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多篇】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多篇】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濫竽充數》這則成語故事的內容,讓學生懂得:沒有真正的才幹,混在行家裏充數是*不住的。

2、能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寓意,並體會成語的用法。

3、能展開合理的想象,擴寫故事。

二、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成語,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一些,誰能隨口說出幾個?

學生說後教師敘述(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詞組或短句,大多有4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

2、讀題:成語故事三則 就是什麼?成語故事三個,成語故事三篇

3、誰能來讀讀這三則成語故事的題目?

4、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其中的第二則: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昨天請大家回去預習了課文,今天我們先來齊讀課文,看看有沒有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在內。

2、指名齊讀中讀得不認真的來讀課文,指出不足。

3、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4、請同學們回到課本中,快速朗讀課文,看看文中哪句話說的是濫竽充數的意思。

出示: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來。齊讀句子。

你能結合這個句子來說說濫竽充數的意思嗎?

竽:古時一種簧管樂器。可看圖理解,順勢點撥“竽”

濫竽:吹不成調的竽。(結合南郭先生不會吹竽說)

充數:湊數。

說整個詞的意思。

三、理解課文:

師口述出示的句子,板書:混

1、看到這個“混”,你能聯繫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嗎?

讓學生談:(1)混入之前有什麼表現?

打聽情況: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感到有機可乘 (外部環境)

跟隨別人一起 矇混進去 可談談南郭先生的心裏想法 (本人心術不正)

(2)混的情況:每當演奏時,他就鼓着腮幫,按着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

學生做做樣子,用詞來形容:裝模作樣 裝腔作勢

還會有什麼表現?

(3)混的結果: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理解:俸祿:封建時代官吏的薪水。

(4)混的時間很長,

2、混得像模像樣的南郭先生,和別人拿一樣多俸祿的南郭先生當時肯定很 ,你能用這種語氣讀好這一部分嗎?

3、可世事難料,齊宣王死了。南郭先生還能“混”嗎?請讀讀下文,用一個字來說說?(生讀、交流後板書“逃”)

或:南郭先生一直混得這樣幸福嗎?他最後怎樣?(板書“逃”))

對於這個“逃”,讀了文章,你有話要說嗎?

(1)逃的原因:一個一個地單獨吹 (外部環境不適合“混”了)

其他人爲何沒“逃”呢?

(2)想象逃之前會有些什麼表現?會想些什麼?

4、“混”得像模像樣的南郭先生最後不得不逃之夭夭,從他身上你明白些什麼?

四、指導行爲:

1、在我們周圍有沒有類似濫竽充數這樣的事呢?指名說

生活中:假冒違劣商品 害人還影響聲譽

校園裏:聽課不專心,作業不認真,害人又害已

師說明:一個學生不好影響的是他自己和一個班級,一個班級不好影響的是一個學校,一個學校不好影響的是整個教育和社會的聲譽,社會不好影響的是整個國家。

2、你願意做南郭先生這樣的人嗎?那麼我們應怎樣做?

3、理解“濫竽充數”的另一種用法

出示句子:李強擅長打乒乓球,當大家推選他參加區乒乓球隊時,他說:“我只不過是濫竽充數罷了。”(表示自謙)

五、齊讀課文

過渡:濫竽充數這則成語故事使我們受到了啓發教育,南郭先生這個人物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一齊來讀好這則故事,我想這一回再也不會有濫竽充數的人了。

六、拓展延伸:

師:結合我們這堂課,你能讓濫竽充數這則故事的情節更生動,人物形象更豐滿嗎?

擴寫故事:展開合理的想象,插入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讓故事更生動。

《濫竽充數》教案 篇二

一、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寓言二則

二、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65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28人。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學習習慣比較好,基礎紮實,大多數學生愛讀書,作文水平提高比較快,但學生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學困生比較多,給老師的教學帶來一定難度。

三、教學內容分析

由虛構淺顯的小故事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經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課文包括兩則寓言,每則寓言的題目都是一個成語,所以也是兩個成語故事。

《掩耳盜鈴》這則寓言,講一個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門鈴鐺。寓言先說那人知道手碰鈴鐺會發出聲音,別人就能發覺,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辦法;最後寫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鈴鐺,馬上被人發現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了壞事,想叫別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聰明的結果是自己害自己。人們常用“掩耳盜鈴”來比喻蠢人自己欺騙自己的行爲。

《濫竽充數》講的是戰國時候,南郭先生不會吹竽卻混在樂隊裏充數,後來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溜走。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沒有真才實學,混在行家裏充數,矇混度日的人。寓言告訴我們:做人要老老實實,要有真才實學才行。

四、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所蘊涵的道理理。

4、引導學生針對這兩種現象發表看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五、教學重、難點分析

1、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所蘊涵的道理。

2、引導學生針對這兩種現象發表看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六、教學課時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 一課時

一、出示插圖,引導看圖。

師:圖上畫的有哪些人?他們在哪兒幹什麼?

生:圖上畫了兩個人。

生:他們在一個大門口。

生:有一個人左手捂着自己的耳朵,右手伸手摸一個鈴鐺。

生:不對,老師,不是伸手去摸,他是想偷去。

師:對,那個人正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別人的鈴鐺,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今天來學習寓言《掩耳盜鈴》。

二、板題讀題,釋題。

掩耳盜鈴: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別人的鈴鐺。

寓言:含有一定道理的小故事。

三、自由讀文。

要求:

1、自學課文生字詞。

2、找出點明故事結果的語句讀一讀。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字詞。

2、指名逐節讀文,正音。

3、指明讀點明故事結果的語句。

“沒想到手剛碰到鈴鐺,他就被人發覺了。”

五、閱讀課文,由結果和課後第三題爲中心展開討論學習。

討論:(1)爲什麼他剛碰到鈴鐺,就被人發覺了呢?

(2)他在偷鈴鐺之前是怎麼想的?他的想法對嗎?爲什麼?

