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物質的量第一課時說課稿

第1篇:物質的量第一課時說課稿

物質的量第一課時說課稿

物質的量第一課時說課稿範文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物質的量第一課時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教材分析與教材處理: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章內容包括了很多重要的化學基本概念,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有重要的應用,學習這些概念對培養學生的計算技能和實驗技能有重要意義。物質的量是化學教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貫穿於高中化學的始終,在化學計算中處於核心地位。在此之前,學生主要從定性的角度或簡單的定量角度去分析學習化學知識,而《物質的量反應熱》這一章的學習會使學生對化學中的"量"有一個新的認識。因此教好物質的量概念,不僅能直接幫助學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而且也爲以後進一步學習有關的計算打下基礎。所以,關於物質的量的教學,不僅是本章的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之一。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結合學生的特點及素質教育的要求,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使學生掌握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的含義;

B、使學生理解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

C、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物質的量與物質微粒數目間的關係,初步認識到物質的量與物質質量的關係。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邏輯推理、抽象概括以及運用化學知識進行計算的能力。

(3)情感目標:A、通過概念的引入、推導及應用,培養學生相信科學、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思想。

B、培養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及不斷進取、創新的優良品質。

3、重點、難點:使學生掌握摩爾的概念及物質的量與物質微粒間的轉化。

4、教材處理:

(1)學生情況分析:

對於化學課的學習方法,高一學生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需要老師將一個知識點多次講練以強化其理解與記憶,儘管已經進行了兩章內容的學習,但學生仍然表現出對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較慢,遺忘速度快的特點。由於摩爾這一章的概念比較多又比較抽象,對有些概念,限於接受能力,不能要求中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理解透徹。因此在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在注意概念的科學性的同時,也要恰當掌握教材的深廣度,更要防止不必要的加深拔高,加重學生的負擔。

(2)教材分析:

首先明確物質的量的概念,再引進阿伏加德羅常數,但只做簡單說明,提出摩爾概念以後再重點性的介紹摩爾和常數,然後通過練習歸納出物質的量和微粒數之間的關係,這是已經改進過的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安排還是比較合理的。

(3)教材處理:

首先明確物質的量的概念,再引進阿伏加德羅常數,但只做簡單說明,提出摩爾概念以後再重點性的介紹摩爾和常數,然後通過練習歸納出物質的量和微粒數之間的關係,而物質的量與質量間的關係則由學生自己看書總結歸納;教材中的習題,無論題型還是題量都需要適當的補充,通過分層練習由淺入深,以達到利用課上時間使學生基本上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

(1)採取目標分層教學法

課前五分鐘檢測主要是爲了加深學生對微粒間轉換的理解與應用,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做好鋪墊。新課教學主要採取對比歸納法:通過與生活中的某些質量小,數量大的實例對比指出化學反應中存在的相同情況——提出物質的量的.概念;通過與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單位的對比(基本物理量及其單位的投影)——提出摩爾的概念,幫助學生通過對比理解和記憶物質的量與摩爾的關係;通過與生活中實例對比(一盒粉筆,一打羽毛球)重點說明摩爾的概念,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幫助學生對比掌握摩爾(每摩爾物質含阿伏加德羅常數個微粒)的概念,並以此使學生對抽象的摩爾概念具體化;通過適當的分層練習強調指出學習摩爾需要注意的問題並幫助學生由淺入深的掌握本節知識。

(2)講練結合

引導學生通過對比討論的方法掌握知識,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對比解決科學中的抽象問題,不僅激發了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更加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而課上講練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能使老師很快掌握學生的情況,做到有的放矢,更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進行計算的能力。

三、教學程序:

[課前檢測]:(1)1個H2O中含___個H,___個O,___個原子。

(2)105個H2SO4中含___個H,___個S,___個O,___個原子。

(3)1個C中含___個質子,___個電子。

(4)1個NH3中含___個質子,___個電子。

(幫助學生回憶微粒間的轉換關係,爲從"個——>摩爾"的轉化做好鋪墊)

[導入]:(1)由一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大米的單位(粒)和實際生活中並不使用粒的矛盾提出小和多的矛盾以及解決辦法,爲後來引出化學反應中微粒的小和多提供思考模式。

