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牛和鵝》教案及反思精品多篇

《牛和鵝》教案及反思精品多篇

《牛和鵝》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研讀課文重點語句(1)“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着眼睛看了看……好象眼裏根本沒有我們似的。”句子(2)“這時,帶頭的那隻老雄鵝……拉住我不放。”句子(3)“它用全身的力量來拖我……在後面吭吭大叫着助威。”體會鵝的心理和情感;

二 通過重點語句的研讀,明白角度決定行動,決定結果;

三 通過重點語句的研讀,明白對同一事物,角度有很多,有的正確,有的錯誤,要學會變換角度、調整角度;

四 運用對“角度”的收穫,到鏈接材料《牛狼之念》中去運用,學會變換角度去重新認識熟知的事物;

五 讀寫思緊密結合,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思維。

教學重點:

一 研讀課文重點語句(1)“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着眼睛看了看……好象眼裏根本沒有我們似的。”句子(2)“這時,帶頭的那隻老雄鵝……拉住我不放。”句子(3)“它用全身的力量來拖我……在後面吭吭大叫着助威。”體會鵝的心理和情感。

二 鏈接閱讀有關牛的材料,學會變換角度重新認識熟悉的事物。

教學難點:鏈接閱讀有關牛的材料,學會變換角度重新認識熟悉的事物。

教學準備:

一 ppt“課文三句重點研讀語句”

二 閱讀材料《牛狼之念》。

教學過程:

一 回顧全文

1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學生齊讀課題。

2 師:看看老師的板書,用你的讀來突出重點。學生再讀課題,突出了課文的主體:“牛”、“鵝”。

3 通過初步學習,你知道了牛和鵝有兩個什麼有趣的特點?

4 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5 師:牛大鵝小,爲什麼我們卻怕鵝欺牛?

生:因爲它們看人的角度不同。

6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鵝在這種奇特的角度的影響下,如何對人兇的?

二 研讀鵝,體會錯誤的角度導致的荒唐結果

1 課文的哪些部分在具體描寫這隻鵝在他的角度的影響下,對我的兇惡表現?請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體會體會他的心理。

句子(1)“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着眼睛看了看……好象眼裏根本沒有我們似的。”

交流:

生a:我從“一搖一擺”看出鵝很神氣, 根本沒把我們放在眼裏。

生b:我從“撲打着翅膀”看出鵝很兇,追得很厲害。

生c:“鵝看了看我們”,就好象在說:“這麼小的小人兒,膽敢來招惹我。”根本沒把我們放在眼裏。

……

句子(2)“這時,帶頭的那隻老雄鵝……拉住我不放。”

生a:我從“一口”這個詞看出,鵝已經被激怒了,非常生氣,狠不得一口把我吞了。

生b:我從“腿也軟了”看出我被嚇壞了,都走不了了。

生c:我從“大喊了一聲”,看出我們很害怕。

生d:我們一定喊:“呀!鵝來了!”

師:真像“狼來了!”

……

句子(3)“它用全身的力量來拖我……在後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

2 師: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這是一隻怎樣的鵝?

生:這是一隻兇猛的鵝。

師:這是一羣什麼樣的鵝?

生:這是一羣凶神惡煞的鵝。

師: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生:這是一個膽小如鼠的人。

師:是什麼讓鵝變得像狼一樣兇?是什麼讓人變得像鼠一樣膽小?

生:是他們看問題的角度。

3 這隻鵝真的有那麼厲害嗎?繼續讀課文,談談你的看法,並找出相關的句子證明你的觀點。

句子(4)“鵝用爪劃他……跳進池裏,逃命了。”

……

4 金奎叔的角度是什麼?學生研讀金奎叔的話,得出他的角度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即是“讓它這樣看好了。”

5 小結:看同一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有的角度對,有的角度錯。我們要注意選擇角度。

三 鏈接《牛狼之念》,學會試着變換角度認識熟悉事物

1 鏈接閱讀《狼牛之念》;

2 在文後寫出自己對牛的新的看法和理解,互相交流評論。

生a:牛並不是膽小的動物,而是一種能保護主人的有智慧、非常高尚的動物。它值得我們去尊重它,因爲它和我們一樣,也是有思想、有生命的動物。

生b:牛其實並不是怕人的,它只是不想跟我們鬥,因爲它知道我們鬥不過它。牛有生命,又情感,我們不該欺負它,而應該保護它。

……

四 總結

從牛和鵝身上,我們明白了什麼?這對於你做人和做事有什麼啓發?

