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防患於未然教學設計 防患於未然說課稿

防患於未然教學設計 防患於未然說課稿

《防患於未然》教學設計

一、課標要求

“成長中的我”第三部分“學法用法”中:“瞭解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知道不良行爲和嚴重不良行爲可能發展爲違法犯罪。”

二、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清犯罪的危害,感受法律的尊嚴;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增強法制觀念,防微杜漸,做知法、守法的人。

(二)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分辨是非,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範自身行爲的能力。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爲的能力。

(三)知識目標:

瞭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爲和嚴重不良行爲可能發展爲違法行爲。

三、學情分析

絕大多數中學生對違法犯罪深惡痛絕,能做到遵紀守法。但由於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家庭教育的不當,特別是中學生自身生理、心理的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導致少數中學生沾染不良行爲,如不矯治極易使他們滑向犯罪的泥潭。

四、教材分析

本框由“認清犯罪危害”“加強自我防範”兩目組成。

第一目:“認清犯罪危害”

主要介紹犯罪的危害。首先,通過中學生陳某由好學生逐步陷入犯罪泥潭的事例,說明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法紀觀念淡薄,極易產生違法犯罪行爲,可見道德水平高低與違法犯罪有密切的關係。其次,通過小迪的事例,引導學生認識到犯罪行爲的代價極大,對社會、他人、家庭和自己造成了巨大危害。最後,指出青少年應當憎惡違法犯罪,遠離違法犯罪。

第二目:“加強自我防範”

主要介紹預防違法犯罪、防患於未然等內容。首先,從一個學生改變了愛佔小便宜毛病的事例,引出要樹立法律意識,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其次,簡介了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有關不良行爲和嚴重不良行爲的內容,通過檢查自己有無不良行爲的活動,提醒學生避免沾染不良習氣,糾正不良行爲,防患於未然。最後,設計了以角色扮演方式寫一封回信的活動,引導學生要防微杜漸,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紀守法。

五、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不良行爲和嚴重不良行爲可能發展爲違法犯罪,學會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六、教學難點

遵守法律與踐行道德之間的聯繫

七、教時安排

一課時

八、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法

九、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十、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麼是違法犯罪,明白任何人觸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個人走上犯罪道路,都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不良習慣會害了我們,我們要提高警惕,防微杜漸,拒絕不良誘惑。今天我們共同探討第三框的內容:防患於未然。

(二)新課新學:

一、認清犯罪危害

活動一:案例分析

(設計意圖:使學生認識到任由違紀違法,發展下去就會導致犯罪,必須增強防微杜漸的意識。)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97頁陳某滑向犯罪深淵的案例,並思考:

①陳某由違紀走向違法,最後滑向犯罪深淵的原因是什麼?

②道德水平高低與違法犯罪有什麼關係?

學生1:導致他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主要有:道德水平低,法制觀念淡薄,爲獲得某種滿足,貪圖便宜。

學生2:道德水平低,法紀觀念淡薄,就難免違反法律甚至犯罪。

教師:通過分析思考我們認識到:道德水平高低與違法犯罪有密切的關係。人的行爲是受思想觀念支配的。對自己要求不嚴格,道德水平低,法紀觀念淡薄,就難免會違紀,甚至違法犯罪。我們應提高道德水平,增強法紀觀念,追求上進,不犯或少犯錯誤,遠離違法犯罪。

1.道德水平高低與違法犯罪有密切的關係(板書)

活動二:火眼金睛

(設計意圖: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違法犯罪對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的危害,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從而在行爲上遠離違法犯罪。)

教師:請同學們列舉校園中、社會上未成年人身上存在哪些不良行爲,並分析這些行爲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危害。

不良行爲 對他人的危害 對行爲人的危害 對家庭的危害 對社會的危害

打架鬥毆

夜不歸宿

攜帶管制刀具

傳播淫穢讀物

其他

學生1:對他人的危害:侵佔他人財物、造成他人的身體和心理傷害。

學生2:對自己的危害:拘留、甚至坐牢,自毀前程。

學生3:對家庭的危害:家破人亡。

學生4:對社會的危害:影響社會安定。

教師:犯罪行爲人的心理都是想獲得某種滿足。可是,我們在滿足自己的願望時,如果不自覺遵守道德規範和法律規則,胡作非爲,只顧着自己,不顧他人,只圖眼前,不顧長遠,對家庭、他人、社會和自己都是有百害無一利的。

