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蒲公英》教學設計【多篇】

《蒲公英》教學設計【多篇】

《蒲公英》中班教案 篇一

一、教學要求: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和背誦課文。

⒉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可愛親切造句。

⒊朗讀課文內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地的幻想。

二、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揭示課題

⒈出示蒲公英圖片。

圖上畫的是什麼植物?誰能說說蒲公英的樣子及其有關知識。

⒉教學生字:蒲絨降傘

⒊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出示自讀要求。

⒈出示自讀要求。

⑴自由輕讀練讀課文兩至三遍。

⑵畫出生字詞,練讀生字字音。

⑶標出自然段的序號,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⒉檢查自學情況。

⑴讀出下面生字詞。

⑵指導朗讀長句子。

⑶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⒊範讀課文。

三、細讀第1自然段。

⒈指名讀課文。

⒉討論:小降落傘指什麼?它們在藍天白雲下隨風飄蕩要去幹什麼?

⒊指導朗讀。

指圖1,小朋友看,你們看蒲公英的種子在微風的吹拂下離開了媽媽的懷抱。他們要到廣闊的天地去,它們的心情多麼激動,多麼愉快。我們讀第一自然段時,要用什麼語氣?

四、作業。

⒈描紅。

⒉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⒈抽讀詞語卡片。

⒉按要求填空。

二、細讀課文。

⒈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什麼?

⑵讀後指名回答。

⑶理解詞語。

金光閃閃銀花朵朵黑黝黝

⑷指導朗讀。

要求用親切的語氣讀。

⒉細讀第3自然段。

⑴自由讀課文。思考:小降落傘聽了太陽公公地話,有什麼不同地說法?

⑵讀後討論上述思考題。

⑶理解重點句。

①出示投影片。

這黑黑的泥巴有什麼意思!瞧那金光閃閃的地方一定有數不清的寶貝。到那兒去,我在就會變成百萬富翁。

這顆種子說了幾句話?

這黑黑的泥巴有什麼意思!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說?後面是什麼標點符號?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

指導用蔑視的語氣讀這句話。

這顆種子認爲哪兒有意思?它爲什麼認爲那兒有意思?

理解百萬富翁

指導用肯定的語氣、興奮的感情來讀2、3兩句話。

②出示投影片。

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給我們帶來歡樂!

指名讀句子。

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波光粼粼。

指名說說另外一顆種子爲什麼要落到湖面去。

指導用得意的語氣讀這句話。

③指名有感情讀兩顆種子的對話。

⒊細讀第4自然段。

⑴她們的結果怎麼樣?一起來學習第4自然段。

⑵指名讀第4自然段。

說說幾種小降落傘的不同結果。理解競相開放裝點

⑶再讀課文第4自然段,說說他們的結果爲什麼不同。

⑷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⒈齊讀全文。

⒉複述課文。

⒊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四、教學生字詞。

⒈教學生字字形

⒉指導書寫

⒊練習描紅

五、作業。

⒈讀下面幾個詞語,再說幾個類似的詞語。

一陣陣

黑黝黝

金燦燦

⒉用可愛親切造句。

《蒲公英》中班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幫助幼兒在觀察認識蒲公英的基礎上,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優美的詞句和比喻句。

2、要求幼兒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散文,並能用繪畫等形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3、擴展幼兒的想象,引導幼兒運用積累的經驗與詞彙,仿編新的散文。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散文優美的詞句和比喻句。能用繪畫等形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難點:運用積累的經驗與詞彙,仿編新的散文。

教學方法:觀察法、提問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1、播放課件,激發幼兒興趣:

觀看蒲公英的圖片,教師提出話題“我們看到的蒲公英是什麼樣的?”,引出散文的名字。

2、聽錄音,初步理解散文內容:

①幼兒聽錄音一遍,感知散文的優美。

②教師提問:蒲公英在什麼季節開花?散文裏說青草地上怎麼樣?你最喜歡什麼?蒲公英開着什麼顏色的花?散文裏說“多麼有趣的蒲公英”,它什麼地方有趣?

3、聽看結合,加深對散文內容的理解:

①教師播放課件,圖文配樂朗誦散文,要求幼兒注意傾聽,找一找散文裏是怎麼說蒲公英有趣的?

