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高二語文《望海潮》教學設計多篇

高二語文《望海潮》教學設計多篇

高二語文望海潮教案 篇一

教學流程如下:

一、導入

二、1、教師範讀,請學生注意讀音、斷句

2、學生齊讀

3、請學生根據出示的誦讀提示和註釋自由讀課文

4、提問詞義,學生個讀

【感受:1、很規範很傳統的詩歌教學第一環節】

三、分析上闋:

1、前三句:

①請學生描繪,然後問:有什麼感受?

②比較:“長憶孤山”與課文“東南形勝……”

生答師點撥

過渡:引導學生找出三個關鍵詞——形勝,都會,繁華

【感受:2、此處比較甚好,於無疑處生疑,比出了原文的意蘊】

2、品讀“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師:改爲“綠柳小橋……”如何?

生分析:原句更大氣,“煙”顯得朦朧

突然,一個學生說:老師,我覺得可以改成“風柳畫橋,珠簾翠幕”,如何?“珠簾”正好和下文的“競豪奢”照應

教師引導:原文中“風簾”更有動感

學生反駁:我的改句中前面已經有“風”,前後句是動靜結合

教師請其他同學談看法,另一學生說:我覺得不能用“珠簾”,因爲後面有“參差十萬人家”,平常老百姓家不一定都用得起“珠簾”的

教師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個問題我們留到課下探討吧

【感受:3、此處和本課另一處是課堂自發生成的,是優秀的學生說出的個性見解這兩處給所有聽課老師和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爲授課老師沒有把握住精彩的生成而遺憾平心而論,如果我們處在這種大賽的舞臺上,處在那種緊張的情景下,我們能把握住這精彩的生成嗎?我的答案是:至少我不能完全把握住我在聽課時,又震驚又激動——震驚的是很可能我也把握不了這樣的場面,自己的教學機智有待提高;激動的是我能教到這樣優秀的學生該有多好啊!在平常的課堂上,師生之間一定會有很多精彩的對話,從而實現教學相長

說說生成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分別在不同的地方表達了他對生成的看法:“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而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做出相應的變動”“一個好的教師,並不見得能明察秋毫地預見到他的課將如何發展,但是他能夠根據課堂本身所提示的學生的思維的邏輯和規律性來選擇那必要的途徑而走下去”教師講公開課,要把課備到特別透的地步,以隨時生成“不可預約的精彩”我省名師代昆鵬講《定**》,充分的備課使他足以應對優秀學生任何的提問和課堂生成(詳見拙作《準備有多好,生成就有多美》,見2011年1月26日《教育時報課改導刊》)我們應該向代老師學習

再來談此處的突發事件課堂上,最後一個學生回答:“我覺得不能用‘珠簾’,因爲後面有‘參差十萬人家’,平常老百姓家不一定都用得起‘珠簾’的”當時我聽到此處,豁然開朗,忍不住拍案叫絕說得多好,這就是學生的力量啊!是啊,此時教師或許可以抓住這個契機說:“你替老師做了回答改成‘風柳畫橋,珠簾翠幕’,可見這位同學注意到了原詞中的動靜結合,故也改成了動靜結合的句子但是,它的下一句緊接着是‘參差十萬人家’,所以此處強調的是人家多所顯示的繁華,而非豪奢的繁華而‘競豪奢’所總結的則是與其緊挨的上文‘市列珠璣,戶盈羅綺’你的改動或許是作者最初想到的,但作者爲了每一層所強調的重點,或許忍痛改成了現在的句子總之,你的句子同樣精彩”

呵呵,這都是事後諸葛亮的不當之言還是那句話,若我處在當時的情境下,我亦不能把握好,我們不能苛責餘老師】

3、品讀“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①學生描繪這幾句的畫面

②這幾句中哪個字更好?

學生賞析:“卷”……

教師引導:捲起千堆雪……

教師說:請大家對這幾句連讀三遍,一遍比一遍大

【感受:4、析畫面,煉字,這些環節進行得有聲有色】

4、品讀“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問:爲何選“珠璣”“羅綺”?

生答師點撥

【感受:5、分析意象也很典範】

5、學生齊讀上闋

四、下闋:

1、學生個讀

2、品讀“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句

問:哪個詞表現了老百姓的快樂生活情態?

