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推薦(精品多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推薦(精品多篇)

九年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作品中的重要一篇,充分地體現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本文又是孟子論說文的代表,富有氣勢,所以本文的學習對掌握孟子思想及其作品特色很重要。

本文我在設計時,首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環節。一是對作家作品的瞭解,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達到學習目的。二是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學生可以自己憑藉工具書及其課文註釋,自己學習。

其次調動學生合作的意識,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自主合作地學習一些難於理解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讓學生對於文言翻譯有不理解之處,小組合作交流,再不理解的全班共同探究。二是對於本文可以提出一些在內容上不理解的問題,然後教師整合問題,有目的的講解課文。

再次本文的朗讀是一個重點。教師先範讀課文,學生談聽後的感受,並且初步感受本文的語言特點,排比句式的運用。學生再練習讀、彙報讀。在講解課文過程中,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感悟和理解,再深一層次品讀課文,進而學會朗讀課文,讀出本文的語氣和感情。

孟子的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即便是現在也如此。一團和氣,人和路路通、家和萬事興等等,“人和”思想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離不開,在拓展練習階段,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讓同學們談一談你所瞭解的“人和”思想在生活中的影響。聖哲的思想對現實的意義是我們學習古人文章的目的,所以我們要能夠穿越時空的界限產生正確的認識和評價。

本文我也藉助多媒體這一手段,幫助學生明確課文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我首先出示了作者資料,讓學生了解到孟子和他的作品特色,同時也爲以後學習打下基礎。在翻譯課文中,我藉助幻燈片幫助學生理解語言難點,在拓展練習階段,我首先出示兩幅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到“人和”思想的具體體現,使學生容易產生聯想,進一步理解這一思想。作業中,我希望同學們能課下閱讀孟子文章,變學習爲興趣,達到真正的學習目的。

本文由於內容較多,在時間的把握上比較困難,對於這方面,我以後還要更精心的設計我的教學,使之更完善、更合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篇二

一、直接導入

二、確立學習目標:

1、反覆朗讀、背誦、理解詞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脈絡,把握相關文體知識。

3、理解“人和”的含義,並從中受到教益。

三、簡介作者、作品

1、學生交流積累

2、出示孟子《孟子》知識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範讀課文

引導學生注意:讀音停頓

重音節奏

2、隨師齊讀課文——鞏固、體會

3、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議論的中心

五、翻譯理解文意

1、出示重點字詞、句——交流

2、請學生質疑、補充

3、重點檢測

六、朗讀鞏固——男女生分讀

七、深入研析

質疑:

1、文章怎樣論述文章中心論點的?

(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論證方法、和行文條理)

3、在第一個事例中,哪些詞最能突出“天時不如地利”?

4、第二個事例中運用了什麼句式?有什麼作用?

5、提綱試背

6、舉完兩個例子後得出什麼結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道”與“人和”有何關係?

8、戰爭與治國,哪個是作者最想表現的?爲什麼從戰爭入手?

八、一分鐘試背、涵詠

九、結合現實、歷史,請學生再舉一兩個例子證明人和的重要性。

十、小結

十一、誦讀中結束

國中語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優秀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性活用等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教學重點: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1.誦讀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朗讀視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師生共同研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說理思

路,把握說理方法,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品味語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講淮海戰役中民工支前導入:得民心者的天

二、資料助讀:

孟子與《孟子》

孟子,名 ,字 ,鄒(現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 、、。他是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常以“孔孟”並稱。他生 活在兼併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主張 以統一天下,曾遊說樑、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_著書立說。 是孟子及其_萬章等著,長於言辭,其文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後來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頓。

2、聽了課文的朗讀,你知道怎麼讀了嗎?關鍵是讀出文章的氣勢。那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放聲朗讀吧!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學習文言文朗讀是第一步,那麼接下來第二步我們該做什麼了

呢?好,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自己翻譯課文,弄懂課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號,待會可以舉手提問。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五、研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

六、討論課文論證的語言:邏輯嚴密、氣勢磅礴(對比、排比的運用)

七、小結:孟子借談作戰取勝的條件來闡明他的政治觀念。

他主張:國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國家,讓國家長治久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

2、背誦課文;

3、學習本文闡述道里的方法;

4、領會課文深刻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積累文言知識;領會課文深刻道理。

2、難點:學習古代名家闡述道里的方法。

教學設想:緊扣文本,以學生自求探索、合作探究爲主,教師作適當點撥。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

2、釋題。(嘗試讓學生釋題)

