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將相和》教學反思

《將相和》教學反思

《將相和》教學反思1

我在教學《將相和》一文時,有學生質疑:“這篇課文題目是《將相和》,那麼只要寫‘負荊請罪’一個小故事就可以,爲什麼還要寫‘完璧歸趙’、‘澠池之會’這兩個小故事呢?”問題涉及到這三個故事的相對獨立性和組合的完整性,我便讓學生深入討論,使學生明白,通過三個故事的具體敘述,具體回答了“和”的重要性:

第一個故事“完璧歸趙”,寫藺相如抒璧鬥秦王表現出來的機智勇敢,這與後面“負荊請罪”中廉頗、藺相如矛盾發展到高潮的情景絲絲入扣,正如藺相如所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文章前後呼應,自然有機聯成一體。前面濃墨重彩大寫智勇,在結構上是爲後面直接寫“和”與進一步表現人物埋下伏筆,起鋪墊作用。第二個故事“澠池之會”,故事內容雖是進一步寫藺相如爲維護國家尊嚴,大智大勇,置個人生死不顧,敢鬥秦王,但是,它明白地表現“和”的重要。“趙王決定動身……作好防禦秦兵的準備。”由於有堅強的武力作後盾,所以,“澠池會上,……只好放趙王回去。”廉配合藺,一起與秦國作鬥爭,使趙國獲得勝利,這說明“和”的重要,突出了文章中心,也爲後面解決矛盾作了鋪墊。第三個故事“負荊請罪”是整個故事矛盾發展的高潮,也是表現人物性格和說明“和”的重要性的高潮。兩個人物都在故事中出場,藺相如顧全大局的忍讓,使得計較個人得失、居功自傲的廉頗內疚自責──尖銳的個人矛盾,在爲了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最後得到解決,更進一步說明“和”的重要。

通過討論,學生領會這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因果聯繫,在此基礎上,我和學生一起總結:“《將相和》是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的一個完整的故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中藺相如機智勇敢、隨機應變,一再爲趙國立了功,被趙王封爲上卿,職位比老將廉頗高,引起廉頗不滿,後來藺相如的高尚品德感染了廉頗,廉頗知錯就改,負荊請罪,將相和好。”

《將相和》教學反思2

廉頗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

廉頗見藺相如出門迎接,雙手握拳。單腳跪下說:“藺上卿,請你原諒我的過錯,我只想到我自己的利益,卻忘了趙國的安危。”藺相如見此情景,便說:“廉將軍,快快請起”藺相如正想上前扶起廉頗,他便說:“不,如果你不原諒我,我就不起了!或者你用荊條打我。自從我聽了你的那一番話‘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我們趙國的力量秦國就會趁機攻打我們。’這讓我明白了只要文官武將和好,才治理好國家再想想之前真不該這樣對你啊!”藺相如扶起廉頗說:“用荊條打你就免了,不過酒還是要罰的。”“這麼說你原諒我了?”“那你說呢,走咱們邊喝酒邊商量國家大事。”“預期把時間浪費在這裏,不如把時間放在國家上。不能讓別的國家趁機攻過來。”說着他倆走了進去。在旁觀看的老百姓們異口同聲說:“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只要文官武將和好,這樣我們百姓才能過上安定的生活。”

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將相和》教學反思3

第十冊語文第18課《將相和》是一篇敘事寫人的好教材,課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突出表現了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顧全大局、注意團結的品質。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表現人物的性格作風、道德品質、計謀策略。特別是藺相如語言(包括間接轉述的語言)的描述,一個對外機智勇敢,對內忍辱退讓,置個人生死於不顧,卻處處顧及國家大局的典型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刻在讀者的腦海中。

例如,在“負荊請罪”這個小故事中,直接引述藺相如的話有緊密相關聯的兩處:一爲問句,二爲解釋。其中解釋先反問後自答。

兩個問句間的邏輯關係可列表理解:

