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講話致辭 > 代表發言

在2024年全市民生工作大會上的交流發言

在2024年全市民生工作大會上的交流發言

在2024年全市民生工作大會上的交流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黨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本質要求。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爲做好民生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以來,我縣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深入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紮紮實實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以實際行動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紮實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現將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常態化運行“走轉聚”工作機制,摸清民情民意,及時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爲全面迅速摸清困難和特殊羣體底數,及時掌握羣衆訴求、消除風險隱患,自2022年2月以來,全縣組織開展了“走基層、轉作風、聚民心”活動,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竭盡所能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切實走實羣衆路線、轉變幹部作風、聚合民心民力。

集中深入走訪,確保情況清倉見底。組織縣四套班子領導、100家部門、1608名包掛幹部,與鎮(街道)764名幹部開展“走基層、轉作風、聚民心”活動,先後實施集中“大走訪”、專項“回頭看”、重點“再排查”三個階段拉網式排查,推行“縣領導包掛鎮(街道)、科級幹部包掛行政村(社區)、鎮(街道)幹部包掛自然村(小區)”三層包掛全覆蓋機制,確保村不漏戶、戶不漏人,明確“問家庭成員、問家庭收入、問身體狀況、問急難愁盼”的“四必問”,“廚房必看、臥室必看、戶廁必看、污水治理必看”的“四必看”等走訪標準,有效延伸觸角、填補真空,累計走訪羣衆32.8萬戶,確保特殊羣體情況和突出矛盾問題徹底見底。

精準分類施策,靠前化解風險隱患。常態化推行“月調度、周研商、日分析”機制,縣黨政主要領導每月調度1次重要事項進展情況,領導小組辦公室每週召集牽頭單位會辦研商,縣工作專班每天進行彙總分析。構建“主動發現—分類施策—健全機制”閉環,明確“鎮村—包掛部門單位—分管縣領導—縣主要領導”問題分級協調處置流程,確保問題全部解決。對重點羣體實行“一人一檔、一人一策、一事一策”,對特殊羣體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管儘管、應保盡保”。針對羣衆“急難愁盼”問題實行“政策找人”,定期更新各類救助幫扶政策“一本清”,對符合政策的簡化程序、減少流程,確保第一時間兌現到位。壓減財政支出預算4.65億元,節省財力重點投向保底兜底的民生領域。在臨時救助方面,設立6000萬元臨時救助資金池,爲15個鎮(街道)劃撥特困羣體救助金1500萬元,用於特殊羣體生活救助、家庭環境改善等幫扶服務。

建立長效機制,動態解決羣衆訴求。常態化運轉“走轉聚”活動辦公室,嚴格落實“固定走訪日”制度,持續鞏固“村村到、戶戶進、人人訪”的有效做法,明確縣四套班子領導每週到包掛鎮(街道)所轄村(社區)、縣直單位科級幹部到包掛村(社區)走訪1次、村(社區)幹部每日走訪特殊和困難羣體。在縣委政法委增設特殊人羣服務管理科,專門指導調度相關工作。開發“走轉聚”特殊人羣服務管理平臺,由縣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指揮中心負責運營,對十餘類羣體“一人一檔”精準畫像,強化醫保、衛健、民政信息推送比對,動態更新信息,預警異常情況。目前,該管理平臺涉及信息已超過14萬條。

二、把就業作爲最大的民生,不斷擴大就業容量,穩步提升就業質量

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堅持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爲首要任務,以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爲目標,以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爲抓手,持續推動經營主體紓困解難,穩定和增加就業崗位,不斷提升人民羣衆收入水平。

聚焦服務市場主體,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持續發揮惠企政策效應,不斷充實政策“工具箱”,強化財政、貨幣、投資、產業等政策支持就業的導向,實現與就業政策協同聯動。立足打好“緩、減、返、補”政策“組合拳”,多措並舉爲企業減負穩崗。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擴崗補助、技能提升補貼等政策,擴大“蘇崗貸”“穩崗貸”經辦銀行範圍,落實支持企業吸納就業的擔保貸款、就業補貼、培訓補貼等政策。通過不見面打卡、發放補貼資金,全力支持市場主體穩定,努力擴大就業崗位。

聚焦穩定重點羣體,強化精準就業幫扶。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縣技工學校依託縣中專校成功掛牌,聯合宗申集團、巨傑集團、江煤科技、雷鳴智能設備有限公司等企業舉辦冠名班,在技能教學、實習就業、技能拓展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爲本縣及周邊縣區落榜生“有學上、有業就”開闢新通道。積極落實“鳳城英才”計劃和大學生招引政策,統籌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就業見習等制度,鼓勵和扶持高校畢業生來我縣就業;精心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調查和跟蹤幫扶,持續開展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招募計劃,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用好農村勞動力資源實名制數據庫,全力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加大對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願的失業、殘疾、特困羣體的就業幫扶力度,持續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月”“暖心行動”等活動,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聚焦供需精準匹配,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建立服務企業專員制度,以“千企萬人”人社專員入企服務計劃爲抓手,積極融入經濟建設主戰場,打造“一對一”“點對點”服務模式,與企業精準對接用工需求和人才引進。縣零工市場成功創建成徐州市首家規範化零工市場,爲從事零工兼職的非全日制人員、新業態靈活就業人員與用工主體搭建雙向對接平臺。打造我縣新能源電車技工省級勞務品牌,並被納入XX省勞務品牌名錄。不斷適應新時代家門口就業服務的需求,統籌推進零工驛站和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建設,建立健全政策宣傳、崗位推薦、職業指導、技能培訓服務機制,建成中國樓梯產業園等5家“零工驛站+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爲用工主體和求職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就業招聘場所。

