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精品多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精品多篇)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報告 篇一

[摘要]本次研究通過選取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和吉林農業大學三所學校的本科學生作爲被試來研究近期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着重在性別、年級、是否爲獨生子女、學校四個維度進行探討。通過本次研究幫助在校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現階段的困惑,並積極應對。做一個心理積極健康的合格大學生。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 應對措施

大學是一個人走向成熟走向社會的過渡階段。現階段的大學生自控能力較差,遇事容易衝動,而且沒有了老師家長的束縛,在應對各種狀況時容易產生偏激情緒。[1]由此出現許多的問題,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許多的困擾。不禁讓人們深思:現在的大學生怎麼了?如何給大學生正確定位,他們又是如何認識自己的?家庭學校社會又是怎樣去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念的?本研究致力於提高在校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通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來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工具

症狀自評量表(SCL-90)。心理健康症狀自評量表是爲了評定個體在感覺、情緒、思維、行爲直至生活習慣、人際關係、飲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狀而設計的。該量表包括90個條目,共9個分量表,即軀體化、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通過九個維度對大學生的基本健康狀況做一個調查。

(三)主要研究方法

①問卷調查法:分別對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的717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②文獻查閱法:通過書籍、網絡查閱了相關文獻。

(四)統計分析

採用SPSS 21.0軟件包進行分析。

二、研究結果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在性別上的差異

F檢驗顯示,男生在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敵對、偏執和精神病性六個維度的得分顯著高於女生。如表1所示:

*在0.05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在0.001水平上顯著相關,下同。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在是否爲獨生子女上的差異

大學生心理健康在是否爲獨生子女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如表2所示:

(四)在學校上,強迫症狀和人際關係敏感的因子分存在顯著差異

農大較吉大東師而言,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方面更加突出一些。如表3所示:

(五)大學生心理健康在年級上的差異

男女大學生在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敵對、偏執和精神病性六個維度差異顯著,尤其在人際關係敏感和強迫症狀兩個維度存在極其明顯的差異,男生顯著高於女生。可能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男生在社會中要面臨更多的壓力,在人際交往方面比女生更加複雜。可能會更容易去猜忌,不輕易相信別人。[2]

(二)是否獨生子女

在敵對、恐怖、精神病性三個維度均存在顯著差異,非獨生子女在此三個維度均顯著高於獨生子女。由此可以看出非獨生子女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他(她)們需要得到學校社會更多的關注。

(三)學校差異

研究發現,不同大學之間,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強迫症狀和人際關係敏感兩個維度上面存在顯著差異。今年北京國小開始實施“快樂教育”[3]可以說是中國的教育改革邁出了一大步,或許以後可以在全國的中國小中拓展開來。但是作爲大學,應該本着爲國家培育頂尖人才的目的,因此大學教育制度應該更加的嚴謹。學校對於學生的要求應該更加的嚴格,如果以後“快樂教育”在全國開展,中國小生的負擔變得輕了,上大學以後,還是繼續輕鬆的話,恐怕中國的教育和西方國家相比只會越走越遠,而不是趕超。因此大學應該嚴謹辦學,爲大學生各方面的發展盡一份力。

(四)年級差異

研究顯示高年級尤其是大四的學生在軀體化和抑鬱兩個維度較低年級學生而言更加的顯著。大四要面臨擇業問題、考研問題、婚姻問題等,因此在離開學校步入社會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很多的焦慮。而低年級的學生則相反,還處在步入大學的歡樂中,因此沒有太多的困擾。在這裏希望學校和社會多開展一些活動,幫助大學生做到在性格上的成熟。同時創造更多的機會去幫助大學生的創業和就業,以免由此引起的各種社會問題。

四、結論

本研究調查了長春市3所高校的800名“90後”大學生。選擇調查了有自己鮮明特點的“90後”羣體;在被試選擇上也充分考慮到學校、獨生子女等因素的影響,做了相應調查。

研究表明,在性別、年級等維度上存在差異,男生、大一大四學生、非獨生子女和教學資質較低的大學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大學生活不僅僅是爲了獲取知識,更是要學會做一個性格成熟,有素質的人,先有了素質,才能談學知識。而幫助大學生做到性格成熟,做一個有素質的人並不是說說那麼簡單,[4]需要家庭、學校、個人、社會等方面共同去努力。心理髮展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環境因素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學校社會方面應該幫助學生營造一種積極樂觀的氛圍。父母更是應該去幫助子女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樹立符合自身興趣發展的目標。再者,大學生個人更是應該學會選擇、學會拒絕社會中的誘惑,做一個性格成熟、有素質的大學生。最後大學生是祖國事業的接班人,希望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狀況能夠得到全社會的關注。通過大學教育,爲社會輸送更多有素質、性格穩重成熟的人才。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報告 篇二

第一部分

我的成長經歷

時光的沙漏不停的行進,來不及告別嘆息,昨日便已捲入時間的長流中旋轉着成爲回憶,然後一點點透明,最終消失。

不知不覺,我已經成爲一名大二的學生,在這漫長亦短暫的時間內,我們在緊張的學習節奏中一步步成熟,走向成長的彼岸。

在我看來,我的人生路應該算是比較順利,無論是國小,國中或是高中,似乎學習就是我的全部,所以我一門心思的把學習搞好,就在我充滿自信的參加大學聯考的時候,我遇到了我迄今的最大挫折:大學聯考落榜,一時間我無法承擔這樣的打擊,但是我的性格告訴了我,如果我屈身去上三本或者專科的話,無非是對自己的看不起和對家人的不負責任。因爲我的成績一向是很好的,就連我的老師也沒有想到我會考不上,然而大學聯考的競爭就是如此的激烈,我也沒有辦法,所以最終選擇復讀。