生:因爲鈴鐺是有人碰它,它就會響的,古時代這樣的鈴鐺就是用來做門鈴用的。

生:他只捂了自己的耳朵,並沒捂住別人的耳朵,別人當然聽的見。

生:這個人真傻,他明明知道鈴鐺一碰就會響起來,他還想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他以爲別人都聽不到,這騙誰呀?只能騙自己。

生:他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了。因爲他只捂住自己的耳朵,別人不可能聽不見的。

……

六、聯繫實際討論,明白寓言的道理。

1、 討論:這個故事可笑在哪裏?

學生小組討論。

師:對,這個人明知有這樣的結果還去做,真是自己騙自己,他被抓呀,活該!同學們,我們能做這樣的事嗎?

2、 引導學生明白寓意。

師: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引導學生在明白寓意的基礎上,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進一步昇華所學的道理:掩耳盜鈴是一自欺欺人的傻事,千萬別這樣做。

第二課時

一、動畫引入,揭示課題

1、師:課前,老師先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段動畫片,看完後請你有簡單的話來說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播放動畫片《濫竽充數》)

2、學生反饋

師:這個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寓言《濫竽充數》。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成語。(課件:濫竽充數)

3、師:結合剛纔我們看的動畫片,說說你理解了這個成語中的哪幾個字?哪些字在理解上有難點?(課件:點擊後顯示)

竽:簧管樂器。

充數:湊數。

師:“濫”字有難點,請同學們快速查字典,並據詞定義。(點擊顯示 濫:與真實不符,引申爲矇混。)

師:你能連起來說說整個詞語的意思嗎?

二、初讀課文,初知大意

1、師:接下來,就讓我們回到課本中,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找到文中能解釋這個成語的句子。

2、學生反饋

師:你同意他的意見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

(不同意:說說你的意見,再請同學們讀讀課題,再讀讀這兩個句子,比較一下,到底哪一個句子更能解釋這個詞語 。)

課件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

3、師: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個句子,什麼叫“裝腔作勢”?

從句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在裝腔作勢?

學生反饋教師板書:簡筆畫“裝腔作勢”

師:這就叫裝腔作勢。(點擊:裝腔作勢)請同桌之間學着南郭先生的樣子互相做做這個動作,然後再讀給同桌聽一聽。

師:誰願意上來扮演南郭先生,做做裝腔作勢的樣子,大家給他們配上朗讀。(4-5名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同學讀這個句子)

師:這會老師要當一回齊湣王,聽聽個別朗讀,誰來試試?

(2-3名學生)

師:請你再讀讀這個句子,你還有什麼特別的體會?

生反饋:“也”說明南郭先生是學着其他吹竽人的樣子在裝腔作勢的是啊!(點擊:也)(請你讀讀,我們一起來試試。)

“混”說明他裝腔作勢非常象,才能矇混過關的。南郭先生就是這樣裝腔作勢,濫竽充數,矇混過關的。(點擊:混)(請你讀讀,我們一起來試試。)

師: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個句子,注意帶點的詞。

三、閱讀填表,理解寓意

1、引導閱讀,合作填表。

師:同學們都知道每一則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後都蘊藏着深刻的道理,《濫竽充數》這則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師邀請在座的同學當一回小研究員,自己來尋找寓言背後隱藏的深刻的道理。你們能成爲一名出色的小研究員嗎?

師:看來,小研究員們信心十足啊!這一次的研究活動我們是以四人小組爲單位的,每個小組一張研究表,大家要通過研究討論共同完成這張表。好,我們先來看看發下來的表格,

生:觀察表格。

師:誰來說說這張表的要求?學生反饋。

是啊,我們在填表時,就是要多讀課文,多思考,綜合大家的意見,找到文中的有關句子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填入表中。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四人爲單位自學課文展開討論。

2、學生討論填表。

3、學生反饋。

師:我先請一個小組先來彙報一下你們的研究成果,請你先用自己的話說說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夠濫竽充數的原因,再讀讀文中有關的句子說明理由。

A、齊宣王愛講排場。板書:愛講排場

句子:戰國時候,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又喜歡講排場,他手下吹竽的樂隊就有300人。他常常叫這300人一起吹竽給他聽。

師:讀讀這兩個句子,用句中的話說說什麼叫講排場?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

生:讀句子,談意見。

師:其他組還有補充嗎?

B、南郭先生善於裝腔作勢。板書:裝腔作勢

(課件)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他混過了一次又一次,沒有出過毛病。

師:請你讀讀這個句子,說說這兩個句子之間是什麼關係?你能用恰當的關聯詞將它聯起來嗎?(“因爲……所以……”、“之所以……是因爲……”)

師:再讀這個句子,你認爲在讀的時候哪些地方還要加強語氣?

生:反饋意見。(點擊:一次又一次)

師:讓我們將這兩個表示原因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

4、追根究底,感知寓意。

師:誰來彙報一下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結果。(板書:結果 只好逃走)

出示句子: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師:讀讀這個句子,這個消息指什麼消息?誰再來讀讀這個句子,說說你在讀的時候有什麼體會?

(個別讀——集體讀)

師:還有哪個詞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只好”——沒有辦法,無奈的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個別——集體)

5、感情朗讀,暢談體會。

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讀課文。讀完之後請你說說這則寓言給你的啓示。

(讀課文,反饋)

師:我們還能從齊宣王身上得到什麼啓示?

師:誰能象老師那樣用一個四字的成語將啓示概括出來。

板書:真才實學

嚴格把關

師:這就是同學們通過自己對這則寓言的學習所揭示出來的道理,這是所有研究員踏踏實實學習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讀課文。

四、聯繫實際,深化寓意

1、師: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你不難發現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濫竽充數” 之類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樣的人。你找到過嗎。好的,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新聞現場,那兒正在開展“尋找我們身邊的南郭先生”的活動。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課件:新聞前線

——說說我們身邊的南郭先生

2、師:我們要請一位同學作主持人,請他來採訪我們在座的同學。誰願意出任?

