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課題階段性工作總結

第一篇:課題階段性工作總結

課題階段性工作總結

我們低年級數學教研組在xx年年10月申請了鄭州市課題——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近兩年來,在專家指引、領導重視、實驗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教研組的課題研究圓滿完成了階段性的研究計劃。

一、專家指導

兩年來,學校曾先後幾次請到劉良華教授、肖川教授、胡遠明教授等爲我們進行講學,讓我們從宏觀角度審視自己的課題和教學;而省數學教研室劉富森主任、市數學教研室連珂老師更是就計算教學的本質爲我們進行鍼對性的指導。

二、領導重視

我們的課題與2014年學校制定的數學工作計劃重點不謀而合,藉助學校對此項工作的重視,我們的課題研究有了許多便利條件。在 領導重視的“東風”下,許多研究就變得容易了很多。

三、研究過程

1、在課題實施之前,作爲課題主持人,我和課題組成員利用集體備課、教研的時間,一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思想,希望通過學習,讓理論來指導實踐,融數學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於數學計算教學實踐之中,使得課題研究獲得質的躍升。同時,我們還有所分工,收集有關課題的資料,爲課題框架構建完整、充分、飽滿的軀體,保證課題的質的完美和量的統一。

2、經過學習研究、展開討論,結合本組實驗教師的理論層次、綜合素質等情況,我們實驗教師確定“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課題從三個方面研究: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研究,學生的計算方法研究,家校的有效聯合研究。

3、教育教學的主戰場在課堂,課題研究重點在課堂教學上,實驗教師以課堂教學爲切入點,把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算法、合作交流學習作爲實驗研究的起點,教師對傳統的教學行爲進行反思,與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師教學行爲進行對比,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來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主動探究、富有個性地學習。

4、結合學校組織的大型教研活動,“同課異構”、“青年教師教學展示”以及“說課展示”等活動,課題組老師抓住每一個有利機會,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進行研究,以活動爲契機,以實驗研究課爲載體,精心組織,凝聚全組之力,構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促進學生共同發展,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實驗教師賀紅曉老師執教《倍的認識》,鄭青老師執教《捆小棒》;李圓圓老師執教《三位數乘兩位數》,王芳老師說課《5的乘法計算》,葛盛菱老師說課《分房子》,郝雅琪老師說課《9加幾》等。在這些實驗研究中,活動方案合理可行,情境創設實用新穎,素材選取翔實可靠;着眼於探討在數學活動中如何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在關係,活動中教師合作探究、交流借鑑,課題研究形成了濃厚的氛圍。

5、每次教研活動後,教師帶着反思聽同仁點評,及時進行反思撰寫,以領會課堂教學的真諦,每次互動交流教師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實驗教師帶着問題、質疑,聽同行點評,明確學習新課標,不僅是瞭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貫徹;要靈活使用教材,不僅是抓住課本的關鍵,更重要是適合學生髮展的活動場;要突出學科的特點,不僅要有專業化教學,更重要是創造性地啓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在一系列的研究課活動中,課題組全體實驗教師得到很好的培訓和鍛鍊,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績。

6、學生的教育僅僅靠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現行教材中習題量偏小,練習量不夠,導致計算速度慢,計算方法單一,解決這個問題單靠每天的40分鐘數學課是絕對不夠的,需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家校合作,讓孩子能夠每天進行適當的口算練習(如每天20道聽算題目),適時進行精神鼓勵(評選口算之星、頒發計算小能手獎狀)和物質獎勵(鉛筆、橡皮之類的小文具)。

四、 成果形成

1、課題組成員積極撰寫課題研究課案、論文、教學反思、經驗總結(每月每位實驗教師最少撰寫兩篇)。文章形成初稿後,在本組討論、交流,形成課題研究成果。

2、經歷一年多課題研究後,課題組的每一位教師都樹立了新的教學理念,獲得了正確的價值取向,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行爲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學技能,形成了新課標所倡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尤其是參與課題研究的年青教師,教學水平有很大提高,有三位先後參加河南省和鄭州市的觀摩課、優質課活動,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

五、研究反思

通過課題研究與實踐,我們雖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隨着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實際課堂教學中仍存在着諸多不足,爲此,我們提出了下一階段課題研究的重點,以進一步提升課題研究成果質量。

