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灰雀第一課時說課稿(實用25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5篇《灰雀第一課時說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灰雀第一課時說課稿》相關的範文。

灰雀第一課時說課稿(實用25篇)

篇1:《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說課題

《灰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以小故事大道理爲主題安排了四篇課文,分別是《灰雀》、《小攝影師》、《奇怪的大石頭》、《我不能失信》。

(二)說教材內容

這是一篇充滿童趣又耐人尋味的文章,文中記述了一個小男孩在列寧那含而不露的拳拳愛心感召下,把捉回來的鳥又放回森林的故事。本文語言樸實,敘述含蓄,字裏行間蘊含着真摯的情感。

(三)說課程標準

我執教的是中年段,根據課程標準:閱讀學習目標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文本內容、課標要求以及學生實際,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詞。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誠實的可貴,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淨化,愛鳥類,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五)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本課我計劃兩課時完成教學。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生詞,初步瞭解了本文的內容。現在,我重點要說的第二課時。本課時我準備完成2、3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

二、說教法

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多媒體,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的唱歌)

師:同學們聽,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的唱歌多麼的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這兒,與它們打招呼,問候它們。可是有一天,列寧經過這的時候發現有一隻灰雀不見了。列寧看見了一個小男孩,列寧和小男孩說了什麼?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對話,體會他們當時的心情。

【創設情境其實不僅僅是爲了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展開自主學習。】

二、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學習2~9段,從對話中體會人物的心情:

師:自由讀2~9段,用“──”畫出列寧說的話,反覆地讀,體會列寧說的每句話裏都包含着怎樣的心情?你能讀出這種心情嗎?(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讓孩子自由發言,充分激發了他們的主體意識,爲他們的思維、表達提供了自主的空間】

師:列寧的着急、擔心、惋惜都集中表達了他對灰雀的喜愛之情。同學們,到底這隻讓列寧牽腸掛肚的灰雀哪去了呢?學生猜測,預計學生會說是小男孩捉走了,這時師故作不解問:可男孩一開始不是說“沒看見”嗎?

【在這種無拘無束的交流中,學生以極大的興趣參與教學過程,主動地去體驗,去獲取,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智情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2、教師順勢提出學習要求:到底男孩說沒說實話,爲了解開這個疑點,請你們再讀課文仔細分析小男孩的行爲,包括他想的、說的,看能不能找到證據去證明男孩說的是不是實話。

預設引導學生從以下幾處進行分析感悟:男孩說:“沒。我沒看見。”引導學生從男孩說話爲什麼吞吞吐吐?他心裏在想什麼?展開交流,再讀好這個句子。

【在讀中體會人物的心情,發展學生的心理感知活動。】

3、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得,一定會飛回來得。它還活着。”讓學習展開想象,想想這時小男孩在想什麼?是什麼讓他有這樣的想法?

從而引導學生體會:就是因爲列寧的擔心和惋惜使男孩受到了震動,於是才說了這樣的話。接着分角色朗讀,讀出語氣的變化。

4、那小男孩的愛和列寧的愛有什麼不同嘛?學生交流引導小結:是啊,灰雀這麼可愛,不能佔爲己有,要分享。

再引導討論:爲什麼說男孩是個誠實的孩子。讓學生聯繫上下文,明確原因。

師帶領學生小結:是啊,小男孩這樣的表現我們把它叫做——知錯就改。同學們,愛的力量多大啊,愛使世界變得更美麗;愛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真摯、更純潔;愛使一個小孩子變得誠實、可愛。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愛吧!最後,讓我們心中充滿愛吧。師生配樂朗讀最後一段。

【閱讀理解時,引導學生髮現問題,並且以問題指導學生閱讀,作爲學生理解課文的一把金鑰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思維能力的提高,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閱讀】

三、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師: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多媒體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着灰雀。)

2、小組討論,出示思考題。

(1)小男孩爲什麼低着頭?

(2)列寧爲什麼不問那個男孩,就知道他是誠實的?

小組代表發言老師指導圍繞男孩能認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來說。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動腦,動口,當然也需要動動手。豐富的想象力不但需說出來,也要寫下來。】

四、說理論依據

這篇課文是以先男孩的心理變化爲線索,重在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我使用情景教學法爲學生展開教學。

篇2:《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三年級上冊閱讀的學習目標開始學習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縱覽課文內容,採用了明線和暗線相結合的寫法,寫列寧喜愛灰雀,尋找灰雀,再見到灰雀,這是一條明線,文章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發現灰雀不見了,懷疑可能是男孩抓走了,誘導他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第二條暗線纔是文章用意和中心所在,國小生理解能力有限,若不細細品味,就很難理解其中韻味,因此好文章要多讀、多品,方能明其意知其味。

在閱讀教學中注意加強詞、句訓練: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感情的過程。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本單元的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A、會認6個生字會寫12個字藉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B、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C、通過人物對話描寫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D、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的教育。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二.教學方法

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這一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教學知識與學生感悟的結合。三年級學生剛接觸新教材,對教材有很大的好奇心,同時在他們這一年齡階段,好動,形象思維佔優勢。基於這些,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時間爲兩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體講了一件什麼事,引導自學生字,並且學習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讀懂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課文內容,通過聯繫上下文讀懂重點詞句,感悟列寧那含而不露的拳拳愛心。

第一、讀中悟,悟中讀。

本文語言樸實,敘述含蓄,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十分真摯,十分感人。沒有在“朗讀”二字上下一番功夫,學生很難悟出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因此,本課時的教學力求讓學生實實在在讀書,真真切切悟情。教學過程中,我們安排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讀書,從初讀到細讀到精讀再到品讀,學生由淺入深地讀書,在讀書中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感悟文中的情真意切。

1、初讀,讓學生邊讀邊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回家的?

2、細讀

通過想一想,你是怎麼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列寧從找不到灰雀時的着急擔心(“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到爲灰雀的`失蹤而難過、婉惜(“……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再到明知故問的略顯驚訝(“會飛回來?”);小男孩從一開始回答列寧“沒看見,我沒看見”時的支支吾吾,到他認識到自己錯了,肯定灰雀“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再到下決心改錯的堅定態度——“一定會飛回來的!”這些情感的變化都只能在細細的讀書中體會。

設計思路:教會學生如何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悟人物的情感變化的方法。

3、精讀

當學生學完一部分課文內容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這部分內容該怎樣讀,有什麼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讀完以後說一說。比如讀“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這一句要讀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婉惜,而讀”一定會飛回來的!“這句話要讀出堅定的語氣,男孩的堅定是從”一定“和”!“看出來的。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用心去體驗語言的情感,感知語言的表達形式。

4、品讀

在引導學生對這部分課文內容進行初讀、細讀、精讀之後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真正把課文中列寧對灰雀的愛和列寧對男孩的愛卻含而不露的感情讀出來。

設計思路:與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的共鳴,達到訓練語感,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

第二、採用討論式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遵循“主體性”原則,採用討論式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求新知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1、本課時的教學中,圍繞“你是怎麼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這個問題,學生進行了讀書、思考、討論之後,老師讓他們自由發言。

設計思路: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爲他們的思維、表達提供了自主的空間。學生在這種無拘無束的交流中,以極大的興趣參與教學過程,主動地去體驗,去獲取,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智情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2、進行第三部分內容教學時,當學生讀懂了“男孩果然把灰雀放回來”之後,讓他們再細細地讀課文,想想從這部分課文內容還能知道什麼,體會到什麼?然後在小組討論交流。

設計思路:這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合作討論中,學生之間一互相學習,互相啓發,互相提高,許多學生可以克服膽怯、孤獨等心理障礙,大膽參與,學有所得。

第三、巧用多媒體,激趣導思,突破難點。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訓練,使學生在情感上和行爲上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當“列寧又看到那隻灰雀歡蹦亂跳地枝頭歌唱”這一動態畫面出現在學生眼前時,他們會爲之驚喜,彷彿自己也來到白樺樹下,看到了灰雀歡蹦亂跳的身影,聽到了灰雀悅耳的歌聲,喜愛灰雀之情油然而生。這麼惹人喜愛的灰雀果然回來了,這是因爲男孩知錯改錯把它放回來的,而男孩之所以知錯改錯是因爲列寧對灰雀充滿了喜愛之情,對男孩充滿了愛護之心。這種彷彿身臨其境的感知,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爲灰雀的歸來而高興,爲男孩的誠實而高興,在不知不覺中感悟列寧對灰雀的愛,對男孩的愛,從而突破教學的難點。

第四、說寫訓練,培養創新。

課文中寫了每一天列寧和男孩關於那隻失蹤了的灰雀的對話,緊接着直接寫了第二天列寧果然又看到了那隻灰雀的情景。我設計了問題:男孩是怎麼把灰雀放回來的呢?

設計思路:這是課文的空白,利用這一空白,可以拓展學生的說話寫話訓練。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學生的一切思維活動都離不開語言的參與。讓學生從說到寫,可以培養想象創新能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使之形成語文能力。

篇3:《灰雀》說課稿

《灰雀》說課稿

說教材

《灰雀 》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五冊的一篇課文。單元要求:多讀多想,把課文讀懂,弄懂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縱覽課文內容,採用了明線和暗線相結合的寫法,寫列寧喜愛灰雀,尋找灰雀,再見到灰雀,這是一條明線,文章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發現灰雀不見了,懷疑可能是男孩抓走了,誘導他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第二條暗線纔是文章用意和中心所在,國小生理解能力有限,若不細細品味,就很難理解其中韻味,因此好文章要多讀、多品,方能明其意知其味。

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種場景:聲色俱厲地怒喝:“那隻灰雀是不是你抓走的?快點交出來!”“再不交出來小心我打你。”哇哇的幾聲大哭,伴隨着雞飛狗跳。倘若真是如此,那真是教育的失敗。幸虧這個圍繞灰雀展開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粗暴的教育方法伴隨的時常是訓斥和責罵,列寧並不是一個專職的教育工作者,作爲鬧革命的活躍分子,我們稱之爲的粗人,如此心細如髮,在和風細雨的浸潤下充分照顧到了小男孩脆弱的自尊。我是一名教師,專門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不得不承認,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離不開對人的關懷,教育更是如此。若能讓他們改正錯誤,方法又具有藝術性,才稱得上是神來之筆。

該怎麼形容這篇課文給我的感受呢?字裏行間融入的濃請厚誼讓人在瀏覽之際禁不住駐足觀望理解、寬容,對美的追求,對自由的嚮往,在經歷了善與惡的心理交織後,欣賞所帶來的愉悅代替了邪惡的佔有。人都有難以預料的一面,而一旦歸復理智,人格、人性不自覺地躍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讀課文的時候,我爲小男孩的聰明懂事深感欣慰,同時也爲列寧的良苦用心擊節叫好。

在這個故事中,灰雀、列寧、小男孩,從一開始到故事結束,都是快樂的,只是中間稍有波折,探尋一下,不難發現一條快樂足跡。

灰雀 自由自在

列寧 欣賞美

小男孩 可以佔有

灰雀 失去自由

列寧 失去欣賞美的機會

小男孩 良心上受到譴責

灰雀 重歸自由

列寧 重又看到美好事物

小男孩明白美好事物應由大家一起共享

從某種程度上說,經歷過煎熬的快樂要來得更爲炙烈。灰雀對生命生生不息的眷戀,列寧對孩子的寬容,孩子對美的理解,以及他誠實的行爲,讓我們頓悟:

有了愛,所以快樂着。

說教法(貫穿整堂課的教育理念)

1、大刀闊斧闢新路。

教學方式的改革,其根本在於思想觀念的轉變,自主探究性學習是我在這堂課中嘗試使用的方法。傳統教法有其優勢,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重知識掌握而輕視學生能力提高,重灌輸而輕學生主動探索。教學過程中只要探索的過程和動機明確,最後探究所要達到的目標自然是水到渠成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嘗試在以下方面作以下改觀:

在這堂課中,自主探究性學習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由學生自己指出來,全班一起討論交流,以自己的.視角和文化程度選取不理解的詞語,取消了老師的包辦代替,照顧了每個不同程度的學生。他們不再是聽衆,而是親身參與其中,找差距,找不足。全班一起討論交流的好處在於:讓他們以集體的力量解決個人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增強合作意識,培養羣體觀念,同時使他們確信,憑自己的能力可以解決一些難題,自信心增強了,學習熱情一下被點燃。

(2)提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疑問,我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預習本,上面提的都是他對課文內容的疑問,我沒有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空間,而是任期發揮,多種多樣的疑問都可以,越多越好。問的問題越多,說明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越透徹。預習工作做得越充分,在具體操作的時候,選取一部分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全班一起解決。這一環節同樣學生的熱情發揮得淋漓盡致。

(3)學生自己動手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根據自身喜好選取,對於美的認識,每個人角度不同,學生也應有個性化的選擇。這一決定的作出當然也離不開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抑揚頓挫讀練誦。

閱讀教學,讀佔鰲頭。讀是理應得到重視的一個方面。這是一篇人文性

很強的課文,貼近生活。讀着這些清新的文字,於學生的思想是一種陶冶。

增強讀的同時,有意識地削弱講解的份量。有時侯我們生怕學生聽不懂,總是想方設法地講解得細些,還要反反覆覆地搞上幾遍,其實大可不必。以學生的認知能力,弄懂這些淺顯的內容並非難事。關鍵在於方法是否對頭。衆多繁瑣隱晦的講解只會抹殺了孩子們對於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爲什麼有的學生學了幾十年來的漢語還讀不好文章寫不好字,這確實是我們從事語文教學的人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如果只灌輸,不管學生是否樂意,別指望有好的效果。

讀從培養學生興趣入手。只要學生喜歡,他就會心甘情願地去努力,並且力爭精益求精。首先讓他們參與進來,再提高質量。朗讀訓練,中年段的學生不強調運用多少技能,最主要的是投入自己的感情,通過自己的傾情演繹,凸現作品的基本輪廓,如果能熟讀成誦,則效果更佳。

培養興趣的另一個大膽嘗試是讓學生讀、聽相結合,讓聽的學生來給讀的同學提意見,學生暢所欲言,意見中肯,氣氛熱烈。你來我去之際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3、轉換角度導入語,不拘一格寫板書。

A、導入對於“自由”的闡述,以“鳥眼看人心”,運用別出心裁的視覺轉換,以傳統的第三着眼光,轉變爲參與者之一的第二隻眼看世界。之所以稱爲第三者眼光,是因爲傳統的觀察是除列寧、小男孩和灰雀之外的一個虛無觀測點,相對而言只是旁觀者,若能設身處地將自己置之與參與者的境地,應有更深刻的內涵。概而言之,選取角度不同,感受也肯定不一樣。

B、傳統板書過分注重邏輯性和其歸納作用,容易陷入一種大而全的誤區。往往不知所云。無法將其與課文內容聯繫起來。國小語文的板書設計,理所當然的要走形象直觀之路,形象鮮明的板書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以我個人的觀點,國小語文板書應儘量淡化文字,增強形象感,並且要有衝擊力,看着舒服,過目不忘。

4、重視情感互動,重視語言的積累。

正確解讀文本,需要深入領悟,反覆揣摩,方能明其意,知其味。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取向,需要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得以體現。

語言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說不寫,光說不練,流於口頭表達,對於學習語文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新時期的語文教學將積累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通過讀寫來熟悉這些優美的詞句,由情感認識到消化吸收,轉化爲自己的語言財富,這樣才真正達到了學習語文的目標,國小生認知能力、遣詞造句能力有限,必須把語言積累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附教案:

灰雀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小男孩城實的品質。

(二)能力訓練點

1、學會文中生字新詞,藉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瞭解誠實的可貴,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淨化,熱愛動物、熱愛美的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朗讀人物對話體會心理微妙變化。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1、運用多種方法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

(二)學生學法

1、抓住描寫灰雀可愛和人物對話的語句,啓發學生品詞析句,瞭解灰雀可愛及人物心理歷程。

2、通過自讀感悟,分角色讀,齊讀,學習作者描寫方法。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瞭解灰雀可愛品析人物對話。

(二)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小男孩優秀品質。

(三)解決辦法

1、重點解決辦法

讀爲主線,配樂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瞭解灰雀的可愛。以及由此引發的情感。

2、難點解決辦法

通過聯繫上下文,誦讀、點撥,體會小男孩所具有的優秀品質。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談話:鳥是人類朋友,它們美麗的外形,動聽的聲音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描述一下你見過的鳥好嗎?

