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烏鴉喝水》教案新版多篇

《烏鴉喝水》教案新版多篇

《烏鴉喝水》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學會遇事情懂得冷靜,認真想辦法解決。

2、幼兒會複述故事。

3、學會與同伴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畫畫心得。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領悟故事中的含義;

2、複述故事中的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

1、圖片:烏鴉,石頭,玻璃瓶

2、添畫《烏鴉喝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大家都知道,我們的人體不能缺水,我們每天都要喝水。我們可以從哪裏可以喝到乾淨衛生的水呢?如果給你一隻杯子,裏面只有很少的水,又 不讓你把杯子拿起來,說說自己可以用什麼方法可以喝到水?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關於喝水的故事,這是一隻和聰明的鳥,我麼先一起猜猜它是誰?

3、猜謎語:身穿黑袍子,長得醜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

二。 欣賞故事《烏鴉喝水》

1、幼兒邊看圖畫,邊聽老師講故事;

2、幼兒思考並討論:故事裏講了一講什麼事情?它遇到了什麼困難?它是怎麼解決的?最後它喝到水了嗎?(幼兒進行分組討論,最後每組派一名小朋友進行總結)

3、教師進行總結:是的,我們要像烏鴉學習,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冷靜,要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4、認識詞語:烏鴉,石頭,玻璃瓶

5、幼兒複述故事。

三。 添畫《烏鴉喝水》

1、討論:如果你是烏鴉,發現瓶子旁邊沒有石子,你會想到什麼方法喝到瓶子裏的水?

2、幼兒添畫《烏鴉喝水》的辦法;

3、幼兒分享自己的畫面及畫面的故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通過聽故事,討論,悟出其中的道理,使幼兒明白,遇到任何事情要學會冷靜,開動腦筋想辦法,才能解決問題。活動通過添畫的方式,啓發幼兒大膽想象,並進行動手操作,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只是孩子們在添畫時存在一定的難度,今後將加強引導幼兒的畫畫水平,期待有更高的提升!

《烏鴉喝水》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隨課文識字,認識8個一類字和綠色通道里的3個字。

2、認識兩個新偏旁:手字旁、走字旁;學會寫:看、起。用部件法學習:於、辦、法、終。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

4、懂得遇到問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1、燒瓶和紅水、石子、遮布、託高臺。

2、生字卡片(黑色紙,雙面膠貼好)。吸鐵石。

3、貼好課文插圖。畫好田字格。

教學過程:

導入:

今天,朱老師要給大家做個實驗。(出示半瓶水的瓶子)看!這是個(出示詞語:瓶子)(瓶子)後鼻音(瓶子)。這瓶子裏有半瓶水。現在,朱老師要它變,注意看,水有什麼變化。(放小石子)

(水滿出來了)

爲什麼石頭放進去,水會升高呢?(指名2人)

(因爲石頭放了進去就會水升高)

因爲石頭放進去,佔據了水的位置,水的位置被佔掉了,就被石頭擠啊擠啊,擠上來了。我們小朋友洗澡的時候,浴缸裏放滿了水,我們一坐進去,水就出來了,這也是因爲?

(我們人佔掉了水的位置)

實驗就做到這裏,下面,朱老師要給大家講個故事,想聽嗎?

(想)

說有一天,一隻烏鴉口渴了(出示詞語),口渴就要怎麼樣?(找水喝)所以這個渴字大家看,就是什麼偏旁。(三點水)它找呀找呀,突然,他看見一個瓶子(出示插圖)裏面有半瓶水,哎呀!它這個時候什麼心情啊?(指名2生:很高興!很開心)可是呀,瓶口小,烏鴉喝不着,怎麼辦呢?

讀讀課文你就可以知道啦!(注意)

初讀課文:

要讀明白課文,先要認識生字,做第一件事:把一類字和綠色通道里的字拼拼讀讀,讀準音,看清形(開始)第二件事:把生字放到課文裏,把句子讀通,課文讀順。第三件事:再讀課文,不懂的地方看看課文插圖想想再讀。

請你用四個字來回答。課文講了誰?幹什麼?(烏鴉喝水)

(出示課題):比一比,喝水的喝和口渴的渴,有什麼不同?