先由我來採訪這位勇敢的主持人:你叫什麼名字?有過主持節目的經歷嗎?你打算怎樣開展你的採訪活動?你對自己有信心嗎?我們對你充滿信心,開始行使你的權利吧!)

3、學生接受採訪,要求對事不對人。(你的身邊有南郭先生嗎?你能和大家說說嗎?你對這件事是怎麼看的?)

4、師小結:剛纔同學們的談話非常的精彩,我想要是南郭先生這會兒能聽到同學們的發言的話,一定會羞愧得想找個地縫鑽下去的。我們的主持人更是讓我佩服,我敢說崔永元象你那麼大的時候肯定沒你行,好好幹。

2、填空

《掩耳盜鈴》這則寓言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告訴人們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業安排

南郭先生再也不能濫竽充數了,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是失業了,下崗了,下崗後南郭先生該幹些什麼呢,同學們就讓我們大家一起幫他出出主意吧。

課件出示:小練筆——南郭先生下崗後

十、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1、瞭解什麼是寓言(引導學生蒐集查找)

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把一個深刻的道理寄託在精煉、生動的故事裏。它是人民智慧、經驗和知識的結晶。來源於古代人民的口頭創作,藉助某種自然(動物、植物、無機物)或人的活動現象,來表現對某種人或社會現象的理想、評價、讚揚、批判或嘲諷的作品。它反映了人民健康、樸實的思想,閃耀着人民高尚道德情操的光芒,蘊藏着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表現了人民優越的藝術才能和幽默風趣。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寓言才成爲一種獨特的文體,它主要的特點是:

(1)一般用一個假託的故事來隱喻,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2)大量採用擬人化手法。

(3)具有強烈的誇張和諷刺的意味。

2、《濫竽充數》的動畫片。

十一、自我問答

1、學了《寓言二則》之後,我們有什麼想法,有哪些感受呢?

2、我們怎麼認識南郭先生這個人,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課堂練習

1、比一比,組成詞語。

腔( ) 掩( ) 鈴( ) 偷( )

空( ) 淹( ) 嶺( ) 愉( )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竽眼兒”“齊閔王”等詞的字音。

2、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所蘊涵的道理。

3、能讀通古文,能對照課文初步理解對應的古文。

4、能讀懂含有“濫竽充數”的句子,並能用濫竽充數造句。

【教學重點】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竽眼兒”“齊閔王”等詞的字音。能理解課文內容,並能讀懂含有“濫竽充數”的句子,能用濫竽充數造句。

【教學難點】理解寓意,懂得做人要有真才實學。

【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設想】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引導,使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通過教師的指導朗讀,使學生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動;通過練習題的拓展延伸,使學生掌握濫竽充數的幾種意思,從而把課文學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寓言二則》中的第一篇《掩耳盜鈴》,誰說說掩耳盜鈴是什麼意思?。

2、師:什麼叫寓言?

3、師:列舉你們所知道的寓言故事?

4、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寓言二則》中的第二篇《濫竽充數》

(師板書課題:濫竽充數)

二、初讀課文,檢查詞語

1、請同學們打開書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的要求)

2、檢查字詞掌握的情況。

3、理解詞語“竽眼兒”。

4、再次讀詞語。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老師讀,學生思考課文中都講了誰,他們有什麼喜好?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講了什麼?(理解詞語“排場”)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男生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南郭先生是怎樣吹竽的?

2、看圖,圖中哪位先生是南郭先生,你們覺得他的樣子可笑在哪?

(不會吹、裝腔作勢、照樣子學、作假)

3、隨機問:南郭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

4、南郭先生不會吹竽,爲什麼還要裝腔作勢的混在隊裏充數?(女生讀課文)

5、你們想象一下是什麼樣的待遇?

6、一個不會吹竽的人,卻能得到很高的待遇,而且還混過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被人發覺這是爲什麼?

(會作假、在三百人的樂隊裏、齊宣王選拔人才時制度不嚴格)

7、這樣一個不學無術、沒有真才實學的人能永久的混下去嗎?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男生讀課文。

2、南郭先生爲什麼混不下去了?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教師範讀。學生思考:南郭先生很會作假,又能獲得高待遇爲什麼還要偷偷地溜走?

2、理解詞語“只好”。

3、你能把“偷偷”換個詞嗎?

4、教師小結:像南郭先生這樣一個不學無術、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只能混得了一時,卻混不了一世。當真相暴露時,他只好夾着尾巴偷偷地溜走。

5、指名讀最後一自然段。

6、全班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四、揭示課題,理解寓意

1、理解“濫竽充數”

2、用“濫竽充數”造句。

3、全班齊讀。

五、拓展練習,昇華寓意

1、我會說。

2、我會提。

3、我會選。

六、瞭解出處,古今對照

1、寓言學懂了,你們知道他出自哪嗎?(介紹韓非子)

2、我們這節課學的課文就是根據這段古文編寫的。自己試着讀一讀。

3、跟着教師讀,學生找相應的段落。

4、教師讀,學生找相應的段落,然後指名讀。

七、佈置作業,發揮想象

南郭先生偷偷溜走後會怎樣?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背景

本課是郭昶老師在20xx年7月全國“注音識字,提前讀寫”教學改革20週年教學競賽活動中獲得特等獎的一節課。由於課文簡短而寓意深刻,在本課教學中,教師以課文爲中心,開展課內拓展閱讀等豐富而生動的語言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感受寓言魅力的同時,獲得語言的發展。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讀準“竽眼兒”“齊湣王”等詞的字音。

2、通過對課文前後描述的對比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對照課文初步理解相對應的古文,並能根據古文複述故事。

4、能讀懂含有“濫竽充數”的句子,並能用濫竽充數造句。

教學方法

從寓言本身的文化特性出發,鏈接古今文化,構建立體語文,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示寓言學習的特質,讓學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獲得語言的發展。

教學流程

一、看圖寫詞

1、在祖國的語言寶庫中,成語是一顆閃亮的珍珠。通過幾年的學習,同學們一定掌握了爲數不少的成語,下面我們就來“看圖寫成語”。請同學們準備好本子,等會兒出示的每幅畫面只停留10秒鐘,同學們得仔細看圖,認真思考,然後快速地寫下來。

2、(課件逐幅出示相關畫面)學生看圖寫成語。

3、交流。(出示答案:驚弓之鳥狐假虎威畫蛇添足濫竽充數)齊讀成語。

4、學生較對並訂正。(採訪全部正確的學生,說說是怎樣學會沒學過的成語的。)

二、揭題解“竽”

1、揭題。會寫“濫竽充數”並不等於真正掌握了這個成語,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寓言《濫竽充數》(板書課題)

2、理解“竽”。“竽”指的是什麼?