(交流創設輕鬆氛圍)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默讀,出示要求:

(1)三隻灰雀是怎樣的?從哪裏可以看出列寧非常喜歡他們?

(2)品味對話內容,體會人物感情。

2、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

(三)、深入領悟,潛心品讀。

1、交流,提示:抓住一些重要詞句,體現灰雀的可愛。

2、配樂朗讀,充滿喜愛之情。

3、列寧與男孩的對話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

品析、誦讀,注意通過語氣體現人物的心理微妙變化。

4、分角色讀、背、表演。

(四)、揭旨昇華,傾情對話。

學生暢所欲言,老師歸納:文中出現的三個角色:“列寧、小男孩、灰雀”想對他們說些什麼?(任意一個都可以,三個都說就更好了)有了你我的快樂,一切源於愛。

(五)、詞句積累,提升能力。

摘錄你認爲優美的詞語和句子,抄寫在語言積累本上。

(六)、快樂習作,拓展延伸。

寫一個你喜歡的小動物,抓住它的外形、生活習性來寫一段話,表達你

的喜愛之情。

板書設計

灰雀

篇4:《灰雀》說課稿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課的教學設計以讀貫穿始終,“初讀”“默讀”“品讀”“研讀”“拓讀”,讀的層次勢如剝筍。注重“閱讀教學策略”的指導,以讀促講,以讀悟情,讓學生在讀中學到方法,達到學習的目的。引領學生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詞句;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並使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與此同時,結合具體的文本語境,給學生提供多樣的語言實踐平臺,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蒐集和課文相關的`圖片及文字等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預習課文;初步自學生字;蒐集列寧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引發疑問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板書課題:灰雀)。(課件演示三隻灰雀)看,這就是灰雀,它們的體形比較小,羽毛的顏色豐富,叫聲悅耳。跟它們親切地打個招呼吧!

2.剛看到這個課題,你猜想課文會寫些什麼內容?

3.課文是不是寫這些內容呢?讓我們一起打開課本,到課文中去看一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猜一猜課文會寫些什麼內容,目的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好地引導學生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出示自讀要求,學生根據自讀要求自學。

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3.想一想:課文中有哪些人物?他們做了什麼?

(二)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教師相機正音識字。

1.重點指導讀第1自然段,相機學習生字新詞。

(1)指四名學生按句子順序合作朗讀第1自然段。

(2)小老師領讀重點詞語,多種方法識字學詞。

課件出示詞語:

列寧 胸脯 婉轉 仰望 麪包渣 惹人喜愛

①學生領讀“列寧”時:

說說對列寧的瞭解,相機出示人物圖片,簡要介紹人物。

②學生領讀“胸脯”時:

教師強調:“胸脯”在哪兒?(生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③學生領讀“婉轉”時:

出示“婉轉”在詞典中的兩個釋義:A.(說話)溫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B.(歌聲、鳥鳴聲等)抑揚動聽。課文中的“婉轉”應當選哪種解釋?

④學生領讀“仰望”時:

結合課文想一想,“仰望”是什麼意思?請同學做一做動作,加深理解。給“仰望”找個反義詞。引導學生識記字形,“仰”在字形上容易和“迎”和“柳”混淆,在詞語中辨析字形,如“仰望―歡迎―柳枝”。

⑤學生領讀“麪包渣”時:

教師強調“渣”是翹舌音,藉助圖片識記“渣”。

⑥學生領讀“惹人喜愛”時:

引導學生識記“惹”並嘗試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

(3)引導學生連起來再讀讀這些詞語。

2.指名讀其他幾個自然段,教師相機正音。

重點指導“或者”的讀音,強調“誠”是後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讀課文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三)指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1.找一找,圈一圈。(比比誰畫得最準確。)

這篇課文有好幾個自然段的開頭都有表示時間的詞語,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圈一圈。(課文中提示時間的詞語有:“有一年冬天”“一天”“這時”“第二天”。)

2.分一分,想一想。(比比誰說得最簡練。)

(1)依據時間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想一想,在每一段時間裏,發生了什麼事?

(2)請三名同學分別來讀這三個部分,其他同學仔細聽,認真想。

(3)出示填空,引導學生概括每一層的意思。(生每讀完一個部分,概括每一部分意思。)

①有一年冬天,列寧看見____________。

②一天,一隻____________的灰雀____________,列寧遇見了____________,並與他交流。

③第二天,列寧又看到____________。

3.連一連,說一說。(比比誰連得最通順。)

嘗試把三個時間段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桌互說,指名說。

4.教師小結方法:我們根據時間把課文分成了三個部分,讀懂了每個部分的意思,再把三個部分的意思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利用圖片、做動作、結合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等多種形式,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指導學生認識生字、理解詞語,既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又能把識字教學落到實處。另外對於剛跨進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概括主要內容是一個難點。精心設計“方法引路,扶放結合”的步驟,能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歸納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

三、品讀詞句,聚焦喜愛

1.觀察圖畫,引導說話。

(出示課文插圖)你看到了三隻怎樣的灰雀呢?用文中的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惹人喜愛)

2.默讀第1自然段,找找描寫灰雀的語句,畫出來。

3.結合相關語句彙報、交流,體會灰雀的“惹人喜愛”。

(1)出示重點語句:“兩隻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引導學生對照圖文,感受灰雀的“惹人喜愛”。

(2)創設情境想象“來回跳動”。

(3)想象一下,這三隻灰雀,(手勢)一會兒從這邊的樹枝跳到那邊的樹枝,一會兒從那邊的樹枝跳回這邊的樹枝,這邊――(那邊),那邊――(這邊)。這就是在樹枝間――(來回跳動),這真是――(惹人喜愛)。

(4)入情入境地感受“婉轉地歌唱”。

抑揚頓挫、變換調子。你聽,(播放婉轉的鳥鳴聲)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一會兒短,一會兒――(長),像唱歌一樣,這就叫――(婉轉)。

(5)指導朗讀。

①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

“來回跳動”讀得輕快些,突出灰雀的動態美。“婉轉地歌唱”要讀出聲音的高低變化,讀出灰雀“歌聲”的動聽。

②教師配樂範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出灰雀的顏色、動態、聲音。

③引導學生齊讀。

如果此時此刻我們就站在樹下,聆聽着灰雀美妙的歌聲,欣賞着它們那歡快的跳躍,我們怎能不愛上這三隻灰雀呢?一起來讀一讀。

4.關注列寧對灰雀的喜愛。

活潑可愛的灰雀也同樣吸引了一位名人――列寧。你從哪些語句中可以看出列寧非常喜歡灰雀呢?

(1)出示重點語句,指名讀:“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隻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麪包渣和穀粒。”

(2)引導學生抓住“每次”“都”“仰望”“經常”這些詞,感受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板書:仰望)

(3)仰望着灰雀的列寧,會在心裏對灰雀說些什麼呢?想象一下。

(4)指導朗讀。

①引導學生在重點詞語下面標好重讀記號,着重突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 朗讀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邊讀邊想象。

②教師引讀。

寒冷的冬天,四周光禿禿的,三隻灰雀給公園帶來了生機――(生讀)。

養病的日子,孤獨又無聊時,三隻灰雀給列寧帶來了快樂――(生再讀)。

設計意圖:此環節聚焦“列寧喜歡灰雀”,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體會、感悟。首先是灰雀“惹人喜愛”,其次是列寧的言語和行動表現了他對灰雀的喜愛。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通過創設情境想象、還原畫面,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歷經“讀進去”“想起來”“讀出來”的過程。

四、觀察生字,指導書寫

1.把課後要求會寫的生字按間架結構重新排排隊。

左右結構:郊、粉、粒、凍、惜、誠。

上下結構:雀、養、男、肯、谷。

半包圍結構:者、或。

2.指導書寫左右結構的字,教師按學生要求相機範寫,並讓學生在本子上練習寫一個,把自己寫的和書上的對照後,再寫一個。(強調注意“凍”右半部分不要多一橫;“粉”“粒”中米字旁的最後一筆、“郊”中的“”最後一筆都由捺變成點。)

3.指導書寫上下結構的字,教師相機範寫,學生觀察後再寫。(強調“男”上邊是“田”,下邊是“力”;“肯”第五筆是豎,“雀”的下部右邊有四個橫。)

4.半包圍的“或”斜鉤上的一撇不要丟。

5.同桌之間比一比,賽一賽,看誰寫得更漂亮。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寫字興趣的培養和方法的指導。通過歸類整理,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字形,發現書寫規律。讓學生在“自己寫完和書上對照”和“同桌比賽看誰寫得漂亮”中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這節課,同學們讀書讀得認真,寫字寫得漂亮。課後請同學們把記不牢的生字多寫幾遍,並且熟讀課文,下節課咱們比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2.積累表達:用“跳動”“歡快”等詞語寫一寫自己平時看到的小鳥。

設計意圖:在識字、寫字中夯實基礎,在充分讀書中積澱情感,紮紮實實地進行練筆。

第二課時

一、鞏固詞語,回顧內容

1.出示課文中的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指名朗讀。

列寧 胸脯 仰望 麪包渣 或者 可惜 誠實 惹人喜愛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課文有了哪些瞭解呢?你能選用其中的幾個詞語來說一說嗎?

3.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這個發生在列寧、小男孩和灰雀之間的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多次再現,引導學生牢固識記。運用生字詞語來說說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既是對課文內容的回顧,爲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又可以引導學生準確地積累運用,促進學生運用的意識,提高運用的能力。

二、研讀對話,揣摩心情

(一)創設情境,抓關鍵段,引導質疑。

1.(出示課件)聽,灰雀的叫聲多麼動聽!列寧每天到這裏都和它們打招呼。可是有一天,當列寧拿着精心準備的麪包渣和穀粒來到白樺樹下,卻發現――(那隻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女生齊讀第2自然段。

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樹下,又發現――(那隻灰雀回來了),男生齊讀第11自然段。

2.讀到這兒,你有什麼問題嗎?

預設:

灰雀去哪兒了?灰雀怎麼又回來了?

3.過渡: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那就讓我們跟隨列寧和男孩,走進公園,來到白樺樹下,看看有什麼發現。

(二)再讀對話,啓發思考。

1.默讀課文第3~10自然段列寧和男孩的對話。用波浪線畫出列寧說的話,用橫線畫出男孩說的話。

2.交流解決的問題。(灰雀被男孩捉走了,後來男孩又把灰雀放回來了。)

(三)補白提示語深入品讀,走進心境。

1.品讀之一:列寧失之痛。

(1)我們仔細地讀一讀列寧的話,想一想,每句話中包含着列寧怎樣的心情?你能填上合適的提示語,並且通過朗讀讀出這種心情嗎?(學生補充提示語,讀句子。)

(2)課件出示重點語句1:

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 )問:“孩子,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①引導學生補充“焦急地”,體會列寧找不到灰雀時焦急、難過的心情。

②指導朗讀。指名用焦急的語氣讀一讀。

(3)引課件出示句2:

列寧( )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①引導學生補充“擔心地”“擔憂地”“難過地”等詞語,在補充提示語時引導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體會列寧對灰雀的關心。

②指導朗讀,讀出擔心、焦慮的語氣。指名讀,齊讀。

(4)課件出示句3:

引導學生回憶平時什麼情況下會自言自語。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①引導學生抓住“多好”“可惜”來體會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惋惜之情。(板書:可惜)

②角色體驗朗讀。現在我就是那個小男孩,你怎樣讀才能打動我?(指名讀。)

③小組討論交流:列寧真的是自己說給自己聽嗎?你能讀懂列寧的心思嗎?(引導學生懂得列寧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可他對男孩沒有批評,沒有指責,只有感染,只有啓發。表現了列寧對孩子的尊重和愛護。)

(5)課件出示句4:

列寧( )問:“會飛回來?”

①引導學生補充“高興地”“喜出望外地”,體會列寧喜出望外的心情。

②指導朗讀。

2.品讀之二:男孩得之悔。

(1)過渡:列寧用話語和愛鳥的情感打動男孩、感染男孩、啓發男孩。這一過程中,男孩的心理活動也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我們也來給男孩的話加上提示語,讀懂男孩的心思吧!(學生補充提示語,讀句子。)

(2)學生交流,課件出示句子1:

男孩( )說:“沒……我沒看見。”

①引導學生填入“吞吞吐吐地”“臉紅地”“慚愧地”“小聲地”等詞語,從而體會男孩的矛盾心理。

②體會男孩的心理活動:這時男孩爲什麼想講又不敢講?他會想些什麼?(板書:捉走)

(3)課件出示句2:

男孩看看列寧,( )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

①引導學生補充“堅定地”“鼓起勇氣地”,體會男孩下定決心、鼓起勇氣的心理變化過程。

②指導朗讀。

(4)課件出示句3: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①思考:男孩爲什麼這麼肯定呢?(板書:放回)

②瞭解引用對話的兩種形式。出示句子,引導學生讀一讀。

A.男孩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

B.“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3.練習整體朗讀對話。同桌分角色讀;師生分角色讀。

(四)質疑內容,完成課堂小練筆。

過渡:看,那隻胸脯深紅的灰雀果然回來了,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

1.讀到這兒你有什麼疑問?

