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看雪》教學設計【多篇】

《看雪》教學設計【多篇】

《看雪》教案 篇一

《看雪》說課稿

一。說教材

《看雪》是人教版第三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全文共11個自然段,通過一個在中國臺灣教書的老師給孩子們講述自己的童年在故鄉北京冬天玩雪的情境,以及冬天的臺灣省很難看到雪,通過中國臺灣孩子渴望看雪玩雪的心情表現了中國臺灣兒童與祖國大陸兒童盼望着祖國早日統一的共同心願,課文的語言簡潔生動,背後卻蘊含了豐富真摯的情感。全文以“盼”貫穿,中國臺灣小朋友盼望去北京看雪,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和中國臺灣小朋友一起玩,其中體會文中老師和小朋友對北京,對北京的雪的嚮往是本課重點之一。體會中國臺灣與大陸期盼祖國統一的心願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認識省、店、櫥等10個生字 。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嚮往之情。

3、引導學生在自主體會和朗讀中感悟課文的思想感情。

4、重點: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難點: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兩岸人民盼望祖國統一的心情。

三、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對雪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並且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已通過《識字3》和《北京》的學習,對中國臺灣和北京這兩個地方有了一定的瞭解,對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也有一定的認識。又因爲二年級學生好奇,正處於識字和詞彙語句積累階段,因此生字學習,優美語句的品讀還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根據兒童的已有認知規律,把實踐與認識結合起來,讓學生自主發現,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豐富學生語言感受能力。

四、說教法學法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結合教材特點和二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愛動腦筋,樂於表達,樂於交流的學習特點,採取了“自主識字、自讀體驗法、創設情境、激發想象”等方法,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而在“學法”上,我一直堅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固在本課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爲主,讓學生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積極主動認識生字,學習課文 。

五、說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本課的教學,就以此爲理念,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整合知識、能力、情感等目標因素,力求給學生創設生動的語言實踐情境,讓他們在一系列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切實得到語文素養的提升。基於這樣的理念,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板塊的教學。

(一)導語激情,引入新課,一堂新授課,導入的設計至關重要,正如俗話所說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激情的導入,就像在師生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樑,通過這座橋樑師生的心會更貼近,從而使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這樣導入的:因爲我們這裏也會下雪,學生對雪有一定的瞭解。因此剛開始上課,我就對學生說:“ 同學們在寒冷的冬天裏你最盼望什麼?說說你看到的雪是怎麼樣的。冬天裏,你們會怎樣玩雪呢?聯繫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雪,說說對雪的印象。當教學的內容和生活相連,當觸及的話題與學生的興趣相通,學生的話匣被打開了,在學生暢談了對雪的感受後,我直接揭題並讓學生對題目提出質疑。爲下文的學習打好了鋪墊。

(二)自讀課文,自主識字

此板塊,我安排了兩次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讀。第一次,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在識字教學中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自主識字並交流方法。如:既是後鼻音,又是第三聲的“省”;既是前鼻音,又是第三聲的“毯”;是前鼻音,又是第二聲的“銀”。尤其是猜謎語這個認字環節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興趣。讓他們樂於識字,善於識字。第二次,請個別學生讀課文,引導學生讀出疑問的語氣。將字音教學和難讀句子的突破與文本感知緊密相連,體現了語文教學的特點: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同時這個過程也能充分了解學情,立足學生真實的水平,開展與之相適應的教學。

(三)感悟課文,合作探究

在新課標指出,在教學中應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因此,在引入新課後,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步:要求學生聽課文朗讀,並標出自然段。第二步:思考問題,誰在看雪?在哪看雪?看到真的雪了嗎?通過合作交流理解課文。第三步:出示中國地圖,當學生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獲得情感體驗後,用課件出示中國地圖,請學生找出北京和中國臺灣的位置並相機介紹中國臺灣的相關知識,使學生知道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四)指導寫字

本課的教學,我預留了七分鐘進行生字的教學和書寫的指導。本課要求書寫的8個生字,主要有三種結構:左右、左中右、上下。讓學生進行自主的觀察,說說這些字在間架結構安排上的一些特點,如“故”字左右相當,而“講、打、指、接、驚”等則都是左窄右寬。特別要引導學生注意千萬不能忘記“候”中間的一豎,可以聯繫以前學過的字進行有意義的識記。真正立足學情,有重點地突破。

(五)拓展延伸

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延伸。鼓勵學生下課收集有關中國臺灣的資料,既培養學生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對中國臺灣的瞭解。

《看雪》的教案 篇二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並能規範書寫。

2、認識“櫥、盼”這2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使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並規範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灣 商 堆 仗 銀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看雪》教案 篇三

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和由生學組成的詞語,會認“省、店”等10個生字。

2.讀懂課文,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瞭解中國臺灣兒童嚮往北京,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願望,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紙做的雪花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略)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師:同學們,這節課上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看雪》。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並學習了課文的1~2自然段。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學了1、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指名回答。

生:我知道了中國臺灣是我國的領土的一部分,地理位置優越,地貌複雜,那裏物產豐富了,我們稱它爲寶島。那裏屬於屬亞熱帶氣候,一年四季氣候溫暖,氣溫在12~18度,很難看到雪的,不像北方氣候寒冷,冬天有雪花飛舞。

2、出示動畫圖1,師:是啊。當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只能在商店的櫥窗裏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時,他們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呢?

板書:中國臺灣

生:雪景真美啊!雪花是什麼樣子的?

生:我們怎麼從來沒看見過雪呢?到底哪兒可以看到雪呢?

