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教育案例【新版多篇】

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教育案例【新版多篇】

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篇一

一、個案基本情況

(一)孩子基本情況:

小魚,男,兩歲母親離異後將他放在外婆處。他平時和外婆生活在一起,雙休日和媽媽、新爸爸在一起。

(二)孩子基本問題: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會經常和其他孩子發生衝突,而據老師觀察大都是他的言行舉止粗魯造成的。例如,在與同伴的遊戲過程中,他會蠻橫無理的爭搶玩具。在排隊時將同伴推推搡搡,或故意讓別人摔跤。更讓老師和家長頭痛的是孩子有較強的攻擊性行爲。有一次,他用小玩具戳進鄰座小女孩的嘴巴里,使對方的牙齦破損,三天三夜都喊疼和怕吃鹹味的東西。又有一次,她用一隻手扯住鄰座小女孩的耳朵,另一隻手的手指旋轉着使勁鑽進對方耳洞。老師發現予以立即制止後,他又差點故伎重演,被反覆教育後才停止該危險行爲。

(三)家長基本情況:

該幼兒生活在單親家庭。母親26歲,國中文化,自由職業者。母親和一個外地男子結婚一年後離異,現在搬到浦西居住在“新爸爸”的家裏,每週和“新爸爸”回浦東接兒子住兩天。奶奶也離異後再嫁,所以現在家庭成員複雜,教育存在放任自流的偏差。

(四)家長基本問題:

在母親和奶奶的眼裏,孩子無足輕重,大人與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動範圍及方向,不爲孩子制定任何規矩,無明確要求、獎懲不明。孩子沒有“長幼有序”的觀念,享有很大的自主權。家長不能在言語、行爲上有所引導,孩子有如獨自在汪洋大海中漂泊,不知該往何處,即使犯錯也不自知。孩子在與別的同伴交往時,會處處將自己的地位放在最高,好勝鬥強,經常出現攻擊行爲。

二、個案研究過程

(一)調查瞭解,摸清家庭教育工作現狀

通過家訪,我們調查了幼兒在家中接受的家庭教育情況。研究分析得出造成問題孩子的家庭教育原因如下:家庭結構殘缺,使孩子的成長環境先天不良,缺乏足夠的母愛成爲導致幼兒產生攻擊性行爲的主要誘因,教育的放任自流更是主要原因。媽媽給予孩子的溫情不夠,忽視了和孩子的溝通和交流,任其自然發展的教育結果是孩子養成了任性、倔強、蠻橫無理、愛耍脾氣,好惹是生非,愛攻擊同伴的個性。奶奶對孩子只養不教,對孩子不良行爲姑息縱容,偶爾打罵也是教育無理,束手無策。

(二)探索解決家庭育人環境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1、查閱相關資料,瞭解研究放任型家庭子女教育的誤區及子女的心理特點。

放任型家庭中的家長認同“樹大自然直”的觀念,對孩子採取漠不關心、放任自流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式,漠視孩子的內心世界和需要,這種忽略型家庭中生活的兒童會逐漸養成冷酷、攻擊、情緒不安等心理。

2、探索實踐,爲家長提供有效的指導和服務。

第一階段:

我們多次通過家訪、電訪、個別交流等方式與孩子的母親和現任父親(後簡稱父母)進行深入交流和溝通。我們讓他們瞭解一些放任型家庭的家教案例,知道放任對孩子的教育所產生的後果。我們也幫他們分析了孩子現有的一些問題行爲、心理特點與現有的家教誤區和家教環境的關係。我們以比較婉轉的方式引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引起重視,願意轉變現有的家教觀念。

第二階段:

在我們的建議下,家長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

(1)增加與孩子的見面機會,增進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2)堅持正面引導和教育,採用鼓勵表揚爲主的教育方式。

(3)根據孩子的特點,靈活運用教育方法和策略。

(4)家庭進行內部協商,增強家庭教育的協調性。

(5)和幼兒園教育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第三階段:

我們爲該幼兒建立了具體和詳盡的個人成長檔案,每月和孩子的父母進行書面交流。包括孩子近期在家和在園的發展狀況,父母和老師各自的教育心得體會,共同體驗教育的成功和發現教育的不足。