在復讀的日子裏,我的思想逐漸有了轉變。不再去幻想明天是多麼的美好,不再去可以的和別人相處,不再去鑽研哪些深不見底的難題,一心想着的就是大學聯考那道坎。曾今有人和我說復讀就不是人過的日子,可是這隻有經歷過的`人才理解其中滋味。當一個人變的很現實的時候,一切的夢想或者是幻想都將不復存在,人或者自然就不會太累。

當我看到同一屆的人都在享受大學生活的時候,我就會換一個角度去思考,這只是上天覺得我不夠成熟,所以讓我在鍛鍊一年,僅僅一年而已。

現在回想這個,“寒窗苦讀十二載,一心只問今朝”這已不算什麼,重要的設平靜的看待生活,平靜的看待未來,活在當下,因爲今天是爲明天準備的,把握好今天才能過擁有美好的明天。

如果說曾經的我們時在父母傘下膽怯的雛鳥,那麼現在的我們便是漸漸高

翔的鷹。我們奮鬥,我們拼搏,我們自豪!我們將點燃種子的希望,召喚候鳥的飛翔,像飛揚的。蒲公英一樣,沿着夢想的軌道,勇敢地踏上屬於自己的旅程!

第二部分

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分析

[ 摘 要]近年來,受社會、家庭、學校及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影響,大學生的戀愛觀較以前有了很大變化,出現了戀愛態度輕率,戀愛觀念開放化 、戀愛行爲公開化等特點,體現 出重功利價值、重物質享受、重生理需求的本質。爲此,應從加強性道德性識教育,自主性教育,健全學校管理機制等方面,引導大學生樹立健康的戀愛觀。

正處在青春時期的大學生對戀愛充滿了浪漫的幻想與憧憬,他們認爲,戀愛是大學的“ 必修課” 而不是“ 選修課” ,不經歷戀愛的大學生活是不完美、不全面的。隨着社會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變化, 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問題已滲透到他們的學習、生活、人生態度、理想等各個方面,與此同時戀愛觀也發生了質的飛躍。

一、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新特點

1 。 戀愛態度輕率化。當代大學生只注重戀愛的過程, 而不注重戀愛的結果。多數學把戀愛描述爲“ 體驗幸福” 和 “ 充實大學生活” 。有些學生以選擇理想對象爲由, 見異思遷, 頻繁更換對象; 少數學生出現“ 三角戀” 和“ 多角戀” , 以至在同學之間造成感情糾紛, 甚至發生衝突, 釀成悲劇。他們在戀愛過程中,只一味追求愛情的浪漫,而忽視愛情的義務和道德,認爲戀愛與婚姻無關。未婚先孕就是當代大學生戀愛輕率化的最好見證。

2 。 戀愛觀念開放化。當代大學生受西方思潮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傳統道德意識逐漸淡化,對婚前同居、婚前性行爲持開放、理解和寬容的態度。據 1998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所做的一項專項調查結果顯示: 在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少年中, 對婚前性行爲持寬容態度的比例爲54.08%, 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人中,這一比例爲 75.3%…由此可見, 隨着社會環境的變化,當代大學生的性觀念也日益開放。大學生多角戀愛、在外同居的現象時有出現。

3 。戀愛行爲公開化。儘管社會各界對於在校大學生談戀愛的態度持“ 不贊成、不反對” , 但這並不意味着在校大學生的各種行爲不受任何紀律的約束。然而在高校大學生中都存在這樣的想法:不談戀愛的人被視爲弱者, 不談戀愛被 視爲不正常行爲。他們把談戀愛作爲一種榮耀, 每天出入成 雙成對, 攜手漫步於校園,上課 、吃飯、自習形影不離,行爲上一點也不遮掩,甚至臵校紀校規於不顧。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願意對周圍的人公開戀情的大學生比例爲87.6%,願意在校園裏各種環境下有親呢行爲的:教室23.7%、圖書館 37.5%、食堂68.6%、校園綠地86.2% 。

二、當代大學生的新型戀愛觀

綜合各因素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新型戀愛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 注重功利價值。他們在擇偶標準上,趨於功利化,更注重對方的實際價值。近年來,隨着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度增大及求職中的“ 不正之風” 對大學生戀愛觀產生了一定影響,交往對象的家庭背景和經濟狀況往往成爲他們關注的重點。具體表現爲,有些學生把自己今後的前途寄託在戀人及戀人家長身上而急於談戀愛。

2 。 注重物質享受。部分大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就業壓力大或者愛慕虛榮、沉迷於高消費等原因而選擇戀愛。他們企圖通過戀愛來解決經濟上的困難或者在經濟上賺取利益,有的甚至不惜名譽,採取欺騙的方式同時進行幾段“戀情”。

爲追求享樂和地位而戀愛,是一種畸形的戀愛觀。

3 。 注重生理需求。大學生的年齡界限已跨過青春期並進入成年期,這一時期的少男少女由於生理髮育的成熟,有了追求異性的慾望,對性的體驗十分敏感 ,產生了性親近的要求。據相關調查顯示,有83%的大學生有和異性交往的強烈願望,渴望擁有愛情。在異性吸引、彼此產生好感的基礎上,性衝動是促使青年投入戀愛活動的重要誘因。在這一原因的驅使下,青年開始脫離羣體化的兩性活動而單獨約會。現今高校普遍存在的同居現象就是最好的例證。

三、新型戀愛觀產生的原因

大學生戀愛觀受個人生理、心理成長和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而發生着變化,但他們在諸多方面相對不夠成熟,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具體從四方面闡述 :