(喝水的喝是口字旁,口渴的渴是三點水。)

爲什麼喝水的喝是口字旁?

(因爲喝水是要用嘴巴的。)

那爲什麼口渴的渴是三點水呢?

(因爲口渴了要喝水,所以是三點水。)

學習第一小節

課文中誰口渴啊?(一隻烏鴉口渴了)

指名讀第一節。

口渴了沒有水喝是什麼心情?(想喝水,着急)

(出示句子11)讀讀這一句,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烏鴉着急着想喝水呢?(到處)

到處是什麼意思啊?(就是隨便哪裏,每個地方。)

烏鴉每個地方都想去找,這裏那裏,(指讀到處找)(指名生2讀)(它渴啊!它急啊!)找到沒有?(找到了。)你從哪裏知道的?(指名讀,出示前半句句子12。出示生詞卡片,讀詞。)找到水了,烏鴉,你心情怎樣?(很開心)請你開心地讀讀這段話。(生讀)哦,有水了,那烏鴉,你喝呀,你喝呀,怎麼不喝呢?(指名說:瓶口小,烏鴉喝不着。)(出示後半句。)看看書上第一幅插圖,這烏鴉看到水卻喝不着,它怎麼樣?(很着急!急得汗都出來了。)剛剛還很開心的呢,啊,有水喝了,一會兒,發現這個水喝不着了,怎麼樣?(很着急)當中用一個什麼詞語連起來?(可是)可是前面烏鴉很(開心)可是後面很(着急),可是在這裏起個什麼作用?(轉折)讀的時候要注意什麼?(要把轉折的感覺讀出來。)(指名2生讀,齊讀)喝不着麼就不喝了吧。好不好,小烏鴉?(不好,)那你要怎麼樣?(要想辦法)喔唷!你真是一隻肯動腦筋的小烏鴉,課文中的烏鴉也跟你是一樣的。(出示卡片:怎麼辦呢?)烏鴉說這句話的時候還在幹什麼?(想)請你來想想。(指名2生讀。你是在全神貫注地想。)烏鴉在使勁兒地想,用力(寫個力字)地想,想得怎麼樣?(做動作,左右各撒汗)(滿頭大汗)(寫:左邊一些汗,右邊一些汗。)什麼字?(辦)(指名2生再讀句子怎麼辦呢?)

小朋友們讀讀第二小節,看看,烏鴉想出辦法來了嗎?想了什麼辦法?(出示第2節。)(指名回答)(出示句子2)

(看課文插圖,叼起(出示詞語)是個怎樣的動作。)(用嘴巴咬住)所以是什麼旁?(口字旁)(指名讀)

它叼起什麼呀?(小石子)爲什麼要叼小石子呢?叼大石頭不好嗎?(因爲大石頭烏鴉叼不動。)你覺得這是隻怎樣的烏鴉?(很聰明,很動腦筋。)(指名讀:它是怎麼做的?(出示句子22)它爲什麼一顆一顆的放?(因爲這樣就不會堵住了,爲了把石子放準,它放石子的時候還要怎麼樣?(小心地))(指名讀:強調一顆一顆)恩,烏鴉想得真周到,真是隻(聰明)的烏鴉。(指名讀)看圖,它放了多少石子呀?(很多)這麼多的石子,它都是怎麼樣放進去的?(指名讀句子22)烏鴉真(引說:辛苦呀!)齊讀。句子22。[

辛辛苦苦總有回報,讀(出示最後一句。)

水怎樣升高的啊?(漸漸,出示詞語,齊讀2遍)也可以說是(慢慢)。怎麼會漸漸(重音)升高的?(聯繫上句:一顆一顆)它放一顆,升高一點,放一顆,升高一點。瓶子裏的水(引說:漸漸升高了。)(引說烏鴉就喝着水了。)喝着水的烏鴉,是什麼心情?(很開心)(指名讀)

烏鴉喝着水可不容易,這個好辦法是怎麼來的呢?(出示句子21)(指名讀)(出示句子缺少終於)(指名讀)你覺得這兩句在意思上有什麼不一樣?(第2句有個終於就說明它想辦法想了很久。)你說它會怎麼想呢?(它看見石子就會想:石子放進去就可以水升起來,就可以喝水了。)還會想什麼?(挑小石子)是呀,他想啊想啊,怎麼樣?(終於想出辦法來了。)(出示詞語:終於)這個辦法想出來,怎麼樣?(很不容易)花了很長時間,動了很多腦筋!(指名讀)(出示:辦法)大家看辦法的法怎麼記?(左右結構,左邊三點水,右邊是個去。)

現在請小朋友們用朗讀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一隻烏鴉怎麼了?他幹什麼?

