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二年級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多篇

二年級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多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分角色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瞭解小蝌蚪的成長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想象,激發探究動物奧祕的興趣和*、

4、進行語言訓練,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在朗讀中瞭解小蝌蚪的成長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想象,激發探究植物奧祕的興趣和*、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自然中有許多神祕的事物等待着我們去探索,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將一起走進自然,去探索自然的奧祕去了解動物植物,去觀察自然現象、這節課我們先來走進動物的世界,首先我們來才一個謎語、

出示:大腦袋,長尾巴,兒時無腿水中游、後腿伸,前腿到,跳來跳去找媽媽、謎底是:蝌蚪、

下面我們來聽一首好聽的兒歌,看看小蝌蚪是怎樣成長的、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出示自讀要求、

(1)聽範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生字、詞語,多讀幾遍、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組學習、

(1)組長檢查生字讀音、

(2)交流識字方法、重點識記“塘”“鼓”兩個漢字、出謎語:“唐朝土地、”“支援十粒豆、”

(3)接讀課文、

3、檢查小組學習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語、

①指名開火車朗讀,師生正音、

②齊讀、

③去掉拼音朗讀、

4、小蝌蚪吐泡泡,看看這些詞語你都認識了嗎?引導學生學習一字多詞、

三、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看誰填得準、

出示題目:課文共有()個自然段、寫的是()找媽媽的故事,他們分別向()、()打聽自己的媽媽,最後,他們發現自己的媽媽是()、

2、試着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內容、

四、情景朗讀,把握內容與情感:

1、分段朗讀、

(1)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問:小蝌蚪長得什麼樣子?請你畫出來,然後讀一讀,注意讀出小蝌蚪的可愛哦!

(2)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裏?”鯉魚媽媽說:“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問:你能感受到小蝌蚪的禮貌和鯉魚阿姨的親切嗎?讀出來吧!

(3)他們看見一隻烏龜擺動着四條腿在水裏遊,連忙追上去,叫着:“媽媽,媽媽!”烏龜笑着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披着綠衣裳、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問:你能感受到小蝌蚪的急切和烏龜的和藹可親嗎?讀出來吧!

(4)小蝌蚪遊哇遊,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他們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着一隻大青蛙,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

提示:可以邊朗讀邊表演、

(5)小蝌蚪游過去,叫着:“媽媽,媽媽!”青蛙媽媽低頭一看,笑着說:“好孩子,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他們後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

提示:引導學生注意動詞的連用、

五、生字指導,學習書寫:

1、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認字,說說哪些字是自己已經認識的,是從什麼渠道或通過什麼方法認識的、

重點講解“兩”“哪”兩個字,區分“倆和兩”,區分“哪和那”、謎語學習“就”和“寬”,出示“龍進京城少一撇、”“寶蓋底下看見草、”學生在猜謎中掌握兩個漢字的寫法、

2、打開“優教學生字”,逐個學習,可以讓學生先展示,再學習、檢驗對錯、

3、鞏固生字:抄寫今天學的10個生字、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詞語、

袋鼠、袋子、口袋、腦袋、迎風、迎面、迎接、歡迎、荷塘、魚塘、池塘、水塘

學生明確一字多詞的學習方法、

2、課件出示詞語、

池塘、腦袋、灰色、捕食、阿姨、歡迎、頭頂、烏龜、披着、打鼓

(1)指名開火車領讀詞語、

(2)齊讀、

(3)選擇最喜歡的一個詞語說一句話

二、學生自學,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提示:誰?幹了什麼?怎麼幹的?

2、讀了這篇課文你學到了什麼?有什麼疑問?標註在課本上、

3、課堂交流,彙報自學成果、

引導學生帶着自信,用“讀了課文,我知道了”句式彙報自學的成果、

三、研讀課文,探究感悟:

1、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自己發生了什麼變化?他們是怎麼變成青蛙的?

提示:自學要求

(1)帶着問題自己讀課文並勾畫、

(2)想好後先和同桌說一說、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探究和感悟:(注意說話的條理性)

看圖片排順序,把順序號標註在課本上、

四、品讀課文,訓練語言:

1、讀了課文,你能不能告訴小蝌蚪青蛙媽媽長得什麼樣子?

