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歸去來兮辭》說課稿精品多篇

《歸去來兮辭》說課稿精品多篇

學習目標 篇一

1.瞭解本文的文體特點;

2.學習本文的寄託手法;

3.理清文章的情感思路。

《歸去來兮辭》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讀懂文章大意,學會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品析詞句,理解作者歸隱的原因,體會作者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污、辭官歸隱的情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文中作者表現的對田園生活的無限喜悅以及遺世獨立、樂天安命的隱士精神,學習作者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賞析重點詞句,理解作者歸隱的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污,嚮往田園生活的隱士情懷

三、教學方法

通讀感悟法、小組討論法、問答法、對比分析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溫故知新導入法。導入語:“源中一日,漁耕自得其樂,無論魏晉;世外千年,保暖皆爲使然,何須有漢”同學們,在1600多年前有一位詩人向我們描述了一個理想的烏托邦的社會,那裏有着桃之夭夭、山溪水滿、雞犬相聞、男女耕作的田園農村美景,也有淳樸熱情的桃源民風,那是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社會——桃花源。你們知道這位詩人是誰呢?他就是陶淵明,我們曾經在他的《飲酒》中體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景象,也曾在《桃花源記》感受他的歸隱嚮往。今天,讓我們學習《歸去來兮辭》繼續感受他的隱士情懷吧!(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問1:學生圈畫出重點實詞和虛詞,比如實詞“來、胡、諫、觴、容膝、盤桓、遑遑、乘化”,虛詞“而、以、兮”,彙報課前對文言實詞和虛詞的預習成果。

明確:胡:何,爲什麼。諫:止,挽救。盤桓:盤旋,徘徊,留戀不去……

問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結合註釋,學生歸納文章大意。“請同學們概括本文大意。試着從描寫的角度進行歸納”同桌自由交流,並舉手發言。其他學生補充回答。

明確:本文作於辭官之初,敘述了他辭官歸隱後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通過描寫具體的景物和活動,創造出一種寧靜恬適、樂天自然的意境,寄託了他的生活理想。

(三)深入研讀

問1:默讀全文,圈畫關鍵詞句,找出作者歸隱的原因。問學生“陶淵明身上有着濃厚的隱士標籤,他爲何要隱逸?請找出相關詞句進行賞析。”

明確:序中“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深愧平生之志”“尋程氏妹喪於武昌”;第一段中“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爲形役”。

問2:在作者歸隱的原因中,主要的原因是什麼?並以語文小組的分組形式談談你們對主要原因的理解,5分鐘後每個組推選一個代表發言。教師點撥,提示學生結合作者其他作品《歸園田居》進行比較分析。

明確:“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深愧平生之志”“既自以心爲形役”爲主要原因。聯繫《歸園田居》中“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既自以心爲形役”說明了陶淵明本性熱愛自然,不願被官場世俗之事勞神,喜歡躬耕于田園中,追求悠然恬然的田園詩意生活。“深愧平生之志”抒發生平志願是達則兼濟天下,期待百姓遠離壓迫剝削的理想追求。但因官場世俗黑暗,作者不願同流合污,爲堅定高尚的理想追求,只好歸隱田園。(板書:本性愛自然、厭官場世俗、好田園之樂)

問3:從這些主要原因看,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學生自由讀文,並舉手發言。

明確:本性愛自然,討厭官場世俗,喜歡歸隱田園,表達了作者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污,嚮往田園生活的隱士情懷,也抒發了他爲追求高尚的人生理想,堅定自己高潔的人生追求。(板書:高尚的理想志趣,堅定的人生追求)

(四)拓展延伸

學習了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感受了其中厭惡官場黑暗,田園生活的隱士情懷,你能找出其他對於官場厭倦的詩人作品進行分享嗎?讓學生課下進行蒐集整理。(比如劉禹錫《陋室銘》中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也是表達了詩人厭惡官場,保持高尚的理想情操)

(五)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總結,深化情感。作業:寫一篇讀後感,下節課進行分享交流。

《歸去來兮辭》譯文: 篇三

回去吧!田園都將要荒蕪了,爲什麼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靈被軀殼所役使,那爲什麼悲愁失意?我明悟過去的錯誤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發生的事尚可補救。我確實入了迷途,但不算太遠,已覺悟如今的選擇是正確的,而曾經的行爲纔是迷途。船在水面輕輕地飄蕩着前進,輕快前行,風輕飄飛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詢問前面的路,恨天亮的太慢。

