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心經全文解讀(通用多篇)

心經全文解讀(通用多篇)

《般若經》共有八部: 篇一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勝天般若》、《勝天王般若》、《文殊問般若》、《金剛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本處所用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則由淺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義理精要。可謂言簡而義豐,詞寡而旨深。古來認爲讀此經可以瞭解般若經類的基本精神。

此處的“般若”,爲梵語prajna音譯,本義爲“智慧”。但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它是一切衆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能見,無色也能見;有聲能聞,無聲也能聞。它能產生一切善法。至於凡夫的“智慧”,則由外物所引生,必須先有色與聲,纔會有能見和能聞。若無色與聲,即不能見不能聞,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我們說,凡夫的“智慧”,在佛家看來,也就成了愚癡,成了妄想。“般若”如燈,能照亮一切,能達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種有漏的“分別慧”。

“波羅蜜多”,梵文爲paramita,意爲“度”,“到彼岸”。亦即意在說明“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所謂“彼岸”是對於“此岸”而言的。生死便喻“此岸”。它指三界內的衆生由於妄念邪心而造業,因而不得不輪迴於生生死死當中,永住於煩惱苦海中。只有修行才能擺脫輪迴,永超生死地。

“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共有二十八重天。下面六重爲欲界。所謂“欲”,指的是男女、飲食、睡眠三者。中間的十八重爲色界,居於此界當中者已經離於三欲,但又保存了“質礙色身”,仍然離不開物質元素。是中衆生,雖然有色慾等,但已經不必非有“物質基礎”了。至於那上面的四層屬於無色界。居於此界的衆生則沒有形色,他們已經修成了“空”與“定”。較之此一境界更高的則是所謂“涅槃”。就佛教說,可以認爲涅槃境界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它僅指超出生死輪迴世間,擺脫人生有限性和相對性。以傳統說法,指的是因修道而超出三界的聖人,他已經處於一種不生不滅的狀態,獲得了不受垢染,永遠安樂的寂滅之體。

凡任何修習佛教的人,按照經往的講法,只要依法受持,就可以度脫生死苦惱,到達涅槃彼岸。一般認爲,修習般若波羅蜜多法門屬於六種“到彼岸”的法門之一,又稱爲“六度”,具體說,這也就是大乘佛教修習的基本內容。它包括:一、佈施(檀那);二、持戒(屍羅);三、忍(羼提);四、精進(毗梨耶);五、定(禪那);六、智慧(般若)。《大品般若經》卷一說:“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無所舍法應具足檀那波羅蜜,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屍波羅蜜;身心精進不懈怠故,應具足禪那波羅蜜;於一切法不著故,應具足般若波羅蜜。”法相宗將六波羅蜜的“智慧”擴展爲“方便善巧”、“願”、“力”、“智”等四波羅蜜,合稱“十波羅蜜”,作爲菩薩“勝行”,以配合菩薩十地,說明修行的次第。這是題外的話了。總之,這六法門又可以喻之爲船筏,它們運載修善衆生過渡到彼岸去。六度之中,又特別以般若波羅蜜多爲最上法門。即是說,一旦深入般若甚深法門,便可以隨機而有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諸度功德。

“心經”的“心”,意爲“核心”、“綱要”、“精華”,言下之意是說,此經集合了六百卷般若大經的“精要”而成。

甚深境界 篇二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此處作“功行”解;“深”,則釋爲有極深的修行功夫,已達到甚深境界。說到這種功夫,是一步一步由淺而深地達到的;先是初發心,行觀照審察,這就要求自心常在,要掃除妄念,專住佛境,眼只見佛色;耳只聞佛聲;身只對佛境,這樣才能發見真心。

但這也只是淺近功夫,進一步則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後,又能在無意中作意念守持,不爲外界所牽動。知道所謂心想,無非是妄想攀緣影子。無論是能知所知,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從其本性來說,它們既是空是假,又非空非假,是有是無,又非有非無。若能到此,可以說已經達到空境了,但猶未達到“空心”;再進一步掃除妄情,觀照現前的身心世界,一眼看透,一切意念也無非自心所現,浮光掠影,也如鏡中像,如水中月,一切聲響,如風之過樹,一切境界,如雲在空中,都是幻化不實的。

不僅外面的世界如此,內心的妄情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切愛恨種子、習氣煩惱也都是幻化不實的。於是起先要用意念來克服的心,現在就是不用心意守護也達到了空。一旦境也空,心也空,心境兩忘,便升入了一個新的階次。更進一步,連此境界也可以拋棄,便可以達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經揚棄,這樣的功夫達到純熟而轉深,再勇猛精進,便可以最終使一切人爲的妄念消除,生出妙智妙慧,達於涅盤彼岸。“般若”,爲梵語Prajna音譯,本義爲“智慧”。但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

它是一切衆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能見,無色也能見;有聲能聞,無聲也能聞。它能產生一切善法。至於凡夫的“智慧”,則由外物所引生,必須先有色與聲,纔會有能見和能聞。

若無色與聲,即不能見不能聞,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人們說,凡夫的“智慧”,在佛家看來,也就成了愚癡,成了妄想。“般若”如燈,能照亮一切,能達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種有漏的“分別慧”。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也即是得到妙觀察智和無想慧的時候。

注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篇三

“行”,此處作“功行”解;“深”,則釋爲有極深的修行功夫,已達到甚深境界。說到這種功夫,是一步一步由淺而深地達到的;先是初發心,行觀照審察,這就要求自心常在,要掃除妄念,專住佛境,眼只見佛色;耳只聞佛聲;身只對佛境,這樣才能發見真心。但這也只是淺近功夫,進一步則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後,又能在無意中作意念守持,不爲外界所牽動。知道所謂心想,無非是妄想攀緣影子。無論是能知所知,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從其本性來說,它們既是空是假,又非空非假,是有是無,又非有非無。若能到此,可以說已經達到空境了,但猶未達到“空心”;再進一步掃除妄情,觀照現前的身心世界,一眼看透,一切意念也無非自心所現,浮光掠影,也如鏡中像,如水中月,一切聲響,如風之過樹,一切境界,如雲在空中,都是幻化不實的。不僅外面的世界如此,內心的妄情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切愛恨種子、習氣煩惱也都是幻化不實的。於是起先要用意念來克服的心,現在就是不用心意守護也達到了空。一旦境也空,心也空,心境兩忘,便升入了一個新的階次。更進一步,連此境界也可以拋棄,便可以達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經揚棄,這樣的功夫達到純熟而轉深,再勇猛精進,便可以最終使一切人爲的妄念消除,生出妙智妙慧,達於涅槃彼岸。“處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也即是得到妙觀察智和無想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