2.小組討論交流:列寧爲什麼不問男孩卻問灰雀呢? 引導學生了解列寧尊重、理解男孩,這也是對男孩的愛護。

3.引導學生體會列寧見到灰雀之後的驚喜之情和列寧對男孩的愛護。(板書:愛)

4.指導朗讀。

5.出示課堂小練筆:如果灰雀會回答,它會怎麼說呢?選擇一種句式,寫下來。

出示:(1)灰雀說:“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灰雀說。

6.學生交流,師生點評。

設計意圖:教學中,通過研讀人物語言和神態描寫透視人物的心理活動,緊緊抓住對話提示語的補白,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填上恰當的提示語,從而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動,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引導學生關注引用對話的不同方式,進行課堂練筆,從有規律的、特殊的語言現象中,得意、得言、得法。

三、觀察生字,指導書寫

1.練寫詞語“可惜、肯定、誠實”,注意強調“肯”的第五筆是豎,“誠”的部首是“訁”。

2.重點指導書寫半包圍結構的字:或。

強調筆順,注意“或”的斜鉤和點。

3.展示評價: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設計意圖:注重對學生寫字指導的評價。通過評價,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字形,發現書寫規律,激發學生良好的書寫興趣。

四、總結談話,昇華情感

過渡:列寧不僅愛灰雀,更愛孩子。他巧妙地引導孩子改正了錯誤,呵護了童心,纔有了這幅和諧的畫面。此時此刻,如果你也走到了樹下,你想對誰說些什麼呢?

1.課件出示:列寧和男孩一起觀賞、餵養三隻灰雀的畫面。

2.教師總結:因爲有愛,小鳥是幸福的;因爲有愛,男孩是幸福的;因爲有愛,我們大家都是幸福的。只要我們都能學會去愛,那麼我們都是幸福的。

設計意圖:傾注人文關懷,激發學生情感的渴望,讓他們把心裏的情感表達出來,不管學生是對列寧說,對小鳥說,還是對男孩說,都離不開“愛”。這一環節通過“愛”這一主線,再次激發學生的情感,並把這種情感由語言文字內化爲學生的內心情感,使學生受到情感的薰陶。

五、拓展閱讀,課外延伸

1.補充閱讀列寧小時候的故事《鬥鵝》。

2.引導學生收集、閱讀列寧其他的故事以及其他名人的故事。

設計意圖:課文只是一個例子,此環節從例子出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積累。

板書設計

灰雀愛

教學反思

在研讀兩個人的對話時,課堂中出現了很多精彩的情節。首先讓學生找到列寧和小男孩對話的句子,再補充上合適的提示語。在研讀所填的提示語時,學生們討論得熱火朝天,不時閃出思維的火花。有的同學把自己放在了這一情景中,假設自己就是那個小男孩,體會小男孩的心理。圍繞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猜測人物的心理活動,真正體會出不同的感情,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篇5:《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三年級上冊閱讀的學習目標開始學習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注意加強詞、句訓練: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感情的過程。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本單元的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A、藉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B、有感情地朗讀課文。C、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小男孩城實的品質。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

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誠實的可貴,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淨化,愛鳥類,熱愛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教育。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二、教學方法

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這一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教學知識與學生感悟的結合。三年級學生剛接觸新教材,對教材有很大的好奇心,同時在他們這一年齡階段,好動,形象思維佔優勢。基於這些,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時間爲兩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體講了一件什麼事,引導自學生字,並且學習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讀懂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課文內容,通過聯繫上下文讀懂重點詞句,感悟列寧那含而不露的拳拳愛心。下面着重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意圖。

一、讀中悟,悟中讀。

本文語言樸實,敘述含蓄,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十分真摯,十分感人。沒有在“朗讀”二字上下一番功夫,學生很難悟出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因此,本課時的教學力求讓學生實實在在讀書,真真切切悟情。教學過程中,我們安排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讀書,從初讀到細讀到精讀再到品讀,學生由淺入深地讀書,在讀書中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感悟文中的情真意切。

1、初讀,讓學生邊讀邊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回家的?設計思路:帶着問題初讀培養學生自學的方法。

2、細讀

通過想一想,你是怎麼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列寧從找不到灰雀時的着急擔心(“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到爲灰雀的失蹤而難過、婉惜(“……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再到明知故問的略顯驚訝(“會飛回來?”);小男孩從一開始回答列寧“沒看見,我沒看見”時的支支吾吾,到他認識到自己錯了,肯定灰雀“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再到下決心改錯的堅定態度――“一定會飛回來的!”這些情感的變化都只能在細細的讀書中體會。設計思路:教會學生如何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悟人物的情感變化的方法。

3、精讀

當學生學完一部分課文內容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這部分內容該怎樣讀,有什麼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讀完以後說一說。比如讀“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這一句要讀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婉惜,而讀“一定會飛回來的!”這句話要讀出堅定的語氣,男孩的堅定是從“一定”和“!”看出來的。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用心去體驗語言的情感,感知語言的表達形式。

4、品讀

在引導學生對這部分課文內容進行初讀、細讀、精讀之後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真正把課文中列寧對灰雀的愛和列寧對男孩的愛卻含而不露的感情讀出來。

設計思路:與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的共鳴,達到訓練語感,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採用討論式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遵循“主體性”原則,採用討論式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求新知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1、本課時的教學中,圍繞“你是怎麼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這個問題,學生進行了讀書、思考、討論之後,老師讓他們自由發言。

設計思路: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爲他們的思維、表達提供了自主的空間。學生在這種無拘無束的交流中,以極大的興趣參與教學過程,主動地去體驗,去獲取,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智情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2、進行第三部分內容教學時,當學生讀懂了“男孩果然把灰雀放回來”之後,讓他們再細細地讀課文,想想從這部分課文內容還能知道什麼,體會到什麼?然後在小組討論交流。

設計思路:這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合作討論中,學生之間一互相學習,互相啓發,互相提高,許多學生可以克服膽怯、孤獨等心理障礙,大膽參與,學有所得。

三、巧用多媒體,激趣導思,突破難點。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訓練,使學生在情感上和行爲上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當“列寧又看到那隻灰雀歡蹦亂跳地枝頭歌唱”這一動態畫面出現在學生眼前時,他們會爲之驚喜,彷彿自己也來到白樺樹下,看到了灰雀歡蹦亂跳的身影,聽到了灰雀悅耳的歌聲,喜愛灰雀之情油然而生。這麼惹人喜愛的灰雀果然回來了,這是因爲男孩知錯改錯把它放回來的,而男孩之所以知錯改錯是因爲列寧對灰雀充滿了喜愛之情,對男孩充滿了愛護之心。這種彷彿身臨其境的感知,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爲灰雀的歸來而高興,爲男孩的誠實而高興,在不知不覺中感悟列寧對灰雀的愛,對男孩的愛,從而突破教學的難點。

四、說寫訓練,培養創新。

課文中寫了每一天列寧和男孩關於那隻失蹤了的灰雀的對話,緊接着直接寫了第二天列寧果然又看到了那隻灰雀的情景。我設計了問題:男孩是怎麼把灰雀放回來的呢?

設計思路:這是課文的空白,利用這一空白,可以拓展學生的說話寫話訓練。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學生的一切思維活動都離不開語言的參與。讓學生從說到寫,可以培養想象創新能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使之形成語文能力。

篇6:《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灰雀》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以小故事大道理爲主題展開。《灰雀》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描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裏尋找三隻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隻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回了樹林。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以善意的語言既教育了男孩還保護了男孩的自尊心。也體現了男孩的善良品質。課文雖然情節簡單,卻層次清晰,着重描寫人物語言給人很深的啓迪。

根據新課標的第二階段目標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我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目標:

能夠認讀本課生字、詞。

2、能力目標:

學習讀懂句子的方法,能抓住關鍵詞語,聯繫上下問,讀懂課文中的重點句子。3、情感目標:

能夠理解課文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城實的孩子的情感,培養學生誠實的品德。本課的重點、難點爲:

重點:抓住關鍵詞語,聯繫上下問,讀懂重點句子,領會文章主題。難點:從人物的語言及神態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學法及學情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爲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課中列寧對灰雀的愛和列寧對男孩的愛卻含而不露的感情,情緒不穩定,個性差別大,自我控制能力差。結合(三)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

採取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於學,勤于思考。

根據三年級處於一個過渡階段,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加以引導。那麼在學法上,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於是我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等方式展開,並要求學生在交流學習中感受列寧的愛,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變成學生的學堂。

三、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以五個環節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國小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於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展播小鳥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圖片,營造氣氛,將學生帶入情境,爲課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進而可以拉近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隨後揭開課題,簡要闡述課文的主要內容,順勢進入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因此,在導入新課後我先讓學生大聲自由朗讀,並要求一邊讀一邊想象小男孩和列寧對話時的表情。把自己最喜愛的語句多讀幾遍,教師適時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個別指導,掃清學生閱讀文本的障礙。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於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理清課文寫作思路,爲接下來的品讀詞句做好鋪墊。

第三環節:研讀賞析,體驗情感。葉聖陶說: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能讀書。鑑於此,在“研讀賞析,體驗情感”環節中,我首先抽選出幾個代表分段朗讀課文,此時其他學生邊聽邊勾畫關鍵詞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朗讀完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歸納出本節課的生字、詞和重點詞句,並讓學生議一議列寧用疑問的語氣詢問男孩的意圖所在。力圖使學生在反覆朗讀和討論交流中對課文有所思有所悟。

緊接着,我將根據學生討論情況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讓全體學生品讀重點詞句,並藉助多媒體展示課前準備好的圖片,適時加以引導和闡述,讓學生圖文結合地品味和理解本節課重點詞句。如讀到“活奔亂跳”時,用多媒體展示“鳥兒自由飛翔”的圖片。這一幅幅畫面,不僅講學生們帶入大自然中,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列寧喜歡灰雀的.原因,從而體味文章的意韻美,領會作者表達的思想。

最後,藉助多媒體向學生再次展現一組配樂鳥兒在叢林中飛翔的圖片圖畫,引讀課文,使學生與文本、作者再次產生共鳴,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當時教育男孩的用心良苦,激起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總之,這一系列的“讀、悟、議、賞、再讀”,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第四環節: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學生帶着疑問走出課堂是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需。因此再對課文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假如當時“我”是列寧,我會如何做)能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思惟,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第五環節:安排作業,複習強化。爲了複習、強化學生所學知識,讓學生再次體驗課文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兩道課後作業:作業1:請大家將本節課中自己喜歡的優美詞句摘抄到《優美詞句》小筆記本上;作業2:根據課文內容,我們分小組分角色進行扮演。這是我教學過程的安排,下面說說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四、說板書設計

灰雀

灰雀(真的回來了)

列寧愛

男孩(一定會回來!)

書邊寫邊講:本節課中列寧用巧妙的語言保護了男孩的自尊心。通過列寧的善意語言引導男孩正確處理小鳥的歸宿,以一句“一定會回來”說明男孩已經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最後,我談一下本節課教學效果。本節課通過朗讀、討論、交流合作以及多媒體展示等課堂活動,我設想能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使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認知生字,讀懂新詞,交流討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收穫,同時力求讓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篇7:《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灰雀》是人教版六年制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課文的重點在於講述名人身上平凡的小事,讓學生從小事中感受他們的不平凡。而本課描述的列寧在公園裏尋找一隻丟失灰雀時,遇到將灰雀抓走的小男孩,並通過交談促使小男孩將灰雀放生的故事。故事體現了列寧關愛小朋友,尊重小朋友,善解人意的優良品格。這是一篇寫人敘事的文章,在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通過多讀去體會名人身上的優良品格。

二、說資源

巧用多媒體課件,flash動畫,激趣導思,突破難點。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訓練,使學生在情感上和行爲上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當“列寧又看到那隻灰雀歡蹦亂跳地枝頭歌唱”這一動態畫面出現在學生眼前時,他們會爲之驚喜,彷彿自己也來到白樺樹下,看到了灰雀歡蹦亂跳的身影,聽到了灰雀悅耳的歌聲,喜愛灰雀之情油然而生。這麼惹人喜愛的灰雀果然回來了,這是因爲男孩知錯改錯把它放回來的,而男孩之所以知錯改錯是因爲列寧對灰雀充滿了喜愛之情,對男孩充滿了愛護之心。這種彷彿身臨其境的感知,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爲灰雀的歸來而高興,爲男孩的誠實而高興,在不知不覺中感悟列寧對灰雀的愛,對男孩的愛,從而突破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學習這篇課文時,學生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線索和思路。所以,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將“灰雀”作爲本課的切入點,以尋找丟失的“灰雀”爲主線帶動學生縱觀全文,引導學生通過對話去領悟人物的內心活動。因此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能力目標:

A、藉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B、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小男孩誠實的品質。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誠實的可貴,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淨化,愛鳥類,熱愛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教育。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應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情境導入法,朗讀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方式,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大膽發表見解,從而讓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生成和昇華。

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運用讀、思、品、議、說、寫的方法來學習課文。讀人物內心,思課文所寫,品文中語言,說心中所想,學習作者的描寫人物的方法,寫句子,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五、說教學過程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爲基礎,教師要幫助學生架設生活和文本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感受。因此,我的教學過程預設如下五個環節:

一、情景導學提出問題

(多媒體: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

瞧!灰雀來爲我們講述一個有關列寧的故事了,讓我們熱情地和它們打聲招呼吧!————揭題。

1、讀題,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結合圖片)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是怎樣的灰雀嗎?