學生猜想,教師簡介。(出示“竽”圖,播放用竽吹奏出的《鳳凰展翅》片段)這就是竹做的樂器——竽,我們聽到的就是用竽吹奏出來的名曲《鳳凰展翅》的片段。

3、設疑。那麼“濫竽充數”是什麼意思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讀完一遍後把手舉起來繼續讀。

三、初讀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檢查交流。

1、指名分段讀課文。(隨機指導讀準“竽眼兒”“齊湣王”的讀音。理解“竽眼兒”。竽有眼兒,還有什麼樂器有“眼兒”?“眼兒”就是小孔)

2、再讀課文。課文雖然簡短,但要真正讀通也不容易。請同學們再讀一遍。並且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交流問題。(預測學生可能不懂的問題:課文寫誰濫竽充數?南郭先生怎樣濫竽充數?隨機理解複姓“南郭”。)

四、學文明

1、找重點句。課文中哪句話寫南郭先生在“濫竽充數”?

出示重點句: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學生齊讀)

2、理解重點詞。這句話中哪個詞語最能說明他濫竽充數?(裝腔作勢)

換詞理解。請給“裝腔作勢”換個詞。(裝模作樣)

3、看錄像練說。

1)看錄像。你能想象他是怎樣裝腔作勢、怎樣充數的嗎?我們來看一南郭先生第一次吹竽的情景。(播放錄像)

2)說話練習。請你根據課文中的描寫,根據剛纔看到的畫面來說說南郭先生是怎樣裝的?怎樣充的?

3)指導朗讀。小結:同學們,“濫竽充數”指的就是像南郭先生那樣不會的充會的,不懂的裝懂的,以次的充好的。

4、明寓意。

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呢?指名讀描寫結果的段落。

請你對南郭先生說幾句。(南郭先生最後是落荒而逃,不走的話還會被判個欺君之罪,看來沒有真本領,不懂裝懂、以假亂真是不行的,即使混得了一時,也混不了一世。)

五、古文鏈接

1、看註釋,瞭解出處。

讀懂了寓言,你知道這寓言的出處嗎?(提醒學生注意文下的註釋“選自《韓非子》”。)

關於《韓非子》你有哪些瞭解?(教師簡介:韓非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韓非,子是對他的尊稱。就像我們聽到過的孔子、孟子一樣。《韓非子》這本書是後來人收集他的言語、論著編寫而成的)

小結:“註釋”部分的字很小,但它卻像是我們學習大道上的指路牌,這麼一指,就讓時光倒流到20xx多年前了。下面就讓我們追根溯源,來看看《韓非子》中的《濫竽充數》是怎樣寫的。)

2、讀古文,複述故事。

出示文言文: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爲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1)教師範讀古文。

2)師生對讀。我們的課文就是根據這段古文編寫的,我們來讀一讀課文與它是怎麼對應的。(教師逐句讀文言文中的句子。學生說說相對應的段落,並相機理解“悅之”、“廩食”“好”的意思)

3)學生齊讀。

4)看古文說故事。(學生自由練習,指名說。)

小結:這個生動的故事在文言文中只用了44個字,可見寓言的語言相當精煉,這也是文言文的特點。)

六、成語運用。

這則寓言流傳了兩千多年,這個成語也被人們廣爲運用。運用至今,意思也比當時有所發展。我們來看看現在是怎樣用的。

1、讀句,你讀懂句子中“濫竽充數”的意思了嗎?

1)同學們說《佳作精選》中的文章都很好,我讀後卻發現《紅蘋果》這篇文章是濫竽充數。

2)學校舉行合唱比賽,鼕鼕還沒學會這首歌,但他卻濫竽充數地排在了隊伍裏。

3)林老師的球踢得很好,他卻謙虛地說自己水平不高,不過是濫竽充數。(自我謙虛)

2、寫句。在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以次充好、不會裝會的或者自謙一番的,請同學用“濫竽充數”寫幾句話,寫一寫不好的現象,也可以提醒別人在做事時不要這樣做。(交流中引導學生說具體。)

小結:我們讀懂、會用這個成語,就可以算是在詞語庫中真正擁有這個成語了。老師還希望我們同學中不要有南郭先生,生活中少一些南郭先生。)

七、拓展閱讀

1、在成語中還有這個成語的意思相近,那你知道“濫竽充數”的近義詞嗎?

