生擴展開再說一說。

三、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1、介紹同樣的傳統文化的同學自由組成活動小組2——4人,確定負責人。

2、組內交流,確定彙報方式。

3、集體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傳統文化。小組代表彙報,不完整的小組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同學可以提問。

4、完成前面綜全性學習的展示,哪個小組完成得好。

四、習作

1、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收集了不少資料,有文字,有圖片,也有實物,我們還利用口語交際的方式,看到聽到了許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訴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紹的過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資料,要用自己的話來講述。

3、把最想告訴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既可以介紹自己瞭解到的傳統文化,也可以寫開展活動時發生的事情。

4、確定想寫的內容後,想一想打算按什麼順序寫,想清楚怎麼寫才能讓別人讀明白。

5、在交流和評價習作時,可以按照不同的習作內容分類進行交流,使學生在交流習作的過程中,增進各小組之間的溝通,並豐富對傳統文化的瞭解。

6、交流之後,可以把有特色的習作集中起來,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五、我的發現

1、自己把全部詞語讀一讀。

2、比一比,看一看,詞語中的帶點字,你能發現什麼?

3、這些是字在同一個詞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4、再讀詞語。

六、作業設計

按照要求寫一篇作文

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玩出了名堂 篇三

一、教學內容簡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5課《玩出了名堂》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利用看守大門工作的清閒磨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突發奇想,把兩片放大鏡放一起有了驚人的發現,隨後做成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貫穿一個“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發明創造是在不經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實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

這篇課文緊扣觀察的專題,目的是啓發學生在平時的玩耍、遊戲中,如能細心觀察,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可能會有所發現,從而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觀察事物的習慣。

二、通過本節課學習擬達到以下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堂、鏡、閒、待、閱”5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閒、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3、瞭解列文虎克一開始是怎樣磨鏡片的,想象他當時的想法。

三、教學重點:

通過放手讓學生自讀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

四、教學準備

1、電腦製作的生字課件。

2、師生蒐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拓展資料袋裏的內容。

教學流程

談話導入

1、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麼?

2、學生交流。

3、教師導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的行爲,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並齊讀課題)

4、學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5、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如:

a.什麼是“名堂”?

b.誰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麼?

d.怎麼玩的?

e.他玩出了什麼名堂?

[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喜歡的遊戲和在玩中體會,即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另外,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也激發了濃厚的閱讀興趣。爲一會兒的讀文打好基礎。]

由疑而入,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

a.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遇到生字、新詞想辦法讀準。

b.同桌互相聽讀課文,糾正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交流。通過自讀,你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在交流中可以讓學生介紹一下蒐集的有關列文虎克的資料。

[放手讓學生自讀,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新詞,真正做到自主學習。讓學生把問題提出來,又把問題還給他們,讓他們帶着問題去閱讀。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並且,充分的交流閱讀收穫是一個實效性很強的學習方式。]

逐段朗讀,探究發現

1、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指名讀、齊讀這一段。

b.議一議。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費時間的行爲,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c.語言引述:在科學,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就是在玩中產生的。下面,我們就來進一步瞭解他喜歡玩什麼,是怎麼玩的,好嗎?

[給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以自主學習成果激勵成功學習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a.讀一讀。指名多人次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教師重點指導讀準多音子的讀音。

b.說一說。列文虎克喜歡玩什麼?是怎麼玩的?

c.想一想。從他玩鏡片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列文虎克玩鏡片的特點: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聯繫自己的“玩”,談談你對他的這種玩法的看法。

e.帶着讚賞的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讀是理解課文的紮實有效途徑,真正做到在讀中感悟。時時把“玩”與“名堂”緊密聯繫在一起。]

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卡片“堂、鏡、閒、待、閱”。

2、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3、仔細觀察發現特點,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

4、學生寫字。

[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寫字基礎。因此,鼓勵他們交流識字方法、引導他們觀察發現結構特點。發揮其積極性和自主性。]

