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壯大村集體經濟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初探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是建強基層黨組織的現實需要。當前,大多數村、社區的工作經費都是靠財政支付,除此之外經濟來源很少,資金相當緊張,但事實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必須有一定的經費做保障,如:規範黨的組織生活,公益事業,助老、助學、助困、助殘等都需要一定的經費開支,由於缺乏經費保障,許多村級組織建設不規範,活動不正常,導致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不強,說話沒人聽,做事沒人跟的尷尬局面。近年來,中共中央連續在多個重要會議上強調要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但受體制、機制、要素和資源制約,當前,村集體經濟薄弱非個別現象,已事關鄉村振興成敗。

壯大村集體經濟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初探

一、壯大村集體經濟面臨的主要困難

以傳統農業鄉鎮**爲例:我鎮有8個行政村,其中村集體經濟年收入不足1萬元的3個,1-5萬的4個,5萬以上的1個,僅靠房屋租賃維持村集體收入的村4個,沒有持續穩定經濟收入的村2個。歸納村集體經濟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創業領頭人

一是部分村幹部受年齡、閱歷和文化程度限制,因循守舊,滿足於出租房屋、土地等“祖產”收入,缺乏幹事創業的勇氣和思路,對發展集體經濟無長遠謀劃。二是能人不願搞集體經濟。創業必然要承擔風險,因爲怕被村民說三道四,寧願自己單幹。**村支書中返鄉能人僅佔25%。三是城鄉發展差距大,爲獲取更多就業、創業機會,大量農村能人進城務工或經商,不願回鄉創業。

(二)收入渠道單一,下降趨勢顯現

**50%的村集體收入靠房屋租賃,缺乏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近年來受經濟下行影響,企業、個人壓縮成本支出,村集體租金收入減少成必然,退租屢見不鮮。

(三)發展受條件限制,收益難以提高

一是受限於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地無法調整使用性質,無地可用,招商引資受到限制。如**大道沿線的金庵和五里兩村。二是地理位置限制,發展存在困難。如馬嘶村,村內無省道、縣道過境,僅有一條鄉道和村道,主要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無企業入駐農產品深加工難。

(四)支出不斷增大

村民的要求不斷提高,使得村級組織用於公益事業、修溝補路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大。如金庵村,一年用於基礎設施、修溝淘堰、垃圾清運等保守預算需15餘萬元。加上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需要資金,村上經濟壓力倍增。

(五)融資難度大

因爲歷史原因,村上可以盤活的固定資產少,缺少信用抵押,而銀行對集體涉農貸款,門檻高、要求多,村集體融資困難。

(六)集體主義觀念弱化

村民既有集體致富的要求,又有個人發家的願望。不少村民受“小農思想”影響,片面強調個人利益至上而不願承擔個人義務,集體主義觀念淡薄,參與集體經濟的熱情不高,對回報要求過高,尤其在創業面臨困難和挫折時對村幹部怨天尤人,閒言碎語。

二、對策建議

按照中央“發展集體經濟,增強集體組織服務功能”、“逐步建立資金穩定、增強規範、保障有力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的要求,結合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建議如下:

(一)培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領軍人才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關鍵在於是否有一支“懂經濟、會經營、愛農村、愛農民”的經營管理團隊,在於是否有一個完備的“引得來、留得下、長得好”的人才工作機制。在當前集體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培育“領頭雁”,充分發揮人才在集體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要從三個方面着手。

強化農村集體經濟人才隊伍建設。調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注重在農村能人、成功人士、外出務工返鄉人員中推選年富力強、文化程度高、事業心強、懂經營善管理的農村人才擔任村“兩委”成員;進一步加大第一書記的選派力度,充分利用 “三支一扶”等人才引進政策,引導更多人才資源紮根基層;積極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大學生、退伍軍人及外出創業成功人員返鄉創業,鼓勵其經營管理本村集體經濟,集合多方智力壯大經營管理團隊。

構建農村集體經濟人才培養機制。一方面加強對村“兩委”班子、農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人員、新型職業農民的經營管理技能培訓,構建常態化、進階式培訓機制;另一方面,要重視對農村年輕黨員、村級後備幹部和農村實用人才的職業技能培養,強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人才和智力儲備。