二、讀悟課文3~11自然段

師:中國臺灣小朋友所想的所說的和同學們一樣了,請大家打開書p52頁,自由默讀課文3~11自然段,把課文中中國臺灣小朋友們說的話畫下來,多讀幾遍。大家邊讀邊想:他們的話該怎麼讀呢?

1、檢查初讀:(1)師:老師也找了找,是這幾個句子嗎?大屏幕出示四個問句。

a.您看見過真的雪嗎?(試探性問)

b.您是在哪兒見過的?(驚訝的語氣)

c.北京離這兒很遠吧?(好奇、猜測)

d.什麼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迫切希望、無限嚮往)

(2)生齊讀四個問句。

(3)師:怎麼才能把這幾個句子讀好呢?

生:我認爲讀句子時要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讀錯字,不數讀。

生:我還認爲,讀書時要注意長句的停頓,問句要注意語氣上揚。

(4)師:你們的建議真好!現在我們就把他們放回課文中,注意剛纔同學們提出的建議,聯繫上下文再邊讀邊想,他們的話到底該怎麼讀呢?還可以和同伴商量商量。

(5)指名讀,生評議交流。

2.創境朗讀。

(1)師:孩子們,現在我們都來做做演員,好嗎?你們扮演的角色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我呢?就是那位“老師”,現在,我們正式登臺表演了。誰先來問問老師?

(2)指名讀第一個問句。

師:請生評議。你們覺得他讀得好嗎?爲什麼?

生:他讀出了好奇、試探性的語氣。我們是想從老師那知道哪兒有雪。

師:還有哪個小朋友也想問這個問題。指名讀。

師:大家一起問老師吧: 您看見過真的雪嗎?(老師微笑着點點頭)

(3)師:看見老師微笑着點點頭,孩子們很驚訝,很奇怪,也激起了他們的好奇心。誰還想接着往下問?“您是在哪兒見過的”還有誰也想問問老師?

師:你讀得不錯,說說你現在心裏怎麼想的?

生:我真沒想到老師看到過了!

再指名讀,師:你又是怎麼想的?

生:我想弄清問題,老師是不是真看到雪了。會不會是撒謊吧

生練讀,讓生帶着各自的想法再讀這句話。

學生齊讀問句“您是在哪兒見過的”,老師出示地圖,順手指地圖上的北京回答:小時候,在我的故鄉。板書:北京

(4)接着問第三個問句。

師:此時此刻,你在想什麼?

生:我在想:您的故鄉在哪兒?很遠吧?雪景一定很美吧?……

誰想問呢?指名讀“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這兒”指哪兒?(中國臺灣)

師:北京離中國臺灣很遠嗎?誰能告訴中國臺灣小朋友?

生:遠。我查找過資料,有一兩千公里。坐飛機也要飛兩個多小時。

師:誰還想問?大家齊問吧“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回答:不算太遠。

師:可這位老師爲什麼說“不算太遠”?

生:因爲那位老師的故鄉在北京,他走過這條路,所以覺得不算遠。

生:因爲老師很希望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去北京看雪,所以說不算太遠。

生:老師知道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想到北京看雪,再遠的路也應該不算遠。

師:說得真好!老師說完,就接着給孩子們講起玩雪的情景……

①師描述:冬天的北京,下雪了,天上飄着雪花,地上鋪着雪毯,樹上披着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小夥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②同學們,想親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嗎?讀讀課文的第九自然段,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並把你喜歡的詞語畫下來。

③第9自然段有幾句話?喜歡其中第一句的同學來讀讀吧,指名讀。

師:你畫了哪些詞語?爲什麼畫這些詞語呢?

生:我畫了“飄、鋪、披”這些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從這些詞,我看出來,老師特別喜歡雪哩!這美麗的景色是雪花帶來的啊。

生:我畫了“銀裝、雪毯、潔白”,我覺得這些詞把雪景寫得很美。

生:我喜歡“潔白”這個詞語,但是和他們的感受不一樣。因爲看到這個詞,我就想起了“白鴿”,因爲白鴿不是象徵和平嗎?看到這麼美麗的雪景,我希望世界和平,中國臺灣早日迴歸祖國,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們就能早日來到北京看雪了。

師:大家說得太好了!你們真會讀書。你們能不能再讀讀,注意畫的詞語,把你的感情(體會)讀出來。

全班同學齊讀一遍,注意:邊讀邊想象看到的雪景,這樣就會讀得更好了。

師:大家讀得這麼好,告訴你們吧,這幅美好的畫面就在這兒了。

④出示動畫雪景2

師:請生看大屏幕,你們找到雪花了嗎?雪毯呢?銀裝呢?

誰上來指一指,說一說。

生:樹上都是一片白色,就像穿上一件白色的衣服,就是銀裝。

師:哦,原來這樣啊,白雪落在樹上,厚厚的一層,就像給樹木穿上一件白色的衣服,真形象,那雪毯呢?又藏在哪裏?

生:地上的雪很厚很厚,踩上去軟軟的,很舒服,就像毛毯一樣。

師:哇!你真棒!掌聲歡送他上位。

師:這下老師可有一個新問題,你們看課文中說天上“飄”着雪花,我能不能用“落”下雪花,也很美啊?可以嗎?

生:不一樣的,飄是輕輕的飛揚,落是掉下來。

師:飄是輕輕地飛揚?我要拿朵小雪花來試試看,是不是像你的那樣(師用事先準備好的紙雪花演示)

師:嗯,你們看他說的對不對啊?生:對

師:那如果是雨點,我們還用雨點飄下來嗎?

