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心理健康課堂教案多篇

心理健康課堂教案多篇

心理健康課堂教案 篇一

活動目的:

1、教會幼兒區別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對關係。

2、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重點:

區別高矮和一樣高及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

難點:

理解高矮的相對關係。

活動準備:

課件三副、布一塊、日常生活中能比較高矮的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幼兒區別高矮和一樣高

1、出示課件一,圖爲由於生活習慣不同,健康情況不同,長得高矮不同的兩個孌生姐妹,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找出她們的不同點(結合衛生習慣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實物,讓幼兒比一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3、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再請全體幼兒互相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4、請幼兒說說自己熟悉的東西中什麼是可以比較高矮的。

二、教幼兒一些比較高矮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塊布遮住,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當幼兒發生錯覺時,揭開謎底,並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課件二,圖上有一棵樹距離近,一棵樹距離遠,讓幼兒判斷樹的高矮,當幼兒發生爭論時,拉回較遠的那棵樹,讓幼兒再次進行比較,然後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則不確。

3、出示課件三,一隻長頸鹿在地上,一隻猴子爬到樹頂,猴子低下頭對長頸鹿說:瞧!我長得比你高。提問:猴子的話對嗎?爲什麼?

三、告訴幼兒簡單的高矮的相對關係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比較,再讓高的小朋友跟老師比較或讓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較,使幼兒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師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訴幼兒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麼比較。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再請一個幼兒爲他們從高到矮排隊,並說出誰高誰矮,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3、發給每個幼兒紙和筆,請每個幼兒依次畫高矮不同的三棵樹。

活動反思:

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活動的探索慾望。

心理健康課教案 篇二

活動目的:

1、讓學生認識到自卑的危害性以及克服自卑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2、幫助學生調節不良的情緒,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起自信心。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在我們周圍有一些同學總覺得什麼也不如別人,比別人矮一頭,上課不敢回答問題,參加活動也不積極,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卑。

1、表演小品:王芳是一個熱愛集體、熱愛勞動的小女孩,學習成績也不錯,就是不善於表現自己,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和同學相處的也不錯……

2、討論:

(1)、你覺得王芳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2)、你周圍有這樣的人和事嗎?

二、活動與訓練

1、引導學生歸納自卑的危害性。

(1)、自卑可以導致自閉症,不願意和他人交流。

(2)、自卑影響身心健康,心理很壓抑,容易造成身心疾病。

2、讓學生了解克服自卑的方法

問題引入:怎樣才能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呢?

表演小品《他變了》:小翠今年11歲,她的臉上長滿雀斑,她總覺得自己長得很醜,走路總是低着頭,很少和小朋友玩,怕小朋友不喜歡她。一天,她買了一個美麗的蝴蝶結,別人看了都說她很漂亮。從這以後,她突然覺得自己變漂亮了,對積充滿了自信……

1、歸納克服自卑的方法

(1)、能夠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應該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從自己成功的體驗中獲得自信和快感。

(2)、遇到事情覺得自己能行。任何時候,都要相信自己,我不會比別人差,這條路不行,我走另一條路。

(3)、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

三、自由交流

學生交流自己自卑的事情或者是自己克服自卑樹立自信的事。

交流方式:小組討論、集體交流、自由找夥伴談一談等。

四、教師小結

“我行,我能做到!”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有時候,從未做過的事會讓我們害怕,不敢大膽的去嘗試。遇到困難,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們要學會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真誠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做一個自信的人,因爲自信 能使我們從容面對一切。

心理健康課教案 篇三

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排解煩惱的方法,使學生知道應該笑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個快樂的人。

2、學會更好地調節自己,使自己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情緒。

活動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別人的快樂與煩惱,找到快樂的'真諦。

活動難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尋找快樂的策略來更好地調整自己。

活動形式

情境遊戲、心理短劇、角色扮演、情境模擬、討論溝通、行爲訓練等

活動準備

a) 多媒體課件b) 錄音機、磁帶c)心理小品d) 座位成圓桌形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體驗煩惱

1、揭題,播放音樂,教師激情導入:

人人都想和快樂在一起,天天快樂,時時快樂。但是,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總會遇上這樣那樣不順心的事。這不,昨天早上,老師騎着自行車來上班,突然,在拐彎口橫衝出來一輛摩托車,躲避不及,老師摔倒了,腿摔破了皮。誰知騎摩托車的人絲毫沒有歉意,連車都沒停,揚長而去。這使老師非常生氣,這人既不遵守交通規則,又缺乏應有的社會公德,太不應該了。老師扶起摔倒的自行車,揉着摔疼的腿,心裏很不愉快。是啊,生活中,讓人生氣、讓人煩惱、讓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令你不快的事情嗎?