1 。 受社會的影響。近年來,隨着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的發達,網絡、影視已經走人人們的生活,也帶大學生進入戀愛的世界。由於社會上一些文藝作品中對 愛情的過分渲染,更有大量關於兩性及戀愛問題的討論, 使 大學生難辨是非。同時受西方的“ 性自由” 、“ 性解放”思潮的影響,很多大學生的戀愛觀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他們相信網上愛情更勝於現實愛情。年輕人特有的好奇心及網絡色情的影響,驅使他們渴望揭開兩性之間神祕的面紗。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戀愛起了一定誘發作用, 使一些大學生對愛和性的觀念發生扭曲,缺失了應有的責任與道德。此外,面對就業壓力的增大,就業前景的不樂觀, 競爭的激烈化, 爲逃避現實及外界的壓力, 他們亦然選擇了戀愛。

2 。 受家庭的影響。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有着深遠的影響。家庭對大學生戀愛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現在的大學生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出生於衣食無憂的生活環境, 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家庭的過分寵愛, 使他們產生了極其強烈的依賴心理。進入大學後面對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他們望而卻步,爲逃避現實從依賴父母轉向對新的關愛的渴求, 過起了所謂的“ 二人世界”。第二,有些家長對子女的婚戀觀念缺乏正確的指導,大多數家長不瞭解子女青春期的心理問題,致使他們的好奇心不斷累積。到了大學,遠離了家庭束縛,最終觸發了體驗戀愛的動機,進而誘發了大學生戀愛問題的產生。

3 。 受學校的影響。目前高校對學生的戀愛問題所持的態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對, 沒有相關、具體的政策和制度給予指導。同時,在課程設臵上關於戀愛、性教育等方面的知識比較缺乏, 各類輔導講座欠缺, 沒有真正形成一種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對大學生的戀愛觀加以科學引導和教育。

4 。受個人自身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8-25歲之間,按照青年心理學的劃分,屬於青年的中期,其生殖系統趨於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響生理平衡,因而對性的體驗十分敏感。但由於在校大學生剛從父母的翅膀下掙脫出來, 沒有經過社會生活、職業生活的鍛鍊,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對任何問題的處理缺乏思考和理智,理性判斷力較差。再加上其心理髮展的不成熟性和不穩定性,容易把問題簡單化、理想化,對問題的考慮欠周全,使其戀愛過程容易出現偏差,從而引起戀愛道德上的種種缺失。

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戀愛觀

1 。 加強大學生的性知識教育,提高戀愛的道德觀。充分利用現代網絡資源和網絡技術,通過課程教學、專題講座、訂閱報刊、定期輔導等形式,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諮詢活動 和性健康諮詢服務, 爲建立 良好的性意識和性道德觀念打下牢固的基礎;幫助大學生端正戀愛婚姻的態度,調節學生因戀愛受挫而引起的心理衝突和心理失衡,培養健全的人格,以引導他們在戀愛問題上做出理智的選擇,形成健康 、正確 的戀愛心理,使學生理解並懂得“ 兩性區別,男女平等; 異性 交往,互尊互敬;自重自愛,自立自強”這些基本的性道德規範,自覺抵制不良性刺激的影響, 防止不良性行爲的發生; 同時引導大學生用成熟的人格、成功的事業去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讓愛情真正成爲人類文明行爲的高尚部分。

2 。 加強大學生的自主性教育, 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針對當前大學生的新型戀愛觀, 學校要不斷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 科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戀愛觀、就業觀、成才觀;要讓學生認清現實,讓學生知道戀愛問題和學生的理想、事業之間的緊密聯繫。在學校教育中,應該把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主性,作爲工作的第一要務,促使大學生把學業放在首位, 擺正戀愛與學業的關係,不能把寶貴的時間都用於談情說愛而放鬆了學習。要讓大學生認清學業的重要性,讓大學生明白學業是大學生價值的主要支柱;要讓大學生懂得戀愛是一種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一份責任和奉獻,它是建立在牢固地學業、事業基礎上的。

3 。 健全學校的管理機制,加強對大學生戀愛的管理。加強對大學生戀愛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強教學管理, 促使學生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另一方面要加學生宿舍、公寓和校園環境的管理,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氛 圍,杜絕大學生在外住宿現象的發生;最後要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規範大學生的戀愛行爲。學校對大學生談戀愛問題要實行引導、教育、管理三位一體模式, 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對於那些沉迷於戀愛而荒廢學業的同學要加強教育和引導, 使其迷途知返;對於那些在戀愛中違反校紀校規,違背社會公德的同學,要及時批評教育,必要時應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總之 ,四年的大學生活是短暫而寶貴的,當代大學生不 要把黃金時間消磨在花前月下,而應立志奮發成才。大學階段是人的一生智慧與才華發展最快的黃金季節,大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形成健康的戀愛心理,把愛情融進成才目標中,才能使愛情成爲我們奮發向上的力量,成爲我們學有所成、有所作爲的動力。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報告 篇三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我校按照教育部黨組印發的《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加強大學生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規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服務,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需求,紮實推動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實處。

一、來訪者情況

xx同學,女,20歲,連續兩年擔任學生幹部,深受老師喜愛,同學尊重。在同學們眼中是陽光開朗、熱心助人的班幹部,在老師心中是有想法、有個性的好幫手,在父母眼中是乖巧的女兒。但這位如此陽光的女孩有長達15年的抑鬱,因爲過早被家長要求獨立,導致缺乏安全感,國小時開始出現幻聽,國中抑鬱難熬時主動向家長求助,家長不以爲然,並予以斥責,後來xx同學開始僞裝,成了我們心中的陽光女孩。大學期間,xx同學擔任學校x中心主任時,因與x些學生幹部不合,進而人際關係緊張,加之本學期11門課程的學習壓力,導致xx同學病情越發嚴重,從而出現在上課期間上網搜索自殺方式的行爲,後被網絡引導前往就醫。

