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學》六年級上冊第2~3頁。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會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遊戲與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發展其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行結合的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從實際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景中用數對確定位置

1.談話引入。

今天有這麼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同學們歡迎嗎?

老師們都很想認識你們。咱們先來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們班的班長,可以嗎?

2.合作交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探究新知。

(1)出示要求:以小組爲單位,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表示出班長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寫或畫在紙上。

彙報:班長的位置在第4組的第三個,他在從右邊數第二組的第三排…

哪個小組也用語言描述出了班長的位置?

請班長起立,他們的描述準確嗎?

剛纔同學們的描述有什麼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長的位置,有的同學說第幾組,第幾行,第幾排……)

看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組、排、行、等多種方式,還可以從不同的方位來描述物體的位置。爲了我們在確定位置的時候語言達成一致,一般規定: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板書:列 行

老師左手起第一組就是第一列…,橫排就是第一行…

班長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二

複習內容:

課本第22頁練習六。

複習目的:

1、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並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分數,並能應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3、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倒數的意義並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複習過程:

(一)導入:板書:整理和複習

(二)整理。

1、啓發學生回憶整數乘法的意義:5個12是多少?怎樣列式。

使學生明確:5×12或12×5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啓發學生回憶本單元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

使學生明確:8/15×5,5個8/15的和,8/15+8/15+8/15+8/15+8/15=8/15×5

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3、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使學生明確:24×3/8就是求24個3/8是多少,7/18×9/14就是求7/18的9/14是多少,是對整數乘法的的擴展。

練習:練習七的第3題。

板書:

分數和整數相乘,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爲了計算簡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後再乘。

一個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爲了計算的簡便,也可以先約分再乘。

使學生明確: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板書:

應用乘法交換律應用乘法結合律應用乘法分配律

練習:練習七的第4、5題。

5、口算

練習七1、10題。

6、分數應用題。

(1)把誰看作單位“1”

六年級參加數學小組的有36人,語文小組的人數是數學小組的,體育小組的人數是語文小組的倍。體育小組有多少人?

(2)練習。

①打字員打一部書稿,每天完成,5天完成這部書稿的幾分之幾?

×5

②立新國小六年級有學生155人,其中的參加科技活動小組,參加科技活動小組的有多少人?

155×

④黨校食堂九月份用煤560千克。十月份計劃用煤是九月份的,而十月份實際用煤比原計劃節約,十月份比原計劃節約用煤多少千克?

560× ×

7、倒數:整理和複習第7題。

堂上練習:

1、練習七第2題,搶答,小組練習。

2、練習七的第3、11題。

3、練習七的第16、17題。

作業:

練習七的第12—15題。

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1~53頁化簡比。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教學難點】

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說明

一. 制蜂蜜水的活動:哪一杯更甜?

同學們分成小組進行實驗活動:各小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實驗物品,動手調製蜂蜜水。

各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彙報、交流。議一議哪個小組調製蜂蜜水更甜。

[課件出示]課本P51圖片,同時配上畫外音:

一個男同學說:我調製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個女同學說:我調製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師:他們倆調製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請估一估,再試一試。

我們先分別寫出它們的比。

40:360

10:90

就這樣直接比較他們倆誰調製的蜂蜜水更甜還是有困難,用什麼辦法來解決呢?請分組討論一下。

40:360===1:9

10:90===1:9

得出結論:兩杯水一樣甜。

二。化簡比。

分數可以約分,比也可以化簡。

0.7:0.8:

師:剛纔我們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整數與整數的比。現在請同學們先自己嘗試一下化簡小數與小數的比和分數與分數的比,然後請同學說一說是根據什麼來化簡的。

0.7:0.8:

=0.70.8=

=78=4

=7:8=

=8:5

完成書上試一試化簡下面各比。

15:210.12:0.4:1:

請學生獨立完成後,說說化簡比的方法,全班集體訂正。

三。課堂練習。

[課件出示]課本P52第1題:連一連

在學生中開展比賽,鼓勵學生獨立完成。

[課件出示]課本P52第2題:寫出各杯子中糖與水的質量比。

1)寫出四個杯子中糖和水的質量比。

2)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

3)還能寫出糖與糖水的質量比嗎?