爲了這可愛的灰雀,列寧和一位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一個怎樣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趕快走進課文,美美地讀一讀吧。

二、自主學習嘗試解決

1、讓學生充分地、大聲地朗讀課文,藉助拼音和工具書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學習生字新詞:讀準“胸脯”、“白樺樹”、“散步”,注意“誠”、“蹦”等後鼻音。

課件出示詞語: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歡快或者嚴寒誠實可惜肯定果然麪包渣白樺樹歡蹦亂跳自言自語

(分行出示,請同學做小老師,帶讀,識讀,齊讀)

三、討論交流合作解決

列寧和小男孩因爲灰雀,而有了這段故事。我們先來看看漂亮的灰雀吧。小組合作找出文中哪些句子描寫了灰雀,用橫線把它畫出來。然後討論交流:灰雀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試着用自己的畫筆畫出來。小組爲單位評選出優秀小畫家。

四、展示評研運用提升

以小組爲單位自由朗讀並嘗試分角色表演。評選出最優秀的一組,在全班內表演。通過表演讓學生理清課文脈絡。

五、鞏固達標拓展深化

多媒體展示導學卡—達標拓展性問題。

學生自主完成達標測試題,更好地完成本課教學目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篇8:《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灰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第五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記敘了列寧在莫斯科郊外養病期間愛護灰雀的故事。列寧喜愛公園裏三隻美麗的灰雀,更愛知錯改錯的誠實的孩子。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對小男孩的愛護之心,深深地感動了小男孩,從而促使小男孩放鳥歸園。

全文共有13個自然段,可以分爲三部分進行教學。第一部分爲(1),第二部分爲(2—10),第三部分爲(11—13)。教學時間爲兩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引導學生自學生字。第二課時主要是學習課文,感悟列寧對小男孩的愛護和小男孩的誠實。下面我主要說第二課時。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三年級學生開始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語句。因此,我確定本課時的學習目標爲: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句子。2、教育學生做誠實的孩子,知錯就改,並注意保護鳥類。教學重點是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重點詞句。難點是感悟列寧是如何用愛心啓發、感染男孩放鳥歸園的。

二、說學情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訓練。《灰雀》一文語言樸實、敘述含蓄,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十分真摯,十分感人。如果不在”朗讀“上下功夫,學生很難悟出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因此,本課時的教學力求讓學生實實在在讀書,真真切切悟情。

三、說教學方法

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畢竟學習能力有限,教法以教師引導爲主。在學法上,因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遵循”主體性“原則,採用自學、討論法,有利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求新知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四、說教學程序

1、設疑導入。

偉大領袖列寧在莫斯科郊外養病,他每天都要到公園散步,都要去看樹上的三隻灰雀,可有一天,灰雀突然少了一隻,這到底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5課——灰雀板書(灰雀)。

2、簡單瞭解列寧和灰雀。

列寧和灰雀離學生生活較遠,因此我們首先給孩子們作簡單介紹。

3、學習文章第一部分。

指名讀文章的第一部分,說說:你從這一段看出了什麼?(生說,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每次、都要、仰望、經常)。這三隻灰雀如此惹人喜愛,這一段該怎麼讀?(指導生帶着喜愛的感情朗讀)。

3、學習文章的二、三部分。

列寧多麼喜愛灰雀呀!每天散步到這兒,都要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他們。可第二天,那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隻灰雀到哪裏去了?接着我們來學習文章的二、三部分。

首先出示自學指導

①學生自由輕聲讀2—10段,看看哪些是列寧說的話,哪些是小男孩說的話,分別用橫線和曲線標出,然後讀一讀。(學生找出來後)

②屏幕上出示課文(3、5、7、9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說這些話的意思。

讓學生交流(從中看出列寧對灰雀的着急、擔心和惋惜),然後讓學生帶着對灰雀的擔心的感情來讀。學生讀完後,分析,那麼這其實也集中表達了一種情感,那就是對灰雀的喜愛之情。(板書喜愛)

③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哪裏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文章的4、8、10段)。

請同學們各自練讀小男孩的話,學生讀完以後體會。

灰雀哪去了?(生可能會說:”被小男孩捉回家了。“)你怎麼看出來的?(從開始的支支吾吾到後來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的。“)。

這時候,通過對重點詞句(會、一定會、肯定)的理解,讓學生在讀書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悟小男孩的情感變化。當小男孩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這時候想想,那小男孩在想什麼呢?(生可能會說:”小男孩想列寧多麼喜愛灰雀呀!我怎麼忍心把灰雀捉走呢?我一定把灰雀送回來。“)

④男孩爲什麼捉走灰雀?(因爲他太喜歡灰雀了)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他和列寧的愛有什麼不同?(小組討論)

發表看法

師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纔是真正的愛鳥!

⑤細細體會列寧和小男孩的心理感受,引導學生再有感情地朗讀文章2—10段。

學習文章的第三部分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讓學生自由地朗讀第三部分,學生讀完以後,不直接給學生提問題,而是讓學生自己提,學生的興趣就會被激發上來了。

至此難點已完全突破。

指導朗讀: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爲鳥兒重歸自然、爲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的最後三個自然段!

4、教師小結

教師總結: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生說,要做個誠實的孩子;我們要有錯就改;我們要像列寧一樣愛護鳥類……)

到這兒,學習目標已全部完成。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學生一目瞭然。

本課的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

列寧小男孩(知錯就改)

喜愛

灰雀

篇9:《灰雀》說課稿

《灰雀》說課稿

1、《灰雀》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五冊的一篇課文。單元要求:多讀多想,把課文讀懂,弄懂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縱覽課文內容,採用了明線和暗線相結合的寫法,寫列寧喜愛灰雀,尋找灰雀,再見到灰雀,這是一條明線,文章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發現灰雀不見了,懷疑可能是男孩抓走了,誘導他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第二條暗線纔是文章用意和中心所在,國小生理解能力有限,若不細細品味,就很難理解其中韻味,因此好文章要多讀、多品,方能明其意知其味。

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種?

學生自己動手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根據自身喜好選取,對於美的認識,每個人角度不同,學生也應有個性化的選擇。這一決定的作出當然也離不開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抑揚頓挫讀練誦。

閱讀教學,讀佔鰲頭。讀是理應得到重視的一個方面。這是一篇人文性很強的課文,貼近生活。讀着這些清新的文字,於學生的思想是一種陶冶。

增強讀的同時,有意識地削弱講解的份量。有時侯我們生怕學生聽不懂,總是想方設法地講解得細些,還要反反覆覆地搞上幾遍,其實大可不必。以學生的認知能力,弄懂這些淺顯的內容並非難事。關鍵在於方法是否對頭。衆多繁瑣隱晦的講解只會抹殺了孩子們對於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爲什麼有的.學生學了幾十年來的漢語還讀不好文章寫不好字,這確實是我們從事語文教學的人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如果只灌輸,不管學生是否樂意,別指望有好的效果。

讀從培養學生興趣入手。只要學生喜歡,他就會心甘情願地去努力,並且力爭精益求精。首先讓他們參與進來,再提高質量。朗讀訓練,中年段的學生不強調運用多少技能,最主要的是投入自己的感情,通過自己的傾情演繹,凸現作品的基本輪廓,如果能熟讀成誦,則效果更佳。

培養興趣的另一個大膽嘗試是讓學生讀、聽相結合,讓聽的學生來給讀的同學提意見,學生暢所欲言,意見中肯,氣氛熱烈。你來我去之際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3、轉換角度導入語,不拘一格寫板書。

A、導入對於自由的闡述,以鳥眼看人心,運用別出心裁的視覺轉換,以傳統的第三着眼光,轉變爲參與者之一的第二隻眼看世界。之所以稱爲第三者眼光,是因爲傳統的觀察是除列寧、小男孩和灰雀之外的一個虛無觀測點,相對而言只是旁觀者,若能設身處地將自己置之與參與者的境地,應有更深刻的內涵。概而言之,選取角度不同,感受也肯定不一樣。

B、傳統板書過分注重邏輯性和其歸納作用,容易陷入一種大而全的誤區。往往不知所云。無法將其與課文內容聯繫起來。國小語文的板書設計,理所當然的要走形象直觀之路,形象鮮明的板書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以我個人的觀點,國小語文板書應儘量淡化文字,增強形象感,並且要有衝擊力,看着舒服,過目不忘。

4、重視情感互動,重視語言的積累。

正確解讀文本,需要深入領悟,反覆揣摩,方能明其意,知其味。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取向,需要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得以體現。

語言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說不寫,光說不練,流於口頭表達,對於學習語文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新時期的語文教學將積累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通過讀寫來熟悉這些優美的詞句,由情感認識到消化吸收,轉化爲自己的語言財富,這樣才真正達到了學習語文的目標,國小生認知能力、遣詞造句能力有限,必須把語言積累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篇10:灰雀說課稿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五個二類字”樺、胸、脯、婉、渣“,寫會12字一類字”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誠“.其中讀準”樺“字的聲調、”胸“字的韻母、”低“字的聲母。”胸脯“二字識記規律(月字旁);”或“字的筆順、”步“下面不是少、”低“字下面的點。理解生詞:婉轉、果然(指導學生使用聯繫下上文填空的方法來理解)。

2、學習概括全文大意的方法。(爲降低難度使用讓學生填空的方法把每部分主要內容串連起來)

3、能夠抓住”粉紅、深紅、來回跳躍、婉轉“等詞語理解”非常惹人喜愛“這句話,抓住”每次、都要、經常“體會列寧對於灰雀的喜愛。

教學難點:

概括全文大意。

教學教程:

一、明確目標,商量步驟

目標:(幻燈出示,學生自學)

1、認熟”樺、胸、脯、婉、渣“;

2、會寫”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誠“

3、知道課文寫了件什麼事;

4、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步驟:(把目標調位置)

1、認熟”樺、胸、脯、婉、渣“;

2、知道課文寫了件什麼事,並學習一種方法;

3、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4、會寫”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誠“.

二:認識生字,會讀新詞。

1、師:讓我們進行第一步。首先把課文讀一遍,重點把有生字的句子讀通順。

生讀課文。

2、出示寫有生字的句子。

出示幻燈:(檢查句子朗讀情況)

A、有一年冬天,列寧在郊外養病。他每天到公園散步。公園裏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隻灰雀

B、兩隻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C、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隻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麪包渣和穀粒。

師:這三個句子裏面有我們這課的生字,看一看同學能把它們讀通順嗎?

指名三名學生讀。

4、出示生字:

幻燈:五個生字。

學生要求:

①自己讀兩遍;

②大家一起讀兩遍;

③同桌互相讀兩遍;

④開火車指名讀。

5、出示有生字的詞:

幻燈:”白樺樹、胸脯、婉轉、麪包渣“

(提示:

”白樺樹“讀出白樺樹的高大挺拔;

”胸脯“讀書對自己身體的自信和驕傲;

”婉轉“是什麼意思:幻燈顯示:幻燈顯示:①形容言辭委婉含蓄。②聲音委婉而動聽:歌聲婉轉。同宛轉

學生選擇,聽婉轉的鳥鳴(幻燈顯示)。讀婉轉要讀出優美鳥鳴的感覺。

”麪包渣“因爲要給可愛的灰雀吃,就讀出可愛的感覺吧。

同學們,讀詞語要讀出詞語的味道,這樣讀句子時才能讀出句子的味道。

6、同桌相互讀,讀出詞語的中味道。

三、理順課文,概括大意

1、同學們,我們進行第二步驟,說說課文講了件什麼事,首先請同學們快一點從課文中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把表示時間的詞語用圓圈圈起來。

學生默讀課文。

2、師:檢查學生詞語情況。

學生回答。

幻燈顯示:有一年冬天、一天、這時、第二天。

3、同學們完成以下任務:

按照劃線的三個時間把課文分成三部分。把每一部分後面用你喜歡的標誌做上記號。

學生完成。

幻燈顯示(老師用雙斜槓做標誌。)

5、學生讀課文,指導概括意思。

A、指名學生讀第一部分,指導學生說說這部分說了什麼?(提示說完整,適當鼓勵學生)

幻燈顯示:有一年冬天,列寧發現了.

B、第二部分:

幻燈顯示:一天,有一隻灰雀,列寧發現了,並和他交流。

C、第三部分:

幻燈顯示:第二天,灰雀.

老師:來,同學們你們試着把這三部分連起來讀一下,同桌相互說一說。

同桌說。

找學生起來聯起來說。

老師:同學們,我們剛纔進行的就是概括這篇課文講了件什麼事,我們用的方法是:先把課文分成三部分,然後把每一部分的意思說一說,再把每部分的意思串起連成一段通順的話,就知道課文講了件什麼事了。(幻燈顯示)

四、學習閱讀方法,指導朗讀

1、師:下面我們進行第三個步驟,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小聲讀課文,思考:通過讀第一部分,你瞭解了什麼?

(預設:灰雀很美麗;列寧喜歡灰雀;灰雀在公園裏的白樺樹上等)

(預設1、灰雀很美麗。你覺得灰雀美麗嗎?它們怎麼美麗的?你能把寫灰雀美麗的句子用”“畫下來嗎?指名學生讀。請你把最能表現灰雀美麗的詞語下面標上一個圓點。

2、試着讀一讀,你能把灰雀的美麗讀出來嗎?)

(預設:列寧喜歡灰雀,你從這部分的哪句話知道的?請你用橫線把它劃出來。學生讀。再請你把最能表現列寧喜歡灰雀的詞語下面標上圓點。試着把列寧喜歡灰雀的感覺讀出來。)

3、配樂讀課文第一部分。(幻燈顯示)

4、師總結:同學們要想把句子讀出感情,就要把重點詞語找出來,只要把重點詞語的味道讀出來,句子的感情也就表達充分了。

五、學寫生字,識記生字

前面三個步驟,同學們都完成得很好,下面我們來完成最後個步驟。

1、老師出示幻燈: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誠

方法:

指名學生讀。

開火車讀。

師:下面請四位同學寫帶點的字,請其他同學看他們的筆順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對嗎?

指名寫字。

師生評價。

(散字,左右差不多大,所以兩邊誰也不佔中線。同樣的字還有:郊敢)

(低字:左窄右寬,寫的時候右邊部分要寫在中線以左,同樣的字還有:胸脯渣惜誠)

(步字下面不是少,而是少字少了右邊一點)

(或字的筆順)

2、同學們在練習紙上每個寫兩遍。

師生評論。

六、學生談感覺。

同學們這一班的任務已完成,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學生自己談。

篇11: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三年級上冊閱讀的學習目標開始學習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縱覽課文資料,採用了明線和暗線相結合的寫法,寫列寧喜愛灰雀,尋找灰雀,再見到灰雀,這是一條明線,文章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發現灰雀不見了,懷疑可能是男孩抓走了,誘導他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第二條暗線纔是文章用意和中心所在,國小生理解本事有限,若不細細品味,就很難理解其中韻味,所以好文章要多讀、多品,方能明其意知其味。

在閱讀教學中注意加強詞、句訓練: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感情的過程。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本單元的實際教學資料和學生的實際情景,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A、會認6個生字會寫12個字藉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B、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資料。C、經過人物對話描述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D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當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的教育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經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二.教學方法

本課時的主要資料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這一資料與學生的生活有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教學知識與學生感悟的結合。三年級學生剛接觸新教材,對教材有很大的好奇心,同時在他們這一年齡階段,好動,形象思維佔優勢。基於這些,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本事。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經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進取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時間爲兩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體講了一件什麼事,引導自學生字,並且學習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讀懂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課文資料,經過聯繫上下文讀懂重點詞句,感悟列寧那含而不露的拳拳愛心。

第一、讀中悟,悟中讀。

本文語言樸實,敘述含蓄,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十分真摯,十分感人。沒有在“朗讀”二字上下一番功夫,學生很難悟出文中所表達的情感。所以,本課時的教學力求讓學生實實在在讀書,真真切切悟情。教學過程中,我們安排很多的時間讓學生讀書,從初讀到細讀到精讀再到品讀,學生由淺入深地讀書,在讀書中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感悟文中的情真意切。

1、初讀,讓學生邊讀邊想:從哪些句子能夠看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回家的

2、細讀

經過想一想,你是怎樣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列寧從找不到灰雀時的着急擔心(“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到爲灰雀的失蹤而難過、婉惜(“……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再到明知故問的略顯驚訝(“會飛回來”);小男孩從一開始回答列寧“沒看見,我沒看見”時的支支吾吾,到他認識到自我錯了,肯定灰雀“會飛回來的,必須會飛回來的”,再到下決心改錯的堅定態度DD“必須會飛回來的!”這些情感的變化都只能在細細的讀書中體會。

設計思路:教會學生如何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悟人物的情感變化的方法。

3、精讀

當學生學完一部分課文資料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這部分資料該怎樣讀,有什麼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讀完以後說一說。比如讀“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這一句要讀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婉惜,而讀”必須會飛回來的!“這句話要讀出堅定的語氣,男孩的堅定是從”必須“和”!“看出來的。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用心去體驗語言的情感,感知語言的表達形式。

4、品讀

在引導學生對這部分課文資料進行初讀、細讀、精讀之後要求學生分主角朗讀,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真正把課文中列寧對灰雀的愛和列寧對男孩的愛卻含而不露的感情讀出來。