《牛和鵝》教案 篇二

這課已經醞釀了很久。如果是一串葡萄,那麼現在應該是釀成葡萄酒的時候了!不過,滋味卻是那樣酸澀!

因爲南崗區教師招聘需要部分教師來出題,我有幸被抽中,在出題點“關押”了五天之久,然後是批卷,直到週六8點多才回家。因此,本應是上一週該做的事情,只好挪到這週一來做了。

第三節課,復興五年一。

開始上課了,按照既定方案,先給孩子們講一個故事,一個關於牛和鵝眼睛的故事。當然,這是一個神話傳說。孩子們聽得有趣,自然放鬆下來,同時,也引入了本文的第一段。這樣過渡到課文內容,自己覺得比較自然。

學生初讀課文,隨着讀我隨着講自己的感受:有趣,讀着讀着會樂出聲。大家也會有這種感受吧?這是情感的滲透吧,也是一種交流。果然,孩子們讀着讀着,也樂起來,忍不住樂出聲兒。爲什麼會這樣呢?說說感受吧:被鵝追、咬時的狼狽樣特別生動有趣;金奎叔趕鵝那一段有意思;還有前面欺負牛的那一段,覺得有意思。

這是預料之中的。接下來做什麼呢?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隨時將學生的發言整理成板書:我怕鵝,鵝追我,金奎叔趕鵝……在這個基礎上請學生結合板書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也是幫助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一個方法。只是放在這裏,還略顯不自然。

比較亂的地方出現在後面的環節中。我一直沒有想好的,本來應該直接切入到金奎叔的話,但怎麼切入卻沒有思路。於是,讀事情的過程。爲什麼要讀也並不清楚。只是含糊地說感受生動的語言。每想到這裏便覺得發堵,不舒服。甚至現在都有寫不下去的感受。不過,爲了當初的承諾,我還是要寫出來。講好了給大家當樣子,不好是靶子,給大家借鑑。

重點於是在體會我的表現,鵝的表現;金奎叔的表現,鵝的表現。因爲,在此處我總認爲是有比較的,正是這種比較使我們認識到“我們不能因爲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而決定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或者進一步認識到“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決定着別人對待我們的態度”。這次講的時候,我便引導着孩子對比着來讀,讀出我的害怕,再讀出鵝的神氣;讀出金奎叔的不怕,再讀出鵝的害怕。反覆指導朗讀,這裏用了大概十二、三分鐘罷。後來想想,這裏花的氣力顯得大了些,尤其是前面的問題不明確的情況下,學生對這些描寫生動的語句如此反覆誦讀也還處在一種無意注意的狀態下,效果未必好。

再就讀到金奎叔的話了,抓住“這樣看”和“這點”兩處讓學生說清楚,然後說說句子的意思,再聯繫生活談談啓示。基本就是這樣的思路下來吧。層次不清楚的感覺始終有,所以課上下來覺得比較累。不知自己怎麼講下來的。

五年三,第二節、第三節

又講這一課。這回在比較上下了功夫,另外我還調整了一下順序,先理解金奎叔的話,但只是從字面上明白這段話的意思;再讓孩子們讀一讀課文,然後圈畫“我”、“金奎叔”、鵝的態度表現,看看通過比較他們的表現有什麼發現。