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過去。家僮歡快地迎接我,幼兒們守候在門庭等待。院子裏的小路快要荒蕪了,鬆菊還長在那裏。我帶着幼兒們進入屋室,早有清釀溢滿了酒樽。我端起酒壺酒杯自斟自飲,看看院子裏的樹木,覺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託傲然自得的心情,覺得住在簡陋的小屋裏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裏走走,自成一種樂趣,小園的門經常地關閉,拄着柺杖出去走走,隨時隨地休息,時時擡頭望着遠方。雲氣自然而然的從山裏冒出,倦飛的小鳥也知道飛回巢中;陽光黯淡,太陽快落下去了,手撫孤鬆徘徊。

回來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斷絕交遊。世事與我所想的相違背,還能努力探求什麼呢?以親人間的知心話爲愉悅,以彈琴讀書爲樂來消除憂愁。農夫告訴我春天到了,西邊田野裏要開始耕種了。有時叫上一輛有帷的小車,有時劃過一艘小船。有時經過幽深曲折的山谷,有時走過高低不平的山路。草木茂盛,水流細微。羨慕自然界的萬物一到春天便及時生長茂盛,感嘆自己的一生行將結束。

算了吧!活在世上還能有多久,爲什麼不放下心來任其自然地生死?爲什麼心神不定,想要到哪裏去?富貴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沒有希望的。趁着春天美好的時光,獨自外出。有時放下手杖,拿起農具除草培土;登上東邊的高崗放聲呼嘯,傍着清清的溪流吟誦詩篇。姑且順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樂安天命的主意,還有什麼可猶疑的呢!?

《歸去來兮辭》原文: 篇四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爲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鬆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鬆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遺),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爲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歸去來兮辭》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背誦課文和探究陶淵明的思想情感和辭賦的藝術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文章,再創作爲課本劇。

難點:忠實於原作品。

[教學過程]

學生接觸過陶淵明的一些詩文,對陶淵明的時代背景和藝術風格,有一定的感性積累。並且高一、高二通過戲劇單元的學習,對劇本背景、臺詞、情節衝突等戲劇元素也有一定了解。在素質教育逐步深入的今天,相信每個班級都潛伏着有表演才華的同學。因此,表演課本劇的設計。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表演設計,要依據課文教學的內容,突出誦讀和領悟理解的目標要求,淡化情節衝突的環節,不搞無聊的噱頭。重點在通過表演,提高誦讀的能力和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領悟。

表演設計,突出兩點:

1.符合《歸去來兮辭》的情境氛圍和人物情感特徵。

2.臺詞或獨白,儘可能誦讀原文。

一、播出多媒體短片,強化視覺感染和朗讀示範

教師範讀,背誦。

明確:課本劇的編排表演要求。

指導:強調誦讀的要求和方法。

誦讀,是學習古典詩文的重要手段途徑,也是文化積累的必要手段之一。

《歸去來兮辭》的誦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讀出節奏

本辭多用四六偶句,平仄有致,讀來頓挫抑揚,琅琅上口。

六字句和少量七字、五字句,要讀三拍,如: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既/自以/心爲形役;富貴/非/吾願。

三字、四字句要讀作整句,末字音節適當延長,如:歸去來兮,已矣乎

2.讀出層次

《歸去來兮辭》四段60字,每四句爲一節,每節表達一個較完整的意思。

如第一段可分三層,每層四句:

第一層:運用反問句式抒發歸田的急切心情。

第二層:表現誤落塵世頓悟後的追悔和喜悅。

第三層:敘述水陸兼程辭官迴歸田園的愉悅。

誦讀時,每一節結尾可稍作停頓。這樣,全篇層次清晰可辨,音節也鏗鏘有力,錯落有致。

3.讀出情懷

陶淵明人格坦蕩,質樸率真,毫不雕飾掩遮。守志歸隱、厭惡仕途,摯愛田園的情感,洋溢在字裏行間。陳事歷歷在目,抒情淋漓盡致。其爲人、其心志、其境遇、其人格,皆可鞠禮,感染後人,這也是《歸去來兮辭》被千古傳誦的根本原因。誦讀時,要由人及詩,由詩人情,由情動心,表達對陶淵明這位古代聖賢的崇敬仰慕。

二、表演

要求強調課本劇的表演是對教材的再創造,要拓寬思路,不在形式的熱鬧上玩噱頭。通過誦讀和表演,品味涵詠陶淵明辭文獨特的藝術魅力。

具體安排:

1.設主持一人,主角一人,其他角色若干人。

2.按課文段落層次編排場景情節。

3.配樂誦讀。

4.歸耕田園等情節,設計虛擬動作來象徵。

5.教師和同學共同參與,擔任角色。

評價和延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是相通的。對課本劇的評價,應從學生審美情趣的養成,對作品人物刻骨銘心的理解和個性素質的薰陶幾方面着手。

如果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這一課,能通過學生的自我參與,在學生課後生活中,留下些許美的痕跡,那麼,這節課的設計,就有其真實的價值了。

【相關鏈接】

1.陶淵明

情之所蓄,無不可吐出;景之所觸,無不可寫入;晉惟淵明,唐惟少陵。(王圻《稗史》)

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羣任真自得。親老家貧,起爲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後爲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卿欲絃歌,以爲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爲彭澤令。歲終令遣郡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爲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南朝梁·蕭統《陶淵明傳》)

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陶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能及也。吾前後和其詩凡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然吾之於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爲人實有感焉。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性剛纔拙,與物多忤,自量爲己,必貽俗患,奄俯辭世,使汝等幼而飢寒。淵明此語蓋實錄也,吾真有其病而不早自知,半世出仕,以犯大患,此所以深愧淵明,欲晚節範其萬一也。(蘇軾《東坡詩話錄》)

淵明詩所以爲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東坡乃篇篇句句依韻而和之,雖其高才似不費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朱熹《朱子文集》)

陶淵明天資既高,趣諳又遠,故其詩散而莊,澹而腴,斷不容作邯鄲步也。(姜夔《白石道人詩說》)

陶淵明大要出於《論語》謝才顏學,謝奇顏法,陶則兼而有之,大而化之,故其品爲尤上。(劉熙載《藝概》)

檀道濟說他(陶淵明)奈何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一個人。他最能領略自然之莢,最能感覺人生的妙味。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以看得出來。(梁啓超《飲冰室合集·陶淵明》)

2.《歸去來兮辭》

於官曰歸去,於家曰歸來,故曰歸去來。素懷灑落,逸氣流行,字字寰宇,字字塵外。(毛慶番評選《古文學餘》)

或問陶元亮,子曰放人也。《歸去來》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傳》則幾於閒關也。(王通《文中子·立命篇》)

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歐陽修引自元·李公煥《箋註陶淵明集》)

南北文章之絕唱。(宋·洪邁《容齋隨筆》)

蓋其詞高甚,晉、宋而下,欲追躡之不能。(宋·陳知柔《休齋詩話》)

3.陶淵明的。藝術影響

何時到彭澤,狂歌五柳前。(李白)

焉得思如陶謝手。(杜甫)

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白居易)

我詩慕淵明。恨不造其微。(陸游)

4.簡介

陶潛(365~427)東晉大詩人。一名淵明,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於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晉書》、《宋書》均謂其系陶侃曾孫,後人亦有疑其說者。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職,因不能適應官場的世俗約束,決心去職歸隱。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秀作品寄寓着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潔身自好、不願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天安命等消極思想者。另一類題材的詩,如《詠荊軻》、《讀山海經·精衛銜微木》等篇,寄寓抱負,頗多悲憤慷慨之音。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與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極爲精練,具有獨特風格。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而辭賦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曾有大濟於蒼生的抱負和騫翮思遠翥的壯志,但非土族出身,因而很難在當時東晉嚴酷的士族門閥制度下,通過做官,來伸展志向,實現抱負。

陶淵明性剛纔拙,與物多忤(《與子儼等疏》),有心出仕,但又厭倦官場世俗的束縛,總處在出仕與歸隱的心理衝突之中。他29歲開始人仕,時官時隱13年,這種一心處兩端的矛盾貫穿一生,所以魯迅說他並非渾身是靜穆。

學法指津 篇六

(一)研讀步驟

步驟一:課前預習。

1.,讀註釋,初步瞭解文意。

2.反覆吟誦,思考本文的形象及情感思路。

步驟二:課文分析。

1.把握全文主旨,和表現主旨的方法。

2.分析人物形象。

3.瞭解本文的寫作特色。

(二)問題探究

1.本文具有怎樣的文體特點?

