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烏鴉喝水課文原文(新版多篇)

烏鴉喝水課文原文(新版多篇)

《烏鴉喝水》 篇一

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裏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很小,裏邊的水又少,它喝不着水。怎麼辦呢?

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它想了一想,有辦法了!

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銜起來,放到瓶子裏。瓶子裏的水慢慢升高,烏鴉就喝着水了。

《烏鴉喝水》教學案例 篇二

問題提出: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因此,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而是經常會有與課前預設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況發生。說實話,我和很多老師一樣,都十分害怕這些“意外”發生,怕這些意外脫離了即定的教學目標,脫離了設計好的教學軌跡,以致自己無法駕馭而耽誤了教學時間

案例描述:

師:一隻口渴的烏鴉到處找水喝,最後喝到水了嗎?是用什麼方法喝到水的?(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師:烏鴉喝到水了嗎?

生:喝到了。

師: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

生:它把石子裝到瓶子裏,瓶子裏的水升高了,烏鴉就喝到水了。

師:是呀!好聰明的烏鴉,遇到問題能開動腦筋,想想解決的辦法。

生:老師,我有問題。

師:你說呀!

生:我覺得烏鴉不一定能喝到水,因爲石子把水淹沒了。

師:我們平常說水淹沒石子,怎麼說石子淹沒水呢?

生:是的,我在玩過家家的遊戲就遇到這樣的問題。

師:你有什麼方法證明嗎?

生:有。

師:那你演示一會吧!

生:拿了一個杯子,裝了杯子的五分之一的水,然後放進石子,石子是把水淹沒了。師:是呀,剛纔老師沒有想到呀,如果是在杯子裏的水很少的情況下,石子是把水淹沒了,烏鴉是喝不到水了。這就要看看對瓶子裏的水的量怎樣描述了,其他同學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剛纔他那一演示就很清楚了。

師:但在課文的描述上,烏鴉是喝到水了。課文中是怎樣說的呢?

生:瓶子裏的水不多。

師: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生:水不多是說:“水不會很少,可能只是沒有裝滿。”

生:可能是水不多也不少,我是從圖上知道的。

師:水不滿烏鴉就喝不到水了?

生:因爲瓶口小,加上水不滿,所以才喝不到水的。

師:是的,看來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較深了,觀察得也很仔細,就是因爲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纔沒有喝到水的。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以一個平常的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很快地從文中找到了答案,這也是我在備課中所需要的。然而,課堂並非是一層不變的,“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而沒有激情地進行。”就因爲課中的意外生成了美,驚醒了我的思維,學生的那一問恰是我未曾想到的,通過學生的疑問,激活了我的思維。我原以爲學生都會說烏鴉能喝到水,但卻有一學生另外,提出了烏鴉可能喝不到水。這一問是我在備課時從未考慮過的。問題,這可能就是情境的瞬息萬變,情況的錯綜複雜。根據新課程的標準,我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成爲了學生的聽衆,聽他把話說完,而沒有及時地抑制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將自己的獨特之處演示出來,在本案例中,杯子、水、石子,都很容易得到,通過學生的演示,其他學生很直觀地觀察到了什麼情況下投石子水上升,什麼情況下投石子水淹沒。從而讓學生理解了“投石子”不一定就會使水上升的道理。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可以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訓練他們的發散思維。

在教學中,正因爲這一意外的提問,學生的實驗,才使我對教材有了新的認識,從而通過我的有價值的引導,啓發學生積極的動腦,深入地思考。使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通過對課文的質疑,釋疑,不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意識和問題意識。正因爲教師給了學生質疑、釋疑的機會,學生纔敢說、敢做。同時這意外的事件也凸顯了語文教學的開放性,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後,我想說,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學機智是教師素質的畫龍點睛之筆。讓我們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思考、積澱,不斷地充實自己、追求個性、構建風格,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