2.違法犯罪付出的代價極大(板書)

活動三:舉案說法

有同學說,我們都是未成年人,受到國家司法的特殊保護,未成年人犯罪不會受刑罰處罰。這種說法對嗎?請看案例。

案例1:

中學生舒某、劉某因從小養成了嬌生慣養的不良習慣,不好好讀書以至成績越來越差,成天泡在遊戲機房玩遊戲,父母不給錢,兩人便一同去搶劫出租車司機,最後被判處七年徒刑。

案例2:

王某,14週歲,跟隨樓某與李某去玩。來到陳某家,樓某要陳某拿錢,陳不從,王某協助李某搶陳某脖子上的金項鍊,後來三人都被判有期徒刑。

《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十六週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週歲的人犯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Q###J、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週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週歲的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教師:我國《刑法》這樣規定是否意味着年齡小與犯罪無關?請大家暢所欲言。

生:不是,年齡小的,比如不滿十六週歲的,犯罪且造成嚴重危害性的,就要負刑事責任。

教師:法律之所以這樣規定,不是因爲年齡小與犯罪無關,而是爲了體現人道主義精神,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那麼,如果認爲年齡小與犯罪無關,長此下去會有什麼後果?

學生1:走上犯罪的道路。

學生2:會危害社會。

教師:由此可見,那種認爲我年齡小與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不受處罰的想法是錯誤的。我們要從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爲上遠離違法犯罪。

3.要遠離違法犯罪(板書)

我們國中生要做到遠離違法犯罪,應從小事做起,嚴格自律,加強自我防範。

二、加強自我防範

1.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

活動四:自編自演情境劇《偷東西的小女孩》

學生1:小敏,七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優秀,常受老師的表揚。但她有一個壞毛病,愛佔小便宜。她看見同學有一張漂亮的卡片,就偷偷帶回家,過了一把癮。隨後,她開始了激烈的思想鬥爭:

學生2:“拿吧,沒關係,反正沒人看見。”

學生3:“這不是偷麼,不行吧?”

學生4:“不就一張卡片麼,就這一次,反正沒人看見。”

學生1:同學們,你怎樣看待他們的說法呢?

學生5:我反對偷別人的東西,即使是一張小卡片,也是侵犯他人財產的行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學生6:偷東西是違法行爲,要負法律責任。

學生1:許多犯罪都是從小毛病開始的。“小錯不斷大錯不犯”的想法是危險的。一個人如果不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不注意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就有可能從犯錯發展到違法犯罪。所以,青少年要從小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

學生1:第二天,小敏趁大家不注意,把東西悄悄地還了回去。從此,她徹底改掉了愛佔小便宜的壞毛病。

學生1:說一說,小敏轉變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關鍵原因是她戰勝了自己,意識到了偷東西是壞毛病,一旦形成習慣就很難改正,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學生1:想一想,小敏如不轉變,後果會怎樣?

學生:她會故伎重演,養成偷東西的習慣,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

教師:預防違法犯罪,要從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我們應該樹立法律意識,維護法律尊嚴,依法自律。

2.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活動五:掃雷行動

小組討論:平時生活中,你所看到的或接觸到的不良行爲,以及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然後談談應該如何從自身做起,遠離不良行爲和不良習慣,加強自我防範。

教師:無數事實證明,許多違法犯罪行爲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因此,我們在平時應注意加強道德修養,自覺遵紀守法,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並及時改正不良習氣,防患於未然。這樣,我們才能預防違法犯罪,享受人生的幸福,造福於社會,貢獻於國家。

《防患於未然》說課稿

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四單元第七課第三框《防患於未然》,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自我評估六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一)本節內容、地位、教材的前後聯繫

在本節課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走進法律》和《法不可違》兩個章節,瞭解到法律是

一種特殊的行爲規範和違法行爲,犯罪的基本特徵及刑罰的種類等內容,這節課在已有法律、法規知識基礎上,幫助學生認清犯罪的危害,讓青少年進一步認識到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爲上遠離違法犯罪。要加強自我防範,樹立法律意識,從小事做起,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於未然。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思想政治課教學是一個教書育人的系統工程,從新《課程標準》規定本門課程的性質

出發,教材的教學和教育目標,具體體現在學習知識與培養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因此,本節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瞭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爲和嚴重不良行爲可能發展爲違法犯罪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爲的能力。

3、初步學會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查閱相關法律書籍和資料,反思自己是否有過不良行爲和嚴重不良行爲。