它看見什麼?可是怎麼樣呢?

於是它想?

烏鴉看見什麼?然後怎麼樣?

它想的辦法是?

最後?

(指黑板上的生字卡片)誰能看着黑板上的這些詞語,說說烏鴉喝水的故事?

(練習)(指名生1試)(如果多就一起來。不多就個別。)

考考你的記憶力,(出示:手)(讀之)手字放到邊上,就變成手字旁(讀之)看,有什麼變化?(豎鉤變成了撇。)現在,手放到了眼睛上,(出示看)就是(讀之:看見的看)描紅。

考考你的觀察力,(出示題目比一比,再組詞:於幹)(終於的於,幹活的幹)看看有點像,比比不一樣?哪裏不一樣?(一個是豎鉤,一個是豎)描紅。

(出示起,這裏有個新偏旁,走字旁。讀之。)上面是個(己),什麼結構?(半包圍結構)寫的時候要注意,把走字底的捺畫寫得長一些,(邊說邊示範)己寫在走字底上面,不要碰到走字底。描紅。

寫字本子上寫。

《烏鴉喝水》教案 篇三

教案設計說明:

《烏鴉喝水》是一篇經典有趣的童話故事,選自《伊索寓言》。課文講的是烏鴉通過動腦筋想辦法解決水少、瓶口小的困難,最終喝到水的故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很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課設計本着“時時激趣”的原則,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課後練習題入手,一步步引導學生親歷語言實踐,在反覆地朗讀、識記、想象等語言活動中幫助學生理解、領會文章大意,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設計中特別堅持了把識字寓於誦讀課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結合語言環境,理解漢字的意義;並把認識生字與正確、連貫地誦讀課文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目標。

課前準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烏鴉圖片、生字詞卡片。(教師)

2、預習課文,拼讀生字,自主朗讀課文。窄口透明瓶子(透明飲料瓶子)、小石子、水。(學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隨題識字

導入: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你們看——(出示烏鴉圖片)他是誰?同學們說對了,他就是烏鴉。(板書:烏鴉)識記“烏鴉”這兩個字(沒眼睛的小鳥眼前一片“烏”黑,鳥前長牙就念“鴉”)。齊讀。教師簡介烏鴉。

2、烏鴉雖然長得不好看,叫聲也不好聽,但他卻十分聰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他的小故事。看看他是怎樣利用自己的智慧喝到水的。(板書:喝水)

3、齊讀課文題目,注意“水”是翹舌音。

設計意圖:隨課文題目識記“烏”“鴉”這兩個字,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對所學的漢字進行理解和記憶,適度分散了學生識字的難度。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讀課文。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注意聽準字音、注意停頓。

(2)藉助拼音,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詞,並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認讀生字詞。

課件出示帶拼音詞語:

wū yā dào chù bàn fǎ pánɡ biān xǔ duō shí zǐ

烏 鴉 到 處 辦 法 旁 邊 許 多 石 子

fànɡ jìn zhǎo shuǐ kàn jiàn yì zhī kǒu kě

放 進 找 水 看 見 一 只 口 渴

(1)指名開火車朗讀,師生正音。

(2)去掉拼音讀。

3、整體感知。

(1)怎樣判斷課文有幾個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兩個空格。)

(學生小聲自由快速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師生以“五不”要求(不錯讀、不添讀、不漏讀、不回讀、不破讀。)評議學生朗讀情況。

設計意圖:本課的生字詞語比較多,對於學生學習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從範讀開始,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並在下面的自由讀中時時強調。認讀生字、新詞從帶拼音到去掉拼音,有效地緩解了認讀壓力,使學生在初讀階段紮紮實實地去讀、去認。