(2)通過反應方程式:C+O2===CO2引導學生討論:反應實質是什麼?(微粒間的反應);實際中是採用稱取質量的方法進行反應,質量如何體現反應的實質?已知一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X10-23g,計算12g碳含多少個碳原子?(約 6.02X1023個碳原子)

[小結]:用所學的知識表達反應實質是很麻煩的,必須引進一個新的物理量——物質的量。

[新課講解]:物質的量:表示物質微粒數目多少的物理量。

[投影]:1971年第14次國際計量大會確定七個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名稱單位名稱單位符號

長度米m

質量千克kg

時間秒s

電流安培A

物質的量摩爾mol

熱力學溫度開爾文K

發光強度坎德拉Cd

[思考]:既然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微粒數目多少的物理量,爲什麼單位不是"個",而是"摩爾",兩者有何關係?

[舉例並討論]:一盒粉筆————50支粉筆

一打羽毛球————12支羽毛球

一箱啤酒————24瓶啤酒

一摩爾微粒————?個微粒

(通過聯繫生活中小和多的統一的實例來幫助學生理解摩爾的概念,並由此引出阿伏加德羅常數)

[講解]:一摩爾微粒————NA個微粒

阿伏加德羅常數(NA):12gC-12(含六個質子六個中的碳原子)所含碳原子個數。約等於6.02X1023mol-1。

(在導入中,學生已通過計算得到此數據)

摩爾:物質的量的單位。簡稱:摩符號表示:mol

每摩爾物質含阿伏加德羅常數個微粒。

[投影練習1]:1mol碳原子含有_______個碳原子

1mol鐵原子含有_______個鐵原子

1mol氧氣含有________個氧分子

1mol硫酸含有________個硫酸分子

(基本概念的理解)

[歸納小結]:學習物質的量需要注意的問題:

(1)物質的量——物理量,摩爾——單位;

(2)研究對象——微觀粒子(原子、分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原子團或特定組合)

(3)使用時必須指明微粒名稱:

[例]:兩種方法:

文字表達——碳原子,硫酸分子,氧氣分子,氫氧根離子

符號表達——C,H2SO4,O2,OH——

[投影練習2]:根據物質的量和摩爾的概念判斷正誤:

1、摩爾是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摩爾是單位)

2、1mol氫,1mol原子氧。(物質的量研究對象是微粒)

3、阿伏加德羅常數無單位。

4、物質的量就是物質的質量。

(強調學習基本概念所需要注意的問題)

[總結]:再次對所介紹概念進行復習與強調以加深學生對這些概念的重視與理解。

[投影練習3]:1、1mol水分子中含有_______個水分子

2、0.5mol水分子中含有________個水分子

3、4mol水分子中含有________個水分子

4、1.204X1024個水分子是_______摩爾水分子

(不再是簡單的1mol微粒,稍加深難度)

[投影練習4]:1、1mol氧氣分子中含有_______個氧分子,

含有____個氧原子,___摩爾氧原子,___原子。

(聯繫課前檢測:O2~2O老師引導學生完成此題)

2、0.5mol水分子中含有___摩H2O,___摩H,___摩O

(H2O~2H~O)___個H2O,___個H,___個O

3、0.1molNa2SO4中含有___molNa+,___molSO42-

4、1molC含有___mol質子,3.5molC含有___mol質子(1個C~6個質子,老師引導完成)

5、1molNa+含有___mol電子,10molNa+含有___個電子(1個Na+~10個電子)

(提高難度,讓學生通過練習自己總結出由已知微粒的物質的量到與之相關聯的微粒的物質的量的計算方法)

[小結]:物質的量與微粒數之間的轉換:

物質的量——微粒數(NA——阿伏加德羅常數)

[隨堂檢測]:A、1molHCl含____個HCl分子,1.806X1024個HCl分子的物質的量是____mol。

(考查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B、0.5molH2SO4含有____molH,____molS,____molO,共_____mol原子。

(考查由物質的量向所含原子數的運算方法)

C、3.01X1023個Cl-的物質的量是___mol,含___個電子,含____mol電子,含_____個質子,含______mol質子。

(考查給出離子的微粒個數,如何算出離子及所含質子、電子的物質的量)

[閱讀教材]:P38

[討論]:1摩爾的任何物質的質量是多少?