我們和孩子的奶奶經常以聊天的方式進行溝通,做好孩子奶奶的家教指導工作。我們尊重孩子奶奶發表的意見,同時也幫她分析不同教育的利弊,幫她樹立教育孩子的信心,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也逐步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

我們還經常利用來園、離園和自由活動時間親近幼兒,和該幼兒進行親切交談。這樣使孩子感受老師的關愛,彌補母愛的不足,也能更有利於孩子接受老師的教育引導,使他向積極的方向發展。

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上升已經成爲全世界共同的難題,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高發勢頭同樣不容忽視。究其原因,家庭問題可以說是其致命外因。近年來,我國的離婚率直線上升。家庭結構殘缺,教育方法不當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幼兒階段的教育是防範於未然的奠基階段。

“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無力管教或放任不管,使他們失去家庭溫暖,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對同伴產生攻擊性行爲,造成未成年人傷害事故的隱患。因此,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父母用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在家庭環境中消除子女攻擊性行爲造成的傷害事故甚至犯罪的誘發因素和條件。

(三)總結個案研究的主要成效

1、指導的直接對象——家長的變化

通過一年的指導,家長在觀念、態度、行爲、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轉變,家教能力與家教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1)家長逐步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教養方式越來越趨向民主型,他們能重視孩子的心理需要,充分地與孩子進行溝通,使親子之間保持了一種平等的關係,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2)家長的自身素質有了明顯提高。自從接受指導後,家長認識到榜樣對孩子影響是很大的,爲孩子他們改變不良習慣。家教指導活動促使家長產生了家教動力,家長開始願意與孩子加強接觸、溝通,他們能自願地去探求家教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着自己的教養態度和行爲方式。

2、指導的間接對象——幼兒的變化

經過一年家園合作教育,基本杜絕了孩子的攻擊性行爲。現在孩子變得懂事,言行舉止文明禮貌,能和小朋友比較友好的相處,能適應集體生活。

3、指導者本身——教師的變化

教師的素質與能力有了提高。教師經常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學習,並積極開展指導活動,在實踐中摸索經驗。現在,教師對開展家教指導活動能應付自如,教師的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應變能力、設計方案能力、寫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三、個案研究的結論

1、改善家長的教養方式,在家庭環境中消除子女攻擊性行爲是可行的、有效的。一年來,在家園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對象的攻擊性行爲得到逐步控制並基本杜絕。

2、孩子的良好的行爲和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教育鬆懈往往會出現反覆現象,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強化、鞏固。所以教師和家長要堅持齊心協力,共同將孩子的攻擊性行爲轉變成親社會行爲。

3、在家庭環境中消除子女攻擊性行爲造成的傷害事故甚至犯罪的誘發因素和條件也能爲社會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案例 篇二

一、案例學校表現介紹

徐露,女,14歲 ,七年級。父母在外打工無暇顧及孩子的生活學習,所以她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我是她語文老師,開學後,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我發現徐露身上集中出現了以下問題:

1、行爲方面

(1)具有我行我素、自負、嫉妒心強、攻擊性強等不好的品行。

(2)和同學交往時特別要強,一點點小虧都吃不得,有一點小小的矛盾和摩擦就會對同學大吼大叫,甚至拳打腳踢。

2、學習方面

(1)學習成績差,做事懶散,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習慣差,常因貪玩而耽誤學習,經常欠交作業。

(2)注意力不集中,沒有持久性,組織紀律差。

3、性格方面

同學都嫌棄她,不願與她交朋友,導致她的性格越變越鬱悶、也越來越暴躁。逐步成了班級活動的邊緣人。

二、案例家庭背景調查

徐露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沒有固定收入,長期在廣東打工,基本上很少過問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只留下她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而爺爺奶奶文化很低,重養輕教,對於她的任何要求不管有理還是無理的都滿足,卻從未指導孩子的學習。在爺爺奶奶的嬌生慣養下,徐露養成了我行我素、自負、嫉妒心強、攻擊性強等不好的品行。她的學習成績非常的差,性格越變越鬱悶、也越來越暴躁,逐步成爲了班級活動的邊緣人。