設計思路:與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的共鳴,到達訓練語感,培養本事,陶冶情操的目的。

第二、採用討論式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遵循“主體性”原則,採用討論式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本事,培養學生自主探求新知的本事,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1、本課時的教學中,圍繞“你是怎樣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這個問題,學生進行了讀書、思考、討論之後,教師讓他們自由發言。

設計思路: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爲他們的思維、表達供給了自主的空間。學生在這種無拘無束的交流中,以極大的興趣參與教學過程,主動地去體驗,去獲取,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智情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2、進行第三部分資料教學時,當學生讀懂了“男孩果然把灰雀放回來”之後,讓他們再細細地讀課文,想想從這部分課文資料還能明白什麼,體會到什麼然後在小組討論交流。

設計思路:這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合作討論中,學生之間一互相學習,互相啓發,互相提高,許多學生能夠克服膽怯、孤獨等心理障礙,大膽參與,學有所得。

第三、巧用多媒體,激趣導思,突破難點。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大大提高教學資料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訓練,使學生在情感上和行爲上進取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當“列寧又看到那隻灰雀歡蹦亂跳地枝頭歌唱”這一動態畫面出此刻學生眼前時,他們會爲之驚喜,彷彿自我也來到白樺樹下,看到了灰雀歡蹦亂跳的身影,聽到了灰雀悅耳的歌聲,喜愛灰雀之情油然而生。這麼惹人喜愛的灰雀果然回來了,這是因爲男孩知錯改錯把它放回來的,而男孩之所以知錯改錯是因爲列寧對灰雀充滿了喜愛之情,對男孩充滿了愛護之心。這種彷彿身臨其境的感知,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爲灰雀的歸來而高興,爲男孩的誠實而高興,在不知不覺中感悟列寧對灰雀的愛,對男孩的愛,從而突破教學的難點。

第四、說寫訓練,培養創新。

課文中寫了每一天列寧和男孩關於那隻失蹤了的灰雀的對話,緊之後直接寫了第二天列寧果然又看到了那隻灰雀的情景。我設計了問題:男孩是怎樣把灰雀放回來的呢

設計思路:這是課文的空白,利用這一空白,能夠拓展學生的說話寫話訓練。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學生的一切思維活動都離不開語言的參與。讓學生從說到寫,能夠培養想象創新本事,培養語言表達本事,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使之構成語文本事。

五.說板書設計

灰雀自由自在灰雀失去自由灰雀重歸自由

列寧欣賞美列寧失去欣賞美的機會列寧重又看到完美事物

小男孩能夠佔有小男孩良心上受到譴責小男孩明白完美事物應由大家一齊共享

經過以上簡單明瞭的板書,揭示出本課的審美主旨——愛的教育,突破本課的難點。

篇12: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三年級上冊閱讀的學習目標開始學習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注意加強詞、句訓練: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感情的過程。根據本單元的實際教學內容,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A、藉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B、有感情地朗讀課文。C、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小男孩城實的品質。

2、過程與方法目標: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誠實的可貴,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淨化,愛鳥類,熱愛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教育。

二、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三、教學方法

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教學知識與學生感悟的結合。三年級學生在這一年齡階段好動,形象思維佔優勢。基於這些,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

四、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

五、說教學過程

語言樸實,敘述含蓄,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十分真摯,十分感人。沒有在“朗讀”二字上下一番功夫,學生很難悟出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因此,本課時的教學力求讓學生實實在在讀書,真真切切悟情。教學過程中,我們安排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讀書,從初讀到細讀到精讀再到品讀,學生由淺入深地讀書,在讀書中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感悟文中的情真意切。

1、初讀,讓學生邊讀邊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回家的?

設計思路:帶着問題初讀培養學生自學的方法。

2、細讀

通過想一想,你是怎麼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列寧從找不到灰雀時的着急擔心(“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到爲灰雀的失蹤而難過、婉惜(“……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再到明知故問的略顯驚訝(“會飛回來?”);小男孩從一開始回答列寧“沒看見,我沒看見”時的支支吾吾,到他認識到自己錯了,肯定灰雀“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再到下決心改錯的堅定態度――“一定會飛回來的!”這些情感的變化都只能在細細的讀書中體會。

設計思路:教會學生如何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悟人物的情感變化的方法。

3、精讀

當學生學完一部分課文內容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這部分內容該怎樣讀,有什麼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讀完以後說一說。比如讀“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這一句要讀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婉惜,而讀”一定會飛回來的!“這句話要讀出堅定的語氣,男孩的堅定是從”一定“和”!“看出來的。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用心去體驗語言的情感,感知語言的表達形式。

4、品讀

在引導學生對這部分課文內容進行初讀、細讀、精讀之後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真正把課文中列寧對灰雀的愛和列寧對男孩的愛卻含而不露的感情讀出來。

設計思路:與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的共鳴,達到訓練語感,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

篇13:灰雀說課稿

一、“縱橫聯繫”說教材

《灰雀》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學期第二組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安排了《灰雀》、《小攝影師》、《奇怪的大石頭》、《我不能失信》四篇課文,講的都是發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經過具體的事例展示了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

《灰雀》講的是蘇聯偉大革命領袖列寧與男孩、灰雀之間一個富有童趣的故事。故事從兩條線索展開。明線是寫列寧喜愛灰雀,尋找灰雀,又見灰雀,文中對灰雀的語言描述形象、生動。暗線是列寧尋找灰雀遇男孩,巧妙教育男孩知錯就改。暗線纔是文章的主旨,主要經過對話展開和推進。一個是尋鳥的偉人,一個是藏鳥的孩子,聽了男孩吞吞吐吐的回答,列寧已經推知孩子在撒謊。應對天真的孩子,列寧沒有批評、沒有指責、沒有說教,有的只是耐心、得體而又巧妙的感染、啓發,使男孩內心受到震動,認識並改正了自我的錯誤。列寧的做法既到達了教育男孩的目的,又不傷害男孩的自尊心,體現了偉人對兒童的尊重和呵護。

《灰雀》放在名人故事一組的第一篇,教學以“感受名人”爲主線。在教學資源上,可鏈接回顧二年級下學期課文中的名人,認識單元導語插圖中的名人,引發閱讀期待;學文後延伸閱讀列寧和其他名人的故事,爲後幾篇課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有機整合”說目標

三年級上學期是第二學段的起始學期,前兩組課文的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學段銜接過渡。教學本組教材,要引導學生經過默讀和朗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體會名人身上的`優秀品質,並使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與此同時,要培養學生[此文轉於網()、]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積累語言的習慣。

綜合學段特點、單元目標和教材文本的分析,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用自主識字、隨文識字等方法,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胸、脯”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資料,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呵護。

3、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詞句;經過人物的對話、神態,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瞭解引用人物的話能夠有不一樣的形式。

聯繫本組教材,可看出編排本課的意圖是:經過對人物語言和神態的描述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呵護。所以,“經過人物的神態、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

三、“以學定教”說教法

1、讀中感悟,以悟促讀。楊再隋先生說:“要充分有效的讀書,讓學生把書讀出意、讀出形、讀出味、讀出神”。本課的教學設計讀貫穿始終,“初讀”“默讀”“品讀”“研讀”“拓讀”,讀的層次勢如剝筍。讀的形式靈活多樣,範讀、分主角讀、創設情境讀……。

2、引導發現,質疑啓思。“小疑小進,大疑大進”。本課教學充分預設學生讀文本後的問題,引導質疑,尋疑導教,使得教學的重難點得以突破。

四、“板塊推進”說流程

基於以上的種種分析,《灰雀》的課堂教學設計成若干板塊,體現“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的基本理念。

第一板塊:名人爲引子,導入

一是回顧列寧。從《蜜蜂引路》入手,出示列寧頭像,簡單介紹列寧。初步瞭解列寧的偉人成就,爲下頭的學習故事做鋪墊。

二是板書課題。教師邊說邊寫,“雀”,上頭是一個變形的小,下頭是一個“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鳥,滲透中國漢字的文化,提示雀的寫法。

三是認識灰雀。(課件演示三隻灰雀),簡介灰雀。請同學們跟它們親切地打招呼,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第二板塊:感知爲基礎,初讀

有了對故事兩個主角的初步認識,學生的閱讀期待進一步調動起來,教師用課件出示自讀要求,“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二、標上自然段的序號。三、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學生按要求讀故事。

有要求便有檢查,按照自讀要求,先出示藏着課文的所有生字的三個句子,藉助拼音,檢查讀句情景。進而由句到詞,讀準生詞,並引導學生經過圖解、字理、辨析等方法,初步理解生詞。詞語教學爲主,學生自主學習爲主,體現了學段的過渡。

第三個要求,初步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對於剛跨進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這部分設計成“方法引路,扶放結合”的步驟。第一步,引導學生“這篇課文有好幾個自然段的開頭,都是表示時間的詞語,我們一齊來找一找,圈一圈”;第二步,依據時間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指名讀每一個部分,以填空爲柺杖,啓發學生思考:在每一個時間裏,發生了什麼事;第三步,嘗試把三部分的意思連起來,說課文的主要資料。

爲了解學生的閱讀個性差異,更好地感知課文,也爲了解學生起始的閱讀水平,以學定教,在完成自讀要求後,學生再一次默讀課文。瞭解這一遍讀,學生又讀懂了什麼。

紮紮實實的“自讀”“默讀”環節,學生已經對課文有了初步的整體感知,可進入第三個板塊。

第三板塊:詞句爲關鍵,品讀

聚焦“列寧喜歡灰雀”,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體會、感悟。

首先是灰雀“惹人喜愛”。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後,以貼近兒童的問題“你喜歡灰雀的什麼呢”,具體交流灰雀的顏色“深紅”“粉紅”,動態“來回跳動”,聲音“婉轉地歌唱”。“來回跳動”用創設情境想像法觸摸,“這三隻灰雀,一會兒從這邊的樹枝跳到那邊的樹枝,一會兒從——(生接答),這邊——(那邊),那邊——(這邊),這就是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採用入情入境法感受,“抑揚頓挫、變換着調子,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一會兒短,一會兒——(長),像唱歌一樣,我們聽一聽,(課件出示叫聲)”。這樣引導學生“化話爲畫”,歷經“讀進去”、“想起來”的過程。而後,指導學生朗讀,達成“讀出來”的目的。

其次是列寧的言語和行動表現了對灰雀的喜愛。他欣賞灰雀的歌唱,給它們帶來食物。有了前一個環節“抓關鍵詞”理解的基礎,此處採用學生自讀自悟,相互交流的方式,抓住“每次”“都要”“經常”這幾個關鍵詞語,體現了列寧對灰雀喜愛的程度。指導學生在朗讀時,要將這種感情讀出來。

第四板塊:對話爲重點,研讀

聚焦“列寧對男孩的呵護”,抓住對話,質疑啓思,讀中感悟,以悟促讀。

1、引導發現,質疑

在學生明白這是三隻惹人喜愛的灰雀,列寧十分喜歡它們的基礎上,創設情境,抓關鍵段,引導質疑。“一天,列寧走到白樺樹下,發現什麼了?”結合課件,學生明白深紅胸脯的灰雀不見了。請女同學齊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樹下,又發現什麼了?”學生明白深紅胸脯的灰雀回來了,男同學齊讀課文的第十一自然段。教師追問:讀到這,(指板書)你有什麼問題嗎?估計學生提出的問題是:灰雀哪去了?灰雀怎樣又回來了?

2.再讀對話,啓思

有了疑問,如何解決?教師再次創設情境,“就讓我們跟隨着列寧和男孩,走進公園,來到白樺樹下,配樂範讀3-10自然段”,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入境思考。

爲更深入地思考,學生帶着“灰雀哪去了呢?你從小男孩的什麼話中明白的?”的問題自讀,思考、交流。順勢啓發“男孩爲什麼把灰雀放回來了呢?”學生初步明白受了列寧的啓發後,進入下一環節的教學。

3.設境研讀,深思

這部分是理解、感悟的難點,剛入三年級的學生,對含“話中話”的語言,還不能自主入境地體會。所以,化繁爲簡,深入淺出,情境朗讀是突破難點的關鍵。

“讀”“思”“劃”的語文學習本事。

第二步,重點交流列寧的兩句話:“必須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研究到學生對列寧的心理不能深入走進,所以雖然交流的落點在列寧,但切入點是男孩的感受,用“這句話怎樣打動男孩了呢?”來體會列寧的心境。“自言自語”一句用簡明、易懂的句子比較,適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懂得列寧明明明白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可他對小男孩,沒有批評,沒有指責,僅有感染,僅有啓發。

第三步,入情入境指導朗讀。經過分組讀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男孩的心理變化;師生分主角讀,加深理解;去提示語,同桌分主角讀,深入感受;全班情境朗讀,昇華感悟。經過不一樣形式、層次分明的讀,把心裏所想表達出來。

第五板塊:疑問爲核心,練筆

聚焦列寧尊重男孩,繼續引導質疑,尋疑探究。重點抓住“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說——”一句,啓發學生提出問題“列寧爲什麼不問男孩卻問灰雀呢?”先四人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深化體會。進而,抓住課文空白點“如果灰雀會回答,它會怎樣說呢?”練筆寫一寫。

第六板塊:板書爲參照,昇華

閱讀是一個逐步深入的解讀過程,在感悟理解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說說讀到這,又明白了什麼,是對課文整體把握的提升。至此,學生已能感受到列寧、灰雀、男孩,這是一幅多麼和諧、完美的圖畫!這樣的圖畫得益於列寧對小生命的關愛,對下一代的呵護。

第七板塊:讀物爲活水,拓讀

課文只是一個例子,從例子出發,激發閱讀興趣,拓展閱讀量,增加學生的積累,質關重要。補充閱讀列寧小時候的故事《鬥鵝》,引導學生收集、閱讀列寧其他的故事以及其他名人的故事。

總之,七個板塊,環節簡約,方法簡便,訓練務實,力求學生在經歷“簡實活效”的聽說讀寫中,讀平凡故事,悟名人品質。

篇14:灰雀說課稿

《灰雀》是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五冊第五組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記敘了列寧在莫斯科效外養病期間愛護灰雀的故事。列寧喜愛公園裏三隻美麗的灰雀,更愛知錯改錯的誠實的孩子。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對小男孩的愛護之心,深深地感動了小男孩,從而促使孩子放鳥歸園。全文共有12個自然段,可以分爲三部分進行教學:第一自然段爲第一部分,第二至第九自然段爲第二部分,第十至第十二自然段爲第三部分。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目的爲:

1、學會本課生字,着重理解“歡蹦亂跳、自言自語、可惜、堅定、果然”等詞語,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做誠實的孩子,知錯就改,並注意保護鳥類。教學重點是聯繫上下文讀懂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難點是感悟列寧是如何用愛心啓發、感染男孩放鳥歸園的。教學時間爲兩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體講了一件什麼事,引導自學生字,並且學習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讀懂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課文內容,通過聯繫上下文讀懂重點詞句,感悟列寧那含而不露的拳拳愛心。