生:不是,用落下來,雨點速度很快,不能用飄。

師:真不錯,既然雪花是輕輕地,隨風飛揚着飄下來,那我們應該怎麼樣讀這句話呢?

生:聲音要輕,還要讀得慢

師:你讀讀看,生讀

師:真動聽,那我們就連起來把這一句讀一讀

⑤學習第9自然段第2句,誰來讀?

指名讀,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去年冬天,那罕見的大雪持續半月之久,大家還記憶猶新吧?一夜間,大雪把大地上的一切都覆蓋了,清晨,當你推開窗子看着潔白的一片時,你和家人,或者和小夥伴做過什麼呢?指名說。

說說你現在的心情,請帶上這種心情再練習讀一讀這句話,好嗎?指名讀。

同學們把第9自然段連起來讀。注意那些表示動作的詞,邊讀還可以邊加上動作。

師:喜歡這句話的同學,請站起來再讀讀,邊讀邊想象邊做動作。

師:你們讀得真好!從你們的動作表演,感情朗讀中,我彷彿看見了一個粉裝玉砌的冰雪世界。老師也彷彿回到了快樂的童年時代,我們在雪地裏盡情地玩耍,嬉戲,我們是多麼開心,多麼快樂!現在,讓我們想看雪嗎?

⑥出示雪景,生欣賞

師:說說欣賞之後有什麼感受?

生:這潔白的冬天就像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太美了!

(5)此時此刻,你們想對老師說些什麼呢?

生:老師,我們也想看到真的雪,你能帶我們到您的故鄉去感受一下嗎?那該是多麼有趣的事啊!

師:是啊。那我們去看看同學們怎麼問老師的,出示問句4:什麼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哪位同學想把這裏讀讀?誰還想讀呢?

師:孩子們爲什麼要“爭着問”?你們也學學“爭着問”吧。

(6)指導讀好最後一自然段

師範讀。師:“那裏”指什麼地方?“你們”、“他們”分別指誰?

全班交流討論解決:“深情”是什麼意思(感情深厚)?老師爲什麼要“深情”地說?她心裏在想什麼?

生:老師也是生在北京,長在中國臺灣,時隔多年,祖國大陸的變化日新月異,老師多想回去看看,遠在北京的親人也在無時不在思念着她,但因爲海峽阻隔,他們久久不能團聚。

生:今年,我們國家成功舉辦兩個盛大的奧運會,全新的北京讓世界人民耳目一新,中國人的熱情更是讓外國人難以忘懷,而祖國寶島臺灣遲遲不能回來,因此,老師心中充滿熱切的期盼……板書:盼望

3、師生合作表演讀。

師:剛纔我們扮演的角色還比較到位,現在我們再合作表演讀讀3~11自然段,請一名學生讀敘述的部分。

師:這次我們合作成功,讓我們表揚表揚自己吧!

4、角色朗讀。

現在,同桌分角色讀讀課文,兩人分別讀老師和孩子們的話,試試看誰讀得最好。

全班分角色配樂朗讀課文。男生當“老師”,女生當“中國臺灣小朋友”。

三、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1、總結:師:同學們,今天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祖國寶島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他就像祖國媽媽失散多年的孩子沒有回到她的懷抱,隨着香港、澳門的迴歸,中國臺灣迴歸祖國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共同心願。中國臺灣的孩子們嚮往北京,我們也盼着中國臺灣小朋友到北京來看看飄飛的雪花、可愛的雪人和迷人的北京風景,我們還想和他們一塊玩兒哩!同學們,我們和中國臺灣小朋友的願望能實現嗎?

2、說話練習

(1)同學們,你們想邀請中國臺灣小朋友來北京嗎?把你要對他們說的話,說給大家聽聽,然後再寫下來好嗎?

(2)也可以把你玩雪的的快樂情景寫下來告訴中國臺灣小朋友,讓他們一起來分享我們的快樂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歌曲《北京歡迎你》,大家一定耳熟能詳吧?那帶上我們的熱情一起對中國臺灣小朋友發出我們的真摯的邀請吧?(播放《北京歡迎你》樂曲)

四、板書設計:

12看雪

中國臺灣                       北京

盼望

教學反思:

上完課,我的心裏重擔也全部卸下,疲憊也隨之而去。驚訝和欣喜讓我激動不已。我真佩服這些孩子,他們會讀書,會思考,會發現,會表達。而作爲老師,關注他們,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學會欣賞他們的言行,學會領悟他們的深情是何等重要啊!

學生是最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標準》指出:“各地區都蘊藏着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而語文課程是隨“具體的兒童”來的,它將“具體的兒童”引入教育殿堂,只有關注“具體的兒童”的人才會有真正的課程意識。那就應該以學生爲出發點,在開發的過程中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因爲學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課程資源。如果教師真正做到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緒,學會傾聽,學會發現,學會激勵,學會鼓舞,學會組織,學會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依據自己獨特的體驗方式建構知識,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健全人格,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那麼,他們的求知慾望、表達熱情讓你吃驚,他們發揮出的巨大的潛能令你震驚。

放開手,學生會走得更好。以前,我們對學生不敢放手,更不會放手。教師“前怕狼,後怕虎”,結果學生膽小怕事,不敢躍雷池半步。如今,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而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的傳統師者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從傳統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脫出來,已經成爲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的無形資產,然而教師不可能完全理解學生的思維,甚至不可能覆蓋他們的知識面。這種角色的變化,的確對教師在教學的組織、引導有着更專業化的要求,但絕對不是通才、全才的要求。這個時候,就請所有的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吧!”這是我們在課改中最響亮的聲音。