這時,孩子們邊讀邊進行思考:把我的表現同鵝進行比較;把我的表現同金奎叔進行比較;把鵝的表現同金奎叔的表現比較;把鵝前後不一樣的表現進行比較。通過這些比較,孩子們說了很多想法和體會:鵝不怕我是因爲我怕鵝;鵝怕金奎叔是因爲金奎叔不怕它;鵝這動物欺軟怕硬……在比較中,邊談邊讀,邊讀邊談,這回感覺自然了許多。在充分的交流朗讀之後,我再讓孩子們談談對金奎叔那句話的體會,這回孩子們的認識又深了一層:其實,鵝把我們看得小沒有什麼,它要是靠着這點欺負人可不行,“憑這點”說明鵝只是依靠把人看得小這點來欺負人,是沒有實際的本領的,實際上人的本領要比它強得多;也有的孩子說,其實鵝對我們什麼態度不要緊,關鍵看我們是如何看它。於是,引出下文“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幾聲,扇幾扇翅膀,就搖搖擺擺走開了。”想想看,什麼發生了變化,什麼沒有發生變化?仔細閱讀後,我們會發現,其實鵝的態度並沒有變,還是和前文中一樣“吭吭叫、撲打翅膀、一搖一擺”,只是我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鵝在我眼中也就有了變化。現在,可以聯繫生活實際來談談啓發了。

再談《牛和鵝》一課的教學

這課成了一個心結了!但有時,課真的是需要磨的。反覆思考下來,對這一課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記錄在這裏,供大家借鑑。

先大概說一說課的流程吧。

一、神話故事導入。

二、由神話引入課文第一自然段:“大家都說: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1.由神話故事到這段話,再到課文講的故事。請學生自由讀文,看看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2.檢查生字詞語:

(1)籲哩哩哩、吭吭,這兩個詞重點是讀準。強調“籲”是多音字,簡單講講另兩個讀音組成的詞。(呼籲、氣喘吁吁)

(2)“惹”,擴詞。

(3)“掙脫束縛”,注意“掙”是四聲,表示努力擺脫的意思;“縛”是四聲。指導學生讀準確,再回到課文中讀句子。

(4)通過做動作、做比較,弄懂“扳、握、掐”在課文中的意思。

3.瀏覽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我”被鵝追,金奎叔把鵝趕跑,“救”了“我”的事情。)

三、精讀主要內容。

1.結合課文主要內容及神話故事引出矛盾,激起疑問。

(說明:前面通過神話故事,學生得出“鵝”不怕人這一結論。而通過整理課文內容得出鵝不怕“我”,卻怕金奎叔。這樣問題自然形成了:爲什麼鵝不怕“我”,卻怕金奎叔呢?看似簡單,但孩子們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在大人和孩子外在身體上的差距,而沒有注意到內在態度的不同。這正是課文要引起我們思考的地方。由此進入下面細讀的環節。)

2.圍繞問題“爲什麼鵝不怕‘我’,卻怕金奎叔?”默讀課文5——11自然段。邊讀邊用不同符號畫出“我”、金奎叔、鵝的表現,再讀一讀,看看有什麼發現。還可以比較一下,也許你會有新的思考和收穫。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長時間,如果直接來回答問題,結果往往是單一而簡單的。學生容易直奔答案而去,不利於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養成。同時,在這裏也是教給孩子比較閱讀的方法。利於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思考,並能夠有更多的學生更充分地發表看法。)

3.交流。

(基本上在第一課時能夠交流一個方面內容:或者是關於“我”怕鵝的,或者是金奎叔的表現,或者是鵝的表現。然後第二課時繼續交流。

交流時主要抓下面幾個方面:一是學生得出“我”非常怕鵝這個結論,要讀好;二是得出鵝不怕我,讀出鵝的神氣來。三是金奎叔的不怕和鵝的怕,這部分處理宜輕。可以不再讀了。四是比較“我”和金奎叔的態度,比較鵝前後的變化——由神氣到狼狽。

通過這樣四個層次的分析、品讀、思考,相信學生會得出問題的答案了:之所以鵝不怕“我”卻怕金奎叔,是因爲“我”太怕鵝了,而金奎叔卻不怕鵝。)

四、體會金奎叔的話,聯繫生活實際思考其中的道理。

1.由前面內容,教師進一步提問:那麼,我們對待鵝的正確態度應該怎樣呢?

由這個問題過渡到金奎叔說的話。思考“讓它這樣看好了”、“要是憑這點欺負人”,弄懂金奎叔話裏的含義。此時,要孩子進一步思考這句話對我們的啓示時卻是有困難的。

2.讀第12自然段,再比較前後“我”的變化以及鵝的變化,看看又有什麼收穫?