秦王比廉頗厲害。

我不怕秦王。

我更不怕廉頗。

這裏先說一個果因句,正面肯定廉頗在保衛趙國的作用上與自己同樣重要;接着說的是個假設句,從反面議論將相不和的後果;最後,說的是一個目的句,申明爲國家利益而回避廉頗。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表因果,假設、目的關係的關聯詞語理解說話的意思,從而加深對藺相如爲趙國的利益忍辱退讓高尚品德的理解。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讓學生讀懂人物的語言非常重要。只有通過人物的語言、行爲、神態、心理活動才更好地認識人物、理解課文、訓練語文能力。

《將相和》教學反思4

本課講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教學中:

首先,我從整體入手,在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將、相原來是和睦的,後來失和了,最後又和睦了這條線,爲正確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繫打下了初步基礎。

其次,引導學生認識部分與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繫,這三個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結果。

最後,又從部分昇華到整體,三個故事間的相互因果關係。

教學中,我以學生學習爲主,教師通過組織,適當引導,讓學生通過讀書,質疑、討論、交流、表演等形式,體會全文。使學生民主,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學習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有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在小組學習中獲得更多知識,學會與人合作。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閱讀提倡獨立思考,鼓勵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髮表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這節課雖然教學目標完成的很好,但對學生的評價我感覺有不到位的地方,原因是對歷史瞭解還太少。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使我的語文教學更上一層樓。

《將相和》教學反思5

第五單元的課文《將相和》、《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都是從我國的古典名著中節選或根據名著改編的。學習《將相和》時,學生興趣特別濃厚,不僅被不同性格特徵的人物所吸引,還被有趣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想說的話非常多。我尊重了學生,結果這篇課文上了三個課時。課後,我的眼前還不斷浮現出學生那滿是渴望的雙眼,突然,心中萌發出了一個想法:平時,家長總說不知道讓孩子閱讀什麼書、如何閱讀,我何不以此爲契機引導學生開啓中國名著之旅呢?想到這,我心中一陣歡喜,着手策劃。

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我經常發現,一本讀物到手後,有些學生幾天就看完了,但所得有限;有些學生幾個月纔看完,所得也不多。關鍵是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方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求學生“學會和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體包括“精讀(含朗讀)、略讀(含默讀)、瀏覽”三類。完整的閱讀方法就是這三大法。精讀是略讀和快讀的基礎,但不應片面追求理解,因爲理解深度是沒有限度的。略讀、快讀是精讀的補充,在閱讀廣度和速度上是重大發展。

在課外閱讀中,學生應綜合運用這三種方法。另外,國小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要想完全讀懂古典名著,那簡直是“難於上青天”!在特定的場合下,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原出自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意指讀書方法要靈活,不拘泥於咬文嚼字,而重在領會要旨、求其真諦),正是國小生讀古典名著的一種聰明的做法。

二、調動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了閱讀的興趣,就會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的需要。除優化閱讀環境外,我打算主要結合課堂閱讀,調動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一般從三方面入手:

(1)安排學生課前自主閱讀材料。聯繫課堂教學,針對教材實際,讓學生在課前主動開展課外閱讀,這樣一方面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另一方面可以蒐集與教材有關的資料。

(2)在課堂上共享選取後的閱讀材料。俗話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課堂上共享閱讀材料,可以突破學生知識面狹窄的侷限。

(3)課後推薦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

三、爲學生提供閱讀後交流的平臺。

學生從閱讀中得到的信息,從書面語中所獲得的理性意義,是否正確?是否有價值?每個學生由於知識水平、生活習慣和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對作品的理解也就不同,這就需要交流。我決定每個星期至少爲學生提供半個小時以上的交流時間,交流的方式多種多樣,讓學生將別人正確的、有價值的拿來,調整、修正、補充自己的認識,使自己的閱讀所得更趨於真善美的境界。

希望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在中國名著之旅中能有所收穫。

《將相和》教學反思6

《將相和》這篇課文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繫,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在教授時,我的思路是第一課時先解決字詞以及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後在第二課時通過文章的具體語句瞭解藺相如和廉頗的人物形象,進而瞭解三個故事的內在聯繫。

