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貞觀之治教案(精品多篇)

貞觀之治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歷史貞觀之治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評價唐太宗和武則天的統治,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多媒體播放影視片斷及文獻資料,學生查找唐太宗、武則天相關資料,採用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唐太宗、武則天的開明思想及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傑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

二、教材簡析

本課的主題是唐朝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

本課重點是“貞觀之治”、“女皇武則天”

本課難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作出恰當的`評價。

三、課前準備

學生查找與唐太宗、武則天統治相關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學生漫談“你所熟悉的武則天是一位怎樣的皇帝?”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Ⅰ、女皇武則天

1、在課前談話基礎上展示武則天畫像,簡介武則天經歷,強調

唐朝的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教師出示探究問題:郭沫若評價武則天的統治“政啓開元,治宏貞觀”,爲什麼如此評價?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概括出武則天的統治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教師簡評並銜接新知識:武則天的統治,上承“貞觀之治”,下啓“開元盛世”,她確實是個治國之才,不失爲一位有作爲的皇帝、女政治家。“貞觀之治”的局面出現在誰統治時期,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治世局面呢?

Ⅱ、貞觀之治

1、唐朝的建立和李世民即位

引導學生回憶隋朝的繁盛,思考“爲什麼如此繁盛的隋朝會二世而亡呢?”學生自讀課文,理解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激化了社會各種矛盾,導致隋末農民大起義。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同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李淵攻佔長安,建立唐朝。

學生自讀楷體字輔助文,瞭解在唐朝的建立和統一戰爭中李世民功勳顯赫,教師補充“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爲唐太宗,年號貞觀。

2、貞觀之治

(1)展示唐太宗畫像,簡介唐太宗其人,講清“貞觀之治”這一概念。

(2)出示探究問題:你認爲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學生先閱讀課文,分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再推選發言人全班交流。

教師在學生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因勢歸納出四個方面:

A、唐太宗開明的治國思想

多媒體展示文獻資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學生討論這段話的含義,教師小結:唐太宗親歷隋末的社會大動盪,親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爲鑑,居安思危,深刻認識到君民關係有如舟水,貞觀年間的許多治國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據這一開明思想而制定的。

B、唐太宗開明的治國政策

學生從政治經濟兩方面歸納唐太宗的治國政策,經濟上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戒奢從簡;政治上合併州縣減輕人民負擔。教師簡述:這些開明的治國政策,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

C、唐太宗善於任賢納諫

學生解釋“房謀杜斷”。

有關最著名的諫臣魏徵,由學生表演一段課本劇,加深印象,增強趣味性。

教師簡述:這些賢才諫臣爲唐朝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保證唐朝政治穩定和各種政策的施行,對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D、治世局面的形成

學生觀察敦煌壁畫“唐朝雨中耕作圖”,感受經濟繁榮景象,認識到治世局面的形成離不開人民的辛勤勞作。

展示兩段資料:

“(貞觀初期)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

——《貞觀政要納諫》

“(經過唐太宗一段統治後)天下大稔,流散者鹹歸鄉里,米鬥不過三四線,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於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路焉。”

——《資治通鑑》

學生討論兩段資料的含義,對比說明唐太宗治國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及治世局面的形成。

(3)學生歸納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除了開明的政策外,還有哪些原因?

Ⅲ、試評價唐太宗、武則天的統治。

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強調評價歷史人物,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看他對歷史發展尤其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唐太宗、武則天的開明思想及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爲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三)練習與探究

設計表格,列出並比較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

(四)鞏固與小結

1、複習鞏固本課重要知識點。

2、學生談學完本課,知道了什麼?懂得了什麼?