本文是篇辭賦。辭是一種形體比較自由靈活的古體韻文。篇幅長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言爲主而允許有錯落參差,韻腳的轉換和押韻的方式也多變化。從作風上看,辭一般都比較講求文采,多用鋪張手法;內容上辭以抒情爲主;表現形式方面,辭常在句子中間或結尾加添語氣助詞兮以調節音律。

本文寫於義熙元年(405),陶淵明41歲,因爲家境貧困出任彭澤令,不久產生厭倦的情緒,80余天後,終於桂冠而去。在決意歸隱而尚未成行之際寫下了這篇辭賦。文中內容夾敘夾議,想像之景,真摯之情,和諧交融,渾然爲一。從我們今天來看,本文是一篇想像作文,也是一篇託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2.本文是循着怎樣的一條情感思路來敘寫的?

本文的情感思路可分爲五個階段:

①從開頭覺今是而昨非,寫作者的思想鬥爭:想辭官歸隱,卻又似割捨不下;想積極入世,繼續仕途,又與自己心性不合。最後決定歸隱田園。

②舟遙遙以輕颺載欣載奔,寫回家途中的歡快與急切心情。因爲已解決了思想矛盾。

③僮僕歡迎撫孤鬆而盤桓,寫回家後幸福愉快的日常家庭生活。

④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或棹孤舟,寫回家後的社會生活。

⑤既窈窕以尋壑結尾,寫回家後的反思與感悟。

這五個部分表現的正是作者情感發展過程,作者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寄託在具體的情景描繪中,以形象托出。本文開頭一句,實際是作者經歷了這一番情感發展之後,喊出的一句富於內容的話。

3.從託物言志的抒情散文角度看,本文有什麼突出特點?

①發乎真情。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無不是發自內心,又出於真情的。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把詩人解決思想矛盾後那種回家途中愉悅暢快之情表現得多麼真切!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大約因爲心情急切,詩人的歸程畫面轉換得也快:他剛纔還在輕颺的舟上迎風佇立,轉眼間又出現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百里之遙本應駕輕就熟,卻偏還要問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這位已屆中年的漢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樣載欣載奔。寫得真實而動人。

②情託於物:好的散文總是寫得自然真切的。而要寫得自然真切,必須要有寄託物,以便將自己的思想、見解、感情訴諸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寫得真切、生動、感人,韻味悠長。而這一點,本文堪稱典範。

能力訓練

1.下列四組句子中帶點詞含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田園將蕪胡不歸

奚惆悵而獨悲

B.實迷途其末遠

覺今是而昨非

C.實迷途其未遠

三徑就荒

D.歸去來兮

已矣乎

2.寫出下面文言句式的名稱:

①農人告餘以春及()

②復駕言兮焉求()

3、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這心情是怎樣產生的?表達了作者(不超過8個字)原因是①②(共不超過20個字)

4.問征夫以前路的'原因是什麼,選出最合理的一項:()

A.恨晨光之熹微

B.高興之中走錯了路

C.不認識回家的路

D.想趕快回到家中,生怕走錯了路

5、三徑就荒,鬆菊猶存。作者只提鬆菊的原因是什麼?因爲鬆菊(限4個字),提鬆菊以(限2個字)

6.與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含義相近的陶淵明其他詩篇中的兩句詩是哪兩句?這些詩表現了詩人什麼性格?兩句詩是,表現了、的性格(限8個字)

7.作者一會兒要息交以絕遊,一會兒又有農人告餘以春及,這不矛盾嗎?爲什麼?

8.宋代著名詩人陳師道在《後山詩話》中說:淵明不爲詩,寫胸中之妙爾。學了本文後,你怎麼看陳的話?

9.下列對文章的鑑賞,不恰當的二項是:()

A.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這句詩是詩人內心的呼喊,表現了作者是個熱愛勞動,反對不勞而獲的人。這句詩也暗示了詩人在家中是一個強勞力。

B.引壺觴以自酌一句,表明作者回到家中暢飲的情狀,爲了喝個痛快而免去僕人侍候的俗節,自斟自飲。

C.策扶老以流憩撫孤鬆而盤桓這幾句是作者眷愛丘山的具體體現,而無心知還二語富於哲理,引人深思。

D.悅親戚之情話將有事於西疇幾句蘊含着濃濃的情趣。這幾句如數家常的脈脈含情的話,正飄散着作者村居生活的一片淳美氣息和盎然情味。

E.本文在清淡平遠的描述中,包含着濃濃的意趣,在日常普通生活的描述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並塑造了一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厭惡官場,具有高潔志趣的詩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