二、朗讀課文

1、指名學生朗讀。

2、正音:郭(guō) 粟(sù ) 夫(fú ) 域(yù ) 畔(pàn )

3、集體朗讀。

三、自求探索:藉助註釋,嘗試翻譯全文。(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在學習小組內討論解決,也可以向老師提出質疑)

1、學生自學、討論、質疑。

2、檢查自學效果。着重要求學生掌握以下詞句:

⑴解釋加點詞

①得道(施行仁政) ②天時(有利於戰爭的天氣、時令)

③地利(有利於戰爭的地理條件) ④人和(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⑤郭(外城) ⑥委(放棄)

⑦是(這) ⑧池(護城河)

⑨域(限制) ⑩畔(通“叛”,背叛)

⑵翻譯句子

①環而攻之而不勝(包圍着攻打卻不能取勝)

②委而去之(棄城而逃)

③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

④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缺少幫到了極點,連至親骨肉也背叛)

⑤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所以君子不戰則矣,戰就一定勝利)

四、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2、作者是怎樣論證中心論點的?

3、第四段由談戰爭轉爲談什麼?從而得出一個什麼結論?

4、孟子認爲實現“人和”的途徑是什麼?這正是他哪一種主張的具體表現?

(程序:學生討論-檢查反饋-歸納總結)

五、質疑

六、小結(嘗試讓學生小結)

七、背誦(分小組背誦)

八、作業:以“‘人和’的現實意義”爲話題,寫一篇學習本文後的心得體會。不少於500字,寫在作文簿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篇五

《(孟子)兩章》選自《孟子公孫丑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併戰爭日益激烈,爲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確,突出強調“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具體地說,就是闡明戰爭的勝敗主要取決於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決於統治者是否“得道”。從戰爭談起,最終歸結到如何治國平天下。

教學兩篇短文,應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孟子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排比、對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全面認識《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學習文言文,重在古今對讀,賦予經典作品以新的內涵,體現文化傳承的特點。基於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課堂教學應以誦讀法爲主,輔之以討論點撥法、比較法、競賽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朗讀、譯讀、思讀、背讀、延讀、品讀,最終實現美讀,讓琅琅書聲伴隨整個課堂教學。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標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

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教學重點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學習文言文的關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於文采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可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討論點撥法

3.競賽法

4.比較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師生共同研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說理思路,把握說理方法,品味語言: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那財氣勢恢宏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學生齊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們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層探究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二,資料助讀

1、孟子與《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孟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辯論家。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聖”之稱。

遊說於齊樑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說。繼承孔子的學說,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爲貴”君爲輕”,稱暴君爲“一夫”,認爲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爲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爲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爲“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個人修養,倫理道德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的書。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等合著的。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說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2、寫作背景

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併戰爭日益激烈,爲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

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

2.教師示範背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古代城邑有內外城之分,“城”爲內城,“郭”爲外城;“三裏”“七裏”均非實指,說明城邑之小。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詞用,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合用,構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釋爲“限制”,名詞作動詞用。

“固國”“固”,原爲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使國鞏固”。

“威天下”:“威”,原爲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作“威懾”講。

“寡助之至”:“之”,動詞,作“到”講。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城,內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今指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三裏之城封疆之界(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環而攻之而不勝委而去之(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到)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

(4)注意下列加點詞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環:名詞作狀語圍

(5)古今異義

親戚:(古)父母兄弟;(今)有婚姻關係的

去:(古)離開;(今)到

池:(古)護城河;(今)池塘

(6)補充重點實詞

道: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糧食

天時: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

地利: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

人和: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城:內城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7)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來不遷移到別處,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固,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爲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憑着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五、思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1.講析課文。

提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二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條件及諸多的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亦極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提問:中心論點提出後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明確:2、3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爲“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歸納: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問: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爲什麼還要寫第4段?

引導學生討論後明確: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了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爲“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注意下列詞語: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筆概括了上文三段,“曰”總領發起下文議論。

“君子”,即文章中所說“得道者”。

歸納:第4段進一步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2、具體理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施行;道,仁政;寡,少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時,有利的天氣;地利,地理形勢有利;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討論:本段(第二段)擺出了什麼論據?有何作用?

圍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勝。論證了中心論點的前半部分內容:“天時不如地利”,強調了“地利”重要性。

本段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句式上有何特點?討論其作用?