下面着重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意圖。

一、讀中悟,悟中讀。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訓練,可以說,琅琅的書聲是閱讀教學的暢想曲。《灰雀》一文語言樸實,敘述含蓄,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十分真摯,十分感人。沒有在“朗讀”二字上下一番功夫,學生很難悟出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因此,本課時的教學力求讓學生實實在在讀書,真真切切悟情。教學過程中,我們安排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讀書,從初讀到細讀到精讀再到品讀,學生由淺入深地讀書,在讀書中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感悟文中的情真意切。比如教學課文第二、三部分內容時安排了這樣的讀的訓練: 1、初讀,讓學生邊讀邊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回家的?這是對課文內容進行初步感知。 2、細讀,想一想,你是怎麼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讓學生在讀書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悟列寧和小男孩的情感變化。列寧從找不到灰雀時的着急擔心(“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到爲灰雀的失蹤而難過、婉惜(“……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再到明知故問的略顯驚訝(“會飛回來?”);小男孩從一開始回答列寧“沒看見,我沒看見”時的支支吾吾,到他認識到自己錯了,肯定灰雀“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再到下決心改錯的堅定態度――“一定會飛回來的!”這些情感的變化都只能在細細的讀書中體會。 3、精讀,當學生學完這部分課文內容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這部分內容該怎樣讀,有什麼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讀完以後說一說。目的是要引導學生用心去體驗語言的情感,感知語言的表達形式。比如讀“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這一句要讀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婉惜,而讀“一定會飛回來的!”這句話要讀出堅定的語氣,男孩的堅定是從“一定”和“!”看出來的。 4、品讀,在引導學生對這部分課文內容進行初讀、細讀、精讀之後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即爲品讀。品讀就是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真正把文章的感情讀出來,進而與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的共鳴,達到訓練語感,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課文中列寧對灰雀的愛學生容易體會到,而列寧對男孩的愛卻含而不露,這就必須讓學生進入文中的角色卻朗讀,去感悟,去體驗,並在讀書中感受列寧人格的魅力,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二、採用討論式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這已經成爲教育界同仁的共識。遵循“主體性”原則,採用討論式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求新知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1、本課時的教學中,圍繞“你是怎麼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這個問題,學生進行了讀書、思考、討論之後,老師讓他們自由發言,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爲他們的思維、表達提供了自主的空間。學生在這種無拘無束的交流中,以極大的興趣參與教學過程,主動地去體驗,去獲取,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智情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2、進行第三部分內容教學時,當學生讀懂了“男孩果然把灰雀放回來”之後,讓他們再細細地讀課文,想想從這部分課文內容還能知道什麼,體會到什麼?然後在小組討論交流。這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合作討論中,學生之間一互相學習,互相啓發,互相提高,許多學生可以克服膽怯、孤獨等心理障礙,大膽參與,學有所得。

三、巧用多媒體,激趣導思,突破難點。 多媒體技術能夠把文字、圖像、動畫和聲音等運載信息的媒體結合在一起,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控制,在屏幕上進行有機組合,從而完成隨機性交互式操作。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訓練,使學生在情感上和行爲上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本課時的教學過程中,當“列寧又看到那隻灰雀歡蹦亂跳地枝頭歌唱”這一動態畫面出現在學生眼前時,他們會爲之驚喜,彷彿自己也來到白樺樹下,看到了灰雀歡蹦亂跳的身影,聽到了灰雀悅耳的歌聲,喜愛灰雀之情油然而生。這麼惹人喜愛的灰雀果然回來了,這是因爲男孩知錯改錯把它放回來的,而男孩之所以知錯改錯是因爲列寧對灰雀充滿了喜愛之情,對男孩充滿了愛護之心。這種彷彿身臨其境的感知,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爲灰雀的歸來而高興,爲男孩的誠實而高興,在不知不覺中感悟列寧對灰雀的愛,對男孩的愛,從而突破教學的難點。

四、說寫訓練,培養創新。

課文中寫了每一天列寧和男孩關於那隻失蹤了的灰雀的對話,緊接着直接寫了第二天列寧果然又看到了那隻灰雀的情景。那麼,男孩是怎麼把灰雀放回來的呢?這是課文的空白,利用這一空白,可以拓展學生的說話寫話訓練。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學生的一切思維活動都離不開語言的參與。讓學生從說到寫,可以培養想象創新能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使之形成語文能力。

篇15: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三年級上冊閱讀的學習目標開始學習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注意加強詞、句訓練: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感情的過程。根據本單元的實際教學資料,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與本事目標:A、藉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B、有感情地朗讀課文。C、理解課文資料,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小男孩城實的品質。

2、過程與方法目標: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本事,觀察本事和評價本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誠實的可貴,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淨化,愛鳥類,熱愛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教育。

二、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經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三、教學方法

本課時的主要資料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教學知識與學生感悟的結合。三年級學生在這一年齡階段好動,形象思維佔優勢。基於這些,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

四、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經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進取思維。

五、說教學過程

語言樸實,敘述含蓄,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十分真摯,十分感人。沒有在“朗讀”二字上下一番功夫,學生很難悟出文中所表達的情感。所以,本課時的教學力求讓學生實實在在讀書,真真切切悟情。教學過程中,我們安排很多的時間讓學生讀書,從初讀到細讀到精讀再到品讀,學生由淺入深地讀書,在讀書中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感悟文中的情真意切。

1、初讀,讓學生邊讀邊想:從哪些句子能夠看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回家的

設計思路:帶着問題初讀培養學生自學的方法。

2、細讀

經過想一想,你是怎樣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列寧從找不到灰雀時的着急擔心(“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到爲灰雀的失蹤而難過、婉惜(“……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再到明知故問的略顯驚訝(“會飛回來”);小男孩從一開始回答列寧“沒看見,我沒看見”時的支支吾吾,到他認識到自我錯了,肯定灰雀“會飛回來的,必須會飛回來的”,再到下決心改錯的堅定態度――“必須會飛回來的!”這些情感的變化都只能在細細的讀書中體會。

設計思路:教會學生如何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悟人物的情感變化的方法。

3、精讀

當學生學完一部分課文資料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這部分資料該怎樣讀,有什麼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讀完以後說一說。比如讀“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這一句要讀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婉惜,而讀”必須會飛回來的!“這句話要讀出堅定的語氣,男孩的堅定是從”必須“和”!“看出來的。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用心去體驗語言的情感,感知語言的表達形式。

4、品讀

在引導學生對這部分課文資料進行初讀、細讀、精讀之後要求學生分主角朗讀,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真正把課文中列寧對灰雀的愛和列寧對男孩的愛卻含而不露的感情讀出來。

設計思路:與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的共鳴,到達訓練語感,培養本事,陶冶情操的目的。

篇16: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說課題

《灰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以小故事大道理爲主題安排了四篇課文,分別是《灰雀》、《小攝影師》、《奇怪的大石頭》、《我不能失信》。

(二)說教材資料

這是一篇充滿童趣又耐人尋味的文章,文中記述了一個小男孩在列寧那含而不露的拳拳愛心感召下,把捉回來的鳥又放回森林的故事。本文語言樸實,敘述含蓄,字裏行間蘊含着真摯的情感。

(三)說課程標準

我執教的是中年段,根據課程標準:閱讀學習目標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文本資料、課標要求以及學生實際,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本事目標: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詞。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資料。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誠實的可貴,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淨化,愛鳥類,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五)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經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本課我計劃兩課時完成教學。經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生詞,初步瞭解了本文的資料。此刻,我重點要說的第二課時。本課時我準備完成2、3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

二、說教法

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多媒體,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的唱歌)

師:同學們聽,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的唱歌多麼的惹人喜愛。列寧每一天散步都來這兒,與它們打招呼,問候它們。可是有一天,列寧經過這的時候發現有一隻灰雀不見了。列寧看見了一個小男孩,列寧和小男孩說了什麼?讓我們一齊來聽聽他們的對話,體會他們當時的心境。

【創設情境其實不僅僅是爲了到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展開自主學習。】

二、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學習2~9段,從對話中體會人物的心境:

師:自由讀2~9段,用“──”畫出列寧說的話,反覆地讀,體會列寧說的每句話裏都包含着怎樣的心境?你能讀出這種心境嗎?(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讓孩子自由發言,充分激發了他們的主體意識,爲他們的思維、表達供給了自主的空間】

師:列寧的着急、擔心、惋惜都集中表達了他對灰雀的喜愛之情。同學們,到底這隻讓列寧牽腸掛肚的灰雀哪去了呢?學生猜測,預計學生會說是小男孩捉走了,這時師故作不解問:可男孩一開始不是說“沒看見”嗎?

【在這種無拘無束的交流中,學生以極大的興趣參與教學過程,主動地去體驗,去獲取,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智情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2、教師順勢提出學習要求:到底男孩說沒說實話,爲了解開這個疑點,請你們再讀課文仔細分析小男孩的行爲,包括他想的、說的,看能不能找到證據去證明男孩說的是不是實話。

預設引導學生從以下幾處進行分析感悟:男孩說:“沒。我沒看見。”引導學生從男孩說話爲什麼吞吞吐吐?他心裏在想什麼?展開交流,再讀好這個句子。

【在讀中體會人物的心境,發展學生的心理感知活動。】

3、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得,必須會飛回來得。它還活着。”讓學習展開想象,想想這時小男孩在想什麼?是什麼讓他有這樣的想法?

從而引導學生體會:就是因爲列寧的擔心和惋惜使男孩受到了震動,於是才說了這樣的話。之後分主角朗讀,讀出語氣的變化。

4、那小男孩的愛和列寧的愛有什麼不一樣嘛?學生交流引導小結:是啊,灰雀這麼可愛,不能佔爲己有,要分享。

再引導討論:爲什麼說男孩是個誠實的孩子。讓學生聯繫上下文,明確原因。

師帶領學生小結:是啊,小男孩這樣的表現我們把它叫做——知錯就改。同學們,愛的力量多大啊,愛使世界變得更美麗;愛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真摯、更純潔;愛使一個小孩子變得誠實、可愛。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愛吧!最終,讓我們心中充滿愛吧。師生配樂朗讀最終一段

【閱讀理解時,引導學生髮現問題,並且以問題指導學生閱讀,作爲學生理解課文的一把金鑰匙,不僅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學本事,促進思維本事的提高,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閱讀】

三、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師: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多媒體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着灰雀。)

2、小組討論,出示思考題。

(1)小男孩爲什麼低着頭

(2)列寧爲什麼不問那個男孩,就明白他是誠實的

小組代表發言教師指導圍繞男孩能認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來說。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動腦,動口,當然也需要動動手。豐富的想象力不但需說出來,也要寫下來。】

四、說理論依據

這篇課文是以先男孩的心理變化爲線索,重在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我使用情景教學法爲學生展開教學。

五、板書設計

根據板書設計的目的性原則和直觀性原則。爲看使學生進一步的瞭解本課的主要

資料,深化理解本課的主題。簡單明瞭的板書,揭示出本課的審美主旨——愛的教育,突破本課的難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灰雀

列寧愛男孩

篇17:灰雀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教師:

上午好!我是國小語文組3號,我說課的題目是《灰雀》。我的說課主題是—讀故事,品對話,識名人。下頭,我將從說教材、說資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五個方應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灰雀》是人教版六年制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課文的重點在於講述名人身上平凡的小事,讓學生從小事中感受他們的不平凡。而本課描述的列寧在公園裏尋找一隻丟失灰雀時,遇到將灰雀抓走的小男孩,並經過交談促使小男孩將灰雀放生的故事。故事體現了列寧關愛小朋友,尊重小朋友,善解人意的優良品格。這是一篇寫人敘事的文章,在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經過多讀去體會名人身上的優良品格。

二、說資源

巧用多媒體課件,flash動畫,激趣導思,突破難點。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大大提高教學資料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訓練,使學生在情感上和行爲上進取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當“列寧又看到那隻灰雀歡蹦亂跳地枝頭歌唱”這一動態畫面出此刻學生眼前時,他們會爲之驚喜,彷彿自我也來到白樺樹下,看到了灰雀歡蹦亂跳的身影,聽到了灰雀悅耳的歌聲,喜愛灰雀之情油然而生。這麼惹人喜愛的灰雀果然回來了,這是因爲男孩知錯改錯把它放回來的,而男孩之所以知錯改錯是因爲列寧對灰雀充滿了喜愛之情,對男孩充滿了愛護之心。這種彷彿身臨其境的感知,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爲灰雀的歸來而高興,爲男孩的誠實而高興,在不知不覺中感悟列寧對灰雀的愛,對男孩的愛,從而突破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學習這篇課文時,學生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線索和思路。所以,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將“灰雀”作爲本課的切入點,以尋找丟失的“灰雀”爲主線帶動學生縱觀全文,引導學生經過對話去領悟人物的內心活動。所以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本事目標:A、藉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B、有感情地朗讀課文。C、理解課文資料,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小男孩誠實的品質。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本事,觀察本事和評價本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誠實的可貴,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淨化,愛鳥類,熱愛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教育。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經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應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情境導入法,朗讀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方式,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大膽發表見解,從而讓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生成和昇華。

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運用讀、思、品、議、說、寫的方法來學習課文。讀人物內心,思課文所寫,品文中語言,說心中所想,學習作者的描述人物的方法,寫句子,進而到達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五、說教學過程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爲基礎,教師要幫忙學生架設生活和文本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感受。所以,我的教學過程預設如下五個環節:

第一、情景導學提出問題

(多媒體: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

瞧!灰雀來爲我們講述一個有關列寧的故事了,讓我們熱情地和它們打聲招呼吧!----揭題。

1、讀題,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結合圖片)

2、能用自我的話說說這是怎樣的灰雀嗎

爲了這可愛的灰雀,列寧和一位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一個怎樣趣味的故事呢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趕快走進課文,美美地讀一讀吧。

第二、自主學習嘗試解決

1、讓學生充分地、大聲地朗讀課文,藉助拼音和工具書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學習生字新詞:讀準“胸脯”、“白樺樹”、“散步”,注意“誠”、“蹦”等後鼻音。

課件出示詞語: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歡快或者嚴寒誠實可惜肯定果然麪包渣白樺樹歡蹦亂跳自言自語

(分行出示,請同學做小教師,帶讀,識讀,齊讀)

第三、討論交流合作解決

列寧和小男孩因爲灰雀,而有了這段故事。我們先來看看漂亮的灰雀吧。小組合作找出文中哪些句子描述了灰雀,用橫線把它畫出來。然後討論交流:灰雀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試着用自我的畫筆畫出來。小組爲單位評選出優秀小畫家。

第四、展示評研運用提升

以小組爲單位自由朗讀並嘗試分主角表演。評選出最優秀的一組,在全班內表演。經過表演讓學生理清課文脈絡。

第五、鞏固達標拓展深化

多媒體展示導學卡—達標拓展性問題。

學生自主完成達標測試題,更好地完成本課教學目標。

我的說課完畢,多謝大家!