我堅信,學生就是最可利用的課堂資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充分利用來自課堂的、來自學生的資源吧!真正實現由“老師教我學語文”轉變爲“我們一起學語文”。

看雪的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

2.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3.體會雪後西湖的奇景和作者遊湖的雅趣。

4.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

2.賞析課文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爐的寫作特色。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本文展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態度,但又流露出消極避世的情緒,應引導學生批判地對待,歷史地分析。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本文的寫景特點和閒情雅趣。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係。

課型:

賞讀課

教學方法:

讀讀,說說,議議。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冬季,最浪漫的無疑是下雪,最美麗的無疑是銀妝素裹的雪世界,你心中雪景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隨張岱一同去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

1、湖心亭:位於西湖中,據說宋代整修西湖時,以湖泥堆成小山,成爲一島,是西湖三島之一,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閣,取名“湖心亭”。這是觀賞西湖風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賞景。

2、作者簡介: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明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過着布衣優遊的生活。明亡以後,消極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專心從事著述,窮困以終。

代表作:《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緬懷往昔風月繁華,追憶前塵往事,字裏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文學創作以小品文見長。

二、朗讀課文,疏通文句

1.教師範讀或播放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把握字音及停頓。

注音:

崇禎(chóngzhēn)更(gēng)定毳(cuì)衣霧凇(sōng)

沆(hàng)碭(dàng)氈(zhān)更(gèng)有此人喃喃(nán)

2.學生讀課文,參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學生自讀課文,疏通文句。

(2)教師提示下列詞語,學生試譯,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

是日更定:是,這。更,古代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從晚上八點算起。定,開始。

擁毳衣爐火:毳,鳥獸的細毛。毳衣,毛皮衣。

霧凇沆碭:霧凇:水氣凝成的冰花。沆碭:白氣瀰漫的樣子。冰花一片瀰漫。

上下一白:全白。(比較這裏的“一”和“湖心亭一點”的“一”的區別。)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還。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動詞用。

及下船:等到。

喃喃: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這裏可看作自言自語。

(3)試譯下列文句,突破難點

A、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B、擁毳衣爐火

C、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D、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有兩三粒而已。

E、餘強飲三大白而別。

F、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4)學生齊讀課文,加深理解。

(5)試譯課文。

(屏幕顯示課文的譯文,供學生參考。)

三、整體感知文意

1、本文寫誰做什麼?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你能根據課文大意來評價一下嗎?

(張岱,半夜到湖心亭看雪。他是個“癡人”。)

2、你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個“癡人”?

(學生討論並明確課文所寫“癡人”的`“癡行,癡景,癡情”。)

癡行:大雪獨行

癡景(奇景)(白描):上下一白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

癡情(雅趣):知己之樂醉情自然

3、“癡”的背後隱藏着什麼樣的內心世界?

(“癡人”就是癡迷於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醉情於世俗之外的閒情雅緻。)

四、合作探究:

1、說說本文描寫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麼特色?

(本文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簡練自然,不事雕琢。)

2、文字簡練單純,不加渲染烘托,這種寫作手法就是白描,體會所用的白描手法。

補:白描是一種描寫的方法。原爲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一種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線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畫法;作爲一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徵,以質樸的文字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

(文中的白描能夠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徵,頗有韻味。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國畫中的寫意山水,寥寥數筆,傳達出景物的形與神。)

3、白描的例子:(抽象、概括)

《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渲染的例子:(形象,具體)

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羣,深夜嗥鳴的蒙古狗,我聽見皮鞭滾落在山澗裏的脆響;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奔馳的鹿羣,帶着松香氣味的煤塊,帶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遠的車鈴,晴天裏馬兒戴着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風……《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五、比較閱讀: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賞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寫作手法上的不同?

(在描寫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遊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爲人設。)

2、二文表達感情上的不同?

(在表達的情感上,《湖》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緒,《江雪》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感。)

六、結束課文:

《紅樓夢》中有詩云:“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卻言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作者用“癡筆”敘“癡事”,繪“癡景”,抒“癡情”,融敘述、描寫、抒情於一爐,藉以表達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不隨流俗的生活態度與衆不同的閒情雅趣。

七、佈置作業:

1、背誦和默寫課文。

2、利用白描手法寫人或物片段。

3、收集有關“西湖”“冬雪”的詩歌。(附有關詩詞)

《看雪》教案 篇五

《湖心亭看雪》中的“強飲三大白而別”的“強飲”,有老師按添字法譯爲“勉強地飲下”,也有老師根據作者遇知己的驚喜而譯爲“暢快地飲下”,人教版教參譯爲“盡力地飲下”, 我認爲,要正確理解詞語的意義,首先要從該字(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出發,要從辭典中找依據;也可根據作者的生平喜好再作判斷;還可根據上下文的語境推斷。綜合上述三點,我認爲人教版教參的翻譯更爲合情合理,現在我談談自己的理解。

能夠直接表明張岱不善飲酒的是《龍山雪》的一段文字:“天啓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晚霽,餘登龍山,坐上城隍廟山門,李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侍。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蒼頭送酒至,餘勉強舉大觥敵寒,酒氣冉冉,積雪欲之,竟不得醉。”⑤天寒地凍,以酒禦寒,理應多喝一些,而張岱卻是“勉強”舉大觥敵寒,居然沒有喝醉,想必作者本人也很奇怪自己的超水平發揮,所以用了“竟不得醉”的表述。看來張岱的確不是一個善飲之人了。

