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班主任工作總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精選多篇)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總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班主任工作總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精選多篇)

初爲人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上都經受了鍛鍊,感觸頗深,現就班集管理工作談一談自己所受到的啓發。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即常規紀律,即要求每個成員都應遵守的用來約束自己行爲的規則、條文等。它是一件事情想取得成功的保證。對人的教育來說更是如此。

一個人初入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先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爲規範,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樣才能爲專心學習打好基礎,作好準備。學校通常在開學初期都要用大量時間狠抓學生常規,可見,只有有了"規矩",纔有了"方圓",纔可言其他,諸如學習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等等;才能夠保證孩子們會有所進步。抓好常規訓練是實施班級管理的首要前提。

初出茅廬的我,不知道"規矩"的重要性。在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針對該班孩子智力能力水平發展較均衡的特點,我大膽地制定了我的班級管理計劃:儘量對他們的行爲不約定俗成,充分自主,獨立完成許多事情,更不會對他們的創造性活動加以限制,相反還人爲地爲他們提供發展個性的條件。

幾個月下來,孩子在能力、成績等方面發展較好,很活躍,但不可避免地在學習生活習慣方面卻不盡人意,導致班級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後來,我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請教,通過自己分析、總結,我意識到自己這種(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好 範文網)想法的錯誤和不切實際,儘管大膽,但缺乏科學性。它否定了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違背了人的認知發展規律。這樣勢必會使孩子們自由散漫而導致無心學習。另一方面,組織紀律性不強也使班級管理工作不能順利開展。意識到問題後,我很快改變了管理方法,狠抓學生的日常行爲規範,使孩子們及時改掉了許多不良習慣,變得有紀有律,這樣班級工作也自然而然地抓了上去。

通過這件事,我深刻地意識到常規訓練對入學兒童的重要性,它是搞好班級管理的中心環節,切莫想當然地把"規矩"當作是阻礙個性發展的束縛而不予理會,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爲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

第二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雲南陳華

規矩,在數學中指的是畫圓形和方形的圓規和矩尺,它們都是學習幾何不可缺少的畫圖工具。本文中的“規矩”指的是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行爲規範。這些規範就是我們說話做事所依據的標準。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實質上就是強調我們要按規矩行事。簡言之,就是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我們的生活如果沒有規矩,人人都各行其是的話,整個社會就會陷入毫無秩序的混亂狀態中。

規矩爲什麼重要?我們只要看看天空中飛舞的風箏就能感悟到:美麗的風箏之所以能飛得又高又遠,是因爲有線的牽引。如果風箏脫離線的拉力,那麼它只能落到地面上。在生活中,“秩序”與“規矩”的關係,如同“風箏”與“線”的關係一樣,二者相互聯繫,缺一不可。換言之,良好的社會秩序需要健全的社會規範作爲保證。

與“風箏現象”相類似,“火車”與“鐵軌”的關係也是相互依存的。青藏高原上,“一條條巨龍(火車)”之所以能“翻山越嶺”,是因爲鐵軌爲它們提供了快捷的奔跑條件。如果沒有鐵軌,火車就寸步難行了。日常生活中,和“風箏”“火車”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一堂課要順利開展下去,離不開課堂紀律的保障。否則,老師上不了課,學生也學不到知識。籃球賽場上,參賽雙方能緊張有序地進行比賽, 1

是因爲有比賽規則的約束,避免了暴力事件的發生。交通道路上,大家都知道紅燈停,綠燈行,行人車輛靠右行的道理,因此交通道路上也是秩序井然,各種車輛均能自由地行駛。市場交往活動中,廠家能做到合法生產,商家能做到合法經營,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能得到維護。這一切均離不開法律的保障。公交車上,乘客主動給老幼病孕殘讓座,這既是社會美德的彰顯,同時也是和諧人際關係的體現??

《西遊記》是大家都熟悉的文學名著。唐僧的三個徒弟“能飛善變”,法術高明,可謂“上得天,下得海。”但是肉眼凡胎的唐僧卻能把三個徒弟束縛得規規矩矩、勤勤懇懇,靠的是什麼?緊箍咒。如果唐僧沒有這一殺手鐗,恐怕孫悟空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所以,緊箍咒成了唐僧領導徒弟們的規章制度。一旦沒有它,誰願意保唐僧去西天取經呢?