A生答師點撥

B教師引導:你想到了什麼?生答,教師也談自己的感受

C齊讀

【感受:6、抓點抓得太好了!“嬉嬉”二字品得相當到位】

3、品讀“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①哪些詞表現了官員的快樂?

生答:乘醉,吟賞

教師引導:請與歐陽修“而不知太守遊之樂也”的與民同樂比較

學生比較

另一學生突然說:“老師,我覺得本文與民同樂有點假,因爲作者寫本詞是爲了奉承官員作者寫得這麼美是爲了展示自己的才華,很可能背後(的景)不是這樣”

教師:你思考得更深刻咱們班學生的思維真活躍啊由於時間關係,咱們在這裏不做更多的探討了,同學們下課去研究一下

【感受:7、這裏又出現了一次沒有把握好的生成詳細的解析見感受3若是我,也會把握不住後來,王婭老師評課時提出了一些解讀而我當時聽到學生的這個看法時,心中很爲學生的部分看法叫好——難道這首詞沒有奉承之意嗎?當然有學生的感覺多敏銳啊,教師可以肯定學生的部分看法】

4、請學生描繪“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麗畫面

生寫作、展示

【感受:8、此處的寫作與上面的比較、換字、直接品味等教學方法又有所不同,方法多樣,教學節奏鮮明】

五、總結:

1、教師總結時把自己的板書形成畫軸

2、教師展示自己的詞作

【感受:9、教師板書成畫軸,很別緻,匠心獨運

10、教師敢於寫詞,有實力,有功力,可惜沒有時間念】

九年級《望海潮》優秀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作者,掌握詩詞的誦讀技巧。

2、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教學重點 )

3、學習詩詞中鋪陳的表現手法

(二)過程與方法

反覆吟詠,感受詞的音律美;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學習方法

1、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反覆誦讀,感悟體會。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同學們,俗話說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江南勝景自古令人魂牽夢繞,富有天堂美譽的杭州更有天賜美景,錢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濤卷霜雪,西湖美景則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的景緻,美的畫面,美的筆調,美的神韻,美的音律,美不勝收。今天我們就通過柳永的《望海潮》,來領略一下這人間天堂的美麗景色。(板書)

(二)知識積累

1、詞的基本常識(見補充資料)

2、作者簡介 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爲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 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對宋詞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有《樂章集》,詞作《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頗有名。

3、背景介紹

宋真宗鹹平末年,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與此時任兩浙轉運使的孫何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訪他,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這首詞,並使其在青樓被廣泛歌唱以使孫何知道,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所以這是一首投贈詞,目的是得到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

(三)整體感知 反覆誦讀

1、請學生聽朗讀錄音

2、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感知大意(交流以什麼樣的語調帶着什麼樣的情感來讀)

3 、再讀課文

朗讀指導:

①感情飽滿,適度誇張。

②上片首句在“繁華”處讀升調且頓,爲下文蓄勢;寫錢塘江潮壯觀的詞句、如“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的而有氣勢的詞語,音調急促,彷彿大潮劈面奔涌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

③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優美,詞曲變長,節奏要平和舒緩,讀出心曠神怡之感。結尾祝願之辭要讀的懇切。

4、概括詞上下片的內容

(四)合作探究賞析(品味語言、鑑賞形象、感受意境)

1、鼓勵學生合作交流,並有重點的鑑賞自己喜歡的語句(從概括詞意、分析意象、描述意境、推敲詞語、修辭表現手法等方面引導鑑賞),每人也可重點選取一句鑑賞,之後交流。

上片重點賞析“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下片重點賞析“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引導賞析(1)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東南形勝”,是從地理條件、自然條件着筆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很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是從社會條件着筆寫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裏人衆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爲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 是主旨句,在結構上總起全文。

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自古繁華”進行鋪敘。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寫。“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寫。這裏選擇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一“繞”字盡顯古樹成行,長堤迤邐之態,“霜雪”比喻浪花,一“卷”字又狀狂濤洶涌,波浪滔天之勢。寫出浪濤的力度與氣勢,對浪花飛濺的情態寫的更形象逼真, 大有滔天濁浪排空來,排山倒海山可摧的氣勢。城外,煙雲綠樹環繞着江堤平沙,江水涌起的波濤如霜如雪,錢塘天險無邊無涯。錢塘八月觀潮,歷來稱爲盛舉。寫杭州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是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寫。描寫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情況——“市列珠璣”,只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品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着情況——“戶盈羅綺”,家家披羅着錦。“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