[課件出示]課本P52第3題:

(1)(2)題自己獨立完成;

(3)題投球命中率同學討論完成。

四、總結

師:同學們一起來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閱讀數學課本P51比的化簡。

我們是根據什麼來化簡比的呢?

是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的。

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什麼時候需要化簡比?或者說我們用化簡比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四、獨立完成課本P53第4題和第5題。

五、擴展練習

1、大小圓的半徑分別是7釐米和2釐米,試求它們的直徑之比,周長之比和麪積之比分別是多少?

2、楊樹的棵數是柳樹棵數的20%,求楊樹的棵數和柳樹棵數的比是多少?

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動手調製蜂蜜水。通過調製蜂蜜水的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哪一杯更甜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進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

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學會化簡比的方法。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整數與整數的比。

這是小數與小數的比和分數與分數的比,還是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目的是讓學生在不同題目中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進一步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鞏固化簡比。

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這個問題需要化簡比或求出比值後才能確定

投球命中率的高低,其實就是比值大小的比較。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完成(1),(2)兩題的基礎上,在小組內討論完成(3)題,然後在班級交流每組的情況,從而讓學生明白判斷投球命中率的高低要看比值的大小。

這個實踐活動不僅僅能鞏固學生對比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測量技能,還可以鼓勵學生從中發現身高與影長的關係,瞭解一些天文知識。學生通過親自測量實踐,可以發現:在同一時刻,不同人的身高與影長的比可以看成是一樣的;在不同時刻,由於太陽照射點的變化,一個人身高和影長的比一般是不一樣的。測量時由於誤差可能影響發現,教師要向學生解釋說明。這一活動也爲以後學習正比例積累了經驗。

【教學反思】

在實際情境中,體會了化簡比的必要性,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但還有少數同學對求比值和化簡比混淆不清;

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課模簡介

日常的新授課,我基本圍繞“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完成教學任務,先學和當堂訓練都體現了學生一節課的自主性,教師只需要“點”。不過我個人認爲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數學有計算教學新授課、空間與圖形教學新授課、統計與概率新授課等,不同的課型有時模式也是靈活多變的,這樣才能把一節課上實、上好。“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呈現爲“五個環節”。

1、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環節。一般是開門見山進入新課並板書課題,也經常採用設問激疑法起動新課,引出課題並板書課題。

2、揭示目標,明確任務環節。一般採用投影或小黑板方式呈現。要求簡明扼要,具體明確,實實在在。

3、先學環節。一般包括學生看書和動態檢測兩個小環節。學生需要是小組合作先學,要手腦並用,積極思考。動態檢測是對看書自學效果進行檢查測驗的手段,一般有提問、板演、書面練習等形式。動態檢測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錯誤,並積極思考備課,爲進入“後教”環節做好準備。

4、後教環節。一般包括訂正、討論、補充、總結幾個小環節。方式上通過訂正、討論,各抒己見,會的教不會的,必要時教師出面幫助學生補充、訂正、歸納、總結、完善,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鞏固,最終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當堂訓練環節。這一環節通過訓練鞏固當堂所學內容,並把知識轉化爲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堂堂清”。在訓練設計上要特別講究,如低起點、小坡度、多層次、多類型,有必做題目、選做題目、思考題目等等,讓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都達到不同的訓練目的。

本節複習課我主要採用“揭示課題、明確目標——回顧整理、形成體系——基本訓練、查漏補缺——綜合應用、融會貫通——評價小結、提升學力”的複習課課堂教學模式。

圓的整理和複習說課材料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徵,熟練掌握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進一步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

2.通過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分類整理的方法,感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

3、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圓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

【重、難點】:

重點:整體把握有關圓的知識,理解圓的周長和麪積的意義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能熟練運用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

難點:進一步體會“化曲爲直”的思想,並能靈活運用圓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指着圓形圖片)這是什麼圖形?

