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有關做法

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有關做法

探索“七三五”模式

不斷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新路徑

——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有關做法

兩項改革後農村要素集聚能力和特色產業發展空間得到提升,但是整體發展質量不高、XX6-0.html" target="_blank" >治理物資短板問題依然存在。爲進一步用好用活村集體資源,充分釋放改革紅利,真正落實和保障農民的財產權利,XX縣明確七個步驟、三種模式、五大路徑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集體經濟組織整合和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以自我加壓的創新實踐推動集體經濟經營體制機制不斷優化完善。截至目前,全縣383個行政村中集體經營性收入1萬元以上的村208個,佔54.31%,集體經濟“空殼村”比例明顯下降。

一、“七個步驟”抓住改革“關鍵點”

一是總結清產覈資。對全縣農村集體所有的資金資產資源狀況進行全面清理,覈實“三資”總額存量、結構、分佈等情況,理順產權關係。在全面清產覈資的基礎之上,結合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完成全縣33個鄉鎮的村集體資產清理工作,全縣村集體資產達14.1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1.33億元。二是確認成員身份。通過調查摸底、民主審議、張榜公示、確認審覈、歸檔備案“五步確認法”,逐戶逐人確認成員身份,共計確認成員111.3萬人。三是量化股份權利。按照“生不增、死不減、確權到人、頒證到戶、戶內共享、社內流轉、長久不變”的股權靜態管理原則,民主選擇“確權確股確值”或“確權確股不確值”方式,共設置總股數111.64萬股,其中成員股111.3萬股。四是健全法人機制。全縣推行村黨組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一肩挑”,初步建立健全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三會分設”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五是完善章程制度。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出臺符合XX改革實際的組織章程以及村集體經濟組織“議事規則、資產財務管理、收益分配、學習培訓”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作爲工作指南。六是嚴格登記賦碼。通過新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確立特別法人地位,明確其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現已頒發登記證書36個,正在登記備案237個。七是規範運行管理。村集體經濟組織建立後,發揮其在管理集體資產、開發集體資源、發展集體經濟、服務集體成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探索“政經分離”。

二、“三種模式”打好調整“組合拳”

一是“直接合並、統一經營”。明確涉改村之間人均佔有集體資產或總量、債權債務差異不大或差異較大但經涉改村三分之二以上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意合併的,予以直接合並,組建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時註銷原村集體經濟組織。全縣共有289個村採取該模式進行合併,佔比75.5%。二是“股份合作、聯合經營”。涉改村之間人均佔有集體資產或總量、債權債務差異較大且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意見不統一的,可由原村集體經濟組織以集體經營性資產合股組建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時註銷原村集體經濟組織。可設置最長不超過兩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收益按照約定比例進行分配,分配比例差異逐年遞減,過渡期滿後實現“總量共享、同股同權”。全縣共有65個村採取該模式進行合併,佔比16.8%。三是“獨立覈算、統分經營”。涉改村之間人均佔有集體資產或總量、債權債務差異大且大多數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意見難以統一的,按照“分步整合、逐步過渡”的要求,暫時保留原村集體經濟組織並獨立覈算。同時組建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村域內新增的集體資產資源資金的管理開發。原村集體經濟組織保留期限原則上不超過三年,保留期滿後管理的“三資”和運行的項目移交新組建的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管理經營,並依法註銷原村集體經濟組織。全縣共有29個村採取該模式合併,佔比7.7%。

三、“五大路徑”找準發展“突破口”

一是資產盤活促進財富增值。對原村集體閒置的活動場所、加工房和廢棄學校等設施,通過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進行公開拍賣、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盤活。截至目前,全縣已盤活各類閒置設施754處。二是合作經營實現投資分紅。將國家財政投入的項目資金按照規定程序投資入股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實現投資分紅630餘萬元。三是產業發展帶動集體增收。把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與推進優勢產業壯大、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相結合,全縣365個村依託“3+2”特色產業,在大力促進生豬、XX、藤椒等優勢產業發展中增加集體收入。四是土地股份合作激發要素活力。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土地經營權折股入社,採取村集體成員認可的經營方式,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目前,全縣已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300餘家,着力實現土地經營收益最大化。五是生產服務開拓增收渠道。全縣創辦233個村級經營性服務實體,爲農戶提供生產資料、農業機械、病蟲害防治等服務,聯結龍頭企業和農戶開展勞務用工、倉儲運輸、加工銷售等中介有償服務,增加集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