2、閱讀《魚目混珠》

從前,有個叫滿願的人買到一顆珍珠,把它珍藏起來。他有個鄰居叫壽量,非常羨慕滿願有顆名貴的珍珠。一次,他在路上撿到一顆魚眼珠以爲是珍珠,也把這個珍珠收藏起來。一天,有個人生病了,醫生看後說需要用珍珠和在藥裏才能醫治。於是,滿願拿出珍藏的珍珠,壽量拿出珍藏的魚目,魚目和珍珠很相似,結果把它當成珍珠和在了藥裏。這個成語故事出自《玉清經》,用來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亂真。

3、簡單說說“魚目混珠”的意思。在文中再找出兩個近義詞。

4、推薦“成語故事連環畫”網站。

教學反思

本課設計着力構建“鏈接——拓展”式語文教學,以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爲基礎,簡化頭緒,削枝強幹,以原來2/3的時間完成教材教學,建構以習得語言爲主要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重視以點輻射,利用精簡的時間開展與課文有聯繫的豐富的鏈接拓展性語文實踐活動,以此形成新的知識增長點,情感深化點,技能遷移點,使閱讀教學從狹小的一隅走向廣闊的天地。

1、鏈接已有知識,激發學習興趣。課始,讓學生看圖猜成語,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勾起學生的知識記憶,在“看——想——寫”的系列活動中有效檢測了學生平時的成語積累,並使學生快速進入寓言學習這一主題,有效地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

2、鏈接視頻材料,活化文本語言。教學中,學生對“裝腔作勢”的想象是理解寓意的關鍵。在文本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播放相關視頻材料,讓學生對文中的“裝腔作勢”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並內化爲語言的傾吐,這一手段的有效運用,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與想象,又爲理解寓意作了很好的鋪墊。

3、鏈接寓言原文,感受“文白”特點。以“註釋”爲引發點,鏈接文言文的閱讀是本課教學的亮點。在教學中以發展語言爲目標,開展“對應——理解——複述”等學習活動,學生在接觸文言文的同時,更紮實地掌握了本文的語言,使“鏈接”形散神不散,目標明確集中。

4、鏈接語言材料,切入實際運用。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在於運用。在教學中,閱讀理解帶有“濫竽充數”的句子,架起了學生理解寓意與運用成語之間的一道橋樑。這一“橋樑”拓寬了對“濫竽充數”的內涵,豐富古義,也爲學生運用成語寫句子起了一個很好的示範,有效降低了運用的難度,從教學效果看,學生用“濫竽充數”所寫的句子用詞貼切,內容具體、豐富。

5、鏈接成語故事,拓寬閱讀視野。從教學時間看,閱讀《魚目混珠》時間不超過五分鐘,從收效看,學生只是又閱讀了一個故事,對故事大概有所感知。然而從課末學生顯示出的良好的學習情緒看,新的閱讀材料給了他們一個有效的刺激,而網站的推薦更使得課堂教學在關上一扇窗的時候打開了一扇通向知識殿堂的門,使課已盡而學未盡。

多途徑的鏈接爲學習打開了一扇扇窗,但從中也發現,這些鏈接材料均來自教師的課前預設,雖然學生樂於接受,樂於參與,但學習中的主動性卻不強。如果能讓學生在課前展開預習,開展相關資料的蒐集整理活動,在課內進行充分交流,這樣,學生在等量的學習時間內會學得更豐富,學得更主動,使“鏈接拓展”式教學風匯八面,力聚四江,在大容量的學習中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濫竽充數》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寓意。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感想。

3、讓學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揭示課題

1、出示六個成語(指名讀)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掩耳盜鈴

刻舟求劍 魚目混珠 亡羊補牢

2、這些詞語既是成語故事又是寓言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這樣的詞語。(板書:濫竽充數)(範讀——齊讀)

3、這些成語寓言故事有一個共同特點,誰知道?(指名說)

4、《濫竽充數》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又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讀故事。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1) 朗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 結合上下文,讀懂生詞。

(3) 想一想: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交流彙報:

(1) 開火車讀課文(相機點評)

(2) 文中你讀懂了哪些詞?(重點理解腮幫、俸祿等詞語)

(3) 課文只有一個自然段,你能把它讀成兩部分嗎?並說說理由。(指名說)(板書:齊宣王 齊湣王)

(4) 誰能把兩部分的意思分別說一下嗎?

(5) 把兩部分的意思連起來就是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故事 感悟寓意

1、過渡:同是南郭先生,爲什麼在齊宣王時,混得有滋有味;而到了齊湣王時,就只好逃走了?

2、仔細讀課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細細品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3、討論交流:

(1) 出示“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

△ 你讀出了什麼?(強調“總是”“許多人”“一齊”)

△ 你能帶着自己的感受讀一讀嗎?(指名讀——評議——齊讀)

(2) 出示:“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來。”

△ “混”字讀出了什麼?

(3) 出示:“每當演奏時,他就鼓着腮幫,按着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的俸祿。”

△ 想象一下,他會怎麼裝?(練習說話)

出示:“別人---------------------------,他就—————————。”

△ 儘管南郭先生裝得像模像樣,但內心還是不平靜。此時他的心情會怎樣呢?(害怕 擔心 緊張 得意)

△ 是啊,起先他可能是緊張害怕的,但他緊張也要裝作不緊張,害怕也要裝作不害怕,不會吹也要裝作會吹。

△ 同學們,由這個“裝”你想到了哪些詞?(裝腔作勢 裝模作樣)

△ 南郭先生啊,你不會居然冒充會,這不是濫竽充數嗎?

△ 這樣裝着裝着,居然沒人發現,還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

△ 拿到俸祿後,南郭先生又會想什麼?

(4) 南郭先生的運氣會一直好下去嗎?

(5) 出示:“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也喜歡聽吹竽。可是他不要許多人一起吹,而要一個一個地單獨吹。”

△ 你讀出了什麼?

(6) 難怪聽了這個消息,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7) 出示:“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 從“只好”一詞中你讀出了什麼?

△ 不逃走行嗎?此時的南郭先生心裏又會怎麼想呢?(指導看圖)

△ 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 誰能用“只好”說一句話。

(8) 在逃跑的路上,假如你碰到南郭先生會怎麼做?

(9) 同學們,學到這裏,這個故事給我們最大的啓示是什麼?