三、問題入手,朗讀感悟

1、烏鴉是用什麼辦法喝到水的?請大家讀一讀課文。(烏鴉把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進瓶子裏。瓶子裏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着水了。)

2、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識記、書寫“石”字。

(1)瓶子裏的水是怎樣升高的?(漸漸)能換個詞嗎?(慢慢、一點一點)用“漸漸”說一句話。教師引讀:瓶子裏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着水了)。

(2)瓶子裏的水爲什麼會漸漸升高呢?(放進了小石子。)

識記、書寫“石”字。教師在田字格中書寫,強調注意筆順,第二筆是撇,要舒展一些。書空、動筆寫。學生組詞(石碑、石頭等)。

(3)烏鴉是怎樣把小石子放進瓶子裏的?(一顆一顆)從這個詞語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小石子多、小烏鴉做事認真、有耐心……)

(4)指導學寫“多”字。注意音節是三拼音,介母不要丟;書寫時上下兩個“夕”要豎直摞起來。

(課件出示“烏鴉把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進瓶子裏。”)

(5)認讀“放”字,學習“反文旁——攵”。

(6)指名朗讀句子,教師相機指導。

(7)齊讀第3自然段。

3、爲什麼烏鴉放進瓶子裏的是“小”石子?而且要“一顆一顆”地放進瓶子裏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閱讀理解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有難度,本節課從課後的訓練題入手,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重點部分。在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後,用課後的練習題揭示教學目標,重點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把字、詞、句的理解與有感情朗讀訓練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理解,指導朗讀,讀出語氣。做到在理解的基礎上訓練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教學結束前的問題設計,爲繼續學習埋下了伏筆。

四、佈置作業

1、準確認讀要求會認的字。

2、書寫生字“石”“多”。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作業佈置中的認讀、書寫,以及朗讀都是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這一教學重點。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1、認讀生字新詞。指名讀、齊讀。

2、指名朗讀全文。

3、思考:烏鴉是怎麼喝到水的?

設計意圖:通過認讀卡片、朗讀課文,幫助學生鞏固上節課所學的知識。提出課後的練習題既強化了本課重點,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精讀感悟,隨文識字

1、過渡。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烏鴉把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進瓶子,瓶子裏的水漸漸升高,他就喝到水了。那麼,他爲什麼會用往瓶子裏放小石子的辦法來喝水呢?請同學們好好地讀課文第1自然段,用橫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2、以讀代講,感悟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裏有水。但是,瓶子裏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着水,怎麼辦呢?

(1)因爲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烏鴉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他此時是什麼樣的心情(着急)。指導朗讀。

(2)小烏鴉爲什麼這麼着急呀?你是從哪句話知道的?指導讀第1句話。

(出示卡片:“到處”“找水”。)

(3)烏鴉這麼辛苦到處找水喝,當他看到一個有水的瓶子時,他的心情會怎麼樣?指導讀第2句話。

(4)師生配合讀這一自然段。

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烏鴉找呀找呀,終於——(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裏有水……)

設計意圖:課文是識字的載體,教師要充分發揮文章的識字載體功能,通過靈活多樣的手段,使學生感悟隨文識字的樂趣。本環節的設計特點是聯繫上下文,通過想象,並用“也許……也許……”練習說話的方式,不僅幫助學生理解“到處”一詞的意思,還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情境再現,明白道理

1、這隻口渴的烏鴉喝到水了嗎?他是看見了什麼纔想出辦法來的?

2、是什麼樣的石子?有多少?

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3、烏鴉能喝到水,不僅因爲他勤於動腦,還因爲他——(善於觀察)。烏鴉終於喝到了水,你們高興嗎?下面請同學們再大聲朗讀課文,想象並體會一下烏鴉的心情變化。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

4、指名讀全文。

這真是一隻——(聰明的烏鴉)。你們想做一次烏鴉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烏鴉是怎麼喝到水的,好嗎?