2、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分析、歸納,使學生明確教學重點。

3、用學生身邊的不良行爲分析其危害及後果,共同探討矯治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制觀念,防微杜漸。

2、感受法律的尊嚴,做知法、守法、愛法的人。

(三)教材重難點分析

1、內容簡析:

本框由“認清犯罪危害”、“加強自我防範”兩目組成

第一目“認清犯罪危害”主要分析說明了三層內容:首先,分析了道德水平高低與違法犯罪有密切的關係;其次,分析了犯罪行爲的代價極大;最後,指出青少年應當憎惡違法犯罪,遠離違法犯罪。這是本節的重點內容。

第二目:“加強自我防範” 主要介紹預防違法犯罪、要防患於未然等內容。這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2、教學重點

(1)、讓學生知道不良行爲和嚴重不良行爲可能發展爲違法犯罪,認清犯罪的危害性。

(2)、學會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預防違法犯罪。

3、教學難點:遵守法律與踐行道德之間的聯繫;如何預防違法犯罪?

二、說教法

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脫離了生活實際,缺乏時代氣息,致使思想政治課失去生機與活力。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打破不適應素質教育的舊觀念、舊模式,讓思想政治課“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是思想政治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經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摸索,我發現,適當穿插運用以下教學方法,能讓思想政治課充滿生機與活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事實引入法

2、指導閱讀法

參與學生的閱讀活動,重視課堂引導,啓發學生髮現問題,並收集學生中存在的疑難點,點撥學生打開思路;做好一般指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工作,使教學既全面具體又幫助了有困難的個別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3、案例操作,現場模擬表演

模擬表演是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開展模擬活動,自己給自己上課。針對法律知識內容,進行案例實際模擬,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從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增強法律意識。

4、根據新教材的特點,充分利用“說一說”“想一想”“議一議”“辯一辯”等小欄目的設置,要求學生進行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性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此手段體現了政治課的學科特點,是注重能力培養,強化素質教育的嘗試。

5、教學用具

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教學內容的要求,爲提高教學效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我主要採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利用電腦的直觀、形象特點,把授課的重點內容和提出的問題、補充資料、課堂練習及課後作業等演示出來,讓學生能更充分理解和把握本節課的核心重點。

三、說學法

新課改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學生如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將爲其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應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

因此,在指導學生的學法中,我確定了“自讀——自思——自動——自參——自寫”體系來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動手創新能力。這五個方面是個循序漸進的深化提高過程,能讓學生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樂於學”,從中培養學生的自學、理解、分析、動手實踐、創新等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預習——設疑導思

在課前先佈置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通讀,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設置疑難並在課堂上提出。要求學生課前親自動手、動腦去搜集有關本課內容的材料,一起尋找在校園中、身邊的同學或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良行爲和嚴重不良行爲;尋找未成年人不良行爲導致違法犯罪的案例。

(二)、談話式導入——激發探索慾望

在普遍都是獨生子女的現代家庭中,一個孩子往往寄託着幾個家庭的希望。爲了不讓曾經給自己帶來歡樂和希望的孩子走向違法犯罪的歧途,從事少年刑事審判19年、審判過近千個失足孩子的法官媽媽尚秀雲在《法官媽媽給父母的90個建議》一書中告訴家長,特別要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下列10種行爲,因爲它們是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前兆。如曠課、夜不歸宿、酗酒、賭博、強拿硬要、貪小便宜、偷拿家中錢財、賭博、抽菸、交友不慎等。法官媽媽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告誡?今天這節課我們將分析不良行爲和嚴重不良行爲往往是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前兆、未成年人犯罪有哪些危害?如何預防等問題。

【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力求從一開始就營造適宜的課堂氣氛、激起學生探索的強烈慾望,引導學生思維與新的授課內容相銜接。】

(三)、活動設置,新課講授

活動一:學法懂法

法官媽媽尚秀雲提到未成年人的10種行爲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也提到了。(學生閱讀課本P99頁課本第二段及相關鏈接。自學、認識哪些行爲是不良行爲和嚴重不良行爲。)

思考:(1)爲什麼要制定這部法律?有什麼作用?(學生用課本P99第二段回答)

(2)“不良行爲”“嚴重不良行爲”“犯罪”有什麼區別?