完善農村集體經濟人才激勵機制。結合農村人才需求,綜合運用經濟獎勵、榮譽鼓勵等多種方式激勵創業熱情,探索設立與集體經濟發展成效掛鉤的獎勵制度。

二、清產覈資,盤清家底

清產覈資是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對村集體的固定資產、林地、河灘地及其他集體資產全部覈查清楚,搞明白那些資產可以進行經營,那些資產不可以經營!盤清可以開發的所有資源,包括歷史底蘊、文化資源、旅遊資源這些軟實力。挖掘出所有可以發展的資源,做到心中有底。

三、發揮資源優勢,拓寬集體經濟收入渠道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各村村情不同,條件各異。要從實際出發,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盤活集體生產性資產和閒置資產。一是做好“路”文章。場鎮周邊村和沿交通要道兩旁村,可以發揮區位交通優勢,抓住工業化、小城鎮建設和各種所有制經濟快速發展的機遇,採取出租閒置地塊走興辦服務產業創收的路子。二是盤活“地”資源。大力開展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積,開闢經濟發展的新空間。將閒置的校舍、廠房、倉庫、堰塘、農具設備等資產,採取租賃、承包或以作價入股等形式,興辦養殖、農產品生產加工、商貿等項目,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營造百花齊放良好局面

輸血是治標,造血才能治本。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僅要靠政策扶持,更需自身艱苦奮鬥、不斷髮展。農村地理環境各有不同、各有優勢,應該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採取不同的發展模式,結合本村的地理條件、產業優勢確定發展項目,制定發展規劃,不搞“一刀切”,實施“一村一策”、“一村一品”。要立足優勢,選準路子,引導各村立足資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充分利用好土地流轉機制,激活土地資源向土地資本的轉化,增加農村集體經濟收入。

五、加強村級資金管理,完善資產保障制度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既要講“開源”,更要講“節流”。要進一步規範村級集體經濟收、管、用的制度和辦法,促進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一是規範管理。重點要進一步完善“村財鎮管”加強現金管理、開支審批、固定資產管理和使用、專項資金、收益分配和村務財務公開等制度。二是民主決策。在選擇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和確定經營方式上,必須讓羣衆廣泛討論,集思廣益,科學論證,防止少數幹部盲目決策,給集體經濟發展造成損失。三是強化監管。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集體經濟的財務指導和審計工作,改進和提高村級財務管理水平,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審計工作,減少集體資產的損失和浪費。

六、規劃集體經濟發展,加大資金政策幫扶力度

鄉鎮黨委政府應着眼於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未來,加大政策資金的幫扶力度,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壯大。一是資金扶持。特別要注重村集體經濟較弱的村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確保村級組織運轉。創新金融扶持。結合各級政府扶持集體經濟發展的專項引導資金和貸款貼息、以獎代補、風險擔保等財政政策,探索開發集體經濟組織生產經營設備設施、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資產資源收益權等抵質押貸款項目。同時用足用活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加大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融資擔保費率和貸款利率優惠力度,降低融資成本。二是考覈激勵。一方面,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效納入對鄉鎮的年度目標責任制考覈。另一方面,完善村級組織考覈辦法,以形成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內在激勵機制。

七、建立健全結對幫扶機制

充分發揮市級各部門技術、資金、人才優勢,對集體經濟組織年經營收入低的經濟薄弱村開展對口幫扶活動,實行部門領導幹部包村蹲點制度,由市級單位、市級幹部、鄉鎮主要領導和“第一書記”等“四包一”,共同謀劃推進集體經濟薄弱村經濟發展。

八、充分發動村民,摒棄 “小農思想”

不容置疑,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多數村民通過幾十年的思想積澱,“小農思想”意識較重。目前,要求走村級集體經濟合作化道路,很多村民不理解。事實上,隨着生產力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小農思想”下的“小農經濟”難以抵抗生產力發展和高度市場化經濟的衝擊,抗風險能力差,往往出現村民種什麼、養什麼靠天吃飯,銷售難,不值錢、賣不出去或者廉價賣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通過合作社整合村級資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很重要。全面動員羣衆積極參與合作社建設,合作社要順利推進,自然離不開村民在土地、財力、人力、智力等多方面的支持,爲此一定要讓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有助於在修建各類基礎設施時減少在土地的租用、徵用的阻力,更重要的是能夠把村民團結起來,把合作社經濟蛋糕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