(10) 的確,做人要踏踏實實,要有真才實學。這就是濫竽充數告訴我們的道理。(板書:真才實學)

(11) 說說身邊的濫竽充數的事,找找身邊南郭先生一樣的人。

四、續編故事 拓展延伸

1、續編故事《南郭先生後傳》

附:板書設計:

濫竽充數

齊宣王——南郭先生——齊湣王

愛講排場 裝腔作勢 用人嚴格

真才實學

《濫竽充數》教案 篇六

教學要求:

1、瞭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2、朗讀課文,練習複述寓言故事。

3、培養生字質疑能力和創新思維。

重點: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理解寓意。

教學器具:投影片。

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一定很喜歡寓言吧,說說你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2、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則寓言。

板書:濫竽充數。

3、字典理解“濫”“竽”的意思及注意讀音和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要求:讀正確,做到不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重複。

2、範讀課文。

要求:認真聽,然後再練習讀一讀。

3、默讀課文。

思考: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4、學生質疑,小組討論,教師引導篩選確定:

(1)南郭先生是怎樣混在樂隊裏吹竽的?

(2)後來他爲什麼偷偷地逃走了?

三、重點感悟,揭示寓意

1、學習1——2自然段

(1) 輕聲讀課文,劃出重點句和重點詞。

(2) 投影片出示: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

a 指名讀句子

b 你怎麼理解“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

(3) 指導朗讀,體會南郭先生是怎麼“混”的。

(4) 思考討論:南郭先生這樣混,爲什麼沒被發現過呢?

結合上文理解“講排場”

(5) 說說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什麼?

2、學習3、4自然段

(1)輕聲讀3、4自然段,劃出重點句和詞語並理解。

(2)指名讀3、4自然段

a “這個消息”是指什麼?

b 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爲什麼偷偷地逃走了?

c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彙報。

(3)說說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3、創設情境表演: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竽的同行,這時兩個人會怎麼說?(學生表演後評議)

4、假設同學們碰到了南郭先生,會怎麼對他說呢?(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心裏話)

四、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1、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濫竽充數”的事或人?說一說。

2、總結全文。

《濫竽充數》教案 篇七

一、⑴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十三課《寓言二則》中的第一篇《濫竽充數》,語文教案-《寓言二則·濫竽充數》。(師板書課題:寓言二則· 濫竽充數)

⑵師:什麼叫寓言?(指名回答)

師小結:寓言這種文學作品形式我們以前已經接觸過,它往往是通過一個短小精悍的故事來說明一個十分深刻的道理。

⑶列舉你所知道的寓言故事。(指名回答)

⑷檢查預習情況:指名讀生字詞和課文。

二、新授:

⒈生齊讀課文第一段,思考這一段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

①“排場”是什麼意思?(指名答。本文指齊宣王所喜歡的那種奢侈鋪張的場面。“場”讀輕聲)

②這一段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指名答。齊宣王喜歡聽竽,而且喜歡聽三百人一起吹。)

③本段最後一句話“常常叫三百人一起吹給他聽”,這句話爲下文埋下了伏筆。

⒉指名讀課文的第二段。(要用誇張的語調讀描寫南郭先生裝腔作勢的那幾句話)

①他看到這個機會,這個機會指什麼?(指名回答。常常叫三百人一起吹給他聽)

②“待遇”是什麼意思?(指名回答。本文指齊宣王給南郭先生的報酬)

③“裝腔作勢”是什麼意思?(指名回答。裝出一種腔調,作出一種架勢來矇騙人或嚇唬人)根據這兩句話,你能在插圖中找到南郭先生嗎?這句話生動的描寫出南郭先生裝模做樣、弄虛作假的醜態,最後一句話則說明了他很會作假,作假成功,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寓言二則·濫竽充數》》。

④就是這樣一個根本不會吹竽的人,居然能在吹竽隊成功的混了下去,同學們來總結一下是什麼原因。(指名回答。客觀:常常叫三百人一起吹;主觀:他很會作假。稍作引申:制度的缺陷,選拔制度,崗位制度等)

⒊像這樣一個不學無術、弄虛作假的人,難道真能永久的這樣混下去嗎?我們接着看課文的三、四兩段。(指名讀。“挨”讀“āi”)

①事情突然發生了轉折。什麼轉折?(指名回答。齊宣王死了,齊湣王繼承了王位)

②“脾氣”是什麼意思?(指名回答。本文指性情好惡)

③南郭先生爲什麼混不下去了?(指名回答。齊湣王不喜歡齊奏,他喜歡聽獨奏,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逃走了。)

⒋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分小組討論,選代表發言

⒌師生共同小結:沒有真正才幹而不會裝會、弄虛作假、混在行家裏充數的人是經不起考驗的,他的真面目終究會暴露的。

師:希望我們大家都不要做南郭先生那樣的人,而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作業:

⒈課後熟讀課文;

⒉抄寫生字詞。(也可安排拓展內容)

四、板書設計: 寓言二則·濫竽充數

有機可乘:齊宣王常常叫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先生 裝腔作勢:沒出什麼事,欺騙成功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篇八

一、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七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篇《濫竽充數》。(請學生注意“濫”和“竽”字的寫法。)

1、板書課題。

2、什麼叫寓言?(指名說)

3、師小結:寓言這種文學作品形式我們以前已經接觸過,它往往是通過一個短小精悍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雋永的道理,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昨天請大家回去預習了課文,現在請大家自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1)認讀生字

寓言濫竽充數南郭先生腮幫講排場捂着裝腔作勢混(2)文中需要注意的字音:

齊湣王竽眼兒脾氣

2、齊讀讀文,邊讀邊想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1)指名讀文。(2)指名說故事。

(戰國時候,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假裝會吹竽,混在齊宣王的樂隊裏騙報酬,齊湣王繼位後他怕敗露,只好偷偷逃走。)

3、帶着對故事的理解,在昨天預習的基礎上,我們一起來看看題目的表面含義。(1)指名說說。(2)歸納字的含義:

濫:與真實不符,引申爲矇混。

竽:古時一種簧管樂器充數:湊數。(3)連起來說一說。

4、快速瀏覽課文,你覺得哪個字最能表現南郭先生在樂隊裏吹着不成調的竽湊數。(混)

三、理解課文。

1、看到這個“混”字,你能結合上下問提出哪些問題呢?