1、要進一步引領實驗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全面促使他們自覺地、創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變革之中,不能因爲班額大、不便於操作而放棄改變。

2、要在研究的低年級學習階段,特別重視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因對成績的重視而忽視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

3、對班級內缺少家庭教育的個別孩子,要想法設法提高其學習積極性,避免社會不良因素的干擾。

4、要積極調整“引探”策略,激活學生思維,努力達到讓學生在質疑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不讓學生把計算教學歸爲“枯燥無味”的範疇。

5、要儘量完善評價標準,全面、客觀對學生計算能力進行有效評價。

回首課題研究歷程,我們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載體與途徑,是學校得以持續發展的強大驅動力,是顯示現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們將不負衆望,求真務實,積極創新,努力譜寫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特色建設的新篇章。

第二篇:課題階段性工作總結

“農村國中生語文寫作能力的研究研究”課題階段性工作總結

綏棱縣雙岔河中學劉勝德

在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最讓教師頭疼、學生犯難的問題,教師難教,學生難寫,而“應試教學”的影響又導致教師急功近利,只重形式體裁知識的搭建,而忽視了作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扼殺了學生作文中的個性,割斷了作文與訓練的結合,讓學生置身題海,思維變得狹隘,視角變得遲鈍,寫出來的作文千人一面,廢話連篇。

爲了探索新課標作文教學新方法,開拓作文教學新路子,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及寫作創新能力,我們進行了不斷的嘗試。2014年11月我校申報的綏化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課題獲得批准之後,我校專門成立了“農村國中生語文寫作能力的研究”課題組,開發作文教學校本資源,構建作文教學體系,搭建廣闊的展示平臺,培養學生的作文寫作創新能力,同時提高語言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水平,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形成了“在感受生活中張揚個性,在話題訓練中形成序列”的新作文教學模式,在創新寫作教學上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課題的實驗和研究目標

學生寫作創新能力的培養,得以感受生活爲基礎,以張揚個性爲核心,以話題訓練爲主體,以序列教學爲模式,以能力達標爲目的,通過構建創新寫作能力訓練體系,讓學生學會有創意地表達,實現個性化寫作的目標。

二、課題的實驗內容

1、創新素材的生活積累

文以載道,“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要寫好作文,生活素材的積累是基礎,也是寫作的源泉。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只有廣積素材,才能薄發佳作,因此我們從以下幾種方式進行創新素材生活積累。

(1)、閱讀摘抄

語文課內閱讀遠遠不能滿足學生語言材料積累的需求,學生的閱讀必須是寬泛的閱讀。爲此,我們每週安排兩節課外閱讀課,一節課爲圖書室定時閱讀,另一節課爲自由閱讀。同時我們還通過電視、電影、網絡等閱讀途徑,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

(2)、觀察筆記

生活中的新事物層出不窮,正如“我們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學生也正是因爲觀察不細才無話可寫,即使寫出來了也是枯燥無味。我們平時教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並用日記形式加以個性表達。

三、創新寫作的能力訓練

1、精心設計作文題目,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好的文題能讓學生興致盎然,只要貼近學生實際,就能調動其寫作熱情。如“我的國中生活”、“給心靈下場雪”、“陽光燦爛的日子”等。

2、巧 妙結合作文構思,提高學生素質上創新。想象和構思是創新的關鍵,創造性的想象,獨具匠心的構思引導,讓學生活學活用,鼓勵有創意的構思。

3、借用各種作文形式,增強學生方法創新。作文形式猶如一件漂亮外衣,正如“三分長相,七分打扮”,借用形式也能爲同題作文添色不少。

四、課題的實施過程

課題方案確定之後,組織實踐是關鍵,我們嚴格按照實驗方案和計劃進行實施,明確各自目標任務,要求組員積極實踐,每個成員完成校本教材編寫,並落實創新教案設計,創新論文撰寫,創新課堂實踐。

1.校本教材的充分利用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單元作文練習,用話題訓練方式形成序列教學模式。同時實驗教題按體例自選內容,從本校學生習作及名家例文中進行選編,形成自成體例的作文校本教材,並在教學中逐步修訂完善。

