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過零丁洋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過零丁洋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前言 篇一

《過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經過零丁洋時所作的詩作。此詩前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中間四句緊承“干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末二句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拓展閱讀: 篇二

《過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經過零丁洋時所作的詩作。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註釋 篇三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起一經,因爲精通一種經書,通過科舉考試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歲考中狀元。

⑶干戈:指抗元戰爭。寥(liáo)落:荒涼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週年。文天祥從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灘:在今江西省萬安縣,是贛江中的險灘。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軍打敗,所率軍隊死傷慘重,妻子兒女也被元軍俘虜。他經惶恐灘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無依的樣子。

(8)丹心:紅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冊。古代用簡寫字,先用火烤乾其中的水分,幹後易寫而且不受蟲蛀,也稱汗青。

《過零丁洋》閱讀答案 篇四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對詩歌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首聯寫個人的仕途經歷和抗敵歷程,突出生平的艱辛,命運的多舛。

B。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將國家局勢與個人命運交織在一起,沉痛述說國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過惶恐零丁兩個詞語,寫出兵敗被俘後內心的憂嘆。

D。尾聯自問自答,想到自己難逃一死,充滿悲憤無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對國家的忠誠。

8。下面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詩歌通過寫過零丁洋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充分體現詩人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氣節。

B。本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摯深沉。

C。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採用擬人、對偶的。修辭,借地名錶現內心孤苦無依的苦痛。

D。本詩風格慷慨悲涼。始爲悲憤,終爲高亢,表現了詩人的錚錚鐵骨、耿耿忠心。

答案:1。D(2分) 2。C(2分)

3。從詩歌頷聯中可以看出國家和詩人分別處在一種怎樣的境地?(3分)

4。詩的尾聯是千古的名句,請分析詩人在此聯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分)

3(3分)頷聯寫出了大宋國勢的危亡和詩人一生坎坷,時起時沉的命運。(意思相近即可)

4。(3分)表現了詩人捨生取義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詩的頸聯,詩人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 和 ,地名與處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處地表現了詩人當時的心境。(2分)

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影響深遠。請說說你的理解。(2分)

答:①這兩句詩表現了詩人願意以死明志、爲國捐軀的豪情壯志。②古往今來,人難免一死,爲拯救祖國而死,捨生取義,一片丹心將永垂史冊,映照千古。③這兩句詩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只要答出其中一點即可,2分)

7。詩歌中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兩句詩各是一個完整的主謂句子。詩人將兩個陳述的對象擺在一起,要表達什麼意思、抒發什麼感情?

答:

8。詩歌尾聯採用的抒情方式是什麼?抒發了什麼感情?

答:

(7)(2分)答:從國家山河破碎、局勢危急,說到個人命運也動盪不安,將國家與自身聯繫在一起,(1分)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深情。(1分)

(8)(2分)答:尾聯採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1分)抒發了詩人以死明志(或爲國捐軀、或舉身赴國難)的堅貞情懷。(1分)

賞析 篇五

這首詩見於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當作於公元1279年(宋祥興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興元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北五坡嶺兵敗被俘,押到船上,次年過零丁洋時作此詩。隨後又被押解至崖山,張弘範逼迫他寫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張世傑、陸秀夫等人,文天祥不從,出示此詩以明志。

首聯“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經”當指天祥二十歲中進士說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於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興元年(1278)被俘,恰爲四個年頭。此自敘生平,思今憶昔。從時間說,拈出“入世”和“勤王”,一關個人出處,一關國家危亡,兩件大事,一片忠心。唐宋時期,一個人要想替國家做出一番事業,必須入仕,要入仕,作爲知識分子必須通過科舉考選,考選就得讀經,文天祥遇難時,衣帶中留有個自贊文說:“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就是把這兩件事拴在一起的。聖人著作就叫經,經是治國安邦的。這兩句詩,講兩件事,似可分開獨立,而實質上是連結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後漢書·耿弁傳》“落落難合”注云:“落落猶疏闊也。”疏闊即稀疏、疏散,與寥落義同。《宋史》說當時謝後下勤王詔,響應的人很少,這裏所講情況正合史實。

頷聯接着說“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還是從國家和個人兩方面展開和深入加以鋪敘。宋朝自臨安棄守,恭帝趙昰被俘,事實上已經滅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軍民自動組織起來抵抗。文天祥、張世傑等人擁立的端宗趙昱逃難中驚悸而死,陸秀夫復立八歲的趙昺建行宮於崖山,各處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這種局面,加上說“風飄絮”,形象生動,而心情沉鬱。這時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兒喪亡,真像水上浮萍,無依無附,景象淒涼。