(一)課文中的語境

那麼,這樣一個不善飲酒之人在文中的“強飲”就可以完全理解爲“勉強地飲下”嗎?我們還可以就這一詞語出現的語境進行分析。

課文共兩個自然段,在第一段“賞奇景”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西湖雪景,在景中也可看到作者已將煩心瑣事拋於“霧凇沆碭”之外,才能寂靜中稍帶驚喜的心境繪出“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樣一幅唯美的水墨畫。

第二段 “遇知音”中,本來是“獨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在更定之時,“人、鳥聲俱絕”的湖心亭上不期而遇,有了賞雪時的驚喜心情作爲基礎,此時作者又驚又喜是不難想像的,作者寫道“見餘,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讓亭中人說話,反客爲主,不僅寫出了亭中人的驚喜,同時也表露了作者的心聲,視對方爲有同樣生活情趣的知己,所以才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亭中人的驚喜之情。亭中人因意外驚喜“拉餘同飲”;作者也因這異外的驚喜才“強飲三大白”。一個“強”字,傳達出作者的興致之高。本來不會喝酒,但因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雙方真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如果在這樣的氛圍中,把“強飲”譯爲“勉強地飲下”,理解爲“被動的、沒辦法地飲下”就不符合作者情感的表達了。

究竟“勉強”爲何意,《現代漢語大詞典》解釋爲“能力不夠,還盡力做”或“不是甘心情願但努力地做”。張岱的確不擅長飲酒,但有遇到知己的驚喜之情確實想表達出來,即使能力不夠,還要盡力地做。因此以“盡力地飲下”解釋“強飲”,自然貼切,順理成章。

總之,無論是從“強”字的義項和用法分析角度,還是立足於張岱不善飲酒這一事實,或是從課文的語境角度分析,“強飲三大白”的“強飲”譯爲“盡力地飲下”更爲合情合理。

課文《看雪》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及由生學組成的詞語,會認“省、店”等10個生字。

2、讀懂課文,知道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瞭解臺灣兒童嚮往北京,北京兒童渴望同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願望,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教學步驟:

一、揭題。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講臺灣省的小朋友看雪的故事。

二、出示地圖。

瞭解臺灣省的位置,介紹臺灣省的有關歷史情況,知道臺灣雖然現在沒有回到祖**親的懷抱,但它仍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

三、自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要求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畫出帶生字的詞,多讀幾遍。

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4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四、檢查自讀情況。

1、這篇文章分幾自然段?

2、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3、說說文章主要講的是什麼?

五、指導學習生字詞。

1、認讀生字並給生字組詞。

學會字:講打指接驚故候奇

會認字:省店櫥指接講鋪毯銀仗

2你認爲哪些字難認?想什麼辦法記住的?

“驚、省”是後鼻音。

“銀”是前鼻音。

3、你認爲哪些字難寫?

故:右邊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

候:不要忘了中間的一小豎。

4、指導寫字。

(1)看清每個字的結構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完成“我會寫”。

看雪教學設計 篇七

【教材分析】

課文主要寫中國臺灣小朋友只看見過棉花做成的雪,沒有看過真的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雪的願望。課文以對話爲主,內容貼近學生心理特徵,前面語言淺顯易懂,師生最後的對話蘊含着海峽兩岸人民企盼祖國統一的願望。

【學生基礎】

國小二年級學生好奇,愛玩愛動,對雪有一種嚮往留戀之情;同時,他們富於想象,容易進入虛構的情境;但是他們邏輯思維能力還很低,對課文蘊含着的“海峽兩岸人民企盼祖國統一的願望”領悟會有困難;對話語的情感揣摩能力不夠,讀出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需要具體指導。

【生活基礎】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今年是個“暖冬”年,估計沒有雪下,按教學進度推算,本課文的教學雖然已接近農曆年末,但估計還是沒有現實情景作支撐。

【教學資料及教具】

〖課件〗

1、瑞雪圖景;2、分動態和靜態處理的課本第一幅插圖;3、本課字詞中故意出錯誤的字、詞語;

〖教具〗

中國地圖。

〖課時〗

2課時

【設計理念】

以角色對話爲主,對話內容淺顯易懂,教師不必作講解,讓學生在“原汁原味”的對話中感悟中國臺灣師生嚮往祖國北京、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和中國臺灣小朋友一起玩的心情,從而使學生在中國臺灣和北京本是一家人的親情中經歷一次薰陶;

創設“向中國臺灣小朋友發出邀請”的活動,激活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鍛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創設“幫助老師”的機會,激活每個學生的內驅力,培養主動積累詞句的意識和習慣,使字詞句的教學具有持久活力;

創設“比一比”的活動,促使學生樂而不疲地把字寫好。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灣、省、商、店、景、潔、講、毯、銀、堆、仗”;會認“櫥、盼”;

2、學習並積累第九自然段中的語句;

3、練習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

4、懂得中國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北京和中國臺灣人民都盼望團聚。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冬天到了,你們最盼望什麼?

(估計學生會說盼望下雪,如果學生所說不合教師意圖,教師可以從自己童年的角度引發學生對雪的回憶,並用多媒體出示瑞雪圖,激發學生對雪的喜愛之情。)

師:下雪了,多好玩!你們是怎樣玩的?(學生回答)

二、板書課題、讀題

1、教師用楷書在田字格中書寫課題──“看雪”,並指導學生看清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整體佈局。(楷書在田字格中書寫是起示範作用。)

2、學生讀題,之後仿照老師在田字格習字本上書寫課題──看雪。(寫好後同桌比一比誰寫得好。)

三、激興初讀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

(學生回答預設:誰看雪?在哪兒看雪?看到了怎樣的雪?)