運用了排比和雙重否定句式。從多個方面強調守城一方佔盡地利,但結果卻棄城而逃,從而有力證明了“人和”的重要。整齊的句式,使得文章氣勢奔放,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學習第四部分,討論:

1、劃出文中的排比句,說說其作用。

從反面推論,指出“城民”“固國”“威天下”應當依靠“人和”,有很強的說服力

2、在此基礎上,作者得出什麼結論?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人和”的實質是什麼?

在於“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4、下文作者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對比論證

5、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總結全文,深化論點

理清結構:本文按“提出論點-分析論證-得出結論”的順序給本文劃分層次。

3.學生依據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六、總結昇華

教師提示,“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學習文言文,要注意聯繫現實,古爲今用,賦予經典作品以時代意義;對於“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繫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

生1:我覺得“人和”就是拉幫結派,君不見,人世間,團團成夥好辦事。

生2: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果招致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衆叛親離;正應了孟子這句古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這一主張,強調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遠見卓識。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這就使他的觀點不可避免地帶有了時代的侷限性。

生4:我覺得,戰爭勝負取決於戰爭的性質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時”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論只能適用於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社會。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要想打勝仗,就必須有最先進的武器,其餘都是次要的。美伊戰爭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嗎?

生5:強權只能橫行一時,絕不可能橫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發展到今天,雖然歐美髮達國家相對來說仍然處於支配地位,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大國的霸權地位已處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運作中是否合乎道義正在成爲處理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關係的準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將會成爲21世紀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觀念。

生6:在當今社會,什麼是合乎“道義”的?什麼是不合乎“道義”的呢?

教師明確,也許可以這樣回答;第一,合乎國家與國家平等的原則,也就是說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應在平等的原則下參與國際事務,第二,有利於維護和平共處,這是鑑於20世紀的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維護和平,避免戰爭,對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中國儒家的思想作爲一種有價值的資源受到我們的重視。

七、歸納全文。

提問: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明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着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

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

提問:應該怎樣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張?

充分討論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於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鑑。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侷限性。

八、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整理課堂發言,寫一篇讀後感。

板書設計

向超

國中語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優秀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瞭解文章大意,初淺瞭解孟子及其思想。

(2)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能自己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

(3)辨析疑難字詞,疏通疑難句意,積累文言詞彙,如一詞多義,虛詞的作用及通假字現象,“郭、池、委、去、固、域、兵革、親戚”等字詞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

(1)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理解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2)反覆練習誦讀,在讀中積累文言詞彙,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內蘊,在讀中鑑賞語言的精闢,在讀中質疑探疑解疑,在讀中走近孟子。

(3)鼓勵學生對課文內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探討,解決疑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人和”的含義,並從中受到教益。

(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3)通過思讀、悟讀,讓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二、教學重點:

1、掌握重要字詞的含義,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掌握文章的論述特點

2、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運用所學議論文知識分析文章。

四、教學方法:預習法,誦讀法,討論法,講讀法,體驗法,說學法

(以讀爲核心,討論點撥,師生互動)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猜一個成語吧!這個成語是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同學們知道這是哪個成語嗎?對,是拔苗助長,那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成語出自哪本書?這個成語出自《孟子》一書。其實,有很多我們常見的成語,如成仁取義,出爾反爾,始作俑者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篇七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理清論證思路,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重點難點:

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中國有句俗話:“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歷史上,對於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學們能列舉出幾位呢?孟子一生滿腹經綸,不在其位而謀“仁政”,展現出他以天下爲己任的博大胸懷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文章,讓大家瞭解一種能夠克敵制勝的方法

二、資料助讀

孟子與《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

傳弟子游說於齊樑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說繼承孔子的學說,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 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爲貴”“君爲輕”, 稱暴君爲“一夫”,認爲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爲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爲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爲“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說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烈、理直氣壯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敵人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比、對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三、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

2.教師示範誦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四、精讀課文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委而去之(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古義: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古義:護城河今義: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 三裏之城(的) 環而攻之而不勝(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環而攻之而不勝(連詞,表修飾)

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 然而不勝者(連詞,錶轉折)

(4)詞類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5)句子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譯: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翻譯: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爲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翻譯:憑着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抓住具體文句去分析與體會,理清字詞含義,以學生活動爲主)。

五、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篇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後由戰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闡明瞭“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後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2、學生嘗試着依照板書背誦課文

六、問題探究

教師提示,“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學習文言文,要注意聯繫現實,古爲今用,賦予經典作品以時代意義對於“人和”,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繫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七、總結全文

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八、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在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話爲話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練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反覆誦讀,理解文意,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重點難點:

反覆誦讀,理解文意,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一、複習檢查

翻譯下列各句: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譯: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2.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翻譯: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爲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二、繼續分析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第二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什麼?攻城一方的攻勢如何?這場戰爭結果怎樣?原因何在?

