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馬說》原文、譯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馬說》原文、譯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重點語句 篇一

1、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被埋沒的根本原因:論點;主旨句;點明中心)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被埋沒的具體表現)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4、。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再次點明文章中心句子)

鑑賞 篇二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出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爲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是從正面提出問題,“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說明千里馬和伯樂的信賴關係是如此的密切。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不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拆。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開篇就奇峯突起,發人之所未發,點明全文主旨。這句話還包含着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說明千里馬的命運與伯樂的依賴關係。換句話說,就是除伯樂而外沒有人能識別千里馬。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具體地描繪了千里馬沒有遇見伯樂的可悲的遭遇。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這兩句揭示了千里馬的才能爲何被埋沒的根本原因。“不知”,這正是問題的要害。一天能跑千里的馬,一頓有時會吃光一石小米。是說才能、本領特殊,食量也特殊。餵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裏而一般地餵它,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且欲與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這一句描述了千里馬因肚飢而無法發揮才能的痛苦。

文章寫到這裏,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着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憤激。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着千里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馬,食馬者卻對着千里馬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爲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

作者簡介 篇三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爲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裏。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爲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釋題及作者簡介 篇四

(三)理讀課文,使學生做到讀準、讀懂課文

(板書:一、理讀 1、讀準2、讀懂)

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正音。

2、學習小組合作 掃除字詞障礙。

寫作特點 篇五

(1)本文采用“託物寓意”的寫法。文章論述的是識別人才的問題,但通篇沒有一句話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認爲對有才能的人必須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這樣他們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幹。他的這些主張,是通過對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的境遇的描述表現出來的。對封建社會中統治者有眼不識英雄和人才埋沒的現象,則分別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和“抵辱幹奴隸人之手,驕死於槽權之間”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2)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全文圍繞着“不知馬”這個中心,反覆進行論述。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說“伯樂不常有”,歸結到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中間由食馬者的“不知”說到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術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執策者的無知,並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