詩人筆下的錢塘真是繁華的不得了。

(2)下片:寫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寫“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 “重湖”,寫湖本身,西湖有裏湖和外湖;“疊巘”,寫湖岸,山峯重疊。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說“清嘉”。“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裏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我們可以聯想到南宋楊萬里的詩:“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三秋”,從時間着眼,點出桂子 飄香的季節。“十里”,從空間着眼,渲染荷花的面積之廣。這一句牽動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這些意象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把不同季節的美景寫得高度凝練,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的最美的景緻概括出來,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傳說金主完顏亮讀到這首詞後,對“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於1161年大舉進攻南宋。謝處厚有感於此,寫了一首詩:“莫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豈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作者把完顏亮大動干戈的責任歸到柳永身上。雖是傳說柳永犯了個美麗的錯誤,但也說明柳永把杭州美景寫到了極致。

無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西湖都是美的,景美人更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爲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謂笛聲歌聲晝夜不停,在晴空中飄揚,在月夜下盪漾。“羌管弄晴”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是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所以這三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遊樂。“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寫杭州官員的遊樂,分兩方面,一是“乘醉聽蕭鼓”宴酣之樂,二是“吟賞煙”山水之樂。“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對官員的美好祝願。“好景”,表層意思是指錢塘的美好景觀,實際代指其政績成就。

(五)問題探究:

1、這首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圖景)

2、試說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地理位置 、歷史傳統、自然景觀、市井面貌、百姓生活)

3、這首詞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杭州風物的驚歎、讚美、豔羨。對兩浙轉運使孫何的奉承)

4、這首詞的寫景有什麼特色? (善於鋪敘,是此詞的特色之一。這首詞選取最典型、最具表現力的景物,從最有特色的角度,鋪敘,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對杭州的繁華景象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特別是對錢塘潮和西湖的描寫,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體形象。極力鋪排,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六)拓展延伸:

請學生回憶描寫杭州、西湖的詩句。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白居易《憶江南》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七)再讀課文:

人說美景如畫,然而這般美景恐怕用盡天下丹青也描繪不盡,讓我們再一次走進《 望海潮》,走進杭州,去體驗那湖光山色,去遊覽那充滿魅力的人間天堂。

(八)佈置作業

1、背誦默寫《望海潮》

2、用散文化的語句描述《望海潮》中你所喜歡的詞句內容。

高二語文《望海潮》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宋詞的常識和詞人柳永的有關成就貢獻,分析意象與意境,把握情感,分析表現手法。

2、在誦讀中品味語言,通過合作探究完成對藝術手法的分析和鑑賞。

3、激起對祖國美好山河的熱愛及對美好生活的珍惜。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結合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詞詞,提高閱讀詩歌閱讀能力。

思維發展與提升:分析意象與意境,把握情感,分析表現手法。

審美鑑賞與創造:反覆吟詠,體會本次的音韻美。

文化傳承與理解:感受送出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山河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意象意境,理解內容和情感,並對藝術手法進行賞析。

難點:品讀語言,對藝術手法進行賞析。

課前準備

1、指導學生完成預習

2、製作課件

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盛景,四股令人魂牽夢繞。富有天堂美譽的杭州更有天賜美景,錢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濤卷霜雪,西湖美景則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的景緻。美的畫面沒得比跳美的神韻,美的音律美不勝收,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劉勇的《望海潮》來領略一下這人間天堂的美麗景色。

二、寫作背景

《望海潮》是柳永年輕時的作品。他從家鄉福建崇安前往開封應試,路過杭州,拜謁舊兩浙轉運使孫何,寫了這首詞贈給他。所以,有人說這是投贈之作(在宋代以長調來寫景物投贈之作,當以柳永青年時期所寫的這一首詞爲較早),但詞中描寫景物多於寫投贈之意我們也不妨把它作爲寫杭州風景的作品。柳永用鋪敘的手法,由都會而重湖,由十萬人家而釣叟蓮娃,層層展開,淋漓盡致地反映了北宋前期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富庶的太平景象。