2、趁機引導,回憶煩惱:

誰都難免會遇到不愉快的事,請大家拿出小紙片,寫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煩惱的事。

[活動開始創設切合活動目的的情境,有益於增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溝通,情感交流的人際氛圍,形成一種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的平等關係。老師利用音樂渲染和富有激情的語言自述煩惱,直接把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意識到在學習和生活中,不論同學還是老師總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師趁機引導學生把最近心裏的煩惱寫在小紙條上,在回憶中體驗煩惱。]

二、學生互動,傾訴煩惱

1、教師導語:生活中人人有煩惱,有了煩惱怎麼辦?請大家來聽一個錄音故事:《國王長了一隻兔耳朵》。

2、播放錄音故事。

3、教師引導,打開話題:有了煩惱,讓我們像故事中的理髮師一樣來大聲地說出自己的煩惱!

4、我口說我心:引導學生訴說感到不愉快的事。

[故事的安排,目的在於讓學生敢說,甚至連深藏在內心深處的祕密也敢於透露。這一環節中,學生的互動面要廣,教師始終做到引而不發,接納學生任何的觀點與述說,鼓勵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導

1、觀看心理小品,評析是非:

小品一:(內容概要:表弟在踢足球,不小心摔了一跤,丹丹正想去扶他,媽媽走了過來,說是丹丹把弟弟弄倒了,就批評丹丹沒照顧好弟弟。丹丹氣憤地跑進房間,大哭起來,媽媽來叫吃飯也不去吃。)

小品二:(內容概要:班級每個月要評比一次課代表。10月份,玲玲沒評上語文科代表,12月份評上了週記科代表。玲玲跟老師說她想做語文課代表,老師不肯。玲玲很生氣,在學校把氣壓在心裏,放學了,在回家的路上,她邊走邊摘樹葉出氣。)

2、教師導語:我們看了同學生氣時的各種表現,請大家討論,他們這樣做對嗎?爲什麼?看我們能不能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教師導語:大家遇到的問題中,有許多煩惱其實是可以排解的,可以感受快樂的。

4、觀看多媒體動畫劇:《豬八戒新傳》。

思考:爲什麼同樣面對下崗,沙和尚滿臉笑容,而豬八戒卻悶悶不樂?

教師小結:不同的想法,對人的影響多大啊!

5、情境遊戲:《猜一猜》

情節設計:丁丁上前,做悶悶不樂狀,委曲地自言自語:作文課,我認真地寫,滿懷信心地給老師看,老師說不行;而同桌這麼死板的作文,老師卻說好多了。

教師引導(1):你能猜出此時丁丁在想些什麼嗎?(老師處理事情不公正;同桌會拍馬屁;老師看不起我)

情節設計:老師又湊到丁丁的耳旁低語幾句,丁丁眉頭舒展開來。

教師引導(2):猜一猜老師剛纔對丁丁說了什麼?(請換一個角度想問題)

情節設計:丁丁跳着,笑着回到了座位上。

教師引導(3):請同學們猜一猜,丁丁爲什麼這麼高興?她是怎麼想的?(老師覺得我的作文水平比同桌高,應該寫得更好;老師對我嚴格是爲我好。)

6、心理體驗,多媒體出示:小紅買了一件新衣服,自己挺滿意。可是,鄰居李芳說:“太難看了!”