三、個案分析、處理

(一)原因分析:徐露是一名留守兒童,在爺爺奶奶重養輕教、嬌生慣養下,正處於認識人生關鍵時期的她由於不能得到父母的關愛以及在隔代教育下出現了以上症狀,通過我的觀察和談話,我發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是監護人不力。作爲徐露的監護人——爺爺奶奶,他們大都將其臨時監護責任理解爲讓孩子們吃飽穿暖,不出事。監護職責淺層化,重養輕教,重身體、輕心理,認爲孩子只要吃飽穿暖了就行了,所以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尤其是祖輩教育孩子,由於觀念和方法滯後,存在明顯嬌生慣養,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傾向。一方面,作爲徐露的監護人,他們文化素質較低,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和對孩子進行法制、安全、衛生等方面的教育,致使她學習成績非常差,另一方面,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他們不能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縱容她,使她逐步養成了愛撒謊、我行我素、自負、嫉妒心強、攻擊性強等不好的品行,所有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受教育狀況,致使孩子在人格發展上出現很大的扭曲和變形。

2、是情感關愛明顯缺乏。由於父母外出打工,長期不歸,使徐露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加之父母由於繁忙很少與家人聯繫,使孩子出現了情感飢餓綜合症。在學校裏,由於得不到老師過多的關注,她的各種不良品行又使同學們對她很疏遠,這些情感的缺失導致她缺乏對外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出現性格缺陷,嚴重影響了她與同學的正常交往。

(二)處理策略

1、拿出熱情,奉獻愛心。面對留守兒童的諸多難題,有的教育工作者乾脆就產生這樣的想法:沒有家教的孩子我們管不了,做父母的不嚴加管教,光靠我們老師有什麼辦法?其實,留守兒童並不是天生的調皮搗蛋,不是天生的冷漠無情,他們是缺少成人的正確引導,做老師的決不能推卸責任,對問題學生要有熱情,要有愛心,要一視同仁,甚至要付出更多更多,只要我們不放棄,肯定會有收穫。作爲徐露的語文老師,對她的問題我不能坐視不管。課堂上我重視關注她,經常給她創造不同的表現機會,只要她在學習上獲得點滴進步,我就會對她表揚和獎勵。課下,我和她做朋友談心,給她指導學習方法。我認爲能轉化一個問題學生,看到她健康茁壯地成長是一件多麼令人高興的事。

2、發現學生閃光點,幫她找回自信。的確,留守孩兒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幫助。我們要會,捕捉兒童興趣和行爲的閃光點。有些留守孩兒雖然孤僻、不善言談,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的愛畫畫,有的愛寫字,有的愛參加體育活動等。如果我們老師能及時地發現他們的愛好,爲他們的興趣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幫助他們發展自己的特長,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教學中,我發現徐露喜歡畫畫、剪紙,我就鼓勵她出牆報,活動課時讓她牽頭策劃,聯歡會上讓她表演。她非常積極做得很出色,我及時給予肯定、表揚,並在班裏爲她作宣傳,她有了成就感,開朗自信起來,笑容寫在了臉上,性格也溫和起來了。對待這一類學生,我們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要正確引導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3、幫助家長走出愛的誤區。我利用課餘時間和徐露的爺爺、奶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和他們增進了解,尋求互助,並給予他們一定的家教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教育和引導孩子,並真誠地向他們提出建議:

(1)不能無原則地溺愛孩子,對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全力滿足她,會讓她以爲什麼東西都能輕易得到,這樣必然會在她的頭腦裏形成一種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和不體貼的不良意識,並且也不能培養她忍耐和吃苦的精神。

對於孩子的不良習慣和缺點錯誤,爺爺奶奶不要一味姑息遷就,也不能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因爲一味遷就只會使孩子養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而應該耐心教導,給她分析原因,幫助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鼓勵她改正。

(2)當徐露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教會她如何去解決,先讓孩子自己思考,藉助字典、詞典這些必備的工具書解決,實在不懂的可以讓他問老師和同學,不能養成不做作業和抄襲他人作業的壞習慣。

(3)我還與她的父母取得了聯繫,希望他們經常回家看望孩子或經常給孩子打電話,多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瞭解孩子的思想狀況,並對孩子取得的微小進步給予肯定,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從而增強自信心,不斷改正自我,做個好孩子。

