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一年級數學評課稿【多篇】

國小一年級數學評課稿【多篇】

《11~20各數的認識》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到20之間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正確數數、讀數、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積極主動探索,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觀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3、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

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個十和幾個一表示十幾,能正確地讀出11—20各數。

教學難點: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掌握數的組成。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直尺、卡片。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

今天老師請了一位朋友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他給大家帶來一份禮物(鉛筆)誰來猜猜大約有多少枝呢? 每人心裏猜一個數。到底誰猜對了?怎麼辦呢?(讓我們數一數)

二、提供探索機會,經歷探索過程。

1、擺一擺,說一說:我們用數一數的方法,知道老師有12枝鉛筆,可每次都這樣數一數多麻煩呀!怎樣就能讓別人一眼就看出我有12枝鉛筆?請你用12根小棒代替鉛筆在桌子上擺一擺。

2、學習12的組成。

(1)操作反饋。把學生擺的情形展示出來,說說你覺得最好的是哪種擺法,爲什麼?這種方法是怎麼擺的?

(2)課件演示:數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3)請小朋友們也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這一捆是幾個一根呀?是多少根?10個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們說“10個一是1個十”。(板書並讀一讀:10個一是1個十)

(4)一捆小棒就是一個十,和旁邊的2根合起來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誰來說說幾捆和幾根合起來是12根?

板書:12裏面有1個十和2個一。

(還可以說)1個十和2個一組成12。

3、學習十幾的數的組成。

(1)現在米老鼠來考考小朋友們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他擺了多少根小棒嗎?用卡片來表示。

演示課件:依次出示13、11、16根小棒,說一說:()個十和( )個一是( )

(2)我們也來很快擺出小棒,行嗎?出示數字。(14、15、18、17、19) 你是怎麼擺小棒的。說一說:()裏面()有個十和( )個一。

4、學習20的組成。

(1)現在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19根小棒,再放1根是幾根?該怎麼放?爲什麼?

(2)說一說:2個十就是20。(板書:2個十是20)還可以怎麼說?

(3)20的末尾爲什麼是0?

5、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數。揭示並板書課題。

三、生活中的數。

1、出示氣球圖。怎麼數?

2、數學書第84頁主題圖。小朋友在生活中這樣的數有很多,讓我們一起到圖裏面去找一找這樣的數。

3、生活中還有在哪裏看到或用到11-20的數?

四、11-20的數序、大小。

1、出示10個數,小朋友你們會讀這些數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提問:一共有幾個數?從左到右數第4個是幾?從右到左數第4個是幾?中間有幾個數?是幾和幾?

2、這些數排成這樣你喜歡嗎?怎麼排?下面我們把這些數請到一條神奇的線上?大家知道這條線有什麼神奇之處嗎?

(1)讀一讀。

這麼多的數你想讀嗎?請女生從7讀到13,從11讀到20,男生再來讀一讀。從10讀到19,從20讀到13。一起來讀讀,從0讀到20,從20讀到0。

(2)看數軸回答問題:11比()大1,19比()少1;

12<() 18>()

12<()<18()

五、遊戲中運用。

1、數一數

(1)看到這條線,小青蛙要來玩一玩。它是怎麼跳的?(2格2格)這些數都叫雙數。剩下的都叫單數。分別讀一讀。

(2)小兔也來湊熱鬧。看看它是怎麼跳的?(5格5格)

(3)小朋友學得這麼認真,米老鼠獎勵大家許多草莓,一下子引來5個小動物,它們想知道這些草莓有幾個,卻有不同的數法。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數一數。

2、猜一猜

(1)我是由1個“十”和6個“一”組成的()。

(2)我是由2個“十”組成的()。

(3)我在11和13的中間()。

(4)我比14多1的()。

(5)我比18少1的()。

(6)我和我的朋友是19的鄰居。

六、全課總結,加以延伸。

1、誰來說說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

2、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3、還有什麼問題?

七、板書設計:

八、課後反思。

這節課突出體現了:用活動的形式,讓學生認識了11—20各數、掌握了數的大小排列順序、培養了數感;用活動的形式,讓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形象、清晰可見、易於接受;用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學習數學很有趣味、很有勁頭,也很輕鬆。

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1)學生的合作學習沒有落到實處,生生交流做得不到位;

(2)有幾個問題的設計還不能貼近學生,如:20根小棒爲什麼要這樣放,如果改成19根小棒再放一根怎麼放才能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爲什麼?

(3)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激勵性的語言還不夠,課堂氣氛不活躍。

《11~20各數的認識》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a類:

能正確認識11—20各數並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

b類:

1、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認識數位“個位”和“十位”。

2、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

c類:

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繫,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是本課教學重點,發展學生的數感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準備:計數器小棒每人20根遊絲每人2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小鳥嗎?海邊的孩子也喜歡小鳥。讓我們一起到海邊看一看,好不好?

2、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請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你能給大家提個問題嗎?

二、操作探索,解決問題

1、解決:沙灘上一共有幾隻海鷗?

先猜一猜有幾隻?

到底誰猜的對呢?

怎樣才能數出準確的數呢?(學生說方法)

教師說明,用一根小棒代表一隻海鷗。

教師圈一隻,學生擺一根。

數一數,你一共擺了多少根?(板書:11)

你猜對了嗎?恭喜你。

想一想:怎樣才能很快地數出呢?