師:帶着你的問題閱讀課文,比一比誰能找到答案?

(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入初讀課文階段,此時教師巡迴獲取學生閱讀信息。)

師:讀了課文,你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嗎?

(想知道的內容提示:1、誰看雪?(中國臺灣的小朋友看雪)2、在哪裏看雪?(在商店的櫥窗裏看雪)3、看到了怎樣的雪?(小朋友看到的是商店櫥窗裏用潔白棉花做成的雪))

師:課文除了講這些,還講了什麼嗎?請讀讀第三段以後的內容,想想這些是講什麼?

(生讀課文,問答提示:講老師告訴他們,童年在故鄉北京看過並玩過真的雪)

師:真聰明!看來讀書是要仔細一些纔好喲。當他們聽到老師地北京看過並玩過真的雪,他們最大的心願是什麼?

(生答:什麼時候到北京來看雪呀?)

師:在課文的哪兒講了這個意思?

(生找到課文的第十段)

四、練讀課文

師:比一比誰能把課文讀得不加字、不掉字、不錯字、不破句、不指讀。

(生練讀,教師巡迴指導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具體的字音、斷句)

師:我們來互相比着讀,互相幫助糾正讀錯的地方,好嗎?我先讀第一、二段,請你們幫我指出錯誤。

(教師朗讀第一、二段,可以有意出現一些學生能夠發現並能幫助糾正的錯誤。比如:第一段把“是很難看到雪的”讀成“是難看到雪的”;第二段把“孩子們在商店的櫥窗裏看到了美麗的雪景”讀成“孩子們在商店的窗子裏看到了雪”。)

(生評價 略)

(這樣一來,學生在發現老師的錯誤並幫助老師糾正的過程中獲得一種成就感,後繼學習因幫助產生的成就而快樂起來,同時又鍛鍊了學生認真聽的習慣,還鞏固了對字詞的認讀)

師:請每個學生輪讀一自然段,注意:儘量少被別人發現錯誤。

(每生輪讀一段,老師和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和具體指導,薄弱之處教師範讀並讓學生跟讀)

(在比賽中練習讀書,給了學生一種外在動力。爲了得到同伴和老師的讚揚而努力,這是國小生內驅力中的主要成份)

五、練習對話

師:聰明的孩子們,你們數數這篇課文有多少個“說”字,這是爲什麼?

(生答略)

師:請你們先到課文中找出老師和學生的對話,分別用波浪線和橫線划起來。

(生劃,教師巡視,發現都沒把第九段劃上,引導學生回讀上文“接着她就給孩子們講起童年玩雪的情景”,使學生悟出這也是老師說的話)

師:先同桌之間練習練習,每人做一次老師,當一回學生。(生練讀)

師:練得很認真。下面我當老師,你們做中國臺灣小朋友,開始對話。(略)

(對話練習中要着重進行問句和感嘆句語氣的指導。比如:

⑴ “您//看見過/真的雪嗎?”的“嗎”宜用上揚的調值“35”;

⑵ “您/是在哪兒見過的?”的“的”宜用平調“33”;

⑶ “北京//離這兒/很遠吧?”的“吧”宜用高平調“55”。)

六、作業

1、幫助老師把課文題目“長胖些”;

此題意在鞏固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鍛鍊學生從文章中提起主要信息的能力。答題提示:(誰)(在哪裏)看到了(怎樣的)雪 ?中國臺灣小朋友在商店的櫥窗裏看到了用棉花做成的雪;他們的老師童年時候在家鄉北京看到了真正的雪。根據回答板書如下:

中國臺灣小朋友 棉花做成的

老師童年在北京 看 真的 雪

他們想到北京真的

2、你想讓中國臺灣小朋友到我們這來看真的雪嗎?那我們應該怎樣對中國臺灣小朋友說呢?

(先從課文最後一句話“北京的小朋友正盼着你們去和他們一起玩兒呢”引導,再讓同桌互相扮演中國臺灣小朋友和北京小朋友,練習北京小朋友邀請中國臺灣小朋友到北京來看雪玩雪。注意提示學生:邀請時要介紹清楚下雪時的情景和玩雪時的快樂,可以憑藉課文第九段內容和第二幅插圖引導學生說清楚這些)

(播放靜態的課本第一幅插圖,配上兒歌《友誼的歌兒傳四方》去掉原唱處理成輕清音樂,學生進入情境練習“邀請”,邀請內容 略)

(這種合符學生心理的“邀請”活動能激活學生的情感世界,在“邀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運用課文中的字詞句,這是一種完全自覺的運用,對今後將產生持久的活力)

師:聽了你們真誠的邀請,我相信中國臺灣小朋友肯定高興極了!在這,我爲你們真誠的友誼鼓掌!(下課)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師:從上節課同學們向中國臺灣小朋友發出的邀請中,我知道了大家是多麼盼望中國臺灣小朋友早日到北京來看雪玩雪,孩子們,你們太可愛了,你們這些美好的心願真的會讓中國臺灣小朋友感動的。我有個建議,想把你們這美好的心願告訴中國臺灣小朋友,你們說好不好?

二、拓展活讀

師:用什麼辦法告訴中國臺灣小朋友,祖國大陸的小朋友歡迎他們來看雪玩雪呢?