此時,學生應該可以發現“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往往是由我們的態度決定的”了。

3.下面的環節引用落英繽紛的做法,由不再無緣無故欺負牛入手,回顧第二自然段內容:

“我教時臨時發現一種講法,說來也是受大哥啓發,我讓學生劃出我們欺侮牛的動詞:拍,摸,觸,刮扳,騎。第一步,讓學生讀詞說體會;第二步,學生思考調整詞的順序行不行,說理由。學生體會出,我們由不怕牛到欺負牛的過程,也領悟到牛的忍讓促成了我們的行爲。引完後讓學生自學第二部分,劃詞,批註鵝如何一步步欺負我的課文,自悟“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決定着別人對待我們的態度”。效果較好,學生挺愛學的。”

五、總結。

《牛和鵝》教學反思其四

呵呵,其實不知是第四還是第五了,或許是第三?不在於第幾,關鍵是思考吧。

今天在跟一位老師備課時,忽然想起了當時教學中的一個片段:教學本課的生字詞語有這樣一些,“籲哩哩哩、吭吭、惹、掙脫束縛、扳、握、掐”。教學最後幾個表示動作的生字時,我有意想通過演示來幫助學生理解、積累。於是我走到第一排一個男孩子跟前,抓住他的手,做出掰腕子的動作。然後讓大家說說我們在做什麼 ——順勢講到,這也叫扳手腕。這個動作——我一邊說一邊將那個男孩子的手腕扳向一邊——就叫扳,後面的孩子都站起來看,一邊看一邊笑着。

這時,我又握住男孩子的手,用力搖了搖。“這個動作是——”

“握手!”孩子們大聲回答着。

“哈——”孩子們忽然鬨堂大笑起來。而被我握着手的男孩子紅着臉,使勁要把手抽出去。嘿嘿,我回頭看看剩下的“掐”字,也忍不住樂了。這羣小傢伙,一定以爲我接下來要掐這個倒黴的男孩子呢!

“哦。‘掐’是什麼動作?看看,這一定是女孩子的拿手戲!男孩子學學。”

話音未落,男孩子們就裝模作樣地在女孩子身上(離着一定距離)比劃起來。看着他們的動作,我便學着他們的樣子,用大拇指和彎曲的食指在空中一夾,再一轉 ——“是這樣嗎?”“對。”“不對。”——“這是什麼?”——“是擰~~”男孩子們特意把“擰”字拖了一個長長的拐彎。“那這樣是掐嗎?”我走到第三排一個男生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另一手的大拇指甲和食指的指甲做出一個掐的動作。“對——”笑聲似乎比回答更響亮。

“哦?果真如此?”我清了清嗓子接着說,“請大家找找書裏的話,看看書裏是怎麼說的?”

“金奎叔一把握住了鵝的長胖子——”學生讀。

我一把抓住了旁邊一位同學的胳膊。“這就是鵝脖子。我現在的運用就是——握。”孩子們笑得更歡了。“另一句呢?”

“那咱們就得掐住他的脖子,把它扔到河裏去……”

“哦,是這樣掐嗎?”我重複着剛纔那個“掐”。對於鵝的脖子來說,這樣的掐恐怕是無濟於事的。“不是這樣?那是什麼樣?”學生做出用力握的姿勢。

看到自己的目的基本達到。於是就趕緊把話題扯回來。“對,這裏的掐和握意思相近。在感覺上掐的力量更大些,更集中些。”說到這兒,我的話題一轉:“其實,我們理解詞語時就要像剛纔這樣把詞語放在語言環境中體會它的意思。因爲漢字的歧義是比較多的,所以我們只有聯繫課文內容才能準確地理解。記住,千萬不要望文生意喲。”

《牛和鵝》教案 篇三

一、教材依據:

本次寫字課教學是國小語文北師大版第十冊教材中的《牛和鵝》一課的生字。

二、設計思想:

本課的生字中有比較難寫的字,而且字的結構較多,學生對心字底的字掌握不好,爲了讓學生寫好這些字,我重點對字的結構和心字底的字進行了指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能正確書寫本課的生字;

重點指導上中下、左右、半包圍結構及&()ldquo;點”“豎彎鉤”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瞭解上中下、左右、半包圍結構及“點”“豎彎鉤”的寫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四、教學重點:指導“點”“豎彎鉤”的寫法