三、擴大優質服務供給,積極迴應民生關切,解決家庭後顧之憂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聚焦“一老一幼”問題,圍繞住房、教育、醫療等直接關係到羣衆切身利益的領域,不斷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擴大服務有效供給,提升服務水平和專業化程度,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動,不斷推進民生事業可持續發展。

以打造農村“幸福小院”爲牽引,積極探索互助養老新模式。瞄準農村養老難題,創新建設“幸福小院”,以“鄰里照料、助餐助浴、抱團互助”爲主要服務方式,解決農村老人就餐、休息、娛樂、洗浴、理髮、洗衣等基本生活問題,探索具有縣域特色的“離家不離村、養老在鄉村、享樂在家門”農村互助養老新模式,老年羣體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全縣15個鎮(街道)利用閒置農家院落、廢舊校舍、廢舊村部等資源改建農村幸福小院,累計建成幸福小院45家,現已全部運營,惠及2.3萬老年人。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縣再建成幸福小院26家,到2025年將在現有45個農村幸福小院基礎上增建155個帶有配餐或助餐功能的農村幸福小院,基本實現全縣行政村全覆蓋。在此基礎上,積極申報《農村互助養老設施建設與服務規範》標準項目,並已被正式列入2023年度XX省地方標準項目計劃。

以改善城鄉住房條件爲重點,高質高效推進安置房項目建設。始終把城鄉安置房建設作爲優化城鄉環境、改善羣衆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的重要抓手,注重拆遷與建設相協調,積極統籌安置房源,最大限度地縮短拆遷過渡期,確保搬遷羣衆居有其所、安居樂業。一是積極穩妥加快工程進度。研究出臺《加快安置房建設進度管理工作方案》《加強安置房建設管理措施方案》,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對照任務清單建立問題臺賬、明確時間節點,確保項目建設按照時間節點順利推進。二是妥善解決制約工程推進的各類問題。着眼破解資金、拆遷、土地、配套、供電等影響項目建設進度的問題,積極迴應安置戶訴求,及時解決羣衆反映的物業管理、房屋質量等問題。三是緊盯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壓緊壓實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和員工崗位責任,明確前期把關、過程監管、驗收規範、事後補救等流程、標準和措施,保證安置房建設質量;樹牢安全第一理念,強化施工現場動態質量安全管理監管,加強日常管理和巡查力度,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規範安全生產,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促進建設領域安全形勢有序向好。

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爲關鍵,滿足學生未來發展新期待。全面對標國家和省級層面的最新教育部署,遵循規律辦教育,着力促進教育公平均衡、提質增效發展。一是優化佈局,精準供給教育資源。爲緩解城鎮化帶來的“縣城大班化”問題,充分保障縣城義務教育用地,2020年以來全縣先後投入22.92億元實施14個城區學校建設,並將其全部納入城區集團校管理,通過“名校帶新校、強校幫弱校”,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大幅增加,目前共提供城區優質中國小學位34280個。加強城鄉學校結對,常態化舉辦骨幹教師在縣域內定期交流活動,完善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農村學校教師到城區學校跟崗學習機制。二是夯實根基,推動城鄉教育優質發展。學前教育突出“托育一體、普及普惠”,積極應對出生人口明顯下降帶來的首波衝擊,深入研究國家學前教育和托育政策,探索學前教育和托育一體化管理模式,統籌解決公辦幼兒園生存穩定、發展提升問題。義務教育突出“城鄉一體、優質均衡”,立足學生底數動態變化和鄉村振興實際,統籌做好學校新建、改擴建、撤併等工作,優化資源佈局,以集團化辦學爲抓手,放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效應,縮小城鄉差距。高中階段突出“擴大資源、提高質量”,積極應對進入生源高峯的新形勢,推動教育資源配置重點向高中傾斜,通過綜合施策增加學位供給,提高教學質量,讓更多適齡學生有機會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職業教育突出“優化設置、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對接,優化專業設置,探索與高等職業院校聯合辦學模式,實現教育進步和產業發展相互賦能,全面推進職業教育提檔升級。三是探索路徑,全面推進智慧教育。完善智慧教育網絡基礎設施,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應用。開展中國小校園全縣域、全學段、全覆蓋、全光網建設,“基於教育信息化的減負提質縣域行動”被列入XX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成爲XX省2022年唯一的以教育信息化推動前瞻性教學改革的縣級統籌項目,歡口中學、民族中學被評爲XX省智慧校園示範校,我縣智慧教育發展成果先後被《光明日報》、中國新聞網等宣傳推介。

以讓羣衆好看病、看好病爲底線,着力提升縣域健康新水平。一是推動醫療資源區域均衡佈局。突出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加快推動縣域醫療資源區域均衡佈局,穩步推進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等級創建,農村區域醫療中心不斷加強,消化內鏡診療、康復疼痛診療等10大功能中心加快建設,村衛生室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中西醫發展齊頭並進。二是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建設。立足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積極探索創新醫療資源共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建設,增強縣域醫療服務能力。由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牽頭組建2個醫療集團,將全縣25家鄉鎮衛生院納入醫療集團管理,系統整合升級現有醫療資源,打造覆蓋城鄉、運轉協調、功能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三是加強“互聯網+醫療”信息化建設。大力實施智慧健康工程,加快完善全民健康大數據庫建設,進一步提高平臺數據、標準和互聯互通一體化水平。2022年10月,我縣通過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四級甲等測評。四是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動員居民積極參保,推廣“惠徐保”等商業險,開展長護險管理和照護服務,搭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多渠道解決重特大疾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加大基金監管力度,充分利用醫保大數據,繼續開展專項整治,全面打擊誘導住院、“小病大治”等各種形式的騙保行爲。優化“15分鐘醫保服務圈”,加快推進基層醫保服務網絡建設,持續推動優質醫療服務資源下沉。

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