出示:鼓着大大的眼睛,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小蝌蚪什麼樣子?出示:甩着長長的尾巴、

請勾畫出動詞、“鼓、披、露、甩”請選擇一個你認爲最有趣的,說一個句子、

2、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畫出這段話中描寫小蝌蚪的句子、你能照樣子寫一下這隻小豬嗎?

3、小蝌蚪游過去,叫着:“媽媽,媽媽!”青蛙媽媽低頭一看,笑着說:“好孩子,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他們後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

你能用連續的動詞寫一個活動嗎?

五、體驗反思:

小蝌蚪找不到媽媽了有沒有哭鼻子?從小蝌蚪找媽媽的經歷中你體會到了什麼?你想對小蝌蚪說什麼?

出示回答格式:從小蝌蚪找媽媽的經歷中我體會到了、我想對小蝌蚪說:、

六、拓展延伸,培養學生語文綜合實踐的能力:

青蛙是一種*發育的動物,小時候和長大後有很大的區別、像這樣的小動物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把圖片中的小動物和他們長大後的樣子連起來吧、

七、鞏固練習:

1、打開“閱讀訓練-《小蝌蚪找媽媽》”,一起來闖關吧!

2、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板書設計:

小蝌蚪找媽媽中班教案 篇二

【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活潑好動,喜歡戶外運動,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後,結合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進行了戶外活動遊戲創編,意在培養孩子在活動中的合作意識,鍛鍊孩子的合作能力,使孩子在遊戲活動中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名稱、角色和主要情節。

2、理解、熟悉故事內容,嘗試排圖且大膽講述故事中的對話。

3、感受媽媽們對小蝌蚪的熱情及關心。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PPT、圖片等。

活動過程:

1.以謎語的形式,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有個謎語讓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裏面遊啊遊。你們知道這是誰嗎?有段好聽的故事,講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聽故事錄音一遍,並提問

(1)故事的名字是什麼?故事中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小蝌蚪把哪些小動物當成了自己的媽媽?小蝌蚪爲什麼會認錯自己的媽媽呢?

3、教師邊演示PPT邊講述故事,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

(1)故事發生在什麼季節?青蛙媽媽生的黑乎乎的卵變成了什麼?

(2)小蝌蚪找媽媽碰到了誰?說了些什麼?又遇到了誰?又是怎麼說的?

(3)爲什麼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媽媽?

(4)小蝌蚪的媽媽究竟是誰?爲什麼小蝌蚪和它的媽媽長的不像呢?

小蝌蚪最後怎麼變成青蛙的?

4.回憶故事情節,將故事圖片進行排序。

5、幼兒跟錄音邊看圖邊講述故事內容《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中班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小蝌蚪找媽媽》,理解並記住歌詞內容。

2、體驗遊戲的快樂及表演的樂趣,培養幼兒動作的創造性。

活動重點:幼兒理解並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小蝌蚪的圖片

2、歌曲的圖譜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師:老師這兒有個謎語,猜猜是什麼小動物?“圓圓腦袋黑油油,細細尾巴扭呀扭,小河裏面轉圈遊”小朋友們你們猜一猜,這是什麼小動物?

2、師:對了,是小蝌蚪。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蝌蚪是長什麼樣呢?(展示真實小蝌蚪的圖片)幼兒講述的過程中老師豐富歌詞。

二、熟悉歌詞引出圖譜。

1、師:小蝌蚪的頭是怎麼樣的啊?

對了,圓圓的腦袋,是什麼顏色的?

圓圓腦袋,黑油油(師出示圖譜,幼兒集體念一次)

2、師:小蝌蚪還有什麼啊?

對了,小蝌蚪還有細細的尾巴,它的小尾巴啊在小河裏扭呀扭。

細細尾巴,扭呀扭

3、師:小蝌蚪在小河裏面幹什麼呢?