法國資產階級啓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曾經說過,“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爲其他的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所以,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想獲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須遵守規則和法律。只有你給他人自由,他人也同樣纔會給你自由。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人人都遵紀守法,那麼天下何愁不會太平呢?

第三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習《教學常規》有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任何約束的自由,也不是真正的自由。確實,在我們的工作中,生活中,學習中,甚至是遊戲中,都需要一定的規矩來約束、指導,尤其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需要一個科學的規範來指導其工作。最近學習了《常規》,我更明白了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更應該循規蹈矩,紮紮實實地做好教學工作。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我們需要做到:研究課程標準;研究教材教參;研究教情學情;研究教法學法。精心積累備課資料;精心制訂教學目標;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精心選擇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課堂練習;精心研究學法指導。還要重視集體備課:一人主講,人人發言,共同研究,深入思考,集體定稿,資源共享。

上課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環節,要做到:教學對象,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目標,發展整體素質;教學過程,主動生動活潑;教學關係,民主互助合作;教學方法,啓發內化轉化;教學語言,生動精練;教學環境,和諧愉悅共鳴。要開放課堂教學,發揮課堂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在實、巧、精、活、新五個字上下功夫。

作業佈置上,量要適中,做到課堂作業課堂中完成,家庭作業限時完成。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規範,做到作業不過夜。減輕師生負擔,把師生從沉重的作業負擔及批改中解放出來。機械作業少佈置,多佈置一些研究性作業。提倡分層作業,分層要求,分層達標。

輔導以自主、個別、小型、分層爲主,集體輔導爲輔,既要注意提優,又要注意補差。

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我還要從本班本校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只有這樣,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追求自由,也不要忘記規則的存在。

第四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華嚴裏國小王蕾

一、真正落實課堂常規訓練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效的課堂紀律管理,實際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課堂規則的過程中實現的。教師面對的是二十幾個性格各異、活潑好動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常規,就不可能將這些孩子有序地組織在教學活動中。所以首先要防患於未燃,抓好初期工作。第一節課是關鍵,要向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細緻的可操作的行爲要求。如眼睛看着老師、雙手放在膝蓋上、傾聽同學的發言時要看着同學、要能重複教師的話等,使他們明確在課上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與此同時,還要適時地將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來,形成學生的課堂行爲規範並嚴格監督執行,例如學生一進音樂教室就會打開口風琴,隨着教師的彈奏練習吹奏樂曲。我經常看到陳佳老師的學生早晨進了教室後馬上做題,付雪蓮老師的學生進教室把書包放到後面的櫃子裏,然後把當天的課本打開讀書,學生適應這些規則後會形成心理上的穩定感,認爲這些做法是理所當然的,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其次,採取適當的策略,讓學生按照規矩行動。如當學生練習演唱或演奏時,教師大聲喊“停”,學生可能因爲沒有聽到不理睬你,我就馬上彈奏這節課的歌曲,唱着唱着,學生自然會被“引”回來。最重要的是將這些課堂常規結合日常的教學,進行反覆的訓練、調整、鞏固、強化,使之形成一種自然的學習行爲習慣,促進學生的自律性。上次宮霞老師介紹的解決王程遠同學聽講時玩紙的做法就充滿了智慧,令我望塵莫及,特別希望其他老師也能夠把你們的經驗露一手出來,讓我學習,共同分享工作的快樂。

二、多運用獎勵機制

俗話說:“罰其十,不如獎其一。”在教學中要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獎勵手段鼓勵正當行爲,通過懲罰制止不良行爲,這是鞏固紀律的有效途徑。

國小生好表現,渴望得到別人的讚揚。課堂上練習彈奏口風琴時,有的學生卻在嘀嘀咕咕,這時,我會對全班說:“你看,xxx練得多認真啊!”保證那些在嘀咕的學生立即端正姿勢,自覺地開始練習起來。這樣把我需要的課堂常規時刻灌輸給學生。經常聽到高老師笑盈盈地對一年級學生說:“嗯!咱們班真安靜!”,