1(爲什麼能混?怎樣混?最後結果如何?)

2、解決問題。

(1)爲什麼能混?讀讀第一段吧。A講排場你能說說講排場是什麼意思嗎?B出示句子並比較:

他常常讓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

他有時讓三百人吹竽給他聽。

(“常常”能否換成“時常”或“有時”?)

C小結:從“三百人”這個詞可以看出什麼?對,人很多。“常常”又怎麼理解呢?常常是經常這樣,很少改變。齊宣王常常叫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你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對他是一個愛講排場的人,所以我們在讀這一段時就要把齊宣王講排場的氣勢讀出來。誰能試着讀一下。是啊,正是齊宣王的愛面子,喜歡講排場給了南郭先生機會。但他根本不會吹竽,他又是怎樣矇混過去的呢?

(2)我們來看第二自然段,誰能讀一下第二自然段。南郭先生看到這個機會就請求參加吹竽隊,這個機會指的是什麼?指的是齊宣王喜歡聽許多人吹竽,吹不吹聽不出來。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目的是什麼呢?因爲齊宣王給他很高的待遇。誰知道待遇是什麼?指錢或金銀珠寶。

南郭先生是怎麼混的呢?找出相關句子勾畫下來。同學們把這句話齊讀一下。看看這句話裏有哪些動詞,有“鼓”、“捂”。那鼓着腮幫是什麼樣的,同學們自己試着做一下。很好,誰知道“竽眼兒”是什麼?竽上面的小孔。他爲什麼這樣做動作?

C這樣的行爲,在文中用一個詞來概括就叫:裝腔作勢。那麼裝腔作勢的意思是?就是故意做樣子給別人看。誰能到前邊來表演一下南郭先生吹竽時的樣子?其他同學給他配上朗讀。下面男生齊讀一遍,女生齊讀一遍,全體齊讀一遍,再一次體會一下南郭先生吹竽時的樣子。南郭先生這樣裝腔作勢的行爲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混”。、

你能換一個詞來表示嗎?(裝模作樣)E南郭先生這樣的裝腔作勢,在當時結果如何?

(高待遇)用換詞理解待遇。

F他混過了一次有一次,結果不僅沒被人發現還得到了很高的待遇,他當時肯定很()?你能用這樣語氣讀好這一部分嗎?

(3)可世事難料,齊宣王死了。南郭先生還能混嗎?讀

3、4段,

3、學習課文3—4自然段,看結果。

2(1)讀這部分,你能用一個字來說說南郭先生結果如何嗎?(板書:逃)

(2)對於“逃”字,讀了文章,你有什麼問題呢?A逃的原因:一個一個吹。(不適合混了)

B逃之前他會有什麼表現呢?會想什麼?(從動作心理去指導。)C其他人爲何沒有逃呢?

(3)混得像模像樣的南郭先生最後卻逃之夭夭,你從中明白了什麼呢?

生活中有這樣的人或事嗎?

面對這樣的人或事,我們該怎樣做呢?

四、小結:沒有真正才幹而不會裝會、弄虛作假、混在行家裏充數的人是經不起考驗的,他的真面目終究會暴露的。齊讀課文

過渡:濫竽充數這則成語故事使我們受到了啓發教育,南郭先生這個人物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一齊來讀好這則故事,我想這一回再也不會有濫竽充數的人了。

板書設計:

7、寓言兩則

濫竽充數

混--------------------------逃

沒有真才實學

1、在我們周圍有沒有類似濫竽充數這樣的事呢?指名說

生活中:假冒違劣商品害人還影響聲譽

校園裏:聽課不專心,作業不認真,害人又害已

師說明:一個學生不好影響的是他自己和一個班級,一個班級不好影響的是一個學校,一個學校不好影響的是整個教育和社會的聲譽,社會不好影響的是整個國家。2.你願意做南郭先生這樣的人嗎?那麼我們應怎樣做?

拓展閱讀

1、在成語中還有這個成語的意思相近,那你知道“濫竽充數”的近義詞嗎?

2、閱讀《魚目混珠》

從前,有個叫滿願的人買到一顆珍珠,把它珍藏起來。他有個鄰居叫壽量,非常羨慕滿願有顆名貴的珍珠。一次,他在路上撿到一顆魚眼珠以爲是珍珠,也把這個珍珠收藏起來。一天,有個人生病了,醫生看後說需要用珍珠和在藥裏才能醫治。於是,滿願拿出珍藏的珍珠,壽量拿出珍藏的魚目,魚目和珍珠很相似,結果把它當成珍珠和在了藥裏。這個成語故事出自《玉清經》,用來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亂真。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瞭解故事內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3、發揮想象,給故事續寫結尾。

教學重點:瞭解故事內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難點: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今天,我就要考考大家。看圖猜成語,不用舉手,直接喊出來就行!看看哪位同學積累最多,反應最快!準備好了嗎?(ppt出示圖畫)

2、大家發現這些成語有什麼共同點嗎?對了,這些成語都是寓言,誰來說說什麼是寓言?

3、寓言,就是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來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寓言已經相當盛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寓言《濫竽充數》,來,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4、齊讀課題,說說你都知道了些什麼?(竽:古時一種簧管樂器。可看圖理解,順勢點撥“竽”濫竽:吹不成調的竽。充數:湊數。說整個詞的意思。)

5、你是怎麼知道的?(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二、初讀課文

1、昨天請大家回去預習了課文,今天我們先來齊讀課文,看看有沒有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在內。

2、指名齊讀中讀得不認真的來讀課文,指出不足。

3、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三、品讀故事

1、聆聽課文朗讀,思考:文章中出現了哪幾個人物?主要人物是誰?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齊宣王南郭先生齊湣王

2、在文中哪一個字,可以概括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行爲?生思考回答師板書:(混)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圍繞這個“混”字來深入理解課文。

(1)現在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把你認爲是描寫南郭先生混的句子用橫線劃出來。(每逢吹竽,南郭先生總是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

(2)同學們,你認爲這個句子中,最能體現南郭先生混的詞語是哪一個?(裝腔作勢)

(3)接下來請同學們再找一找描寫南郭先生裝腔作勢樣子的句子。(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

(4)同學們,我們能不能來模仿一下南郭先生裝腔作勢的樣子呢?同桌間互相做一做。

(5)誰願意上來扮演南郭先生,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演員天賦?大家給他配上朗讀。

(6)謝謝你的表演,大家評價一下,這位南郭先生像不像?能矇混過關嗎?(7)祝賀這位南郭先生順利過關,我來採訪一下,此時你心情怎樣?