它在小河裏面轉圈遊,轉呀轉,遊啊遊。

4、師:小小蝌蚪,遊遊遊,他在幹嘛啊?

小小蝌蚪,遊遊遊,它是在找媽媽,它說媽媽媽媽,在哪頭?小朋友一起說。

5、師:我們一起看着圖譜念一遍歌詞

《小蝌蚪找媽媽》

小小蝌蚪,遊遊遊,圓圓腦袋,黑油油,

細細尾巴,扭呀扭,小河裏面,轉圈遊,

轉呀轉,遊呀遊,

小小蝌蚪,遊遊遊,媽媽媽媽,在哪頭?

三、學唱歌曲。

1、師:老師把“小蝌蚪找媽媽”變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清唱一遍。你聽到了什麼?咂咂咂這個詞要學一學

3、老師彈奏並演唱第二遍,可以邊聽着音樂邊打節拍。(邊拍手)

4、第三遍繼續熟悉歌詞與樂曲。老師領唱:我們一邊看圖譜,一邊唱,會唱的小朋友跟着老師一起唱。

5、幼兒演唱2-3遍,鼓勵幼兒唱的時候創編一下動作。

四、創編動作。

1、師:剛纔我們小朋友在小椅子跳得真漂亮,我們在中間來跳一跳。

起立,站到當中,我們邊聽音樂,自己邊想動作,一起來噹噹小蝌蚪。

2、師:我看到···做的很好看,請她來跳一跳。然後,大家一起來學一學。(請個兩三個小朋友)

3、師:我們再來聽音樂邊唱邊跳一跳?

4、遊戲:小蝌蚪在水裏幹什麼呀?它要找誰呀?(媽媽)我們來做小蝌蚪一起來在水裏遊一遊,去找一找媽媽在那裏,找到媽媽要說什麼?(媽媽找到了)!(幼兒和老師一起做小蝌蚪,另外一位老師扮青蛙媽媽)遊戲二次。小結:今天我們玩了一個音樂遊戲小蝌蚪找媽媽,小朋友們表現的都很棒,表揚一下自己吧。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3個新字。完成課後有關詞句練習。能說出趨向動詞的不同用法。

2.理解課文內容,回答課後問題。初步瞭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3.仔細看圖,講述圖意,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和表態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要保護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正確理解動詞。

課前準備:教學掛圖(或幻燈片)、蝌蚪貼圖、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昨天,老師撿到了一張“尋人啓事”,你們想看看嗎?

2、(出示尋人啓示)讀: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是誰?它在哪?聽說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板書:小蝌蚪找媽媽)

二、引導看圖

1.圖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麼地方?(指名看圖)說說小蝌蚪的樣子。

2、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本站·》,遇見了誰?(鯉魚烏龜)教師相機板書:烏龜

三、自學課文

老師提出要求,對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義,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讀懂。讀後想一想:課文是怎樣寫小蝌蚪找媽媽的?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它有什麼變化?

四、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新詞。

2.試着回答問題:小蝌蚪是什麼樣的?小蝌蚪怎樣長成青蛙的?青蛙長得什麼樣?

五、課堂練習

認記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

2.聽寫:蝌蚪一羣灰色烏龜寬嘴巴鼓眼睛

3.說說小蝌蚪和青蛙的樣子。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放第一自然段錄音。(出示第一幅圖)

(1)、師:咦,小蝌蚪在幹什麼?(在池塘裏快活的游來游去)(提問法)

(2)、師:小蝌蚪什麼樣?(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引導觀察)

(3)、通過回答以上問題,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內容。齊讀第一自然段。

2、操作出現第二幅圖

(1)、引導學生觀察,此時的小蝌蚪和原來的小蝌蚪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長出兩條後腿)。

(2)、小蝌蚪遇到了誰?問了什麼?鯉魚媽媽說了什麼?(學生自己讀,分角色讀)

(3)、指名上臺表演。(理解迎上去,指導朗讀小蝌蚪問的話。)

(4)、提問:從鯉魚媽媽的口中,小蝌蚪瞭解到媽媽有什麼特點?(反饋:四條腿,寬嘴巴)

