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班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多篇】

中班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多篇】

中班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 篇一

觀察目的:

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寶來說,吸手指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看到還覺得可愛。可是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上幼兒園了還經常的吸手指,這就會引起媽媽的擔心,這個不好的習慣還會影響牙齒的發育,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作爲老師我們應該和媽媽一起努力,幫助孩子該掉這一不好的習慣。

觀察實況一:

上活動課時,孩子們和我一起說兒歌,我看到小朋友把手放在嘴巴里吃的那個香,爲了不打繞孩子們上課,我悄悄地走過去把他的手拿開。

觀察實況二:

中午睡覺時,我發現有的小朋友在被窩裏吸手指,我讓他拿出來,並告訴他:“手指上的細菌吸到肚子裏會生病的。”可是當孩子們睡着的時候我發現,還有小朋友的手指還是放在了嘴巴里睡着的。

觀察實況三:

孩子們在聚精會神在看動畫片,這時我發現還得的手還是放在嘴裏,動畫片中的可笑鏡頭,毫不影響他們吸手指,

觀察分析:

孩子吸手指是在開學一段時間以後發現的,我發現以後也是經常的提醒他,可是還是沒有改掉,我考慮到孩子吸手指已經成了一個習慣,要想改正過來,我們還要下一點功夫。

實施的措施和效果:

首先我給孩子們講故事,讓他們通過故事明白吸手指的壞處,讓孩子們都來討論吸手指後的後果,並且讓孩子們監督看看誰有這種不好的習慣。

當孩子們在玩玩具時,發現孩子吸手指的現象,我通過安撫的方式把孩子的注意力從手指轉移到玩具上。最好的辦法是讓他雙手不空,讓他有事可做。這樣就能在不知不覺中,讓他淡忘這個習慣,改掉這個毛病。

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儘可能不讓孩子感覺孤獨,如果發現我們會通過和他聊天轉移他的注意力,並鼓勵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一起做遊戲。

在活動課上如果發現吸手指,我們就用眼神、動作、語言提醒他。

用鼓勵的方法:如果它減少吸手的次數,就給他發小星星貼畫進行鼓勵。

睡午覺時我們對他多注意,用語言提示他,發現後及時的制止。

家園合作:對孩子吮吸手指的行爲,父母應該避免打罵、指責、武斷制止,而應儘可能消除引起孩子吮吸手指的習慣。

中班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 篇二

觀察要點:是否具有角色意識及同伴間的合作和溝通能力

觀察實錄:

遊戲開始好一會了, “理髮店”裏還是沒人光顧,三個幼兒無所事事地玩弄着材料,這時我走進了理髮店:”請問,可以洗頭嗎?”一聽這話,三個幼兒一起上前忙開了。……

艾迪拿來圍兜給我圍上,建豪拿出了洗頭膏在我頭上擠着,佳妮熱情地問:“何老師,你要按摩嗎?””好的,在哪裏按摩?”她立刻牽着我的手,來到小屋裏,隨後三個“工作人員”把我好一陣的折騰,終於一切都做好了,我站起來表示感謝,然後接着說:”你們的服務那麼好,可惜大家可能不知道,如果你們能上門服務就好了。”三個幼兒一聽都說:“我們出去給大家洗頭按摩吧。”我問:”你們出去了,店裏就沒有人了,有人來了怎麼辦?”他們想了想,都沒有離開“理髮店”。

觀察分析

開始的時候理髮店由於沒有人光顧,三個幼兒無所事事,沒有進入角色,幼兒之間的角色互動也很少,但當老師介入遊戲後,幼兒遊戲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特別是老師用 ”如果…就好了”的徵詢式的口吻給出新的建議,把幼兒從遊戲的機能性動作引入想象的情節,將獨自性遊戲引導到角色之間合作溝通的層次,使之成爲幼兒主動的行爲。

改進措施

1、百寶箱提供幼兒可操作和替代的材料,如:用飲料瓶替代“洗頭膏”,用積木替代捲髮筒,這樣就使遊戲的內容更豐富些。

2、在交流中讓大家充分發言,並尋找更多的符合遊戲內容的方法,如:”理髮店”怎樣來吸引更多的顧客,可以請大家幫忙出點子。

3、教師在幼兒遊戲出現困難時,適時介入能啓發幼兒將主題情節深入下去,增強同伴間的互動和溝通。

中班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 篇三

【觀察背景】:

新學期開始,中班增加了剛入園的寶寶,離開父母,年齡又小,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情緒有些不穩定,每天的午餐成了問題,有的寶寶有挑食現象;有的寶寶吃飯很慢,還有的寶寶連勺子都不會拿,從小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關鍵。