篇18: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資料:

《灰雀》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男孩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裏尋找三隻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隻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課文經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的發展過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2、教學目的: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資料,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一樣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應當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3、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列寧對男孩的關愛和教育,滲透保護鳥類的教育。

從人物的語言及神態描述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朗讀法、以讀代講法。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部分,理解課文的主要資料。

2、學法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以往說過:“教師爲了不教。”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要教給學生必須的學習方法,培養自學本事,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所以,學習本課文時,應當交給學生朗讀的方法,從人物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說教學程序

(一)、從名人入手,導入新課。

出示列寧圖像,並回憶學過的《蜜蜂引路》這篇課文,喚起學生記憶,明白這一單元開始學習名人故事,學習名人品質。

(二)、研讀課文,探究人物品質。

經過觀察灰雀的外形,引起學生對灰雀的喜愛。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述灰雀的句子,明白描述灰雀從顏色、動作、叫聲三方面描述。然後引出世界偉人列寧也喜歡灰雀,讓學生找出列寧喜歡灰雀的句子和詞語,重點品讀。如:每次、經常、找遍等詞語都反映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這時話題一轉,向學生髮問:還有一個小男孩也喜歡灰雀,他是不是像列寧一樣的方式喜歡灰雀呢?

這樣,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找出3——10自然段的人物對話部分,讓同桌兩個人一個扮演列寧,一個扮演男孩,認真地朗讀列寧和男孩的對話,要求讀通順、流利。在此基礎上,經過分主角朗讀人物對話,指導學生深入課文資料,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揣摩出人物說話時的心理活動。列寧善於觀察男孩的語言、行動,當列寧問男孩看見灰雀沒有時,男孩吞吞吐吐的語氣已經使列寧看出破綻,可是列寧沒有直接責問男孩是不是捉走了灰雀,而是耐心說教、循循善誘,藉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的感嘆,使男孩內心受到震動,他心裏會這樣想——這位叔叔是多麼喜歡灰雀呀,不見了灰雀竟然這麼悲痛,我真是太自私了。爲了喜歡,把灰雀佔爲已有,真不應當。所以,男孩最終肯定的語氣證明了他勇於改正錯誤的決心——“會飛回來的,必須會飛回來的。”人物對話部分,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出人物說話的神態、語氣。列寧的話始終是委婉、親切的語氣,小男孩說話的語氣從吞吞吐吐到小聲地嘟囔、再到大聲地肯定,如果學生朗讀得不到位,反覆糾正,必須把本篇課文的對話部分朗讀好,從而更好地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學習偉人列寧愛護鳥類和保護男孩自尊心的高尚品質。臨近課文結束時,讓學生自由讀3——10自然段,深入體會

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對誠實孩子的喜愛。

篇19:灰雀說課稿

《灰雀》是統編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最終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列寧發現公園裏灰雀的失蹤與男孩有關。但他不直接批評,而是經過交談,讓男孩意識到自我的錯誤,主動放鳥歸園。故事體現了列寧的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與呵護及男孩的誠實與天真。

《灰雀》是一篇經典課文,曾編入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此刻編入統編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我想借此和教師們分享入選統編版的傳統課文的教學設計。

同一篇課文,同一個年級,可是所處單元不一樣,承擔的教學任務就有所不一樣。

在人教版中,所處的單元主題是“名人故事”,沒有明確統一的語文要素;課後題開放性較大,“我發現了列寧十分喜歡灰雀,你發現了什麼”;語文園地“我的發現”中滲透的“提示語及引號的用法”,部編版三上第四單元已經學過。

在統編版中,《灰雀》所處的第八單元以“完美品質”爲主題,單元導讀明確指出語文要素是“學習帶着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課後題和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也都是圍繞這一語文要素來設計。

所以,教學目標就要緊扣“完美品質”和“學習帶着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來確定。

結合文本,“完美品質”很明顯,就是列寧的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與呵護及男孩的誠實與天真;那麼,“學習帶着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應當帶着哪些問題來默讀,理解課文哪些隱藏的意思?

結合文本再根據學情,我們能夠分析出,因爲文中有很多的心理留白,很多同學草草讀過課文可能並不會明白灰雀是被小男孩抓走的,對於列寧對男孩的尊重和呵護更難以體會。

基於以上思考,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帶着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揣摩人物的內心想法,能聯繫上下文,經過語言和神態描述,體會男孩的天真和誠實、列寧對男孩的尊重與呵護。

2.分主角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3.能進一步感受列寧和男孩對灰雀的喜愛。

教學重點確定爲:能帶着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揣摩人物的內心想法。難點確定爲: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與呵護。

那麼如何突破重難點呢?

根據三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愛玩的特點,我把主要教學活動設計爲尋找線索和證據來破案,一是破解“灰雀”失蹤之謎,二是破解男孩改變之謎,三是破解列寧沉默之謎。當然,所有的謎題都注意讓學生自我提出來。

如大家所見,三次破案都是引導學生帶着問題默讀,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依次揣摩男孩、列寧的心理,同時滲透做批註的學習方法。並且在活動設計上注意體現層次性,第一次破案是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交流合作互相修正補充,第二次主要靠自主學習,第三次要求以填空的形式補白人物心理,難度逐漸增強,要求逐步提高。

從實質上說,這節課重在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落實“思維發展與提升”這一核心素養,就是不斷引導學生經過邊讀邊思考,獲得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本事的發展。所以,在開課和結課時,也注意思維的發展和訓練,從開課時引導觀察字形分析字意,到結課時引導學生帶着思考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讓語文課堂的質量影響學生的生命質量。

篇20:灰雀說課稿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五個二類字”樺、胸、脯、婉、渣“,寫會12字一類字”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誠“.其中讀準”樺“字的聲調、”胸“字的韻母、”低“字的聲母。”胸脯“二字識記規律(月字旁);”或“字的筆順、”步“下面不是少、”低“字下面的點。理解生詞:婉轉、果然(指導學生使用聯繫下上文填空的方法來理解)。

2、學習概括全文大意的方法。(爲降低難度使用讓學生填空的`方法把每部分主要內容串連起來)

3、能夠抓住”粉紅、深紅、來回跳躍、婉轉“等詞語理解”非常惹人喜愛“這句話,抓住”每次、都要、經常“體會列寧對於灰雀的喜愛。

教學難點:

概括全文大意。

教學教程:

一、明確目標,商量步驟

目標:(幻燈出示,學生自學)

1、認熟”樺、胸、脯、婉、渣“;

2、會寫”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誠“

3、知道課文寫了件什麼事;

4、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步驟:(把目標調位置)

1、認熟”樺、胸、脯、婉、渣“;

2、知道課文寫了件什麼事,並學習一種方法;

3、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4、會寫”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誠“.

二:認識生字,會讀新詞。

1、師:讓我們進行第一步。首先把課文讀一遍,重點把有生字的句子讀通順。

生讀課文。

2、出示寫有生字的句子。

出示幻燈:(檢查句子朗讀情況)

A、有一年冬天,列寧在郊外養病。他每天到公園散步。公園裏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隻灰雀

B、兩隻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C、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隻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麪包渣和穀粒。

師:這三個句子裏面有我們這課的生字,看一看同學能把它們讀通順嗎?

指名三名學生讀。

4、出示生字:

幻燈:五個生字。

學生要求:

① 自己讀兩遍;

② 大家一起讀兩遍;

③ 同桌互相讀兩遍;

④ 開火車指名讀。

5、出示有生字的詞:

幻燈:”白樺樹、胸脯、婉轉、麪包渣“

(提示:

”白樺樹“讀出白樺樹的高大挺拔;

”胸脯“讀書對自己身體的自信和驕傲;

”婉轉“是什麼意思:幻燈顯示:幻燈顯示:①形容言辭委婉含蓄。 ②聲音委婉而動聽:歌聲婉轉。同宛轉

學生選擇,聽婉轉的鳥鳴(幻燈顯示)。讀婉轉要讀出優美鳥鳴的感覺。

”麪包渣“因爲要給可愛的灰雀吃,就讀出可愛的感覺吧。

同學們,讀詞語要讀出詞語的味道,這樣讀句子時才能讀出句子的味道。

6、同桌相互讀,讀出詞語的中味道。

三、理順課文,概括大意

1、同學們,我們進行第二步驟,說說課文講了件什麼事,首先請同學們快一點從課文中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把表示時間的詞語用圓圈圈起來。

學生默讀課文。

2、師:檢查學生詞語情況。

學生回答。

幻燈顯示:有一年冬天、一天、這時、第二天。

3、同學們完成以下任務:

按照劃線的三個時間把課文分成三部分。把每一部分後面用你喜歡的標誌做上記號。

學生完成。

幻燈顯示(老師用雙斜槓做標誌。)

5、學生讀課文,指導概括意思。

A、指名學生讀第一部分,指導學生說說這部分說了什麼?(提示說完整,適當鼓勵學生)

幻燈顯示:有一年冬天,列寧發現了 .

B、第二部分:

幻燈顯示:一天,有一隻灰雀 ,列寧發現了 ,並和他交流。

C、第三部分:

幻燈顯示:第二天,灰雀 .

老師:來,同學們你們試着把這三部分連起來讀一下,同桌相互說一說。

同桌說。

找學生起來聯起來說。

老師:同學們,我們剛纔進行的就是概括這篇課文講了件什麼事,我們用的方法是:先把課文分成三部分,然後把每一部分的意思說一說,再把每部分的意思串起連成一段通順的話,就知道課文講了件什麼事了。(幻燈顯示)

四、學習閱讀方法,指導朗讀

1、師:下面我們進行第三個步驟,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小聲讀課文,思考:通過讀第一部分,你瞭解了什麼?

(預設:灰雀很美麗;列寧喜歡灰雀;灰雀在公園裏的白樺樹上等)

(預設1、灰雀很美麗。你覺得灰雀美麗嗎?它們怎麼美麗的?你能把寫灰雀美麗的句子用” "畫下來嗎?指名學生讀。請你把最能表現灰雀美麗的詞語下面標上一個圓點。

2、試着讀一讀,你能把灰雀的美麗讀出來嗎?)

(預設:列寧喜歡灰雀,你從這部分的哪句話知道的?請你用橫線把它劃出來。學生讀。再請你把最能表現列寧喜歡灰雀的詞語下面標上圓點。試着把列寧喜歡灰雀的感覺讀出來。)

3、配樂讀課文第一部分。(幻燈顯示)

4、師總結:同學們要想把句子讀出感情,就要把重點詞語找出來,只要把重點詞語的味道讀出來,句子的感情也就表達充分了。

五、學寫生字,識記生字

前面三個步驟,同學們都完成得很好,下面我們來完成最後個步驟。

1、老師出示幻燈:郊 散 步 胸 脯 渣 或 者 敢 惜 低 誠

方法:

指名學生讀。

開火車讀。

師:下面請四位同學寫帶點的字,請其他同學看他們的筆順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對嗎?

指名寫字。

師生評價。

(散字,左右差不多大,所以兩邊誰也不佔中線。同樣的字還有:郊 敢)

(低字:左窄右寬,寫的時候右邊部分要寫在中線以左,同樣的字還有:胸 脯 渣 惜 誠)

(步字下面不是少,而是少字少了右邊一點)

(或字的筆順)

2、同學們在練習紙上每個寫兩遍。

師生評論。

六、學生談感覺。

同學們這一班的任務已完成,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學生自己談。

篇21:灰雀說課稿

一、“縱橫聯繫”說教材

《灰雀》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學期第二組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安排了《灰雀》、《小攝影師》、《奇怪的大石頭》、《我不能失信》四篇課文,講的都是發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透過具體的事例展示了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

《灰雀》講的是蘇聯偉大革命領袖列寧與男孩、灰雀之間一個富有童趣的故事。故事從兩條線索展開。明線是寫列寧喜愛灰雀,尋找灰雀,又見灰雀,文中對灰雀的語言描述形象、生動。暗線是列寧尋找灰雀遇男孩,巧妙教育男孩知錯就改。暗線纔是文章的主旨,主要透過對話展開和推進。一個是尋鳥的偉人,一個是藏鳥的孩子,聽了男孩吞吞吐吐的回答,列寧已經推知孩子在撒謊。應對天真的孩子,列寧沒有批評、沒有指責、沒有說教,有的只是耐心、得體而又巧妙的感染、啓發,使男孩內心受到震動,認識並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列寧的做法既到達了教育男孩的目的,又不傷害男孩的自尊心,體現了偉人對兒童的尊重和呵護。

《灰雀》放在名人故事一組的第一篇,教學以“感受名人”爲主線。在教學資源上,可鏈接回顧二年級下學期課文中的名人,認識單元導語插圖中的名人,引發閱讀期盼;學文後延伸閱讀列寧和其他名人的故事,爲後幾篇課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有機整合”說目標

三年級上學期是第二學段的起始學期,前兩組課文的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學段銜接過渡。教學本組教材,要引導學生透過默讀和朗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體會名人身上的優秀品質,並使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與此同時,要培養學生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積累語言的習慣。

綜合學段特點、單元目標和教材文本的分析,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用自主識字、隨文識字等方法,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胸、脯”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資料,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呵護。

3.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詞句;透過人物的對話、神態,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瞭解引用人物的話能夠有不同的形式。

聯繫本組教材,可看出編排本課的意圖是:透過對人物語言和神態的描述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呵護。所以,“透過人物的神態、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

三、“以學定教”說教法

1.讀中感悟,以悟促讀。楊再隋先生說:“要充分有效的讀書,讓學生把書讀出意、讀出形、讀出味、讀出神”。本課的教學設計讀貫穿始終,“初讀”“默讀”“品讀”“研讀”“拓讀”,讀的層次勢如剝筍。讀的形式靈活多樣,範讀、分主角讀、創設情境讀……。

2.引導發現,質疑啓思。“小疑小進,大疑大進”。本課教學充分預設學生讀文本後的問題,引導質疑,尋疑導教,使得教學的重難點得以突破。

四、“板塊推進”說流程

基於以上的種種分析,《灰雀》的課堂教學設計成若干板塊,體現“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的基本理念。

第一板塊:名人爲引子,導入

一是回顧列寧。從《蜜蜂引路》入手,出示列寧頭像,簡單介紹列寧。初步瞭解列寧的偉人成就,爲下面的學習故事做鋪墊。

二是板書課題。教師邊說邊寫,“雀”,上面是一個變形的小,下面是一個“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鳥,滲透中國漢字的文化,提示雀的寫法。

三是認識灰雀。(課件演示三隻灰雀),簡介灰雀。請同學們跟它們親切地打招呼,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第二板塊:感知爲基礎,初讀

有了對故事兩個主角的初步認識,學生的閱讀期盼進一步調動起來,教師用課件出示自讀要求,“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二、標上自然段的序號。三、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學生按要求讀故事。

有要求便有檢查,按照自讀要求,先出示藏着課文的所有生字的三個句子,藉助拼音,檢查讀句狀況。進而由句到詞,讀準生詞,並引導學生透過圖解、字理、辨析等方法,初步理解生詞。詞語教學爲主,學生自主學習爲主,體現了學段的過渡。

第三個要求,初步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對於剛跨進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這部分設計成“方法引路,扶放結合”的步驟。第一步,引導學生“這篇課文有好幾個自然段的開頭,都是表示時間的詞語,我們一齊來找一找,圈一圈”;第二步,依據時間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指名讀每一個部分,以填空爲柺杖,啓發學生思考:在每一個時間裏,發生了什麼事;第三步,嘗試把三部分的意思連起來,說課文的主要資料。