二、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反映的是在人際關係緊張和學習壓力大的雙重影響下,因家庭教育方式不當而長期存在抑鬱傾向的學生產生自殺想法的心理問題事件。

三、問題關鍵點

1、如何儘快找到該生,確保該生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2、如何幫助該生解決當前人際關係緊張和學習所帶來的壓力,幫助該生營造較爲舒適的環境。

3、如何協助醫生、學校心理諮詢中心開展心理治療,促進該生的健康成長。

四、解決思路

首先,立即採取保護措施,確保該生的人身安全;其次,跟領導和家長彙報情況,妥善安排;再次,幫其規避壓力源,緩解焦慮情緒;最後轉介到學校心理諮詢中心和醫院進行系統治療。

五、實施辦法

1、找到學生,確保安全

考慮到該生病情嚴重,且拒絕住院治療,當前安全無法得到有力保障,因此我以關心身體爲由電話聯繫該生前往學院談心,要求其親戚護送到校。該生到校後,立即啓動“學校心理諮詢中心—學院黨委副書記—輔導員—朋輩心理輔導員”四級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採取保護措施,確保該生人身安全。

2、彙報情況,尋求配合

在確保該生當前安全後,立即將初步情況彙報領導,請求指示;向校心理諮詢中心尋求幫助,請求專業指導;聯繫家長,告知學生當前情況,要求家長當天趕往學校配合工作;立即聯繫該生所在班級的心理委員、所在寢室的朋輩心理輔導員趕往學院聽候安排。

3、用愛關心,用情溝通

該生到校後,以關心學生爲前提,瞭解和掌握該生抑鬱症的形成過程。一是關心身體,詢問病情。在得到該生的同意後,查看該生病歷本以及各項檢查報告,熟悉病情,做好分析。二是探究原因,分析提煉。與該生的深入談話,讓我瞭解到該生之所以產生自殺想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導致長期存在抑鬱傾向,並日積月累無法排泄,病情越發嚴重;第二,擔任學生幹部後工作不愉快,人際關係緊張;第三,當前的學習課程過多,學習壓力大。三是提出解決方案,努力幫扶。我引導該生正確看待病情,對自己要有信心,引導該生住院治療,按時服藥,接受學校心理諮詢中心的心理輔導,多向他人傾訴,學會排泄。四是安排心理委員和朋輩心理輔導員陪其聊天,直到其家長趕來學校。

4、暖心陪伴,全員幫扶

考慮到該生強烈拒絕住院治療,家長請求學校允許孩子一邊學習一邊治療的情況下,制定以醫院醫生治療爲主、學校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輔導爲輔的治療方案,做好以家長爲首、輔導員和同學爲輔的暖心陪伴,建立領導—輔導員—系主任、專業老師—同學的全員幫扶機制,全員、全方位對該生進行幫扶。一是家長的暖心陪伴,安排家長在校陪讀,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爲孩子提供良好家居環境;做到每天接送孩子上下課,保證孩子校外安全;帶孩子定期就醫,督促孩子按時服藥,保證有效治療。通過家長貼心、暖心地陪伴,讓孩子感受父母的愛意,家庭的溫暖。二是學校心理諮詢中心的輔導,採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做好該生及時有效地心理輔導。

六、經驗與啓示

1、深入學生羣體,掌握學生狀態

只有切實地深入到學生之中,持續地關注學生,才能洞察學生每個時期的狀態,也才能發現問題,及時做到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輔導員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掌握學生方方面面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數。線下輔導員可通過下寢臥談、下課堂聽課、下場地參加活動等掌握學生狀況;線上輔導員可通過QQ動態,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方式關注學生網上動態,全方位關注學生、關心學生。

2、加強專業素養,提高鑑別能力

學生心理問題往往具有隱蔽性,而輔導員、朋輩心理輔導員、心理委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鑑別能力,是進行心理危機預警與干預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強輔導員、心理委員、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專業素養必不可少。一方面輔導員需自我提升,經常去參加各類心理專業相關培訓講座,加強心理學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一些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鑑別能力和處理方法,提升業務水平。另一方面,對心理委員、朋輩心理輔導員等的專業信息隊伍進行專業培訓。首先進行崗前培訓,幫助心理委員、朋輩心理委員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其次進行理論培訓,將開展心理諮詢方面理論知識培訓,從心理委員、朋輩心理委員的溝通和陪伴技巧、危機預防和轉介以及班級心理活動輔導等方面展開。最後爲實踐培訓,注重心理委員、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傾聽、共情等專業知識的實際操作,幫助心理委員、朋輩心理輔導員更好的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3、加強家校聯繫,齊心協同解決

大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踐表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往往來源於家庭,過往的生活經歷,特別是一些特殊經歷會直接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家庭力量在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長的積極配合能夠有效改善孩子心理健康狀況。學生在校出現任何異常行爲和心理健康問題需及時和家長溝通,爭取家長配合,必要時聯繫家長到校,與他們進行深入細緻溝通交流,做好思想工作,合力解決問題,形成以學校爲主、家庭爲輔,以學生爲主體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報告 篇四

此次活動以社會學院歷史學生爲樣本,進行抽樣調查,以問卷調查爲形式,以安徽師範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爲調查目的,共發放問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爲93.75%,其中有效問卷81份,有效率爲90%。報告從有效問卷採取抽樣的方法,選取20份作爲樣本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公佈如下:

一,學習問題

在此次調查中,學習問題是同學最爲關心、也是反應最爲突出的問題。例如,第33題“將下列幾項所帶來的心理壓力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有44%的同學認爲,學業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這說明剛剛進入大學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學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尤其對大學學習方式不適應,感到心理壓力很大。從緊張的大學聯考中走過,許多同學不能適應大學開放寬鬆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或過於精神緊張死扣書本,不能從高中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或感覺生活空虛,整日無所事事,荒廢了學習,虛度了年華。再如第29題“上大學後,你覺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其中33%的同學選擇“學習成績不理想”,由此可見,大一學生在學習上急需得到指導並尋求得到心理上的成就感。

二,業餘生活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有45%的同學感覺大學生活自由開放,同學也比較重視學習,學習自覺性較高,其中56%的同學在第3題“你業餘時間主要做什麼?”中選擇在業餘時間上自習或聽課,與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學選擇上網玩遊戲或談戀愛。但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同學心理上的學習壓力依然很大。

三,經濟生活

如今大學生在經濟生活方面基本沒有太大困難,在第6題“你每個月的生活費用夠用嗎?”中,有67%的同學基本夠用,更有11%的同學有剩餘,與此同時,在第7題中“你認爲每個月生活費對自己是否是一種負擔,造成心理壓力?”有60%的同學認爲沒有壓力。以上都說明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於經濟生活造成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情況明顯下降。

四,心理平衡

在第1題“你覺得現在學校與你理想的大學有多差差別?”中,有56%的同學選擇“很大”,這反應了同學同學理想中的大學與現實中的學校還是有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13題“你覺得自信嗎?”,有69%的同學選擇了“不自信”或“有時不太自信”。在第5題“現在自己在大學生活中,你認爲自己哪些方面最差?”有57%的同學認爲自己缺乏自信,這兩題都反應了我們的同學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心。然而在第23題中“關於自己的煩惱有口難言嗎?常常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嗎?”只有20%的同學認爲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在第26題:“你總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嗎?你在爲之不懈奮鬥嗎?”只有31%的同學認爲“是”。這兩題又都體現出同學們對於自己的未來並沒有明確的目標,對自己的明天沒有信心。以上的幾題分別從不同角度說明同學在心理上並沒有達到平衡,理想總是與現實存在差距的。

五,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問題是在本次調查中反應較爲突出的問題。在第33題,“請將以下幾項所帶給你的心理壓力由大到小排序”,有33%的同學認爲“人際關係”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而在第8題,“與一羣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獨或失落嗎?”有79%的同學選擇“是”或“有時是”,這反應了當代大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同樣,在第29題“上大學以後,你覺得最大的挫折是什麼?”

選擇“不適應宿舍生活”的同學佔到33%,與選擇“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人數相當,這體現了學習方法與人際交往是與此次調查中同學們反應最爲嚴重的兩個問題。

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自農村地區。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範圍較窄,與人交往的機會也較少,初到大學,面對如此開放自由的環境,面對如此多的同學。面對如此多的公共場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亂了陣腳,於是羞於表達形成內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長大的同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難以體會農村地區同學的情況。於是形成隔閡。與此同時,在第20題“你覺得大多數人都不可信任嗎?”有78%的同學認爲“是”或“偶爾是”。這更反應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本次調查充分反應了以社會學院07歷史班同學爲典型的當代大學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問題。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豐富的資料和鮮活的事例,達到了此次活動的目的,活動較爲成功。本次活動得到了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再次向海星調查研究社和07歷史班表示衷心感謝!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篇五

我們教師在引導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該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孩子的“心理健康醫生”。這次我有機會參加心理健康學習,真實感受頗深!

一、教師自己保持樂觀的心態

我認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反之則使學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師自身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

(一)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四)樂於爲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

(五)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

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以良好的心態感染學生

我們要以積極的情緒狀態和較強的感染力,要以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忱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對學生的一片愛心、對所任學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響學生。努力做到教態親切、熱情、和藹可親,教學語言要生動活潑、富有幽默感。教學方式、方法要直觀、形象、豐富多樣,富有趣味性。要創設一個團結互助、好學上進的集體風氣,使每一個同學在良好的集體環境裏成長。

當然,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我們的教育教學與應試教育思想的碰撞,產生了不少問題,問題的出現需要我們去思考、去解決,如教師採用怎樣的教學方式;選擇怎樣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學習評價難以操作等,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如果能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最終一定會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學生總有一些不良的現象,如逃學、早退、遲到、作業不按時完成、上課搞小動作、做鬼臉等現象,無時不展現在你面前。此時,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是氣憤、激怒、傷心,非想揍他一頓,還是用樂觀的心態來教育他,我想,教育學生需要耐心和寬容,用真誠的愛心去感化學生,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去對待學生的錯誤。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篇六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所有新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與素質全面提高做鋪墊。現今社會不僅要求我們具有健康的身體,而且還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進入大學生活後,覺得的自己格格不入。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小心翼翼的,不復從前的開朗與活潑。特別是學播音主持,看着比自己條件優秀的人,心中會不自覺地衍生出自卑感。有時候,看着別人扎堆的嬉笑怒罵,心中也想參與進去,又因爲找不到共同話題,而顯得沉默。面對陌生的環境,看着別的孩子和父母一起來報道,自己一個人更顯寂寥,心中更加懷念以前。剛來學校,我喜歡一個人靜靜的坐在窗戶前,雖然看的是窗外,但心中想的卻是以前。就這樣默默地坐着,每次都能坐很長時間。軍訓那會,晚上一個人走在林蔭小道上,看着走在前方手拉手的同學,眼角會不自覺地溼潤。