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秋天的雨 篇四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語言感悟、積累和運用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課文描寫的景物特點,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興趣和感情。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點來寫秋天的雨的。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音樂引入情境播放《秋日的私語》)

1、同學們,今天黃老師想和大家來談談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給你留下什麼的印象?(學生各抒己見)

2、有位作家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着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秋天的雨》。(板書課題)

3、請小朋友讀讀課題。(展示個人對語言不同的感悟)

二、初讀課文,讀中感悟。

1、個性化讀書。(自主讀)要求讀準音,讀通課文。

2、指名讀課文,檢查讀的情況。

3、通過這次讀書你又讀懂了什麼?(學生說)

你是想看看秋的顏色?還是想聞聞秋的味道?還是聽聽秋的聲音呢?

三、品讀課文,理解體驗

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喜歡哪段就來學習哪段?)

1、說說是怎樣體會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的?(因爲它不知不覺地就來到了我們身邊,打開秋天的大門)

(1)請學生讀一讀不知不覺,文中是用什麼詞來寫的?(學生說輕輕地,輕輕地)

(2)請你讀一讀。即時評價讀得怎樣?齊讀。

(3)它打開了豐收的大門。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2、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你是怎樣理解“五彩繽紛”的?(出示多媒體投影)

a.學生讀課文邊讀邊思。指名學生說。

b.這麼美的景象,你是如何讀的?讀讀,如何讀出五彩繽紛。

c.教師範讀指導。(配音樂朗讀)(學生傾聽)

d.和老師比賽,相信你們讀得要比老師好。學生再讀,讀出五彩繽紛的味道。(個別讀,齊讀)

3、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聞的氣味。是哪些氣味?(學生說)

a.請你讀一讀,黃老師來聞一聞,是不是真的聞到這種氣味。

c.齊讀第三自然段。

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

小喇叭吹的是什麼?指導學生說讀。(個別讀,分男女生讀)

四、自主選擇,積累背誦

比賽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配樂)

五、拓展延伸,鼓勵展示

1、交流擴展:學了課文之後,你有什麼想法?

2、自主作業:(1)寫一首詩(編寫歌詞)

(2)把秋天的景物畫下來。

三年級語文上冊優秀教學課件範例 篇五

一、教材分析:

《蒲公英》(蘇教版第五冊)是一篇寓言故事,通過蒲公英種子所作的不同選擇的不同結果,告誡人們,在選擇人選生道路的時候,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而應該聽從前輩的指導,腳踏實地地做人,這樣纔不至於浪費自己的一生。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小降落傘們隨風飄蕩;第二自然段寫太陽公公對他們的親切囑咐,第三自然段寫種子們的不同選擇,第四自然段寫種子們的不同結局。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可愛”“親切”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動畫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蒲公英傳播種子的動畫,畫面音:

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

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

只要微風輕輕一吹,

孩子們就乘着風兒紛紛出發。

2、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蒲公英的孩子們紛紛出發,你們知道它們去幹什麼嗎?

生:傳播種子

師:對,在它們播種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個故事,題目就是:蒲公英

板書課題:蒲公英

點評:以動畫這種學生喜歡的形式及從舊知識來設置懸念,揭示課題,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自讀要求:讀準生字字音,讀不通的句子要多讀幾遍,不能隨意放過。

三、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二類詞語,抽讀,再齊讀。

2、出示要求掌握的詞語,爭做小老師領讀,從幾位同學中選出一位“小老師”,得到一顆紅五星。

3、請同學進行新舊生字的比較,說說哪些詞容易寫錯,應注意什麼。教師範寫,學生練寫描紅。

4、選擇自己喜歡的課文段落來讀,其餘同學認真聽,指出優缺點。

點評:本教學片斷打破了以往只是由老師單方面提出易錯字詞並進行強調的教學常規,讓學生自己來觀察比較,並及時練寫,注意了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培養。

四、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組織評議,引導學生讀出景色的美。

2、配上動畫朗讀課文。

3、出示句子:

“一陣陣風吹過,那可愛的絨球就變成了幾十個小落降傘,在藍天白雲下隨風飄蕩。”

師:這句話中說什麼東西可愛?