四、案例反思

經過我和孩子家長的密切配合及徐露本人的努力,近段時間她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她活潑開朗有上進心,人緣關係也徹底改變了。孩子的轉變讓我真正感受到,給孩子愛和自信就是給了孩子一把成功的鑰匙。但是我要提醒家長,應該懂得如何去愛,愛的方式也應有所不同,孩子家長的轉變以及自己所做的一切使我想到高爾基說過的話:“愛孩子這是老母雞都會做的事,要教育他們卻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學校、家長要齊心協力,把這一偉大的事業做精緻!我想我有信心轉變更多情感上、心理上有障礙的留守孩子。因爲我愛學生,因爲我還喜歡探索教育他們的方法。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發現許多留守兒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但學生心理問題的類型有很多種,關鍵是我們老師一定要對症下藥。“事出有因”這句老話其實涵蓋了很多的心理教育哲理,只有明白其中真正的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教育,更離不開愛,一定要切記無論我們教育哪類學生,都別忘了:教育像是涓涓細流,河中流淌的應是愛心、細心、恆心。

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教育案例 篇三

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年以來,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從原來的只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教育,到現在既要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教育又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而進行教學,從學生普遍心理需求和認知水平出發,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教育活動。

一、案例介紹: 樑某,男, 12歲,國小六年級學生。打從他進國小起就不斷有家長來學校找我要求不挨着他坐,原因就是他從學前班起行爲習慣太差,打人、偷摸別人的東西等。父母離異、孩子長期跟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覺得孩子可憐對孩子百般溺愛。爺爺有心臟病、奶奶整天忙於社區老年工作,對孩子不做作業行爲時管時不管,方法也存在問題,對待孩子的態度只說不導,經常埋怨孩子不用功,但是又不知道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裏。

二、案例分析:

該生缺少父母的愛,渴望引起別人重視,乏自信心、意志薄弱,長期用偷小摸行爲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1、自卑心理

大部分學生有着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有的學生由於長期的失敗經歷,經常遭到批評的待遇,所以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便產生自卑心理,可是他們又非常害怕別人對 自己冷嘲熱諷,就極力維護自己的尊嚴。經過觀察,我發現樑某頭腦靈活,但上課經常在下面偷偷玩玩具,下課也和成績差的同學一起玩。他學習習慣很差,作業亂做亂畫,早晨經常遲到。

2、偷拿成性

學生道德意識缺乏,法制觀念淡薄。認爲偷東西不是偷,只不過是爲了自己用時方便一些而已;有同學是因爲偷東西成功很有成就感,爲了刺激而偷,有的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偷東西小的時候是不曉得,長大了家長也沒有注意他偷別人的東西,又不給錢給他買東西,以致他去偷別人的東西自己用。到後來有時就是爲了報復成績好的同學。父母未加註意,孩子總是傾向於滿足自己的需要,偶爾的不當行爲受到默認,得到強化,以後就會明知故犯,形成盜竊行爲。

3、意志薄弱,易受不良習慣影響

有一定上進心,但不能持久,意志薄弱,易受幹憂。樑某還喜歡和低年級的一個家庭情況複雜的學生粘在一起偷拿別人的東西,犯了錯誤受到老師教育後,有時有悔改之意,但是由於他自制能力差,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難而退,堅持不了幾天時間便又故態復萌了。

4、佔有慾望強烈,自我意識濃重

爲了引起老師的注意,特地去做不好的事情引起老師的注意,看到別人的成績好,東西多而眼紅,於是,突然偷別人新玩具或學習用品等就成了他感興趣的事情。

三、輔導策略

教師在工作中要充分重視對“問題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和技能給學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協助和服務,幫助學生正確地瞭解自己、認識環境,根據自身條件確立有利於個體發展的“可觸摸目標”,使其能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在學習和生活方面調整自己的行爲,作出明智選擇,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1、尋找根源,改善行爲,增強自信

聆聽是教師進行心理輔導的首要基本技術。教師必須多方面調查,找學生細心談話。對於有小偷小摸行爲的學生,教師必須客觀的對待他,而不能主觀的將學生圈定爲“小偷”,教師應單獨與學生進行交談,讓學生知道偷竊是恥辱,然後瞭解他偷竊的動機,消除誘因,並告訴他小偷小摸行爲被別人知道了會難以得到他人的信任,要求同學們自律。例如:樑某有一次趁大家都不在教室偷拿了同學二十元錢,我找到他後與他單獨進行交談,剛開始時他怎麼也不承認,後來經過反覆做工作,他終於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把拿走的錢還了回來。我在班上說這錢是老師撿到的。讓同學們保管好自己的財物。