你中午去看,感覺就像進了圖書館。所以學生的積極性行爲得到獎勵後,這種行爲將得到鞏固與強化。如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令人滿意,教師可以報以微笑,投以讚賞的目光,大聲表揚等。一次下課,我隨口告訴劉鬱慧老師今天他們班有許多人得到表揚,她馬上說:“今天音樂課表現好的同學獎勵一隻大蘋果”,立刻聽到學生的歡呼聲,中午劉豐就告訴我:“下節課我還想得蘋果”。不管我和哪一位班主任誇獎他們班的學生,班主任都會馬上誇獎他,學生的臉上就會露出燦爛的笑容,比在我面前笑的時間明顯加長,可見班主任的鼓勵要比我管用,所以特別感謝班主任對我工作的支持!我特別想提到的是楊陽老師發給我的表揚卡,它的作用真是比我十句表揚還來得直接,讓我拿着它就像有了緊箍咒,把淘氣的學生緊緊約束在一張小小的“聖紙”上,讓我課上更輕鬆、樂無窮。同時維持紀律的另一種有效方式就是採取一定的懲罰,所謂懲罰就是教師有意識地通過使學生經受不愉快的體驗,以影響和改變學生行爲的一種手段。但懲罰要講究技巧性,不能濫用,更不能進行體罰。有時針對不專心聽講的學生,點名叫他重複前一個同學的回答,就是一種懲罰,我經常運用這種方法。當學生回答問題後,請另一名同學重複他回答的內容,重複不上來的時候,我會讓他走到那個同學面前道歉“對不起,我沒有認真聽你的發言,請你再重複一遍,謝謝!”。經過一段時間強化,學生都因爲怕丟面子而認真聽他人說話。

三、調控課堂教學的幾種做法

1、在引入新課階段,拒絕訓斥學生。剛上課的前十分鐘是黃金時間,學生在這段時間裏精神最好,所以如果學生的問題行爲不嚴重,或對其他同學不會造成干擾,那麼就可以選擇忽略它,或暫時推遲干預的時間。但是決不可以佔用這段時間批評學生,因爲這樣做會影響他人聽講的情緒,我一般會走過去站在她跟前,或撫摸一下他的頭,或幫她把書打開。在鞏固練習階段一定要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程度設計分層要求,使每個層面的學生有充分的餘地消化每個教學信息點,如在練習彈奏時有三層要求:單手彈奏旋律,雙手背奏旋律,彈奏旋律加伴奏。讓學生在課堂的每一時刻都應該最大限度的參與課堂,引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行爲,不讓學生的思維停頓下來,讓他們課上“人人有任務,人人有事做。”無暇再去做與教學無關的事。

2、讓學生分享老師紀律管理時的情感。比如老師說:“某某同學剛纔的行爲影響了其他同學學習,老師很不滿意。”“某某同學這樣做,老師很爲他高興。”課堂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場所,教師把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分享,不僅有利於紀律管理,而且可以使學生學會分享別人情感,尊重別人情感,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每次學生安靜聽完音樂,我都要說“謝謝你們這樣安靜的聽音樂,和你們一起聽音樂非常幸福!”。

3、走到學生身邊去。相對而言,教室後面的學生更容易出現紀律問題,究其原因,教師與他們空間距離大了,心理距離也大了,而教師的影響力卻小了。教師要走到學生身邊去,相對近距離地對學生施加影響。

4、公正。老師的公正與否,直接影響老師的威信。,我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別是在全體學生面前或是課堂上,我決不表現出對所喜歡學生的偏袒,對不喜歡或者表現不好學生無論是誰,該批評的覺不心軟,要堅信一點,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讓你的學生感覺到你的不偏不倚,你纔可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

5、懲罰應具有一定計劃性,也應納入課堂紀律的制定當中,甚至可以和學生並制定出具體的懲罰方式。這樣,可有效避免教師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做出過激或失當的行爲。

綜上所述,教師要在教學中,適當地向學生施加外部控制力,促進自律性的養成,從而創造良好的課堂紀律氛圍,給老師一個舒心的教學環境,給學生一個有序的學習環境。謝謝大家,有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享受和諧