一、巧排教學結構

不串講三個故事,設計“前後呼應”的教學環節,對課題中的“和”作了巧妙地處理。先讓學生找出“不和”的體現。這是將相產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將相之間的矛盾纔有瞭解決矛盾的探究過程,引領學生弄清三個故事的聯繫,幫助學生理解將相爲什麼“不和”,然後在通過人物語言形象的對比理解,幫助學生理解將相爲什麼“和”。通過有感情的朗誦和人物形象分析,再加上表達能力的訓練,以(一條語言文字訓練線,一條感受人物形象情感線)使學生的認識得以提升,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達到了和諧的統一。這探究的過程學生討論得開始熱烈起來。

二、設計讀寫結合

在“負荊請罪”這一環節,讓孩子們體會廉將軍知錯就改、勇於改錯的大將軍形象,對於這一感人場景進行拓展,讓孩子們在三個情境(廉頗負荊請罪一直被後人傳爲美談,如果當時圍觀的百姓看到了這一幕,他們會說些什麼?這件事傳到秦王或者趙王的耳朵裏,他們可能會說些什麼?廉頗的手下或者藺相如的手下看到大將軍負荊請罪,又有何感想?)中展開想象,鍛鍊表達能力,並指導學生們,再將自己的所想進行加工潤色整理在成長的足跡本上,與校本的寫作特色訓練相結合。

《將相和》教學反思7

《將相和》這篇課文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繫,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學時,我的思路是:先引導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課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然後精讀各個小故事,深入研究每個小故事涉及的有關問題,最後引導學生評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並對人物評價之後,我讓學生給每個小故事加上標題,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內容我都給予了肯定,關鍵是要求學生講出概括的理由。再讓學生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繫時,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只要他們能說出其中的因果關係即可,沒有過高的要求,目的是要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學生精讀課文時,我結合課後的“思考。練習”,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先分小組討論交流,再由代表參加全班的交流討論。學生的積極性高,學習興趣濃,對於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圍繞課文重點、難點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對於那些跟課文關係不大的問題,啓發學生在課外研究。

這篇課文不但以鮮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啓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軍脫下戰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結合“思考。練習”讓學生說說喜歡課文中哪個人物,爲什麼喜歡他,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把自己的見解說具體,說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訓練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的愛國思想和美好品質。

回顧這篇課文的教學,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把課堂這個主陣地交給學生。但細想過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讀訓練上有些忽略;二是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師包辦代替的話有些多,應放手讓學生討論交流。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把新的教學理念貫穿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自學自悟,在教師的指導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

《將相和》教學反思8

《將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而成的一篇歷史故事。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爲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爲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的經過。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讀講故事,感受人物形象,難點是把握3個故事之間的聯繫。

教學本課後,主要收穫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課前預習比較到位,從四年級接班到現在,學生在預習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除了查字典正音理解字義方面,還對文章中新出現的詞語進行重點理解,部分學生還能自覺地瞭解時代背景,加深了對文章的學習興趣。

二是從本文比較複雜的因果關係出發,從整體上弄清楚“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楚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如藉助過渡句,理清三個故事之間的基本關係;給三個故事加小標題,說說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繫感受故事情節的曲折生動;細讀三個故事,自學討論,理清每個故事的前因後果;在找到三個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礎上,領會每個故事之間的因果聯繫。

三是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學時,採用讀、議、辯、演等有機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感受,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的美好品質。如議議:自己喜歡誰,爲什麼?出現分歧,適時讓他們辯一辯,學生還可以從文中選擇一個故事或一個角色進行表演。

四是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通過課堂出現的澠池之會部分原文的理解和學生所知道故事的講述及對資料袋的學習,激發他們今後去讀讀原著。

本課的教學,雖然儘可能地照顧全體,但是對於學習能力低下的學生還存在對文章沒吃透,課堂不發言很被動學習的現象,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把新的教學理念貫穿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自學自悟,在教師的指導下,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將相和》教學反思9

將相和》是一篇歷史性比較強的文章,我班的學生接觸的歷史知識不少,像如我們正在進行的《中華上下五千年》的閱讀,就是和歷史親密接觸。所以,我覺得我在講解這篇課文時,學生在掌握起來應該不是很難。我告誡自己,要從語文的角度分析課文,不要講成歷史。結束這節課的教學,我對自己的這堂課喜憂參半。

首先,在這節課上,我學習了王崧舟老師順學引導的方法,在融洽的師生對話中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像如在引導學生理解藺相如去秦國之前所立下的軍令狀時,我這樣引導學生:“”,既說到了學生的心裏,又融洽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愉悅中學會了聯繫前文和提示語理解人物的言行。

