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參加課題和教研教改工作總結

參加課題和教研教改工作總結

參加課題和教研教改工作總結

甘肅省莊浪縣南坪中學賈武

一、課題研究

2010年9月-2012年4月承擔莊浪縣南坪中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省級課題之《中學生勞動技術教育研究》,通過詢問教導處幹事、翻閱資料和詢問學生以及發放調查問卷進行了一系列調查活動,並撰寫了《中學生勞動技術教育研究》的論文。

通過對教導處幹事的詢問和翻閱資料後知道,學校對於開設勞動技術課在認識上與上級教育部門的方針政策相一致,也按規定開設了勞動技術課,配備了任課教師,並對教學情況進行指導和評估。但受會考和大學聯考指揮棒的影響、專業教師的缺乏、實驗設備和實踐基地的缺乏,以及社會對勞動者的認可程度的影響,勞動技術課的教育教學只停留在書本水平上,絕大多數學生也無暇顧及或者沒有興趣學習它,所以教育教學效果十分差。

同時,進行了學生個人訪談,瞭解學生對勞動技術課的態度和認識。通過談話和跟蹤調查的情況看,筆者認爲你才初級中學勞動技術課的內容選擇,除了我省現在選擇的《科學種植》、《科學養殖》、《農村勞動力轉移——實用技能》、《農產品貯藏與加工》、《農戶經營與管理》等教材外,還應該增加一些電器修理、縫紉技術、食品製作等方面的內容供學生選學。同時,還需要政府部門提供資金、配套設施、選派相關的專業教師實施教學。另外,在勞動技術課的教學中,應該重視和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德才兼備的勞動者,而且有利於學生今後的職業發展,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但需要強調的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做大的改進,不能只是簡單地灌輸,而要深入地研究探索適合農村國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和實施途徑,切實提高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成效。

然後,下發了調查問卷,收集到198份問卷。根據數據統計,作如下分析:

1.學生對在勞動技術課中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接納性:學生對於在勞動技術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認可的,希望得到教育。

2.學生對勞動的態度:農村中學生在心理上並不排斥勞動和勞動技術課,只是學校、家庭、社會給予他們的機會太少,沒有給他們提供很好學習和鍛鍊的平臺。

3.學生對於今後職業選擇的態度:大多數學生選擇了教師職業,由此說明學生受到現階段社會對於職業的認可、待遇和教師的影響而確定職業取向,尤其是害怕教師看到自己的選擇後而責備他們。學生不願意選擇個人、農民、服務員等以體力勞動爲主的職業,表明我國對這類職業的待遇太低,學校對勞動技術課的實施比較薄弱,同時也說明在勞動技術課中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做的不夠。

最後,並撰寫了《中學生勞動技術教育研究》的論文,論文的主要內容是:作爲一名勞動技術課教師,除了搞好勞動技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教學外,還必須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把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素質作爲重要任務,教書必先育人。作爲初級中學的老師,擔負着一羣思想品德正在形成的學生的教育重擔,在《勞動技術》課的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學內容,把育人與教書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勞動知識技能與思想品質培養的有機統一,培養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勞動光榮的思想,培養學生具有和諧心態和勤儉節約與環保意識,形成尊重勞動和感恩他人的情感。

現在,整個課題研究已經結題,上報省教育廳評審。

二、教研教改

2010年11月參加莊浪三中舉行的區域研討活動,聽了蘇良貴同志的一節生物課,並進行評課活動和參加區域研討活動總結大會。2011年3月參加莊浪縣水洛中學舉行的課堂講賽活動,獲得第四名。2011年6月參加莊浪縣盤安中學舉行的“同課異構”授課活動,上了一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的複習課,受到聽課人員的好評。2012年3月參加莊浪縣萬泉中學舉行的“同課異構”活動,聽了韓店中學劉澤龍老師和趙豔蓉老師的《基因在親子間的傳遞》,並進行評課活動。

通過校際間的課改交流活動和校內的課改教研活動,我體會到以下幾點: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聽了同學科和不同學科老師的課後,我深情地感到,每一個老師均有各自的優勢和長處,這就是我應當學習的方面,不能因循守舊,固步自封,要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將別人好的教學方法和課堂組織策略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自己駕馭課題的能力,努力提高課堂效能。

2.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積極地合作探究、表的交流

以前,我在課堂中爲了體現新課程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堂堂必有“小組合作”,但往往是華而不實,課堂上學生討論的轟轟烈烈,在學生反饋舉手時時確實寥如晨星。也只是幾個好學生一言堂的天下,大部分學生仍然沒有行動起來,甚至是多數情況下是我點名讓學生回答,學生的表達交流沒有真正實現,反而浪費了好多時間,知識仍然沒有學得紮實,收效甚微。通過教研教改,我學習了他人的方法,情況大爲轉變。如採用拼盤式,以四人一組爲最佳,每個小組按照好中差的學生進行結合,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鍛鍊,每個小組是一個整體,加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讓每位孩子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小組成員都進行編號,每次交流都是有章可循的,比如“從C號開始,進行順時針交流”、“請每組的B號起立回答”等等,在這樣的合作中,好學生不再成爲“麥霸”,人人蔘與,機會均等,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再者,採用小組捆綁式評價,讓學生明白“我自己學習好不算好,整個團體好纔是好。”學會“抱團取暖”,組組之間進行競爭,每個成員都會盡最大努力去表現,爲小組增光添彩。

3.設計好學案

我體會最深的還有“學案”的設計,學案的出現,學生就有了學習目標,對教學流程有了知情權,在調控、設計、引導上教師是主體,但在學習上學生是主體,既突出了教師的“導”,又體現了學生的“學”。 王敏勤教授說過:“無論課程怎樣改,鑽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們永遠的基本功。”教師要再備課上下功夫,不僅研究教材,更要關注學生。如何設計導學案無疑對教師又提出了挑戰,教師由“演員”變身爲“導演”,任務更加艱鉅了。

總之,作爲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加教研教改,勇於承擔課題研究,多向他人的課堂學習,積極地實踐、探索,切實提高課堂效能,提高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標籤:教改 教研 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