我與室友因生活環境,價值觀念,日常接觸面和個性等方面的不同,在寢室裏我們甚少交流。我想和她們好好相處,一起共同走過大學四年。爲了與她們相處融洽,我想出了另一種方法和她們交流---用行動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畢竟我們還是有部分共同之處的,希望能借此讓他們感受到我的善意。也許是時間太短,我們並沒有達到好朋友的程度,只是介於朋友和好朋友之間。每次看着她們三人的互動,我都會心生羨慕。現在的情況我也挺滿足的,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四人能真正走到一起,我堅信會有那天。

我也會向好朋友抱怨,畢竟是相當於半個社會的大學生活,哪有順心如意的。很多時候對別人的善意,會得到相反的饋贈。這種情況會讓我覺得難過,我一直覺得只要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直到上了胥繼華老師的課後,我才發現自己似乎進入了一個誤區。“不要認爲每個人都是你的朋友”“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別人身上”,正是這兩句話讓我在心頭堆積許久的鬱結豁然打開,我想老師說的這兩句話,對我來說終身都會受用。以前我從來都沒想過自己心裏有問題,知道心頭瞬間寬闊的那一瞬間,我才發現自己其實已經病的不輕了。

現在的我,積極的活躍於校園。敞開自己的心扉去接納他人,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這使我重新樹立了信心,更好的幫助他人。對於不該在乎的事,我學會了忽略;對於難過的事,我學會了說出來;對於緊張的時候,我學會了注意轉移法。

大學生應該樹立心理健康意識,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健康的心理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新環境、自我管理和學習成才,還能提高我們的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能力。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篇七

在學習貫徹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和《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基礎上,結合我校的實際,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藉此機會將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學習《綱要》,統一認識,關注學生心靈成長

我校充分利用每週一次的行政例會、年級組長和每兩週一次的教師學習工作會議,組織學校行政、教師認真學習《綱要》,吃透精神,統一思想,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通過學習增強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我們認爲,《綱要》明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目標、對象,規劃了不同年齡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和途徑,對於我們把握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有序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據,指明瞭方向。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高度的指導性、鮮明的針對性、切實的操作性。

爲了有效地做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還結合學習對學校、教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狀況進行了分析:學校多年來牢固樹立“德育領先,五育並舉”的辦學理念,突出以“五愛”教育爲重點,以養成教育爲基礎,以教學生做人爲核心,確定了“播種、培育、收穫、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也造就了一支敬業愛崗、樂於奉獻且熱心德育工作的教師隊伍,學校的“三風”建設和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當然也應該承認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思想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多元文化思潮衝擊着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諸如獨生子女問題、留守兒童問題,特別是在學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環境適應、同伴交往、情緒情感、行爲表現、個性問題以及趨勢越來越嚴重的學習困難綜合症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都深切地讓家庭和學校感受到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過學習、分析,我們認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針對國小生身心發展及現狀,確定符合學校實際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全面規劃,分層推進,面向全體,點面結合,育心活動,貫穿始終,家校牽手,整體促進。在此基礎上學校完善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靈成長學校整體工作的列入議事議程,建立了校長室、教導處、德領組、醫務室和年級組長組成的領導小組。每學期將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學校工作計劃之中,年級組及班主任工作計劃中也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爲重要的內容和工作來抓落實,以確保該項教育落在實處。同時學校還加大了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以建立一支勤於鑽研、樂於奉獻的師資隊伍。

我校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注意充分發揮以班主任、輔導員、教師爲主體的作用,不時派出教師參加省市縣各級相關培訓和交流,同時還將教師心理健康專業培訓納入到校本培訓的範疇之中。我校從20xx年開始先後邀請了徽州師範的金水老師來校做專題講座,邀請“知心姐姐”報告團和南京大學心理研究課題組成員來校爲教師和家長做報告;我校舒立新老師參加省陶研會歸來爲全體教師作了《全面把握當今學生特點,積極實施有效教育》的彙報輔導報告;從20xx學年度開始我校開始實行班主任月例會制度,以此來加強理論探討,交流工作體會,探尋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二、從心開始,積極探索,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靈成長。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而應該紮紮實實地落實行動上,學校要以師爲根,以生爲本,一切從“心”開始,讓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在學科教學、班主任工作、各項教育活動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同時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國小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徵,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爲基點,以趣味性、活動性爲基本特色。

1。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作爲百年老校雖然空間狹小,但是近年來擠出資金努力打造小而精的校園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校堅持兩種環境的創設,一是創設心理健康教育的顯性教育環境,充分體現校園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二是創設心理健康教育的隱性教育環境。學校的文化長廊及宣傳櫥窗,是學生們“露一手”的舞臺;教學樓上的各式宣傳標語,是學生們薰陶心靈窗口;教室裏的黑板報,是學生們展示風采的基地;走廊上的名人名言,是學生們走近科學的殿堂;自來水龍頭旁、垃圾箱前、樓梯口上的溫馨提示,是學生們自己的心語;每學年開學學校門口的橫幅,“歡迎新同學入學,歡迎同學返校”,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家”一般的溫暖……

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溫謦的育人環境,讓學生的心靈得到了美的陶冶,使他們的心理得到了和諧的發展。在實小這個樂園裏,我們的孩子喊出了“同在藍天下,雛鷹展翅飛”的快樂口號,發出了“在這裏起步,讓明天更美好”的呼聲,並以此作爲學校宣傳櫥窗的主題,每一期櫥窗內容的更新,都成了學生們肯定自我,張揚個性,展現魅力的所在,引來了居民駐足觀看。很多的家長和同行都說:你們的氛圍真不錯,做你們的學生幸福。學校努力創設符合學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多元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健康心理。