更多內容請點擊:

國中>七年級>七年級歷史教案

貞觀之治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爲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唐朝的歷史奠定基礎。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太宗、武則天二帝的開明思想及其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到傑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

[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貞觀之治”。

難點: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作出恰當的評價。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運用啓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地圖冊、唐朝相關多媒體、唐太宗、武則天人物圖

[教學過程]

1、複習提問:

隋朝大運河開鑿的目的、起始位置。

2、導入新課:

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理解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激化了社會各種矛盾,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在農民起義過程中,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隋朝太原留守李淵在太原起兵,618年攻佔長安,建立唐朝。

3、講授新課:

一、唐朝建立和貞觀之治

1、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

2、繼唐高祖之後,李世民做了皇帝,年號貞觀。李世民就是唐高祖。

3、他吸取隋亡的教訓,認識到皇帝要勤於政事,大臣要廉潔奉公,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統治才能鞏固。

4、唐太宗以善於用人和重視納諫著稱。他任命富有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他們是“房謀杜斷”。

5、唐朝時沿用並發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以進士科最爲主要),唐太宗重視文化教育,大力興辦學校。

6、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有所發展,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爲“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一目是本課的重點,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唐太宗開明的治國思想。二是唐太宗治國的政策和措施。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可以先由教師講清“貞觀之治”這一概念。然後展示唐太宗畫像,簡介唐太宗其人,指出他親眼目睹隋朝的覆滅,親身參加反隋鬥爭,認識到君民關係如同舟水。和學生一起討論這段話的含義後,教師小結:由於唐太宗對君民關係認識較爲深刻,貞觀年間,他的治國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據這一思想而制定的。

二、女皇武則天:

唐太宗的'兒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則天掌權,高宗死後,武則天做了皇帝,繼續推行唐太宗發展生產的政策,還破格她提拔的,提拔許多有才能的人,後來的姚崇、宋 就是史稱她的統治有貞觀遺風,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郭沫若這樣評價她“政啓開元,治宏貞觀” 】

三、開元盛世:

武則天之後玄宗即位後中國封建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稱“開元盛世”

四、全課學完後請學生就本課內容,談談對唐太宗和武則天統治的看法。

五、教師小結:

唐太宗、武則天都推行了比較開明的政治經濟措施,促進唐朝的繁榮強盛,對他們的統治應給予肯定。

六、問題探究:

想想上學期所學的歷史知識,比較一下唐太宗和漢文帝有什麼共同之處?

七、作業:

製表:設計表格,列出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

附:板書設計

一、唐朝建立唐朝,立和貞觀之治

1、618年李淵稱帝,建都:長安。

2、繼唐高祖之後,李世民做了皇帝,年號貞觀。李世民就是唐高祖。

3、唐朝時沿用並發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以進士科最爲主要),唐太宗重視文化教育,大力興辦學校。

4、“貞觀之治”。

二、女皇武則天: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貞觀之治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評價唐太宗和武則天的統治,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多媒體播放文獻資料,學生查找唐太宗、武則天相關資料,採用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唐太宗、武則天的開明思想及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傑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及其突破

本課的學習重點是“貞觀之治”和“女皇武則天”。可採用課前蒐集有關資料、觀看影視片斷、合作交流、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在交流中完成重點內容的學習。

本課學習的難點是對唐太宗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讓學生先談印象中唐太宗,然後再通過學習歷史事實,瞭解歷史上唐太宗,逐步達到對這一歷史人物全面評價的目的。

三、教具

多媒體教學設備和小黑板。

簡易含圖片的演示文稿。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從教科書提供的。材料中,有針對性地提取有效信息。

採用合作交流、小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貞觀之治”和“女皇武則天”等基本知識。

採用自學互論的方式,讓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

五、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

(一)唐朝的建立:

1、引導學生回憶隋朝的繁盛,思考“爲什麼如此繁盛的隋朝會二世而亡呢?”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回憶第1課的知識,討論唐朝建立的背景。

如:⑴隋煬帝好大喜功,修建大運河、三徵高麗,修建東都……勞民傷財,人民不堪重負;

⑵人民揭竿而起。

3、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瞭解唐朝建立的時間、都城,並說說有哪些王朝曾在長安建都。

如:以長安爲都城的有:西周、西漢、西晉、秦朝。

4、講解農民起義的任用,指出唐高祖和唐太宗的行爲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

希望學生能夠休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領會人民羣衆在推動歷史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5、唐朝建立後,又實施了怎樣的統治?引入下一問題的學習。

(二)貞觀之治:

1、觀看唐太宗畫像,講述玄武門之變,太宗繼位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提問:唐太宗爲什麼實行開明的政策呢?