三、作者介紹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於沂州費縣(今山東費縣),北宋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爲中古士族河東柳氏,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鹹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縣令、曉峯鹽監、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四、題目解說

“望海潮”,詞牌名,一百零七字,雙調,上片五平韻,下片六平韻,一韻到底。也有於過片(下片的起句)二字增一韻的。

五、層次結構

全文可分爲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第二部分:寫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六、全文分析

1.《望海潮》是怎樣鋪敘和讚美杭州的美麗與繁榮的?

從構思上看,“形勝”和“繁華”是詞眼:“形勝”指自然環境的美,“繁華”指經濟的繁榮發達。“煙柳畫橋”“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描寫的都是杭州美麗的自然景觀;“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描寫的是杭州的人文景觀和經濟的繁榮。

2.如何認識柳永在《望海潮》中對杭州的歌頌?

這首詞是投贈之作,是柳永投贈給孫何的。孫何當時在杭州任兩浙轉運使。詞中“千騎擁高牙”等句,是就孫何而言的。由於是投贈給杭州長官的作品,目的是求得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因而不免對當時的杭州進行了誇張描寫,也免不了要以恭維應酬的話語作結。但是,透過“競豪奢”這樣的現象,還是可以看到杭州“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殷實富庶、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輕快歡欣以及“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的風流瀟灑,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北宋當時的社會生活面貌。

柳永對杭州的歌頌中也包含着對勞動人民的讚賞。“煙柳畫橋”並非天然生就,而是勞動人民利用河山、改造自然的結果。“雲樹繞堤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是勞動人民用辛勤的雙手造就的。柳永對此大加讚賞。

3.《望海潮》一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試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的,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望海潮》描繪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寫杭州突出寫了以下幾個方面:從地理位置上說,它是東南重地;從歷史傳統上說,它自古以來便是繁華都市;從自然景觀看,這裏有著名的錢塘江,有秀麗的西湖;從市井風貌看,其建築、設施極其美觀,人口密集;從百姓生活看,人民安居樂業,笙歌處處,老少都心情愉悅。作者在詞中全面、細緻地描繪了杭州的繁華與美麗,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杭州風物的驚歎讚美與豔美之情。

4.“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兩句詞廣爲流傳,請簡要賞析其內容

“三秋”,從時間着眼,點出桂子飄香的時節。“十里”,從空間着眼,渲染荷花的面積之大。“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將不同季節的美景寫得高度凝練,把西湖乃至整個杭州最美的景緻概括了出來,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七、中心思想

這首詞運用鋪敘的手法着力描寫杭州城內外的美麗景象,表現了錢塘(今浙江杭州)的繁華,展現了一種物阜民康和諧安定的社會風貌。這首詞一方面表達了詞人對杭州的喜愛與讚美,另一方面歌頌了此地的長官治理有方,政績卓著。

八、寫作特點

①詞風豪放,巧用誇張。

其寫景之壯偉、聲調之激越,與蘇軾相去不遠。特別是由數字組成的詞組,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騎擁高牙”等在詞中的運用,或爲實寫或爲虛指,均帶有誇張的語氣,將大都市的興盛繁華描繪得淋漓盡致。

②工於鋪敘,善用白描。

開頭三句,一說地理位置,二說政治地位,三說歷史,俯仰古今,總括全局,爲下文張目。“煙柳”二句,前寫環境,後寫居宅,繼以“參差”一句總結。接着寫江,對“東南形勝”作進步的交代;繼而又寫市場、人家,對“繁華”作進一步的描寫。下片寫西湖景象,從環境寫到生活,從風景寫到人事,最後稱頌孫何,在應酬歌頌中不離杭州,呼應開頭。全篇以鋪敘見長,但又非平鋪直敘,尤其是開端、結尾處都以白描爲主。

③善用點來富有層次感。

上片中“東南……”是點,點了杭州城的繁華熱鬧,宏偉氣派。接着從城市規模、自然景觀、市井風貌三個方面分別進行詳細描繪,是染。通過具體描述直觀且鮮明地展現了大都市的風采。下片中“重湖是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染,從山水之美、湖荷之勝、人文風貌之佳三個方面進行點染。