觀察實錄一:

週一中午,我們分完了飯菜,然後和寶寶們一起認識:白菜炒肉、黃瓜炒雞蛋、蘑菇雞蛋湯,主食是饅頭,說完後寶寶們吃了起來,只見士傑的盤子裏只吃了黃瓜,雞蛋都挑了出來,那兩個菜一動沒動,並且勺子還用左手拿着,舀菜也是歪歪扭扭的,吃到嘴裏的還不如灑到外面得多。

觀察實錄二:

嘉怡、國恆呢,每次其他寶寶都吃了一半了,還不見他動勺子,碗裏看上去就像沒動過似的,提醒幾次才嚼到嘴裏一點點饅頭,但是隻嚼不咽,所以每次都吃到最後。

觀察分析:

面對此現象,我想家庭因素是重要的影響,現在的寶寶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就像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忙於工作,爺爺奶奶寵着護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情都要包辦代替,從不讓孩子自己吃飯,允許孩子邊吃邊玩,甚至跟在寶寶屁股後面追着吃,趕着吃,因此出現了以上狀況。

實施措施及效果:

面對這些寶寶的進餐,我經常給他們講《愛挑食的寶寶》故事,讓他們知道: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只有不挑食才能長得高、長得壯,瞭解了挑食的壞處;並且讓大哥哥姐姐(因爲我們的餐廳是混合班)示範及提醒的方式教寶寶學習正確拿勺子的姿勢。

對待吃飯慢的寶寶,我採取少盛多添的方法,每次給他們盛的飯菜相對少一點,等他吃完了再添,這樣他就會有成就感,也可消除孩子視覺上的恐懼感,讓孩子在心理上產生優勢。另外我還經常嘗試讓幾個用餐慢的寶寶報菜單,讓他們介紹飯菜的名稱,來激發他們的食慾,以達到加快用餐的速度。

另外,我們對吃飯特殊的寶寶還經常與家長溝通,及時把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反饋給家長,求得家長配合。讓家長在家裏要求孩子,也像在幼兒園一樣學會自己用餐。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這幾個寶寶的就餐習慣有了明顯轉變,他們逐漸學會了正確拿勺子吃飯,速度明顯比以前快一些,挑食的現象也慢慢消失了。

從小培養寶寶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對於幼兒今後的生活意義深遠。因而,對於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應該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高度重視,衷心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中班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 篇四

觀察要點:入睡情況及情緒反應

觀察實錄:

實錄一:今天一早,逸銘奶奶牽着逸銘走到門口,奶奶懇求老師:“老師,今天逸銘睡覺就別讓她睡了,她說睡不着。”只見逸銘眼睛已經溼漉漉了,奶奶輕輕告訴我:”她大概不睡覺,被老師批評過,今天就不肯來幼兒園了”老師聽後感到莫名其妙,“我們沒有批評她,怎麼回事?”我去問搭班老師,她也說沒有批評過她。

實錄二:中午,孩子們在安靜的吹眠曲中,邊脫衣服邊睡下了,此時逸銘看看老師,又看看同伴,也開始脫衣服,可是眼眶裏又有眼淚了。”逸銘,怎麼了,是不是不想睡覺呀?”逸銘點點頭,說:“我覺得有點不舒服。””是嗎?哪裏不舒服?”她一會說腳不舒服,一會兒又說頭上的辮子扎着睡不舒服。“那老師幫你揉揉腳吧!把你的辮子也解開來。”這時她繼續尋找着更多的理由,”老師,奶奶跟你說過的,我可以不睡覺的。”"今天老師陪在你身邊,你一定能睡着的。”逸銘將信將疑,就躺下了,在老師的安撫聲中她漸漸地睡着了。

觀察分析:

逸銘一直是我班表現好的乖乖女,可是近來發現她總和奶奶粘在一起,早上不許奶奶離開幼兒園,經常在老師的勸說中,奶奶才離開。我覺得原因一是奶奶對隔代特別寵愛所導致的。其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弱,經不起挫折,在表揚聲中長大,往往聽不進批評。其三,老師在細節方面處理過於草率,可能孩子在睡覺時曾經有這樣那樣擾亂睡眠的因素,老師對不睡覺的幼兒只是命令的口氣,沒有分析原因,使孩子對睡覺產生厭惡甚至驚慌。

改進措施:

1、利用電話或面對面的形式,瞭解孩子在家睡覺的習慣,並取得與家長意見的一致。

2、多和孩子談心,運用正面引導的方法,鼓勵孩子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3、教師在幼兒入睡後多關注孩子午睡的情緒反應,如有反常就要耐心詢問,消除孩子的心理恐懼和不適。

標籤: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