2。建立和諧師生關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師生關係,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以實現教育的人性化。只有心理距離近了,才能讓空間距離拉近。爲此學校一方面積極開展和諧校園的創建,努力建立新型的師師、師生、生生關係,另一方面又積極開展諸如“師德師風建設系列教育活動”等,以提升全體教師都能在新課程背景下“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自覺性。老師應主動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給學生更多的理解和愛。如果發現學生有不良情緒,一定要及時個別談心,弄清原因,採取恰當的方法來幫助解決。

例如我校上學年六(1)班的學生汪同學,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爸爸媽媽都非常疼愛她,尤其是爸爸,對她視若掌上明珠。可就在她8歲時,爸爸被診斷出患了一種不治之症——肝癌。爲了攢錢給爸爸治病,媽媽一邊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一邊忙打理着自己的店鋪。爸爸在病情穩定的時候,也堅持給媽媽幫忙。汪同學對於這樣的打擊,她還是無法平靜。上課時,汪同學變得神色遊離,精神萎靡不振,班主任發現後就主動找到了她,向她瞭解了情況。經過班主任的悉心開導,瞭解了實情後,班主任通過耐心細緻的開導,使學生緊皺的眉毛舒展開了,孩子放下了沉重的心理負擔,拉近師生心理距離,教師只有成了讓學生可以信任和依賴的朋友,就能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也就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吧。

3。貼近實際開展特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只有貼近學生實際,談論與學生關係密切、學生最想了解的話題,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良好的輔導作用。這就要求輔導教師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生活情況,以選擇恰當的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爲此在建立平等師生關係的基礎上,學校先後多次開展了學生心理調查活動,以較爲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心理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學生反映的以心理適應問題居多,如學習方面最突出,其次是生活、交友、認識自我問題等。

從學生身邊的事情出發,有的放矢地開展心理輔導,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如二年級(1)班裏有個姓張的同學,是個小姑娘靦腆、膽小。老師每次叫她回答問題,她站起來,總是低着頭,臉漲得像塊紅布,說話的聲音都打顫。一次主題班隊會,同學們要演出,班主任老師就有意鍛鍊這個小姑娘的意志,在班上提議讓她擔任一個角色,演“小白兔”,她當時的第一反應是“不行,我不敢”。“試試吧,老師相信你準行,”班主任老師親切地鼓勵她,“大家幫助你多排練幾遍,好不好?”最後演出成功了。從此,張同學變得大膽、開朗起來。還有的班主任老師結合學生的實際開展了以“知識越學越有趣”、“我不做小拖拉”、“同好書交朋友”爲內容的心理輔導,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同時我校還經常開展豐富多彩且富有特色的活動,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堅持開展以《守則》、《規範》爲基礎的養成教育系列活動,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將終生受益;堅持開展路隊、“兩操”、衛生等“五項評比活動”,教育學生樹立集體榮譽感,在學生幼小的心靈根植下“人人爲我,我爲大家”的種子;堅持開展多種綜合實踐活動,如“春秋遊活動,參觀愛國主義基地,尋訪家鄉鉅變,走進街心公園清除垃圾、走上街頭文明勸導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認識,去鍛鍊,去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爲習慣;堅持暑期開展“走進軍營,走進紅色老區”和“勤奮努力,走進文化科技”夏令營活動,教育學生學會珍惜今天,磨練意志品格,感受民族傳統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

我校還注意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拓寬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以學校“紅領巾廣播站”、學校局域網、多媒體教室和學校網站等爲物質基礎,組織開展“每週一歌”、“英語每日一句”、“師生來稿每週一播”、“‘校園之星’每月一評”、“學生佳作網上登載”、“德育天地網上交流”、“大課間活動我來評說”等,以真正起到了溝通、諮詢、宣傳、解惑的作用,既解決了學生的心理疑難,又給學生指明瞭方向,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開發了學生的智慧潛能,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

4。各科教學中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在學科教學中以學科知識爲載體,全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通過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學活動和學科知識成爲有助於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載體。在教學內容中尋找,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如:教學《比金錢更重要》一課時,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較多地生活在親情血緣關係中,過多地接受着別人主動的奉獻,所以他們很難擺正自己在人羣中的位置,爲別人着想的意識不強,人際相容性差。同學之間的不和諧使他們產生許多心理問題。遇到問題進行換位思考,是培養學生的愛心,使他們能主動地理解、關心、幫助別人的有效方法。

而該文講述的是“我”深夜開車回家碰壞了一輛紅色小汽車的反光鏡,“我”在四下找不到人的情況下留了紙條希望車主和“我”聯繫,後來,車主致電表示感謝,並拒絕了“我”的賠償,告訴“我”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課文要表達的中心是人與人之間那種“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可貴。教師課前假如佈置學生了解身邊同學間曾發生的小摩擦及解決情況,並思考這是否是最佳解決方法。鼓勵學生將自己處理得好的事講給大家聽,對那些能站在他人立場思考、看待問題的學生加以讚賞,這樣一來,孩子們以自我爲中心的少了,班裏互相體諒、互相信任、互相關心的氣氛逐漸濃厚起來。