九、補充資料

柳永詞的特點

“柳永的詩詞悽婉綿長、充滿着兒女之情,他的用詞意境脫俗、豪放不羈,他的詞音律婉轉、平易輕快。他更善於將情景交融,加上他詞中的詞都非常美,所以一般來說他的整體詩詞充滿着音樂和旋旎之美。”

十、總結全文

這首詞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下片寫西湖,展現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全詞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敘曉暢,形容得體,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此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佈置作業

有人說《望海潮》這首詞描寫了都市的繁華景象,拓展了詞的題材領域,但作爲投贈之作,這一寫作目的對於它的內容和表現手法都產生了不好的影響,有歌功頌德之嫌。請談談你的看法。

課後訓練

作業

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萌芽於南朝,宋代到達全盛時期。詞最初稱爲“曲詞”或“曲子詞”,別稱有: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

B.詞一般分片或闋,不分片的爲單調,分兩片的爲雙調,分三片的稱三疊。依其字數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調”“長調”之分。

C.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一顆光輝奪目的`巨鑽。它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標誌着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

D.宋詞基本分爲婉約派和豪放派兩大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觀、陳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蘇軾、辛棄疾、柳永等。

2.有關《望海潮》一詞,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詞的上片,一開頭就以鳥瞰式鏡頭攝下杭州全貌,點出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所詠主題。

B.自“煙柳”一句開始,從多個方面描寫杭州之美麗與繁華,例如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居民住宅的雅緻等。

C.“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璣”與“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但詞人綴以“競豪奢”一語,表現了自己對普通市民奢侈生活的反感。

D.下片前半段專詠西湖,從湖山盛景、桂子荷花、晝夜笙歌、湖中人物等四個方面描繪了它的美好風貌。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認真聆聽了張老師的“數學之美和數學的無處不在”的講座後,同學們都感到收穫很大,學習數學的熱情得到了極大的激發。

B.參加這次探險活動前他已寫下遺囑,如果萬一在探險中遇到不測,四個子女都將從他的鉅額遺產中按月領取固定數額的生活費。

C.謠言的破壞力是毋庸置疑的,如不及時撲滅,會使整個羣體處於一種恐慌狀態,對公衆造成的創傷,乃至引起社會的動盪,也不是不可能的。

D.藝術作品作爲人類的精神產品,依存於一定的物質載體,它是直觀的、具體的,能爲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物質存在。

4.下列劃線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東南形勝,三吳都會勝:優越

B.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圖:畫

C.寒蟬悽切,對長亭晚對:面對着

D.都門帳飲無緒緒:頭緒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陳亮屬於豪放派,柳永屬於婉約派。

2.答案:C

解析:“詞人綴以‘競豪奢’一語,表現了自己對普通市民奢侈生活的反感”表述有誤,詞中無反感之意。

3.答案:D

解析:A項,成分餘,“聆聽”含有“認真聽”的意思,應刪去“認真”。B項,成分贊餘,“如果”與“萬一”重複應刪去“如果”。C項,成分贅餘,應刪去“對公衆造成的創傷”中的“的”。

4.答案:D

解析:緒:心情,心思。

教學重點 篇四

1、體會煉字技巧。

2、學習點染藝術。

語文《望海潮》教案 篇五

學習目標:

1、體會詞的音律美,感受詞的意境美。

2、探究學習這首詞的藝術手法。

學習方法:

以學生爲主,誦讀、討論、分析、感悟。

情感態度價值觀:

瞭解宋代杭州的繁華富饒,增強民族自豪感,瞭解作者的寫作目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去過杭州嗎?(我也沒有去過。)我這裏準備了兩幅杭州風景的圖片,大家欣賞一下。(展示課件)一千年前的杭州是什麼樣的?我這裏沒有圖片了,我給大家準備了一幅“文字圖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究的《望海潮》,作者是北宋的柳永。(展示課件,板書課題、作者)

2、明確探究學習的目標。(展示課件)

3、介紹作者、背景,複習關於詞的知識,(展示課件)。

二、誦讀課文,感知內容,體會意境。

1、初讀課本,掃除字音障礙,詞義、詞的活用,分小組進行,小組成員互相覈查。

2、再讀課文,體會詞的音韻美。(本詞押“a”韻)。(指導學生齊讀)

3、欣賞“文字圖畫”。(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能說出大體意思就要熱情鼓勵)

(1)哪些詞語最能概括體現出杭州的特徵?