【意圖:學會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活動二:現身說法

A、在學習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有關不良行爲和嚴重不良行爲的表現,以講故事方式,講述在校園中、身邊的同學或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良行爲和嚴重不良行爲。

【意圖:通過事實來增加教學的可信度、可讀性,通俗易懂,可讀性強。設置懸念,引出課本案例進行分析,鞏固加強。】

B、分析三個典型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

案例一:閱讀課本P97中“陳某滑向犯罪深淵”的案例

思考:(1)小陳等幾個同學的行爲有哪些是不良行爲、嚴重不良行爲、犯罪行爲?

(引導學生分析案例中的行爲,目的在於加強鞏固對這幾種行爲的認識。)

(2)陳某由違紀再走向違法,最後滑向犯罪深淵的原因是什麼?

引導學生對案例中的行爲分析,法制觀念強弱與發生違法犯罪行爲的關係,經常違反紀律,發展下去就可能違法,甚至發生犯罪。】

(3)你從中得到什麼啓示?(指導學生解答題型:啓示類問答題,主要從道理、怎麼做來回答,即是什麼,怎麼做)

歸納概括:“道德水平高低與違法犯罪的關係 ”(學生齊讀課本P97文段)

【意圖:引導學生認識到,許多違法犯罪往往就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因此要提高道德水平、增強法紀觀念,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這樣纔不會做出違法犯罪的事。】

案例二:閱讀課本P98中“獨生子小迪”的案例

分組討論:犯罪對社會、對家庭、對他人、對自己、都有什麼危害?

各組分別對這幾個方面的危害進行分析。在學生歸納回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點撥、歸納。並補充典型案例加深認識

案例三:安徽合肥17歲少女周巖被16歲中學生陶汝坤燒傷(出示圖片、師簡述)

引導學生分析:犯罪行爲人有什麼心理?(齊讀課文P98第一段)

【意圖:通過三個案例的分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犯罪對各方面的危害,特別是對犯罪者本人的危害,使學生真正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爲上遠離違法犯罪。】

這是本框的重點內容,板書:一、認清犯罪危害

解答疑惑:案例中小陳、小迪、陶汝坤等人都是未成年人,他們的行爲要受到法律的處罰嗎?

(學生判斷後出示辯題加強認識)

辯題:認爲年齡小與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也不受處罰的想法對不對?爲什麼?

在此提醒學生辨析題是我們會考必考的一種題型,並指導學生解題的思路

【意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瞭解會考題型,掌握解題技巧,爲以後會考做鋪墊。】

師小結:通過前面的學習和探究,我們知道:犯罪行爲的代價極大,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青少年應當憎惡違法犯罪,遠離違法犯罪。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加強自我防範、預防自己違法犯罪呢?接着學習第二目內容:(板書)

二、加強自我防範

活動三:案例操作,現場模擬表演課前組織學生以教材P99“小張的轉變”的事例改編爲小品,做好相關準備和排練,在表演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引起思考,解決問題。

討論:

1、你如何看待小張的行爲?

2、小張思想上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3、如果他不轉變的話,後果會怎樣?

4、他的轉變給我們哪些啓發?

【意圖:由學生自編自演自答,能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樂趣,並從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增強法律意識,加強修養,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

活動四:掃雷行動

根據課前學生列舉的各種青少年不良行爲,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剖析他們可能帶來的危害,然後談談應該如何從自身做起,遠離不良行爲和不良習慣,以加強自我防範。

【活動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不良行爲的危害,有效避免或矯治這些不良行爲,有利於檢查反思自己的言行。】

師強調:無數事實說明,許多違法犯罪行爲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因此,我們在平時應注意加強道德修養,自覺遵紀守法,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於未然。這樣,我們才能預防違法犯罪,享受人生的幸福,造福於社會,貢獻於國家。

(四)、回顧小結——隨堂演練

一改過去由教師總結的做法,分別請優中差的學生先進行小結、反饋,教師再進行總結、精心設計練習,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意圖:① 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歸納、概括、整理能力,鞏固知識,應用知識,學以致用。② 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運用知識框架把本課所要掌握的知識點都概括起來,同學們一目瞭然,有利於很快的記憶和明確到本節課學過的知識。本課設計的思路:圍繞“是什麼”——“爲什麼”——“怎麼做”進行設計,使教學內容更加有序、清晰。

六、自我評估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我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學習政治的樂趣,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政治的自信心,充分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思想,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但是,由於本人經驗和能力有限,在備課、說課的過程中存在一定不足,懇請各位領導、老師予以指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