生:絨球。

師:在平常的生活中,你還覺得哪些東西可愛?

生:……

師:這麼多可愛的東西,誰能用“可愛”說一句話?

生:奶奶家的小鴿子真可愛。

……

師:我們可以說什麼東西可愛,也可以說可愛的什麼怎麼樣。誰來說說看?

生:可愛的小白兔在吃青菜。

……

師:其實,我們還可以把“可愛”這個詞安排在句子當中,可以說哪兒有可愛的什麼。

生:奶奶家一隻可愛的小白兔。

師:小朋友看,“可愛”這個詞的脾氣多好,它可以在句子末尾,也可以在句子開頭,還可以在句子中間。其實,我們學過的詞語中,有很多詞都和“可愛”一樣,能變動位置。希望小朋友們以後在用詞造句時,儘量多考慮給它們多安排些位置。

評點:在這個指導造句的教學片斷中,教師由課文中絨球的“可愛”,引到生活中一些東西的“可愛”,非常自然。利用“可愛”說話,兼顧到在前、在中、在後的位置變化,提示造句時給詞語多安排些位置,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作用。

四、找出課文中人物語言,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抓住重點

1、自由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人物的語言,讀一讀。

2、細讀太陽公公、降落傘和另個兩個小降落傘的話,

①太陽公公話:“孩子們記住,別落在表面金光閃閃的地方,不要被銀花朵朵所迷惑,只有黑黝黝的泥土,纔是你們生根長葉的地方。”

師:老師要考考你們,太陽公公的話有沒有讀懂。

出示卡片,讓學生填一填:太陽公公告訴蒲公英的種子,能去,不能去。

師:但是,太陽公公是這樣說話的嗎?

生:不是。

師:他是怎樣說的?(指幾名同學讀一讀,組織學生進行評議,要注意讀出“親切”的語氣。)

師:小降落傘們聽了太陽公公的話,他們是怎樣說的?

分別出示以下三句話:

①“放心吧,太陽公公!我們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長!”

②“這黑黑的泥巴有什麼意思!瞧,那金光閃閃的地方一定有數不清的寶貝。到那兒去,我準會變成百萬富翁。”

③“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給我帶來歡樂!”

3、指名讀這三句話,引導學生進行評議,特別要注意引導學生讀出第一顆小種子輕視土地、嚮往沙漠的語氣和第二顆種子得意的語氣。

4、同桌分角色對話。

5、抽幾桌起來朗讀,評出小組,得紅五星。

6、前後四人一小組朗讀課文3-4節,可小組商量決定採用什麼方式。

7、抽2~3組朗讀,評出小組。

點評:通過反覆的朗讀(個別讀、同桌對讀、小組分角色等),幫助學生熟悉課文語言,爲複述課文打基礎,同時,注意形式的多樣化,並採用機制,不使學生有厭煩感。

二、細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1、過渡:小降落傘們聽了太陽公公的話,說法和做法各不相同,它們結果怎樣呢?

2、自讀課文,指名說說有什麼結果。

3、小組討論:它們爲什麼會有不同的結果。

4、派代表進行交流。

三、故事表演

1、師:這個故事有意思嗎?我們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在下次學校的文藝匯演中讓其他的同學也得到啓發,好不好?那怎麼演呢?現在要請大家來當小導演,爲我們的演出出謀劃策。如 果誰提的建議最多,那他這將成爲我們班的小導演。要想當上小導演有一個竅門,那就是認真讀課文,一定要認真讀課文,才能導演同學演好故事。現在請同學們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該怎麼演。

2、學生讀課文提表演建議,同學評選出小導演,獎一顆紅五星。

3、分大組練習表演,教師指導:1、語言要通順,所以第一步要熟悉臺詞。

2、加上動作,表情,可適當加入想象。

4、小組表演,評選出演員,分別得一顆紅五星。

點評:學而能用,懂而會用,活學活用,這是學習語言的目標。此環節的設計旨在使課文的語言內化爲學生自己的語言。同時,通過讓學生爭當小導演。小演員等活動,旨在提高學生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理解能力、表演能力,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融合。