每週開設兩節作文教學課。一節爲閱讀指導課,指導學生閱讀精品範文及課外讀物;一節爲寫作指導課,進行寫作輔導。關於作文課型。以導讀導寫式、交流評點式兩種課型爲主體。導寫式爲新授課主要課型,一般操作流程爲“導入訓練例文品讀寫作指導構思拓展實踐訓練”,我們據此模式編寫了一套校本實驗教材,供作文課使用。交流式爲總結課主要課型,一般操作流程爲“迷津指路(疑難歸納)精品交流(亮點回放)病文共診創新升格”。實驗教師在組織教學輔導時,可進行個性化構建和創意性教學。關於作文評改。國中各年級每週一篇作文,,教師精批細改,每次不低於全班人數的2/3,其餘均需評定等級和分數。但全學期每生精批細改作文不低於3篇。

2.新教案的教學設計

每位實驗教師在實踐校本教材中自已設計教學案例,然後彙總評選優秀案例進行彙編,形成配套校本教材。每位實驗教師每月開一節作文教學公開課,進行教學探討,共同提高,評選優秀創新課堂案例。每位實驗教師每學期寫一篇創新作文教研論文,將觀評與實驗結合。

六、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通過“新課標下中學生寫作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研究”的課題研究,我校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水平得到提高,一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通過寫作創新教學實踐與研究,學生寫作能力大幅提高,有多名學生在綏棱縣“小作家杯”作文競賽中獲獎;同時朱子龍、叢偉軍、劉勝德等老師的論文在省、市、獲得不同類別的獎項。

當然,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和寫作創新能力是一個艱難而又漫長的過程,不能立竿見影。但我們會堅持在感受生活中張揚學生個性,在話題訓練中形成作文序列,一如繼往的認真研究新課標下作文教學,培養農村中學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農村國中生語文寫作能力的研究研究”

課題階段性工作總結

綏棱縣雙岔河中學

劉勝德

第三篇:2014年度數學課題階段性工作總結

《國中數學有效實施“自主探究、合作

學習”的實踐與研究 》階段性總結

我校數學組研究課題於2014年11月至2014年12月爲課題探索實驗階段。一年來來在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本階段的任務。

一、加強領導,強化管理。

首先在校內成立了課題負責人校長爲實驗課題領導小組組長,由一位主抓教研的領導爲實驗課題執行組長,由八位實驗教師組成的實驗課題小組。同時,爲保證課題研究能在科學有序的工作狀態下順利開展,我們制定了課題研究的管理細則。要求實驗課題領導小組做到“三必須”:必須隨時聽課,瞭解實驗的狀況;必須加強學習,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必須準時參加每月兩次的課題小組學習活動。課題工作組要在期中、期末分別進行一次初評和總評,及時交流。要求實驗教師加強自身理論的學習,做實驗記錄,每學期上一節實驗彙報課,寫一份實驗論文或實驗心得體會、教學反思等,做到邊實踐邊學習邊總結。同時還設立了課題研究獎勵制度。這些規章制度的建立,使我校課題研究處於嚴格管理之中,也使課題小組成員凝聚成了一個團結合作的整體。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順利的實施本課題,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必須轉變教師“角色”意識。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要求大家在改革我們的教育同時,教師必須從居高臨下的主宰課堂的局面中解放出來,淡化自己的權威意識,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我們在課題組學習中明確指出: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愉悅和融洽的學習環境,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表現空間”,讓學生積極思維,任意表達,敢於標新立異。

三、積極探索教學環節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

首先,從本課題組各學期實驗教師的實驗研究課中,我們不難看

出學生被教師牽着走的現象明顯少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節課的教學都力求做到:先嚐試後講解,先猜想再驗證,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交流。例如:陳雅鋒老師執教的《長方體表面積》一課的教學,讓學生先試着爲長方體做個漂亮的外衣,再想一想如何用簡潔的辦法計算出它的用料(即如何計算長方體表面積),再引導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發表個人見解後,再小組合作交流,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創設出了五種之多的計算方法。這樣設計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獲取信息的能力,爲自主發展打下了基礎。

其次,從教學形式上,重視小組合作研討的學習方式。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題地位,必須積極探索班級和小組、個人多種方法相結合的組織形式,採用加強小組合作研討學習的方式。本課題採用小組合作研討的形式進行教學,一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二是:可以讓學生嘗試發現,體驗到創造的過程,三是: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全班交流過程,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鑑,逐步完成對知識的認識,有時還會受同學的啓發,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從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出發,爲學生提供了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便於學生髮現規律的探索性材料,給了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探索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這一特殊的認識活動去體驗、感悟、領會。