鍛鍊與不良誘因作鬥爭的意志力。國小生往往缺乏抵抗外界誘惑的能力,因此在矯正過錯行爲的過程中容易受外界誘因的干擾,錯誤行爲出現反覆。有偷竊習慣的孩子,在新的行爲尚未鞏固時,當他看見有偷竊機會,又會“不由自主”地行竊。樑某在一次我校外出社會實踐活動時,出發前我就先告訴他“出去別去摸別人的東西”可到了目的地他卻去偷拿超市的東西,被超市逮了個正着,最後我校的倆個老師去超市購物把他帶了回來。不放棄平時的細微觀察,準確診斷出 根源所在,談心、家訪、討論,對小偷小摸行爲的同學說一句話。讓小偷小摸行爲的學生能知道自己的錯誤,並願意去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爲。

在平時,堅持對他進行正面教育,捕捉他的“閃光點”,爲他樹立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注意正確對待他,鼓勵他積極進取,遇到困難時要幫助他分析原因,給予幫助和指導,把受挫的自信心及早地樹立起來。在課堂上他回答對了問題我會說“樑某回答得真好啊!上課積極開動腦筋,大家爲他鼓掌吧!”。班會課上,在會上,我對同學們說:“樑某這段時間進步很大,請大家爲他鼓掌?”平日裏一向受批評的他,居然也享受到老師的肯定,對自已的行爲有了更深的思考,有了較大的改善。對有小偷小摸行爲的學生進行矯治,必須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開始。讓他們認識到偷竊是不正確的、不道德的,是要付出代價的。

2、激勵學生,激起動力,懂得自愛。

學生都需要進步,《學習的革命》一書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對樑某進行激勵。從不公開點名批評他,發現他有所進步及時表揚,經常對同學說:“看,樑某今天坐得真端正,聽課非常認真!”,“樑某同學?”漸漸的,樑某開始喜歡和我接近了。班上也有近一年太平了,可有一天課間操大家都去做操了,有幾個孩子打掃衛生做操十分鐘結束後回到班上又有兩個孩子筆袋不見了,筆袋從樑某的書包裏翻了出來,這讓我感到奇怪“當時樑某去外面做操去了,不在教室裏”,通過分析我發現是

有孩子在搞惡作劇,有意栽贓樑某,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我在班上對惡作劇的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同時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樑某:“說他是真正的男子漢,小時不懂事愛搞惡作劇,現在懂事了,是個好孩子”。因此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找到生活的樂趣,又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豐富學生的生活,同時讓他們能多爲別人考慮,不再以自我爲中心。學生有了榮譽感,慢慢就會懂得自愛。

3、家校溝通,促進自信。

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配合。當學生出現小偷小摸行爲時,教師應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共同教育,使學生在心理上感到一種壓力。認識到這種行爲是爲家庭所不容,爲學校所不許,爲社會所不齒的。同時提醒家長注意教育方法,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發現孩子擁有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時,一定要追查清楚。樑某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家庭的教育環境與方式。建議家長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要爲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質需要,例如孩子們隨着季節更換而買的各類玩具。讓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幹什麼,都要從中發現進步的地方,馬上誇獎他的閃光點,家長會上大肆對樑某進行表揚讓他從他人的肯定中得到滿足,增強自信。

四、結論

偷竊行爲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短時間內能改變的,需要我們全面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採取所有手段、辦法,完善措施、制度,形成校內外齊抓共管,建立學校、家庭、社 會全方位的教育體系,切實解決國小生小偷小摸的行爲,培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接幫人。通過五年的教育樑某改正了這一行爲習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教育孩子是我們教師任重道遠的任務,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習上,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讓她們成爲合格的健康的人!