讓我比較得意的第二點就是學生在理解古文時,能夠抓住古文中的主要信息,瞭解古文的大意。這一點,不是進行海量閱讀,大量閱讀文言文的孩子很難達到。在這節課上,讓我看到了海量閱讀成效的不僅僅使這一點,像如“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也是在我們學習《中華上下五千年》年中學到的。

其三,我注意了課堂評價語和引導語的有效運用。這段時間以來,我在看《王崧舟講語文》這本書時,發現王崧舟老師的評價語和引導語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驚羨於王老師的授課藝術的同時,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也關注了這一方面。《將相和》這一課中,我覺得自己在這一方面和以前相比有所進步。

反觀自己,看到的最多的還是不足之處。

第一,自我感覺準備的比較充分,但是我對學情的把握不是很到位。

第二,課堂上的失誤較多。其他老師在給我評課時說我很緊張。實際上,我一點都沒有緊張,而是時時在關注着學生,也許是過於關注學生而忽略了自己的言語,所以導致口誤較多,讓學生幫忙糾正了許多次,顯得教師心理素質不高。我想,我應該多關注自己的語言,沉住氣、靜靜心,減少自己的失誤。

第三,課堂時間把握不準。孩子們早就坐在教室等着了,我也怕等的時間過長,學生會失去新鮮感和興趣,所以我提前上課了。前面的環節進行得很順利,師生之間的對話也很融洽,可是到了後半節課,時間就顯得過於緊張了,我急匆匆的進行着自己的教學環節,甚至看到時間快到了,有的問題直接刪掉。像如,我講了廉頗負荊請罪之後我還有一個問題時“如果你是藺相如的僕人或者家人,看到這一幕你會說什麼?”這個問題就沒有問。這就使得整個課堂結束的比較突然,前鬆後緊,虎頭蛇尾。

第四,也許和性格有關係,總覺得自己在課堂上語言過於瑣碎,本來應該是學生回答的問題,我卻越俎代庖,搶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和回答的機會。整體感覺就是課堂上教師過於拘謹,放不開,這也是我下一步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要解決的問題。

總的來說,這次講課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在課堂教學上的點滴進步,同時也有着太多需要改進地方。以後我會就我的不足之處加以努力。

《將相和》教學反思10

一、關於本節課

(一)亮點

《將相和》一文是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文中人物既有個性又有共性。由於課時限時30分鐘,我重點講解藺相如這個人物,通過第一個故事體會他的機智勇敢、臨危不懼、顧全大局等個性品質。爲此,教學中我以讀、說、悟、演爲主要途徑,讓學生充分地領悟藺相如的特點與品質。同時考慮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主體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在導入部分,我通過對“和”字的講解,增強學生對祖國思想文化的認同感。以“不和”作爲切入點,讓學生找出廉頗說的話輔以《史記》中描寫二人的片段,通過讀體會廉頗的“不忿”、“不服氣”。以“嘴”爲探究對象走進第一個故事研讀藺相如面見秦王說的三句話。抓住“理直氣壯”、“大大方方”和語言對話來體會藺相如的機智、勇敢、有理不失禮、顧全大局的品質。期間在講“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一句時,在理解藺相如說此話的用意後,用語言將學生帶入當時情境,揣摩秦王的心理,以師生表演的形式深刻感受秦王的憤怒、無奈、不甘等情緒,通過對比的方式讓生深刻感受藺相如的機智勇敢。結尾總結學法,讓學生通過神態、動作、語言感受人物的品質和形象,也爲學習後兩個故事奠定了學習基礎。

(二)不足

首先,設計本文我本着“返古”的理念,儘量通過語言來進行情境創設,將學生帶入“古代”,但由於課堂語言設計上存在缺陷、繁冗拖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時間的利用率;其次,教學過程中有“綁架學生”之嫌,整堂課學生完全按照我的思路去想,去感受,我未對其獨特的見解有所引導。就如同擺在我們面前有很多路,皆能通向終點。卻偏偏要求他們跟着我走最爲平坦、開闊的那條路。究其原因,一是源於本人自我意識過強,忽略主體存在。二乃設計存在缺陷,不敢大膽創新;最後,情境教學模式運用不夠成熟,使其過於表面化,未能貫穿始終,即使在情境模塊也未完美呈現。如在讓學生表演秦王聽完藺相如說完的第三句話後的樣子,未讓學生準備就直接表演,缺乏內化吸收的過程,難免會走馬觀花。