頸聯繼續追述今昔不同的處境和心情,昔日惶恐灘邊,憂國憂民,誠惶誠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獨一人,自嘆伶仃。皇恐灘是贛江十八灘之一,水流湍急,令人驚恐,也叫惶恐灘。原名黃公灘,因讀音相近,訛爲皇恐灘。灘在今江西省萬安縣境內贛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時曾路過這裏。零丁洋在今廣東省珠江15裏外的崖山外面,現名伶丁洋,文天祥兵敗被俘,押送過此。前者爲追憶,後者乃當前實況,兩者均親身經歷。一身爲戰將,一爲階下囚。故作戰將,面對強大敵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復國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爲階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這裏“風飄絮”、“雨打萍”、“惶恐灘”、“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來,對仗工整,出語自然,而形象生動,流露出一腔悲憤和盈握血淚。

尾聯筆勢一轉,忽然宕進,由現在渡到將來,撥開現實,露出理想,如此結語,有如撞鐘,清音繞樑。全詩格調,頓然一變,由沉鬱轉爲開拓、豪放、灑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讓赤誠的心如一團火,照耀史冊,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顯示光芒四射,英氣逼人。據說張弘範看到文天祥這首詩,尤其是尾聯這兩句,連稱:“好人,好詩!”誠然文天祥把做詩與做人,詩格與人格,渾然一體。千秋絕唱,情調高昂,激勵和感召古往今來無數志士仁人爲正義事業英勇獻身。

《金陵驛》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文天祥。其全詩如下: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漂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註釋 篇六

遭逢:遭遇到朝廷選拔。起一經:因精通某一經籍而通過科舉考試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以進士第一名狀元。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爲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間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干戈,兩種兵器,這裏代指戰爭。寥落,荒涼冷落。南宋亡於1279年,此時已無力反抗。四周星: 四年。從德祐元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風飄絮: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容國勢如柳絮。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惶恐灘:在今江西萬安贛江,水流湍急,極爲險惡,爲贛江十八灘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敗,經惶恐灘退往福建。零丁洋:即“伶仃洋”,現在廣東省中山市南的珠江口。文天祥於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軍所俘,囚於洋的戰船中,次年正月,元軍都元帥張弘範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堅守崖山的宋軍統帥張世傑。於是,文天祥寫了這首詩。零丁:孤苦無依的樣子。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膽忠心,永遠在歷史中放光。丹心:紅心,比喻忠心。汗青:古代在竹簡上寫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蟲蛀。因竹片水分蒸發如汗,故稱書簡爲汗青,也做殺青。這裏特指史冊。

《過零丁洋》閱讀答案 篇七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首詩的頷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答案】

本題考查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語句,解答時要明確該句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做題時要讀懂詩文,仔細體會詩中的佳句妙語,理解作者的情緒情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思是: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裏的浮萍。這兩句詩都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前一句的本體是山河,喻體是風飄絮;下一句本體是自己的身世,喻體是雨中的浮萍。飄絮和浮萍都有無依無靠的特點,這裏詩人把自己的身世和國家命運結合在了一起,表達出擔憂之情。

答案:

這首詩的頷聯使用了比喻(對偶)的修辭手法,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生動形象地體現了詩人的憂國情懷。(詩句對仗工整,音韻和諧。)

譯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

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

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裏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解析】

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詩的開頭,回顧身世,接着追述戰鬥生涯;三四句承上從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繼續抒寫事態的發展和深沉的憂憤;五六句喟嘆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詩人因國家覆滅和己遭危難而顫慄的痛苦心靈;結尾兩句以磅礴的氣勢收斂全篇,寫出了寧死不屈的壯烈誓詞。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做好本題要根據註釋瞭解詩作的寫作背景,閱讀全詩理解詩歌內容。從詩句中瞭解作者的人生經歷以及不屈的精神,真正讀懂詩歌。

創作背景: 篇八

這首詩當作於宋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公元宋祥興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北五坡嶺兵敗被俘,押到船上,次年過零丁洋時作此詩。被押解至崖山後,張弘範逼迫他寫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張世傑、陸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詩以明志。

作者簡介 篇九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寶祐四年)舉進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東下,於贛州組義軍,入衛臨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元軍議和被拘,後脫逃至溫州,轉戰於贛、閩、嶺等地,曾收復州縣多處。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興元年)兵敗被俘,誓死不屈,就義於大都(今北京)。能詩文,詩詞多寫其寧死不屈的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過零丁洋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