華嚴裏國小王蕾

“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和諧課堂的建構主要依賴於教育的執行者——教師。在生活和工作壓力都十分巨大的今天,培養融洽的師生關係 和學生一起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才能讓自己和學生都擁有一份好心情,才能愉快地展開每天的教學工作。基於我們的學生剛剛步入國小,所以創建和諧的主人主要是教育的執行者—教師,因此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我們教育者的理想。平時我也很注意向周圍的老師學習好的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我談一談自己的感想和一點點做法,與大家商榷。

一、尊重施建立和諧課堂的前提。

“尊重”不同於“愛”,“愛”,其含義包括喜歡,欣賞,提供保護和幫助, “愛”意味着無條件地給予、施捨甚至爲愛的對象做出自我犧牲。

“尊重”,首先要把學生看作和我們自己一樣的人,看作一個自由、獨立、完整、有其獨特的天性、人格和尊嚴的人。“尊重”意味着接納、平視、理解和寬容地看待對方的一切所作所爲。

尊重每一個學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因爲我們需要尊重“全體學生”: 智力發育遲緩的學生; 有過錯的學生; 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 和老師意見不一致的學生; 不尊敬老師的學生。要尊重所有學生,真的需要博大的愛心、非凡的耐心和堅韌的勇氣,我深感教師人格之偉大,具有容納百川之胸懷,滴水穿石之毅力。所以嘗試接受我們不喜歡的學生是教師必須做的一件艱難的事情,即使做不到喜歡,也要能夠真正做到不討厭,不嫌棄,寧可不看、少看他,也千萬別用憎惡的眼神看待自己眼中的差學生,因爲無論如何他還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尤其需要特別的愛。

期末,我一邊登分,一邊欣賞每位教師充滿愛心的閃光的評語,我處處看到的是班主任對學生的尊重,你們在尊重學生方面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二、建立個性化的和諧的教學環境。

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教師情感、創建和諧課堂的重要保證。爲此,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

修養,擴展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爲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看看身邊教學的骨幹,哪一位不是有着突出的個性?但是個性不等於個別。親其師所以信其道,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得有內在的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魅力就是——總是帶着欣賞的眼光和積極的心態投身於教學活動。教師的真誠的期待不僅能誘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響着學生智力和個性的發展。

三、我的幾點體會

1、真誠:無論是對學生或同事,如果不知道一件事情,我會說:“我不知道”。當我犯了錯誤,我一定會說:“對不起”;當別人要求我做一件事情,我會說:“我盡力”。我會正視你的眼睛從不說謊。

2、融洽:首先要和自己家人相處融洽,這很重要,幸福的生活才能夠幸福地工作。儘量和學生和睦相處。

3、快樂:隨時面帶微笑,很少生氣。帶給周圍的人快樂,讓別人感到你在他身邊會感到很愉快。

4、傾聽:學生和我講話的時候,我會認真聽,不懂就問,但是與上課內容無關的事情不過問。

5、 真實。經常讓學生看到自己真實的一面。

6、有豐富的情感。

7、接受痛苦

懂得“教育過程是充滿煩惱和痛苦的”,以樂觀的心態接納這一過程,同時相信:“你付出的越多,你從教育結果中得到的歡樂和滿足就越多。

8、及時享受快樂

對教育和教學工作充滿興趣,爲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成長、成熟而高興、興奮、滿足、洋洋得意。

9、向學生學習的勇氣:向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發掘學生優點的過程,是進行情感交流的捷徑。

10、課堂教學中都有師生一致遵守的原則。這個原則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能

破壞。

最重要的一點是:相信人人都有優點,並能友好相處。教師的態度可以決定教學的成敗。教師要善於爲學生創設一種寬鬆、安全、愉悅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成功、快樂、友愛的享受,對教師有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戀的情感,同時也爲我們自己創建一個和諧、舒適的教學氛圍,讓自己快樂生活。

第五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最近,我聽了幾節數學新課程實驗教師上的探討課,每堂課都讓我感慨不已,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課堂氣氛動感十足、充滿童真童趣,孩子躍躍欲試、“小主人”的快樂、激動、收穫洋溢在臉上,這些構成了一幅幅美妙的風景,這就是新課程,就是新課程理念下帶來的變化。但在欣喜之餘,我也注意到了一些極不協調的細節,這些細節就像優美的樂曲中冒出幾個雜音一樣,影響了整體效果,而就是這些不起眼的細節也足於顯現深層次的問題。