(5)、師:小蝌蚪照着鯉魚媽媽的話,繼續找媽媽。

3、點擊第三幅圖。

(1)、師:過了幾天,小蝌蚪又有了什麼變化?(長出了兩條前腿)。放課文第三段錄音。

(2)、這次,它們又遇到了誰?(烏龜)。它們是怎麼樣做的?(追上去喊媽媽)

(3)、區別“迎”和“追”的動作。

(4)、小蝌蚪爲什麼會叫烏龜媽媽?(聯繫前面的內容,學生反饋)。烏龜是小蝌蚪的媽媽嗎?(不是)那烏龜是怎麼對小蝌蚪說的?(指名讀一讀)。引導學生想象:聽了烏龜的話,小蝌蚪心裏會怎樣想?

(5)、分角色朗讀。指名上臺表演。

(6)、師: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媽媽,它們又照着烏龜的話去找媽媽了(激趣法)

4、操作出現第四幅圖。

(1)、師:過了幾天,小蝌蚪變成什麼樣了?它們又遇到了誰?那它是什麼樣子的?

(2)、小蝌蚪叫了什麼?青蛙媽媽說了什麼?(聽課文第四段錄音)

(3)、那小蝌蚪現在高興嗎?爲什麼高興?

(4)、分角色朗讀。指名上臺表演。

5、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1)、師,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小蝌蚪的尾巴不見了,天天跟着媽媽去捉害蟲)

(2)、通過讀最後一自然段,理解小蝌蚪的形體裁變化,(尾巴不見了)(也就是終於長成了青蛙)。

三、總結全文,評價體驗。

二年級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篇五

一、說教材:

《小蝌蚪找媽媽》是國小語文課本第四冊的一篇童話故事,它通過小蝌蚪找媽媽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形象的說明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課文內容比較簡短,先寫了小蝌蚪的樣子,然後通過鯉魚媽媽、烏龜的介紹等一步一步的寫出了青蛙的特點及其與小蝌蚪的區別。文章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言淺顯易懂。教學這篇課文應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根據國小語文教學大綱中對閱讀教學的要求,我確定了這篇課文的教學要求和重點難點。

1、教學要求:

(1)、觀察插圖,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知道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在分角色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提高朗讀能力。

2、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懂得本課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安排材料的。

二、說教法學法:

國小低年級學生認知的特點是直觀性,針對課文內容,根據直觀性原則,我採用演示法教學,邊講讀課文邊在黑板上畫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以及鯉魚、烏龜、青蛙的圖畫,通過看圖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同時訓練學生讀的能力和寫的能力。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印象,從而豐富了學生的感性經驗,爲理解課文內容打下了基礎。

在本課教學中,要使學生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懂得本課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安排材料的。爲了解決這個教學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講讀法,充分發揮不同形式讀的作用,讓學生通過讀去體會、理解課文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理清作者思路,突破重點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演示法教學,把小蝌蚪變化的句子用幻燈機展示出來,集中學生注意力,加深學生印象,起到鞏固的目的。

三、說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我抓住低年級小朋友好奇的特點,先創設一個場景:給大家帶來幾位朋友——小蝌蚪,可是它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大家一起幫它找媽媽,從而引出課題。這樣,一開始就抓住了學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講讀課文:首先,教師範讀課文,同時讓大家思考: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麼?讓學生初步感受課文內容,爲後面理解課文內容做好準備。

課文第一段具體描寫了小蝌蚪的樣子。教學時,我讓學生抓住小蝌蚪的特點認真去讀,加深印象。

第二段第五段是小蝌蚪找媽媽的經過,通過鯉魚、烏龜的回答,瞭解青蛙是什麼樣子,以及蝌蚪和青蛙的區別。在教學時,我抓住重點語句,引導學生去朗讀課文,體會小蝌蚪找媽媽時的心情。小蝌蚪找媽媽時遇到鯉魚、烏龜、青蛙時用的三個詞語不同,都含有“遊”,但表示蝌蚪遊的方向和位置不一樣,讓學生從中可以體會如何準確使用詞語。隨着事情的發展,小蝌蚪也在不斷的變化,它瞭解的媽媽的特點也越來越多,最後終於找到了媽媽,而它自己這時候也已經變成了青蛙。一邊讓學生朗讀課文一邊畫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以及鯉魚、烏龜、青蛙的樣子,學生在朗讀和觀察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瞭解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和青蛙的特點,懂得了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從而達到了教學目的。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通過學生的讀和表演,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3、總結全文:

通過本課的回顧,達到鞏固所學內容的目的。

4、提出問題

通過學習本課你知道了什麼?讓學生暢所欲言,從書本知識轉化到社會知識,讓學生保護青蛙、愛護益蟲,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

主要包含了活動設計背景,活動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學習手指壓印作畫,以及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示各種動態的小蝌蚪,培養和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美術活動課,快來看看小蝌蚪找媽媽教案吧。

小蝌蚪找媽媽中班教案 篇六

設計意圖:

這個月來,我們班開展的是主題活動《春天來了》。春天到了,到處是春意濃濃。一天,我發現我們班的幾個孩子圍在一起嘰嘰喳喳的說的可熱鬧了,我悄悄的走過去想偷聽她們在說什麼。原來,李樂涵昨天和她的爸爸散步時,在田埂邊發現了青蛙的卵,幾個孩子正熱鬧的討論小蝌蚪呢。於是我決定選取童話故事《小蝌蚪找媽媽》開展一次活動。這篇童話故事以淺顯的文字生動地描寫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同時配有圖文形式敘述了小蝌蚪是怎樣找媽媽以及最後變成青蛙的有趣過程。從教材編排看,童話中動物角色較多,語言生動、趣味性強,是幼兒進行表演的典型教材。從教材結構看童話中對話較多、重複式結構較多,幼兒很感興趣,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最佳範例。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理解,熟悉故事內容,並能看圖複述故事。

2、感受媽媽們的熱情和關懷。

2、通過故事,讓幼兒瞭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活動準備:

1、頭飾:青蛙小蝌蚪鴨魚烏龜的頭飾。

2、池塘。(提供綠色彩帶)

3、幼兒操作用圖片2幅。

4、在班級的自然角里飼養小蝌蚪。

活動過程:

一、出示自然角里飼養的小蝌蚪,組織幼兒觀察並談論小蝌蚪。

二、引導語: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媽媽,那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媽媽的。

二、教師展示掛圖,引導幼兒談談小蝌蚪遇到誰?他們會說些什麼?

三、提供材料,讓幼兒看圖編故事

1、按照圖書順序編故事

2、提供圖片,讓幼兒在操作板上進行排圖講述

四、集中幼兒,請1~2名幼兒介紹自己編的故事。

五、組織幼兒看VCD,與一起傾聽故事。

六、聽完故事後教師提問:

1、蝌蚪爲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

2、小蝌蚪看到鴨媽媽,是怎麼詢問?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媽媽們的對話時都使用了哪些禮貌用語?這有什麼好處?

3、動物媽媽們的外型特徵有哪些不同?

4、鴨媽媽是怎麼描述青蛙的樣子的?她說的完整嗎?

5、最後小蝌蚪在哪兒找到了媽媽?你能說說它們的媽媽是什麼樣兒的?有什麼本領?

七、集體邊看VCD邊學習複述故事,重點讓幼兒掌握故事中人物的對話,幼兒複述時要啓發幼兒通過不同語調速度音色和節奏來表現媽媽們的不同形象。(如烏龜媽媽比較憨厚;大白鵝速度較快,嗓門大,表現出熱情)

八、小蝌蚪找不到媽媽心情是:怎麼樣的?你如果找不到媽媽會怎麼做?