四、營造濃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氛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學生髮自內心的客觀需要。兒童好問便是這方面最有力的佐證。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需要,學生才能真正去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探究學習,也唯有如此,我們的課題研究才能實現實質性進展。在具體的實施中,通過正面引導、樹立榜樣等手段給予落實。我們要求教師做到:

1、尊重、熱愛、信任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和關注的;充分發揚教學民主,以平等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特別是對暫差生,應更多一份關懷。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信任學生,才能使學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開掘出創新的潛質。

2、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做到凡學生能解決的堅決讓學生解決,凡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教師絕不暗示,多給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機會。

4、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即指導學生怎樣當學習的主人,怎樣當好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尋找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清楚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深度;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步驟;引導學生探索適合於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學習的規律;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使學生及時瞭解學習的結果;引導學生總結過去,使學生學會不斷調整自我、超越自我。

五、開展課外活動,培養自主、創新、實踐能力

廣泛開展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落實自主創新實驗的途徑。在實踐中,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真分析,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獨立解決問題,這實質上就是創新。爲了實現“合格+特長”的培養目標,我們根據學生身心發育特點,尊重學生愛好,保護興趣,發揮特長,循循善誘,分類指導,協調發展。課外活動開展分思想教育、興趣愛好、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五大類,並建立相應的興趣實踐活動小組,努力創造條件,使廣大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做人,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寓興趣培養於課外活動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針對國小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廣泛地開展了集知識性、靈活性、趣味性於一體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熱情、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勤學、會學,有創造性地學,進而達到“以學爲樂”的最高境界。

2、寓能力培養於課外活動中:廣泛開展課外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素質,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我們開設了科技製作、手工製作、採集標本等活動項目。實踐證明,通過組織學生參加這些培訓,可以鍛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培養其對學習一絲不苟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從而

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3、寓創新培養於社會實踐中:根據教學的需要,我們除組織學生走向實驗室、圖書館、運動揚、博物館外,還組織學生到農村、商店等地,使學生擴大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增進了身心健康;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增長了學生才幹,培養了勞動習慣,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拓開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展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

在一年的實驗中,我們在培養學生s的自主創新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實驗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2、提高了參研教師的素質。一年的實驗探索,也使我校教師自覺地加強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對於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七、存在與急需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們在一年來在實驗中取得了點滴成績,但由於實驗時間不長,在以後的實驗中我們還有許多解決的問題:如有的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未得到改變,因而只重視教法,不講學法,更缺乏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的方法,仍然存在“滿堂灌”、“填鴨式”等不良的做法,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心理壓力過大,嚴重阻礙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學校課題組還需要大力宣傳,形成濃厚的氛圍,使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創新能力培養,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創造性學習能力,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立項前審定課題,教研組組織大家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數學課程標準,經過學習研究、展開討論,結合課題組實驗教師的理論層次、綜合素質等情況確定“數學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的指導策略與方法研究”爲課題組研究實驗的課題,並將該課題分成了三個子課題:a、數學課例教學中的有效互動研究;b、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方式的途徑的研究;c、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探究與合作交流的策略的研究。每個年級組分別研究一個子課題:子課題a研究教師:楊柳依(組長)、單瑞國、戰祥收;子課題b研究:李永青(組長)、陳秀鍵,許家恩;子課題c研究教師:杜家秀(組長)、王秀美,王佃興。

(2)本課題立項後,課題組組織全體實驗教師認真學習《建南國中數學課題研究實施方案》,使教師認識到進行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樹立課題研究的信念;同時,明確實驗研究的思路和前期實驗研究的方向,師師互動、交流合作;制定自己可操作的課題研究實施方案計劃。

(3)組織教師理論學習,提高課題實驗研究的能力;主動學習素質教育教學理論著作、教育教學研究期刊、新課程標準、教科書等;積極參與數學教研的培訓;在學習中做到有重點、有反思;各小組每月進行一次集體學習,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交流;課題組每學期舉行集中培訓、交流、總結、評價等研討會,並請教研室的專家進行指導,不斷提高實驗教師的素質和專業水平。