形勝、繁華(板書)

(2)作者具體寫了哪些景物或場面表現這些特徵?

(同學找出具體景物和場面,並作簡要分析)景物場面

(3)這些景物給你什麼印象?一個詞(字)概括(美景------美(板書)(有類似的詞語就可以)

(4)生活場面呢?

民------樂官------愉(板書)

(5)一個詞概括“人間天堂”(板書)

(6)探討最後一句,幫助加深理解全詞感情,照應投贈之作,“好景”值得誇耀----祝願早日回到京城。

驚歎、讚美、羨慕的感情。(板書)

(7)帶着感情再次誦讀課文

小結文字圖畫:這些景物和場面,就是詩詞當中的意象,本詞藉助意象所給人的美的情趣,所體現出來的歡樂愉快的情調,就是本詞的意境。

嗅覺們再來吟誦一遍這首詞,雖不一定“搖頭晃腦”,內心一定要傾情投入,把詞所體現的情調讀出來,感受詞的意境美。(先自由讀,再找一個同學範讀)。

4、同學們讀的已經相當不錯了,換一種考查方式,前後四位同學一組,在詞中找出一句你們最欣賞的句子,藉助想象和聯想,用語言文字描繪出來,一人執筆,合作完成。

(1)、找同學讀

(2)、小組之間交流

(3)、貼到後黑板“合作探究展示臺”上。

5、學習探究藝術特色。

四、作者爲什麼把這首詞寫得這麼美?同學分析探討,在課文中找到依據並分析。

(1)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2)先概括後具體,一句一景,從不同角度來寫,寫景有層次感。

(3)運用了比喻、誇張、鋪排、點燃、動靜結合等手法。

(4)用詞特別準確。

作用:突出表現了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6、情感態度價值觀:宋代已如此富有(投贈之詞,多少有點誇大),應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7、小結課文。

五、佈置作業:

1、找出二個用詞準確的例句並分析。

《望海潮》原文和譯文

原文:

江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譯文:

東南形勢重要,湖山優美的地方,三吳的都會,錢塘自古以來十分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樑,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房屋高高低低,約有十萬人家。高聳入雲的大樹環繞着沙堤,怒濤捲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綿延無邊。市場上陳列着珠玉珍寶,家庭裏充滿着綾羅綢緞,爭講奢華。

裏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歡快地奏樂,夜晚划船採菱唱歌,釣魚的老翁、採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着長官,乘醉聽吹簫擊鼓,觀賞、吟唱煙霞風光。他日畫上美好景緻,回京升官時向人們誇耀

《望海潮》教學反思

《望海潮》對於我來說,是新課文,是人教版必修四中宋詞單元的作品,是柳永歌頌城市繁華富庶的代表作。這首詞意象多,情感充沛,共一百零七字,屬於長調慢詞,難於理解的詞句較多,對於學生來講,鑑賞有一定難度。

在講這節課之前,我做了精心的準備,蒐集了大量的資料,參考了很多老師的教學設計,但感覺這些資料教學內容千篇一律,問題設置極爲平常,不能調動學生興趣,探究的問題既沒有廣度也沒有深度,就開始自己設計起來。

首先是導入,我從柳永入手,精要地講他名字的由來、作者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本詞的社會影響及本詞誕生的背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再加上我製作的精美課件和當堂現場朗誦,更是讓這種學習氣氛更加濃郁。

在講課期間,我還讓學生不斷讀課文,走進文本,小組合作探究。先從大局入手,宏觀把握全篇文章,用原文詞語概括杭州的富庶繁華,再結合我們的印象中的杭州,對之有一個總的把握,再分析概括上下片的內容,做到了整體上的心中有數。