九、小蝌蚪怎麼找媽媽的,我們知道了,在找媽媽的一個多月時間裏,小蝌蚪是怎麼長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麼長成青蛙的呢?——組織幼兒看蝌蚪變成青蛙的掛圖。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篇七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塘、羣、灰、捕、迎、龜、裳、碧、鼓”這9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聯繫課文內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等三個詞語及所處句子的意思。

3.理解課文中描寫青蛙樣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動詞如“披”“露”“鼓”。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和想象、表達能力。

2.通過生字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課上通過字、詞訓練及朗讀訓練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讓學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是莊稼的好朋友,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

(三)注意體現創新和實踐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將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幾個生長階段的掛圖打亂次序,請學生辨

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小蝌蚪是怎樣長成青蛙的。在課下可到池塘邊細緻觀察小

蝌蚪、青蛙的樣子,瞭解它們是怎樣發生的變化。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方法

(一)重點:

1.學會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二)難點:

1.瞭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2.瞭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尋找媽媽過程中心情及身體上的變化。

4.通過教師引導學習第二段,掌握自學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點:瞭解小蝌蚪爲什麼會把烏龜當成媽媽。

(四)解決方法:通過讀鯉魚媽媽的話及描繪青蛙樣子的句子,使學生了解到烏龜與青蛙不同,不能根據身體的部分的特徵就去判斷,也就是說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瞭解,同時通過朗讀使學生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錯把烏龜當媽媽。

三、課時安排: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課上配合教學進行小組討論來解決重點難點。

2.在學習生字詞時請學生到前邊來進行指導學習、認識。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戴好頭飾來講臺前表演。

4.將打亂順序的小青蛙各個生活階段的卡片排列好並進行說話訓練。

五、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將本課應掌握的字、應理解的詞、句訓練到位。

2.進行朗讀訓練及指導。

3.結合掛圖,學習課文內容。解決重、難、疑點。

4.進行保護青蛙的教育。

(二)整體感知:

1.出示整幅的跨頁掛圖,學生從左至右觀察,邊看邊想:這課講了一件什麼事?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結合圖畫看看小蝌蚪是怎樣找媽媽的?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和目標完成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解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小蝌蚪嗎?它長得什麼樣?(掛圖出示,認識小蝌蚪),

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它的媽媽是誰?學習了這一課我們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二、看圖,瞭解圖意:

1.出示掛圖,學生從左至右觀察,邊看邊想:這幾幅圖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什麼事?

2.利用掛圖出示,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在幹什麼?

看第一幅圖着重觀察小蝌蚪是什麼樣的?

看第二幅圖說說小蝌蚪遇見了誰?會說些什麼?它的身體有什麼變化?

用觀察第二幅圖的方法自己觀察三、四幅圖,自由說說圖意,適當進行想象,

教師予以指導點撥。

三、藉助拼音,結合圖畫,初讀課文,大致瞭解課文內容:

1.藉助拼音認識生字,標出自然段,在文中畫出生字新詞,練習讀並讀準字音。

2.在認識生字新詞的基礎上,藉助拼音讀課文,要讀通每一句話。

3.檢查自讀效果,逐段指名讀課文,並領讀生字詞,其餘學生注意認真聽,讀

後師生議論,予以評價,注意指導下面幾個字的讀音:“塘”,“迎”“裳”這幾個字是後

鼻韻母,要讀準。

羣:讀qun,不要錯讀成qon。

捕:聲母b,不能讀成p(。

裳:讀輕聲shang,衣裳(shang)。

4.教師範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

四、結合看圖,讀講第一段:

1.讀第一段,看第一幅圖,問:

(1)小蝌蚪是什麼樣的?

(2)結合課文,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3)自由讀第一段,說說你能夠讀懂那些詞?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注意指導以下幾個重點詞語:

一羣:指許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結合學生平時生活實際還可以說“人羣,

建築羣”。

對“甩着”、“快活”、“游來游去”幾個詞的理解要對照畫面,啓發學生想

象。最好通過觀察實物或錄像。在朗讀中體會“甩”這裏是擺動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來游去能夠說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興。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導朗讀第一段,要讀出有趣、高興的語氣。

3.投影出示課後練習2的(1)題,口頭填空,齊讀句子。

(1)________裏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

長長的尾巴,________地游來游去。

正確答案:池塘一羣腦袋黑灰色甩着快活

五、佈置作業: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