明確: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裏之城,七裏之郭” ,攻城一方攻勢很大,“環而攻之”, 結果攻城失敗“環而攻之而不勝”,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2、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如何?戰爭結果如何?爲什麼?

明確: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結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承接問題,教師進一步啓發,回答下列問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這幾句話運用了什麼句式?什麼修辭方法?這幾句話有什麼作用?(指明各層次學生回答)

明確:雙重否定句;排比修辭;極力強調這種條件的優越,以示理應守住

4、師:從第2、3自然段來看,作者認爲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哪些?

明確:天時、地利、人和。

5、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什麼?那麼孟子認爲“人和”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明確: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6、作爲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況會怎樣?不得“人和”,結果又如何呢?

明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思考: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這三句話什麼意思?這三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

明確:意思: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運用了排比修辭的修辭手法,使文章氣勢更雄壯、奇偉,使人感覺到一種不容懷疑,無可置辯的論辯力量。

作者以“域民”、“固國”、“威天下”爲引申推論,推出新的論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內容。

三、教師啓發

1.要想得人和,君主應該怎樣做呢?

明確:得道,施仁政

2.孟子的觀點,在今天有什麼普遍意義呢?

(學生討論各層次,學生各抒己見)

歸納:治國、作戰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順乎民心,合乎正義,才能得到人民羣衆的擁護,失去民心的事情,註定要失敗的。

3、應該怎樣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張?

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於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鑑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侷限性。

四、自由閱讀課文,爭取當堂背誦

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抽背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對照註解翻譯課文

板書設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論證簡練嚴謹

語言氣勢磅礴

九年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篇八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擴充文言詞彙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朗讀全文,藉助註釋,疏通文意,把握論證思路

3、反覆誦讀,品味語言

4、正確認識理解得道多助的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

學習目標1、2、3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理解得道多助的現實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些天,我們學習了孟子的文章《魚我所欲也》,瞭解了孟子捨生取義的崇高精神,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近孟子,進一步瞭解主張仁政王道的孟子。

二|導學過程

(一)、初讀文章,把握字音,讀出節奏(初讀字音和節奏)

1、教師範讀文章,要讀出氣勢(可找名家的朗讀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聽讀,注意字音和節奏

2、學生自由朗讀(大聲),讀準字音和節奏

3、學生試讀(可先齊讀,後指名讀,要找2-3名學生,重點看字音和節奏)

(二)、譯讀全文,讀出內容(再讀讀出內容)

1、教師指導分段譯讀全文。(可根據內容把文章分段,降低文章的難度。可分爲第一句,三裏之城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結尾)

學生結合註釋,自行翻譯課文,並標出疑難詞句

2、學生質疑、解答,學生邊讀邊翻譯,教師點撥

重點詞語:

天時: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

地利: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

人和: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山下團結

郭:外城環:圍池:護城河是:這委:放棄去:離開域:限制

固:使鞏固畔:通叛,背叛親戚;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重點句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

3、理思路

①、教師點撥: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學生思考討論: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述的

學生交流

教師交流時邊歸納:

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進攻一方天時不如地利

防禦一方地利不如人和(戰爭需要人和)

域民

固國(治國需要人和)

威天下

國中語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優秀 篇九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標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

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二、教學重點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三、教學方法

1、誦讀法? 學習文言文的關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於文采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可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討論點撥法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播放視頻《雍正王朝》的主題曲,歌曲的主題即得民心者得天下。2000多年前的孟子也曾經提出過相同的觀點。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孟子是怎樣得出這個結論的。

? 二,資料助讀

? 孟子與《孟子》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 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生活在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當時,各大國之間“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統治者是“庖páo有肥肉,廄jiù有肥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面對這樣一個社會現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主張,呼籲各國諸侯重視人民的作用。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說,主張行“仁 政”以統一天下,曾遊說樑、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萬 章、公孫丑等著書立說。 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爲“亞聖”,與孔子合稱“孔孟”。

《孟子》:記錄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論和政治活動。是儒家經典之一, 共七篇,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南宋的朱熹將《孟子》和《大學》《中庸》《論語》並稱“四書”。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 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

?2.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篇十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掌握朗讀節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理清論證思路,背誦全文。