學生做向飲料瓶子裏放小石子,水漸漸升高的實驗。通過“許多”“小石子”“一顆一顆”體會、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

設計意圖:課文中“烏鴉把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進瓶子裏。瓶子裏的水漸漸升高”這兩句話看似簡單,但要學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卻很不容易。因此,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做小科學家,讓學生將小石子一顆一顆地往瓶子裏投,看着水漸漸升高,讓學生從理解課文體會到用智慧解決問題後的快樂。也許就是這樣一次實踐體驗,能讓學生從此愛上科學、迷上科學,走向科學研究之路。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練習。

同桌配合:一人讀課文,一人扮演小烏鴉,可以加動作。教師相機指導。

2、一組或多組上臺表演。

設計意圖:輕鬆、有趣、靈動的表演可以讓學習變得情趣盎然、生動活潑。本環節的設計意在通過表演,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朗讀感悟“烏鴉由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辦法喝水—喝着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

五、質疑問難,開拓思路

假如周圍沒有小石子,你能幫助烏鴉想想別的辦法嗎?

學生互相交流,指名說一說。

設計意圖:本環節我設計了“假如周圍沒有小石子,你能幫助烏鴉想想別的辦法嗎?”這個問題,讓學生用合理想象,激發創新意識,發表見解,使學生明白只要善於觀察、開動腦筋,就一定能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道理。此時,教師已成爲探究活動中的促進者,始終給學生以層層推進、引人入勝之感,讓學生有不斷探索、追求真知的動力。

六、指導書寫

1、出示“只”“出”“見”這三個字。

2、嘗試給生字組詞。

3、觀察字的結構,說說書寫時注意點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只”的下半部分“八”要注意不要和上半部分的“口”捱上。“見”的第三筆撇和第四筆豎彎鉤要挨在一起,不要寫成“兒”。

4、教師範寫,學生書空。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寫字教學,由觀察到動筆,重點強調了字的間架結構,並通過評選激起學生寫字的熱情,爲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打好基礎。

七、佈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新詞。

2、把這個小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3、讀一讀《伊索寓言》或者有關烏鴉的故事。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讀好書就是對孩子們健康人格的形成的最好辦法,因此,此環節我佈置了讓孩子們讀《伊索寓言》或者有關烏鴉的故事的作業,目的是讓孩子們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有兩點:

1、培養學生實踐的能力。

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我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到水的過程。學生實驗完成後,不禁發出:“喲,水真的升高了!”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通過合作實驗,學生主動悟出了烏鴉是怎麼喝到水的。由於設計的實踐活動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實驗、說一說實驗過程中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

2、在思考中發展學生的思維。

本課有一個教學目標,讓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積極想辦法克服困難。教學中我通過設置困難“如果周圍沒有小石子怎麼辦”,學生開動腦筋想辦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思維不斷髮展,明白了文章中所蘊含的道理。

《烏鴉喝水》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動手動腦的重要性。

2、培養幼兒遇到困難學會思考。

3、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腦。

2、操作材料:飲料瓶若干、小石子、沙子、吸管、棉花、碎紙張。

3、核桃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夏天到了,我們戶外活動以後,你們有什麼感覺?最想幹什麼?(幼兒回答)

2、教師:這裏有只烏鴉啊,也遇到了和我們同樣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打開課件,按向下按鈕:在一個炎熱乾旱的夏天,有一隻小烏鴉飛來飛去,他渴極了,到處找水喝。)(繼續按向下按鈕:他找啊找啊,終於發現一個瓶子裏還有點水,他高興極了,真想一口氣把水喝下,可是瓶子太高,瓶口又小,烏鴉的嘴夠不着,怎麼辦呢?)

3、教師:烏鴉喝不到水,怎麼辦呢?如果你是這隻烏鴉,你會想什麼辦法呢?

4、小組討論後幼兒回答。

師小結:剛纔小朋友想出了許多的辦法,有……有……這些辦法都是你們動腦筋想出來的。

①那麼這些辦法中,你們認爲哪幾個辦法最好的?(教師把幼兒討論出來的材料擺放於幼兒面前)除了剛纔小朋友講的這幾樣東西,老師還準備了另外幾樣東西,看!