(此舉意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估計學生能說出一些辦法來,如果說不出,教師可引導:寫信請學校轉交、尋找身邊的臺屬幫忙打電話、網上求助等)

師:好,我現在來當一回學校校長,你怎樣向我請求幫助呢?(生答 略)

師:我現在是一位臺屬,我的女兒在中國臺灣,你又怎樣向我求助呢?(生答 略)

師:我現在就是新浪網,你怎樣向我求助呢?(生答 略)

師:了不起,可愛的孩子們!你們真的太棒了!我向你們學習!願意幫助我嗎?(引入字詞練習)

三、字詞句練習

1、比一比,看誰能幫我從課文中找到合適的字給課文後面的生字組成詞語?

(學生組詞 略)

2、將這些詞語認一認、讀一讀,等會兒檢查我寫的字,看能不能得100分?

(待學生認讀字詞約5分鐘後,大屏幕出示故意寫錯的字,比如:“省”字少一橫,“商”字“冂”裏寫成“古”,“潔”字的“士”寫成“土”)

3、比一比,看誰把第二題的字寫得又快又好!

(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迴指導寫字,重點提醒學生“商”的“冂”裏面是“八”下面一個“口”,而不是“古”;“潔”的右上方是“士”而不是“土”;“毯”是半包圍結構,左邊的“毛”的最後一筆要向右邊伸長一些,好包住“炎”。另外,教師還應該及時糾正學生一些不正確的寫字姿勢)

(“教與學”這種雙邊活動是要講究時機的,當學生沒有進入狀態時,“教”如同隔靴搔癢,只有當學生進入了狀態,有的放矢地“教”才能事半功倍)

師:剛纔我發現你們個個都寫得很認真!老師向你們學習!下面是一個同學做的第三題,請你們幫助檢查,看對不對?

大屏幕出示:1、老師(講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4、小夥伴們在雪地上(打雪人)、(堆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5、天上(鋪着)雪花,地上(飄着)銀裝,樹上(披着)雪毯,到處一片潔白。)

(生改,並評分 略)

6、你們覺得課文中哪些句子讀起來最好聽?(生自主選擇,略)

7、能把這些好聽的句子背出來嗎?試試看!(生讀、背略)

8、看書中插圖背誦第二段和第九段。(生同桌互相背 略)

(練習是枯燥的,給枯燥的東西註上滋潤劑,使它變得有彈性、有粘性!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期望自己是最好的,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是一種享受,做外力強迫的事是勞役!學生的學習原本就是應該由學生自己負責的事,在“自己選擇”的空間裏,每個學生都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了,這樣的學習即使任務重些也不覺得累!)

四、質疑問難

師:同學們,讀完了課文,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嗎?

(問題預設:爲什麼中國臺灣很難看到雪?資料準備及解答過程:1、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觀看,知道中國臺灣在祖國的南方;2、復讀本冊第七單元的《我是什麼》;3、讓學生將這兩種情況放到一起想一想,看誰能找到答案)

(生提問及解答 略)

(國小低年級學生最無顧忌,留個空間給他們,他們的神必定無拘無束馳騁縱橫,教師此時的職責不是強迫“千條江河歸大海”,而是用智慧、用愛心去“潤物細無聲”;教師的視界不是盯住預設的教學程序完成與否,而是用發展的眼光去度量課堂上的有所爲和有所不爲)

五、總結課文

師:我們今天學了哪篇課文?(生答 略)

師:我們看到黑板上,自己心裏說說知道了什麼,準備好了就先對我說說,你知道了什麼?(生答 略)

師:很好,把剛纔說的回家向爸爸媽媽說說。

(播放動態的課本第一幅插圖:三個中國臺灣小朋友面向大家招手,配樂《友誼的歌兒傳四方》,下課)

《看雪》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初讀課文

板書課題,讓學生自己讀課文

(二)小組互相學習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藉助拼音正音。

2、小組內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鋪”在課中表示一種動作,讀pū

(三)認記生字

指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發現認記生字的方法,如:

1、謎語識記

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2、藉助偏旁認記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義和人的手有關,“銀”是金屬,所以是金字旁。

(四)鞏固識字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摘蘋果”遊戲,在黑板上畫棵蘋果樹,把做成蘋果形狀的生字卡貼在“樹”上,讓學生上臺讀音,讀對的就可以把“蘋果”摘下來,摘對四個以上可獎勵一張蘋果貼畫。

3.自編短文鞏固識字

在省城長途汽車站的對面,有一家新開張的金店,金店的櫥窗裏擺放着一件件閃閃發光的金銀首飾樣品,金店地面上鋪着紅色的地毯,媽媽看見玻璃櫃裏的一條銀色項鍊,便指着這條項鍊,問營業員多少錢,營業員拿出這條項鍊說:“8000元,不講價”媽媽接過項鍊,覺得挺不錯,就買下了。

(五)寫字指導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三個提手旁(打、指、接)可以藉助以前學習的提手旁的知識指導書寫。

“指”字右上是“匕”不要寫成“七”;“接”字右下的“女”橫要長些,“故”字右邊是反文兒,不是折文兒;“候”不要漏寫中間的“豎”;“奇”要寫得上小下大。

《看雪》教學設計 篇九

《看雪》是國小語文第三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共11個自然段,講在冬天,我國臺灣省很難看到雪,北京卻能看到雪,通過看雪表現了祖國寶島臺灣的兒童與祖國大陸的兒童盼望着祖國早日統一的共同心願。教學本課,教師應培養學生理解字詞句的能力,體會句子的意思,弄清中國臺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感

1、出示日月潭的圖片,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轉入課題:中國臺灣四季常青,很少見雪,只有過春節的時候,孩子們才能在商店的櫥窗裏看到美麗的雪景。