爲了解學生的閱讀個性差異,更好地感知課文,也爲了解學生起始的閱讀水平,以學定教,在完成自讀要求後,學生再一次默讀課文。瞭解這一遍讀,學生又讀懂了什麼。

紮紮實實的“自讀”“默讀”環節,學生已經對課文有了初步的整體感知,可進入第三個板塊。

第三板塊:詞句爲關鍵,品讀

聚焦“列寧喜歡灰雀”,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體會、感悟。

首先是灰雀“惹人喜愛”。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後,以貼近兒童的問題“你喜歡灰雀的什麼呢”,具體交流灰雀的顏色“深紅”“粉紅”,動態“來回跳動”,聲音“婉轉地歌唱”。“來回跳動”用創設情境想像法觸摸,“這三隻灰雀,一會兒從這邊的樹枝跳到那邊的樹枝,一會兒從——(生接答),這邊——(那邊),那邊——(這邊),這就是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採用入情入境法感受,“抑揚頓挫、變換着調子,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一會兒短,一會兒——(長),像唱歌一樣,我們聽一聽,(課件出示叫聲)”。這樣引導學生“化話爲畫”,歷經“讀進去”、“想起來”的過程。而後,指導學生朗讀,達成“讀出來”的目的。

其次是列寧的言語和行動表現了對灰雀的喜愛。他欣賞灰雀的歌唱,給它們帶來食物。有了前一個環節“抓關鍵詞”理解的基礎,此處採用學生自讀自悟,相互交流的方式,抓住“每次”“都要”“經常”這幾個關鍵詞語,體現了列寧對灰雀喜愛的程度。指導學生在朗讀時,要將這種感情讀出來。

第四板塊:對話爲重點,研讀

聚焦“列寧對男孩的呵護”,抓住對話,質疑啓思,讀中感悟,以悟促讀。

1.引導發現,質疑

在學生明白這是三隻惹人喜愛的灰雀,列寧十分喜歡它們的基礎上,創設情境,抓關鍵段,引導質疑。“一天,列寧走到白樺樹下,發現什麼了”結合課件,學生明白深紅胸脯的灰雀不見了。請女同學齊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樹下,又發現什麼了”學生明白深紅胸脯的灰雀回來了,男同學齊讀課文的第十一自然段。教師追問:讀到這,(指板書)你有什麼問題嗎估計學生提出的問題是:灰雀哪去了灰雀怎樣又回來了

2.再讀對話,啓思

有了疑問,如何解決教師再次創設情境,“就讓我們跟隨着列寧和男孩,走進公園,來到白樺樹下,配樂範讀3-10自然段”,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入境思考。

爲更深入地思考,學生帶着“灰雀哪去了呢你從小男孩的什麼話中明白的”的問題自讀,思考、交流。順勢啓發“男孩爲什麼把灰雀放回來了呢”學生初步明白受了列寧的啓發後,進入下一環節的教學。

3.設境研讀,深思

這部分是理解、感悟的難點,剛入三年級的學生,對含“話中話”的語言,還不能自主入境地體會。所以,化繁爲簡,深入淺出,情境朗讀是突破難點的關鍵。

第一步,學生默讀課文的第3-10自然段,想一想,到底是列寧的什麼話打動了男孩呢用波浪線劃下來。培養學生“讀”“思”“劃”的語文學習潛力。

第二步,重點交流列寧的兩句話:“必須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思考到學生對列寧的心理不能深入走進,所以雖然交流的落點在列寧,但切入點是男孩的感受,用“這句話怎樣打動男孩了呢”來體會列寧的情緒。“自言自語”一句用簡明、易懂的句子比較,適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懂得列寧明明明白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可他對小男孩,沒有批評,沒有指責,只有感染,只有啓發。

第三步,入情入境指導朗讀。透過分組讀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男孩的心理變化;師生分主角讀,加深理解;去提示語,同桌分主角讀,深入感受;全班情境朗讀,昇華感悟。透過不同形式、層次分明的讀,把心裏所想表達出來。

第五板塊:疑問爲核心,練筆

聚焦列寧尊重男孩,繼續引導質疑,尋疑探究。重點抓住“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說——”一句,啓發學生提出問題“列寧爲什麼不問男孩卻問灰雀呢”先四人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深化體會。進而,抓住課文空白點“如果灰雀會回答,它會怎樣說呢”練筆寫一寫。

第六板塊:板書爲參照,昇華

閱讀是一個逐步深入的解讀過程,在感悟理解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說說讀到這,又明白了什麼,是對課文整體把握的提升。至此,學生已能感受到列寧、灰雀、男孩,這是一幅多麼和諧、完美的圖畫!這樣的圖畫得益於列寧對小生命的關愛,對下一代的呵護。

第七板塊:讀物爲活水,拓讀

課文只是一個例子,從例子出發,激發閱讀興趣,拓展閱讀量,增加學生的積累,質關重要。補充閱讀列寧小時候的故事《鬥鵝》,引導學生收集、閱讀列寧其他的故事以及其他名人的故事。

總之,七個板塊,環節簡約,方法簡便,訓練務實,力求學生在經歷“簡實活效”的聽說讀寫中,讀平凡故事,悟名人品質。

篇22:灰雀說課稿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灰雀》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我是語文**號,我說課的題目是《灰雀》。我的說課主題是�D讀故事,品對話,識名人。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資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五個方應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灰雀》是人教版六年制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課文的重點在於講述名人身上平凡的小事,讓學生從小事中感受他們的不平凡。而本課描述的列寧在公園裏尋找一隻丟失灰雀時,遇到將灰雀抓走的小男孩,並透過交談促使小男孩將灰雀放生的故事。故事體現了列寧關愛小朋友,尊重小朋友,善解人意的優良品格。這是一篇寫人敘事的文章,在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透過多讀去體會名人身上的優良品格。

二、說資源

巧用多媒體課件,flash動畫,激趣導思,突破難點。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大大提高教學資料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訓練,使學生在情感上和行爲上用心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當“列寧又看到那隻灰雀歡蹦亂跳地枝頭歌唱”這一動態畫面出此刻學生眼前時,他們會爲之驚喜,彷彿自己也來到白樺樹下,看到了灰雀歡蹦亂跳的身影,聽到了灰雀悅耳的歌聲,喜愛灰雀之情油然而生。這麼惹人喜愛的灰雀果然回來了,這是因爲男孩知錯改錯把它放回來的,而男孩之所以知錯改錯是因爲列寧對灰雀充滿了喜愛之情,對男孩充滿了愛護之心。這種彷彿身臨其境的感知,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爲灰雀的歸來而高興,爲男孩的誠實而高興,在不知不覺中感悟列寧對灰雀的愛,對男孩的愛,從而突破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學習這篇課文時,學生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線索和思路。所以,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將“灰雀”作爲本課的切入點,以尋找丟失的“灰雀”爲主線帶動學生縱觀全文,引導學生透過對話去領悟人物的內心活動。因此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潛力目標:A、藉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B、有感情地朗讀課文。C、理解課文資料,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小男孩誠實的品質。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潛力,觀察潛力和評價潛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誠實的可貴,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淨化,愛鳥類,熱愛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教育。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透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應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情境導入法,朗讀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方式,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大膽發表見解,從而讓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生成和昇華。

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運用讀、思、品、議、說、寫的方法來學習課文。讀人物內心,思課文所寫,品文中語言,說心中所想,學習作者的描述人物的方法,寫句子,進而到達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五、說教學過程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爲基礎,教師要幫忙學生架設生活和文本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感受。因此,我的教學過程預設如下五個環節:

一、情景導學提出問題

(多媒體: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

瞧!灰雀來爲我們講述一個有關列寧的故事了,讓我們熱情地和它們打聲招呼吧!----揭題。

1、讀題,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結合圖片)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是怎樣的灰雀嗎?

爲了這可愛的灰雀,列寧和一位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一個怎樣搞笑的故事呢?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趕快走進課文,美美地讀一讀吧。

二、自主學習嘗試解決

1、讓學生充分地、大聲地朗讀課文,藉助拼音和工具書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學習生字新詞:讀準“胸脯”、“白樺樹”、“散步”,注意“誠”、“蹦”等後鼻音。

課件出示詞語: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歡快或者嚴寒誠實可惜肯定果然麪包渣白樺樹歡蹦亂跳自言自語

(分行出示,請同學做小老師,帶讀,識讀,齊讀)

三、討論交流合作解決

列寧和小男孩因爲灰雀,而有了這段故事。我們先來看看漂亮的灰雀吧。小組合作找出文中哪些句子描述了灰雀,用橫線把它畫出來。然後討論交流:灰雀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試着用自己的畫筆畫出來。小組爲單位評選出優秀小畫家。

四、展示評研運用提升

以小組爲單位自由朗讀並嘗試分主角表演。評選出最優秀的一組,在全班內表演。透過表演讓學生理清課文脈絡。

五、鞏固達標拓展深化

多媒體展示導學卡�D達標拓展性問題。

學生自主完成達標測試題,更好地完成本課教學目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篇23:灰雀說課稿

《灰雀》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

一、說教材:

我執教的資料是國小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五課《灰雀》第一課時。《灰雀》是一篇充滿童趣又頗耐人尋味的文章,記敘了一個小男孩在列寧愛鳥言行的影響下,把捉回家的鳥又放回樹林的故事。

教學目標包括:1、知識目標:透過朗讀、感悟、交流理解課文資料。2、潛力目標:學習讀懂句子的方法,能抓住關鍵詞語,聯繫上下問,讀懂課文中的重點句子。3、情感目標: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城實的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一種城市的表現,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聯繫上下問,讀懂重點句子,領會文章主題。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列寧愛鳥更愛誠實的孩子。

二、說教法:

人們常說: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這十六個字:書聲琅琅、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潛力。從人物品質角度滲透經典誦讀(列寧名言)……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透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用心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四、說得失:(略)

篇24: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三年級上冊閱讀的學習目標開始學習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注意加強詞、句訓練: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感情的過程。根據本單元的實際教學資料,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與潛力目標:A、藉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B、有感情地朗讀課文。C、理解課文資料,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小男孩城實的品質。

2、過程與方法目標: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潛力,觀察潛力和評價潛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誠實的可貴,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淨化,愛鳥類,熱愛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教育。

二、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透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三、教學方法

本課時的主要資料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教學知識與學生感悟的結合。三年級學生在這一年齡階段好動,形象思維佔優勢。基於這些,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

四、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透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用心思維。

[五、說教學過程

一、讀中悟,悟中讀。

本文語言樸實,敘述含蓄,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十分真摯,十分感人。沒有在“朗讀”二字上下一番功夫,學生很難悟出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因此,本課時的教學力求讓學生實實在在讀書,真真切切悟情。教學過程中,我們安排超多的時間讓學生讀書,從初讀到細讀到精讀再到品讀,學生由淺入深地讀書,在讀書中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感悟文中的情真意切。

1、初讀,讓學生邊讀邊想:從哪些句子能夠看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回家的?

設計思路:帶着問題初讀培養學生自學的方法。

2、細讀

透過想一想,你是怎樣從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列寧從找不到灰雀時的着急擔心(“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到爲灰雀的失蹤而難過、婉惜(“……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再到明知故問的略顯驚訝(“會飛回來?”);小男孩從一開始回答列寧“沒看見,我沒看見”時的支支吾吾,到他認識到自己錯了,肯定灰雀“會飛回來的,必須會飛回來的”,再到下決心改錯的堅定態度�D�D“必須會飛回來的!”這些情感的變化都只能在細細的讀書中體會。

設計思路:教會學生如何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悟人物的情感變化的方法。

3、精讀

當學生學完一部分課文資料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這部分資料該怎樣讀,有什麼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讀完以後說一說。比如讀“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這一句要讀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婉惜,而讀”必須會飛回來的!“這句話要讀出堅定的語氣,男孩的堅定是從”必須“和”!“看出來的。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用心去體驗語言的情感,感知語言的表達形式。

4、品讀

在引導學生對這部分課文資料進行初讀、細讀、精讀之後要求學生分主角朗讀,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真正把課文中列寧對灰雀的愛和列寧對男孩的愛卻含而不露的感情讀出來。

設計思路:與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的共鳴,到達訓練語感,培養潛力,陶冶情操的目的。

篇25:灰雀說課稿

一、說教材

《灰雀》是統編教材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裏尋找三隻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隻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通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的發展進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男孩的語言和行爲已經告訴列寧,灰雀的消失與他有關;如何使孩子認識到將灰雀捉走是錯誤的從而自願將小鳥放回來,需要循循善誘。列寧沒有問孩子是否將灰雀捉走,也未進行任何說教,而是藉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的感嘆,使孩子內心受到震動,從而認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在整個事件中,處處可以發現列寧善於觀察對方的言語、行動,既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對方認識到錯誤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時,也可以體會到列寧對兒童人格的尊重和愛護。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要學生認識到列寧對兒童的愛護;二是要通過對人物語言和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同時,學生還可以受到愛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二、說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摘抄描寫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三、說教學重難點

1、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重點)

2、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這一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關,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3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學法】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五、說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學,提出問題(多媒體出示: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瞧!灰雀來爲我們講述一個有關列寧的故事了,讓我們熱情地和它們打聲招呼吧!————揭題。

1、讀題,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結合圖片)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是怎樣的灰雀嗎?爲了這可愛的灰雀,列寧和一位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一個怎樣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趕快走進課文,美美地讀一讀吧。

(二)自主學習,嘗試解決

1、讓學生充分大聲地朗讀課文,藉助拼音和工具書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學習生字新詞:讀準“胸脯”、“白樺樹”、“散步”,注意“誠”、“蹦”等後鼻音。課件出示詞語: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歡快或者嚴寒誠實可惜肯定果然麪包渣白樺樹歡蹦亂跳自言自語(分行出示,請同學做小老師,帶讀,識讀,齊讀)

(三)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深紅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請學生讀課文,畫出列寧的。

2、灰雀又是怎麼回來的,你從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

②“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3、男孩爲什麼把灰雀放回來?他的心裏在想什麼?

4、導讀激情,深入體會。列寧愛鳥的真情對孩子起了什麼作用讓我們一起來邊讀邊體會。

3(多媒體字幕:3-10自然段內容。)(師導讀,生接讀。)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着急而又和藹地)問:“……”男孩(緊張、吞吞吐吐地)說:“……”列寧(惋惜、擔心地)說:“……”男孩看到列寧,(下定決心,鼓起勇氣)說:“……”列寧(半信半疑又驚喜地)問:“……”。

(三)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着灰雀。

2、列寧爲什麼不問愛說話的男孩,而問不說話的灰雀?

3、列寧有一顆怎樣的心?(因爲男孩能認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列寧有一顆寬容的心)(五)回顧課文,總結收穫學完課文你有什麼收穫?我懂得了:

(1)要像列寧一樣善解人意,尊重、愛護小孩子;

(2)要像小男孩一樣誠實,知錯能改;

(3)愛護小動物,給它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