(學生彙報數的方法,並說明理由。)

學生的方法可能有:

1根1根地擺。

2根2根地擺。

3根3根地擺。

5根5根地擺。

10根10根地擺。

(評價學生擺的方法,根據學生擺的情況進行反饋和引導。如果認爲自己擺的方法是最好的,可以接着繼續擺其他的20以內的兩位數,在擺的過程中感受10根一捆最好數)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幾個十?還有幾根?大家看,這樣一眼就能看出是11了。

(教師演示10根捆成一捆)

說明:1就是1一個一。11裏面有一個十和1個一。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

板書:一個十(捆成一捆的小棒圖)1個一(1根小棒圖)

2、解決:沙灘上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教師圈一隻,學生擺一根小棒。

數一數,你擺了幾根?

你擺的能讓老師一眼就看出來嗎?說說你的方法。(10根捆成一捆,還剩3根)

教師邊巡視邊反饋。

問:13裏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我們就說13是由1個十和3個一組成。(板書:131個十3個一)

3、解決:礁石上有幾隻海鷗?

邊數邊擺。擺完後問:你發現了什麼?(20根能捆成2捆)

有沒有剩下的?

2捆是幾個十?

20是由幾個十組成的?(板書:20 2個十)

4、小結:同學們,你們太棒了。沒用老師教就知道了一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就是十幾,兩個十就是20。

我們認識了11、13和20。想一想,20以內我們還有哪些數沒有學?

5、數數

正數、倒數11——20。

6、填數練習:有的數字喜歡捉迷藏,悄悄藏了起來,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7、學習數位

同學們,這些數還可以在計數器上表示出來。

藉助計數器介紹數位:右邊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撥11。(一個一個地撥,滿10個後說明在計數器上10個可以進到十位上撥1,個位上是0,繼續在個位上撥1)

每個數位上的數表示什麼意思?

個位上的數表示幾個一,十位上的數表示幾個十。

寫的時候,十位上是1對着十位寫1,個位上也是1,我們對着個位寫1。

撥13。

撥20。

說明:20的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寫0。

師生互動,撥數。

小結:以前我們學習了0到10十一個數字,今天我們又認識了10個新朋友。哪10個?(學生齊數,教師板書課題)

你瞭解它們嗎?

三、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1、圈“10”練習。

2、寫一寫,畫一畫。

3、填空。

四、課堂小結:我們今天認識了11——到20十個新朋友。以後我們經常和它們打交道,一定要好好和它們相處啊!

板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

十位個位

11

1捆1根

20

2個十

國小一年級數學評課稿 篇三

一年級的孩子剛從幼兒園的課堂走出,經過半年的一年級的課堂訓練,基本上在課堂常規上已經訓練的不錯,整堂課學生的參與度也比較高,在課堂上老師的激情也是比較高,老師的語言、老師的教態也可以很大程度上融入到了孩子當中。

而針對這一節課的設計上以及孩子整體的掌握程度上來說,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幾點感想:

首先是這節課的設計理念,從常態上來說,我們基本上這節課是從周圍的生活中尋找這些常見的圖形,來引入這節課基本知識的學習,但是周老師這節課是以一張由圖形拼成的一張美麗的圖片來引入,接着就進入了正課——從立體圖形中找出平面圖形,這樣的理念應該說比較少見。而在聽取了周老師的解釋之後,周老師是想以此在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但是我們說我們的數學就是把一些複雜的東西簡單化,而且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是在新知是在舊知深入的基礎上學習的話,以此纔可以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建立,而不是單純爲了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而且很明顯這樣的引入給這節課的教學增添了難度,而由此因爲這樣的問題,就像袁校長所說的因爲這樣的問題,爲了避免再次出現,我們的數學老師有通讀國小數學青島版教材的必要。

第二點,是關於本節課目標的確立。想讓孩子在一堂課上學到什麼,我們就必須要明確這節課自己本身確立的目標。聽完課之後感覺周老師的這節課的任務並沒有完成,在評課之後知道了周老師定的教學目標就是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就是感知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圖性就是有這些基本的圖形拼成的,感知數學和生活的聯繫,一個簡單的數學知識也是來源於生活之中,明確這一個基本的數學理念。聽了周老師的講解之後,感覺周老師這節課的目標沒有完成,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師自己本身沒有把這節課的目標確立好。我們說課堂上的目標必須要確立在孩子本身的基礎上,是在孩子已有的認知的基礎上,確立自己“三講三不講”的基本內容,就像這節課老師自己還沒有明確針對這些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平行四邊形以及三角形”中重點講解的是哪些圖形,側重點是應該放在平行四邊形上,但是老師這一節課還沒有講解到平行四邊形。

第三點,是本節課教學策略的選擇上,我們說教學的策略就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制定,再次基礎上實施我們的教學策略,以此來掌握我們的知識。而這節課老師採取的幾個策略沒有起到這樣的作用,反而有點適得其反,就像是在講解長方形的對邊相等的時候,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講解,但是卻沒有講解清楚,而且導致了基本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

第四點:課堂上孩子的達標度,因爲前面設計的理念沒有搞清楚,在這基本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和採取的教學策略的原因,使得這節課上孩子基本上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之上,稍微提升了一點,但是其他的任務基本上沒有掌握。

第五點:結合袁校長所說的我們的數學學科應該培養基本的數學思維的能力,尤其是孩子上課回答問題說理的能力,這一點需要在平時的任何一堂課的教學中都是需要灌輸給孩子這樣的理念並且需要逐漸培養孩子的這個能力,而真正孩子可以將這個能力養成的時候就是我們教學成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