(4)教研組組織大家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數學課程標準,經過學習研究、展開討論,結合課題組實驗教師的理論層次、綜合素質等情況確定“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從三方面研究:探究性學習課堂教學研究,學生數學探究方法研究,會考數學探究試題研究。每個年級組分別研究一個內容,七年級重要針對學生的探究方法,八年級研究課堂模式,九年級研究會考試題。

(5)組織教師理論學習,提高課題實驗研究的能力;主動學習素質教育教學理論著作、教育教學研究期刊、新課程標準、教科書等;積極參與數學教研的培訓;在學習中做到有重點、有反思;各小組每月

進行一次集體學習,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交流。

(6)教育教學的主戰場在課堂,課題研究重點在課堂教學上,實驗教師以課堂教學爲切入點,把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作爲實驗研究的起點,教師對傳統的教學行爲進行反思,與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師教學行爲進行對比,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來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主動探究、富有個性地學習。

課題研究公開課採用“定課、備課、說課、上課、評課、交流、反思、評價”模式展開,以實驗研究課爲載體,精心組織,凝聚全組之力,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構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促進學生共同發展(看、聽、說、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第四篇:音樂課題階段性工作總結

音樂課題階段性工作總結

微山縣第二實驗國小劉豔

科學的飛速發展和其對人材需求的迅速增長,使實施素質教育成爲當前我國中國小教育的重大改革。國家教委提出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把藝術教育作爲轉軌的重要途徑之一。國小的音樂教學是學校藝術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它在素質教育中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素質的最佳途徑。音樂科與其它學科不同,它的教學除傳授音樂知識外,更多的是學生的音樂實踐,因此,它較其它學科有更強的實踐性。這種實踐就必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要把沒有實體形象的音樂語言,進行形象化的再現,讓音樂的主題、旋律、節奏、情感都視覺化,讓學生通過形象去理解音樂,從而逐步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美,表現音樂美,創造音樂美的能力。而這些是傳統音樂教學難以解決的課題,在科學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運用現代化教學媒體來解決這個難題。但是,由於長期以來傳統的教學方法只重視教的方法,而忽視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課堂教學就形成了教師講授爲主,學生被動聽講的基本局面。所以,教師往往偏重利用現代教育媒體去展示音樂,示範音樂,只停留在使用媒體方法和發揮媒體功能的研究上。這樣,學生無自主可言,仍然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離開了教師其自信心就變得脆弱。這和素質教育的目標是不相適合的。隨着交互媒體的廣泛運用,傳統的師生關係模式受到衝擊,教師將不再是現成知識的灌輸者,而將發揮教學教導者的作用,成爲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諮詢者。體現了教師引導下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特點。因此,我們要讓學生真正地喜歡音樂,感受音樂,要成爲學習的小主人,就必須讓現代教育媒體教會學生自己學習。近年來我校的教改研究課題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構建自主學習的新模式。這一新模式是: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藉助媒體獨立探索→引發問題協作學習→意義建構效果評價。根據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自主學習的新模式,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爲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爲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片面地看成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單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更是用來創設情景、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爲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根據這一模式,我們在音樂教學中作了一些嘗試。

一、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中充分利用好多媒體,不僅節時省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王寧老師在一年級《音的高低》一課中,沒有讓學生直接聽辯音樂的高低,也沒有灌輸生硬的概念,而是運用媒體創設一個森林的背景,根據畫面景物的變化把自然界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融入到音樂中讓學生自己通過聽覺、視覺,感受、聽辯聲音的高低。學生很快就被生動的畫面,對比強烈的聲音深深

吸引住了。他們聽着小鳥的歌唱,看着陽光燦爛的大草坪會情不自禁地跳起舞;聽着獅子的吼叫,看着狂風暴雨會嚇得躲到桌子下。在這種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激發了他們自主的學習興趣,發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樣,變被動爲主動,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成爲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二、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引發問題、合作學習