小紅這樣想:她覺得特別傷心。

小紅這樣想:她覺得還可以。

小紅這樣想:她覺得很快樂了。

7、師小結:要知道,一個人遇到不順心或不公正的對待時,他並不是世界上最倒黴、最不幸的人,世界上很多事,取決於我們的想法,有時候換個角度想問題,能讓我們擺脫煩惱,增強自信,找到快樂。

[這一環節中,教師以遊戲、情景創設、角色扮演、討論溝通等活動爲主要形式,開展各種活動。既不是單純的心理學知識的傳授,也不是單項心理品質的訓練,而是以學生個人的直接經驗爲中心,以感悟體驗爲主要形式,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關鍵在於你如何去面對。師生關係像大朋友和小朋友、嚮導與遊客似的,平等、真誠、親密。]

四、分享經驗,體驗快樂

1、過渡:我們知道,生活中有快樂就有煩惱,有幸福就會有痛苦,請你說說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是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的?

2、在小組交流會後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歡的事;聽聽音樂,唱唱歌;看看漫畫……

3、教師點撥:怎樣才能做一個快樂的人?大家的辦法真多!這些讓我們快樂的辦法就像是我們的心靈營養餐,讓我們擺脫煩惱,忘記不快,高興起來。現在,讓我們來準備一份“心理快餐”,把你尋找快樂的方法寫在或畫在卡片上,放在快餐盤裏。“做”好的同學,請放在“自助餐桌”上。(配樂,學生製作心理快餐)

4、享用“心理快餐”:

教師導語:現在,大家行動起來,一起來享用美味的心理佳餚吧!

①看史努比動畫片段;

②播放節奏感很強的音樂,跟着音樂做運動;

③齊唱《幸福拍手歌》,邊唱邊拋開煩惱,跟着歌詞大意拍手、拍肩、跺腳

④看照片回憶快樂的往事;

5、介紹另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能創造快樂,發泄不良情緒的辦法:

教師過渡:這些能使自己經常開心的小竅門真好,生活中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辦法可多了!

多媒體動畫演示文稿:讀有趣的書;至少培養自己有一種興趣愛好;經常與家人、同學、朋友在一起,談心、玩耍;

照鏡子,與鏡中的人說說話;到沒有人的地方大聲喊叫;在勞動創造中體會快樂……

6、教師贈言:面對複雜的生活,我們應該用積極的辦法去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永遠快樂。

這一環節,教師充分重視學生的個體經驗和學生之間的經驗分享,引導學生講講在遇到不開心的時候,有哪些排解的辦法。然後選擇了生活中常用的運動、音樂、漫畫、回憶等活動,組織學生參與體驗。這並不是要具體解決學生的某一個煩惱,而是要學生知道運動、音樂或者看漫畫、回憶,對調解人的情緒所起的積極作用。學生通過這一系列的體驗活動,情緒得到了很好的渲泄,感受到盡情地運動;看看自己開心時的照片,多想想生活中快樂的瞬間;多想想別人的好處;看看自己喜歡的漫畫;經常聽音樂,哼唱喜歡的歌曲這些方式都能拋開煩惱,

體驗快樂。隨後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演示文稿,介紹了另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能創造快樂,

發泄不良情緒的辦法,讓學生對這些常用方法有個初步瞭解,建議他們今後多做一些嘗試, 尋求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五、關注他人,共享快樂

1、小組合作,排解煩惱:

開展“我來安慰他”活動:通過體驗活動,還沒有完全拋開活動之初回憶產生的煩惱的同學,同組的學生共同承擔義務,共同商議,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

教師引導:被幫助的同學露出笑臉時,我看到大家都笑得很甜, 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

2、教師總結:今天的活動真有意思,也很成功,大家都找到了快樂的小竅門,學會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們的集體中,人人都是“快樂天使”,同時還要學做爲別人排解煩惱的“快樂天使”。要在平時留心身邊的小夥伴和家人,發現誰在什麼時候有不快樂的情緒的時候,設法找到原因,試着爲他送去快樂。

六、教師總結

本節國小心理健康活動課的設計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徵,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爲基點,以趣味性、活動性爲基本特色,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蘊涵其中,讓學生通過遊戲和其他饒有趣味的訓練活動,逐步領悟到自我心理保健的途徑和方法。在自我感知及他助、互助的活動中,完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教育。

我們不排除這次體驗活動之後,存在仍未拋開內心煩惱的學生,但是我們相信,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對於這部分學生,還是其他學生來說,這種以體驗式學習爲主的心理健康活動課,其意義在於:活動結束,但體驗將不斷延續。他們可以在以後的生活中繼續體驗,相信他們定能找到一些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排解煩惱,使快樂能與他們緊緊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