學生思考、回答:唐太宗是吸取隋亡教訓,決心實行開明的政策以鞏固統治。

3、佈置學生討論,唐太宗實行了哪些開明的政策和措施。學生分小組討論,並派代表發言,老師歸納:

①政治上整頓吏治、作用賢良、虛懷納諫;

②經濟上輕徭薄賦、重視生產4、指導學生閱讀關於魏徵直諫的故事,體會其不畏強權、爲了國家利益不顧一切的優秀品質。

5、指導學生閱讀相關內容,提問:“貞觀之治”的表現是什麼?引導學生討論治世局面的形成與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政策和措施之間的聯繫。

學生:“貞觀之治”的表現是經濟發展、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學生:由於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政策和措施,國家纔有可能發展經濟,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也纔可能出現“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

6、引導學生討論、分析:爲什麼說唐太宗是一們傑出的政治家?

學生討論、分析,教師歸納:

貞觀之治教案 篇四

課標內容: 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評價唐太宗。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分析唐太宗的執政措施和政績,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2、引導學生分析概括貞觀之治的內容,初步瞭解歸納、分析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盛世”現象,初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和歷史觀點。

3、①唐太宗與玄武門之變,輕徭薄賦、知人善任,重視納諫;②加強中央權力,完善科舉制度;③貞觀之治。

4、結合課文的引文、課中思考題及課後練習題,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分析比較能力和以史論證、史論結合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貞觀之治內容的教學和觀看圖片、錄像資料,讓學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國思想,認識盛世局面的出現是統治者爲穩定社會、鞏固統治而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合理調整統治政策的結果。

2、蒐集有關唐太宗的史料,運用“自學——問題——討論”法,對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的有關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唐太宗是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訓,進一步調整統治政策,因而出現了“貞觀之治”。通過對其統治措施和政績的教學,加深學生對傑出人物和人民羣衆推動歷史前進所起作用的理解。

2、輕徭薄賦是歷代統治者恢復經濟、穩定社會、鞏固統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對唐太宗輕徭薄賦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減輕民衆負擔、以民爲本的'重要性。

3、通過唐太宗重視和善於納諫的故事,培養學生勇於接受批評的品德。

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

1、“貞觀之治”的含義

2、“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

3、“貞觀之治”的內容

二、難點:

1、如何評價唐太宗

2、如何看待歷史上出現的“盛世”現象

教學方法: “自學——問題——討論”

教學時間:2課時

導學程序:

(簡要複習上一課知識,導入新課)

提問:隋朝爲什麼會像秦王朝一樣建立不久就爆發了農民起義?結果如何?

指出:在隋朝統治土崩之際,羣雄並起,一些隋朝官員乘機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後

來建立唐朝的李淵、李世民父子。

教學綱要:

一、玄武門之變:1、唐朝的建立 2、玄武門之變

二、輕徭薄賦:1、原因 2、表現 3、作用

三、知人善任:1、原因 2、表現 3、作用

四、加強中央集權

五、完善科舉制度

六、“貞觀之治”的含義

(導學小結) 要求學生談談對唐太宗的評價,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以突破難點。 課後作業:

1、( )年,( )建立唐朝,定都( )。

2、唐太宗的名字叫( ),他要位期間的年號爲( ),他是發動( )做了皇帝。

3、認爲“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是( )。他重用富於謀略的( )和善斷大事的( )爲相,人稱“房謀杜斷”。前後向唐太宗上諫200多次的大臣是( )。

4、唐太宗貞觀年間,爲了防止宰相專權,集思廣益,減少政策失誤,採取的措施是( )。

5、唐初沿用( )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 )、( )和( );六部是指( )( )( )( )( )( )。六部隸屬於三省中( )省。

6、唐太宗爲解決“民少吏多”的弊端,採取的措施是( )。

7、唐朝科舉的常設科目是( )和( )。在當時通過科舉考試做官,應該考( )科。

8、唐太宗在位期間,政治較爲清明,經濟得到發展,國力逐漸強盛,史稱( )。

9、“貞觀之治”的局面是怎樣出現的?