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現代教育媒體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例如,甘永宏老師在教學人音版歌曲《搖籃曲》一課時,在歌曲中出現了附點四分音符,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作曲者爲什麼在這裏用上附點呢?爲什麼唱《少先隊隊歌》不能讓小寶寶睡着呢?爲什麼唱《搖籃曲》小寶寶能睡着呢?”這時可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最終得出:搖籃曲表達的是媽媽無限的愛、溫馨的愛、溫暖的愛等。同時,學生還回答出:“作曲者舒件特在這裏用上附點四分音符更加突出了搖籃‘搖’的特點。”又通過小組討論後,學生們爭先恐後地舉手回答。有的說《少先隊隊歌》太吵了,會嚇着搖籃裏的寶寶;有的說《少先隊隊歌》雄壯有力,寶寶安靜不下來肯定是睡不着的;有的說《搖籃曲》旋律優美、溫馨;還有的說《搖籃曲》節奏平穩、力度輕柔,所以寶寶一下(本站向你推薦:)子就睡着了。在結合多媒體,反覆聆聽對比。這樣,即合理充分地利用了現代教育媒體,又爲每位學生提供了發揮個性和才能的機會,又培養了同伴之間團結合作、互幫互學的精神,使學生們興趣盎然,能夠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同時也減少了學生等着教師講解的依賴性,縮短了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

三、利用現代教育媒體,促進教學瀰漫

在《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其實,留心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無非有兩類,一類歌曲旋律優美,歌詞貼近學生生活的;另一類屬於因爲熟悉而喜歡。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瀰漫式教學”,讓音樂貫穿音樂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時時沉浸在音樂中,在“潤物細無聲”中逐漸感知音樂、體驗熟悉音樂,進而能有感情地表現音樂。南照嶽老師就運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前和下午的課前五分鐘,除了播放教材歌曲外,還播放學習喜愛的歌曲或中外名曲,讓學生欣賞,讓音樂教室隨時充滿歌聲。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在音樂課中建構自主學習的新模式,能夠改變舊的音樂教學模式,有利於音樂教改的深化和發展,能夠明顯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音樂鑑賞能力,是現代教育媒體研究向素質教育方向轉移,是推進全面素質教育發展的先進的教學手段。

第五篇:研究性課題階段性工作總結

研究性課題階段性工作總結

黨孝龍

本課題在我校領導的帶領和支持下,已經走過了兩個學年。從第一學年的申請立項、確定方案、構想策劃、理論學習、前期調查,到這一學年的貫徹實施,具體深入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在一次次學習、實踐、研討、交流、改進、調整等實實在在的工作中,我們真實地聽到了自己成長的腳步聲。開展此課題研究的目的在於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於我縣推進課程改革,提高

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下面談談我們的做法和體會。

一、實驗的基本情況

根據課題組總的計劃安排,該課題實驗分爲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階段(2014.5—2014.10):擬定探究方案,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及探究性學習方法進行調查,旨在通過調查,瞭解目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對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探究性教學及探究性學習方法的落實情況,以引起高中教師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重視,倡導探究性教學,並將探究引入課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並從中獲取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調查的過程中根據調查對象和調查目的的不同,課題組主要運用了問卷調查和訪談兩種調查方法對學生進行調查,並撰寫了調查報告。

第二階段(2014.11—2014.5):在此階段本人採用了“小組協作探究性學習”這一教學組織形式,把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通過組合互相協作,互相交流、使每位學生在每節課上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追求學習的成功。爲了瞭解本課題進行的效果如何,本人採用了統計表的形式進行統計。具體統計形式爲:

(1)採用調查、比較、測量、閱卷等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統計方式。

(2)統計涉及的有關表冊和其它資料由實驗教師收集、填寫、整理、規範。

(3)設計了一系列統計表進行檢測,進一步增強實驗的有效度和可信度,確保實驗的效果測查真實、可信、有效。

第三階段(2014.6—2014.76):總結前兩階段的成果,探索高中生物課內外綜合優化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探索創新能力的功能和作用。並總結與歸納出探究性活動的設置,以實踐表格的形式呈現。

第四階段(2014.9---2014.11):加大實踐力度,深化實驗內容,研究形成一定的經驗,並在一定範圍內進行交流;形成實驗成果,並撰寫出相關的論文;完善資料的建設和管理,完成結題總結報告,請有關專家對課題鑑定,物化成果。

二、課題研究的基本做法

(一)明確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進行探究式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把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作爲重點,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爲核心,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繫起來,在交流與實踐中探索、發現與應用新知,形成積極主動的、輕鬆活躍的、氣氛和諧的學習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縣進行中生物“探究性學習”課題研究,其目的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有利於創新性人才的培養