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篇四

某化工廠儲運處鹽庫發生一起重大觸電傷亡責任事故,6人觸電,其中3人死亡,3人經搶救脫險。當天上午,化工廠儲運處鹽庫10人準備上鹽,但是10米長的皮帶運輸機所處位置不利上鹽,他們在組長馮某的指揮下將該機由西北向東移動。稍停後,感覺還不合適,仍需向東調整。當再次調整時,因設備上操作電源箱裏三相電源的中相發生單相接地,致使設備外殼帶電,導致這起事故發生。

事後分析,皮帶輸送機額定電壓爲380 V,應該用四芯電纜。而安裝該機時,卻使用三芯電纜。電源線在操作箱(鐵製)的人口處簡單地用縫鹽包的麻繩纏繞,並且很鬆動。操作箱內原爲三個15 A螺旋保險,後因多次更換保險,除後邊一相仍爲螺旋保險外,左邊、中間二相用保險絲上下纏繞鉤連。中間相保險座應用兩個螺絲固定牢,實際只有一個,未固定牢致使在移動皮帶機過程中,電源線鬆動,牽動了操作箱內螺旋保險底座向左滑動,造成了中間一相電源線頭與保險絲和操作箱鐵底板接觸,使整個設備帶電。

這些工作人員爲臨時工,只經私人介紹,倉庫就同意到鹽庫幹活,沒有按規定簽訂用工合同。

一、單項選擇題

1、人觸電後能自行擺脫帶電體的最大電流稱爲_。

A.感知電流B.擺脫電流C.致命電流D.室顫電流

2、在TN系統中,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進行_。

A.保護接零B.保護接地C.重複接地D.保護接零和接地

二、多項選擇題

3、按照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和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電擊可分爲_。

A.單相電擊B.兩相電擊

C.跨步電壓電擊D.直接電擊

4、屬於基本安全用具的是_。

A.絕緣手套B.絕緣靴

C.絕緣杆D.絕緣夾鉗

5、漏電保護器是防止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的重要措施,以下應該安裝漏電保護器的是_。

A._所有移動式電氣設備和手持電動工具

B.安裝在潮溼或強腐蝕場所的電氣設備

C.臨時性電氣設備

D.觸電危險性較大的設備插座

三、簡答題

6、簡單分析本次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7、對於低壓觸電事故和高壓觸電事故,可採用哪些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教育案例 篇五

我校五年級的蔣擇遠同學走進了我的視線。根據他的症狀和家長及班主任的介紹,我發現在她身上出現了一些問題,通過觀察交談發現該同學突出表現爲厭學孤僻等心理問題。於是經過科學的診斷,我制定相應的輔導目標及方案,通過一個階段的實施,她的心理狀態得到了很好的調整,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最終基本上克服了以上心理問題關鍵詞:心理健康輔導厭學孤僻

一、個例資料

蔣擇遠,女,13歲。父母常年在常州打工,去年父親因與人打架而坐牢,母親平時仍在外打工,無暇顧及女兒的學習與生活,只好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二、個例表現

我發現在蔣擇遠身上出現了一些問題,通過觀察交談發現該同學突出表現爲在課堂上和各種活動中,小到一次課堂發言,大到學校組織的活動,都顯得沒有熱情,參與意識淡漠。合羣困難,平時沉默寡言,獨來獨往,偶爾也流露出想和同學們交往的思想,但顯得不知所措,不自覺的流露出自卑,不喜歡讀書,不想上課,逃課、曠課時有發生,在上課的時候經常趴在桌子上睡覺、看窗外。

三、觀察分析

通過我的觀察、家訪、交談,我發現她身上的這些心理問題主要來源於爺爺奶奶的過分溺愛與保護,事事遷就他,缺少嚴格的監督與管教,這就造成了她既膽小怕事又固執任性;爲了補償她失去的父愛母愛,每次家長回來就給她大量的零花錢,對於她提出的各種物質上的要求有求必應,但對於學習基本不提,和生活上出現的各種問題漠不關心

四、對問題行爲的評估

“厭學是指學生對學習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包括厭學情緒、厭學態度和厭學行爲。蔣擇遠同學表現爲對學習厭惡反感,經常逃學或曠課,它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下降。在本案例中,蔣同學即使知道學習的結果直接影響到他的未來,但是她仍然對學習表現得非常反感,或是逃課,或者是在課堂上睡覺,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這些行爲的直接結果就是學習成績的急速下降,從她的表現中可以判斷他存在着極度的厭學心理,而且在這種厭學思想的指導下,她無心向學,與同學交往出現困難,都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孤僻是指青少年在與同伴相處過程中表現出的不利於與羣體和個體建立和維持良好持久關係的心理行爲問題”。