再比如《落花生》一課,就可以通過課文對學生進行增強自信心的教育。結合花生雖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這樣的實例,教育學生要正確看待自己及周圍的同學。告訴學生一個人不漂亮,或不引人注意不要緊,只要他努力,勤勞,關心他人,那麼他就會成爲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他不但不該自卑,而且應該比別人更自信的生活。這樣就利用課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恢復了自信。在教學方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新課程標準就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採取小組討論方式,讓學生共同總結出答案。這種教學方式就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了合羣教育。只是學生雖然和同學合作了,自己卻可能並未意識到這樣得出的答案其實是羣策羣力的結果,所以教師要適時指出,個人做不到的事,憑藉集體的力量有時輕鬆就可以完成。這就是集體的力量,我們每個同學都該使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當然還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評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近幾年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吝嗇語言評價,大多以商量的口吻,鼓勵的語氣,啓發式的詢問,而且多年來我校教師堅持在填寫學生素質教育發展報告單時,只表揚優點、以極其委婉的方式指出學生的缺點,並鼓勵學生改正,就避免了對學生的傷害,幫助學生樹立了學習信心,這一點,就做到了在教學評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5。家校牽手構建學生心靈成長有效平臺。“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是我校家校結合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步伐和家長學校向縱深發展步伐的一項新舉措。爲此,我校網站開闢了“網上家長學校”、“校長信箱、校長博客空間”平臺,精心編印校刊——《家校園地》,開闢了“家校通”,利用這些途徑重視加強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一些特殊學生建立了心理檔案,以便及時瞭解、跟蹤、疏導、把握他們的內心世界,更好地挖掘他們的心理潛能。學校以創建現代家庭教育課題研究之成果——“快樂學習型家庭”爲載體,提倡“大手牽小手,共同向前走”的理念,開展“親子共同成長”活動,利用家長學校授課交流育兒經驗,指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人方法,努力構建具有“優美的家庭環境、和諧的家庭氛圍、健康的家庭心理、積極的家庭行爲”特徵的家庭教育新格局,提高家庭綜合素質,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家庭與學校相結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研究的。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長學校培訓內容,先後多次邀請心理輔導專業人士向家長傳授心理輔導的理念、內容和方法,開展多種形式的家校聯誼活動,走進彼此心靈,共育一代新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舉步維艱,任重道遠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剛剛起步,卻遇到了諸多的問題,諸如缺乏具備專業知識的教師,缺少應有的指導和培訓,幾句加強自我學習的口號式話語不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現在學生難教已是普遍性問題,再加上留守學生、隔代教育、單親家庭學生在迅速增長,而導致的問題學生數越來越多,班主任教師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苦口婆心疏導教育,教師負擔重、責任大,已到了難以承受之地步;加上良好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出現了問題一股腦地責怪教育如何如何失職,學校、教師肩負的精神壓力太重太重……其實在我們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時,也要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關注心理健康,促進心靈成長,真可謂是任重道遠啊!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報告 篇八

一、自我分析

(一)性格及對我的影響

我是一個偏靜的人,不活潑,甚至有點孤僻。同時,我屬於抑鬱質與粘液質的混合體,爲人較爲沉默,情感不大外露,有點小憂鬱,有時有點像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說話也有點直,不太招人喜歡,故我這個人不善於交往,人際關係不太好。我的環境適應能力也不太好,每次到一個新的環境,總要花較長一段時間纔可以適應。但這也有好處,就是我可以靜下心來,認真的去做一件事,不易受他人打擾。因爲這我從小就對對文學有興趣,在高中時幾乎沒有猶豫就選擇了文科,它影響了我的一生。我也可以較好的控制我的情緒,不會像有些人一樣衝動,會莫名生氣,至少,我不會輕易表現出來。

(二)興趣及對我的影響

我的興趣比較廣泛,看書,畫畫,唱歌等等我都很感興趣。

但我並不是一個很有藝術細胞的人,只是很喜歡,並從其中獲得快樂。我覺得人無完人,不一定非要逼自己學好這學好那的,只要從中得到樂趣就夠了。我比較喜歡宅在室內做事,故我選了文祕。我原以爲文祕就是幫上司做事,聽從上司的吩咐,打打字,送送文件,整理文檔。直到到了學校,我才發現自己認識的太不全面了。但我不會讓自己後悔,我會努力克服一切,學好這個專業的。我對許多名人都很崇拜,也渴望自己可以成功,有一個光明的前程。

(三)宗教信仰及對我的影響

我的父母都是信仰佛教的,故我也是。但由於學校無神論的影響,我的信仰並不執迷,只是偶爾求神拜佛,心安而已。但這個信仰也有好處,它可以讓我的心得到片刻平靜。雖說這並無法解決實際問題,但至少可以讓我多了些信心。

(四)能力與品質

我的能力不是很強,但是我有上進心,我相信只要有人肯給我一個機會,我一定會好好的去做,爭取把事情做好。我做事還是很認真的。

(五)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自身的優勢;實事求是,追求具體和明確的事情,喜歡做實際的考慮。善於單獨思考,反應敏銳

自身的不足:膽子不大,容易害羞,壓力很大時,會過度緊張,甚至產生消極情緒。現實,考慮的東西太多,往往把簡單的事情考慮的太過複雜。創造性不強,沒什麼領導才能。

二、自我奮鬥目標

完成學校里老師佈置的所有的學習任務,並正確認識自我,加強自我的領導能力,專業學習能力。找一份兼職工作,鍛鍊自己的能力,減輕父母的負擔。好好學習,認真考試,修滿學分,拿到畢業證書。

三、評價

同學眼中的我:文靜、內向、做事認真、觀察細緻、敏感、沒有什麼創造性、不具領導才能。

四、結束語

這就是我,正在成長、逐步走向成熟的我。我希望可以通過這次自我分析,找到我合適的定位,從這裏開始奮鬥。我知道我還有很多的缺陷與不足,但我會努力改正的,非常感謝老師們對我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