二、情境教學我之建議

全中國都知道譽滿天下的北京烤鴨,食肉知味,讚不絕口。但絕對不會天天吃的,天天吃的是什麼?那是家鄉菜!就像是久居外地的新疆人若是沒有拉條子、烤肉、抓飯的陪伴決計是難以適應的。情境教育人人皆知,但傳統課堂又已經讓大多數人適應了,即便有情境的樣,那心卻不是情境的心,不免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局。

1。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自主練”的方式,轉變思想觀念,特別是轉變參加工作時間較短的新教師的觀念。將這部分教師作爲推進情境教學模式的生力軍。

2。整合教材,通過歸納整理將適合全情境教學模式的文本進行整理,組成團隊進行教學設計。

3。非適合全情境教學模式的文本,可着力開發、打造情境模塊。

4。情境模式下的教學除利用現代化技術等外物,更重要的是體現語文性,通過語言創設將學生帶入情境。

《將相和》教學反思11

《將相和》是一篇敘事性課文。這篇課文的三個小故事中,表現藺相如性格特點的詞句是教學重點,教學中抓住這些詞句,就能讓學生體會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以國事爲重的品質,同時感性認識在特定的環境中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在教學時,我提出的問題是:藺相如和廉頗爲什麼不和?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層層展開學習。他們從故事的發展中知道這兩員大將之所以不和的最終原因是藺相如的職位比廉頗高。那藺相如又是怎麼“爬到”廉頗的頭上呢?學生通過閱讀很快會找到結果:是因爲藺相如聰明機智,以國家利益爲重,幫楚王解了圍。

長文短教的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認識、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摸索實踐,最終用最短的時間上好較長的課文,既完成教學任務,又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

《將相和》教學反思12

《將相和》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繫,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的故事。教學的時候,我先引導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然後圍繞“藺相如是一個怎樣的人”精讀各個小故事,最後再引導學生聯繫全文評價故事中的廉頗。

這篇課文故事性強,學生有濃厚的興趣,關於藺相如的高尚品質,學生也很容易分析出來。關鍵就於,學生對於廉頗的認識,可能只停留在“知錯就改”的層面,所以需要聯繫全文和生活實際,去了解廉頗威震朝野,耿直豪爽的一面。

本單元的課文,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去看名著,熱愛名著。所以在課堂的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有意思的作業:趙國既然“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爲什麼還會被秦國滅了呢?這一問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閱讀《史記故事》的興趣,甚至有學生當天就拿出書與我討論。可見,有時候,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比一次精彩的講解來得重要。

《將相和》教學反思13

《將相和》講述了藺相如和廉頗之間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介紹了三個小故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而這三個故事之間又有着內在的聯繫。在進行本課的教學前,把握長文短教的方法,我鼓勵學生用歸納和概括的方式自主批讀,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梳理好行文的脈絡,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

整體把握了文章的內容,和學生一起走進文本,簡簡單單學習“完璧歸趙”的故事。學生在交流中發現,文章抓住了藺相如的語言與行動進行了細緻的刻畫,進而在一遍遍的品讀中探索發現。其間,勾畫了描寫藺相如言行的句子,圈點關鍵的詞語,進行揣摩,將學生的思考引向了深處。

批讀、圈點、揣摩、品讀,學生與文本對話,與自己對話,藺相如那機智勇敢的形象深深印在學生的腦海中。老師簡簡單單地教,學生實實在在地讀,紮紮實實地學,潛心會文,走進了藺相如這個人;在讀與思中發現了寫作方法,知道了怎樣刻畫一個人。得言得意又得法!