有一節數學課,上的是“毫米、釐米、分米、米的認識”,老師安排了動手操作的環節,有讓學生用手勢“比一比”,用筆和直尺“畫一畫”,這些環節孩子們非常喜歡,大部分學生樂於其中,但在“比”和“畫”當中,有幾個學生顯然是在“鑽空子”,他們在“比”當中前後左右地“拉扯”學生,在“畫”當中不是畫線段,畫起了動物。動手操作的時間成了個別孩子在課堂上“玩耍”的時空。

另有一節數學課,老師出了一道頗有意思的數學題,然後請學生回答,孩子興趣盎然,紛紛舉手,老師請了一位名叫鴻鷺的孩子發言,許多孩子聽了一半,小手又舉得老高,嘴巴“我來,我來”叫着,結果鴻鷺的回答被沖淡了,孩子們或許認爲鴻鷺回答錯了,有

的孩子或許很想發表自己跟鴻鷺不一樣的看法。但他們似乎忽略了“要尊重別人,要傾聽和分享別人的發言,在傾聽當中進行思考、判斷”這種既有益於自己、也有益於別人的規則意識。

還有幾節數學課,都有組織小組討論,但討論過程中,有幾種情形卻使“討論”這一活潑的學習形式顯得不相協調。一是有個別孩子利用討論“大侃”與學習內容無關的話題,二是有個別不愛說話的孩子常常是以“靜聽”參與討論,三是個別學生利用討論做起了小動作,分散了注意力。總之有一些孩子沒有積極參與討論,而是遊離於討論之外,“合作學習”顯然不夠到位。

以上的三個例子,雖小,但卻使我想到了一些非常深刻的問題:每一位孩子都真正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了嗎?都得到了發展了嗎?課堂上孩子們看似在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但是真的“自主、合作、探究”嗎?這些應值得我們反思。

新的課程理念更加強調:讓每一位孩子都得到發展,讓孩子的每一方面都有發展提高,因而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然而這種“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必須有一定的規則,就像做遊戲也要有規則一樣,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而要真正實現新的課程理念,實驗教師在鼓勵指導孩子“自主、合作、

探究”的學習過程中,也必須及時建立一些配套的學習規則、學習要求,才能保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不變味,不偏頗,不含糊,不錯位。因爲孩子畢竟是孩子,自制力差,特別是一些注意力易分散、調皮的學生,沒有一定的規章約束是不行的;同時,新的課程理念也強調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規則、學習制度的建立是促使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

因而教師在實施新課程當中,也必須探討在新的課程理念框架下如何構建新的學習規章,這顯得相當重要。根據需要,可以相應地建立學習規則,如討論活動常規,回答問題規則,動手操作要求,作業常規等,這些規則更多要從平時入手,督促每個學生自覺遵守,形成習慣。有些還必須反覆要求、反覆提醒、反覆激勵,並建立一定的工作機制,才能真正落實,因爲我們面對是一羣天真爛漫、好動、自制力差的孩子。

在學習常規的構建方面,有些老師的做法值得推崇。有一位老師要求學生回答問題要“三完”,即“聽完(別人的發言必須靜靜地聽完)、講完(自己回答問題時要講完整)、想完(在聽別人回答問題時和自己探索問題時都要認真思考,要儘可能思考完整)。有些教師建立“四人小組討論規則”,明確提出“四要”:每個人都要發言,每個人都要聽,每個人都要做簡要記錄,每個人都要當主持人。

爲保證這項規則的落實,老師們還開展了評選最佳四人小組的活動,還建立每一位小組成員輪流當主持人、當紀律委員的制度,使每一位成員既是參與者,又是管理者。實踐證明,這些學習規則的構建,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益,是可以借鑑的。

總之,生動、美妙、高效的課,離不開必備的學習規則,要獲得教學質量的豐收,離不開必要的學習規則。當我們在評價老師們的課時,欣賞和感慨的不僅僅是活潑、有趣、孩子個性充分展現的新景觀,也有孩子們舉手投足之間所散發的學習規則的魅力。這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老師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