五、教學難點:指導上中下、左右、半包圍結構的字的寫法

六、教學準備:投影、古詩

七、教學過程:

(一)、導課:

師:人但知筆墨有氣韻,不知氣韻全在手中。

同學們,書法練習的時間到了,首先,咱們還是一起來看看同學們寫的書法作品。

(課件出示一些同學的書法作品,比較幾年來的進步)

再出示老師的字,欣賞。

最後出示書法家的,欣賞。

老師講解:書法藝術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之一,它和文學、藝術等其它形態一道融鑄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和靈魂。學好書法,練得一手漂亮的硬筆字,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巨大的益處,但是學習書法又是一項艱苦的勞動,需要大家有毅力、有恆心,希望同學們能勤於練習、勤於動腦,人人都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

(二)、練習這五個字:

1、師導:好字不難練,關鍵是方法。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研究《牛和鵝》一課生字的結構和筆畫。(板書:結構筆畫)

2、老師板書這五個字:惹、掐、塘、碗、屁

問:這些字是什麼結構?

3、講上中下結構的惹字

(1)這個字怎樣寫漂亮呢?(從結構和筆畫方面來說)

(2)講“心”字的寫法及“點”的寫法:

①下面請同學們來看老師寫(板書“心”)

講解:心字左邊的點的起筆與臥鉤的起點在一條直線上,第二個點在臥鉤的中間,第三個點在鉤的偏右一點。

②講到點,點分這麼幾種:(板書這幾種點的寫法)

右點:起筆輕,由輕到重,稍按比後即收筆回鋒。

左點:寫法同右點,只是行筆的方向由右上向左下,注意它的形態要豎一點。

豎點:起點較重,由上向下行筆,稍按筆後收筆,它一般用於字頭,筆畫直。

③心的這幾個點是:左右右

④寫好了心,那麼“惹“這個字就會寫的漂亮了(老師範寫“惹”)

⑤講解寫字的方法:一看;二想;三仿。

⑥寫這個字,描一遍,寫兩遍。兩腳放平,腰板挺直,三個一要做到。

⑦學生書寫,老師巡視。

⑧展示學生寫的字,點評

4、左右結構的字:

(1)以塘爲例,寫這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左邊謙讓右邊,重點筆畫:撇、長橫)

(2)其他兩個字:碗、掐(結構緊湊、左小右大)

5、半包圍結構的屁:

寫這個字要注意什麼?(豎長撇要舒展)

6、碗、屁這兩個字中的豎彎鉤

(1)老師書寫豎彎鉤:起筆頓筆,由輕到重,轉折處圓轉,頓筆,向上出鉤。

7、學生書寫這四個字,老師巡視。

8、展示學生寫的字,點評

(三)、寫古詩:

1、小結:剛纔我們寫了這五個字,掌握了上中下、左右、半包圍結構及“點”“豎彎鉤”的寫法,爲了鞏固上中下、左右、半包圍結構及“點”“豎彎鉤”的寫法,讓我們一起來寫一首古詩。(出示古詩:蜂)

2、講解:這裏邊有許多這節課學過的結構和筆畫,我們要仔細觀察,再寫。

3、學生書寫第一行,老師巡視

找出共同存在的問題:地老師板書,學生再寫

4、學生書寫第二行,老師巡視

找出共同存在的問題:光老師板書,學生再寫

5、學生書寫後兩行,老師巡視

找出共同存在的問題:得老師板書,學生再寫

6、點評

7、同位交換作品,將寫的好的字用紅筆圈出來

8、師:誰得到了一到五個紅圓圈?你們有進步,但還要努力。

誰得到了五個以上紅圓圈?說明你們寫字比較規範了。

(四)、總結:

世上無難事,只畏有心人,請同學們課後將今天所學的結構和筆畫多多練習,只要我們願意練習,就一定能練出一筆好字。

(五)、板書:

結構筆畫

左點惹掐塘碗屁

右點上中下左右半包圍

豎點點豎彎鉤

八、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寫字課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了上中下、左右、半包圍結構的字的寫法及“點”“豎彎鉤”的寫法,指導了學生正確使用鋼筆,有正確的讀寫姿勢,在課上發現問題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