在探究環節,我設置了三個問題,一個是內容上,作者從哪些方面寫杭州的美麗繁華富庶,選取了哪些意象,表達了什麼情感;一個是語言上,分小組起立討論鑑賞其中的一句或幾句,散文化並說出手法、效果;一個是在寫景上,還是分小組起立探討鑑賞其寫景的方法。通過這三個探究題的設置,充分讓學生享受課堂,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有充分的思考和大膽的表達。小組合作了,不再迷茫了,大家回答的時候也有的說了,學生更加自信了,思維能力也越來越強了。

在探究環節,我也引進了小組競爭機制。課前,把學生分好小組,每個小組都給自己組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如“北冥魚”、“懷瑾”等。我在課前就把這些小組的名字在黑板上寫好,到探究的時候,學生開始回答問題,回答對一個加2分,起初是幾個人舉手,到後來就變成搶答了,場面極爲火爆,也讓講臺上的我和在場的老師感到震撼。原來,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這樣調動。

整個探究環節用時近30分鐘,主要是學生的盡情表達和老師的適時點撥引導,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觀積極性,受到了意象不到的成果。

在這節課的後8分鐘,我做了一個知識遷移拓展,在給我自己班學生講課的時候,我佈置了一個作業,每個學習小組完成一篇仿作,題目爲《望海潮秦皇島》,高一2班侯雨奇同學的作品寫得最好,我就把它拿到這節課請大家賞析,一個16歲少年的作品,能寫出這麼有內容的詩詞實屬不易。全體19班學生對此進行了小組合作賞析,從內容、手法到語言、結構,學生們賞析得很好,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縱觀這節課,我覺得自己上得比較成功有如下亮點:

1、學生有效活動較多,小組合作得很有效率感,討論熱烈,回答問題積極踊躍。

2、學生讀書,教師要求明確具體,極富氣勢。

3、教學流程順暢,教師語言簡潔,教師的語言極富鼓勵性。

4、教學設計充分體現課標精神,問題設置讓學生有話說,還有一定的約束性,能充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二語文《望海潮》教學設計 篇六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城市——蘭州。蘭州也被評爲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我們蘭州人爲什麼會感到如此幸福呢?

二、簡單介紹柳永在宋代詞壇做出的貢獻

1、柳永是宋代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

2、柳永改變了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天下的格局,使長調與小令平分秋色。

三、品讀詞作

1、請一位學生朗讀《望海潮》 ,如有錯誤,請其他學生糾錯。目的:讀準字音。

2、請全體學生看文中註釋默讀本詞。目的:理解詞意。

3、老師配樂範讀。請學生注意朗讀的語速及節奏。

4、請全體學生齊讀。

四、品析杭州自然風物之美

1、“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明確:運用煉字法,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字詞來品析詞句的意境美。例如:“煙”:寫出了柳樹迷離朦朧的意境。根據意境指導朗讀:輕聲舒緩的讀。

2、“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明確:運用煉字法,分析“繞”、“卷”用字的妙處。根據意境指導朗讀:音調急促提問:此句爲何與柳永婉約派詞風不盡相符?明確:由於年齡、際遇的不同。

3、“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分析湖山、桂子、荷花的意象營造的`意境。根據意境指導朗讀:驚歎、豔羨的讀。

五、品析杭州百姓生活的繁華和諧

1、“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展現了杭州人民生活的富庶和奢華。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明確:運用互文見義的手法營造出歡樂祥和的意境。通過“嬉嬉”一詞瞭解杭州百姓生活的怡然自得。

根據意境指導朗讀:熱鬧、祥和,輕快地讀。

3、“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根據意境指導朗讀:陶醉滿足的讀

六、小結:

詞人柳永一句一景向我們細緻入微的描繪出杭州的三重美:美在風景、美在生活、美在和諧,融情入景,表達了詩人對杭州的喜愛與讚美。

七、遷移應用:

品讀了柳永筆下杭州的三美,請學生們觀看有關蘭州的幻燈片,用美的眼光、智慧、優美的文筆描繪出我們腳下這片熱土的美麗之處,表達對它的熱愛與眷戀。然後與同學們分享寫作的內容。

八、佈置作業:

1、背誦默寫《望海潮》;

2、蒐集有關杭州美景的詩詞。

板書設計:自然風物 壯美清嘉

百姓生活 繁華富庶

官民同樂 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