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多篇

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多篇

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 篇一

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吃糉子的歷史

幾千年的中華歷史,也是糉子的演變史。

最先的演變是在東漢,棕子由用竹筒裝米的作法改用孤葉(莢白外面的葉子)、蘆葉或棕桐葉包裹而成三角或四角形狀。東漢末年應助著的《風俗通》說:“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我們不僅從中瞭解到當時棕子的做法,而且還知道了東漢時的糉子不只是節日的傳統食品,人夏時節人們也常吃糉子,可見東漢時糉子不過是一種普通食品。

到了西晉時代,糉子才逐漸成爲端午節的傳統食品。這時期,端午節吃糉子已經很盛行。在東晉的時候,糉子裏面包的東西,只是黍米或糯米加棗、慄等物,一般是在端午節時在家庭中包制。

唐朝時,糉子不僅成爲民間食品,而且還被皇宮所珍視。唐明皇有詩云:“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看來唐明皇吃罷糉子,感覺不錯,對糉子評價頗高,同時也能讓我們隱約感到恢弘的盛唐氣象。因爲小小的糉子,竟然引起皇帝的詩文雅興。不僅如此,每到端午節皇宮中便“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讓人們用小角弓射,射中哪隻吃哪隻,射不中者不得吃,大概唐明皇的雅興,是從這歌舞昇平的吃糉子的遊戲中引發出來的吧。而唐人姚合的“諸鬧漁歌響,風和角糉香”的詩句,表明糉子已成爲民間市井的普及食品了。這時的糉子餡加進了各種果仁,首都長安還出現了專門制賣糉子的店鋪,“庚家棕子,白瑩如玉”是唐朝詩人段成式吃過一家庚姓店鋪的糉子後所做的評價。

宋朝時候的棕子,裏邊包的餡有柿幹、銀杏、赤豆等。外用莢葉、薯葉裹住煮成。另外,當時糉子食譜中有了“巧糉”一名,還有用艾葉浸米而成的“艾香糉子”,可見糉子的品種這時已逐漸增多了。

明代,有用蘆葉包裹的糉子,糉餡的種類有豆沙、豬肉、桃仁、胡桃、蜜糖等。肉餡葷糉的'出現,使糉子的品種有了新突破。

清乾隆時代,又有了“火腿糉子”的葷糉,使葷糉品種越來越豐富了。

端午節的含義

含義一: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含義二:

端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天長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爲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爲卯,順次至五月爲午,因此稱五月爲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其他含義:

1、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所端午節又叫“五月端”。

2、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爲了避諱,改五爲午,從此,端午之稱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爲“重五節”或“重午節”。

端午節關於糉子文案 篇二

1、再堅硬的日子,熬久了,也甘甜軟糯。

2、人海茫茫,“糉”情於你

3、糉葉飄香五月五,濃情端午共安康

4、想你是一種快樂,品你是一種滿足。

5、突然又聞糉葉香,把酒共飲情更長。

6、萬水千山糉是情,糉子配酒行不行

7、生活的餡,何止鹹甜?

8、吃乎,胖也;不吃,饞也。

9、生活除了鹹甜,還有世界美味。

10、纏一個糉子,暖一個家

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 篇三

傳說端午節吃糉子主要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關於屈原投江以及人們爲了紀念他,所慢慢流行起來的賽龍舟、劃龍船、吃糉子、喝黃酒等等習俗,每一個地方都會有各自的特色。

糉子一定要新鮮吃

端午節正值一年溫度最高的季節,初夏不僅帶來了悶熱,也更容易腐爛食物。傳統的糉子又多是由糯米、紅棗、豆沙或者其它肉類包制而成的,因此更認易發生腐爛變味的情況,所以一定要趁新鮮吃完。其次如果一次性吃不完的話,則建議放到冰箱中保存。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和其它食物堆放在一起保存。

糉子一定要熱着吃

這是因爲糉子多是變涼之後,很容易有過油、過粘的現象,如果直接食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再者糉子裏的主要成份如糯米、肉類、或者其它糉子餡都是容易變質,滋生細菌的,如果加熱不充分或者不進行加熱則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等問題。所以在吃糉子前最好先進行徹底加熱,如放在蒸籠裏蒸至少一個小時。同時營養學家還指出一次性不要包太多的糉子,反覆加熱的糉子一來營養損失多,二來可能容易滋生一些細菌,食用過多,容易引起身體出現一些問題。

吃糉子不要太多

一次性最好不要吃太多的糉子,建議一次以一個爲宜,儘量不要一次性吃超過50克的糉子,特別是對於老年人及腸胃功能不是很好,或者有糖尿病的人更不宜吃過多的糉子。此外,如果剝開糉子後,發現有粘連的,則建議最好不要食用。

選擇性的吃糉子

民間的糉子種類有很多,因此日常在食用糉子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來進行選擇,比如說對於有三高,或者糖尿病的人羣而言就儘量不要選擇甜糉子或者肉糉子,而應該儘量多選擇八寶糉或者豆沙糉之類的。特別是有高血脂的病人,一定不要吃含大量肉類的糉子,否則易引起肥胖的問題。對於體弱或者年老的人則建議小糉子,或者含有粗糧、薯類、油含量較少的糉子等等。

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 篇四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吃糉子是端午節的習俗,那麼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很多人認爲端午吃糉子和屈原有關,這是真的嗎?