3、賞讀並學習運用孟子的雄辯藝術。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中心論點,理清本文論證思路。

2、賞讀並學習運用本文孟子的雄辯藝術。

教學過程:

一、直入導新課

提到中國古代文學,我們大多想到的是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其實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藏。在這座寶藏裏,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論語》,論語是儒家經典,提到儒家經典,我們很自然會想到另外一部經典,那就是《孟子》。這節課讓我們走進這一部經典的經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學雄辯。

二、初讀明節奏

1、通過視頻瞭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貴君輕;長於雄辯。

2、學生初讀,讀準字音,把握節奏,讀出雄辯之勢。

三、品讀賞雄辯

1、過渡: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激烈,他們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熱衷於戰爭,有的是爲了生存,有的是爲了一統天下,實現霸業。因爲戰爭連綿,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面對這種社會現實,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國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對不義戰爭。請看第一章標題中“得道”是什麼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們細細地品讀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運用他的雄辯藝術向君主們推行仁政主張的。

2、學生通讀全文,根據文下註解瞭解文章大意並研讀思考。

3、分享交流。

學生1:要雄辯先得有自己的觀點。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師:請你分別解釋一下“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意思?

學生1:天時是指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地利是指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人和是指作戰時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師:這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有什麼作用?(學生沉默,老師用紅粉筆標註兩個地利)

學生2:運用頂真,突出人和是作戰克敵制勝的最重要的條件。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1開門見山,亮觀點。單刀直入,顯力量。

學生3:要雄辯得有自己的論據,孟子爲了具體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列舉了具體的戰例。

師:哪些文字與這些戰例相關,請你把相關文字讀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舉了幾個戰例,什麼樣的戰例?

學生3讀“三裏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讀完後學生回答:兩個戰例:攻城不勝和守城而逃。

男生讀與第一個戰例相關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麼城?如何攻?列舉這個戰例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4:“三裏之城,七裏之郭”說明城小易攻,“環而攻之”說明攻勢之大,結果卻沒有勝利,孟子通過分析這個戰例得出:主動攻打,說明攻城方必得天時,結果卻失敗,只能是因爲“天時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這個戰例具體證明“天時不如地利”這個觀點。

女生讀與第二個戰例相關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麼城?列舉這個戰例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牆很高,護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糧食充足的城,結果卻是棄城而逃,用這個戰例來具體證明“地利不如人和”這個觀點。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2列舉戰例,來論證。一攻一守,很具體。

師:這一句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其作用是什麼?

生:排比。

學生齊讀相關句子。

師:這是什麼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麼?

生:雙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條件非常優越,但結果卻棄城而逃,更有力地說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語言也更有氣勢。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3排比句式,增氣勢。大氣恢宏,有氣場。

師:還有哪些句子運用了排比,請一起讀一讀。

學生齊讀: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師:這還是在談作戰嗎?

生:是在談國家治理了。

請一個學生翻譯這一個句子。

師:這是一個什麼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師:治國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險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麼得靠什麼?

生:人和。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4類推治國,靠人和。兩方論證,更全面。

師:孟子還運用了其他雄辯藝術嗎?

學生6:在最後孟子還運用了對比論證,將“得道者”和“失道者”進行對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順之”,“失道”就會“親戚畔之”,最終得出實行仁政的君主“戰必勝矣”,來強調“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師: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順之”“戰必勝矣”。

師: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就能天下歸順,就能握有“人和”這枚“戰必勝矣”的尚方寶劍。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5對比論證,巧結論。得道多助,戰必勝。

4、學生自由朗讀全文,並思考:孟子是按什麼樣的思路來推行其仁政主張的。

學生7根據板書歸納概括:孟子先提出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列舉攻城不勝和守城而逃的兩個戰例來具體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類推到國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後通過運用對比論證得出結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6層層深入,邏輯強。開合自如,真雄辯!

5、學生根據文章思路自由背誦全文。

6、背誦比賽。

四、拓展巧運用。

作業:

請運用這節課我們學習到的孟子雄辯藝術在班級勸告那些寫作業依賴智能手段搜題的同學在學習中學會獨立思考。

附孟子雄辯藝術:

開門見山,亮觀點。單刀直入,顯力量。

列舉戰例,來論證。一攻一守,很具體。

排比句式,增氣勢。大氣恢宏,有氣場。

類推治國,靠人和。兩方論證,更全面。

對比論證,巧結論。得道多助,戰必勝。

層層深入,邏輯強。開合自如,真雄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