四、延續故事

1、同學們,落在泥土中的蒲公英的種子茁壯成長,它們在陽光下競相開放。到了秋天,它們也有了自己的種子,當上了蒲公英媽媽。當她們的孩子即將出發時,她們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些什麼呢?請你來當一回蒲公英媽媽,囑咐一下自己的孩子。想一想,該怎麼說,才能讓它們落到泥土中去,不去那金光閃閃的沙漠和銀花朵朵的沙漠?

2、學生練習說話。

3、評議,選出學生。

點評:此環節的設計也意在使學生在掌握課文的語言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法,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

設計新意:

(1)在朗讀中感悟體會。教師安排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真真切切地讀,多種形式地讀,有競賽性朗讀、示範性朗讀,分角色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出語感,爲理解課文、表演故事提供了必要有鋪墊。

(2)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學生要爭當小導演,勢必要去仔細讀課文,才能設計好動作;小演員要把這個故事演出來,也要認真讀課文,用心記臺詞。這又促使學生去認真讀課文深刻理解課文。

(3)在競爭中加強合作:通過評選“”活動,創造競爭機會,激發學生競爭的意識;而小組分角色朗讀、小組表演,不是一個人的事,而需要小組全體成員的團結協作,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學會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地探索學習。

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課件:奇怪的大石頭 篇六

第一課時

板畫激趣,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質疑解難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質疑,師生共同解疑。

(1)對預習認真,能主動、正確解疑的同學給予表揚。

(2)主要解決以下疑難:

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燬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爲石質的隕星。

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展的科學家。

突兀:高聳。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後一個紀。約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廣泛地發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積雪由於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兒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語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分佈有冰川槽谷、角峯等。

(3)完整地齊讀課文。

(4)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些什麼內容。

第二課時

感知巨石形象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夥伴們圍着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着巨石捉迷藏的。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2.教師用電腦多媒體課件顯示巨石,討論:

(1)這是塊怎樣的石頭?(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夥伴們是怎樣圍着石頭捉迷藏的?

電腦多媒體課件繼續演示李四光圍着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夥伴圍着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描述。

(3)小夥伴們轉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咦,這是爲什麼?(石頭大,便於躲藏這也是原因之一)

感受好問精神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麼問?老師怎麼答的?李四光又會怎麼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同桌讀、演後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表演結束後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爲什麼?”

解開巨石之謎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後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麼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後兩個自然段。

讀後討論:

李四光怎麼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1)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許多年;

(2)長大後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 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裏甚至上千裏。

(3)李四光回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於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裏來的。

(4)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現了什麼重大成果?

交流讀後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繫着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可能蘊含着巨大價值。願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爲國家、爲人類作貢獻。

三年級上冊語文的課件 篇七

教學目標:

1、練習一字組多詞和造詞填空,學會運用字詞。

2、學會積累關於友情的名言,警句和諺語。

3、閱讀《李杜之交》,擴展知識面。

4、鼓勵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新聞,關注國家大事,把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在生活中學語文。

教學重難點:

1、學詞積累與運用。

2、名言、警句和諺語的積累。

3、新聞收集與交流。

教學準備:

1、收集一些關於友情的名言,諺語以及關於國家大事的新聞。

2、準備好幾篇唐、宋代詩人友情方面的知識短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練:

1、學生嘗試。

2、發現規律

3、適當擴展

二、日積月累

1、讓血色懷念感讀熟這些句子

2、小組內講講這些句子的意思。

3、拓展

4、鼓勵背記名人名言。

第二課時

三、知識窗

1、《李杜之交》一文介紹了兩位偉大詩人之間的友誼。

2、讀字生讀,然後交流。

四、窗外事

1、讓學生課前看電視。

2、收集資料。

3、辦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