古代糉子又叫角黍、筒糉。角黍是因糉子的形狀有棱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糉是因最初的糉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

魏晉時期,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中,也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於水中祭弔的事。

屈原是楚國的賢臣,相傳,他不忍看到自己國家滅亡便投入汨羅江自盡。他死後,當地百姓都非常悲痛,紛紛前往江邊憑弔。漁夫們划起小船,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入江中,希望讓魚、蝦、蟹不要啃食屈原大夫的身體。後來,人們害怕飯糰被蛟龍所食,就用樹葉包住飯糰,在外面纏上彩絲,久而久之,就發展爲現在糉子的模樣了。

專家考證,糉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糉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食糉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衆的心願而已。實際上,爲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糉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糉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糉的民間風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糉”。明清以後,糉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糉子了。

大家都知道吃糉子,爲什麼吃糉子卻不知道,糉子帶角,角上有刀,是角逐抗爭的意思,端午節開始,夏蟲滋生,人們要與天氣,與蚊蟲疾病抗爭。端午節的所有習俗都是祛蚊蟲,防止疾病,除邪氣的。

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 篇五

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

史料中關於糉子的記載,始於東漢。當時的糉子包成牛角狀,稱爲“角黍”。西晉周處《風土記》稱:“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糉櫚葉心之形。”又說每年在夏至和端午這兩個節日都吃這種食品。另據古籍記載,夏至用黍和雞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時就有。後來端午節以糉子祭祀屈原,不過是原來風俗的演變和發展。

如今,糉子已發展成爲終年可見的民間風味美食。由於各地飲食習慣不同,糉子形成南北風味之別,但其中龍舟糉的生產地卻在中原鄭州,亦南亦北,口味豐富,如有菠蘿糉、黑糯花生糉、綠豆蓉糉、板栗糉、蜜棗山藥糉、板栗豬肉糉、香菇肉糉、臺灣肉糉、京式桂圓蓮子糉等等。

端午節吃糉子的寓意

驅趕蛟龍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_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爲我國端午節食品。

紀念屈原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糉子的寓意和象徵 篇六

1.得名

糉子中的棕和仲讀音相近,古時有得中之意。古時候,書生如果準備考試,可以在端午節給他糉子,祝他順利。如今,端午節吃糉子也可以祝同學們考試順利,考出好成績。

2.求子

早在晉代,糉子就已成爲端午節的必備食品。糉子的讀音類似於中子,在古風俗中,人們更看重這個諧音祝福,多吃糉子就意味着生子多。古代製作糉子時,除了以糯米爲原料外,還加入了一些其他的食材,如薏苡仁、紅豆等。

3.平安安寧

糉子的來源是爲了紀念屈原。相傳,屈原投身汨羅河後,人們將糯米放入糯米中,生怕河中的龍等邪物傷害屈原的身體。入竹筒,再入河引惡人注意。所以,糉子也有保平安的意思。在很多地方風俗中,人們在做糉子的時候都會選擇用紅繩綁起來,然後放在孩子的口袋裏,就是給孩子們送護身符。

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 篇七

古代糉子又叫角黍、筒糉。角黍是因糉子的形狀有棱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糉是因最初的糉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

魏晉時期,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中,也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於水中祭弔的事。

屈原是楚國的賢臣,相傳,他不忍看到自己國家滅亡便投入汨羅江自盡。他死後,當地百姓都非常悲痛,紛紛前往江邊憑弔。漁夫們划起小船,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入江中,希望讓魚、蝦、蟹不要啃食屈原大夫的身體。後來,人們害怕飯糰被蛟龍所食,就用樹葉包住飯糰,在外面纏上彩絲,久而久之,就發展爲現在糉子的模樣了。

專家考證,糉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糉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食糉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衆的心願而已。實際上,爲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糉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糉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糉的民間風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糉。明清以後,糉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糉子了。

大家都知道吃糉子,爲什麼吃糉子卻不知道,糉子帶角,角上有刀,是角逐抗爭的意思,端午節開始,夏蟲滋生,人們要與天氣,與蚊蟲疾病抗爭。端午節的所有習俗都是祛蚊蟲,防止疾病,除邪氣的。

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 篇八

每年是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糉子,但大家知道我們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請大家慢慢聽我說。

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要團結其他國家,來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國,但是偏偏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壞話,不肯聽從屈原的勸告,結果被騙到秦國,關了起來,最後並死在秦國。

繼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撥離間,誤信屈原有很多壞處,不但沒有聽從屈原明智的勸告,還把它從楚國放逐了。

心懷大志,一直爲國家大事擔心的屈原,因爲眼看着國家急難而無法拯救他的國家、無法實現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憂愁,常常獨自在江邊徘徊嘆息。有一天,一位在江邊釣魚的漁夫問他爲什麼這麼失意落魄,屈原嘆氣的說:“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心中的感嘆和無奈,在這兩句話中都說得很明白了。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

楚國的人民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都不約而同的趕到江邊來,想找尋他們所敬愛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體。爲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划着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糉葉包米飯,作成糉子,投到江裏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

屈原投汨羅江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五月五日。大家爲了懷念這位詩人、紀念他的愛國精神,並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與忠貞志士說的話;因此,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都會舉行劃龍船、包糉子的活動。就是這樣,我們纔有端午節這個節日,纔有端午節吃糉子的一種習慣。

我們大家都要向屈原一樣好好學習,學習他那愛國,善於分辨的精神!

這就是我們端午節要吃糉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