生:圓。

師:圓已經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這節課我們就再次走進多姿多彩圓的世界,對圓的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圓形圖片,加上簡潔的語言使學生的注意力,從關注外部形象引到思考內在聯繫上,水到渠成的進入數學知識的複習。)

二、回顧整理,形成體系。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圓這一單元我們主要研究了哪些知識點?

生: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

1、學生自主整理

師:剛纔,同學們說的都是圓這一單元的重點內容,但有點亂,怎樣是這些知識更有條理呢?這就需要我們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下面就請同學們先看一遍教材,然後根據這些知識要點和它們之間的聯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要求整理的結果一定要簡潔,清晰,一目瞭然。(學生整理。教師巡迴指導。)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主地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分類,整合,使學過的知識系統化。)

2、以小組爲單位相互交流,討論完善整理結果,取長補短,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交流、討論,使學生對自己的整理的結果進行取長補短。)

3、全班交流,指名彙報,其他小組進行評價、補充。

要求:在別的同學進行彙報時,要注意傾聽;評價時要看知識點是否完整,是否有條理;不要重複彙報。

(設計意圖:面向全班同學彙報交流,目的是創生更多的學習資源,讓不一樣的整理方式、不一樣的思維模式進行碰撞,讓學生在交流中相互矯正、相互補充、相互借鑑,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4、根據整理結果,讓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消化、吸收。

師:通過整理圖表,對於本單元你又有哪些收穫?

圓有哪些特徵。

圓的周長的意義,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圓的面積的意義,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聯繫和區別。

相同點:計算時需要的條件一樣。

不同點:意義、計算公式、計量單位不一樣。

(設計意圖:整理交流完後,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自我內化吸收、自我完善,以達到對知識熟練掌握的目的。)

三、重點練習、強化提高

師:剛纔,我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全面、系統、有條理的整理和複習,下面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圓的周長和麪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計算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和成功感。)

最後,教師對本節課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結果進行總體評價。

課後反思

圓的複習不但要起到一個回顧知識點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將這一章節的內容進行梳理,從而找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整理和複習課應該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碰撞,引發知識的重新構建,並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在複習整理這一塊的學法上,學生幾乎是一片空白,以至於到現在有些學生在複習過程中沒有計劃,沒有目標,對於自己的學習狀態也不太瞭解。反思以往,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爲了授之以魚而常常忘記了授之以漁。其實,所謂教學,應追求的是教法和學法的統一,在處理教法與學法的關係中,教是爲了不需要教。顯然,這樣的“教”,就得教到點子上,也就是要教學生摸到“學習”的門徑,從而達到自己學習的境界,雖然起步晚了一些,但只要邁出這一步,應該會讓學生受益匪淺的,所以這堂課的重點,我就將其定位在學生複習整理的學法指導上。而事實證明,當學生通過自己整理得到的複習方法印象非常深刻,學生願意並且重視相互之間的學習。

國小數學六年級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並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課件出示複習題。

(1)列式並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麼?

5個12是多少? 9個11是多少? 8個6是多少?

(2)計算:

+ + = + + =

2.引出課題。

+ +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麼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

二:新知探究

1.出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2.課件出示自學題綱,讓學生自學課本。

(1)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是什麼?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2)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3)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3、課件出示例1

教師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學生根據線段圖列出不同的算式,並解答。

(1)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於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 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麼“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於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 是多少?

2/11 + 2/11 + 2/11 =

2/11 × 3 =

(3).分數乘以整數的法則。

A.導出計算方法。

你會計算嗎?看哪些同學不用老師講解就能依據轉化思想把分數乘以整數這個新知識轉爲已經學過的舊知識來進行計算。(可以互相說互相看。)

B.歸納法則。

通過以上計算,想一想分數乘以整數怎樣計算呢?

師:比一比,看哪個組的同學總結的語言準確又簡練。

小組討論,總結出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板書)

C.應用法則計算。

討論,這兩種方法哪種簡單?爲什麼?