②你們覺得用這些材料都能成功的喝到水嗎?這些可都是你們說的,到底行不行我覺得我們得自己動手驗證一下。

5、教師和幼兒共同操作。

師小結:看來遇到困難光動腦筋還不夠,我們還要自己動手試一試,這樣才能知道自己想的到底對不對。

6、教師:烏鴉也想到了幾種辦法,它和我們想到的辦法一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繼續按向下按鈕,讓幼兒看看烏鴉的辦法都是什麼:(拿吸管,挖坑,往瓶裏放石子)

7、讓幼兒再看一遍《新烏鴉喝水》。(按再看一遍按鈕)

8、教師:你們說說這是一隻怎樣的烏鴉呢?你們學習了《新烏鴉喝水》的故事以後打算怎樣做呢?

(教師引導幼兒:遇到困難要學會用多種辦法來解決問題)

9、活動延伸(教師出示核桃)

師:小朋友今天表現的這麼好,老師想送給你們每人一個小禮物,看!可是我發現了個問題,這核桃該怎麼吃呀?那我們現在回教室再好好的動動腦筋,把這個核桃吃掉。(幼兒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碰到一些問題,常常需要我們動腦筋來解決,而對於幼兒也不例外,所以我認爲讓他們認識到動腦筋和自己動手的重要性非常的有必要。那麼如何讓他們的活動中體會到這點呢?我採用了課件這種直觀的方式,提出問題同時大家解決。在大家的討論和操作中得出這一結論。由於對本次活動的內容我的定位偏向於語言方面,所以在整個活動中我給幼兒自由講述的時間比較的多。但是就發現我在活動開始談話中顯得比較的羅嗦,對幼兒來說也無多大意義。

由於本次活動在教具上準備的不夠充分,所以在教師和幼兒共同操作時顯得不簡便,聽課教師建議把本次的操作部分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幼兒來合作完成,並作好操作後的統計。把這節偏向於語言的活動改爲語言和科學的綜合活動,使它能更好的體現活動目標。

在第二次看完課件時,我提出的問題“你們學習了《新烏鴉喝水》的故事以後打算怎樣做呢?”幼兒還是把自己當成烏鴉的角色來回答,而且內容都裏不開喝水這一問題。在我多次的引導他們要聯繫到我們生活當中時,幼兒的思維纔打開。因此對於這個問題的提問我要進行改變。

《烏鴉喝水》教案 篇五

課題名稱:

烏鴉喝水

活動目標

1、理解《烏鴉喝水》故事中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嘗試在新的問題情景下創編故事。

2、通過實驗驗證,發展幼兒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烏鴉喝水》、圖片兩張。

2、小石子、沙子、橡皮泥、玉米粒、碎布頭、海綿、棉花、紙張等各種投放材料。

3、飲料瓶子若干

4、統計紙

活動流程

一 、觀看《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

1、觀看課件前半段(烏鴉口渴,找到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隻烏鴉口渴了,它找到一個瓶子,喝到水了嗎?”(沒有)

2、“你們能幫烏鴉想辦法喝到水嗎?”

二、幼兒猜測並記錄烏鴉喝水的方法

1、小組討論,將猜測的方法記錄下來

“現在我們要五個小朋友一組,互相說說自己想出的辦法然後請一個小朋友當記錄員,將你們想的辦法畫下來。”

2、每組選一名幼兒述說本組的討論結果。

三、幼兒以小組合作方式用石子和沙子進行探索“如何喝到水”實驗,並記錄。

1、提出探索要求:一組中兩個小朋友當選材員去選擇不同材料進行實驗,並將多餘的材料放回原處,大家觀察瓶裏的水位有沒有升高,實驗成功與失敗的水瓶分別擺放在各自的陳列臺上,一名記錄員要將實驗結果與原先的猜測是否一致做上標記,還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實驗彙報。注意不能把材料掉在桌上,(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在小組合作探索中,幼兒先要自行分配角色,出現幾名幼兒爭當同一角色時,讓他們用猜拳形式來解決。

2、幼兒小組合作進行探索,教師以噪音控制員的身份巡迴指導。

3、每組選一名幼兒將記錄結果進行講述(哪些材料實驗成功哪些材料實驗不成功)