2、教師出示問題:南郭先生在吹竽隊裏是怎麼混的?

3、南郭先生能夠混進吹竽隊,因爲誰?(齊宣王)請同學找到課文中描寫齊宣王的句子,讀一讀,體會一下,齊宣王是個怎麼樣的人?(講排場)

4、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找一找,你認爲文中的哪句話,最能體現齊宣王講排場?(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同學們,正是因爲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吹竽的樂隊就有三百人,而且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所以南郭先生才能鑽空子混進吹竽隊裏。邊說邊板書:三百人一起吹

5、同學們再想一想,南郭先生爲什麼要混進齊宣王的吹竽隊裏?(爲了錢)同學們從課文中的哪句話看出來的呢?齊宣王把他編在吹竽隊裏,給他很高的待遇。同學們“待遇”還可以換成哪個詞語呢?

6、混得像模像樣的南郭先生,和別人拿一樣多俸祿的南郭先生當時肯定很,你能用這種語氣讀好這一部分嗎?

7、可世事難料,齊宣王死了齊湣王繼承了王位,南郭先生還能“混”嗎?請讀讀下文,用一個字來說說?(生讀、交流後板書“逃”)

(1)南郭先生爲什麼混不去了?他到底是聽到一個什麼消息呢?(齊湣王一個一個吹)板書

(2)那麼南郭先生去吹就行了嘛!幹嘛要逃跑呢?(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

(3)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所以當他聽說齊湣王要一個一個吹的時候,他只有選擇——逃跑!師相機板書:逃

(4)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完成表格。

四、明寓意

1、“混”得像模像樣的南郭先生最後不得不逃之夭夭,從他身上你明白些什麼?小組合作討論。

2、濫竽充數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有真才實學,作假充數的人他們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終究會露出馬腳的。

3、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你不難發現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濫竽充數”之類的事情,也有像南郭先生一樣的人。我們一起來“尋找我們身邊的南郭先生”。如:上課時,老師問:“會背誦的請舉手。”結果大家都齊刷刷地舉起手來。背誦時,有的同學只是跟着動動嘴巴,卻沒有發出聲音,在那裏濫竽充數而已。

4、你願意做南郭先生這樣的人嗎?那麼我們應怎樣做?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南郭先生逃跑以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南郭先生逃跑以後的故事。(學生交流指名彙報)南郭先生逃跑以後的命運,就掌握在你的手中!(留作業)

六、總結全文

同學們,從一個簡單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深刻的道理,這就是寓言的魅力之所在!同時,寓言,又像一個警鐘,讓我們在認識別人的同時,也能夠不斷地反省我們自己。我們不要做南郭先生,讓我們腳踏實地勤奮學習,練就一身真本領!

七、板書設計

濫竽充數

齊宣王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混逃齊湣王一個一個吹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篇十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會生字、生詞,理解詞語意思。正確地理解《濫竽充數》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能夠複述故事內容。

二、過程和方法

抓住重點詞語,討論南郭先生混在吹竽隊裏成功以及失敗的原因。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白沒有真才實學,矇混湊數是不行的,掌握寓言的寓意,懂得道理,學會做人。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預習,查資料。

板書設計:

濫竽充數濫竽充數成功的原因:?齊宣王喜歡講排場,叫三百人一齊吹竽。?

南郭先生很會弄虛作假,鑽人家的空子。濫竽充數失敗的原因:?齊湣王喜歡一個一個地聽吹竽。?南郭先生本來就不會吹竽。說明了什麼:沒有真才實學而弄虛作假的人,最終總要敗露的。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同學們,成語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些,有誰說說你所知道的成語故事。問題的設置,引出所學內容。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圖片和視頻,以此創設情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入教學主題。

新課教學:

一、揭題解題

1、揭題:濫竽充數

2、教師簡介“竽”,課文出處,寓言簡介。

二、初讀課文

1、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做到不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讀破句。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

2、學生反饋:指名讀,齊讀。解釋字詞。

三、問繞問題,自學課文

1、教師朗讀,讓學生回答問題。南郭先生是怎樣混在吹竽隊裏,而又不被發現的?

2、討論問題,理解課文

(1)討論交流:?每當演奏時,他就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出很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很高的待遇。?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總是叫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

(2)小結:南郭先生濫竽充數成功的原因?齊宣王喜歡講排場,叫三百人一齊吹竽。?南郭先生很會弄虛作假,鑽人家的空子。過渡:南郭先生這樣濫竽充數能夠長遠的呆在吹竽隊裏嗎?

(3)下面請看後面兩段。在文中找找,後來南郭先生爲什麼偷偷地逃走了?(齊湣王喜歡聽人一個一個地吹。)

(4)請你想象一下當時他的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四人一小組進行交流。南郭先生見此景,他想:XXXXX於是他XXXXX

(5)小結:南郭先生濫竽充數失敗的原因?齊湣王喜歡一個一個地聽吹竽。?南郭先生本來就不會吹竽。

四、理解寓意

同學們都知道每一則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後蘊藏着深刻的道理。《濫竽充數》這則寓言也不例外,讀完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了?沒有真才實學,矇混湊數是不行的。

五、課後延伸作業

續寫故事南郭先生逃走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