如果說第一個故事的學習是在老師的幫扶下,那麼第二個故事“澠池相會”則是完全放手自學。有了方法的引領,在自主學習中,和同學合作,碰撞智慧的火花。同學們各抒己見,暢談感受。第三個故事“負荊請罪”則在交流內容基礎上,圍繞廉頗“請罪”安排了一個寫話的練習,旨在將文中學到的抓住“言行”刻畫人物的方法運用到寫作中,實現讀寫結合,能力轉化。學完課文,回顧總結。在把握人物特點的基礎上,再次關注佈局謀篇的方法,爲寫作奠定基礎。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隨着新課標學習的深入,我教學的目標越來越明確,也越來越感受到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還他們一個實實在在的課堂,一個簡簡單單的課堂,一個展現自我的課堂,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一個不斷成長的課堂。

《將相和》教學反思14

《將相和》這篇課文,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理解故事內容不是重點,更不算難點,結合新課標中關於閱讀教學的有關論述,教師確定了“藺相如”和“廉頗” 從“和”到“不和”的發展過程和內在原因爲學習的重點。難點定爲理解三個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結果以及着三個故事之間的互相因果關係。通過學習,學生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新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節分析課,教師抓住了《目標》中的一道作業提和教學的重.難點作爲突破口,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並給予鼓勵,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通過質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尊重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他們對文中難懂的詞句進行了討論,在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中,提高了綜合學習語文的能力。

三.根據課文的重難點,對課文進行了分析,看到了課堂的活躍氣氛,也爲學生的發言感到欣慰。但學生對“雙基”的掌握卻是我遺憾的一面。這主要從中差生的作業中反映出來,完成的質量不高,表現在答案上不完整,對個別詞語理解也不夠準確。

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本節課上是一大缺陷,分析教多,讀得太少,淡化了語文的感悟,出現了忽略語言學習的傾向。

“雙基”教學必須從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高度出發,走“三維目標整體挺進”的新路子。在堅守語文本位,打好語文基礎的前提下,激活學生的思維,兼顧“雙基”的訓練,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的綜合素質。

《將相和》教學反思15

再沒有恨,再沒有淚,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在激昂的歌聲中,我完成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長噓了一口氣,回想起來喜憂摻拌。

《將相和》是一篇歷史故事,歷史,就意味着過去,如果不讓孩子們瞭解文章的歷史背景,課堂上就不能遊刃有餘,文章的思想內涵和人物的性格特點就很難把握。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放手,以學生爲主體,給他們一個交流的平臺,我只是起了一個影響和引導的作用,讓學生抓住具體詞句及語言揣摩人物的心理,在朗讀中,在表演中領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激起孩子們的閱讀慾望,從而使他們領會三個故事的因果關係,並學習這樣的寫作方法,讓孩子們在閱讀中學會融會貫通,牽一髮而動全身,並引導他們會結合生活實際往高處想,往遠處想,不要就事論事,學會深一層挖掘它的思想意義,透過現象看本質等辨證主義觀點。課堂上孩子們精彩的演說使我感到看上去很乏味的歷史故事在孩子們心中卻充滿了神奇和幻想。

可惜的是這節課在我的前怕狼後怕虎、顧此失彼的思想下卻成了敗筆:分析過細,語言有重複,沒有把握好長課文短處理的方法,沒有很好地教給孩子們學習的方法,就像袁校長、姜主任、王主任、吳主任給我評課時說的那樣,文章只需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這一項就夠了,而這節課我有些寫面面俱到,結果卻是一大敗筆,有損了這節課的形象。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課後練習中出現的題都沒有逃出我的所講範圍,同學們掌握的非常牢固,我心裏纔有了點安慰

課講完了,就自身而言,還是缺少鍛鍊,臨場應變能力太差,研究教材太膚淺,不夠全面,一意孤行,缺少和大家的溝通,閉門造居。吃一塹,長一智,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想了很多,也有了挑戰自我的信心和勇氣

有句話說得好,打鐵自身要硬,我認爲這裏所說的硬是指:語言要硬,應變能力要硬,堅持不懈的精神要硬,駕馭教材的能力要硬,文學底蘊要硬,從我身上缺少的恰恰就是硬,這樣才能適應現代瞬息萬變的課堂。我真誠的希望各位領導能關注我的課堂,並給予指導,給我指點迷津,更希望各位老師能在教學中給我幫助,我不勝受恩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