貞觀之治” 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瞭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

2、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3、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學難點 培養 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導入:引導學生回憶隋朝的 繁盛,然後思考“爲什麼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滅亡了”,使學生 理解隋煬帝 的殘暴統治,激化了社會各種矛盾,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在農民起義過程中,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講)

隋朝太原留守李淵在太原起兵,618年攻佔長安,建立唐朝。

時間:618年 開國皇帝:唐高祖 李淵 都城:長安

出示 《唐朝疆域圖》,強調唐朝長安城的位置。

二、貞觀之治

出示材料:

[貞觀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謂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對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o教戒太子諸王》

學生討論這段話的含義及從中可以得到的結論:由於唐太宗對君民關係認 識較爲深刻(認識到人民羣衆的力量),貞觀 年間,他的治國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據這一思想而制定的。

從政治、經 濟兩方面歸納唐太宗採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齡、杜如晦、魏 徵三個人物,也可以讓學生講述有關魏徵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強趣味性。)

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羣衆的力量;

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

3、崇尚節儉;

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爲“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強調)

展示武則天畫像, 邊引導學生看圖,邊簡介武則天經歷。

重點介紹武則天的統治,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後,引用郭沫若對其統治評價的話:“政啓開元,治宏貞觀。”

討論:談談對唐太宗和武則天統治的看法。

小結 :唐太宗、武則天都推行了 比較開明的政治經濟措施,促進唐朝的繁榮強盛,對他們的統治應給予肯定。

貞觀之治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唐朝建立的時間。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知道有關武則天的基本史實。

2、過程方法與能力

評價唐太宗和武則天的歷史功績,培養全面、系統地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研討形成結論,逐漸養成主動探究和與同學合作學習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貞觀之治”的學習,進一步認識謙虛使人進步的道理,懂得一個全面發展、能成就事業的人,必須要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學習武則天坎坷、傳奇的一生,培養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鍛鍊堅強的意志,樹立銳意進取的積極的人生態度;使學生逐步認識到唐朝是我國古代社會繁盛時期,激發民族自豪感。

[重點]

(1)貞觀之治:中國古代曾領先於世界,尤以唐朝時期最爲突出,而這一空前繁盛的基礎,始於唐太宗貞觀年間,這一時期被稱爲“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既是封建治世的典範,也是評價唐太宗的主要依據,因此是本課重點。(2)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唐王朝歷時不到三個世紀,而武則天一人蔘政掌政就近半個世紀(從當皇后開始參決朝政計算)。同時,在她統治時期,社會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爲唐朝進人鼎盛時期奠定了基礎。這是本課的又一重點。

[難點]

評價唐太宗和武則天。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放在當時的環境來講它勞民傷財,但客觀上運河的開通給人民、社會帶來了好處,促進了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發展。(多媒體展示圖片)這條運河是誰在位時開鑿的?其中3+4+5=1中各數字代表什麼?

此人生前很有作爲但也很殘暴,爲什麼說在他的統治下隋朝會迅速滅亡,它與我們學過的哪個王朝很相似?爲什麼?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隋朝的滅亡與唐朝的建立

多媒體展示課題

二、新授講授

第2課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一、唐王朝的建立

1、隋朝的滅亡一、唐王朝的建立

多媒體展示:引用人民對隋煬帝憎恨的詩句來反映隋煬帝的暴政表現,通過多媒體演示:

隋朝的統治類似於下列哪一個朝代(a)

a、秦朝

b、東漢

c、西晉

d、東晉

2、多媒體展示唐高祖李淵像及提示,並根據以下提示玩成猜猜我是誰的遊戲

A他是隋朝唐國公太原留守

B他在隋末農民起義爆發後乘機起兵

C他在兒子的幫助下建立一個新的王朝並統一全國

D他是唐朝的開國皇帝

3、根據閱讀和活動中掌握的。知識來完成練習,讓我告訴你

(1)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淵

(2)唐朝的建立時間是——618年

(3)唐朝的都城是——長安

二、唐太宗的用人與納諫

多媒體展示唐太宗的簡介

請同學們閱讀第9頁前兩段話,思考一個問題;在隋末農民戰爭中強大的隋朝滅亡了,這給了唐太宗什麼樣的震撼?