進行教學改革有多種方法和渠道,爲什麼選擇探究式教學課題研究呢?探究式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創造性人才。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知識經濟的本質是創新,而創新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然而,傳統的“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授者”的舊觀念仍然影響着一部分教師,導致課堂教學學生學習被動,學習方式單一,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2.有利於推動我縣新課程改革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作爲科學課程的核心目標。《課程

標準》明確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於創新的探索精神”。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廣泛開展“探究式教學”,既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標,又是生物課程標準對中學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和要求。對於搞好我縣的高中生物教學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1. 注意捕捉學生的思維火花,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2. 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3、激發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興趣,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

4、創造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培養學生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總之,探究式教學,對學生的提問,做出假設、分析、實驗設計等能力要求較高,而這些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分層遞進,有計劃、有系統地培養。在此過程中,教師教學思想與觀念發生改變,自身素質不斷提高,學生漸漸擺脫習慣的“依賴心理”,實驗動手能力、主動探究能力、創新能力也不斷提高。作爲生物教師,在實施課程時,應該時時不忘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在質疑問題中探究,在觀察比較中探究,在矛盾衝突中探究,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三)積極開展教學評價改革,促進探究式教學的全面實施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織部分,對於教學實施具有很強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評價的目的功能、評價的內容標準、評價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響着研究目標的實現,因此,我們在進行探究式教學的同時,加大了教學評價改革的力度,力爭用評價改革來促進和推動探究式教學的全面實施。

1.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念

我們在對學生的探究活動的表現和能力進行評價時,首先樹立了以下評價觀念:一是注重強調評價在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發展方面的作用,不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二是重視學生在活動、實驗、製作、討論等方面的評價,不贊成以書面考試作爲惟一的評價方式;三是倡導客觀記錄學生探究過程中的具體事實,不過分強調對結果的評價。

2.確定科學的評價原則和內容

我們在對學生探究性學習活動的評價時遵循了下列原則:一是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探究的結果;二是重視學生在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不是知識的數量;三是重視學生親身參與探究性實踐活動,獲得感悟和體驗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別人傳授的經驗;四是重視全員參與而不是隻關注少數尖子學生。其中最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爲學生學會實踐一一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

由於對學生探究活動的評價應關注學生探究的全過程,所以讓學生參與和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等等都是評價的主要內容。

3、構建多元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我們構建了立足發展的多元評價體系。評價的主要內容是學生的參與狀態與合作意識,將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的結果記錄下來,這樣更有利於學生自己瞭解自己小組,準確評價自己小組的發展過程。

4、統計程序

1)、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個性特長、單項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檢測在平時的教學中隨機進行。

2)、學生學習成績在每學期的期末考試中進行檢測。

3)、學生的綜合素質採用自評、互評、科任教師評、班主任教師評相結合。

總之,就本質上說,對學生探究能力的評價形成性而非終結性評價,所以評價的內容重點應放那些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在學生生活中和走向社會後也能有所啓示和適用的共同方面。如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對探究過程和探究方法的理解,對探究本質的把握等等,不能把是否探究出結論或結論是否正確作爲唯一或最主要的評價指標,應將各種評價綜合、整理,形成一個相對的總結評價。

三、實驗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改變了課堂教學方式

探究教學的實踐,改變了課堂教學的面貌,教學方式產生了變革:一是變被動接受爲積極探究;二是變以教師爲中心的封閉、靜態的講授過程爲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動態教學;三是變學生呆板消極的學習行爲爲主動的動手、動口、動腦的靈活的學習過程,從而使課堂教學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二)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明顯增強

通過探究式教學,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學生進行創造發明和技術革新的意識增強,特別是通過開展豐富多采的課外實踐活動,如小實驗、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課外實踐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發明創造能力明顯增強。

(三)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明顯提高

通過探究式教學,一是提高了教師處理教材和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的能力,教師能根據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需要,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二是提高了教師研究學法的熱情和能力,在探究式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和體驗,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研究每節課教什麼,怎麼教,還要研究學生怎麼學。三是提高了教師自身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沒有具有探究精神的教師,是很難培養出具有探究精神的學生的,所以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積極主動地探究。四是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水平。

標籤:課題 階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