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四史”教育進課堂心得體會

“四史”教育進課堂心得體會

“四史”教育進課堂心得體會

“四史”教育進校園需要進一步強化課堂的教育功能,落實國家課程標準,用生動翔實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爲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麼“好”。“四史”教育除了是學校思政課,德育課的授課內容之外,也是各類學科的授課輻射範圍,充分挖掘學科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四史”教育資源,堅持灌輸和啓發相統一,引導青少年明辯事理,厚植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培養奮鬥精神。

瞭解了“和誰融”的問題,我們來討論“怎麼融”。

1.結合課程自身特點

我所教授的實操課程同“四史”學習沒有直接關係,但“向師性”是一項寶貴的德育資源,學生尊敬老師、崇拜老師、樂意接受老師教導的自然心理傾向被髮揮到極致,通過在課程上發揮教師的示範性,弘揚社會主義主主旋律和愛國主義精神,“四史”教育便深入學生的內心,學生從心底主動接受。

2.思想性與學理性相統一

世紀老人冰心與讀者談讀書體會時,分享了她讀書的祕訣,便是“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同樣,教師要教會學生“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擺在第一個的是“讀好書”,對書籍的選擇很重要,書籍但如此,更何況對於三觀的選擇呢?作爲我國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在“四史”教育的課程中,堅持思想性與學理性相統一。

堅持思想性與學理性相統一首先要堅定地確定方向,犯了方向性的錯誤,後面再多功也徒勞,不過是南轅北轍,買櫝還珠。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在正確的社會主義道路上越走越麻利,路越走越寬,心裏越走越自信;堅持正確的方向才能學生樹立科學的三觀,正確的歷史觀,擁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堅持有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人生追求,學生纔會有信仰,民族纔會有希望。學校教育的核心歸根結底是德育,學生德育的核心是價值觀教育,學校思政課的核心便是價值觀教育,也就是“爲社會培養什麼樣的人”的教育。“四史”學習進校園,首先要確定的就是價值觀取向上的決定性內容,也就是黨的教育事業必須堅持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堅持育人爲本、德育爲先,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釐清“立德樹人”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加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的必由之路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是信仰的教育。當代青年學生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學生擁有信仰,民族的未來更有希望,國家也更有力量。正如英國十九世紀著名的社會改革家塞繆爾·斯邁爾斯在《信仰的力量》所說:“信仰象徵着人類的理想,代表着人類不斷探索追求的渴望,因爲那裏有我們未來曾踏足的原始,鬼斧神工的輝煌,碧海青天的夢想。我們爲自己的信仰奮鬥終生。能夠激發靈魂的高貴與偉大的,只有虔誠的信仰。在最危險的情形下,最虔誠的信仰支撐着我們;在最嚴重的困難面前,也是虔誠的信仰幫助我們獲得勝利。”

回望歷史,觀眼現在,放眼未來,歷史和現實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思政課最好的教材,更是“四史”學習最生動的教具,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堅持思想性與學理性相統一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課程的挖掘和宣傳。

3.深入推進

學生身心發展有其獨特的規律,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處於螺旋式上升的思維進程,因此“四史”的學習也不能簡單地搞“一刀切”,必須增強課程內容的科學性,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並持之以恆,綿延不斷地深入開展。

青少年的心理髮展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拉鋸戰”,充滿着各種各樣的矛盾,極易受外界影響。因此一定要使用科學的,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育方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投射到學生教育的方方面面,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也要培養學生科學的三觀;既培養學生重“四史”理論的學習,也要培養學生重視社會實踐生活實際的體驗;既培養學生在思想行爲上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要培養學生在情感態度上主觀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