請同學們閱讀第9頁後三段話和第十頁第一段話,思考一個問題,唐太宗爲什麼能做到以諫如流任用賢能?

他從隋亡的教訓中吸取經驗,認識到人民的力量,他意識到“君爲舟,民爲水”的道理,他認爲只有虛心納諫“兼聽則明”才能長治久安,所以他鼓勵和倡導臣下提意見,並以諫如流,兼收並用。

教師總結;客觀上,隋朝由於統治殘暴,招致迅速敗亡,給唐初統治者特別是唐太宗以極大震撼,使得他們不得不調整統治政策,施德與民。主觀上,唐太宗李世民從諫如流,選賢任能,勵精圖治,兢兢業業,爲貞觀之治的展開奠定了基礎。

多媒體展示標題。

三、貞觀新政

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第三目第一段起至第11頁第2段,概括一下唐太宗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做了哪些改革?

1、賦役制度方面突出了勞役天數的減少和規定可交納實物的方式代替服勞役,農民對國家的人身依附逐漸鬆弛,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2、沿襲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使得這一制度成爲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並對今天中國的行政體制產生重大影響。

3、編撰的《唐律疏議》,其原則就是刪繁就簡、化重爲輕。

4、沿襲並完善了科舉制度。

5、密切與少數民族的聯繫。

教師總結: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人口增加,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漸強盛,史稱“貞觀之治”。

請回顧一下本課所學的知識,說說你對唐太宗的評價和認識。

[鞏固與小結]

隋唐時期是兩千多年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更是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在各方面取得輝煌成就的隆盛時期。唐前期統治者認真汲取隋亡的歷史教訓,勵精圖治,施德於民。歷數代而至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國力強盛,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治世盛世局面,爲後世所景仰。我們生活在祖國騰飛的新時代,更應從中感覺祖國的輝煌,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堅定爲今天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發學習奮鬥!

[板書設計]

第2課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一、唐王朝的建立

時間:618年

1、隋朝的滅亡亡國之君:隋煬帝

原因:暴政

時間:618年

2、唐朝的建立建立者:李淵

都城:長安

二、唐太宗的用人與納諫

三、貞觀新政:

改革賦役制度

沿襲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1、貞觀新政修改法令,編撰《唐律疏議》

完善科舉制

密切與少數民族的聯繫

2、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教學反思 篇七

《貞觀之治》是人教版七年級歷史第一單元第二課的教學內容。

在本單元的重點內容,也是整個古代歷史的重點,所以本課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爲了上好本課,我在課下備課時候做了充分準備,從網上搜集了相當豐富的文字材料和圖片等資料。我對上好這節課信心十足。希望學生能從這些資料中找到相關的歷史知識,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分析能力。課堂上學生的狀態看上去也不錯,被很多生動有趣的圖片和史料所吸引,課堂氣氛比較活躍。所以上完這節課我的自我感覺良好,因爲一定會很成功。可是在學生的作業中卻發現了不少的。問題,有很多很重要的基礎知識都沒有掌握住。我很納悶,於是問學生緣故。學生大都反應:資料、史料太多,而課堂時間有限,學生還沒把資料看完,我就已經講課,因此學生反應不過來,教學效果就不是那麼好。

這節課之後我查看了課標要求,才知道七年級的歷史課不必講述太多的課外知識,只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史實就可以了。我對這節課進行了認真的反思,使我明白一個道理:爲了將課上的生動一些,補充一些必要的資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並不是補充的資料越多越好,而是要把握一個度,教學內容要適當,要看實際情況去定奪,當然也不要太少。