(通過學生自己閱讀發現物質的量和物質質量間的關係,爲下節課的內容——摩爾質量的教授做好鋪墊)

[板書]第一節摩爾

第2篇:物質的量第一課時說課稿

這篇物質的量第一課時說課稿範文很重要,分享給你,希望可以幫到你。

《物質的量濃度》課前說課稿

一、指導思想

化學基本概念的學習,長期以來都陷入教師感覺難教,學生感覺難學的困境。既無生動有趣的實驗,又無形象具體的研究對象,如何讓概念學習的課堂也煥發出勃勃生機,對此我進行了大量探索,選取了“物質的量濃度”這一概念教學作爲嘗試。

在教育部頒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指導下,我力求:“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爲學會學習的過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節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化學》第一冊第三章第三節《物質的量濃度》第一課時。本節教材是在介紹了“物質的量”的基礎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通過本節的探究既鞏固對“物質的量”的運用,又在國中化學的基礎上擴充對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認識,提高化學計算的能力。

2.

依據教改的精神、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 技能:a.理解並能初步運用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

b.掌握溶質的質量分數與物質的量濃度的區別與聯繫。

c.瞭解物質的量濃度在生活、生產中的運用。

能力 方法:a.通過課前探究,學會獲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過對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構建,學會自主探究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方法。c.通過對溶質的質量分數與物質的量濃度的對比,提高運用比較、歸納、推理的能力。

情感 態度:a.在相互交流與評價中,養成團結協作的品質。

b.關注與物質的量濃度有關的生活、生產問題,體驗化學科學的發展對當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c.通過溶液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間的關係,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

物質的量濃度在高中化學中具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因此將理解並能初步運用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確定爲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是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將在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構建過程中學會自主探究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方法確定爲教學難點。

三、學情、學法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對國中接觸的 “溶液體積”與“溶劑體積”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體實例運用概念、交流評價強化概念、歸納小結昇華概念,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同時消除學生對概念的神祕感和泛味感。

四、教學程序

本節課依據主體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設計。

按照主體探究式學習,我在教學中力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從而在掌握知識內容的同時,讓學生體驗、理解和應用科學方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設情景 引入課題

主體探究式學習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開放性,即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過程不拘泥於課堂。我提前一週佈置學生課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種溶液的標籤,很快他們帶來了自己家中的諸如複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藥水、枝江大麴、礦泉水等,實驗室諸如硫酸、NaOH溶液等標籤。在課堂上我將請他們相互展示,並根據自己手中的標籤歸納表示溶液組成的多種方法:v/v、m/v、n/v、m/m,從而教師引入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之一—物質的量濃度。在此過程中,學生既學習了獲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真正感受到化學來源於生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自主探究

探究

一、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

主體探究式學習認爲:學習者不是把知識從外界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原有的經驗爲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獲取新知識。

採用主體探究式學習,學生不再把“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從課本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質的量”、“溶液的質量”、“溶液的體積”等基礎通過生生間、師生間的相互協作來獲取新的概念。

學生首先自主閱讀課本感受概念,然後在三個具體實例的練習中運用概念。

(計算下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1.1molNaOH固體溶於水,配製成體積爲1L的溶液。

2.1克NaOH固體溶於水,配製成體積爲1L的溶液。

3.1molNaOH固體溶於1L水配製的溶液。)

第一個練習直接運用概念的表達式;第二個練習鞏固前面所學知識“物質的量與物質的質量間的換算”。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學生更是如此。兩個不同層次的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第三個練習看似簡單,實則引發學生的思維碰撞。學生們將在各自不同的評判與反思中,激烈的爭論,我將這個“舞臺”讓給學生,他們盡情發揮、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進行合作探究。學生對此練習可能會有下列見解: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爲1 mol/L;溶液的體積和溶

劑的體積是不相同的; 此題尚須補充、添加已知條件;必須知道NaOH固體的密度,則可計算NaOH固體的體積,然後與水的體積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體積;體積是不可以相加的,必須知道NaOH溶液的密度,通過溶液的質量求出溶液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