②教師提問:散文裏是怎麼說蒲公英有趣的?田野的風吹來,它怎麼樣?飛着飛着,它又怎麼樣了?爲什麼說它像一片片雪花?(幫助幼兒理解“輕盈地降落”,幼兒用動作表演出來)

4、學習比喻句:

①舉例說明什麼是比喻句,讓幼兒學說比喻句。

②師生討論:爲什麼說花托上結出的種子像雪白的絨毛似的球?爲什麼飛着飛着,又像一片片雪花?你覺得散文聽起來怎麼樣?爲什麼很優美呢?(幫助幼兒歸納出散文詞語豐富、語句優美的特點)

5、交流互動,提升經驗:

①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春天出了蒲公英開花外,還有哪些花也開放了?陽光照在上面,花怎麼樣?春風吹過,它會怎樣?像什麼?如果春雨打在花上,花兒會怎樣?手摸上去、蜜蜂飛來呢?

②啓發幼兒充分想象,鼓勵幼兒說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話。要求幼兒運用恰當的詞語進行描述。

③請幼兒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花,小組交流:我畫的是什麼花?它開在什麼地方?開着什麼顏色的花?

④拓展話題:你畫的時候,花兒好像在幹什麼?鼓勵幼兒運用比喻句描述。(調動幼兒已有經驗,擴張幼兒想象,爲仿編活動做好準備)

6、提升幼兒已有經驗,仿編散文:

①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繪畫轉化爲一篇散文,大膽進行仿編。

XX上開XX着花,我最喜歡X X花 。XX花開着X顏色的花。多麼X X的花。春風吹來,XX花好像在 XXXX ,小鳥飛來,XX花說XXXX …

②請個別幼兒示範仿編,教師引導其他幼兒進行評價。

7、分享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

①鼓勵幼兒將自己仿編的散文講給同伴和教師聽。

②教師選擇一兩篇幼兒仿編的散文,帶領幼兒一起配樂朗誦。

《蒲公英》教案設計 篇三

各位領導、老師、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將《蒲公英》一課在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向大家做以簡單彙報,請大家批評指正。我的彙報共四個方面:

一、關於教材及其教學目標的確定

《蒲公英》一課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文本以童話的形式講述了蒲公英安家的故事,教育學生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實際的幻想,懂得適合自己的選擇纔是最好的選擇。

本課的教學目標很明確:一要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要能夠正確理解文中的關鍵詞語和課文內容;三要讓學生明白,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實際的幻想,學會選擇。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我把教學重點確定爲,理解太陽公公話語的深刻內涵;把教學難點確定爲,引導學生明白什麼是表面現象,什麼是不切合實際的想法,如何學會選擇。

二、對學生年齡特徵與教學過程之間制約關係的認識

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是確保課堂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和基礎。《蒲公英》教學中,我對學生年齡特徵、認知規律及其與教學過程之間的制約關係,主要把握了以下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1、國小三年級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思維水平階段,抽象理解能力比較弱,這就決定了他們對課文中所蘊藏的人生哲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就必須採取一定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易於接受的特定情境中去學習,去理解,去感悟。

2、國小三年級學生也處在語言訓練的關鍵時期,其記憶類型正向意義記憶過度,但還有明顯的機械記憶的痕跡,這就給教師的講授提出了明確要求:只有在形象化的基礎上引入適當的思考,才能激發學生對文本內涵的探索。

3、他們好奇心強,善於觀察,善於提問,給我們的課堂過程提供了理想的切入點,只有抓住他們的這些特點設計教學,纔能有效駕馭課堂,讓教師的指導作用在教學程序中游刃有餘,進退自如。

三、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策劃與設計

本節課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整體策劃比較豐富,形式靈活多樣,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且不同方法的組合搭配合理,與教學內容相一致,達到了激發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就方法本身而言,主要有:1、學生在老師的安排下進行自主學習,獨立認知,獨立思考。例如閱讀課文,找出符合條件的關鍵詞;2、學生在老師的提示引導下,帶有一定探究性的學習。例如探究太陽公公的囑咐,分析歸納兩顆蒲公英種子的錯誤想法和不幸結局等;3、在相互借鑑中交流學習。例如課堂提問中的相互補充;4、在模擬情境中的鞏固性練習。例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勸說我不要飛向沙漠和湖泊;5、在特定語境中的理解與應用。例如在課文情節中學習字詞;6、在補充資料中進行拓展學習。例如觀察教學中出示的圖片,既彌補了學生感性認識上缺陷,又降低了對關鍵詞語的理解難度。此外,還有在閱讀中的感悟學習,在課外作業中的強化回憶學習等。

四、教學設計中的突出特點

總觀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我個人認爲,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突出特點:

(一)、成功運用了主題教學法設計教學過程。

所謂主題教學法,就是教學過程自始至終圍繞一個主題來組織,在主題的統領下分化教學環節,設計課堂提問,策劃師生互動,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主題一詞是我自己系統反思國小語文課堂,歸納不同類型課文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然後提煉出的一個關鍵的、本質的、普遍的核心詞語,它能直接反映出國小語文課堂的目的和價值。基於這種反思,我嘗試提出了一個新的教學方法,即主題教學法。《蒲公英》的教學,是我對主題教學法的第一次嘗試。我原先以爲只是教研組內部的一節公開課,所以就大膽地拿出來讓大家評議,沒想到今天還有這麼多的老師,看來有些冒險,請大家見諒。

用主題教學法設計《蒲公英》的教學過程,我主要實施了以下三個環節:

一是凝練主題。通讀全文,我發現《蒲公英》一課的終極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明白,許多外表看起來非常誘人的東西,對自己而言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可是教學指導書及各類教參中所確定的教學目標卻是“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實際的幻想”、“要實事求是”等。我認爲,這樣確定教學目標,其實還沒有抓住文本的實質,也就是沒有完全揭示出文本的主題。文中的蒲公英面臨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選擇”,正確的選擇產生良好的結果,錯誤的選擇導致悲慘的結局。而“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實際的幻想”等,只是面臨選擇時應該具有的正確認識。因此,我就把《蒲公英》一文的教學主題凝練成“選擇”。

二是圍繞主題。主題選定後,教學過程就在“選擇”的統領下來設計,來策劃,讓教學始終圍繞“選擇”這一主題來推進。我用以“選擇”爲題的詩歌導課,先給學生設定了一個具體而確定的學習氛圍,也對學生的後續學文給了一個暗示;然後在分析太陽公公的囑咐時,強調了正確選擇的重要性;在分析兩棵小蒲公英種子的思想、行爲和結局時,用列表對比的形式,直觀揭示了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結果;最後又以“選擇”爲題的詩歌總結教學,照應導課,使“選擇”這一主題伴隨教學活動的始終,並引領着教學過程逐步推進。

三是實現主題。主題教學法的關鍵是,通過教學,學生理解了主題的含義,接受了主題的思想,並能用主題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也就是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目標。《蒲公英》的教學中,學生通過理解太陽公公的囑咐,對比不同蒲公英的不同結局,最終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只有適合自己的選擇,纔是最好的選擇。學生不僅自己理解了這個道理,認可了這個道理,還能夠運用這個道理去勸告別人,可見教學過程真正實現了文本的價值和目的。

以上三個環節,就是運用主題教學法來設計教學過程的具體做法。它的優點主要表現爲:

1、把語文課堂升化成生活的場景,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教給了學生可以受用終生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法,實現了新課標中的大語文教育理念,落實了文道統一的基本要求。

2、教學主題鮮明,思路清晰,目的明確,內容集中,既利於教師的教,也利於學生的學,讓語文課堂“形散而神不散”, 提高了教學效率。

3、幫助教師跳出教材教教材,把教材當做實現教學目標的工具,而不是教學的目的。這就便於教師駕馭課堂,以免偏離教學目標。也能讓教師…本站 …在教學設計中思路更開闊,方法更靈活,素材更豐富,讓課堂更生動。

(二)、成功運用了嘗試教學模式組織教學。

在突破教學難點時,我採用了嘗試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讓學生理解小蒲公英種子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結局,並從中感悟正確選擇的重要性,掌握正確選擇的科學方法,這是實現本課教學主題的關鍵所在。爲此,我沒有進行過多的分析和解釋,也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先給學生出示了嘗試教學提示表,讓學生清楚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進度;再引導學生根據表格說明和要求開展自主嘗試學習,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然後在點名回答中給予必要的評價,糾正學生嘗試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偏差;接下來提示學生對照表格中的內容,觀察和比較不同的蒲公英種子最終的結局,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認識;最後統一全班學生的思想認識,達到理解上的一致,從而輕鬆突破了教學難點。

實踐證明,嘗試教學在突破教學難點時,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主要表現爲:

1、提高了教學效率,節省了教學時間。

2、給學生的有效思維、主動思維和自主學習提供了平臺和機會。

3、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高度有機地統一了起來,教得省力,學得深入,記得牢固。

各位領導、老師、同志們,以上就是我對《蒲公英》一課的粗淺認識,敬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