五、幫助制定近期目標

共同制定計劃,對她作出一些具體要求。

1、要求她不論是否完成作業,都要堅持到校上課,認真聽講。

2、給兩個星期作爲適應期。在這兩個星期裏,別人一次做完的作業,允許他分兩次做,但一定要做完。

3、給一個星期作爲過渡期。在這個星期裏,要求他跟別人一樣,每次作業都要一次完成。考慮到他基礎較差,允許他當天要交的作業最遲不能超過放學前交。

4、鞏固期。要求他不僅每次作業能一次完成,還要和同學們一樣,按時交作業,並且準確率要有提高。

5、定期幫助她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確定訓練內容,就訓練內容與她達成共識,社交訓練的步驟,同時給她傳授交往知識。

六、輔導方案和過程

1、與家長多聯繫、溝通,希望他們用正確的方式對待孩子,走出愛的誤區。

我與他的爺爺奶奶多次交談,讓他們明白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教會他如何解決,而不是替她做。並通過電話與他的父親進行溝通,讓他們意識到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的嚴重性,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應當對她進行適當合理的批評與教育,讓她認識到錯誤,鼓勵她改正。使他們明白:錢不能彌補自己對孩子的。歉意,無節制不合理地滿足孩子物質上的任何要求實際上是在害孩子,會讓孩子滋生好逸惡勞、鋪張浪費的惡習,其實孩子在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多關心她,給她關懷,特別是她的學習生活情況,並對孩子取得的每一點微小進步及時肯定與讚美。這樣能讓孩子感到父母對自己學習的關心,要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2、幫助孩子樹立自信,融入集體,找到和同伴交往的樂趣。

在與班委開會的時機,與班委約定,要用愛心感染他,耐心幫助她,他她的缺點要包容,幫助他克服;對於她的任何進步我和班委們都不要吝嗇我們的讚美。作爲班主任的我去除居高臨下的態度,儘量與她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以和顏悅色的表情和她交談,用語重心長的、幽默的和富有啓發性的語言,適時引導她。而班委們要接納她,理解她,更加關心愛護她,併成爲她的知心朋友;然後再適當的時間選擇組成個別或小組輔導形式,讓她在和諧、輕鬆、安全的氛圍中和大家交流。把她座位調到一些性格開朗、外向的同學旁邊,使其“近朱者赤”,減少自卑感。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的一點一滴的進步,樹立他在同學之間的威信,改變他總是默默無聞的處境。經常在課間對他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等鼓勵性語言。

七、效果評估

厭學心理是一種常見於學生羣體的心理問題,正因爲它的涉及之廣、危害之深而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在積極地尋找厭學心理的干預技術與方法的過程中,應針對具體個案進行分析,找出適合問題行爲人的具體方法,有所側重地對問題行爲進行干預,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這個個案中,很明顯,蔣同學的厭學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家庭環境中家長對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及其所採取的並不恰當的教育方式而導致的,家庭的教育方式同時也導致了桑同學不良性格的形成。因而在對蔣同學進行心理諮詢的過程中,就要特別注重家庭的作用,讓家長參與諮詢過程,促進家長與孩子的交流與心靈的互動。利用合理情緒療法可以使桑同學對學習過程以及學習目的有更爲客觀的理解,從而調整學習態度與學習動機水平,促進其從思想上改變對學習的認識,從一個更爲積極的角度看待學習過程;強化法可以對蔣同學的積極學習予以強化,從而保證其學習過程的持續性;利用認知療法可以幫助蔣同學認清自己的性格上的缺陷,可以有助於完善其人格。

我多次爲她提供嘗試成功的機會,讓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榮譽,使她擺脫自閉心理,激發起自信心和上進心。同學們真誠的笑容,熱情的鼓勵,溫暖了她那顆冷漠的失望的心,在我的表揚、同學的讚賞目光中看到了自己的自信,丟掉了自卑感,遺忘父親坐牢帶給他的陰影。她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學會與別人交往,體驗交往的樂趣。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在與同學的交往中增添信心,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對父母的態度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在家會幫助做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