2、運用課件展示北方雪景圖,引發學生的學習激情,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下雪的景緻,及孩子們在雪地裏嬉鬧的情境。

二、初步感知,情感體驗

1、教師配音範讀課文,學生閉目想像課文再現的畫面。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藉助拼音,熟讀課文。

3、同桌互相聽讀課文,幫助對方糾正誤讀的地方。

4、圈出生字,同桌交流記住字音和字形。

5、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給同學們聽,檢查讀課文的情況。

三、融入情感,愉快教學

1、自學課文,與自己的學習夥伴交談一下自己明白了什麼。

2、結合課文提出問題,同學幫助解決,教師點撥如何解決難點。

3、引導學生品析詞句:第*自然段一共寫了幾句話?你喜歡哪一句,爲什麼?在這段中你喜歡哪個詞語,爲什麼?

4、學習第3~11段,看看孩子們向教師提出了哪幾個問題,把他們提的問題用橫線畫下來。指導學生在讀中設疑、質疑、逐步解疑。你看見過真的雪嗎?你是在哪兒見過的?北京離這兒很遠吧?什麼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5、請同學們看課件雪景圖,然後閉上眼睛想像雪景,聽教師描述第9自然段,讓學生進入情境。(看到雪花紛紛揚揚,看到大地鋪上了厚厚的白雪,看到孩子們在堆雪人、打雪仗的開心世界。)

6、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境,想像中國臺灣孩子們的心情會怎樣?(羨慕,想到北京去看雪。)

7、老師是怎麼說的呢?“盼着”是什麼意思?(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中國臺灣的小朋友能到北京來。)

8、讓學生提出問題,品析詞、句、段。在這幾段中你喜歡哪些段落,爲什麼?喜歡哪些詞語、哪些句子,爲什麼?

9、分組討論:你希望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到北京來嗎?兩岸小朋友的願望能實現嗎?(充分發表學生自己的意見。)

10、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11自然段中學生的四問和老師的三答。

四、加深理解,情感昇華

教師小結:是啊,臺灣省是祖國的寶島,它在大陸的東南端,中國臺灣小朋友永遠是我們祖國大家庭中的一員,不久的將來,海峽兩岸的小朋友一定會相聚在北京。

五、拓展訓練,表達心聲

小朋友們,我們學了《看雪》這篇課文,你們想對中國臺灣的小朋友說些什麼?讓學生大膽地發揮創造性想像,把各自的心裏話說出來。

學生的情感是豐富的,更是神奇的,教學《看雪》這篇課文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愛國熱情,促進情感體驗,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行愛國主義的情感薰陶,更好地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小主人。

《看雪》教學設計 篇十

張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大家,他的小品文歷來受人推崇,《陶庵夢憶》與《西湖夢尋》是兩本非常受人歡迎的書,他的文字淡雅雋永,讀後叫人回味無窮,但也就是在這淡雅雋永的文字背後,隱藏一份悠悠的家國情懷,寄情于山水是中國文人歷來的一種自我解脫的方法,當個體生命面臨不可抗爭之命運時,便會把精神寄託於紛爭喧鬧以外的青山綠水家園,在山與水的調和中覓到一份安寧,以此再來尋求更高遠的超脫,張岱就是在這種心境下完成了他的《陶庵夢憶》的,裏面的這篇《湖心亭看雪》是全書中的精品,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散文的奧妙,把古典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一篇文字更可以看作是描寫西湖雪景的千古絕唱。

本文的教學設計以新課標對文言文的教學要求爲依據,注重文言文的詞彙理解和積累,注重對文章的整體感知,注重通過朗讀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根據這一原則,我把本文的教學過程分爲“白文斷句——整體感知”和“賞讀文章——體會情感”兩部分。

文言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讀讀背背和積累文言詞彙爲主要目標。在語文課程中,文言文教學所用課時、師生所花時間都逐漸增多,主要是花在文言詞語的記憶上。在文言字詞教學中,我們大多采用藉助課下注釋和參考書、工具書理解課文意思,然後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反覆記憶鞏固。這種方法對文言文初學者是必須的,也是有效的。但隨着文言詞彙積累的增加,學生對詞彙的遺忘率也逐漸增高,學生文言文學習的。能力沒有提高。這主要是因爲死記硬背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缺乏思考,對文言詞語沒有真正理解,效果也就達不到要求。八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有一定的文言詞彙積累,這時可以考慮讓學生不借助任何材料給白文斷句(在初始階段可以提示難點),也就是根據學生自己的積累和經驗給白文斷句,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再經過看書下注釋,同學互相探究討論、老師點撥理解文章意思。通過給白文斷句這一訓練,我們希望能使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能有所進步。這一教學方法也得到市區教研員和聽課教師的肯定。

賞讀環節注重通過品讀來理解文本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感情。在教學過程中,我以讀爲主,以“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中的“癡”爲切入點,通過找“癡行”、賞“癡景”、說“癡人”三個步驟悟“癡心”。對文中描寫雪景的句子“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人物的語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進行賞析、品讀,使學生能較好地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瞭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節課的多媒體運用也力求簡單有效。課前的有關西湖的詩詞欣賞營造了良好氛圍。應該注意的是:重點字詞解釋的那張幻燈片應該給重點字詞加點,否則就會造成歧義。 下次注意的問題:

1、備課一定要備學生,而且課前的預設要充分。

2、教學目標一定要明確,這樣教學重點纔會突出。

3、課堂上要把握住教學契機,尤其是對學生的講評一定要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