強調:能約分,要先約分;結果是假分數一定要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4、教學例2

(1)出示 ×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麼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後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三、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看圖寫算式

2.先說算式意義,再填空。

3.看算式,約分計算。(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四、學生課堂自評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每個學生給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

分數乘以整數

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 和的簡便運算。

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11 ×3

= 2×3/11

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六

一、教學內容

運用比解決問題。(教材第54頁例2)

二、教學目標

1、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掌握按比分配問題的結構特點及解題方法,發展分析、概括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並掌握按比分配問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

難點:根據題中所給的比,掌握各部分量佔總數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師:比的意義是什麼?

引導學生回顧比是什麼。

2、一盒糖果有50顆,平均分給甲、乙兩人,甲、乙兩人各得多少顆糖果?他們所得糖果數的比是多少?(課件出示題目)

點名學生回答,回顧平均分的特點。

3、引出新課。

師:這是一道平均分的問題,生活中,很多問題運用到了平均分,但有時爲了分配合理,往往需要把一個數量分成不等的幾部分,即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方法通常叫按比分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比的應用。(板書課題:比的應用)

二、學習新課

教學教材第54頁例2。

(課件出示教材第54頁例2)

六年級數學教案 篇七

教學內容:第63頁例13

教學目的:鞏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學會商中間有零的除法,加深學生對兩位數的除法法則的認識,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鞏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學會商中間有零的除法,理解補0佔位的意義,提高積算能力。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商中間有零的除法補0佔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溝通知識,建立聯繫

1.口算。

3825204450904515

5138407720809018

2.不計算,說出下面各題的商是幾位數。

36)458689)720924)7632

3、筆算。

7)7563)310

問:你發現了什麼?(板書課題)

二、獨立是做,研究算法

1.學習例13:出示283527=

(1)學生獨做。

(2)學生說出算法。

(3)討論那種方法正確。

(4)教師總結算法:當求出商的百位數以後,被除數十位上的3落下來以後13比除數小,該怎麼辦?引導學生連繫學過的知識想:餘下的13個十,被27除不夠商1個十,要在被除數十位上寫0,然後再把被除數的下一位落下來繼續除。

(5)做一做。

三、綜合練習

練習十四的1---5題。

1.第1題,讓學生填書後集體訂正。

2.第2題,一人板演,全班齊練。

3.第4題,請1名學生口算。

爲了增強學生的辨別能力特設計算醫院練習題診斷。

129

71)728656)5492

71494

18645

142

44

板書:

商中間有零的除法

例13:283527=105

105

27)2835

27

135

135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八

教學內容:

課本第6頁的內容和練習二的第5—11題。

教學目的:

1、進一步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計算下面各題,並說一說計算方法。

2、把下面的整數改寫成分數。

2=()5=()14=()25=()

二、新授。

1、統一計算法則。

(1)到目前爲止,你學會了哪些分數乘法的知識?分數乘整數以及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分別是什麼?分數乘分數的法則適用於分數和整數相乘嗎?爲什麼?

(2)請你試算一算: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學生邊展示計算過程,邊闡述理由。

(3)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因爲整數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所以分數乘分數的法則也適用於分數和整數相乘。因此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可以統一爲一條,即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2、書寫形式。

(1)具體計算時,在碰到整數和分數相乘,可以把整數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直接和分數的分子相乘,不必把整數化成分母是1的分數。

例如:

(2)計算時,也可以不把相乘的兩個數改寫成分子、分母分別相乘的形式,直接把整數或分數的分子與另一個數的分母進行約分。

例如:

3、做一做。

完成課本第6頁下面的做一做題目。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二的第6題。

2、練習二的第8題。

3、練習二的第10題。

四、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課堂練習。

練習二的第5、7、9、11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九

本冊教學目標

板書設計:略

教後反思:

1、(1)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於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麼“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於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 是多少?(列式: ×3 = )

3、結合以上兩題,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練習:練習完成“做一做”第2題。

5、教學例2

(1)出示 ×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麼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後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三、練習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2、“做一做”第3題。(先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討論先算什麼可以使計算簡便。如果用連乘算式,要提醒學生先約分再計算。)

三、作業

練習二第1、2、4題。個人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