四、教師進行小結,並評選出最佳合作小組,獎勵小貼畫。

五、讓幼兒完整看課件並欣賞故事《烏鴉喝水》

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烏鴉想的辦法和哪一組小朋友的想法是一樣的!讓幼兒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

六、根據實驗結果、創編故事

(價值取向:藉助傳統的故事和實驗的驗證,以此作爲幼兒創編故事的基礎,讓幼兒在說中鞏固實驗的結果)

小朋友能根據我們剛纔的實驗來編一個不一樣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嗎?(請幼兒看着前兩幅圖片和自己的實驗記錄的結果進行講述,講述時注意要提問:小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時是什麼樣子的?小烏鴉是怎樣找到水的?找到水後是什麼心情?當遇到困難喝不到水時是什麼心情?小烏鴉想到了什麼辦法?這是一隻怎樣的小烏鴉?)

活動延伸

1、讓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2冊第35頁的圖片,給圖片進行排序。並把故事講給爸媽聽。

2、在區角中開展設立《烏鴉喝水》的內容,引導幼兒繼續探索水、石子與能否喝到水的關係。 我的創新:

《烏鴉喝水》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過積極探索,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瓶中水量的多少有關。

3、通過實驗發現石子縫隙大,水上升有限,沙子縫隙小,水能上升很多。

4、學習小組合作探索,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互相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烏鴉喝水的故事(課件)。

2、分組,每組3人,2人做實驗,1人記錄。啤酒瓶子若干,一盆小石子、一盆沙子,實驗記錄表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

師:烏鴉一開始喝到水了麼,後來是怎樣喝到水的呢?

師:是不是有水的瓶子裏,只要投入石子後,烏鴉都可以喝到水呢?我們一起來做實驗。

(二)第一次實驗:目標:水位上升與水量關係。

每組2個瓶子,水量分別爲:很少(三分之一)、一半

師:三個人一組合作做。在2個瓶子里加石子。

加入石子後水能到瓶口的表示烏鴉能喝到水,在相應的格子裏做好記錄,加入石子後不能到瓶口的,表示烏鴉不能喝到水,也做上記錄。

師:實驗後,你發現了什麼?

總結:水量少的瓶子裏放入石子,烏鴉還是喝不到水。

(三)第二次實驗:目標:水位上升與縫隙關係。

盛有三分之一水量的水瓶1個。加沙子進行實驗並記錄

要求:加沙子不能喝到水,現在我們換一換,往瓶子里加上沙子試一試,看看會有什麼新的發現?

師:這次你發現了什麼?烏鴉能不能喝到瓶子裏的水?

師:水量少的瓶子裏放入石子,烏鴉喝不到水(本站☆),放入沙子可以喝到水,這是什麼原因呢?請小朋友討論一下。

總結:因爲石子和沙子的縫隙不同,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後烏鴉仍然喝不到水,加入沙子後烏鴉才能喝到水。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後,水都流到縫隙裏去了,水就不能滿了。加入沙子後,水也流到縫隙裏去,但縫隙小,所以水能上升到瓶口,烏鴉還是可以喝到水。

教師小結 :

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要想讓烏鴉喝到水,並不是在瓶子里加入石子就可以了,還得看水量的多少。瓶子裏至少應該有半瓶左右的水,烏鴉纔可以喝到水。以後,我們遇到問題要動腦筋,有的事要通過實驗才能得到更準確、更科學的結論。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本着幼兒是主體的原則,力圖營造一個良好的探索環境,嘗試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幼兒主動積極參與,體驗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樂趣。通過此次活動,我覺得在進行科學探索活動中,教師應提供給幼兒充分活動空間和材料,爲幼兒提供足夠的選用機會,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讓每個幼兒都承擔不同的探索職責,使每個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有利於其主體性得到最大的體現。在這種活動環境中來促進幼兒積極思維、主動交流分享對方的經驗,對於探索中產生的各種預測是否正確並不重要,教師應真誠地接納和認可,要力求每個幼兒在探究活動中都有所發現,有成功的體驗。幼兒與教師的平等關係,幼兒與幼兒互相學習互相合作的夥伴關係,能激發幼兒的學習慾望,增強自主性,使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